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疯神狂想
事实上,这种事情是很糟心的,一般人遇上也只能自认倒霉。
几万块么?对于韩孔雀也不是多大的钱,他看了那两夫妻一眼,再看向摊主,接着目光再滑落老者身上。
半响,他拿起了手机,按出一个号码,他把手机放在摊主的面前,话筒对着他,轻轻道:“这是这座城市常务副市长、政法书记、公安局长的电话,你问下他,你们四个人如此创新的碰瓷手段,该不该请去警察局坐坐,做一个访谈。”
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还是警察局局长!
那边,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韩先生?出什么事情了?什么?碰瓷?有人找你麻烦?”
两夫妻跟老者脸都绿了!
那状似老实的摊主,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半响,干笑道:“这可不关我的事情。”
韩孔雀收回手机,对着手机说了一两句问候的话,便是挂了电话。
对方也猜到了大半,只能暗笑这些人眼瞎,找上了韩孔雀的麻烦,这肯定是韩孔雀不想招惹麻烦,要不然,以韩孔雀的手段,这些人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挂了电话后,韩孔雀回了这个摊主的话,“那就是关我的事么?”
韩孔雀不笑不怒不说话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时候,目光淡淡的瞧了摊主一眼,眼神扫过老者跟两夫妻,请冷冷的,像是一把出鞘的冰剑。
三人齐齐打了一个哆嗦,暗道这小伙子怎么这么可怕,这气场!
旁边的人此时也觉得心惊!
这小伙子不简单啊!本来他们忽略了的体型,此时带给周围众人的是无尽的压迫感。
刚才怎么没感觉这小伙子这么可怕?
感觉事不可为,而韩孔雀也不像太麻烦,那男子咬咬牙:“算我们倒霉,走!”
三人立刻如同老鼠一般灰溜溜得想要溜走,却被韩孔雀一喊:“等一下。”
又干嘛啊?难道他不是想要放他们走?咱认栽了还不行么?
三人可怕及了得罪有官方背景的韩孔雀,因此弱弱得住了步子,本以为他还要找他们麻烦。
当他们转过身,却看到他从钱包里抽出了二十块,递给妇人:“赔你这个瓶子,这些钱行吧?”
妇人呆了,妈的,这还有钱呢?
虽然是二十块,但是......
这家伙是傻x吧!还是风度太好?
不得不说,韩孔雀这个举动真的是有君子之风,看的旁观的人连连点头。
妇人战战兢兢拿了钱,正想说什么,却看到韩孔雀转过头,对那同样处于惊愕状态的摊主说:“我赔了你们东西,你们却想要蒙骗我,对此,你们是不是也该赔偿点什么?”
“我....”
“这个东西算是赔偿,日后两不相欠,行吗?”
摊主在对方那清凉如刀的目光下,感觉到了迫人的气势,心里哆嗦了下,点点头,“可以。”
韩孔雀笑了笑,随手拿起来的是一个挂在脖子上的玉蝉,这东西满大街都是,一个也就卖三四十块钱。
“那就,走吧!”韩孔雀对三个人道。
众人看着他的背影,全都说不出话来。
韩孔雀把玩着手里的玉蝉,喃喃自语的道:“看起来挺普通的,还不怎么干净,怪不得没人认为是好东西呢!好好擦擦还是很不错的。”
古玩上有“擦”这一类的术语,可韩孔雀嘴里的擦,可就是真的擦了,这东西在别人看来,完全就是小饰品,是假的。
但韩孔雀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东西没那么简单,当然,也不说就韩孔雀慧眼识珠。
这个玉蝉的玉质确实不行,而且还是现代工艺品,但就是这么一个一眼假的东西,韩孔雀却看到了一些不同。
至于是怎么的不同,他到是还没有完全搞明白,但这个玉蝉给他的感觉确实是不同的。
接下来走走逛逛,韩孔雀都没发现什么真物,事实上能发现这个玉蝉,已经是让他觉得今日运气不错了,福祸相依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在有所期盼,随心起来,韩孔雀便也开始真的逛街玩了。
“咦,人怎么这么多?”前方一家占地范围很大的店铺,围着很多人,韩孔雀抬眼看去,便是目光一闪,藏书阁?
这次来古玩城,他好像要找的就是这个地方,真没想到,这里居然这么热闹。
此刻,这家藏书阁的前面的确人龙密集,本来是一个宽敞的广场,很多人围成一圈,其中有不少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还有一些气势不俗的老年人。
陆续有不少人围拢过去,嘴里喊着什么石头,什么原石什么的。
这明明是卖书画的,而现在,却成了赌石的场所,就算不进圈子,韩孔雀也猜到了这里是干什么的。
这里现在到处都是石头,足足有数百块,周围还摆着一溜切割机。(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五牛
韩孔雀看着那些一个个衣着光鲜的人,蹲在地上翻看石头,就像是菜市场买菜似的,挑挑拣拣,还有不少人捏着放大镜研究,看起来十分专业。
有一个穿着棕色外套跟灰裤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两撇胡须上还沾着石头粉屑。
韩孔雀看到他身后还跟着一些面孔熟悉的人,是周家的周成云,周美人跟他们分家之后,想来周成云并没有离开翡翠珠宝市场。
不想跟周成云牵扯,韩孔雀转身走进了店里,感觉坐在柜台后面的老板,没有一点要招呼他的意思,韩孔雀打量起了店内的一些古董。
半响之后,他看到了一副画,画中五只牛或行或立,或正或侧,或俯或仰,姿态生动,将牛憨态可掬的模样描绘得惟妙惟肖。。
只是一看,韩孔雀就认出,这是韩滉的《五牛图》,毕竟画牛画的好的历代画家并不多,而画出这种水平的更不多。
而韩滉就是其中之一,韩滉是唐代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韩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
韩滉是根据南朝宋陆探微的书画学成的,他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等动物尤佳。
当然,这幅画虽然画的极其精湛,但韩孔雀还不至于认为这是真迹,毕竟这么一个小古玩店里,明晃晃的把这么一副话挂在大厅之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要知道韩滉的《五牛图》,可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首都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这样的一幅画自然不会出现在这里。
“小伙子,你对这幅画作有兴趣么?”这个时候,坐在柜台后面的老板,终于开口了。
看下面的题记,就知道这是韩滉的作品,不过韩孔雀也不过是对这幅画起了研究的心思,这样的名画,这里不可能出现真迹。
但是韩孔雀就算对书画的研究确实不深,也知道这幅画画的很好。这样的一幅画怎么也算是好东西,他自然感兴趣。
韩孔雀并不能准确判断这幅画的真伪,所以便浅淡应了声:“对这方面并不太了解。”
老板瞅了韩孔雀几眼,清了下嗓子,露出笑容。
“这可是我店中的镇店之宝,您看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
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
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
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审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老板凯凯而谈,眉宇间有爽朗的自信,一看到韩孔雀难得专心听他说,便是心里略微喜悦,说得越发齐整起来。
听老板这么一说,韩孔雀也起了兴趣,是以对于老板的吹嘘,难得有了几分耐心。
不过关于这幅画,总有讲完的时候,老板觉得腹中空空,没什么可讲,嘴巴也有些干的时候,韩孔雀忍不住想要摸一下这幅画。
两人说话的当口,韩孔雀的手已经探了出去,摸向那纸质已然有些作古的画,老板顿时吓了一跳,忍不住喊:“哎呦,这东西不能摸,诶诶!你小心点。”
韩孔雀的手已经碰上去了,不过他动作轻柔,入蜻蜓点水一般,抚摸在那充满着古代文化气息的画作上。
这让宝贝心里好受了一些,看来是个懂行的,换做是一个不懂行的,戳上画面,那这幅画也差不多报废了。
时间很短,韩孔雀的指尖触感却很悠久,那是一种让他的灵魂有点点悸动的清凉感,但是也只是一瞬。
那老板留意到韩孔雀的眉头轻轻锁了下,很快又松开了,一如常态,手掌也收了回来。
韩孔雀项来喜怒不形于色,刚刚倒是有点异样,却被老板正好抓个正着。
“这画有古怪?”老板都不晓得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问,且还是朝着韩孔雀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询问。
韩孔雀从刚刚的思绪中回神,轻阿了一声,才凝了眼神,瞥了瞥画框右下角得标签。
一百五十八万?很贵?对于普通人来说自然是很贵,但对于这样一幅画,对于韩孔雀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高仿?”虽然是这样,但韩孔雀还是直接询问。
本来感觉韩孔雀很满意,但现在却说是高仿?
老板顿时一惊,直接反应道:“什么高仿,你别胡说。”
老板很惊讶,不过面上沉沉得,盯着韩孔雀,想要看清楚韩孔雀心中所想。
这画,能是假的?
那画工刚才他可不是吹牛,是真的大师之作,不管任何一副画作,只要画本身真的好,就无所谓真假。
看韩孔雀没有改口的意思,老板忍不住道:“为什么是假的呢?你倒是说说看。”
这语气,不对头啊!
“我猜对了?”韩孔雀问道,这个老板十分有意思。
“猜的?”老板有些狐疑,“那你道说说为什么这么猜?”
韩孔雀想了下,他探出手指指指下面的标签:“价格不对。”
韩孔雀总不会说,是这副画上面的文字跟墨水印记告诉他的,刚才他抚摸上面的字迹,能够清晰的感知到这些字迹,和画纸融合的并不紧密,最起码不如古画那样,完全融为一体了。
那是岁月的痕迹,是时间的沉淀,没有经历那么长时间的洗礼,是怎么也打不到那种完美融合的程度的。
这说明这幅画的创作年代不长,这种感应很玄妙,而有十分清晰,这是最近韩孔雀发现自己的又一个能力,而这很可能是他灵识再次有了突破的关系。
韩孔雀是最喜欢做对比的,虽然不知道这幅画到底有多短的历史,但是比起旁边书架上手抄诗歌三百首,还要短,所以他猜测这不是什么古代名画,起码不是韩滉真迹!
“价格?”老板直勾勾盯了他半响,阴郁的脸色刹那就阴转晴,笑:“我还以为你真是个行家,知晓如何分辨这幅画的真假呢!”
顿了下,他偏头朝他身边的一个年轻人道:“你啊你,亏你还牢记着这幅画来历,却怎么不晓得这画真假呢!”
老板这身边的年轻人很明显是他的子侄辈,现在正是教育他的好时候。
韩孔雀转过身,看到了刚才在外面仗义执言,帮着他的那股年轻人。
怪不得他不怕那些人,原来是这家店里的,也算是地头蛇,不过,就算这样,这个年轻人的人品也是没说的。
此时这年轻人是很委屈的,那啥,这画是挂你在这卖的,而且价格也很不便宜,我还能去怀疑你这画有假?
“你肯定在想若是假的,我挂着卖干嘛,不是坑人么!是么?”老板笑眯眯的道。
年轻人不服的道:“肯定的,既然是假的,挂在这里,还卖那么贵,不是坑人是什么?”
“你就是这么想的?”老板一瞪眼,又舒张了口气,哼道:“这画我就挂这卖了,谁也不能拿我怎么着,本来这画就值这价格。”
说完,他看向韩孔雀:“虽然这画是假的。”
假的还明目张胆卖一百五十八万?年轻人有点张口结舌。
韩孔雀的目光闪了闪,也有些错愕,是这世界混乱,还是这世上的人疯了?
不过,很明显,这个世界没有混乱,这世上的人也没有疯,那只能说这幅画虽然是高仿,但他就值这个价。
“给我包起来吧!这幅画我要了。”韩孔雀没有犹豫,这幅五牛图画的确实不错。
“哈哈,我就知道你能够看得上。”老板乐了,而那个年轻人则横眉立目的看着自己的爷爷。
韩孔雀笑着道:“这虽然不是真迹,但确实是五牛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
“咦?看来你是真的懂行。”老板一听韩孔雀的话,就知道,他是个懂行的。
这让老板更加高兴了,毕竟这幅画挂在这里不短的时日了,见过的人不少,里面懂行的更多,但那些懂行的也不过是看出这是高仿,却看不到这幅高仿的价值。
韩滉《五牛图》卷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堪称“镇国之宝”。(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六城叠压
真正的《五牛图》是画在一张窄而长的桑皮纸上,五牛姿态各异、身形逼肖,全图除了一丛荆棘之外,不设任何背景,着重突出牛的既倔强又温顺的性格。
当然,这幅画的作者也很厉害,作者用粗壮雄健而富于变化的线描,表现牛的骨骼和筋骨,以赭、黄、青、白等色彩表现五牛毛色的不同,且根据牛体的凹凸施以不同颜色,具有立体感,这一点就算跟韩滉相比也不遑多让。
而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点睛”,这幅画“点睛”是牵动全局的关键。
画家将牛眼适当夸大,着意刻画,使五牛瞳眸炯炯有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所以元代大画家赵孟頫题道:“五牛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
韩滉由于画艺高超,又对牛的生活习性熟悉,才能留下如此神妙绝品,而这幅高仿的作者,显然也十分了解牛的生活习性,要不然也不会临摹出这种水平。
画中五牛,形象各异,姿态迥然,或俯首或昂头,或行或驻,活灵活现,似乎触手可及。
中间一牛完全画成表现难度极大的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画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
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浑然天成。
笔法练达流畅,线条富有弹性,力透纸背;刻画精准且不失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五牛皆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
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
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
这幅画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
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审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所以,不管这幅高仿的作者是谁,只要他能够达到了韩滉的境界,这幅画就肯定是大师之作。
当然,这也不是说这个作者就能够比得上韩滉,毕竟那是流传千古的。真正的大画家。
真正的大师,是触类旁通的,而不是靠着临摹作画,所以这幅五牛图虽然画技精湛,但也不能相比韩滉的《五牛图》。
相传韩滉的另一件作品《文苑图》(藏故宫博物院),生动地刻划了诗人们在一起作文章的情景,但笔法,风格与《五牛图》截然不同。
这幅《五牛图》中所绘的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
可贵的是,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如果不是对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牛的造型描绘有十足把握的话,是万不敢涉此绘画风险的。
画家勾勒牛的线条虽然简洁,但是画出的筋骨转折十分到位,牛口鼻处的绒毛更是细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
这在鼓励农耕的时代。以牛入画有着非常的含义,也比较容易,毕竟那个时代的人对牛更加熟悉,而现在,却不同了。
看着这幅画,韩孔雀就想的比较多了。
“您是李达教授吧?”看着年轻人和老板互动,韩孔雀忍不住开口道。
“你认识我爷爷?”年轻人惊讶的道。
“听过你爷爷的大名。”韩孔雀笑着道。
“咦?真的知道我?”老板,也就是李达教授,疑惑的看向韩孔雀。
韩孔雀笑着解释道:“最近对历史十分感兴趣,所以想要了解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听说李教授手里有一套古城建筑图,不知道能不能让给晚辈一套?”
韩孔雀这么一说,李达更加疑惑了:“我手上确实有一些图纸,不过这是我私人研究出来的,并不准确。”
韩孔雀笑着道:“谁能够准确知道古代的城池是怎么修建的?除非是得到了古城的修建图纸,要不然,完美复原古城,肯定是不可能的。”
“你要复原古开、封府?”李达笑着道。
“这个是有点想法,不过现在的城市扩展的那么大,这种想法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也只是想研究一下。”韩孔雀笑着道。
古代的开封府肯定是坐落在现在的城市地下,这样还怎么复原?除非把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推倒了挖掘重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点想法?”李达的脸上带上了一丝冷笑。
韩孔雀也笑了:“我肯定不可能随便挖掘地下的古城遗址,这一点当地的相关部门做得很好,保护的也很到位。”
“那就没必要卖关子了,你既然知道我手中有些资料,自然也知道,我是不会把手中的资料透漏给任何人的,除非是帮助恢复古城池,要不然......”李达下面的话没出口,但韩孔雀还是知道,那是没有希望了。
韩孔雀却没有失望,他继续道:“我倒是十分希望接下这个工程,而且也有资格,有能力接下来这个工程,不过,现在市政府发现的地方,是绝对不可能交给我的,我现在想研究一下,原来的几座开、封古城,真的都被现在这座城市压在了下面?”
“你有资格,有能力?”李达看不懂韩孔雀这个人了,这样的话,可不是谁都能够说得出口的。
“我叫韩孔雀。”韩孔雀笑呵呵的开口道。
“韩孔雀?那个韩孔雀?金字塔、阴沉木的那个韩孔雀?”李达稍微愣了一下,接着就兴奋了。
韩孔雀在魔都市的博物馆已经对外开放,那雄伟的金字塔,而且是两座叠加的阴阳金字塔,简直太恢弘了,这让韩孔雀的名字,在国内达到了一个巅峰,也许普通人不知道,但只要是跟古代文化沾边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韩孔雀。
“你既然知道六城叠压,就应该知道,想要完全揭开这六座古城有多难。”李达在知道韩孔雀后,有点兴奋。
“来,来,进里间来说话。”李达是学建筑的,而最精通的是古建筑,他又一辈子生活在开、封,自然就不能放过这座六朝古都。
河、南古都开、封“六城叠压”的神秘奇观,堪比“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样的一座古代名城,任何一位考古学家,都不能忽视。
开、封城是一部王朝更替史,层层叠压起来的5座城池,立体地展现了开、封自建城以来2000多年的古代城市变迁史。
所以,开、封“城摞城”,使河、南享有“一部河、南史半部”之誉,而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历史上众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都发生或活跃在中原大地。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座开、封城,也是一部王朝更替史。
“来,小韩,你说说打算投资多少?准备请多少人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来的文物,是不是在我们当地建立博物馆,如果是这样,我这个老建筑师,也是能够帮得上忙的。”知道了这是韩孔雀,自然知道韩孔雀有多少实力,如果韩孔雀能够在这里投资一家博物馆,肯定不会是普通的博物馆。
像李达这样的建筑师,最想要做的就是亲手设计一座标志性的建筑,而魔都的阴阳金字塔设计,就是他原来羡慕嫉妒恨的对象,没想到,现在他也有了这种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