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疯神狂想
所以石椁当中的任何东西,韩孔雀都能清晰的感知到,而这具尸体的口内含夜黑色明珠一粒,这应该就是慈溪的口含珠。
据传这颗夜明珠,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看着保存那么完好的尸体,就连她身上的衣服,都没有任何损坏,韩孔雀真是不知道,当时孙殿英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传说当中,不止是慈溪口中的夜明珠没有保住,就连慈溪的棺材都被人破坏了。
话说,当时进入墓室的官兵,在看到那么多珍宝之后,愣了一会,突然不约而同的冲上去抢宝。
他们一把把的将小的珍宝塞入口袋,将大的珍宝抱起就跑,有的珍宝太大无法搬运,就用刺刀撬,枪托砸,把他们的珠宝和金银扣下来。
至于慈禧的棺木自然就是众矢之的,一大群官兵扑上去,刀劈斧砍。
慈禧的坚硬外棺在瞬间就被劈的粉碎,随后出现了一具红漆滇金的内棺。
官兵们又要乱劈,此时孙殿英害怕损坏棺内的宝物,赶忙朝天连开几枪,制止了他们。
官兵们小心的打开内棺,顿时数百件珍宝出现在他们面前。
在手电筒的照耀下,棺内珍宝现出五颜六色的霞光,这让他们再也忍不住,再次疯抢起来,连孙殿英开枪他们都不顾了。
慈禧身上最珍贵的宝贝是她嘴里含住的黑色夜明珠,也叫黑珍珠,这个夜明珠是慈禧身前最喜欢的宝物,价值连城!
传说,官兵们为了抢夺这个珍珠,居然纷纷用刺刀深处慈禧的嘴里,将珍珠撬出来。
他们在清东陵连续抢劫5天5夜,为了寻找隐藏在身上宝物,甚至将乾隆的遗体扔出棺木,将慈禧遗体身上衣服剥光。
现在看来这些传言不可信,如果孙殿英真的不能控制当时的情势,他手中也不可能得到多少宝贝,如果当时他的手下真的失控,没准他早就被人打了黑枪。
而事后证明孙殿英没事,那么只能说明孙殿英手段了得。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孙殿英将乾隆和慈禧的珍宝基本一扫而光,却只有一小部分流入官兵之手。
孙殿英一共抢走了多少宝物,这在今天已经无法计算,但《爱月轩笔记》对慈禧殉葬物品曾经有所记录。
一般认为慈禧和乾隆陵墓中殉葬品中,有价值的宝物总值至少超过8000万两白银,至于还有一些根本无价的宝物,就根本无法估计了。
根据当地老百姓回忆,孙殿英部队里面本来就有上百辆大车,但挖掘陵墓以后又向当地紧急征收30辆大车,足可以抢夺珍宝数量之多。
这么多宝贝,如果孙殿英没有石椁这个空间宝贝,是肯定要损失不少的,而就是因为有了这件石椁,才让孙殿英保存下来了这么多宝贝。
这也是孙殿英能够善终的主要原因,因为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把所有宝贝,连同这座石椁,藏在了这里。
所以说,这世间的事,虚实真假还真是不能说清。(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十大珍宝
看完庙道真言,韩孔雀冷笑了一声,孙殿英这个家伙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渣,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渣,却寿终正寝,这不能不让人讽刺。
孙殿英本身就是军阀土匪,他投降过日本鬼子,当过汉奸,日寇投降,孙殿英又向蒋投诚,而蒋用需要利用汉奸部队的借口,重新收留了他。
于是,将孙部改编为新编第四路军,调到京汉线新乡至安阳间牵制八、路军。
全面内战开始后,孙殿英部改编为第三纵队,驻防汤、阴。
1947年5月,解放军攻占汤、阴,孙殿英束手就擒。
在刚被俘的日子里,孙殿英经常歇斯底里地破口大骂蒋不仁不义。
孙殿英一生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可以说是恶贯满盈,但共、党还是念及他抗战时期曾有过好的表现,对他非常宽待,生活上给予照顾,不计前嫌,而这些记载,却怎么看怎么违和。
什么时候那些先辈这么优待俘虏了?
所以原来看到这些记载的时候,韩孔雀也不过是一笑置之,而此时,却是有了新想法。
但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将、张学良、毛,还是日本人,都对孙殿英很优待,这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孙殿英每人想杀,但他最后也落得了个凄凉的下场。
由于孙殿英感到彻底失败,精神沮丧,整日抑郁寡欢,加上他吸食了几十年的鸦片,患上了当时属不治之症的烟后痢。
尽管如此,共、党仍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为他求医治病,这是正史当中有明确记载的。
这种人道精神和宽大为怀的行动。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在病危之际,他忏悔说:“我过去做了许多坏事,对不起民众,对不起党。党宽宏大量,不计怨仇。比蒋不知好多少倍啊!”
就是这年秋天,孙殿英病重死去,结束了他的军阀生涯。
就是这么一个人,居然还能得到善终,就算后来的孙殿英下场不算好,但也没有直接被人墙枪毙了。
就这么一个恶棍级的人物,为什么没被严惩?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孙殿英事后没受到什么严惩,道理其实很简单。
刚开始是没人能随便收拾他。孙殿英虽然名义上归顺蒋麾下,其实他就是一个独立的军阀,要想对付他恐怕只能武力进攻。
而孙殿英通过贩卖清东陵的宝物获得大量钱款,所部也迅速扩大,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
1930年春,在中原大战期间,孙殿英叛变蒋投靠冯玉祥和阎锡山,随后被委任为第四方面军第五路总指挥兼安、徽省主席。
后来又归顺东北王张学良。受封为第四十师师长。
到了1934年,孙殿英部下军队已经高达8万人。这在当时的军阀中,已经算是第一流的了。
看起来,蒋拿孙殿英是没有什么办法的,这才是无法处理孙殿英的根本原因。
打个比方,比如蒋现在说逮捕孙殿英,整个中国有谁哪个警察。敢去逮捕拥兵8万人的土皇帝呢?
如果真有,那这个警察怕是不想活了!
别说一个警察,就是一个统兵2万的中、央军军长,也不敢把孙殿英怎么样,抗战时期日本人也被孙殿英打的鸡飞狗跳。
不过。没有被严惩自然还有别的原因,也就是行贿。
孙殿英盗掘东陵以后,据说拿出高达三分之一的财物四面打点,各方面都送了礼,当然这个传说肯定不实,孙殿英行贿是有的,但如果他真的拿出来了太多的宝藏,那等待他的唯一下场就是被人黑吃黑。
所以行贿数额肯定不少,但真正的宝贝肯定不多,这在后来缴获的东陵赃物当中也得到了证实。
曾经担任孙殿英老长官的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事后上交了一批东陵文物,这些文物都是孙殿英送给他的,让他帮忙打点一下一些官员。
这批宝物数量就很惊人,包括: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
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不少,也属于珍宝一流,但跟真正的珍宝稀世宝物,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珠宝,有坊间传闻,孙殿英还送给蒋,何,宋美龄,孔祥熙一些稀世珍宝,但事实证明,这些人去世以后的遗物中,都没有传说的宝物。
尤其传说慈禧太后的黑珍珠送给了宋美龄,但实际上之后从没人看过这件宝物,宋美龄去世后清点他的遗物,也没有发现过。
显然,只是坊间流传,黑珍珠也不可能在宋美龄手中。
其实,宝物的去向成迷,才是真正保证孙殿英活的潇洒的主要原因。
基本可以肯定,绝大部分宝物都被孙殿英得到了,而且他还卖出了不少,而卖给的主要是两种人:一是国内的珠宝古董贩子,这种人在北平和天、津人数最多,实力也很雄厚,另外则是卖给了国外的古董收藏家。
1928年《中央日报》上的一则新闻可以从侧面正面:天、津海关一次查获古玩珍宝35箱,经查明,此物是北平吉贞宦古玩铺长张月岩托运出口运往法国的,都是清东陵的珍宝。
当时这种报道几乎每周都有,大量的珍宝就这样流失了,但这些珍宝占据孙殿英收获的多少,那就只有孙殿英知道了。
东陵中,有一些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珍宝,除了上面说的黑珍珠以外,还有慈禧生前最喜爱的,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
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还有几个精致的翡翠白菜。
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上面有108颗无价之宝的珠子,被称为十八罗汉珠。
乾隆随身佩戴的九龙宝剑,上雕9条金龙,象征“九九归一”,等等。
这里面中的大部分宝物已经不知去向,只有两件宝物大体知道在哪里。
目前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专家分析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的几个白菜中的1个。
至于乾隆那把号称有魔力,会给不适合的佩戴者带来厄运的九龙宝剑(传说只有帝王可以佩戴),也知道下落。
当时孙殿英中,他将这柄宝剑送给了戴、笠,戴、笠抗战后在南、京坠机身亡,最后落到了韩孔雀手里。
至于这个宝剑究竟是不是乾隆的九龙宝剑,现在也不得而知,如果是的话,它就是绝对的国宝了。
所以,外界传说孙殿英大量行贿,大量贩卖东陵宝藏,其实都是传闻,而就算明确被证实的东陵宝藏,也不过是一些珍珠、宝石和珊瑚,或者是铜器和一些零碎的玉器等东西。
这些东西虽然也算是珍宝,但相比翡翠白菜、翡翠西瓜,甚至是翡翠的桃杏李子,都不算什么,就不要说黑珍珠或者是九玲珑宝塔了。
而在这些宝物当中,只有翡翠白菜和九龙宝剑是真正的流失在外,而其他珍宝,却全都被孙殿英收藏了起来。
千里为官只为财,孙殿英本来只是想要弄点军饷,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收获居然那么大。
没办法之下,孙殿英只能改变计划,所以后来流出来了很多东陵之中的宝贝,其中很出名的有九龙宝剑、九玲珑宝塔等,还有一些珍珠和玉器、铜器,但最多的还是被孙殿英秘密隐藏起来了。
因为孙殿英知道,如果他得到的这些珍宝,任是谁知道了,他都活不了,所以他就把这些东西全都藏了起来,就算以后有人知道了,只要他不说出这批宝藏的下落,他就死不了。
孙殿英这个人,因为东陵宝藏成就了一生功业,也因为这些宝藏,而被人惦记了一生。
清东陵被盗主要原因自然是孙殿英的贪婪,但这里也要鄙视一下满清统治着的奢侈**。
他们生前穷奢极欲,死后居然也搞出这么奢侈的陪葬品,也是被盗墓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他们也想成吉思汗一样,光身下葬,没有一件陪葬品,你看有什么人会去出动数千士兵盗墓呢?
而现在,这一切却便宜了韩孔雀,在过去了七八十年之后的今天,被人算计了一生的孙殿英,却把自己的收获全都留给了韩孔雀。
虽然韩孔雀知道,他也不会那么简单的就能拿到这份宝藏,但只要被他碰到了,他得到的机会就无限大了。
在确认这是孙殿英的宝藏之后,韩孔雀当然不会忘了慈禧墓中十大绝世珍宝。
慈禧太后可是个有权力运、有财宝运的顶级人物,单就她埋进“清东陵”那一具珍宝堆积的棺椁来说,堪称“世界之最”了。
但最令人艳羡的,还是她一并藏在身边的“十大珍宝”。
第一件已经被韩孔雀得到了,就是慈禧夜明珠,这件宝贝,被人估价8.1亿元!是绝对的稀世珍宝。(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奇珍异宝
拿在手中,韩孔雀仔细观察这枚夜明珠,想要验证一下,这是不是真的慈溪夜明珠。
喜欢古董、美玉的角色,肯定清楚,夜明珠绝非《封神演义》或者《西游记》当中虚设的”法宝“,反倒的确属于人间的高档宝贝。
慈溪陪葬的这枚黑色夜明珠,从形状上来说,总体分为两块,一旦合拢,居然变成了浑圆、完美的“宝贝球”。
有趣的是,这件珍品脾气特别,一旦分开,往往是透明无光,合拢之后,又像变魔术那样,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
据说,夜间百步之内,足以照见每一根头发。
这宝贝,可叫尸体不化。
据于善浦《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载:慈禧陵建筑豪华,超越了清代所有帝后的陵寝,尤其棺中随葬的珠宝更为珍贵。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死后,太监李莲英参加助殓,曾将随葬珍宝—一入册。
想到这个,韩孔雀翻出一本小册子,这个就应该是慈溪陪葬品的名单,很快,韩孔雀就略过了他知道的一些东西,剩下的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看着这份明细,韩孔雀的脸上乐开了花。
当年孙殿英首先收走慈禧尸体周围的大件宝器,翡翠西瓜肯定是首选,而除了这件宝贝,其他的翡翠制品还有翡翠蝈蝈白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等。
这些宝物很多韩孔雀都听说过,这些都是传说级的珍品,如果一次性全都收入囊中,这次的收获肯定要超过韩孔雀得到的太平天国宝藏。
毕竟上次的收获,大多数是黄金白银,而相比这里的这些宝贝。那些黄金白银的价值就算不了什么了。
至于现在这里这批宝藏的价值,可以说是无可估量。
据赵汝珍《古玩指南》一书称:“总之慈禧葬物若均追回以之还外债,尚可余若千万,足可富国也。所列制价及估价系当时之宝价,以后至宣统元年经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宝商估计,所有价值均涨十倍。民国后期又行估价。须涨百倍,今日已无法计价矣。
从这里也知道,民国时期,这批宝物的价值就增长了千倍,而到现在,再增长百倍是肯定的。
单单说随葬于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这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1908年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8.1亿元人民币现值。
所以说就算是按照那个时候的价值。只是这么一颗夜明珠,就能够换到超过两吨的黄金,就不要说现在的价值了。
而慈禧墓中,除了这一颗,慈禧凤冠上还有九颗出名的夜明珠。
除慈禧口中夜明珠广为人知外,其凤冠上九颗夜明珠也相当有名,只不过很遗憾,在这里韩孔雀只发现了五颗。
而这本明细小册子上。则有关于这五颗夜明珠的记载,这是在旁边坐的注解。应该是孙殿英的手笔。
上面记录了关于这九颗夜明珠的来龙去脉。
据李映发《文史拾趣》载:公元1900年6月,英、德、俄、法、美、日、意、奥等八国组成的侵略军人侵北、京,慈禧太后不准许反击侵略者,而是大搞卖国活动,从凤冠上取了四颗夜明珠送与外国人,求他们退出北、京。
当时办事的大太监李莲英不在身旁。叫一个姓王的宫女送往西门宾馆,交与李鸿章派来的人。
李鸿章正在负责与外国人交涉退兵一事。
当时这个宫女才17岁,慈德大后告诫她一路要小心,如有丢失定教脑袋落地。
这个宫女藏好珠子,边走边想:这是我们国家的宝物。怎能送给外国人!
于是,她巧妙地摆脱护卫的人,把夜明珠藏入了民间。
六十四年后(公元1964年),在西、安市柏树林住的一个工人家庭里,发现了这四颗夜明珠。
这家人姓吴,夫妻都是化工厂的工人,有一次搞清洁卫生,小孩子把一个肮脏油黑的小枕头拆开准备清洗,发现里面有一个红布包。
揭开红布又是一层黄布,黄布里面还有一层油纸,油纸里面一层绵纸,包着四颗龙眼大、晶莹闪亮的夜明珠。
知道自己不可能凑齐九颗夜明珠,韩孔雀叹息了一声,把这五颗夜明珠,和那颗黑色的夜明珠取出,放在了地上。
这个时候,韩孔雀的实现再次看向了石椁当中,首先入眼的是无数大大小小的玻璃盒子,而其中一个玻璃盒子里,就放置了一对翡翠西瓜。
翡翠西瓜,共一对,透过玻璃盒子,能够看到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
翡翠西瓜属于“番邦”进贡的宝贝,慈禧太后不但迷恋权力,还喜欢古董、珍宝,她对“翡翠西瓜”爱到了心眼儿里。
所以登天之后,还要揽着这件宝贝随葬,但很可惜,流氓军阀孙殿英,随后公开地抢走了,现在落入了韩孔雀手中。
相传慈禧太后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室,四面摆着檀木方橱,盛着大大小小的玻璃锦盒,都是些用绣缎包裹着、装潢精致的盒子。
那里边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翡翠、珊瑚,数也数不清。
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
慈禧对这两颗翡翠西瓜爱之如命,放在最坚实的柜橱里,又加上一把机械锁。
要想打开这把锁,必须把钥匙插入锁心左转五次才行,方向转错、多转少转,都不能开锁。
慈禧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严密看守这间珠宝室。
每到高兴的时候,她就让太监取出翡翠西瓜,尽情观赏,还常向人夸耀,说这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希世奇珍!
而这里的这些玻璃盒子,应该就是慈溪颐和园珠宝室里的珍宝,在她死后做了陪葬品。
看了一会,因为不想破坏玻璃盒子上的机械锁,所以韩孔雀连同玻璃盒子,一块取出放在了地上。
本来他想把里面的所有玻璃盒子全部取出来,但这个时候,他却不由自主的被玻璃盒子旁边的翠玉白菜吸引了目光。
翡翠白菜这件举世珍品,名气很大,慈禧太后最喜欢它的形色,其形呈嫩芽,绿叶白心,青梗上落着一只鼓眼伸颈、振翅鸣叫的绿色蝈蝈,此外,还陪伴着两只红黄相间的马蜂。
这件珍品活灵活现,制作精细,似乎菜叶之间还弥漫着一种古朴纯情的诗情画意。
翠玉白菜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
虽说翠玉这个材质与白菜造型始风行于清中晚期,白菜与草虫的题材在元到明初的职业草虫画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题材。
玉,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质材,琢磨玉料成为器物则相当的费工、费时,如何节料、省工遂成为玉器设计过程中,空间思考的准则之一,而“量材就质”便是此思考方向下产生的艺术特质。
而在这里,这样的翡翠白菜一共有七棵,除了吸引韩孔雀心神的那棵,其他六棵也各有巧思制作而成,可以说每一棵都巧夺天工。
可这么多翡翠白菜当中,最吸引韩孔雀的还是那蝈蝈白菜。
取出这件翡翠白菜,放在了地上,韩孔雀却一点也不高兴,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可接下来他就再次被石椁当中的宝物吸引了心神,就不再想,哪里不对劲了。
这里吸引韩孔雀的是玉石莲花,在古代,中国非常讲究权力与尺寸之间的细密关系,比如,“玺”是帝王的象征,那么,“碧玺”的谐音恰恰是“避邪”,寓意吉利。
其实,“碧玺”就是慈禧太后的枕边宝物,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这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约5092克,其实,这就是西瓜碧玺做成的枕头,据说,当时的市场价值为白银75万两。
把这碧玺枕头放在地上,韩孔雀再次取出一刻珊瑚树。
这是慈禧太后最喜欢的一枝鲜艳瑰丽的大号珊瑚树,这枝珊瑚树,全身长满了一串串连理的樱桃小树,青梗、绿叶、红果,娇艳欲滴,鲜亮无比。
此外,有一棵樱桃树上,还站立着一对珠玉镶成的斑翎翠鸟,这绝对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奇珍,当然,其他韩孔雀拿出来的也全都算是奇珍异宝。
取出这棵珊瑚树,韩孔雀想都没想,又取出了不少珊瑚树,这些珊瑚树当然就没法跟第一棵相提并美了,但不知道是为什么,韩孔雀就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把这些珊瑚全部取了出来。
感觉越来越不对劲,但韩孔雀此时却没有功夫,静下心来想一想哪里不对劲,他只是感觉到,如果他不尽快取出石椁当中的宝物,也许这些宝物就会跟他失之交臂。(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九玲珑宝塔
这些宝物能够位列慈溪十大珍宝之一,每一件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每一件都算是顶级国宝,这样的宝贝,韩孔雀自然不想与之失之交臂。
所以韩孔雀又快速取出了一只玉藕,这是慈禧的另一件宝物,藕上长着绿色荷叶,开放着粉红色莲花。
莲花的旁边还吊着几颗黑色荸荠,如同刚从水中捞出一般鲜美瑰丽。
虽然这件玉藕很漂亮,但韩孔雀并没有多加关注,而是迅速取出了织金陀罗尼经被和不少带有珍珠光泽的佛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