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宦海风云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温岭闲人
林正道瞅着常宁沉思的样子,心里说道,你常记是有杨疯子罩着,可毕竟比不王仁悟的影响大,何况你一个外省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逼走一个皮月桂已经了不得了,如果再搞掉张福林,恐怕以后要寝食难安了,光他的本家兄弟、地委组织部长张小明,就够你喝一壶了。
可常宁是个打定主意后,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他心里想的是如何让张福林体面而高兴的下去,那些可以预见的反击,根本就没放在他的眼里。
要想万锦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关键还是干部队伍的建设,在常宁的计划中,县常委会和县政府两套班子,就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以他的工作作风,只要把两套班子紧紧抓在手中,他就不但可以高枕无忧,而且还可以不用自己亲自干活了。
抓人事大权,用自己能掌控的人,是一个一把手最最重要的工作,如果手下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不听使唤,他为怎么为人民服务,怎么完成组织和领导的重托。
“正道同志,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情况,你说得很实际,我想的却更为现实啊,我听商部长介绍张福林同志,我觉得,他应该到更合适他的工作岗位去。”
林正道听得心里一叹,说来说去,还是要下手了,自己该怎么办?公开和常宁合作,别人会以为是他帮着挤掉了张福林,如果真的代替张福林坐了县长位置,就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暗地里和常宁合作,不知道能否赢得常宁的基本信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得到了利益,是一定要有付出的。
“正道同志,我知道你心里在犹豫,可以理解嘛,合作是双向的,是需要起码的信任的,但有一点你尽可放心,关于如何让张福林同志挪挪屁股的事,不需要你来操心。”
常宁站起身来,把心神不定的林正道送出了门外。
躺回到床,常宁一边乐呵一边想,这个林正道,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的,难怪在付处级徘徊了整整十五年。
当县长,林正道肯定比张福林强,尽管他也不是理想的人选,但总算是矮个中间的长人。
常宁打了个盹,错过了午餐时间,还是李效仑这个大管家,拎着饭盒菜盒送到了房间里来。
“效仑同志,坐,坐嘛。”常宁一边吃着,一边抽空问道,“对了,关于处级干部的任职年龄限制,面是怎么规定的?”
“常记,我听说中组部有个干部梯队设的长远规划,将对各个级别的干部作出一定的年龄限制,但以目前的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分析,三五年内不可能正式推开,具体到我们西江一些地区,干部年龄普遍老化,不可能短期内来个大换血,西江省委组织部有个规定,原则,到五十二周岁的付处级,五十七岁的正处级,都要退居二线,去人大政协坐班,可你看看我们万锦县,四个付县长和两院院长,除了孙正邦,其他人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四岁了,搞一刀切,切不了啊。”
常宁笑道:“效仑同志,你今年四十九了?要加油,要加油了啊。”
李效仑跟着笑了起来,脸有点自嘲的表情。
“常记,你别开我玩笑了,这些天你没把我当外人,我心里记着了,能在你的领导下干到五十二岁,我就知足了。”
常宁听得直摇头,“哎,你这种心理状态可要不得啊,效仑同志,呵呵,四朝元老你是当定了,但是,我衷心希望你有一个辉煌的结局。”
“常记,那是我曾经的理想,现在已经压在心底了。”
常宁放下筷子,掏出手绢擦擦嘴,漫不经心的问道:“效仑同志,皮月桂走了以后,他的徒子徒孙们有什么动向啊。”
李效仑微笑起来。
“可以想像他们的处境,据说皮月桂当着商部长的面,保证五年之内不再过问万锦县的事,他的手下肯定乱套了,靠惯了别人的人,一下子突然失去了靠山,肯定是希望尽快找到新的靠山,可是,谁是靠得住的新靠山,就值得他们思量了……常记你应该是他们的首选,但是,你明确的宣布,正式班之前,除了常委,其他人一律不见,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应该在等待和观望中。”
常宁一边抽着烟,一边沉思着,李效仑说的,他完全能想到,之所以明知故问,是因为他心里在开始拨弄他的如意算盘了。
“效仑啊,多则五年,少则三年,我是终究要离开的,我希望到时候带走的,是老区百姓的口碑,其他的嘛,我不需要,我顶多是个看风景的人,而他们,需要别的人去牵引。”
李效仑心里一动,常记的话里有话啊,莫非……,他的心跳忽地有些加快了。
“常记,你是了解我的,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请尽管吩咐。”
常宁点着头,慢慢的微笑起来,表示对李效仑的赞许。
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先努力的把林正道推出去顶替张福林,然后扶植李效仑、孙正邦和吴贵龙,让他们三个人形成三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牵制的小圈子,共同制约林正道,至于他自己,作为堂堂的一把手,只需要在这四个人身各拴一根绳子,然后把绳子的另一头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中。
至于其他人,就放手的让他们自由的发挥和发展,有能耐的,尽管冒出来好了。
“效仑同志,你不用参加会议了,这几天县委的值班任务,就交给你负责了。”
李效仑一听,激动的站了起来,“常记,我马回去。”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宦海风云记 0475老乡见老乡
细节决定成败。
常宁瞧见了李效仑的激动和急切,心里是非常的满意。
一把手的信任,是做下属的最大的工作动力,看似一件并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彰显万锦县的政治气候。
李效仑是个明白人,明白到能够侍候三位县委记而平安无事,这份修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常宁让他特意回到县里单独值班,除了高度的信任,还有就是向其他人发出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他李效仑不但是常记的人,还是一个可以代替常记作主的人。
常宁的暗示等同于交待,让他放开手脚去收编皮月桂的人,等于是给了他一个这样的权力,以后在万锦县,象林正道那样,他不但是一把手身边的行走,还可以有自己的圈子,还能直起腰来做事了。
李效仑匆匆走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体制内的现实,留给一个四十九岁付处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效仑可以激动,常宁却不能激动,去见领导的时候,激动多半会坏事。
当然,他决定先去商洛那里坐坐,来点冲动还是允许的。
锦江地委离火车站不远,地处闹市区,全凭一道围墙守卫着闹中取静,建筑也都是比较新的,不是革命留下的胜利果实,在常宁的第一感觉中,这里多了一份朴素和传统,却少了一点现代型机关的开放。
知道常宁要来,商洛今天刻意的作了打扮,是常宁喜欢的红色连衣裙,脸的妆也是尽量的素淡,只在鱼尾纹和左腮的小黑斑作了一点修饰,其实她的脸够白够嫩的,常宁不喜欢女人涂脂抹粉,没办法,女为悦己者而容,她在顺着他。
女人的办公室总是多一份温馨,让常宁倍感亲切,关门后,他拖着商洛倒在了沙发,他的孩子气般的固执让商洛放弃了反对,迎合着任由他吻遍了俏脸和玉颈,然后她被挑动了,便捧着他的脸,热烈的回吻他,当他的手穿过裙子扭扣间的空档,攀她的玉峰时,她身体一颤一软,娇喘着瘫在沙发,用剩余的理智,伸手指了指外间。
商洛靠着常宁的肩,不好意思的低声道:“小常,对不起,墙壁不隔音的。”常宁乐道:“我要是当了地委记,第一件事,就是让墙壁具有隔音效果。”商洛哧哧笑了,“那你可要快点,姐盼着呢。”常宁的手还在她那里摸索,“商姐,你总是这样的不戴罩罩?”商洛羞了一下,“没办法,它们太大,买不到合适的么。”常宁笑着说:“正好嘛,我的手更加方便为你服务。”商洛身体有些扭动了,“小常,这是办公室,你可不能得寸进尺。”常宁呵呵一笑,“那咋办,咱不能白来锦江一趟。”商洛又哧哧的笑了,“常大记,你可是来开会的啊。”常宁振振有词,“公私兼顾,是我的人生基本原则。”
商洛拉着常宁起来,整整自己裙子,又帮常宁理了理衣服,在他那极不老实的兄弟身捏了一下,“小常,晚到我家去,我为你做不放辣椒的菜。”
“呵呵,那敢情好,我正为怎么填饱肚子发愁呢,八个人一桌,个个都是辣椒高手,总不能为我一个人改变口味。”
商洛笑道:“以后到了锦江,我家就是你家。”
常宁心道,那还要说么,你的领土都归我了,嘴却问:“商姐,我去方便吗?”
“有什么不方便?”商洛嗔了常宁一眼,“平常家里就我一个人的,再说了,你是我弟弟,弟弟去姐姐家噌饭吃,天经地义嘛。”
“呵呵,天经地义,天经地义啊。”常宁乐呵着,意犹未尽的在商洛胸前抓了一下。
商洛陪着常宁,去见刚参加完十三大的顾记。
地委记叫顾思明,中等个子,今年五十五岁了,却有一头浓密的黑发,脸看不到一点老年人的斑斑,显得特别的精神。
用不着商洛多作介绍,常宁恭敬的招呼一声后,顾思明主动的伸过手来,脸的笑容很是开放。
“哈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小常,你可是我手下第一个老乡哟。”
常宁一脸的惊讶,“顾记,您,您也是之江人?”
“哈哈,你这位姐姐没告诉你?情报工作做得不够到家嘛。”顾思明看了商洛一眼,挥挥手笑着说道,“我母亲是青州人,父亲是宁州人,我这个老乡名符其实?”
商洛说道:“顾记,由你亲自告诉小常,不是更有戏剧效果吗?”
看得出,商洛和顾记很融洽,常宁心想,毕竟是同一派糸的人,后才他才知道,顾思明的老婆是商洛的同学兼朋。
又说笑了一会,商洛知趣的离开了,人家老乡见老乡,当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泪汪汪的场景。
顾思明是跟着父母才来到西江的,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解放前就加入了xx党,一九五零年的时候,西江大学组建地质糸,他们夫妻俩便双双前往,从此让高中刚毕业的顾思明也成了西江人,子承父业,顾思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江大学地质糸,只是毕业以后,在省地质队待了几年,就转行成为了政工干部。
和大多数同龄人的从政经历有些不同,从六十年代开始,顾思明离开省直机关,直接到了万川县一个偏远的人民公社,先是付记,后当正记,然后当了付区长、区长和区委记当时介于县和公社之间的一级领导机关,是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八十年代末期撤销,
七十年初,顾思明进入县委,官至万川县县委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顾思明更是扶摇直,几乎是两年一个台阶,从地委常委兼地区行政公署常务付专员,到组织部长、付记,一步不拉,但步步顺利,直到三年前修成正果,坐了地委记的位置。
机关使人成精,基层让人晋升,在那个年代,顾思明的仕途还算顺畅。
“怎么样,小老乡,对西江特别是万锦县,有什么直观的感受?”
两个人在沙发坐下后,顾思明笑问道。
常宁的坐姿保持着恭敬,微笑着说:“顾记,西江人热情好客,万锦县更是热情之极。”
顾思明放声而笑,“我在京城开会的时候,接到省委黎部长的电话,说县委记任途中,被歹徒劫了道,当时呀,旁边的人都在笑,可我是无地自容啊,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常宁说道:“顾记,其实也没什么,正好,正好让我对万锦县有个更直观的认识。”
“嗯,我们xx党人,就是善于化被动为主动,让坏事变成好事嘛。”顾思明轻声一笑,顿了顿继续说道,“小常,你后来的借题发挥,干得漂亮嘛,既展示了自己,又一举搞定了老皮,顺利打开了工作局面。”
常宁一脸的歉意,诚恳地说道:“顾记,我要向您和地委检讨,有些事,有些事我事先没有请示……”
“哎,我今天不想听检讨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皮教子无方,昝由自取嘛。”顾思明摆摆手笑道,“有部苏联电影,叫什么来着,电影里斯大林同志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常宁接道:“胜利者不应该被求全责备。”
“对嘛。”顾思明笑着说道,“小常,我还送你一句话:前进,让挡路的人走开。”
常宁微笑着说:“顾记,我读不多,这句话,这句话是谁说的?”
顾思明冲着常宁眨了眨眼,又指着自己的鼻子笑道:“你小常的老乡,我顾思明说的。”
两个人笑了一阵,常宁由衷的说道:“顾记,谢谢您的教导。”
“哈哈,共勉,共勉嘛。”顾思明大笑着问道,“小常,以后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来找我。”
“谢谢顾记,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于您。”
“哦?你说。”
“您,您吃辣椒吗?”
“辣椒?哈哈,小常啊,你也不喜欢辣椒?”
常宁挠着头,不好意思的说道:“顾记,是的,这是我到万锦县以后,遇到的最大困难。”
“哈哈,英雄所遇略同啊,我十八岁那年到了南江市以后,可以说是闻椒色变,落荒而逃啊。”
常宁问道:“那,那您是怎么克服的呢?”
顾思明笑着说道:“没办法啊,好在离家很近,一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是跑回家里吃饭,患了严重的辣椒恐惧症,可是后来不行了,我的女朋,就是我爱人,结婚前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我学会吃辣椒……唉,那是一场战争,是我人生最残酷的日子啊……哈哈,为了爱情故,辣椒塞满肚哟。”
“哈哈,对不起,你的这个问题我爱莫能助,爱莫能助了。”
常宁也笑着,心里惊讶于顾思明的开朗随和,五十多岁的老干部,能象顾思明这样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小常,谈谈你的工作。”




宦海风云记 0476敲领导的竹杠(上)
幸亏有商洛的事先介绍,常宁才了解一些锦江地委的基本情况,避免的一些不必要的尴尬。
和传说中的西江省委里,那种群雄并起山头林立不同,锦江地委的领导层,主要分属三个板块,这种局面已持续了十多年。
顾思明属于本地派,也就是所谓的老干部派,尽管他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干部子弟,但他在二十多年里,从万川县的一个公社里起步,早被深深的打了本地人的烙印,锦江是革命老区,遍地都是老革命老前辈,顾思明早已深深融入其中,没有本地力量的支持,象顾思明这样没有背景的人,仕途不可能走得顺风顺水。
象地委组织部长张小明等人,就是本地派的中坚力量。
相反,象地区行政公署专员王铁林,属于体制内的空降派,他们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无一例一的,都由省委组织部从别的地区,或省直机关里调派下来的,用商洛的话说,他们的从政不在锦江地区,来了之后难免和本地有着这样那样的分歧和冲突。
地委付记马玉定等人,是王铁林的铁杆盟。
省委不是虑无飘缈的存在,不管风云变幻,总是力图的维护着两边的平衡相当,不允许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斗争中维持平衡,在斗争中取得进步,这是xx党人对唯物辨证法的最佳运用。
至于那第三个板块,实际不应该称之为板块,因为他们介于顾王二人之间,既不捏成一块,也会下意识地团结自保,他们不去得罪顾王两边,他们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顾王两边也乐见他们的存在,何况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或多或少的有面人的支持,顾王二人也轻易奈何不得。
象高正国,纯业务型的干部,对自己分管的政法和公安两块工作尽心尽力,不敢介入人事纷争中去,又有省政法委主要领导撑腰,一般人动不了他。
而商洛的基础更牢固,她既是占锦江地区十分之一人口的少数民族的旗帜,又是地委常委会里唯一的女性,又出身于本地老革命家庭,省委记和省长面前都能说得话,加她的工作能力和以往不俗的政绩,她在常委会就采取不结盟运动,不但没受到排挤,反有还是两边竭力逢迎的对象。
哪里都一样,要想当好干部,要想在体制内生存和进步,如何站队和站到哪一边去,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啊,除非你有足够的实力,置那些所谓的圈子于不屑一顾,或干脆以更大的圈子,将那些小圈子们一举套进圈来。
常宁先汇报了下乡调研半个月的经过,并拿出由秘李州腾执笔的基层调查报告,当然,其中后面部分大都是他的分析和意见,特别是提出了一些万锦县农村脱贫致富的对策和措施,是他认真思考后加去的。
顾思明一边看一边交口称赞,看得出不是在客套,是发自内心,顾思明手下有十几个县市一二把手,能写出这样报告的人不多,尤其是后面,提出问题的同时,又直接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少之又少,心道不愧为来自沿海开放之地,这个小家伙很有潜力嘛。
“顾记,关于我们万锦县县委领导班子的情况,我是这样考虑的,县委常委兼政法委记一职,由现任政法委付记兼公安局长吴贵龙同志接任,这样能维持县里政法和公安工作的平稳和连续。”
顾思明略作思考,点着头说道:“嗯,这个同志我认识,高正国同志的得力干将嘛,我个人完全同意。”
吴贵龙既不是顾思明这边的人,也不属王铁林的阵营,常宁知道,只要自己首肯并提出来,吴贵龙的进步可以说是举手之劳。
“顾记,关于县委常委兼常务付县长一职,我希望由现任付县长孙正邦接任,他留下的付县长一职,由沙潭乡党委记。陈茂云同志接任。”
顾思明听罢,声色不动,似乎早就预料到常宁会提出孙正邦这个人来。
“哦,孙正邦……我知道,知道,五年前的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茂云,哦,我知道,三十多岁,也是个大学生。”
顾思明的话有点敷衍,他低估常宁的敏感性和观察力了。
“顾记,我是这样考虑的,万锦县是个农业为主的县,坦率说,经过半个月的下乡调研,万锦农村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温饱线之下,迫切需要一个懂农业的领导同志,负责全县的三农工作,就我的观察和考虑,在目前的万锦县,选择孙正邦同志,是符合实际和比较恰当的。”
顾思明缓缓的点着头,他心里不得不承认,常宁的意见是对的,就是把孙正邦放在全省来看,都称得是把搞农业的好手。
问题是孙正邦不是顾思明的人,而且常宁不知道的是,孙正邦当年还在无意之中,“得罪”过顾思明。
孙正邦看去又土又憨,有股呆子气,用同事的话说,是迂腐和死心眼,当初顾思明还是专员的时候,到万锦县视察检查工作,谁都知道顾思明是从万川县去的,万川万锦两县素来不睦,顾思明到万锦县检查工作,万锦人都以为他来找喳呢,表现得极不配合,当顾思明讲话时,无意之中说错了一个数据。
本来嘛,领导也是人,说错一个数据根本不是个事,印发讲话稿的时候,改过来就是了。
可偏有好事者,在下面冲着当时还是农业局长的孙正邦,一个劲的怂恿鼓动,孙正邦竟傻乎乎的站起来,当着几百人的面,指出了顾思明的口误。
后来,孙正邦在省党校学习,和党校同学、现在的地委付记马玉定走到了一块去,成了有圈子罩着的人,而且还是对手的圈子,顾思明当然对他不待见了。
“嗯……小常同志,你们县委常委会做了决议了吗?”
县委常委是地委管辖的干部,按照组织程序,就地推荐一名县委常委,必须先由县委常委会举行全会,三分之二以票数同意通过后,形成正式决议,再报地委组织部,由地委组织部向常委会提出,通过后才算完成整个程序。
“顾记,我们还没有召开常委会讨论,我是想先请示一下您的指示。”
常宁微笑着,顾思明也在微笑,这小子,人小鬼大,先来将我的军呢。
“小常,你这有点本末倒置了。”
“顾记,我这不是怕犯错误么,先请示后行动,总比先行动后汇报保险得多。”
常宁说得有些不大客气,顾思明倒不以为忤,他不是心胸狭隘之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嘛,何况在京城参加党的十三大会议时,省委记仇兴华暗未过他,让他放手的让常宁干去,他岂能等闲视之,杨疯子杨北国人虽离退,却虎威犹在,他老人家的孙女婿,谁都会给点面子的。
“哈哈,我只知道你是想先到我这里唱喏一声,然后在招待所里召开县委常委会议,速战速决……嗯,行,你那边走个程序后报来,我这边也讲点办事效率,这次会议结束前,给你结果。”
“谢谢顾记的信任。”常宁嘴里恭敬的说着,心里在想,倒底是地委一把手,虽不比宰相肚里撑船,却也是大度得体,从容不迫,对自己提了个他不喜欢的人,表现了位者的精明和包容。
“小常,万锦县以后就交给你了,五年时间不长,也不短,万锦县能不能走出困局,就看你这班长了。”
常宁笑着说:“请顾记放心,我有您这位老乡前辈撑腰,心里更有底了。”
这话说得顾思明心里受用。他爽朗的一笑,说道:“范氏集团公司的继承人主政万锦县,我当可多睡多吃喽。”
1...179180181182183...4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