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908之钢铁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只不过让孙中山和黄兴他们没想到的是,在接到要钱的电报后,严光二话没说就直接回绝了。非但如此,严光还提出军政府花钱太多,希望临时政府稍加支援的请求。
问题是,如果临时政府有钱的话,还会向你要吗?
随后孙中山和宋教仁等人就将四川军政府驻南京的代表姚泉给叫了过去,只不过无论孙中山他们怎么说,已经得到严光命令的姚泉就是死咬着牙关不松口。就这么一来二去,南京政府和四川军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僵硬,连带着政府内部也有不少人对严光不满了起来。
注意到孙中山的表情变得有些难看后,头山满在心里轻笑了两下。
与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通过蜀报来对四川进行了解的孙中山不同,在四川有着黑龙会不少密探的头山满对四川的发展有着更直观的了解。虽然因为军防局的关系,黑龙会的密探还无法进入到一些重要机关内部,但是通过密探拍摄下来的照片,在对比一下2年前的成都和四川,头山满清楚在这么下去,严光和他的国社党将会是一个很麻烦的敌人。
如今孙中山虽然不再是中国的临时总统,但在中国和其他华人地区依然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再加上孙中山对严光不满并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所以如果能让孙中山给严光添些麻烦的话
,头山满还是非常乐意的。
这时酒馆的老板也端着清酒和小菜走了上来。拿起杯子,在向孙中山敬了两杯后,酒馆内的气氛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然而就在酒馆内的气氛越来越热烈的时候,两个年轻人却突然快步朝着酒馆的方向走了过来。
只不过或许是架势太过来势汹汹的缘故,还没等他们走到酒馆的门口,就已经被头山满的随行人员给拦了下来。
本来两个人如果能心平气和一些,冷静的向头山满的手下解释清楚,或许很快就能见到里面的孙中山。只不过因为刚刚发生了大事的缘故,结果急切之间居然口齿不清,再加上他们两个的日语都是二把刀的水平,最后居然和头山满的手下发生了冲突。
好在孙中山他们所在的酒馆并不大,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里面很容易就能听到,所以等到外面的两个人和头山满的手下发生冲突后,里面的孙中山等人就听到了。
“出什么事了?”
正喝着酒的头山满有些不满的道。
听到头山满不高兴的声音,外面很快就有一个手下跑了进来。
“是两个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非要闯进酒馆来,结果和我们的人发生了冲突。”说着手下看了看头山满的脸色。“我这就把他们两个赶走…”
听手下这么说,头山满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自己解决就可以了。
然而就在头山满的手下准备出去将两个人赶走的时候,外面两个人中的一个却看到了里面坐着的孙中山。
“先生先生”
持着酒杯,转过身来的孙中山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们是?”
看着两个年轻人,孙中山有些奇怪的问道,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看着两个人有些眼熟。
“我们两个是国民党日本东京总支部的…”说着其中一个年轻人拿出了一份电报。“先生,这是上海方面刚刚发过来的紧急电报。”说着将电报递了过来。
总算明白为什么会看他们眼熟的孙中山拆开电报,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然而半响之后,孙中山却将电报放在一旁,脸上一片阴霾…
“发生什么事了?”
看着孙中山阴霾的脸色,一旁的头山满皱眉问道。
沉默了片刻,孙中山缓缓的回答道。“遁初被人暗杀了…”
——————————
宋教仁被人暗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中国,而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就是远在北京的袁世凯。
这时在得知宋教仁被暗杀的消息后,孙中山也取消了在日本的访问,带着妻女乘坐轮船返回了中国。
只是让人吃惊的是,才刚刚返回中国孙中山就在上海召开会议,在黄兴甚至是陈其美都认为应该用和平的手段,在不破坏临时约法的情况下用法律的手段进行抗争时,孙中山却主张对袁世凯进行武力讨伐…
而就在国民党内部也在为究竟是应该采用法律的方式进行抗争,还是采取武力行动对袁世凯进行讨伐的时候,林青和赵生平等人已经乘坐着事先安排好的江轮踏上返回四川的路上了。
至于“真凶”什么的?则是在宋教仁被暗杀没多久的时候,就已经在上海公共租界被人抓获,而且在那个叫应桂馨的“真凶”的身上,他们还发现了“真凶”和国务总理赵秉钧以及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往来的书信。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似乎就连那个叫应桂馨和武士英的真凶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对宋教仁下的毒手…
——————————
关于为什么要杀掉宋教仁,原因就是必须在一战前统一中国。
而如果没有二次**的话,那么严光自然也就没有理由对袁世凯发动进攻
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还有个南京横在前面
单推北洋到还好说,连着国党一块推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一百九十五章 善后大借款
第一百九十五章善后大借款
国民党上海支部的大楼内,孙中山一脸阴郁的走在走廊里。
在刚刚的党内会议上他主张对袁世凯进行武力讨伐,可不知道为什么,包括黄兴、陈其美在内的众多党员都表示反对,愿意支持他的寥寥无几。
“如果说仅仅只是克强也就算了,可是居然连英士也反对…”
要知道陈其美和孙中山的关系绝非一般,原本孙中山还以为陈其美会站在他这一边,然而如今陈其美却站在了黄兴那里,这对孙中山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就在孙中山一脸阴郁的朝着花园的走去,准备在那里放松一下心情的时候,走廊里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听见身后的脚步声后,孙中山回头看了一眼,不多时就看到陈其美一脸焦急的出现在走廊尽头。
“先生,先生”
看到孙中山的身影,陈其美连忙欣喜的喊道。
“什么事…”
虽然努力让自己的口吻保持平静,不过孙中山胸中的阴郁还是不自觉的被带出了一丝来。
陈其美今年虽然才20余岁,但好歹也是从最底层摸爬滚打爬上来的,而且如果考虑到他过去的那层经历,就算说他是下三滥的人物也不是不可以(挥金如土,贪财好色,日走ji馆,恣情滥狎,狂嫖乱**,并因此惹下一身性病,时人常讥之为“杨梅都督”)。这样的人物对察言观色一套自然是相当熟悉,所以在听到孙中山的口气后,看了看他的脸色,陈其美就知道他还在为刚刚的事情感到生气…
“先生莫不是还在为刚刚的事情生气?”
不过对陈其美的话,孙中山却仅仅只是站在那里不置可否。
看孙中山的样子,陈其美就知道他还在为刚刚会议上的事情生气。
叹了口气,陈其美苦笑着道。
“先生,其实我也想组织大军进行北伐,也想替遁初讨还公道,可是恰如克公所言,南方武力不足恃,苟或发难,必致大局糜烂。所以先生,眼下这场仗真的是打不得啊…”没错,陈其美会选择支持黄兴而不是孙中山,仅仅只是这么一个理由,作为一个曾经从最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人物,陈其美深知实力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虚的,唯有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法理之类的?他当初既然敢派人暗杀陶成章,又怎么会在意法理二字呢?如今会支持黄兴用法律来解决问题,也只是因为他明白武力只会导致失败,而用法律来解决的话反而有可能解决问题…
然而陈其美的苦心在刚刚的会议上黄兴已经说了无数遍,所以哪怕现在陈其美在这里剖心析肝,孙中山还是板着脸道。
“难道用法律就能解决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只能使用武力如今袁世凯手握大权,无论是发号施令还是调兵遣将,行动都极为自由。如今我们惟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发制人才有成功的可能。”说着孙中山强调道。“宋案已经证据确凿,如今正是人心激昂,民气愤张之时,我们恰可及时利用,否则稍纵即逝,后悔终嗟无及…”
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人心还是民心其实都是站在袁世凯那边的,不过此刻陈其美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劝解孙中山,所以也只好叹气离去。
好在过去孙中山和黄兴之间也曾发生过矛盾,甚至还差点翻了脸(为了国旗的事),后来也是黄兴顾全大局主动缓和了两者的关系,所以陈其美到也不是很担心。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二次**失败后,黄兴在日本去见孙中山结果居然遭到痛骂,因为此事孙黄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后来就连听闻此事的宫崎滔天出面劝解也无用处(两人的日本好友,不像头山满那样利用孙黄,而是真心支持中国**,算是一个异类)。而等到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党,要求所有的成员都要向他宣誓效忠时,黄兴更是一改往日的退让和孙中山进行激烈的争辩(时声高惊四壁,深夜未尽,不欢而散),最后的结果就是孙黄二人彻底翻脸。1914年6月黄兴致函孙中山做最后“忠告”,孙中山则复函劝黄兴“静养两年”。不久之后黄兴离日旅居美国,就这么一直到了1916年,袁世凯取消帝制并且病逝后,黄兴本人才在孙中山和蔡锷等多次电报催促下由旧金山启程前往东京和孙中山冰释前嫌。
不过在孙黄两人涣然冰释三个月后,黄兴就因病去世,终年42岁…
——————————
并不知道孙黄等人正在为究竟应该用法律进行抗争,还是应该对袁世凯进行武力讨伐,在经过了近一个星期的航程后,乘坐着怡和公司客轮的林青和赵生平等人终于返回了四川。
当然,手榴弹和麦德森机枪什么的此时早就已经沉到了黄浦江地,在上海活动的军情局也全都进入了潜伏状态,毕竟如果让人知道这件事情是国社党干的,就算是严光也一样会吃不了兜着走…
“呼,总算是回到四川了。”
在踏上码头的那一刻,赵生平呼出了一口气。
虽然在火车站的时候,他也可以若无其事的缠着一身手榴弹去执行任务,但是这次的事情毕竟是闹的太大了,大到就算他还在轮船上也能得知不少讯息。甚至就算在江上的时候,他也在担心客轮停靠时会有一队士兵上来抓捕他们。
不过如今一切都没问题了,四川是他们国社党的地头,在重庆更是有一个军三万多人的精锐部队,就算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他也不用担心了。
这边赵生平到了自家地头松下了一口气,那边林青却暗暗提起了一口气。
因为他和赵生平在上海做的事情绝对是机密事项,是绝对不能外漏出去的。如果消息稍有外漏,不但他们几个活不成,就连最上面的严光也会倒大霉。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有一句话是那么说的吗?
“只有死人才能真正的保守秘密?”
换而言之,他和赵生平等人回到四川后,被杀人灭口的可能性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就在林青还在那里暗自担心的时候,一队十多个穿着便服的青年男子走了过来,只是看他们走路的姿势,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一群穿着平民服装的军人。
“赵队长?林队长?”
走到赵生平和林青的面前后,带头的一个青年开口道。
“没错。”
已经猜到他们是来接自己一行的,赵生平和林青点点头。
看到赵生平和林青点头承认,已经看过他们照片的青年一点头,在将自己的证件给赵生平等人看过后就开口道。
“我是负责来接你们的,请跟我走吧…”
说着青年带来的人已经将赵生平等人围成了一圈,然后簇拥着朝几辆马车走了过去。
看这个架势,赵生平到还没什么,林青心里却暗暗担心了起来。
在被军情局的人簇拥着上了两辆马车后,马车缓缓的向着城外的方向驶去。
“请问?这是要带我们去哪?”
半个多小时后,注意到马车已经驶离了城外,林青心中的担忧已经完全表露在脸上了。
看出了林青心中的担忧,青年在失笑了一下后开口道。
“放心吧,我是奉命带你们去成都的。”
“成都?”
听青年这么说,赵生平和林青的心里一愣。
“没错。”说着青年就闭口不言了。
其实青年自己也不知道赵生平和林青他们执行的是什么任务,毕竟暗杀宋教仁这种事绝对是机密中的机密,不过算了算时间点,在想想林青他们都是从上海回来的,青年还是在心里暗暗的猜测了起来。
“该不会上海的事情并不是袁世凯,而是我们干的?”
仅仅只是稍微想到了这么一点,青年就已经强迫自己不要再想了,因为他刚刚在想的事情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马车整整行驶了两天的时间,林青和赵生平等人才抵达了成都。
在抵达成都后,赵生平和林青就被送进了都督府,至于其他人则是在军情局的宿舍内休息。
在见到两个人后,严光先是给两个人提升了一下职位,由原来的上尉晋升为少校,毕竟做出这种事情不给予奖赏是不可能的。随后严光非常直接的告诉他们,自己是绝对不会做杀人灭口这种事情的,不过他们也不可能继续在成都呆下去了。
虽说上海距离四川十万八千里,而且此时的通讯手段非常落后,想要被人认出林青他们曾经在上海出没,尤其是曾经在宋教仁乘坐的那条将由沪宁铁路前往南京的火车上出没,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小心使得万年船,所以严光还是决定先让他们到盐边呆上一年。
至于杀人灭口什么的?严光到是真的曾经想过,只不过如果真的将他们灭口了,那么以后还有谁会用心的替严光办事?而且如今国民党的火力都已经被集中到了袁世凯的身上,根本就不会有人怀疑到严光的身上。而且等在过几个月,到了二次**的时候,恐怕也就不会再有谁关心真凶是谁了…
就在林青等人被送去盐边没多久,就传来了袁世凯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约的事情,这次借款,在历史上被称之为。
“善后大借款”。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一百九十六章 210毫米榴弹炮
第一百九十六章210毫米榴弹炮
所谓的善后大借款,是指北洋政府于1913年4月26日同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借款合同21款和附件6号,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年息5厘,按84实交,47年偿清,本息共计67893597英镑,以关税和盐税作为抵押。
2500万英镑,按照当时的汇率相当于两亿六千二百五十万银圆,也就是八千七百五十万美元。
严光在坦皮科的油田是从1910年开始就已经投产的,但是到如今也不过只是三个年头罢了。虽然加上美国那边最新的收入,严光总收入勉强算是进入了一亿美元的行列,不过排除掉购买军械、开办铁厂、兵工厂、铁路、公路以及其他各种费用后,其实如今严光的手头上也仅余两亿多银元,比袁世凯签订的善后大借款所得还要少一些。
好在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仅仅只是刚刚签订,而且这次的借款一直到了1915年末也仅仅只到齐了1000万英镑而已,所以严光到也不需太过担心。当然这也和1年后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毕竟到了那个时候列强也没多少闲心再给北洋政府贷款了(日本除外),而且严光也会在一战之前就解决掉袁世凯…
其实这项借款,早在1912年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只不过一直到了1913年才正式签订,然而眼下的局势,却很容易让孙中山等人认为此次的善后大借款是为了对付他们而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内部赞同孙中山的人开始变多了。
在善后大借款签订不久后,5月初,国民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联名通电,反对袁世凯向5国银行进行贷款。依然停留湖北的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能够化解北洋和国民党之间的争执。不过斡旋失败,6月,北京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职务。7月3日,北洋第六镇李纯部奉袁世凯命令进入江西…
——————————
4月末,在得知袁世凯和5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后,国民党内部也是一片慌张,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袁世凯正在扩充军备,准备对他们下手的先兆。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缩了,也有的人硬了,还有的人想起孙中山应该先下手为强的说法。
“先生,我们现在应该派人去一趟四川,争取一下四川严都督的支持…”
坐在孙中山的身边,陈其美向孙中山开口建议道。
听陈其美这么说,一旁的黄兴也点头道。
“没错,那个严光财力丰富,而且手下有不少的军队,如果我们能得到他的支持,那么事情就好办的多了。而且唇亡齿寒,这次的善后大借款是冲着我们来的,谁又知道解决完我们后,袁世凯会不会连他严光也解决了?只要他还不是个傻瓜,这么简单的道理一定能明白的。”
说真的,黄兴对主动进行武力讨伐真的没太大的信心,毕竟国民党和北洋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过如果能将严光的国社党也拉进来,那么至少就算失败了结果也不会太差。
至于严光会不会答应?如今袁世凯已经和5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合同,资金短缺这个弱点至少在短时间内被弥补上了,如果袁世凯真的想对国民党动手,至少在黄兴看来是很轻易的事情,那么在动手以后,袁世凯会不会顺便也把国社党这个不听号令的政党消除掉?
只要国社党也被击败,那么在国内就不会再有可以反抗袁世凯的势力了,相信严光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对此黄兴还是很有信心的。
虽然对严光很不满,但是孙中山也知道此时此刻需要国社党的支持,所以在稍作考虑之后就派了一队人前往成都。
而就在孙中山有所动静的时候,袁世凯也派了一队人到成都去,为的就是劝说严光能在这次的事件当中保持中立,当然,如果严光能站在自己这边就更好了。这时的袁世凯虽然也有了动用武力的准备,但是孙中山等人毕竟还没有正式作出武力反抗的举动,所以袁世凯所想的仅仅只是对国民党稍作打压,至于赶尽杀绝什么的至少眼下还没有,不过等到孙中山正式宣布二次**的时候…
不过即使扫平了国民党的势力,袁世凯也不会像黄兴所想的那样,直接顺势将国社党的势力也扫掉。
如今中国国内共有三大势力,其一是袁世凯的北洋,其二是孙黄二人的国民党,其三就是严光的国社党。至于其他小势力?相较于北洋、国社来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虽然国内很多人都说国民党才是国内的第二大势力,占据两省之地的国社党只能算是第三大势力,但是袁世凯很清楚,真正的第二大势力是国社党才对,国民党虽然架子很大,但只不过是一群散沙罢了…
要知道袁世凯不但和英国人关系密切,而且和日本人也有那么一点关系,所以两者能够搞到的情报,自然也会多少告知袁世凯一些,所以袁世凯对国社党的实力认知也就要比孙黄二人更加清楚。
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镐,北洋虽然实力雄厚,扫掉国民党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在扫掉国民党后接着推倒国社党?
要知道国社党可是有10个在装备上甚至比北洋老六镇还要好的步兵师,还有能够源源不断提供钢铁和武器的綦江铁厂和四川兵工厂,这样的实力绝对不会逊于北洋多少。再加上川贵两省地势复杂,想要推掉国社党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最后袁世凯还是听从了自己谋士杨士琦的建议,先拉拢严光,让他站在自己这一边,至少不要在冲突当中帮助国民党。
只要能解决掉宋案和善后大借款带来的影响,袁世凯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削弱国民党的实力,同时还能让那些游离于三大势力外的小势力靠向自己,等到自己掌握了整个中国后,国社党也就不算什么威胁了。
就在北洋和国民党的说客几乎是一同启程前往四川的时候,在让人送林青和赵生平等人先到盐边避避风头后,严光坐着马车前往位于铜梁的大型武器实验场。
这座大型武器实验场是在重綦铁路完工后,才在铜梁动工修建的。
原来四川军政府曾经在成都的郊区外有过一座武器实验场,只不过那个实验场过去曾经是附属于四川兵工厂的(原),如今四川兵工厂已经变成了位于重庆的那一座,原有位于成都郊区的武器实验场自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而且原有的那座武器实验场的场地太小,虽说整个场地的大小也有十多公里,用来测试一般的步枪、轻重机枪和迫击炮这样的武器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在用来测试山炮、野炮,哪怕仅仅只是75毫米口径的,都有些勉强。
所以严光便出资在铜梁县动工修建了一座占地极为广阔的大型武器实验场,其面积之大哪怕是测试210口径的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也绰绰有余,而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在测试。
“果然是极其威武啊…”
1...5960616263...3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