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人生-可大可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当然有。你既然看过资料,能说说拔步床的情况么?”高岩随口问。于立飞虽然年轻。看着就像个学徒的样子,可他还真的什么都懂一点,而且他懂多少,别人了不知道深浅。至少就家具来说,于立飞不算外行。只是不知道他对家具材质的判断,有多少功力。
“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床,也是古人发明的最伟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在《鲁班经匠家境》中被分别列为‘大床’和‘凉床’两类,其实是拔步床的繁简两种形式。
拔步床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它的独特之处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间‘小木屋’,从外形看,好像是把架子床放在一个封闭式的木制平台上。一般称之为:地平。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有的还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虽小但人可进入,人跨步入回廊犹如跨入室内。
回廊中间有一个脚踏,两侧可以安放桌、凳类小型家具。用以放置杂物。过去没有卫生间,一般人都是把马桶放在床后,但是拨步床的马桶就可以放到回廊一端。另外一侧一般设梳妆台,早上起来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非常方便。
拔步床形体很大,床前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虽在室内使用。但宛如一间独立的小房子。就好像是房中房,床中床似的。”于立飞说道。
“看来小于对拔步床确实有所了解,其实除了这些资料,一些文学小说里,也对拔步床有所描述。比如说金瓶梅第十九回:‘西门庆心中大怒,叫李瓶儿脱了衣服,跪在地平上。’如果不知道拔步床。会觉得西门庆不近人情,让李瓶儿跪在地上。其实他是留有余地,没有让她彻底跪在地上,而是跪在地平上。地平也是木头做的。还是属于床的范围,李瓶儿算是跪在床上。如果不知道拔步床的结婚,恐怕在看小说的时候,就会想不通。”高岩说道。
“这本书我也看过,可是没想到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知识?”严礼强感叹道。
“可不是么,如果你仔细看金瓶梅的话,就能发现,拔步床在那个时候,已经是非常贵重的家俱。家里有这种床,是财富的象征。比如说西门庆娶第三房孟玉楼的时候,媒人说:‘这个孟玉楼是个寡妇,她手里有点儿钱,有两张南京拔步床。’这是什么意思呢?换到现在,就是说她手里有钱,有两台奔驰宝马似的,是一笔巨折财产。
在孟玉楼的财产构成中,媒人其他方面说的都比较模糊。说的很具体的,就是这两张南京拔步床。南京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明朝商业繁华,南京产的拔步床,跟现在说德国产的奔驰宝马似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地名称。”高岩说道。
“高先生真是好学问,连这些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于立飞佩服的说。其实他也有所印象,可是并没有像高岩这么去研究。他当时只是当作成人小说来看的,哪里会注意这些家于家具的描述呢。
“老高,你说拔步床是财富的象征,到底贵到什么程度?”严礼强有些不服气的问。他的这张紫檀床架子,已经值一百万,难道说拔步床比紫檀架子床还要贵?
“金瓶梅第九回,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买了一张黑漆欢门描金床,买完以后,顺手又买了两个丫环。你比较一下,就知道这个价值的比例了。这张床花了十六两银子,可是两个丫环呢?一个才五两,另外一个六两。一个是‘上灶丫环’,就是可以炒炒菜,到厨房帮帮忙,有点手艺的丫环。可就算是这样,也才要六两银子。剩下的那个五两,要两个丫环再加一个上灶丫环,才能顶一张床的价钱,你可以想像这张床的价值。
而最为可气的是,潘金莲还嫌这张床不好。在后面的第二十九回又写道:因为李瓶儿的屋里有一张好拔步床,潘金莲就闹。‘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就是拔步床。这在当时,能买十二个丫环,已经是非常大的一笔钱了。”高岩解释道。
“立飞,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帮我买张罗汉床和拔步床。”严礼强说道。
“这当然没有问题。”于立飞点了点头。
“严总,你是准备把四种床每样都收藏一张?”高岩微笑着问,就算如此,也不能说就齐全了。每个时期的床,都有其特点。想要收藏齐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我准备在客厅放张榻和罗汉床,房间里放张罗汉床和拔步床。”严礼强说道,于立飞的别墅里,到处都是古玩。他的客厅摆的是四把黄花梨椅子,吃饭的碗碟,至少都是清代的瓷器,有些甚至是明代的。而喝茶的茶杯,睡觉的床,甚至于立飞的书房,装的都是那种格子门。
“拔步床组装好之后有两米八以上,你家的卧室,有这么高么?”高岩提醒道。
“不会吧,这么高?”严礼强诧异的问。
“明代的房屋非常大,有些屋里的通高达到了六七米,所以拔步床其实就是屋中屋。”于立飞说道。
“小于说的有道理,我知道有个人家里有张拔步床,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哪天我可以带你去看看。”高岩说道,他虽然是家具鉴定专家,可并不是收藏专家。当然,他也收藏了不少家俱,而且非精品不收。但唯独拔步床还没有,主要也是家里没有合适的地方,要是买回来只能放到院子里,那可就是暴殄天物了。
“谢谢高先生。”于立飞忙不迭的说。
于立飞离开的时候,严礼强陪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于立飞的家俱,他已经让高岩给估了价。如果于立飞能把架子床的配件找到,就还能加一百来万。但就算是这样,他觉得也能把宿舍楼和办公楼建好。如果只建不装修的话,这两栋楼只要两百万左右就差不多了。现在的建筑费用,应该在五百一平米左右,这个价格,还是用料足的情况。要是偷工减料,三四百一个平米也能建好。
“立飞,老高帮那些家具估了个市场价,二百八十万左右。如果你能把那张紫檀架子床的配件找齐,我可以再加两百万。”严礼强说道。
“按强哥说的价就是。”于立飞想了想,这个价格还算公道。毕竟严礼强是一脚踢,他一次性把所有的家具全部收下来,自然要优惠些才是。
“立飞,派出所目前最缺的是什么?”严礼强问。这笔钱,他打算先交给于立飞,等宿舍和办公楼建好之后,他再跟于立飞去结算都可以。
“现在影响我们办案的是车子。我们派出所总共有二十六人,可是只有一辆桑塔纳和一辆面包车,另外只有两辆摩托车。而且所有的车辆车况都不太好,特别是那辆面包车,经常趴窝。”于立飞说道。
“这样好不好,钱,我先付给你,到时候你要买什么东西,再去买就是。”严礼强说道。()
古玩人生-可大可小 第三百一十五章 互赠
于立飞之所以会找到严礼强,就是不希望大托派出所跟他有金钱往来。现在严礼强想跟他完成家具的交易,他自然不会同意。不管是自己还是大托派出所收了这二百八十万,接下来的都会把事情搞得复杂化。
“这个不妥。这些家俱,是派出所赠送给你的,并不是卖给你的。强哥,无论什么时候,你可都得记住这一点。”于立飞摇了摇头,特别叮嘱道。大托派出所跟严礼强之间,不是交易,而是互相馈赠。
于立飞,或者大托派出所,跟严礼强之间,不能有任何金钱往来。他送严礼强一些破烂家具,而严礼强给派出所捐建房子,捐一些警用设备,就这么简单。当然,严礼强也可以适当的捐一点钱,可是再怎么样,也不能捐二百八十万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恐怕分局也得找严礼强要钱。就算分局找不到严礼强,派出所想要留下这么多钱,根本就不可能。但要是建了房子,买了车子,分局未必就会再打主意。
“那好吧,建房子的事,我得先核算一下成本。但你所说的食堂、活动室和宿舍、办公楼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我们只负责基建,剩下的装修问题,得你们另外解决。目前的话,我先送给你们一辆桑塔纳、两辆面包车和五辆摩托车。至于这些车辆的价格,到时候我再在这二百八十万里扣,怎么样?”严礼强想了一下,说道。
“你看着办就是,但现在已经立秋,骑摩托车出行,会不会太冷?我看换成三辆面包车,三辆摩托车吧。这些车辆是一次性送到吗?”于立飞沉吟道。冬天骑摩托车,实在是受罪。而出警的时候,又必须赶时间。遇上冰雨天气,那种刀刮的感觉,实在受不了。
“涂装的时间不同,可能不会吧。”严礼强说。他也不经手具体事情,只是把想法告诉下面的人,自然有人去操作。
“这么多车辆,最好不要一次性送过来。否则别人会以为我们所发了大财。”于立飞解释道。
大托派出所只有七个编制,现在有一辆小车,一辆面包再加上两辆摩托车。如果再加上这次的七辆车子,那就有十几辆车了。就算是城区的派出所,也未必会有这么多的车辆。
“这你放心,不会让你们为难。”严礼强微笑着说。
三天之后。礼和集团的人到了大托派出所,向派出所捐送了三辆警用摩托车和六万的现金。礼和集团的人很低调,找到杜运国,向他说起了严礼强的意思,把钥匙和钱放下之后,跟杜运国握了握手就走了,甚至连茶都没有喝一杯。
杜运国早就被礼和集团的人做法搞懵了。直到来人上了车走了之后,他才注意到,自己竟然都没去送送对方。要不是刚才留了张名片,他甚至都不知道来人的姓名。走到窗户边,看到楼下停着的三辆崭新的摩托车,再看到桌上的六扎百元钞票,杜运国揉了揉眼睛,他生怕这是一个梦。
“杜所。好像不太满意?”于立飞把人送走之后,走到杜运国的办公室。看到他望着桌上的钱发呆,笑嘻嘻的问。
“我怎么不会满意,简直太满意了。”杜运国长长的叹了口气,他现在已经被幸福紧紧的包围着。
于立飞没来派出所之前,他每天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去搞钱。向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伸手?他放不下面子。向财政要钱?又要不到。堂堂派出所的所长。竟然被追债的人堵在办公室里,也算是一大奇闻了。
于立飞来了之后,一直困扰他的经费问题,马上就得到了解决。现在突然又多出了六万。说老实话,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花这笔钱了。所里今年的经费支出应该是足够了,又多了三辆摩托车,以后出警的速度要比原来快得多。
“杜所,同志们可都是眼巴巴的盼着你呢。”于立飞笑眯眯的问。
得知礼和集团的人又送摩托车又送钱之后,下面的干警一下子就沸腾了。所里有了钱,意味着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了。先不说那笔钱怎么安排,至少所里多了三辆摩托车,以后出警的速度,要远远超过以前。而且晚上的巡逻安排,也方便得多。
“怎么,还有人打这笔钱的主意?”杜运国警惕的说。他可没打算动用这笔钱,这些年他真是穷怕了。手里有钱,心中不慌,他刚才一直在想着,这笔钱是存定期还是存活期呢。
“杜所,我觉得这笔钱用了比留着好。”于立飞拿出烟给杜运国递了一根,轻声说。
“这钱应该留作备用金。”杜运国摇了摇头,坚定的说。只有手里有钱,遇到案子的时候,才不会顾虑重重。
“话是这么说,但分局如果知道我们所里有钱,以后申请经费可就难了。”于立飞说道,纸是包不住火的,如果分局知道大托派出所有这么一笔钱,以后在拨款的时候,那还不百般刁难?
“那怎么办?”杜运国一想,也明白了于立飞的意思。这笔钱,还真的不适合留下来,而且所里的干警,恐怕也眼巴巴的盯着这笔钱。
“全部发下去,今年所里不是一直没有发补贴费么?我看这次把以前欠的全部补齐,包括所有的协警和联防队员,也一起发。”于立飞说道。
“全所二十多人全部发的话,那这笔钱一下子就没了!”杜运国算了一下,马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这笔钱本来就是天上掉下来了,就当从来没有过呗。发补贴,可是提高工作积极性最好的办法。”于立飞微笑着说,他跟所里的干警、协警、联防队员都聊过天。他们的工作性质其实都差不多,有的时候,一些辛苦的工作,反而是那些没有编制,没有医保的联防队员去做。
“真要是发下去了,如果突然碰到所里要用钱,怎么办?”杜运国问。
“车到山前必有路,杜所,只要有我在,大托派出所就不会缺经费。”于立飞笃定的说。
“那就发补贴?”杜运国还是有些担心。
“不但要发,而且所有人都要发,当然,我除外。”于立飞说道,他上任还没有一个月,自然不能取补贴。
“这样的话,六万可能不够。”杜运国算了一下,每个人发九个月的补贴,每人二百八一个月,总共要六万三。
“不就是三千块钱么,所里又不是拿不出来。”于立飞笑着说道。
“你说的简单,多了三轮摩托车,就多了三台喝油的老虎。还有维修保养的费用,每个月又得多几百块的油费。”杜运国说道,于立飞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这才到哪啊,我就不相信,咱们派出所二十几号人,连几辆摩托车都养不起?”于立飞说道,杜运国只知道节流,却不知道开源,自然是越节越少。
“好吧。”杜运国终于下定决心,所里的十万经费,是于立飞申请下来的。这次的三辆摩托车和六万捐款,也是因为他才会有的。
他何尝不想让所里的干警的待遇提高?可是现在能发补贴,以后还能不能发?要不是干警的工资是由财政发,他甚至都不能保证同志们的工资能按时发放。
听说要发补贴,而且还要把今年以来的所有补贴一次性发放,整个大托派出所马上就沸腾了。所有的干警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工作态度,比以前要亲切得多。而于立飞在二楼的办公室,几乎所有的干警都登门拜访过。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确定补贴费发放的准确性。
“于指,咱们所里的车辆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许满红自认跟于立飞的关系最好,到于立飞的办公室之后,一脸敬佩的说。
许满红的敬佩是发自内心的,所里的经费问题,多少年了,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可是于立飞一来,至少今年无需再为经费支出发愁。按照惯例,年前上面应该还会有一笔经费下来,今年所里的年终奖应该也有着落。有了经费,所里干警的心就稳定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车辆问题还不能算彻底解决,摩托车虽然方便,但受天气影响大。”于立飞说道。
“这么说还有车子来?”许满红来找于立飞,还有打探消息的意思。礼和集团跟大托派出所也没什么关系,为什么会突然捐钱捐车给派出所?恐怕还是因为于立飞的缘故。要不然的话,礼和集团前年不捐,去年不捐,偏偏今年就要捐了?而且还是于立飞刚来大托派出所之后。
“车子会有的,补贴也会有的,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工作搞好,干出成绩,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于立飞不置可否的说。
“请于指导放心,我们一定认真工作。”许满红笑眯眯的说。有钱有车,派出所的人心,再也不会那么动荡了。()
古玩人生-可大可小 第三百一十六章 正面宣传
下午,大托派出所除了于立飞之外,每个人都领到了二千五百二十元的补贴。这可是将近三个月的工资,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大家的日子,其实都过得紧巴巴的,有了这笔钱,能帮他们办很多以前看起来遥遥无期的事情。
杜运国当所长,正直、公正、廉明。但为人太过耿直,办案子行,调解纠纷也是一把好手。跟群众的关系也处得很好,可是跟上级领导的关系嘛,就跟他的年龄和阅历严重不相符。
大托派出所的干警,除了财政发的工资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其他收入了。现在一下子发补贴,而且一发就是九个月的,他们怎能不惊喜交集?
于立飞到楼下的时候,听到不少人都在高声谈论。手里有钱了,笑容满面,心里都在盘算着怎么用好这笔钱。结了婚的,没什么可以多想的,全部用来补贴家用。而没结婚的,就没有这么多担心,要是身上实在没钱,大不了天天就在所里吃饭就是。所以他们有的准备买部手机,有的人还准备买摩托车。徐大林因为住的较远,就准备买辆摩托车。
“徐大林,你准备买摩托车?”于立飞见徐大林眉飞色舞的跟别人在讲,骑摩托车上班是多少的方便,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问。
“于指导,我每天都骑辆破自行车上下班,实在不方便。”徐大林回头看是于立飞,马上站起来,说道。于立飞虽然没有表现出多高的业务水平,可是他对外、对上级组织的关系,让他轻松的胜任了指导员的工作。一个能解决干警生活困难和工作困难的指导员,绝对是一个好的指导员。
“我劝你再坚持几个月。大家也不要暂时买手机,礼和集团可能会捐助咱们一批手机。”于立飞意味深长的说。派出所马上就要在后面建宿舍楼,一旦宿舍楼建好,摩托车就无用武之地。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几千块钱的东西。与其以后摆在那里,不如把钱存起来,用来装修房子,添置家俱电器。
“为什么?”徐大林诧异的问。如果说以前于立飞说这样的话,他是不会放在心上的。但现在,他已经把于立飞当成真正的指导员,对他的话自然非常重视。
于立飞上任之后。他一开始也有些怀疑。只是于立飞这个指导员是上级任命的,他只能接受。可是没想到,于立飞一上任,就帮所里申请了十万的经费。现在又有人来捐车捐钱,而且这笔捐款,马上全部发了下来。这让他看到了于立飞的作风。哪怕他再没有业务能力,可是当这个指导员,还是合格的。
于立飞笑笑没吭声,有些事情,说透就没意思了。而且建宿舍的事,他还没跟杜运国商量好,现在可不能公开说出来。
“为什么?这还不简单。以于指导的能力,以后给所里配辆班车,咱们也能像其他单位那样,有专车接送。”朱海江笑吟吟的说。
“班车倒不用,咱们所也就二十多人,一辆依维柯就差不多了。”许满红说道。
“不用这么高级,一辆中巴车足够了。”任金贵一脸的向往,如果真的有单位的专车接送。那就太幸福了。
“这都是没影的事,以前怎么上班,以后还怎么上班。”于立飞笑着说道。
“杜所,咱们今天是不是还有什么好事啊。”朱海江看到杜运国也进来,马上问道。
“大家把工作干好,好事自然就来了。”杜运国的嘴也很严,无论是房子还是车子。都是礼和集团捐建。现在人家还没有来谈这个事,总不能就把底漏了吧?
可是随着礼和集团的频繁来派出所跟杜运国接洽,所里的人哪怕再愚笨,也自然知道。礼和集团对派出所还有动作。机关里本来就没有秘密,派出所的人,观察力和判断力又比其他单位要强,很快就侦查得知,派出所要建宿舍了。而且不是集资,也不用上面申请经费,由礼和集团捐建。
当然,在杜运国和于立飞没有正式公布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推测。在所有的审批手续没有下来之前,他们也不会正式宣布。
下午,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的指示,说有个小区里有条疯狗。当地群众正在追赶,请求派出所出警杀狗。杜运国对这件事很重视,以前也出现过疯狗咬人的案子,如果不能及时把狗打死,很容易引起群众的恐慌。
于立飞决定去,还没成年,他就能在山上抓野猪。现在杀只疯狗,自然不在话下。可是杜运国却决定亲自出马,而且还特意领了枪。我国的枪支管理非常严格,就连派出所的枪支也是如此。平常出去执行任务,基本上不会配枪。就算需要配枪,大部分情况也是不配子弹的。而这次杀狗,自然是要发子弹,但不多,只有五发,而且就杜运国领了枪。
为了谨慎起见,除了杜运国和于立飞之外,还有两名联防队员跟着。他们没有配枪,也不可能给他们发枪,只是每人带了根长棍子,就算是配装备了。
到了现场,狗一直在跑,群众只是远远跟着,既不敢靠近,也不敢让狗逃出他们的视线。见到杜运国和于立飞,好比见到了大救星,热情为他们指路,但没有人肯上前打狗。连大托派出所的联防队员也不肯上前,他们自己说的是实话:我们保险什么都没有,万一被咬伤了怎么办?
“你们放心,以后所里的条件好了,你们的待遇也会提上来。”于立飞微笑着说。
“谢谢于指导。”一名联防队员感激的说,这次他们也能领到九个月的补贴,而且补贴费跟干警一样,已经让他们很满足了。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尊重。他们干的事情,不比正式干警少,比如晚上的巡逻,配合当地政府部门,都是他们的冲锋在前。
“对了,这件事媒体可能会关注,你可以去通知一下电视台。”于立飞想到,现在的电视台都搞有奖报料,只要是新闻,马上就会来。而派出所打疯狗,兴许也能上电视。倒不是想着那几十块钱的报料费,而是能正面宣传大托派出所。
“谢谢于指导。”那名联防队员一听,马上跑到旁边去打电话了。
于立飞跟着杜运国一路跟着狗,而其他人都跟在他们后面。于立飞看到路边有半块红砖,赶紧走过去拿在手里。如果杜运国失手,他绝对能把狗头砸个稀巴烂。当然,如果杜运国能解决,他是不会出手的。他是二把手,一把手在的时候,自然不能抢他的风头。于立飞一直记住这一点,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
“于立飞,你别逞能,等会找个恰当的位置,我会射击的。”杜运国看到于立飞竟然拿着砖头就想去杀狗,连忙制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