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军阀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暖茶
“岑大人说的极是,这也是本王造访总督府的目的。所以,若是能与大人合作,我海南大军就会少了许多的麻烦。”
“与本官合作,你这么自信本官会与你合作吗?你就不怕你来到总督府,本官会杀了你吗?”
“如果本王的判断没错的话,岑大人一定会与本王合作,而且必须要与本王合作的!对于你此刻的处境,与本王合作是岑大人最好的选择!”陈中坚定的说,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岑春煊脸色一沉,道:“海南王,你是不是太自负了!这些都是你自己在自说自话异想天开吧!”
陈中淡淡的说:“据本王所知,岑大人与清廷的庆亲王和袁世凯一直不睦,最近更是很麻烦吧,本王得知的消息,最近一段时间,庆亲王正在网络势力,多方张罗,一定要置岑大人于死地啊!虽有军机大臣瞿鸿禨与之联合抗衡奕劻袁世凯之朋党,但是,岑大人得罪的官员太多,以你眼前的实力,就是与瞿大人联手,也远远不及握有重兵的袁世凯和奕劻吧!”
岑春煊听着陈中的分析,不再言语,他很清楚,海南王说的确实是事实,但是,即使如此,海南王又能怎样!
于是,岑春煊很是不耐烦的说:“就是如此,又能如何?你我不是一条道上的人,说这些没有任何的意义!你解不了本官眼前的困局!”
“本王能!”陈中的声音很低,但是却是极为的坚定,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本王能够解决岑大人眼前的困局!”
“你怎么解决?难道你带领你的军队去灭了奕劻和袁世凯他们?”
“本王当然不会现在就去灭了清廷的军队,不过那是本王迟早要做的事情,但不是现在!眼前最重要的是,本王坚定的北上抗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岑大人能够尽自己一个华夏子孙的力量,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危局便可以迎刃而解!”
“海南王不会天真的想让本官与你一起去打日本人吧?”
“岑大人若是这样也未尝不可,不过,以你岑大人的个性,眼前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与本王合作,既不会影响你的大清封疆大吏的前程,同时还可以,让岑大人在大清的朝廷中,成为谁也动不了的,能够力挽狂澜的大清重臣!”
“海南王,本官怎么越听越玄乎,你所说的究竟是什么,就直说吧!”很显然,岑春煊很是怀疑又充满了期待。
“岑大人,本王将北上抗日绝非天方夜谈,你若与张之洞、袁世凯联名上书拥护本王抗日,说服清廷默许我海南军队的东北抗日行为,不再从中阻挠,其他就不需要你做什么了。”
“就这么简单?你认为,本官一定会帮你吗?”
陈中淡淡的笑了一笑道:“岑大人,你别无选择!”





军阀天下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共同利益
岑春煊看着坚定的陈中,突然大笑了起来,道:“本官早就听闻海南王极端狂傲,让朝廷和列强头疼不已。今日看来,此传闻绝非子虚乌有。本官想问问海南王,你如此狂妄的断言岑某别无选择一定会帮你,依据何在?”
陈中没有立刻回答岑春煊的问题,而是慢慢的端起茶杯,细细的品味了一会清香的凤凰茶,然后,回味了一下,说:“好茶!”。
接着,陈中却做出让所有在场的几个人惊讶的举动。他顺手摘下身后花盆中几瓣枯叶丢在了茶水中。
岑春煊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他收敛了之前的笑容,道:“海南王,你在侮辱本官吗?!”
刘永福和宋文清也是大吃一惊,不知陈中为何这般做法,这分明是在讥讽岑春煊啊。
陈中淡淡的笑了笑,道:“岑大人,本王绝对没有讥讽之意,只是借此茶具做个比喻而已。岑大人,你说,这杯清香的茶水,被此枯叶污浊后,还会是一杯上等的佳饮吗?”
“海南王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净洁的茶水被脏兮兮的枯叶污浊后,怎么还可以再饮!”
“岑大人,你就好比这杯清清的茶水,这些枯叶就好比你的那些政敌,即使你再高洁,也难免不受牵连啊!”
“噢,说来听听。”岑春煊的脸色这才有些转变。刘永福和宋文清稍稍松了口气,宋乔慧只是静静的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陈中从容淡定的表演。
陈中起身走到了大厅的中间,说:“庚子事变时,岑大人作为甘肃按察使,本可以不去冒险,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可是,举目满朝文武,却只有大人你,却挺身而起,独自争取到少量人马长途奔赴北京勤王,基本是以大人一己之力独立支撑,可谓忠臣之为,本王极为欣赏。
那次事变中,岑大人一路护卫慈禧、光绪逃亡西安,虽有凶险,却获得了慈禧太后的高度信赖。
即使数年后,慈禧还当着满朝的文武权臣说:“本宫母子西巡时,若不得岑春煊爱卿照料,恐将饿死,焉有今日。本宫久已将岑爱卿当亲人看待。
从此次的事件中,足可以看出岑大人绝对是为一代忠臣,其人品世人可见!”
岑春煊的表情舒缓了许多,刘永福也点点头。
陈中继续说:“可是,更值得本王和世人敬佩的是岑春煊大人并未因此而自傲。却每每为国事敢于顶撞慈禧太后,一再直言据理力争!
从这些行为,本王足可以认为岑大人是一个有着极其正义感的治世能臣,并且在你的内心充满着强烈的政权危机感和改革意识。是为品行率直,刚正不阿之人。
你对*深痛恶绝,却不愿跟那些只为自己谋私利混日子的同僚相处。你不畏权贵,动辄就参人,杀人不眨眼,却也因此落下了一个“屠官”的恶名。
庚子事变后,岑大人因勤王之行为,而一举成为光芒四射的政坛权贵人物。可是,却也得罪了不少的人。
今年5月,岑大人兼任粤海关监督一职后,更加让你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粤海关监督职位肥得流油,以往监督均由内务府奏派,一年一换。往年度支部定下的征额,每年500万两,但上交度支部的均在 300万两左右,没有一人足额。
自从岑大人兼任此职后,派人充当提调,切实整理,当年征收即达660万两。虽说为朝廷做出了贡献,却也让许多人因此而记恨大人。
粤海关是不是有个书办叫周荣耀?其贪污二百多万两,到京贿赂庆亲王、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巨款,获任出使比利时国大臣。尚未出洋,岑大人就即揭发其罪,最终,这个周荣耀就地革职了。
这一事件,不但得罪了一些与此事有瓜葛的官员,也得罪了朝中势力庞大的庆亲王。奕劻等人正在不遗余力的陷害大人。
岑大人,本王想,你现在正如那杯清清的香茶,被这些污浊给污染了。纵然,你对慈禧老佛爷再有恩典,本王想,也经不起这些小人从中陷害啊!
古人云,宁得罪君子,也不去得罪小人。岑大人,你现在的处境不是太可观那!”
岑春煊命人给陈中重新沏了一杯茶,笑着说:“海南王说的似乎是这个道理。但是,本官就是看不惯那些贪赃枉法,只为一己之私利而损害朝廷和民族利益的小人!大不了,岑某辞官种田!”
陈中接过重新沏好的新茶,说:“岑大人,此言差矣!不过,本王断定,此话也绝非大人的心里话。
可话又说回来,面对眼前风雨飘摇的时局,我们作为华夏男儿怎么可以置身事外,不愿扛起责任呢?”
岑春煊说:“那又如何?”
“岑大人,这里有一个寓意很深的例子,本王讲给大人听听,看看能不能对于我们的合作有所帮助。
岑大人,你看,在三锅同样的沸水中,分别放入一个生鸡蛋,一个胡萝卜和一把茶叶进行蒸煮。
一段时间后,生鸡蛋变成了坚硬的熟鸡蛋,胡萝卜变成了瘫软的胡萝卜泥,而茶叶变成了芳香四溢的茶水。
这三样不同的东西,足可以表达了这世间三种不同的人生。
生鸡蛋在经历人生的沧桑之后,变成了*的东西。他固守内心,不愿与外界交流,从而也失去了美丽的世界。
胡萝卜在经历了岁月的风雨后,变成了胡萝卜泥。但是,从此他在世界中沉沦下去,永远无法和这世界的美相遇了。
只有茶叶,在经历了煎熬之后,成就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化作一缕芳香,一壶清新。用小我融合,用大我成全。
成就了自己,成全了别人,最终,用敞开的心怀点亮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他也因此而散发出生命的芳香。
岑大人,你说是不是这样,只要心中光明磊落,这个世界就不怕有多黑暗!
岑大人,我之所以这样比喻,只是希望大人能够,跳开那些固有的思维,稍稍给自己一点空间,既不像或萝卜那样随波逐流,也不想鸡蛋那样固执到底,而是,转变一下自己,将你的思维放在我们民族利益的共同平面上,那么,你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就像你问我为什么会这么自信,那倒不是本王有多狂妄。
而是因为,在民族利益上,不论是朝廷还是民间,不论是奕劻、袁世凯还是慈禧太后,不论是你还是我,这都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大人想一想,在这个问题上,你是不是别无选择?”




军阀天下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外部矛盾
岑春煊听到陈中讲到此处,立刻起身,似乎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短暂的兴奋后,又低头沉思起来。
陈中笑着走到了岑春煊的身边,道:“岑大人是不是感觉本王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操作起来是件很难的事情?是不是,担心若是操作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
岑春煊抬头看看一副胸有成竹的陈中,脸上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说:“看来本官是多虑了。五年前,本官在决定勤王之前,就算过一挂,那位道士说本官命中有小人作梗,但是都有贵人相助,一生虽屡遭变故,却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看来,此言绝非妄语。海南王,本官之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陈中笑了起来道:“本王钦佩岑大人之胆魄,铁面无私铲除贪官*。思想极为新潮,为民族的工业、教育和政治改革不懈的努力践行!本王怎会对岑大人有意见呢?”
“海南王,你所说的操作问题,的确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有些事情做好了,只需一步,便会赢得全局。但是,若是在不恰当的时机,哪怕是迈出半步,也许会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陈中坐了下来,品了一口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凤凰茶,看了一眼他们,说:“道家的思想中提到,阴阳两面是互相转换的。当外部矛盾激化时,内部矛盾就会缓解。
正如现在,你与奕劻、袁世凯他们的这股势力的矛盾,清廷与民间反清的力量之间的矛盾,应该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内部矛盾吧。”
“是的。这又如何?”岑春煊看着陈中,眼光中满是期待。自己也曾读了一些诸子之书,怎么就没有听过这般见解呢。
“当这些内部矛盾激化时,最下策是灭掉矛盾利益中的一方。但是,灭掉了一个还会有第二个,灭掉第二个还会有第三个……这样周而复始的下去,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这个矛盾利益争夺中,永远是胜利的一方,这样只会是使自己越来越孤立。所以,采取消灭对方的解决问题是最拙劣的手段。”
“哦,海南王,你的见解是本官听到的最为新鲜的,那么,什么样的手段才是最好的呢?”岑春煊越听越觉得陈中的话越是新鲜,他对于陈中所说的思想越来越期待。
“岑大人,是不是多年在官场上已经习惯了那种争斗?以岑大人的刚直秉性,虽说可以让自己的对手有所忌惮,但是,这样也会伤及自己啊,过于刚硬容易折损的。”陈中讲到这儿,岑春煊点了点头。
“岑大人,你之前之所以可以痛快淋漓的惩治贪官,直言陈谏,那是因为,慈禧太后宠信你。可是,岑大人,你想没想过,如果长期有人在老佛爷耳边鼓噪谎言陷害你,那么,你会怎样?谎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了。到了那个时候,岑大人就是再有能耐也如虎落平阳,招致恶犬欺侮啊!
所以,岑大人,本王认为,解决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不是对抗和消灭,而是求同存异,转化矛盾!”
“转化矛盾?”岑春煊皱着眉头说:“怎么转化?”
“转化矛盾的前提是矛盾的几方必须要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的敌人。”
“共同的敌人?”
“对!共同的敌人。岑大人,你想想,你和奕劻、袁世凯他们的共同的敌人是谁?你和老佛爷共同的敌人是谁?”
“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列强,那些侵我中华的外来势力!”
“这就对了,岑大人。当你找到了你们共同的敌人,你想一想,你们的内部矛盾会不会因此而逐渐转化了?”
“是的,这的确是一步好棋。海南王,你的见解很是独到,可是,凭我岑某人一己之力,焉能做成此事。况且,眼前朝廷已无力抗击外敌,所以,你的想法虽好,但却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而已,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啊。”
陈中笑了起来,说:“岑大人既然能够认同本王的看法,就已经足够了。大清现在已如大厦将倾,孱弱病人,当然不可以奋起抗击外敌。朝廷弱的不是武力,而是那股斗志和思想的统一。这也是本王前来拜会总督大人的原因啊。”
“海南王,你的意思是……?”岑春煊迟疑的问道。
“仗,本王来打,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清廷可以置身事外,但是要为本王的军队让路,并认同我海南军队抗击外敌的行为。这就需要岑大人去努力了。”
“我?”
“是的,不仅仅是大人你自己,还要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联名上奏暂时停止对我海南的内战,默认海南军队开赴东北对日作战。这盘棋才可以盘活,从而,将眼前国内各方激烈的矛盾转化成对日本、俄国的敌我矛盾。不仅化解了岑大人的政治危机,又得到了国内各种势力的支持。到那时,岑大人就会再现当年庚子事变后的权倾朝野,甚至名留青史!”
岑春煊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道:“海南王,你的见解真是精妙。如此一来,不但化解了危机,而且将此危机成功的转化为机会了!高!真是高明之策!本官真的开始佩服你了!那么,海南王,联合袁世凯的事谁来操作呢?”
“当然是本王了,众所周知,袁世凯与日本宿怨已久,各有杀掉对方之心。
当年袁世凯在朝鲜,,由于其年轻气盛而采取一些过激、粗暴的手段,但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
直到甲午年日本挑起战争前,日方还曾经多次派人暗杀袁世凯。
甲午那一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袁世凯暗示朝鲜政府向清政府乞援。随后日军迅速出动朝鲜,企图挑起战争。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袁世凯化装成平民逃走,抵达天津。袁世凯回国后,又奉旨前往辽东前线,协助周馥转运粮械、收集溃卒等后勤事宜,至次年5月请假回籍省亲。
据说,在前线的这10个月间,通过目睹甲午战争清军兵败如山倒的惨状,袁世凯萌生了用西法练兵的设想,他曾发誓要将列强赶出中国,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必将出兵日本,将这个觊觎我中华已久的最大隐患彻底消灭掉。
基于,袁世凯的爱国思想和在朝廷的地位,联合袁世凯抗击外敌日本,应当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军阀天下 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服为止
“可是,海南王,本官认为要做成这件事,也许需要一个时机,我们三人才能联名上奏啊。”岑春煊皱起了眉头。
陈中很清楚,此刻岑春煊已经接受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方案当然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举措。
如果此方案操作成功,这必将会引起国内局势发生根本的改变,国内的反清情绪会有所收敛,那么,慈禧太后必将对岑春煊等人大为赞赏。岑春煊也会因此而压制住奕劻在朝中的势力,岑春煊身边又会重新聚拢一批支持者。
这不仅是一种自保的策略,更是一种于国于民的善举。在这些利益矛盾之中,必将会将岑春煊置于无人能够撼动的地位。当然,岑春煊也不会不知道,自己会在这个举措之中所能够收获的利益。
岑春煊完全接受陈中所提到的方案,虽然,他知道,若此方案一旦得以成功实施,一个最大的隐患就是,海南王的势力,有可能因此而更加强大。
但是,事物的发展也会有另一个方面,谁也不能保证,海南的军队一定能够战胜日本人,即使,海南军队在这场战局中侥幸获胜,那也是与日军两败俱伤的结果,这样,他们就会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这里,岑春煊暗自笑了起来,下面只是,一个小小的环节问题,便可以操作成功。
陈中注意到了岑春煊脸上细微表情的变化,也甚是感觉好笑。在他们看来,击败日本人,那绝非仅凭海南的力量所能完成的。
但是,让陈中感觉可笑的是,这位岑春煊大人虽能在每个历史的转弯口能够居于不败之地,却不知眼前的自己是一为穿越者,自己已经完全知道了下一步的结果,所有的事态走向完全在陈中的掌控之中。
于是,陈中笑着说:“岑大人,是不是担心袁世凯,张之洞他们会拒绝你的提议?若是这样的话,他们一定会因此而后悔的。
这样,为了让大人能够顺利的操作成功,又能在此事件中不会殃及自己,还能够让老佛爷知道是你岑大人首先提出来的方案。
那么,你就按本王给你写好的奏折,亲自去到张之洞和袁世凯处请他们联名上奏,这样,一切就可以顺利的达成岑大人的目的了。”
岑春煊看完陈中递过来的奏折,认真的看了起来,忽然拍桌而起,大声的说:“好!好!好!老佛爷看后定当开心,这本奏折写的太好了。几乎把老佛爷及满朝文武官员所有的担忧都一一解决了,这样的奏折岂不准奏? ”
宋文清和刘永福见到岑春煊这样的兴奋,他们知道总督大人已经答应了海南王的提议。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真的为海南王捏一把汗。他们经历了此次会面的整个过程,陈中从始至终淡定自如,一切完全都在海南王的掌控之中,这不得不让人佩服。
这个性情刚烈自以为是的总督大人已经完全被陈中折服了。岑春煊仔细打量着眼前年纪轻轻,却从容不迫的海南王,惊叹传说中醉卧花丛、玩世不恭的浪子,怎么会有如此君临天下的气魄,自叹不如。
岑春煊在这位海南王的身上,隐隐的感觉到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从他极具淡定的眼光中,足以断定此人的智慧和胆略在当今的天下不会有第二个。想到这里,不免心中掠过一丝悲哀。
如今,大清正处在风雨飘摇之日,此人的横空而出,既是好事,又是一件极为不利之事!
好事是,有此人在,可以肯定,我华夏的基业绝不会任列强宰割。极为不利之事就是,凭借大清统治阶级的现状,怎可以与这样的枭雄对抗,天下迟早是此人的。
可是,这两个问题摆在任何一个华夏子孙的面前,他们都明白,华夏能有海南王实是一大幸事!
列强吞并我华夏之心昭然于世,如果没有一个既有勇气又有智慧的人物在这强大的逆流面前,挺身而出,横刀立马,试问谁能担此大任?!
岑春煊今天真是的见到了海南王后,喜悦其实远远大于了一种恐惧,此刻起,他再也不会担心了!
于是,岑春煊说道:“海南王,本官想问问,你想过没有,若海南大军此次出征不能战败日本,你是不是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到那时,朝廷的文武百官为了平息日本的情绪,他们会将所有的矛头指向你,你将成为全天下人要围剿的对象。
他们会把我朝所有的灾难全扣在你海南王的头上,你想过没有,如果是那样的局面,你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陈中听到岑春煊能够给自己讲出这一番话语,足可以说明,这位岑大人也是在为自己担心起来。
他笑着说:“多谢岑大人的好意。本王在起兵海南之前就没有想过我海南大军会再回去。驱逐列强是我海南的毕生事业。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我华夏民族受制于列强的魔掌之中,即使我海南一隅安在,又有何意!大丈夫,当为国为民,绝不会为一己之私而苟活于世!
此次出征就是一败涂地,又有何妨,最起码,我海南大军的几十万人也会因此而重创日军。从而会让我更多的华夏儿女知道,只要我们前仆后继的抗击外敌,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希望!
更何况,我海南大军绝非一击即溃之师,想那日军不会忘记那次南海大战吧!
而且,日俄已在我东北持续战斗了一年有余,不论是士气上,还是后勤补给上都已到了强弩之末。我军可是一鼓作气啊!
所以,岑大人,试想想,我军虽属长途奔袭,但是只要时机把握精准,战胜日军绝非戏言!
俗话说,师出有名,本王相信所有正义的战争都必将得到天下人的声援。我海南大军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哪有不胜之理。此次,要么不战,战则必胜!我海南大军在此后将会直逼东京,将这个东瀛小国彻底的打服为止!绝不会给他们有喘息之机




军阀天下 第二百二十四章 随你北上
刘永福大叫一声:“好!王爷,真豪杰也!老朽愿随军出征,痛击日寇!”
岑春煊惊讶的看着这位年迈的老将军,迟疑了一会。刘永福这才意识到自己因为海南王的热血豪情而忘情失态,急忙解释道:“可是,老朽已经拿不动枪喽!若是再年轻十年,还是可以的。”
1...6263646566...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