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十龙夺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凤鸣岐山
胤祚想不明白,不意味着邬思道也想不明白,一直保持沉默的邬思道双目炯炯有神地道:“不管是哪个阿哥所为,其目的都不是为了钱,就算张鸿哲再能卖试题,几天下来又能卖出多少?一万两?两万两?这点小数目对于阿哥们来说压根儿就不值一提,从幕后黑手的行事之狠辣可以推断出,其用意绝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搅乱朝局,王爷想想看朝局乱了对谁有好处?”
对谁有好处?当然不是咱了,老八、老四甚至是老三都有可能从中得到好处,唯有咱会成为朝局混乱的可能受害者。胤祚沉吟了一下道:“朝局乱了的话,老八最能得利,再来是老四,老三能得到的利益少得可怜,搞不好还会受到礼部官吏的拖累。”
邬思道笑了一下道:“王爷说的固然没错,但却漏了一人。”
漏了一人?谁?胤祚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道:“邬先生说的是……”





十龙夺嫡 第二百一十三章 扑朔迷离(上)
很显然,胤祚面对的是一个局,一个原本可以很完美的局,若不是李卫提前捅破了这个局,只怕惹出来的乱子还会更大些。布此局的人是谁不清楚,目的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搅乱朝局,布局的人不但手段狠辣,对人心的把握也相当到位----试想一下,假使不是因为李卫事先捅破了此局,待科举一毕,那些买了试题而又名落孙山之人怎肯看着其他买了题而又高中的人得意,自然会有人去捅破此事,到那时,主持大局的人早就将该抹去的线索都抹干净了,只留下一些隐约的线索指向他想害的人,如此一来,这局就成了。若是如此,事情必然闹得更大,为此事掉脑袋的可就不是以千、百来作单位的了。
布局的人想要害谁,胤祚并不清楚,但有一条胤祚是很明白的,那就是现如今胤祚已然在局中,想要脱身就必须完全破了此局。要想揪出幕后主使之人,时间对于胤祚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倒不是因为十天的期限,而是因为科场案发的时间之快完全出乎布局者的意料之外,虽说布局者老辣地除掉了王河这个线头,可毕竟有些人他来不及杀,有些事他来不及掩盖,现如今已是宵禁,即便是武林高手想要趁夜行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胤祚必须抢在天亮宵禁结束前查出有用的线索,这个线索就着落在那些被收押的人犯身上。
时间宝贵,胤祚浪费不起,跟邬、林两大谋士匆匆商议了一阵,领着清松外带几个王府校尉出了王府。骑马向天牢匆匆赶去,一路上倒也没什么耽搁,刚到了地头,负责守卫天牢的健锐营参将德毕塔立刻迎了上来,大礼参见:“下官参见王爷。”
胤祚翻身下马,平静地问道:“免了。可曾有人来探过监?”
“回王爷,宵禁前曾有些犯官家属来探监,下官不敢违王爷令。一概都挡了回去。”德毕塔高声回道。
没人进过天牢就好,娘的,若是关进了天牢还被人灭了口,那才叫笑话呢。胤祚心情稍微松了一些,挥了下手道:“如此最好,德大人忙去吧。”话音一落大步向牢房内而去。
问案子也得讲究技巧,该先问谁后问谁那可是门学问。胤祚进了天牢便直奔审讯室而去。将那起子天牢的牢头、衙役都赶了出去,只留下一号等“暗箭”之人,让王府校尉先将当科主考熊赐履请了进来。
熊赐履,字敬修,一字青岳,孝感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康熙十四年当过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后因他因票拟有误而图隐瞒,被免官。康熙二十七年复起为礼部尚书,后又升为东阁大学士,曾四任会试正考官,有清一代名儒。熊赐履时年七十有五,已是古稀之人。原本身体就不好。又受此无妄之灾,精神状态极差。走路都不稳,若不是王府校尉搀扶着,只怕走没两步就得瘫倒在地。
熊赐履也曾给阿哥们讲过学,算起来也是胤祚地师傅了,虽说平日里胤祚不怎么跟朝臣们私下往来,可毕竟在朝日久,跟熊老爷子还算是熟识,此时见熊老爷子那副垂垂老矣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恻然,挥手示意校尉解开熊赐履身上的刑具,笑着道:“熊大人,本王奉旨查案,委屈熊大人了,有不是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熊赐履叹了口气道:“不敢,犯官深受皇恩,四次任主考,此次却出了如此巨案,犯官愧对圣上,愧对天下士子。”
“熊大人的人品本王是信得过的,此事当与大人无关,本王今儿个请青岳先生来,是有件事儿要请青岳先生做个证,请青岳先生好好想想,在开启试题前可曾发现试题上的鱼胶火漆有被人动手脚地痕迹?”胤祚微笑着问道。
熊赐履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道:“犯官虽年老,眼却不花,开题之时,那鱼胶火漆却是完好的,尤其是在钱明毓、钱大人道出试题已泄漏之时,犯官确实细看了一下御封,并未发现有破损之处。”胤祚点了点头,想了一下道:“青岳先生能确定试题不是被人开后再重新封上的吗?”
“犯官确信那鱼胶火漆是原封未动地。”熊赐履很是肯定地答道。
“好,既如此,请青岳先生画个押,等本王审明了案子,自会上本为青岳先生辩白的,这段时日就请青岳先生先委屈一、二。”胤祚挥手示意负责记录的“暗箭”上前让熊赐履画押,并送其回监牢。
那三份试题,“暗箭”中作假的高手早已验过,并未发现有被人提前开封的痕迹,胤祚之所以要问问熊赐履,不过是走个手续,以熊赐履的口供为依据罢了。提前开封既然不存在,那还有一种可能是掉包,只不过胤祚细看过那三道试题,其上头的字并无虚假,实实在在是康熙老爷子地亲笔,这世上或许有作假大师,能描摹出他人地笔迹,可要想骗过胤祚手下那帮子“暗箭”的作假高手,却绝无可能,这试题上的字就是康熙老爷子的亲笔御题。
既然作假、掉包均无可能,那么试题泄漏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秦无庸与那两个小太监三人中必然有人泄了题,究竟是谁,此时还难以下定论。待熊赐履被带下去之后,胤祚让王府校尉先将秦无庸带了上来。
有清一代,太监都没什么地位,也不存在宦官之乱,不过由于司礼太监是皇帝的贴身之人,近天颜,消息灵通得很,巴结的官员还是不少的,秦无庸平日里也算是风光了,此时轮为阶下囚,已然被“暗箭”拷问过一回了。愣是被折磨得不**样,一见到胤祚立刻跪倒在地,狂呼冤枉。
胤祚没理会秦无庸的喊冤,将其口供详细地看了一遍,没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那上面写明了这几日秦无庸都到了哪。见了什么人,这些东西虽一时不知真假,可一旦天亮之后一对质就能断定。却也不担心秦无庸说假话。
“老秦头,本王地手段你是知道的,你若是无意中向谁说出了试题,只要从实招来,本王还可以为你求情,若不然,这里的刑罚还有上百种。本王就让你一样一样尝过去。”胤祚冷着声道。
秦无庸已然是吃打不过了。此时再一听胤祚如此说法,更是哆嗦得厉害,颤颤巍巍地道:“王爷饶命啊,奴才确实没向人谈起过试题,奴才,奴才实是冤枉的啊。”
冤枉?嘿,倒有这个可能,这老货已经升到了太监所能升到的最高职位,这些年来银子早捞够了。也并不缺钱,拿升职、钱财来收买他可能性不大,家里头又无父无母,连个兄弟都没有,也不存在受人威胁地可能。平日里嘴也挺严地。断不会拿试题这等大事来开玩笑,不过嘛。总得从这货口中掏出点什么才行不是?胤祚冷笑了一下道:“你冤不冤的,本王自会判断,本王问你,那两个小太监都是你该管地人,这两小子平日里都跟什么人有来往?说!”
秦无庸一听胤祚是追问那两个小太监地事,暗自松了口气道:“回王爷的话,秦灵是康熙三十二年那会儿七岁进的宫,一向就是跟着奴才,从没见他跟宫外头有瓜葛,奴才平日管得严,断不会让他多嘴的,李小易是康熙三十三年八岁进的宫,原本是长春宫的使唤,后来调到毓庆宫,去年才调到御前来的,也归奴才管,奴才对此人不甚了解,不过看他平日还是很老实地,没犯过什么事儿,奴才向来很少注意此人。”
长春宫?胤祚一听到此宫之名,心中顿时咯噔了一下,那可是乌雅氏地寝宫,这么个小太监从长春宫跑到毓庆宫,太子倒了台,他还能提拔到御前,这里头定有蹊跷,说此人背后无人支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儿,可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却还是难说得很,老十四嫌疑最大,可也不能排除其他阿哥的手段,以老四、老八、老三等人的手腕,要不动声色地提拔一个小太监说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这个李小易很可疑,可那个秦灵也未必就一定是干净的。
若是这两小太监无意中走漏了试题,一审之下,必然无法遁形,怕就怕这两小太监是阿哥们的死间,这等人对付起来可就难了,一般的刑罚根本撬不开他们的嘴,甚至可能给你乱说一气,胡乱攀咬,此事既然牵涉到长春宫,胤祚就不能不小心了,好在头前胤祚就交待过先不审这两个小太监。胤祚暗自寻思了一番,招手叫过“暗箭”一号,低声叮咛了几句,大步走出了审讯室,背后再次传来秦无庸受刑的惨叫声,那阵阵刺耳地嗥叫声在天牢里回荡着,令人毛骨悚然。
李小易安静地做在牢房的一角,自打进了天牢,他始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任何的动作,只是静静地坐着;同监牢的秦灵则是来回地走个不停,口中念念有词,只是含糊得很,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这小小的监牢中就只有他们二人,一静一动倒也有意思得很。周围牢房地人不时地被拖出去审讯,也不时有人遍体鳞伤地被拖回来,唯有他们二人始终不曾被提审,他们俩也始终没有任何地交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丑时了,鸡都快叫了,终于有人来提审这两小太监了,数名军士一拥而入,不由分说抄起二人就向外而去,一路拖着来到了审讯室,上了刑具,几个**着上身的彪形大汉,二话不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狂打,既不问话也不理会二人地哭爹喊娘声,活生生地将二人打得昏死过去。
“哎呀,疼死我了。”李小易从昏迷中生生疼醒,一脸子痛苦状地打量了一下四周,这一看不打紧,却猛然大吃一惊---眼前迷雾蒙蒙,数个“鬼卒”拿着刀叉正看着他。笑得很是邪乎,一口油锅热气蒸腾,数十样古怪的刑具罗列在两侧,一张巨大的案桌后,坐着一位青面獠牙的红衣判官,那脸上地笑比哭还狰狞。
“啊……”李小易放声惨叫起来。边上的鬼卒毫不客气地拿叉子将其叉住,也不管李小易如何挣扎,那叉子径自叉住了李小易的手、脚。愣是将他叉得鲜血直流。
“啪”堂上的判官猛地一拍惊堂木,高喝道:“李小易,你死了还敢咆哮本判官的公堂,是不是想下油锅啊,说!”
“死了,我死了?”李小易傻傻地看着红衣判官,嘴中唠叨个不停。
“废话。你没死。本判官咋能见到你。哈哈哈……”红衣判官笑得无比恐怖,好容易收住笑声,拿起桌上的一本帐册,盯着李小易冷冷地说道:“新鬼李小易,生寿十七,原名李狗剩,河南人氏,父李大贵,母李肖红娥。其父好赌,输了钱拿儿子还债,后被卖入宫中为阉人。嘿嘿,本判官就讨厌地就是阉人,唔。让本判官想想。该如何处置你这个阉人,下油锅?不够劲。上刀山?没意思,啊,有了,本判官打算让你下辈子再当阉人去,哈哈,这个主意不错。”
“啊,不要啊,判官爷爷饶了小的吧,饶了小的吧。”太监地滋味李小易可是受够了,此时早已吓傻了,一味地求饶起来。
“不要?哦,让本判官查查你的罪行。”红衣判官拿起账册再次查了起来,突然大怒地道:“好啊,李小易你竟敢害死了宫女何灵,还串通他人**宫廷,好大的胆子,嘿,来啊,将他先下了油锅再说。”
李小易大喊饶命,鬼卒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拎起李小易就打算往油锅里扔。李小易眼瞅着那滚滚的油锅,脸色煞白地哭喊着,挣扎着,可哪能挣脱得开,正在此时,红衣判官突然大声道:“慢着,此人曾行过一善,啊,本判官查一下,哦,竟然曾施舍过三两银子给一位孤苦老人,嗯,有此一善,可以免去下油锅的命,不过下辈子当太监的命却是改不得的,除非……”
众鬼卒随手将李小易扔在地上,李小易一听判官地话似乎有转机,也顾不得疼痛,一骨碌爬了起来道:“判官爷爷饶了小地吧,要小的做牛做马都成,就是别让小的再当太监了。”李小易原本是个聪明人,只是被红衣判官一套一套的把戏弄晕了,眼见鬼卒在侧,耳听红衣判官道出了他几件不为人知的事情,心中早已慌乱不堪了,此时一门心思想不再当太监,其他的什么都顾不上了。
“哈哈哈……”红衣判官发出一阵怪笑声道:“本判官手中的生死薄能显示所有死鬼的功过,不过却不能显示活人的事儿,本判官对你地死因很感兴趣,啊,本判官看一下,嗯,竟然是泄露科举试题,混帐东西,你竟敢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拖下去,下油锅!”
一众鬼卒再次一拥而上,准备提拎李小易,此时的李小易早已吓坏了,赶紧大叫道:“判官爷爷饶命啊,小的也是受人指使,不敢不为啊。”
“说出是谁主使你的,本判官可以从轻发落。”红衣判官断喝道。
“小的招了,是十四阿哥让小地做地啊,判官爷爷饶命啊,饶命啊。”李小易再次狂呼起来。
“哈哈哈……”这一回不仅仅是判官笑了,就连鬼卒们也大笑了起来,一个鬼卒拿着供词走到李小易身边,高声道:“画押!”
李小易这才有些醒悟过来,自己上了当,可招都已经招了,也没法子改口,只能在口供上画了押,数名大汉走上堂来将李小易押了下去。
红衣判官拿下脸上的面具,露出了胤祚地脸,尽管此时口供已然到手,可他一点儿兴奋的神色都没有,倒不是为了老十四跟他是一母兄弟,关系不错的缘故,而是在审问李小易之前同样的把戏也在秦灵身上演了一回,得到的口供却是老八。老八、老十四都提前知道了试题,可究竟谁才是布那个局的人却始终还是个谜。




十龙夺嫡 第二百一十四章 扑朔迷离(下)
老八、老十四都知道试题却不意味着布局的人一定是他们两个之一,胤祚这帮子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灯,大家伙都有着自己的暗底势力,难保有其他阿哥从老八、老十四那里得到了信息顺便布下一个局,坑老八、老十四一把的可能性。如果胤祚手中的“鸿鹄”没有遭受过致命打击的话,说不准也能从老八那儿得到试题,若真是如此,指不定胤祚也会心动地布个局让老八倒个血霉,最好老爷子大怒之下将老八一伙子全都圈养起来。
胤祚这会儿确实大权在握,康熙老爷子给的诏书写明了亲王以下可以先拿后奏,不过胤祚才不会傻到真儿个拿着诏书去逮老八、老十四,那么搞简直是讨打----即便拿住了老八、老十四有能如何,动刑?没那个可能,就算能动刑胤祚也不会那么干,老爷子可是最恨兄弟闹家务的,再说了,即便是靠拿住老八、老十四破了此大案,胤祚就能得老爷子的欢心了吗?压根儿不可能,就算老爷子表面上奖赏,心里头必然给你打上一个无情的标签,大位?那可就彻底没指望了。
秦灵的消息是直接告知老十四的,这头倒也好办,到时候找老十四来对个质也就是了,当然这对质的游戏程序还得设计一、二;李小易的消息却不是直接传给老八的,只是知道李小易是老八的人,他的消息是传给一个名叫阿济隆的二等大内侍卫的,至于阿济隆是不是直接传给老八的他就不清楚了。趁着天还没亮,胤祚下令派出西山健锐营官兵去阿济隆家捉拿嫌犯,自个儿押着秦灵、李小易。领着所有参与审讯地“暗箭”人马直接回了王府。
“王爷,此事须慎重,断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消息走漏出去,所有参与审讯的暗箭即日起都留在府内。”林轩毅听完了胤祚的情况介绍之后,飞快地说道。
这是自然,天家的脸面还是要的。无论最后查出幕后黑手是谁,咱都不打算公开,让老爷子自己处理去。嘿,以老爷子那好面子地个性断不会家丑外扬的,该怎么做还是让老爷子自个儿操心去得了。胤祚笑了一下道:“本王省得,现如今从老八、老十四身上打开突破口显然不太现实,可能的希望就是拿住张德明,或是从王河家中能找到有用地线索了。”
“希望不是很大,张德明能从清松手中逃脱。足见其人武艺高强。想要拿住此人不是件容易的事,至于王河,王爷不如从其平日与什么人交往入手怕是会容易一些。”邬思道淡淡地说了一句。
嗯?一个小小的礼部笔帖式,谁会注意到此等小人物,能跟他交往的人自然也都是身份差不多的人物,京师中此等人物海了去了,该如何去查,还真是个麻烦事儿。胤祚有些狐疑地看向邬思道,不明白邬思道怎会出这么个馊主意出来。
邬思道笑了一下道:“王河一介笔帖式而已。却能担负起联络张德明的重任,必然有他过人之处,其人行为鬼祟,密切交往的人必定不会太多,王爷从其家人着手想来可以查出一、
不错。是这个理儿。要承担联络地重任,自然得避人耳目。孤僻一些倒也可以省下许多麻烦,能跟他过从甚密地必然有他的上线。胤祚笑了一下道:“好,天色快亮了,本王这就到王河家去看一看。”
王河只是名笔帖式,其家自然不会太大,也就是个小小的四合院子,四、五间房而已,家中除了老母、妻子外只有个四岁大的男孩,自打昨夜起已经被身着王府校尉服饰的“暗箭”看押了起来,胤祚赶到王家时,王家老小正哭得伤悲着呢。
“暗箭”六号是专攻消息机关的,对土木术有着极高的造诣;“暗箭”三号主管的是联络,对刑侦有着深厚的功底,原本是江南地一位捕头,后来因替兄报仇犯了命案,按律当斩,被胤祚私底下救了出来,从此成了胤祚手下的一员干将。此时见胤祚已到,二人忙迎上前去,三号躬身道:“王爷,凶案现场已然勘查过了,死者是在开门迎客的一瞬间被人用刀砍断脖子而死的,脸上还带着笑容,显然来的是熟人,趁死者放松了警惕之机,一刀致命,刀很快,用刀地人身手极高,死者地家人闻声出来时,凶手早已去远,并不知道是何人所为。”
“嗯?凶手为何不斩草除根?”胤祚冷静地追问道。
“禀王爷,我等只迟了一步,当我等赶到现场时,凶手刚刚离开,属下追了几条街,最终还是让他趁夜色跑了,属下无能,请王爷处罚。”三号跪倒在地高声道。
“能救下死者一家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平身吧。”胤祚淡淡地说了一句,转头看向六号道:“你这边地情况怎样?”
“禀王爷,昨夜属下已然大致勘察了一番,并没有发现密室及机关消息,打算今日一早在细细搜索一下,看能否有所发现。”六号平静地说道。
“好,既如此,六号你就带几个人去细细找找,三号,你去审讯王家老小,查查看平日里跟王河来往的都有哪些人,本王四下看看。”胤祚淡定地吩咐了一句。
三号、六号各自领着人忙乎开了,胤祚从容地步入王河的卧室,四下随意地察看了一阵。这屋子不大,也就是丈五宽,两丈余长的一个小屋,屋中陈设简单,一张收拾得很干净的书桌,两把椅子,一张梳妆台、一张床、一个书柜而已,家具都是陈旧得很,没有任何的突出之处。
六号手下一帮子人都是专攻土木消息,四下丈量、敲打着,试图找出暗格或是密室,胤祚在屋中看了一阵,没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径自走到书柜边随意地拿出一本书,一看却是《周易》,翻了一下,见其中标注不少,显然主人对此书是下过不少功夫的。胤祚笑了一下,心道:这小小的笔帖式还有点墨水嘛,《周易》可是四书五经中最难的,即便是那些两榜进士也不见得人人能搞透,这小笔帖式居然还颇有些造诣,难得得很。正翻看着那些旧书间,胤祚突然发现有本书鼓鼓的,似乎夹着东西,随手拿起一翻,一面铁制的小牌子掉了出来,胤祚拿起一看,心中猛地吃了一惊,心念电转之下,飞快地将那块牌子收进了衣袖中。正闭目沉思间,一号匆匆赶来了,一见胤祚立刻低声道:“王爷,张德明被杀,尸体已然被抬到了顺天府。”
“什么?”胤祚一听顿时有些急了,张德明一死,线头可就全断了,再想指证幕后主使可就难了,好容易稳住焦躁的心情,冷静地问道:“人是怎么死的,又是在哪发现的尸体?”
“禀王爷,属下刚才已经去过顺天府衙门,看过了尸体,张德明是被人从后背一刀毙命的,刀手的刀法极高,一刀便将张德明的头颅砍下。发现尸体的地方在菜市口,但那里并不是案发的第一现场,张德明的尸体是被人用麻袋装好,故意抛弃在菜市口的。”一号恭敬地答道。
又是刀客,妈的,会不会就是杀死王河的凶手所为?此人杀人灭口也就是了,为何还要将尸首抛弃在菜市口?他想干什么?想示威吗?这其中究竟有何蹊跷?胤祚满脑子的问号,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多半会胤祚才回过神来,问道:“你确定死者就是张德明?会不会是张德明玩的李代桃僵之计?”
一号很是肯定地回答道:“禀王爷,属下已经带白云观的那些弟子去验过尸了,确认死者就是张德明,属下也看过王河的尸体,与张德明身上的伤口相对照,可以确定是一人所为。”
***,这个神秘的刀客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疯狂到如此地步,能一刀击杀张德明固然是偷袭,可能偷袭得了张德明,这家伙的武功自然是高得出奇,娘的,头前还能从三号的手里头溜走,此人绝对不会是无名之辈,可江湖中用刀的高手多如晨星,又能如何查起,***,这回棘手了。胤祚有些头疼地长出了口气,看着一号道:“你留下,帮三号、六号看着点,有了结果立刻回报,本王先走一步。”话音一落,胤祚大步行出了这个小小的四合院,纵马向王府冲去……
1...8182838485...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