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时代1902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文笔刀法
说完这句狠话,杜月生咬牙大步离开了这座破庙,来到外面脏乱差的小巷子上。
“月生!要不,咱们再……?”身后跟出来的一个无赖将手搭在杜月生的肩膀上,在其耳旁小声说道。
杜月生想了想,一咬牙道:“好!再干一笔!”说完,狠狠瞪了旁边的瘪三一眼:“要不是你在那里说连续来了三把大、不可能还来大,老子怎么会输钱!?”
那个无赖也不着恼,用手抓了抓头皮,抗辩道:“关我什么事!?还不是你受不得王强的激,硬要跟他对着压!要是你跟他买,现在咱们也有三块钱入账了!哪像现在,阳春面都吃不起!”
“就知道吃阳春面!”杜月生骂了一句。
“等我进了黄公馆,保你们吃到撑死!”





大时代1902 第174章 晚宴
第一百七十四章晚宴
1908年3月19日晚,
上海法租界一处洋房内。
灿烂的水晶灯将宴会厅照得通亮,屋内各种精细的摆设和装饰,让整个房子显得非常有格调。当今最流行的维多利亚式风格建筑内,一群打扮正规、扎着领结和穿着浆直了的白马甲的华裔和印度裔佣人举着酒盘在来回穿插着。
酒盘上,琳琅满目的波尔多红酒、西班牙气泡酒、德国雷司令白葡萄酒装置在各有特色的酒杯中,供人随时享用。
在宴会厅墙角处,一个六人的小型乐团在奏着欢快的音乐,小提琴声响遍全场,让人的心情跟着节奏就愉悦起来。
参与宴会的人群都穿着正装,男士们身着黑色的外套和里面马甲,以及一双擦得锃亮、足以充当镜子的皮鞋。如此装扮下,平常五官再难看的男士在衣物的衬托下也好看了几分。精心打扮的女士则穿着低胸长裙,蕾丝边的裙尾在轻轻划过地面,头发都盘在脑后,举止优雅。
不出意外,这场聚会的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白人;都是在上海有着相当地位的所谓‘上流人士’。其中不乏工部局的董事、有钱的洋行老板、列强驻扎上海的军人,以及一批社会名流。
在这群人中,只有很少部分中国人得以参加。而就在大厅靠窗的一侧,一群聊天的人群中,一个高大的黑发身影跟着一名老者走了过去。
老者脸颊消瘦,戴着金边眼睛,书卷气极重。他不慌不忙地来到人群前,朝里面站在中间位置,隐隐被众人围绕的面相亲和的老绅士点头示意,用淡淡的美式口音笑道:“longtimenosee,福开森先生!”
被称作福开森的老绅士刚好和一个人说完话,见来者后热情地回应道:“longtimeindeed…欢迎,师图尔先生,在这里见到你真的很愉快!”
师图尔微笑着侧开了身子,向着众人道:“请允许我向诸位绅士介绍一下,这位仪表堂堂的青年是我的学生,也是现在中国南京的新式陆军中一名上校,同时还是大商家的继承人,继业?刘先生。”
在好奇的目光下,穿着正装的刘继业上前了半步,向大家微微鞠躬,用几乎没有任何口音的美式英语说道:“能够受邀请参加这场盛宴,我感到很荣幸。”
福开森带着浓厚的兴趣看着刘继业,眉毛一挑问道:“刘先生,你是从我所创办、师图尔刚刚卸任的nankinguniversity(汇文书院)毕业的吗?”
“是的,我是在1902年冬天毕业,那时候先生您已经去上海了,所以我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
“fantastic!”福开森赞了一句,而周围的人也对一个举止得体,会说一口流利英文,同时还是中国陆军上校的年轻人也有些兴趣。
“不过……我记得我所创办的汇文书院可是教授现代科学和道德的学校,为什么你会当上中国新军的上校?还是以这么年轻的身份!是不是师图尔在我走了之后对你们学生做出了许多出格的事情?”最后一句话,福开森是对着师图尔说的,玩笑之意溢于言表。
刘继业摇头轻笑道:“这事情不能怪师图尔先生,而是我在毕业后决定去日本留学,受到当时俄国侵占满洲事件的影响,于是决定报考日本的军校。从日本军校毕业后,我被派上日俄战场上,在战役的最后阶段生擒了俄军的总司令库洛帕特金,得到日本的嘉奖。战争后,我回到中国,加入到了我的家乡江宁新成立的新式陆军中。”
“真的吗!我记得好像在报纸上读到可怜的库洛帕特金……原来就是你把他抓住的!”福开森一脸惊讶,在场的人同样也没有想到当初轰动一时的库洛帕特金被俘事件原来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之手。
一时就有几个爱好刺激,酷爱新鲜感的成熟女士有些蠢蠢欲动。
福开森对战争却有另一番感触,他感叹道:“看来你年纪轻轻,人生经历却已经很丰富了啊!我去年在北京遇到了去过满洲战场的西门博士,听他形容了许多可怜可怕的事情,就如同波尔战争那样的残酷。”
刘继业脑海中回想起了当初在张作霖府中见到的那个美国医生,笑道:“真巧!我在满洲的时候也曾见过西门博士,当时他是日本第二军的随军医生,却溜出来与美军的一个观战上尉去了一个土匪的地盘观察形势。”
“ohreally?”福开森眉毛又挑动了一下。
“请告诉我,作为中国新军的上校,你为何来到上海?”
刘继业将自己暂缓上任的情况与其说了一遍,听到刘继业打算将家族产业转向现代化工业,福开森非常赞赏。
“没错!工业确实是一个现代国家所必须具备的……刘你能看到这一点,很好!”
福开森本人1866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城,父为教会牧师。自幼随家移居美国。后毕业于波士顿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结婚后福开森夫妇信奉“社会福音”教派,在自由主义神学的感召下到中国。先在江苏镇江学习汉语,1887年到南京,在估衣廊居所办校开课,招收学生。1888年,美国美以美会创办汇文书院(thenankinguniversity),受傅罗之邀出任院长。
1896年时,曾经与福开森在长江渡轮上有过一面之缘的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想到福开森出色的中文水平和友善的性格,于是邀请其出任监院之职,参与创建工作;富凯色于是辞退了汇文书院校长之职,出任南洋公学监院直至1902年。
与汇文书院不同,南洋公学为中国人自办的学校,故聘用了许多著名的中国学者任职任教,如吴稚晖、钮永建、章太炎、蔡元培、张元济等;借此扩展了与中国学人及士绅的交往。在上海站稳脚跟后,并创办《新闻报》后,福开森开始了与盛宣怀的长期合作;受其推荐,于1898年曾短暂担任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幕僚、1900年兼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参与策划东南互保。1902年参与修订中国对日对美条约。
通过与中国官方的良好关系,以及在中国文化界的很高威望和交际,再加上福开森所办理的报纸日进斗金,使得福开森同时也在上海的西方上流社会很吃香,成了社会名流。
实际上由于盛宣怀的推荐,他已是准备前往北京接受新成立的邮传部高级顾问,此次宴会就是为他送别而举办的。
除了与福开森交流之外,刘继业也与到场的其他不少绅士聊了一会儿,由于在场的大多是美国人,因此对刘继业的口音并没有英国人的轻微鄙视,反而感到亲近。
年纪轻轻、为人谦逊和善、谈吐不俗、新军陆军上校、手上拥有价值一百多万美金的资金,此外还是一个巨商的继承人、同时又是日俄战争中的英雄……虽然刘继业是中国人,却依然得到了不少在场人士的青睐。
刘继业与传教士谈文化、谈基督;与军人谈军备、谈远东局势;与商人谈生意、谈投资;与女士们谈冒险经历,时间匆匆过去了。
一场宴会办到晚上十点半,客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道别了。
在门口,刘继业与师图尔握手道别,微微有些醉意的师图尔微笑道:“刘,你是汇文书院最棒的学生,同时也是中国的未来希望!在上海有什么事情可以尽管找我!”
两天前,在联系了李文辉并从其手中得到了以前汇文书院的嚣张师图尔来到上海的消息,刘继业便打算从此处入手,通过孙多森无法影响到的西洋圈子进行迂回作战。只要能融入上海商界的圈子、无论是洋商还是华商,都能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机遇。毕竟,谁都不会拒绝二百万两银子不是!
在拜见师图尔,并表明了来意后,人很热心、很nice的师图尔全心全意地帮助刘继业这个以前的学生,并为其弄到了这次宴会的邀请函、并且将刘继业引荐给了颇有势力的福开森。
虽然福开森本人并没有直接帮到刘继业多少,但是在宴会中刘继业也结识到了一批西洋工商界人物,与他们互换了名片、算是勉强进了这个圈子的外围。
若无师图尔一开始的协助,这些都很难做到。
“非常感谢校长先生,您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任何我可以做到的事情,请务必联系我!”
才与师图尔告别,门口正好出来一个中年人。方才在宴会的交谈中,他对刘继业手中持有巨款打算投资实业很感兴趣,此刻在门口遇到后很友善地脱帽致敬道:“刘先生!后天礼查饭店二楼的宴会厅里,我们有一场小型的‘雪茄会’,我会让仆人把请柬送到你的酒店的!”
刘继业脱帽回礼道:“能够后天再与安德鲁斯先生会晤,真令人愉快!”
此时一辆西洋敞篷双人坐汽车从街角处驶来,对车辆有些了解的人一眼便认出这是在1901年投产,在美国卖的很火的奥斯莫比尔curveddash款,在美国售价650美元,相当于800多两银子。
司机开着车灯来到门口停下,一个很壮硕的中国人。他跳下驾驶座,快步打开车门,向刘继业恭敬地说了声请。
“oldsmobilecurveddash!你怎么在上海弄到这个的?”安德鲁斯一脸惊讶。据他所知,上海的汽车非常紧缺;由于运输不是很方便,价格起码是美国和欧洲的两倍,而且还经常没有货。
“有关系就有一切,不是吗?安德鲁斯先生。”刘继业一语双关,安德鲁斯听后大笑了出来。
“后天见!”




大时代1902 第175章 消息
第一百七十五章消息
两天后,穿着休闲西装的刘继业准时来到礼查饭店二楼,在门口将烫金的请柬交给服务生后,便在其带领下走进了会所。
会所设置的有点像后世的夜总会酒吧,只是灯光很明亮。一群穿着便装,普遍年纪在四十左右的白人绅士正坐在沙发和靠椅上,品着威士忌和白兰地,抽着雪茄在谈天说地。
“刘先生!过来吧!”坐在吧台上与一个友人交流的安德鲁斯看到刘继业后,很美式地招手示意其过来。
待刘继业来到其面前,安德鲁斯一把拉过身旁的中年人,拿着酒杯递给刘继业笑道:“来点威士忌?”
刘继业微笑着接过酒杯,放在鼻子前一闻,闭上眼睛轻微晃动着酒杯中金黄色的液体,赞道:“21年陈的balvenie,真是很不错的酒!”
“嘿!看吧鲍比,我就说刘是个懂酒的人!来,你这瓶酒就归我了!”安德鲁斯略显猖狂地拍了拍身旁的鲍比,笑着从酒柜中将一瓶威士忌陈酿从写有‘bobby’的柜子放入‘andrews’的柜子里。
在几天前的宴会中,由于是正式场合,这个安德鲁斯言行举止都还算符合绅士的标准。但是在私底下的俱乐部中,却将美式个性完全表露出来。由此可见,这个安德鲁斯应该属于‘newmoney’,也就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一批新暴发户。
回忆了一下对方口音,刘继业问道:“安德鲁斯先生,你应该是德克萨斯人吧?”
“怎么,我的口音这么明显吗?”安德鲁斯打趣了一下,然后笑道:“没错,我和鲍比都是德州人……刘,上次忘了问你,你去过美国吗?”
“没有,不过我一直想去那里看看。”
安德鲁斯一脸不可置信,似乎想象不出对方如何能说出带有费城口音的美式英语。他张嘴想问,话到了嘴边上却变成了:“真是遗憾,你要是来美国,我强烈建议你去奥斯丁看看!再去油田走走,尝尝猪肋排,那地方可棒极了!”
“安迪,你就是忘不了那些该死的排骨!”鲍比吐槽。
“哦!你可千万别说你没有想过那些美味的排骨!我发誓除了德州外,没有什么地方能将排骨烤成那个滋味了!没有!绝对没有!!”
趁着两个美国德州来的好基友互相开玩笑,刘继业快速打量了这座俱乐部,发现里面十几个人基本上都有些许美国人的特征。
那是与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都不相同的特殊感觉……怎么说呢,相比起欧洲传统绅士的深入骨髓的贵族风范和优雅,美国的这些上流社会人士有股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和牛仔味。
与安德鲁斯交流了一会儿,得知他和鲍比在德州靠石油发了笔财,但是随着这几年油价降低而利润下降,两个合作伙伴开始寻找其他出路。正巧他们在洛杉矶的一个朋友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小型洋行,于是二人为了找机会就在1904年来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后,经过一番调查,加上朋友的建议,二人开办了一家煤油厂,正好也算为他们在美国的产品找到一个销路。几年下来,煤油厂做的还算成功,二人如今占据了公共租界约三分之一的市场。
在事业上了轨迹后,二人到喜欢上了上海,其中鲍比还在上海找了一个相好,两人觉得中国最近几年新政办的不错,有发展前景,于是打算在上海进一步扩张。
对于他们而言,虽然上海市场很大,足够盈利,但是中国内陆市场更大!而向内陆销售的渠道一直把持在各大洋行手中,他们这些中等规模的工厂必须要缴纳一定的‘运输费用’,平白少了一块利润。
因此安德鲁斯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寻找有销售渠道的中国人好合作,正巧在宴会上遇到了刘继业,觉得可以考虑合作,这才将其邀请到俱乐部来继续谈谈。
而刘继业则通过安德鲁斯来从侧面了解上海的工商业。
“对了安德鲁斯,你听说过多森?孙这个人吗?”
安德鲁斯笑道:“在上海谁不知道多森?孙先生,你可千万别说你不认识!”
刘继业装作好奇道:“没有,我只是听说前一阵子有一些外地的商人不知怎的得罪了他,被他在商务总会里按照协理的身份通过了决议,禁止商会的成员与这些外地商人做生意。”
“想不到刘先生消息倒是蛮多的嘛?”
“我有朋友认识这当事的商人,据说也是从江宁过来的商户。”
安德鲁斯点了点头,抿了一口威士忌,笑道:“我也是听说的,那两个倒霉蛋似乎和孙先生是竞争对手,将孙先生的产品从江苏排挤了出去。这次来到上海这个孙先生的地盘,自然要灰溜溜的滚回去了!这件事情虽然传的不是很广,但是也是有人知道的。”
“孙……先生在上海的势力已经大到这般地步了吗?”
安德鲁斯左右看了看,降低了音量小声道:“你知道上海的绿色帮派吗?就是一群混混和打手、听说这个孙先生和他们也有来往,所以上海的商家,都不愿意轻易得罪他啊……”
想不到这个孙多森还和青帮有关系……刘继业将这个信息默默记下,然后问道:“那么这个孙先生……在上海行事那么嚣张,不可能没有反对者吧?”
“你是说张先生啊?他和孙先生一直都关系很好的……而且二人都和中国官场的大人们有联系呢……”说到这里,旁边有个绅士走了过来,拍了拍安德鲁斯的肩膀问道:“嘿朋友,正好这边桌球台缺一个人,要不你来玩玩?”
安德鲁斯说了声好,转头问刘继业道:“这家伙叫donald?trump,是个房地产商,这栋酒店就有他的股份……要不一起来玩玩?”
“你先来吧。”刘继业在后世只是打过普通桌球,心向如果对方玩的是斯诺克,那自己就知难而退吧,于是抱着看一看的心态来到了桌球台前。
桌子上一堆小红球摆放成三角形,果然是斯诺克。
“跟诸位绅士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南京的刘先生,很阳光的绅士。对了,他还是中*队的上校,很有前途!”
与在场的几个拿着球杆的绅士们一一握手,有些人热情、有些人则神色冷淡,各不相同。
刘继业背靠到墙角,看着安德鲁斯开球。
‘啪!’的一声,白球撞击在红色小球上。
绅士们打桌球打得很认真,刘继业较有兴趣地看着他们,一边与同样观看的鲍比聊天,顺便了解了一下他与安德鲁斯的背景。
两个原本是德克萨斯州农场主,也就几千美元的身家,结果在自己的地里发现了石油,一夜暴富,估计赚了十几万美元,现在想转行来中国淘金……
或许是并非商人世家,两人虽然刻意装得很绅士,也成功进入了上流社会,但是骨子里的一股乡村气息却是怎么也无法抹去,总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
不过真正的上流,也很少会离开舒适的欧洲或者美洲来美国;上海乃至中国的所谓西方上流,在欧洲的标准看也就是中上等阶层。就连在中国被无数官员仰仗、吹捧的驻华公使朱尔典,在英国的外交系统里,也排不上名号。可以说此刻的远东,依然只是世界舞台的一块小角落,距离中心位置还非常遥远。
听着他们聊着一些上海公共租界的事情、聊着股市最近的动态,商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北京政治,刘继业对这些生活在中国巨变前夕的洋人非常感兴趣。
有一点在场众人是一致的,就是那股乐观,仿佛一切都有可能、什么事情都去往好的看。
在中国人眼中二十世纪初可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耻辱;中国是在首都被占领的情况下进入的二十世纪。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讲,这又是数百年来最辉煌灿烂的时刻!
科技快速进步、社会结构基本稳定、世界大体上维持着秩序和和平,所有西方人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凭借西方的优势制度和科学,能够引领世界未来几百年的发展……
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西方人的内心想法。
打完三场球后,刘继业来到沙发前向佣人要了一杯红酒,慢慢品尝着。
余光看到面前茶几上摊放着一份报纸,随手拿起一看后,发现是英文的洛杉矶时报,首页上显示是一个半月前的报纸了,纸张经过无数人的翻阅已经有些残破。
不经意地翻看着,直到一个人名忽然出现在面前。
‘讣告:wingkang?yang先生在旧金山的种族骚乱中不幸遇难……杨先生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年龄二十四岁,身高五英尺六英寸……诚挚悼念。’
短短三行字。
杨云康……美国留学生,二十四岁……大概一米六八的身高……
就是当初汇文书院的同学室友啊!
刘继业回想当初,杨云康无比向往美国,毕业后就前去美国留学学习医学,却没想到死在了异国他乡……
真是令人感到惋惜的讽刺……
(年前事多,最近就先二更,请谅解)




大时代1902 第176章 大顺小顺
第一百七十六章大顺小顺
天色暗淡,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汇中饭店灯火明亮。
门童将酒店大门推开,刘继业点头示意,进去大堂后,直径走到电梯口按下按钮,等了等身后的亲卫。
见其来到身旁,正好电梯也到了,刘继业有他便进入电梯内,对里面的操作员说了声:“去六楼。”
电梯缓缓上升,而刘继业身后的那名亲卫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慌乱后,此刻已经可以面色如常地乘坐电梯了。
第一次坐电梯的时候,这个名叫张小顺的亲卫看着自己站立的铁笼子居然动了起来,差点惊叫出来。
出了电梯口,刘继业来到自己所居住的套房内,开门的瞬间转过身子,对张小顺微笑道:“最近几天当车夫麻烦你了,去房间里好好休息吧。明天让你哥张大顺出来就行了。”
张小顺一张恩正的脸上挤出了些笑容,摇头道:“俺不幸苦,那个铁疙瘩可比骑马轻松多了。就是不够痛快……”
“能五天之内学会开车,你足以称得上是天才了!”虽然张小顺只是简单会开车,踩离合器、换档,还不具备修车、组装零件等二十世纪初的司机所必备的技能,但依然可称得上是极有驾驶天赋。本来刘继业是打算雇一名司机的,见张小顺上手如此快,就干脆让他兼职了。
反正离开江宁后这辆车也带不走。
在汇中饭店的顶楼,刘继业订下了三间套房;一间给自己和青子用、一间给刘继嗣、一间给张小顺,张大顺和刘德三人。
步入房间里,就听到卧室方向有着一阵动静。轻声轻步地走过去,只见青子正在镜子前试着新买的衣服:一件非常合身的深红色晚礼服,穿在她的身上显得很高雅。
青子的身高有一米六二,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很高的个子了。也正是因为骨架较寻常东方女性稍微偏大,才能衬起最看重身材的西式服装。
身上没有一丝赘肉,身材依然如少女那般、只是一言一笑中又透着少妇的成熟,一点都看不出是已经生过一个孩子的母亲。
在卧室门口看到刘继业,青子笑着说道:“你回来啦?”一边用诱人的步伐走了过去,在刘继业耳边轻声诱惑问道:“好看吗?”
1...7778798081...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