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宋应星没想到唐军还有这么一个地方,难怪贺小风会买这么多书,他却想岔了,贺小风买书纯粹是想引他出来,唐军书藉地刻印比朝庭要先进得多,李鸿基得到一本书后,已在唐军境内大势刻印。根本不需要贺小风再买书。
不过,听到初阳先生在此,宋应星已是大喜过望,问道:“殿下所说初阳先生,可是昔日子光先生(徐光启)爱徒孙元化。”
孙元化之事,在唐军巾除了商洛地一干人员,其它所知人员也不多,朝庭早当孙元化已死,宋应星上京城赶考时,多次拜见过徐光启。和孙元化也相熟,听到孙元化在押解上京时不知所踪时。还拜祭过孙元化,此时重新听到故友消息,一时之间还不敢确认。”
“不错,你们两人相得益彰,有长庚先生加入。相信初阳先生也会高兴非凡。”
宋应星忙道:“殿下如此安排,正是臣所愿也。”
李鸿基又留下宋应星聊了好久,宋应星地《天工开物》李鸿基都翻看了一篇,他的见识远甚当时之人,许多东西都能一下子指出他的优缺点,宋应星越聊越惊讶,对李鸿基的见识不由佩服万分,他此时把唐军千里押来的不快早已丢掉,恨不得早日就与唐王相识。
刘秀秀见宋应星晚到却比自己先受到唐王召见时已是不乐意。不过,并没有多大在意,认为很快就会轮到自己,唐王虽然亲自领兵攻下四川,在成都也住过一段日子,但是她却没有亲眼见到唐王本人,虽然听到父亲对唐王的描述,总还是不如自己亲眼看到,饶是她天不怕,地不怕。想到要见唐王时心里也不由砰砰乱跳。
只是她心慌意乱了半天,却迟迟没有见到唐王的侍卫来传。而那个布衣老头也一直没有出来,刘秀秀顿时大急。不停的催问父亲何时才能见到唐王。
刘之渤何偿不是等的心焦,他们一进城,安顿下来就匆匆过来拜见唐王,中饭只是胡乱吃了一点,眼看已经过去了二个多时辰,天快黑了下来,唐王还没有半点召见地意思,他只得向外面的一个侍卫召了召手。
那名侍卫倒也不敢怠慢:“刘大人,不知有何事吩咐?”
刘之渤道:“这位小哥,殿下是不是太忙,把我们忘了。”
那名侍卫闻言,也觉得奇怪,唐王从没有见一个人有数个时辰地记录,就是唐王的亲侄儿湖南总督李双喜回来,唐王和他只说了半个时辰也就出来了,他不能确定是不是唐王一时忙忘了,对刘之渤道:“刘大人,我去帮你问问看。”
刘之渤放下了心,又安心等待起来,侍卫不久就匆匆返回,刘之渤忙迎了上去;“怎样,殿下要召见我吗。”
侍卫摇头:“刘大人,殿下已命人点上蜡烛,还在和前面进去的宋先生谈话。”
刘秀秀甜甜的一笑:“这位大哥,可知宋先生的来历,殿下对他为何会如此器重。”
刘秀秀一开口,那名侍卫顿时心中狂跳,忙低下头不敢再看,回道:“小人也不知宋先生什么来历,你们只好等着了。”说完,侍卫好象怕了刘秀秀似地,飞也似的离开。
父女两人面面相觑。实在不知这位宋芳,生是何来历。只好继续坐着等待。
李娃命人将书房和大厅的蜡烛全点燃后,见唐王和宋应星还在交谈,不由到李鸿基身边轻轻提醒道:“殿下,已经很晚了,四川巡抚刘之渤还在等殿下召见。”
李鸿基才反应过来,看到外面已经黑漆漆的天空一眼。对宋应星道:“宋爱卿,今日一席话,让本王获益良多,明日孤王先给你赐一座宅子,等过完年后,你再动身前往商洛不迟。”
宋应星此时已是李鸿基的臣子,听到唐王赐宅,慌忙起身,就要下跪,李鸿基连忙将他扶住:“爱卿不必如此多礼。”
宋应星见拜不下去,退后几步,还是跪下道:“殿下之言,才让臣茅寨顿开,臣到商洛后,定不负殿下所望。”
李鸿基见对方一定要拜,也是无可奈何,若是强要阻止,反而令对方不安,只得生受了宋应星几礼。
见宋应星退了下去,李鸿基才对李娃道:“叫刘之渤进来吧。”
李娃在李鸿基耳边悄声说道:“殿下,刘太人还带了他女儿一起来,要不要一起宣来。”
李鸿基一愣:“他带女儿过来干吗?”
李娃神秘一笑:“殿下认为他带女儿来干吗?”
李娃是李鸿基的侍卫队长,又是李继迁寨的族人,他平时在李鸿基面前都是言笑无忌,李鸿基见李娃发出男人都会意的淫笑,笑骂道:“皮痒了是不是。”
过了一会儿,见李娃还在傻笑,李鸿基踢了他一脚:“还不派人去传。”
李娃揉了揉被李鸿基踢中的地方:“殿下,那宣不宣他地女儿一起来见。”
李鸿基斜了他一眼:“你说呢?”抬脚又要踢去
李娃忙退出书房:“明白了,殿下,我马上派人去传。”
不久,刘之渤和女儿刘秀秀就来到李鸿基的门前,李鸿基忙端正了坐姿,刘之渤拉着女儿跪下道:“臣参见唐王殿下,唐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鸿基道:“刘爱卿请起,今年四川大熟,河南百万移民的救济之粮多半来自四川,爱卿功不可没。”
刘之渤又磕了几个头才敢起身:“此仍臣份内之事,臣不敢居功。”
李鸿基一笑:“能做好份内之事就是功劳,爱卿不必过谦。”
两人一问一答之间,中间却传来一声“扑吱。”的笑声,刘之渤大惊,忙扯了一下女儿的衣服。
刘秀秀却不理父亲的暗示,抬起了头,直视着李鸿基,李鸿基见到刘秀秀的容貌,尽管他见惯了美女,也不由为刘秀秀的美丽愣了一下神。此时已是晚上,四周燃满了巨烛,照的书房亮如白昼,明亮的烛光。映在刘秀秀地脸上,使她白玉般的面容更象涂上了一层天然地胭脂。
刘之渤在旁道:“殿下,小女无状,还请殿下怒罪。”
“无妨,令爱天真可爱,孤王不会怪罪。”
刘之渤才松了口气,刘秀秀却道:“殿下可知我刚才为何发笑。”
李鸿基大感兴趣:“本王与令尊的对话有何可笑吗?”
刘秀秀道:“你们地对话大假,当然可笑。”
刘之渤差点被女儿的话吓死,唐王马上就要登极为帝,刚才的一番话,完全是大逆不道,他暗暗埋怨女儿平时精明无比,为何会犯下如此大的错误。
不过,没等他埋怨完,刘秀秀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房中的两个男人全都震住。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章 求亲
“听说殿下即位为天子之时,还要再封两位女子为妃,秀秀自付容貌,品德皆不输于她人,愿成为殿下的妃子,终生侍奉殿下。”
刘之渤听得大惊失色,即使要入宫,自可以等到新皇登极之后,选秀时再入,这种话如何能从女儿自己口中说出来。
李鸿基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胆的一个女子,刘秀秀的眼光直盯着李鸿基,一点也不避让,李鸿基从她美丽的眼中看到了一股熊熊的烈火,还有无穷无尽的野心。
李鸿基被刘秀秀看得老脸发红,愣了一会儿神才道:“你我尚是初次相见,刘小姐此言是否太过猛浪。”
刘秀秀道:“殿下觉得秀秀容貌如何?”
李鸿基道:“姑娘容貌不凡,当得上是天姿国色。”
“那殿下认为秀秀的才情如何?”
“我虽与姑娘初次见面,但看姑娘如此自信,又出自名门之后,想来不会差。”
“既然如此,殿下为什么在犹豫,是因为殿下担心驾御不了一个女子吗?”
看到刘秀秀绝美的容颜,眸子下隐藏的野心,李鸿基下意识的要拒绝,只是被这么一激,这拒绝之语却再也不能说出来,刘之渤心中大悔,不该把女儿带出来,无论唐王拒不拒绝,恐怕女儿除了入宫,就只有丫角终老了,谁敢和皇帝抢女人。
“姑娘先回去吧,你的提议本王会考虑的。”
“既如此,那我等殿下的好消息。”
看到刘秀秀袅袅的起身走出了自己地书房,李鸿基突然对这个女子感兴趣起来,这不仅是她的容颜。而是她的大胆,还有毫不掩饰的野心,唐王府中并不缺泛美貌的女子,但李鸿基却一直没有再纳妃嫔,那些女子见到李鸿基都是战战兢兢,唯恐犯错,又如何会引起李鸿基的兴趣。
出了唐王府已是深夜了,整个街道上都挂满了灯笼,将宽阔的水泥路面照得蒙蒙胧胧,街上已是行人稀少。若是在前几天,这时的街市正是最热闹的时候,现在大家都躲在家中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刘之渤出了王府还是一言不发,刘秀秀跟在后面道:“爹爹可是怪罪孩儿太过大胆么。”
刘之渤叹了一口气:“秀儿,是爹爹错了,不该如此骄惯你,才养成了你无法无天的个性,这次更不该带你出来。”
刘秀秀道:“爹爹不用为女儿担心,孩儿又怎甘心嫁那些凡夫俗子,孩儿自己选地路自己清楚。绝不会为之后悔,也不会怪罪爹爹。”
刘之渤道:“那你也不该如此大胆。殿下若是拒绝,以后又有谁敢娶你?”
刘秀秀幽幽的道:“若不嫁与天子,我宁愿终老不嫁。”
刘之渤叹了一口气,他从中午到现在已是三四个时辰没有讲食。却没有丝毫饿意。心中全是替女儿担心。
刘秀秀见父亲为自己担忧,安慰他道:“爹爹无需如此,我看到唐王的眼睛。他流露出来的全是欣赏之色,你的女儿马上就会成为唐王的妃子。爹爹就是当今的皇亲了,以后谁也不敢用降臣的身份来看你。”
刘之渤本身就是朝庭在唐川的布政史,成都不战而降,他在朝庭得享高位却没有为朝庭尽忠,唐军中人看不起他,就是和他一起降的人对这个上司有时也不太恭敬。
对于儒生来说,责任地划分很是明确,国亡了,自然是皇帝的责任,而一个城丢了,自然是主将地责任,刘之渤身为成都的布政史,巡抚大人不在时,他就是最高主官,其他人是降是亡也好,都不算失节,唯有刘之渤带头投降,那么就是贰臣了,刘之渤现在是巡抚,别人不敢当面对他说,但他在四川的名声也确实不太好。
不过,事以至此,刘之渤对爱女再责怪也无济亍事,只能寄希望亍真如女儿所说,成为唐王的妃子。
接下来地几天,大家沉浸在过年地气氛中,他们这些从外地赶过来的官员也互相聚在一起,彼此联络感情,这些从各省过来的大员在当地都是威风一面,到了这里和大家一起挤在驿站,不过,驿站地设施齐全,不但有单人的高档房间,也有可供多人居住地院子,大家虽然觉得不便,好在时间不长,难得的是有一个可供地方官员相互了解的机会。
四川是天府之国。今年在移民时又大大出了一把彩,所用粮食多半来自四川,刘之渤又是巡抚,自然少不得每天都有同僚请过去应酬,刘之渤心中有事,即使和同僚杯盏交换之间,也是忧心仲仲。
刘秀秀却一点也不担心,她一直呆在驿馆由刘之渤包下来的小院里,足不出户,刘之渤应酬回来后,刘秀秀指挥下人又是端水,又是送茶,直到服侍自己的老父睡下,自己才休息。
大年初四,刘之渤刚要出门赴宴时,却见到自己的院子里来了一个年轻人,那人高高瘦瘦,一脸的精明强干,刘之渤一愣,这个人他并不认识,驿站里虽然也会接待一些商人,但象他这样的高官都是有专门的人护卫,普通人是不可能走近他的院子,刘之渤以为又是哪个同僚派人来邀请他赴宴,问道:“小哥,你是那位大人府上?”
“晚辈贺小风,特来拜见刘大人。”
贺小风一说完,朝后面拍了一拍手:“抬上来。”
只见从转角处出来十几个仆役,他们挑着各种凌罗绸缎,猪牛羊肉,还有各色礼物,一下子就将刘之渤的院子门口堵住。
刘之渤忙道:“慢来,慢来。我和你素不相识,你这是何意。”
贺小风掏出自己的一声腰牌,在刘之渤面前晃了晃:“大人,在下是录属于情报部门下五品郎中,今日来此是有事求见于大人。”
刘之渤听到贺小风自报是情报部时心中一惊,待看清腰牌是黄色时才放下了心,唐军的情报部在官员心目中就和明朝的锦衣卫差不多,虽然情报部门无权逮捕官员,只是提供情报给中书省官员,证据确切后再发给刑部拿人。不过。情报部在官员们心目中恐怖程度依然不下亍朝庭地锦衣卫,原因是官员们一旦落入情报部的视线,往往就是证据确凿,丢官免职是轻的,经常是发配到大草原垦荒。
情报部分成两支,黄色的是腰牌是对外不对内,对内的情部人员腰牌是红色,刘之渤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一般是隐秘的,既然对方亮出了腰牌,那么所求之事恐怕非同小可。他连忙档住:“原来是贺大人,不过老夫和贺大人素不相识。我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才对,贺大人所求之事恐怕刘某不能答应,贺大人请回吧。”
贺小风的脸微微有些涨红:“刘大人,贺某所求非是公事。还请刘大人能让晚辈进院一叙如何?”
不是公事。刘之渤更是不愿意贺小风进入自己的院中,贺小风虽然负责的是外事,但他也不愿与情报部地官员打交道。那些打交道的官员多是到草原垦荒去了:“贺大人,若是私事。那更要请贺大人回去,刘某与贺大人之间恐怕不存在什么私事可谈。”
贺小风顿时愣在那里,他没有想到刘之渤会对他这么不客气,早就听到自己同僚在官员们心目中的地位,却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这种待遇,刘之渤见他愣在哪里,干脆就从贺小风身旁经过,向外走去。
贺小风连忙将刘之渤拦住:“刘大人且慢,下官那日看到令千金的容颜,令在下大为倾慕,今天特意过来,是想向刘大人提亲的。”见刘之渤对他避之不及,贺小风只好在外面就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结亲?”刘之渤不由转过身来,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人,这个人至多只有二十一二岁,年纪如此轻已是五品高官,即使在唐军普遍年轻的军队中,也是罕见,可以说未来前途无量,虽然是情报部中人,自己对他们避之不及是一回事,可是若真有一个情报部的高官成为自己的女婿,好处是显然易见,若是没有见到唐王,他还可能真会考虑,可是此时却……
刘之渤摇了摇头:“对不起,贺大人,小女已许配人家,看来你是无缘了。”
贺小风那日见到刘秀秀时的失态,让宋应星大大讽刺了一番,却并没有让他打退堂鼓,反而坚定了他地决心,只是他虽然是属于情报部,却没有权力插手西安的情报工作,他又不愿向贺景求助,只好自己亲自花了二三天时间才知道了刘秀秀地真实身份和住处,他已从刘之渤的随从中知道了刘秀秀尚没有许配人家,听到刘之渤如此说话,分明是托词。
贺小风大为不满:“刘大人,令千金根本没有许配人家,若是嫌弃贺某粗鄙不堪,配不上令千金,大人尽可以直说,何必如此堂塞贺某。”
刘之渤才想起了对方的身份,恐怕对自已早经过打听一番才来的,他并不清楚情报部地内部运作,以为贺小风可以利用西安地情报人员,想到这几天自己被情报部的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有点恼怒:“既然贺大人打探如此详细,自然知道我父女两人前几天刚拜见过唐王殿下,纵然小女以前没有许过人家,也不可能再许配人家了。”
贺小风顿觉心中被人一撞,一种苦涩的滋味涌上心头:“难道殿下……是殿下。”
刘之渤点了点头,静静地看着他不语。
贺小风顿时有气无力,望了望院门,佳人虽然近在咫尺,可惜他却再也无缘得见,贺小风虽然没有娶亲,但这些年辗转于各地,为获得情报,经常要拉拢朝庭的官员,金钱,美女必不可少,经他手送出去地美女也不知有多少,却从来没有一个让他动心,没想到街上的一面之缘,却让这个年纪轻轻就得享高位的青年陷入了情网。
可是初次动情的他却注定没有收获,他如何能和唐王殿下抢女人,想起宋应星讽刺他所说之语,没想到一语成真,贺小风顿时想大哭一场,又想大笑几声,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做,对这些请来的仆役道:“把东西抬回去吧。”
刘之渤看到贺小风的脸色有点吓人,想安慰他几句,又觉得不合适,只得作罢。他不由埋怨女儿,那天干吗要抛头露面。
看到贺小风带着人离开,刘之渤迟疑着是不是要返回去将此事告诉一下女儿,只是正要迈进院子,还是又转身走了,这事不告诉她也罢。
贺小风离开后,抬着这些东西只觉得无处可去,他来到宋应星所住之地,此时宋应星正在指挥家人搬东西,李鸿基第二天就赐给了他宅子,只是宅子还要请人清扫,重新布置一番,所以今天才搬进去,宋应星从唐王府出来后,想起贺小风也是奉命行事,加上唐王对他的器重,对贺小风的怨恨早已消去,这几天和贺小风的关系已转好。
见贺小风回来,身后还跟着一群人挑着各种礼品。宋应星感到奇怪:“贺大人,老朽只是搬家而矣,何须如此破费?”
贺小风勉强笑了笑:“宋先生,路上委屈你了,如今先生得到殿下重用,咱们已份属同僚,贺某就借着区区薄礼向你道歉了。”
宋应星忙道:“不碍事,这一路上还多亏你照应,这礼物如何也不能收。”
不过,宋应星突然睁大了眼睛:“贺大人,你这是恭喜我乔迁新居吗,我看这些怎么象求亲所用。”
贺小风故作惊讶:“怎么,不对吗,搬迁新居当然都得用大红之物。”
宋应星此时才想了起来:“说到求亲,忘了告诉你,那天咱们进城时不是遇到四川巡抚的仪仗吗,原来当时骑在马上的那位姑娘就是四川巡抚的爱女。”
贺小风“唔”了一声,宋应星接着道:“那天我们还一起拜见唐王,我听了几句他们父女的对话,看来刘之渤是想借爱女求富贵了,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贺小风顿时气往上涌,恨不得在宋应星头上敲上几下,这个老家伙,怎么不早说,害得自己这几天将全部精力花在上面,今天还出了一个大丑。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五章 登极为帝
离唐王登极的日子越来越近,西安的街头已开始戒严,各个城门口开始盘查行人的出入,身份可疑之人要么驱出西安城,要么干脆投入监狱,为防止有人在唐王登极时捣乱,街上还多出了一队队巡罗的近卫军士兵。
西安的四万名近卫军出体出动,负责唐王登极前后十天的治安,而西安的衙役刚沦为下手,数十万人的西安城治安顿时空期良好,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
邢红娘也在近卫军中,她是唐军中唯一的女将,对于邢红娘能做将军,不是没有人有微辞,只是这是唐王亲自下令,邢红娘又是唐王妃的妹妹,没有人去触这个霉头,不过,近卫军中突然出现一个女人,还是将军,让近卫军统领李过别扭无比。
李过怕人笑话近卫军的士兵是女人带出来的,为安排邢红娘之事绞尽脑汁,后来得到一名部下的提醒才将邢红娘安排作健妇营的统领。
健妇营其实不是近卫军的编置,邢秀娘掌管唐军钱粮时,李鸿基特意组建一个五百人的健妇营来保护她的,只是邢秀娘怀孕之后,专心于自己腹中的孩子,不但将钱粮之事交给了李守信,健女营也不再管了。
此时健女营已缺了统领快二年了,却一直没有解散,李过把这个健妇营划分到邢红娘的帐下,怕邢红娘有怨言,请示过李鸿基后,允许这个健女营的规模扩充到一千人,营中本来只有五百人。加上邢红娘以前身边的数百人,也不够一干人的规模。实际上只有七百余人。
让管理健妇营,邢红娘自己倒是没有什么意见,邢红娘并没有要和男子争一长短之心,否则当初就不会把主帅之位让给李岩。在山上落草也是杀人后地逼不得已。
邢红娘自从搬出唐王府后,和姐姐的关系一直没有缓和下来,邢秀娘几次派来人来请邢红娘入宫。都被她拒绝了。李岩等人不知发生了何事,也不知如何相劝。何况牵涉到唐王妃地事也不是他一个五品的近卫军将军可以管,只能暗自纳闷。
最后,还是李鸿基的一道旨意让邢红娘不得不再次入唐王府,唐王府虽然有宦官,但更多的却是侍卫,这些侍卫都是血气方刚,里面的宫女又是年轻美貌,长期处在一起,难免瓜田李下,其中就有几个侍卫和宫女偷偷好上。最终被发现。
礼部的官员气势汹汹,要将几名偷情地侍卫和宫女处死。以儆效尤,还是唐王亲自下令赫免。允许他们结为夫妻,发配大草原了事,这事在李鸿基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那些宫女他又不会宠幸,过几年还不是都要放出去嫁人,和侍卫结成一对也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可以让他们更忠心为自己办事。
可是在唐军地文官们看来,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丑事,为尊者讳地缘故,大家见唐王赫免那几对侍卫和宫女,也不便再追究,毕竟这事若是闹得沸沸扬扬,不但唐王殿下蒙羞,他们做臣子的也面上无光。只是这种事却要确保以后不再发生,那么最安全的办法当能就是唐王府中只有唐王一个男人。
这样一来,不免要大量使用到宦官,只是唐王本人有意废掉宦官制席,而大明朝庭宦官为患如此之烈,让唐军的文官也不愿意重新给宦官提供压在自己头上的机会,最终想到唯有使用大量的女官来替代侍卫。
只是女子力弱,宫中有些事毕竟还是要用到男人,礼部侍郎赵良极提议官中可以保留部分侍卫,不过,必须都是已成家之人,而仆役必须是年过四十以上的男子,而且既然女子也能进入近卫军,宫中的守卫就不妨换成女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