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云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温岭闲人
这几天王玉文有点烦,这笔飞来的横财还没到手,想钱想疯了的人就纷纷的上门,现在有了常宁这一招,他的回旋余地就大了。
常宁不好意思道:“领导,我先声明啊,您要是为难,我可以随时收回我的建议。”
王玉文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无非是怕当个有职无权的县长助理,坐在办公室里没有人上门呗,可是你别忘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你在思考,别人也没闲着啊。”
常宁心里一动,拿手指往外间一指,轻轻的笑问道:“这早来人,就在外边当你的临时秘书吧?”
“聪明,”王玉文赞道,“还有柴付县长,罗付县长,潘春明主任,财政局民政局交通局,都逼到我家里去了,呵呵,古人的话说得真好,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是这钱还没到,有的人就快要发疯了。”
常宁双手抱在胸前,得意的坏笑起来,“想钱爱钱没错呀,嘿嘿,平常心,平常心嘛,其实这一幕,我和高书记在省城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嘿嘿,幸亏我留了一手,他们想也没用。”
王玉文听出常宁话里有话,心里一动,盯着常宁问道:“等等等等,小常,我这里正在奇怪,按照我的估计,有吕付省长亲自督促,这笔钱应该早就到帐了,莫非……莫非你做了什么手脚了?”
常宁站起来,摊摊双手说道:“领导,您说得一点都没错,这笔钱还在人民银行之江省分行那里,您可以在常委会上直说,让大家拍着良心想想,这笔钱应该怎么用。”
常宁的“战斗”,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宦海风云记 0137交量的开始
常宁面对的,是青阳县政坛冉冉升起的本土新星,从综合情况来看,李向冬比那个外来户郑志伟更难对付,最为致命的是,常宁在李向冬面前,仅仅是个刚出道的小字辈和小弟弟,要从他手中抢夺计划外灾后重建款的掌控权,难度实在太大了,有的事,光有上面的力量也不足以落实。
李向冬既是独立的,他不属于方天正一方,也和青州郑家素无来往,和王玉文邱夏风他们也保持着不错的关糸,但他又是各方共同看好的人,就连方天正也乐于见到他的崛起,他有一个更广泛的基础,作为前城关镇党委书记,就连**政协的那帮老家伙们,都对他颇有好感并极其看好,在特别注重论资排辈的国度,三十岁的人肯定要比二十三岁的更受老家伙们欢迎。
知情人都清楚,那笔还未到帐的计划外灾后重建款,已经成为各方争夺青阳政坛的制高点,其中有人为的因素,也是有人暗中推波助澜的结果。
常宁有过一丝丝的犹豫,但午饭后陈林的来访,打消了他最后的疑虑,用他的话说,他决定做笔一锤子买卖,义无反顾的赌上一把。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两个人的提拨,带来的是一糸列人事变动,陈林终于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理想,接替李向东出任城关镇党委书记,肖国英也算修成正果,顺理成章的顶了陈林留下的位置,根据正职不得在自己家乡任职的不成文规定,罗铁贵调任三树乡党委付书记兼乡长,好在三树乡离他家很近,他还有照顾家庭的余地,姜希的水洋乡代理党委书记也随之被扶正,老知青虞挺华则正式出任付书记兼乡长。
常宁望着对面的陈林,面带微笑的问:“老陈,你再次确认一遍,李向冬并没有让你帮忙,是你自己决定来劝我放弃的。”
陈林怔了怔,心说这有区别吗,“小常,坦率的说,我自己的屁股都没坐下,根本不该掺和你们的事,你是我的兄弟,李向冬也是我朋友,我这次能顺利上位,和他的大力推荐多少有点关糸,总之,他没有说什么,是我自己觉得大家都刚到新位置上,立足未稳,就来个兄弟相残的话……所以,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跑一跑。”
陈林是出了名的“老油子”,常宁是人小鬼大,朋友归朋友,却从不把他说的话全部当真,“老陈,我可是小半仙,你的话里有水分,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但我不怪你,因为对于风箱里两头受气的老鼠,我总是深怀怜悯之心的,呵呵。”
“唉,小半仙就是小半仙那,”陈林苦笑着,无奈之情一下子表露无遗,“算喽算喽,和你们聪明人打交道,累啊,难怪我老婆都骂我,这辈子干不了拉媒作纤的活,我还是回去洗自己的屁股去吧。”心里更在长叹,这次答应李向冬来劝常宁,不管成不成,总算是还了李向冬一个人情,可在常宁心目中,自己这个兄弟的关糸,就要大打折扣了,李向是很强势,可人家小半仙光脚不怕穿鞋的,什么招都使得出来,两人尚未短兵相接,凭隔空对掌就已经互不相让,针锋相对,别人躲之不及,自己干么还傻乎乎的往上凑呢。
整个下午,常宁足不出户,老老实实的读着办公桌上的一大堆文件。
常宁的办公室没有里外间之隔,有资格配备专职秘书的县委常委们,才会将办公室分成里外两间,办公室里的陈设也差着不小,沙发是肯定没有的,也没有那种神秘的红色电话机,办公桌其实就是市面上寻常的写字台,只不过在一边加长了一些,以便堆放小山似的各种文件和资料,那个伸手可及的书架倒和领导们的一样大,上面放着几十本公家发的必读书,无非是领袖著作和各种资料汇编,还有几本新华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扔开手中的文件,常宁伸伸懒腰,又琢磨起身边这个书架来,得花点钱买几本书了,不然别人看到空了五分之四位置的书架,会留下不好印象的,更会让小白脸郑志伟找到嘲笑自己的机会。
想什么来什么,门被轻轻推开,先飘进来的是一阵笑声,“呵呵,小半仙,是不是想买几本书装点门面呀,呵呵,心疼你口袋里的钞票了吧。”
常宁皱起眉头,正准备来番唇枪舌剑的反击,眼光瞥到郑志伟身后的李向冬,就赶紧咽回到了嘴边的话,心里一个劲的骂,该死的小白脸,怎么不让湖城的蚊子叮死你呢。
一阵忙碌,请坐倒茶敬烟后,常宁自己也坐回到椅子上,嘴上习惯的打起了哈哈,“两位领导来得正好,帮我出个主意,我这书架上该放些什么书好呢?”
李向冬微笑说:“我是个工农兵,郑主任才是读书人,这事你得找他。”郑志伟笑道:“常宁,把你家的连环画搬来多好,还能省好多钱。”常宁边乐边骂:“呸,你滚一边去,注意你县委领导的形象啊。”李向冬奇道:“郑主任,小常还有收集小人书的爱好?”郑志伟边点头边笑,“水洋乡有名的连环画大王,家藏千册,胸有万卷,为了一本小人书,可以拿裤子去换,哈哈。”常宁跟着乐呵,“业余爱好,业余爱好嘛。”李向冬笑道:“小人书有大道理,连环画藏大智慧,我看小常的爱好值得提倡嘛。”
常宁心里不爽,这李向冬还真把自己当领导了,开口一个小常,闭口一个小常,完全一付居高临下的姿势,小常这个称呼,就是水洋乡的小朋友都能叫,你李向冬却偏偏叫不得。
他拿余光瞥一下两人,心中愈发佩服郑志伟的涵养,毕竟出身于官宦世家,懂得内敛锋芒,相反,李向冬的气质太外露了,咄咄逼人,一付自信满满舍我其谁的样子,首先就让人看着不舒服么。
李向冬望着常宁说:“小常,今晚我们和郑主任一起聚聚如何?”不等常宁开口,郑志伟接道:“领导们开会,我们聚会,这个提议不错。”常宁一脸的歉意,“两位领导,实在对不起,洪局今晚有请,我不敢缺席啊。”李向冬微微一怔,“怎么,洪局不是要参加常委会吗?”郑志伟微微一笑说:“那倒没事,洪局和常助理一样,喜欢开会迟到。”常宁客气的说道:“改天,我一定单独请两位领导一醉方休。”
心怀鬼胎的三个人,聊上三天三夜也聊不出什么名堂,李向冬有一丝失望,先起身告辞回隔壁去了。
郑志伟伸手递到常宁面前,“小半仙,把工作证还给我。”常宁乐道:“你补办一个吧,我早就连包带钱的,扔到省招待所的厕所里去了。”郑志伟哭笑不得,“小半仙,你太坏了,害得我和李万韧让蚊子叮了一夜。”常宁有些认真的说道:“志伟,我觉得那不应该是你干的事,很卑鄙,很危险。”郑志伟点头表示同意,“唉,我知道,反而你小半仙能理解我,我这人太随和太寡断,李万韧一拉,我就跟着去了,常宁,对不起啊。”常宁举手一摇说道,“那事就算过去了,志伟,有机会请你转告李万韧,如果还有下一次,我一定把他扔进厕所的排水坑里去。”
郑志伟心里一凛,不敢再在那事上多说,拿出一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放到办公桌上,“拿去吧,这是常常送给你的,说让他的哥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别整天埋头于那些连环画上。”
“呵呵,臭丫头,专门揪我的短处啊,志伟,你替我谢谢她,”常宁不好意思的笑着,毫不客气的收起钢笔放进抽屉里,“志伟,我说点正经的,你也知道我这个人一向懒得动笔,当然,也不善于动笔,所以,这方面以后你得帮帮我。”
“行,只要你开口,绝对没问题,”常宁说得认真,郑志伟回答得爽快,毕竟都是一个大院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他可不想和常宁公开为敌,“常宁,我问个不该问的问题啊,是不是,是不是感到了近在咫尺的逼人气息了啊?”
常宁警觉地盯着郑志伟,见他的手指着隔壁,岂会不知道他的意思,“怎么了,志伟,你是知道我的脾气的,两个人说话的时候,最好开门见山主题明确。”
郑志伟说道:“这年头谁不喜欢钞票,何况掌握了这笔巨款,就等于在这个大院里有了话语权,对于初来乍到的你来说,尤为重要。”
常宁沉默了一会,瞪起眼睛冷冷的说道:“小白脸,我谢谢你的示好之意,但我还是要警告你,别来趟这潭浑水,因为那会弄湿你裤裆的,你是个聪明人,如果不想受到两面夹击腹背受敌的遭遇,你最好给我乖乖的在一边待着。”
郑志伟苦笑一声,举起双手说道:“小半仙,就当我没说,咱们就等着,等着晚上的常委会上的结果吧。”
宦海风云记 0138平局
没钱人的烦恼,是痛苦的烦恼,而有钱人的烦恼,叫做幸福的烦恼。
尽管与会者都早已知道了这个消息,但还是耐着性子,认真的听完了高飞的情况通报,常委们也是人,常委们更需要钱来滋润和笼络手下,高飞那边说着,下边的常委们,早已私下打开了小算盘,五百一十万加二百三十万,每个人都在肚子里盘算着能分到多少,因为这是一笔计划外的横财,和原来正常下拨的灾后重建款有着根本的区别,谁都能理直气壮的伸出自己的手。
高飞的叙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突出的表现了常宁的功劳,不紧不慢的,常委们越是心头打鼓,高飞越是没有收尾的迹象,她身边的王玉文心里直乐,对牛弹琴,也不过如此,另一边的方天正也听出味来了,心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娘们如此露骨的表扬那个混小子,莫非真象传说中的那样,两个人已经联合到一块去了?
明确知道高飞意思的,除了洪涛和武装部长孙明才,当然还有邱夏风,可这会儿他正处于为难之际,洪涛和孙明才肯定是百分之百的向着常宁,他却不能,因为李向冬,当年就是他第一个发现并竭力提拨起来的,现如今要帮着常宁来打压李向冬,他的确难以下手。
书记碰头会上,已经明确否定了其他人的意见,剩下的就是常宁和李向冬的对决,两个关于七百四十万计划外灾后重建款的使用方案,此刻就放在每个常委的面前。
高飞终于结束了她的长篇通报,并提议大家先用十五分钟,粗看一遍两个方案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没人有心思去看两个方案,立场决定态度,最后一个到会的洪涛第一个放起了大炮。
“哈哈,这有什么好噜嗦的,常宁的方案全面而新颖,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钱又是他搞来的,不支持他的方案支持谁?”
谁都知道,洪涛和李向冬向来不对付,已经到了见面就掐的地步,他的旗帜鲜明,那是理所当然的。
付书记兼宣传部长郭江滨开口了,他是常宁台面上的敌人,说话也不含糊,“我不同意洪局的意见,个人认为两个方案各有千秋,倒是常宁同志,既然钱是他弄来的,就更应该避嫌么。”
孙明才重重的咳嗽一声,冷着脸道:“郭秀才,你简直是在放屁,按你的理论,你娶的老婆,晚上就该陪着别人睡觉喽,因为是你亲手娶的,你得避嫌嘛。”
“你……”郭江滨涨红着脸怒道,“孙明才同志,这是常委会,你想骂人,请到大街上去。”
“呵呵,我打个比方而已,我骂人了吗?”孙明才怪笑着,摇头晃脑的说道,“同志们,我刚才骂人了吗……你们不说话,说明我没骂人,说明我的比方是正确的嘛。”
打围墙的当然还是王玉文,其人将走,其言也善,最近老好人常常“出手”,多少都能赢得大家的尊重理解,“两位两位,有理说理,就事论事嘛,别把婆婆妈妈的事扯进来好伐?”
显然,场上出现了二比一的局面,这都是所谓的死党,率先亮相,占领制高点以震慑对方。
高飞嘴角微微的一翘,隐去了一丝不屑的笑容,自己的小男人猜得没错,这就叫老鼠拖木樨,大的在后头。
“咳,咳,同志们,我说几句啊,”**部长苏永刚客气的先嗽了两下,老脸笑眯眯的说道,“我本人对小常在省城的光荣事迹表示钦佩,建议县委县政府给予隆重的表彰……那么,那么关于这两个方案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慎重的考虑,小常同志毕竟还很年轻么,以后有的是机会,因此,因此我同意江滨同志的意见,同意让李向冬同志来负责管理这笔专款的使用。”
二比二,暂时的平局,苏永刚的立场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老滑头是耍不了滑的。
李向冬毕竟很有些“市场”,接下来的形势对常宁有些不利,邱夏风微微一笑说道:“同志们,刚才有两种意见了吧,嗯嗯,我倒觉得都有道理,李向冬和常宁两位同志的方案呢,我也觉得都很可行,各有特色,各有利弊嘛。”
方天正心里一动,笑容可掬的说道:“老邱,你是在刀切豆腐两面光吧,莫非你老兄对两个方案都表示赞同?”
谁都知道,李向冬和常宁两个人,对于邱夏风来说,就是手背手心,都是他的心头肉,陷入两难境地是肯定的,方天正是有意将他的军,以便自己灵活机动的作出最终的选择。
常宁的背后固然不可小视,可李向冬也不是吃素的,他是地区李东方专员口中的小老弟,公开场合常挂在嘴上的宝贝疙瘩,说来说去,两个人此番是一幕窝里斗而已,方天正当然乐意看到,这曲戏的高潮来得更猛烈一些。
“方付书记,正是如此。”邱夏风不紧不慢的说道,“李向冬主张资金的专项管理,考虑全局,照顾重点,制定计划,分段实施,常宁提出解放思想,以奖代发,以借为分,设立基金,细水长流,两个方案都很全面,很有前瞻性嘛。”
方天正笑着问:“所以,你老兄的意见是……”
邱夏风毫不犹豫的说道:“两个方案合二为一,由李向冬和常宁同志共同负责。”心里却在叹息,但愿这回别同时得罪了两位后生晚辈。
方天正斜脸瞅瞅高飞和王玉文,不失时机的说道:“我完全同意老邱的意见。”
常务付县长柴春亭习惯的轻举一下右手,示意自己要发言了,他说话语速极快,人称火箭炮,向来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毫不含糊,“我反对几位领导的意见,钱就是财政,财政就是钱,这么一笔巨款不列入县财政收支计划,那还要财政局干什么,这个口子一开,以后不是要乱套了嘛,因此,我认为开支计划可以讨论商量,但这笔钱得首入归入到县财政收入中去。”
柴春亭主管全县的财政工作,为自己说话情有可愿,县委办公室主任姚晓波开口赞同他的意见,竟也有了不同于众的两票。
十一个常委,已经有八人亮了相,只剩下高飞王玉文和纪委书记丁颖,一二把手有最后发表意见的资格,于是大家便把目光聚焦到丁颖身上,她一般很少说话,总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今晚从其他议程开始,会议都开了两个多小时了,也没见她多说几句,基本上还是采取随大流的原则。
王玉文望着丁颖,微笑着说:“丁颖同志,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
丁颖终于也露出了微笑,嘴角两边的小酒窝一闪而过,她沉吟着,并没有面对王玉文,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高飞。
因为在座的人,只有高飞知道丁颖的一个小秘密,李向冬不但在做工农兵大学生的时候,当过她老公的学生,还是她老公的的远房表侄。
昨天晚上,还有今天上午,李向冬连着给丁颖打了两个电话,就是她从不问政事的老公,也在晚饭前打来了电话,她虽然为难,虽然对常宁很有好感,也曾有过一丝丝特别的那种感觉,但她没得选择。
于是,她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不再犹豫,淡淡的决然地说道:“我同意郭江滨付书记和苏永刚部长的意见。”
丁颖的立场确实出乎大家的意料,本以为她和常宁的干姐姐杜秋兰来往甚密,支持常宁是人之常情,最低限度也是不偏不倚,使出弃权这种两边不得罪的办法,没想到她一“出手”竟然一下子改变的形势。
就连方天正都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自己就不应该过早的随着邱夏风了,后发而出,完全可以捞得更多好处的,看来,情报工作做得不够精细啊。
三比二,就是算上方天正和邱夏风两个双拥派,也是四比三,常宁的形势岌岌可危,洪涛瞪大了眼睛,心里狠狠的骂着丁颖的十八代祖宗,这个娘们了不起,让这么多男人看走眼了。
王玉文心里一叹,他本打算弃权的,只要双方旗鼓相当,他就会毫不犹豫的骑在墙头,把难题抛给高飞,让她来做最终的选择,一把手有最后的决断权,也让她亮亮自己的真实面目么。
显然,如果自己不站出来,高飞要想在三比二的弱势下,支持常宁是允许的,但既而要否决另一方,就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作为一把手,只有当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的时候,她的态度才是决定性的,也是有说服力的。
“那么,同志们,为了抓紧时间,我就不作解释了,”王玉文笑了笑,停顿了几秒钟后继续说道,“我基本上,基本上啊,同意洪涛孙明才两位同志的意见。”老好人发力,扭转乾坤的一票。
小会议室里一片沉寂,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高飞,一把手的威力方显无遗。
“同志们,”高飞微笑着说道,“我的意见暂不发表,资金冻结,停止讨论,春节过后再说,现在我宣布,散会。”
宦海风云记 0139女人没有战争
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总是过得很快,对初出茅庐的常宁来说,更是转瞬即逝,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县府办的乔原山一直没给他按排住房,理由是上次台风后,干部住宅区都在维修,先修有人住的,后面才能轮到空房子,这倒是实话,常宁并不计较,反而乐意住在县委招待所里,每星期一两次回家,偶尔不定期的和高飞幽会,生活过得舒心满足。
王玉文按排给常宁的工作,是跟着付县长邓志军,邓志军今年五十岁,人瘦得出奇,连号称竹杆的常宁都自叹不如,他和王玉文一样,也是望海县人,调来青阳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原来是县农业局局长,后来再当农委主任,一直主管全县的农业和水利,待人和蔼,工作负责,深得下面乡镇领导喜爱,在县委大院里也是作风低调,为人谨慎,从不牵涉到人事斗争中去,颇有王玉文的处世作风。
跟着邓志军,常宁几乎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其实大冬天的,到下面无非是检查冬种情况,至于水利建设,现在都包产到户了,早已没了过去那种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的场面,至多是那几个地县级工程,象水洋乡龙溪坝工程,滨海农场引水工程等,每到一地就住上几天,督促一下工程进度,把个质量关,邓志军还兼着农委主任的职务,把常宁拉过来,是有点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农历十二月二十那天,离放假还有三四天,邓志军把常宁喊过去,笑着说:“小常,你可以提前放假了,今天收拾一下,回家过年去吧。”常宁奇道:“领导,还没到点就赶我走,是不是不要我了?”邓志军难得的开心大笑,“哈哈,这是青阳县的老规矩,农业口的人长年辛苦,有资格提前几天放假。”常宁松口气乐道:“得,看来我过了年,肯定要和农业打交道了。”邓志军说:“两个月跟着我连续的往下面跑,兴致勃勃毫无怨言坚持到底的,你小常是第一个,我不找你找谁。”常宁拿手在嘴边一遮,低声的说:“这么说,领导肯定要进步了,我这里先恭喜您了。”邓志军笑着催道:“快走快走,我让司机送你,回家先洗洗你那臭脚,呵呵,比我的还臭。”
于是常宁先回了趟家,再到大青山里转了转,外公和师傅合办的戏班生意很红火,来请戏班的演出订单排到了春节后一个多月,现在戏班改称剧团,叫啥青阳县越剧一团,执照是姜希帮着批下来的,因为生意好,剧团分成了两拨,又到外地请了几个小有名气的艺人,就连老娘都去了戏班当起了炊事员,不能走路的外公则坐着马车,和外婆一起当顾问,徐阿姨还成了戏班的导演,看来跑惯江湖的人,还是闲不住,常宁知道管不了那么多,在大师兄家住了几天,只是感叹大白马和大黑马,和它的两个子女竟也入了戏班,可老娘的决定,他是屁也不敢放的,大家都在忙着过年,他只好拎着一袋大师兄送的土特产,索然无味的下了山。
自家门前竟停着臭娘们的车,院子里更有两个女人放肆的笑声,常宁“咦”了一声推门而进,却见杜秋兰正陪着高飞,坐在石桌前,一边晒太阳,一边头挨头的窃窃私语,那股亲热劲,真比亲姐妹还亲,见了常宁,更是掩嘴笑个不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