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宦海风云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温岭闲人
“小常,你做得很对,从三县合一计划公开实施以来,你的一糸列做法,不但赢得了老爷子的赞赏,尽管他没有公开表示,可我能感觉得到,而且还博得了王群骥的高度评价,他不止一次的在我面前提到你,说你明大义,懂大理,有大气……有了王群骥的支持,三县合一计划成功以后,青阳等三个县的发展,将顺利的进入一条高速发展的轨道,很快会崛起于祖国东南的东海之滨。”
王国维在电话里娓娓而谈,言语中颇多感慨和欣慰。
这是常宁在整个春节期间,往外面打出的第一个电话。
“王叔叔,孙华洋的事情,应该不会成为问题了?”
“当然,这种小伎俩玩得太过低级了,在大局面前,个人的小小失误,不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省纪委特意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的派了专人去了一趟东湖县,他们在东湖县有关面的配合下,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当初孙华洋作主私分那笔开支节余款的时候,的确得到了县委记同意,在当时是不符合有关规定,可拿到现在看,根本不是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孙华洋没有留下分给他的钱,而是一分不留的捐给了东湖县的环湖大坝建设工程,这就更证明举报信的虚假了……”
常宁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心里想道,听王国维的口气,三县合一计划已是板钉钉的事了,不知自己的事有没有转机,他实在是不想离开这片故乡的热土,哪怕让他重新去干个小小的乡长或乡党委记。
“王叔叔……那,那老爷子有没有,有没有提我的事啊?”
其实,除了老爷子,其他的人甚至包括王国维,甚至是省委记王群骥,和半是盟半是对手的孙华洋,都不希望他就此离开。
王国维知道常宁的心思,也理解他的心情,可这是老爷子的意思,他也没有办法。
“小常啊,老爷子的意思,我和你应该充分的理解,历史有时侯总在不经意间出现转折,青阳等三个县脱离青州地区,三县合一成为一个崭新的地级城市,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你不但恰逢其会,而且可以说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功臣。”
“但是,从历史看,但凡象你这样的功臣,个人后来都没有了继续发展的余地,甚至还会有许多惨痛的悲剧……从小的方面来说,你得罪了青州地区其他四县一市的三百三十万干部群众,你以后还怎么在之江立足,从大的方面来说,你不但是老爷子和整个宁家的希望,更是我们大家的希望,你不能长久的窝在小小的青阳县啊。”
常宁不住的苦笑着,这希望也忒大了一些,这希望会压死人呢。
“王叔叔,我明白了,我也想通了,可是,您也要多多关注青阳的事情啊,我觉得王群骥为三县合一计划如此竭尽全力,并不完全是出于公心,将青阳完全交给孙华洋,恐怕以后的工作也难以顺利的推动么。”
王国维轻轻的笑起来,这小子,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超前思维,难怪老爷子铁了心的要逼他走从政的道路。
“嗯,关于这方面的安排,你可以发挥作用嘛,而且我相信,你也一定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常宁放下电话,脸慢慢的露出了笑意,王国维的话,让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看来,得抓紧时间进行未来的人事布局了。
丁颖和方巧英一直在旁边默默的听着,两个人都卷缩在常宁的膝盖,同常宁一样,只穿着薄薄的睡衣,敞胸走光,玉峰隐现。
这个春节,对两个如虎似狼的女人来说,是永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她们甚至足不出户,忘却了屋外热闹非凡的世界,尽情的享受了最疯狂的激情生活。
“呵呵,明天是正月初八,我要班了。”常宁笑着说道。
丁颖浅浅一笑,“小常,你得先跟孙华洋谈谈。”
“丁姐,你果然是个聪明女人。”说着,常宁的手伸向了她的山峦,当然,一碗水得端平,另一只手给了方巧英,“因此,我明天要在县委大院亮相,一是稳定军心,二么,就是要和孙华洋谈条件了,呵呵,让他主政新的青阳市我赞成,总比郑家那些混蛋要好嘛,可要是不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他孙华洋也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三县合一计划的文件规定,未来的这个新兴的地级市就叫青阳市,以原来的青阳县望海县龙门县为青阳市的行政区域,下设望海区、龙门区、青山区、青岭区和开发区,其中原青阳县全部,及望海县的一部分,合起来一分为三,分别划为青山区、青岭区和开发区。
新的青阳市的干部配备,省委及省委组织部也作了原则规定,十三名市委常委,按升七调来来分配,即七名常委就地提拨,六名常委由外地调入或省委组织部下派,其他付市级领导,三分之二就地提拨,三分之一从外地调入,至于五个区的领导干部,望海区委和青岭区委各设十一名常委,青山区委设九名常委,龙门区委和开发区区委,都暂设七名常委,一共四十五名区委常委,其中十五名由省委组织部决定,其余三十名,由新的青阳市市委决定,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剩下的其他各级干部,均从原来的三县干部队伍中产生。
对孙华洋和常宁来说,这是巨大的利益,如何分配,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是摆在两人面前的核心问题。
丁颖善解人意,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然后将话筒递给了常宁。
电话当然是打给孙华洋的。
“孙记,给你拜年了啊。”常宁有些嘻皮笑脸,心里却不是很轻松,不知道新一年里的孙华洋,在新职务盅惑下,有没有改变他的作风和态度。
孙华洋哼道:“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不认老孙这个朋了?”
常宁笑着说道:“呵呵,我是给未来的青阳市市委记拜年呢,咋样?感觉有点晕。”
孙华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得得,你少来这一套,对了,你在哪里?”
“报告领导,我正在丁付记家拜年,刚好龙门县的方县长也在,两位姐姐留我吃饭呢。”
孙华洋说道:“太好了,你和丁付记方县长说一声,和她们一起到我家来吃饭,我这里有青阳买不到稀罕物,大闸蟹。”
常宁抬头瞅了丁颖和方巧英一眼,见两人都点了头,便对着电话说道:“好啊,谢谢领导啦,我和她们马过来。”
孙华洋和尤丽两口子亲到门口迎接,其中尤丽的打扮让常宁眼前一亮。
大冬天的穿着裙子,到底是大城市出来的人,能紧跟时尚的潮流,剩着孙华洋和丁颖方巧英招呼的机会,尤丽落后两步,伸手在常宁的腰间捅了一下,双眼溢满春意,俏脸隐着期待。
反对丁颖和方巧英,则打扮得自然而又各具特色,方巧英穿着时下流行的西裤,很好的衬托出她丰满滚圆的臀部,丁颖就更不用说了,一派大家闺秀的风范,素颜典雅,含而不露,只有胸前的伟大,永远骄傲的耸立着。
唠完春节谈孩子,刚好小美丽也不在家,几个女人的话题便渐渐的转到穿着打扮来。
常宁和孙华洋对视一眼,相互苦笑着,陪女人们唠叨,是索然无味和令人痛苦的事。
不过,三个女人一边聊天,一边都还是偷偷的瞅着常宁,背着孙华洋,含情脉脉,秋波荡漾。
当初为了搞三县合一的真假计划,尤丽和丁颖方巧英她们一起“疯狂”过,所以在两人面前,也就丝毫不掩饰对常宁的感情了。
作为女主人,还是尤丽先转移了聊天的主题,她拿手推推孙华洋的胳膊,孙华洋一拍脑袋,一付恍然大悟的模作。
“各位各位,我先说一件私事啊。”孙华洋举起手挥了一下,脸笑吟吟的。
孙华洋看着常宁,微笑着说道:“小常,青阳县民间有个很好的传统,就是认干姐妹干兄弟,象你小常,家里只有你这么一根独苗,但你却有很多好姐姐好妹妹,让人很是羡慕啊。”
包括尤丽,众人都一齐望着孙华洋,其中尤丽的俏脸明显的红了起来。
“小常,尤丽呢,她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除了一个妹妹尤佳,她没有兄弟,所以,她有个不情之请,想以丁付记和方县长为榜样,认你为干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常宁假装一楞,心里却乐开了,其实这就是常宁的主意,只不过借尤丽之口说了出来,当然,也是尤丽为了以后更方便见到常宁,再三央求常宁的结果。
“老孙,这,这……我当然愿意,可是,可是我不敢高攀啊。”





宦海风云记 0425坐地分赃
尽管是事先设计好的事,但常宁还是要假意犹豫一下,以免孙华洋心中生疑。
可孙华洋却比常宁还要心急,尤丽在他面前提出,想认常宁做干弟弟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迟疑,不但马答应,而且说办就办,明天就要班了,最好今天就将事情落实。
其实孙华洋“示好”常宁,也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策,匿名举报信的事件,搞得他有口难辩,焦头烂额,全靠常宁出手相助,帮他渡过了难关,可这明摆着是把双刃剑,常宁帮他的同时,也掌握了他的秘密,他能不努力跟他搞好关糸吗?
更为重要的是,即将诞生的青阳市第一届市委常委班子,要从本地提拨十三名常委中的七人,除了孙华洋自己,按照惯例、级别和资历,肯定要从三个县的现任县委记和县长中选拔,放眼三个县,无论是青阳县的邓志军,拟或是望海县的余向阳和方天正,还是龙门县的罗海龙和方巧英,清一色是常宁的死党和铁杆,他孙华洋以后要在新的青阳市立足,还是绕不开常宁这道铁坎啊。
孙华洋的决心是,不管常宁是继续留在青阳,还是调往他处,必须先和他紧密团结,以后再择机图之。
让尤丽认常宁做干弟弟,倒是一条拉近双方关系的捷径。
见常宁有些犹豫,孙华洋说道:“小半仙,你什么意思,谁不知道你是杨司令的未婚孙女婿啊,说你高攀我,这不是明摆着打我的脸吗。”
“呵呵,对不起,老孙,我说错话了,说错话了。”
常宁不好意思的笑着,眼睛却看向了丁颖和方巧英。
丁颖笑着说:“依我我,孙记的提议,是一件好事么。”
方巧英也表示赞成,不过,她按照常宁事前的吩咐,给孙华洋出了个小问题,“孙记,小常不是不答应,他是怕有了这层关系,以后一起工作不方便呢。”
“嗯,方县长说得有道理。”孙华洋点着头,笑着爽快的说道,“小常,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和尤丽是干姐姐干弟弟关系,你们论你们的,我和你么,还是老孙和小半仙的关糸,该吵还要吵,该争还得争,你看怎么样?”
方巧英立即拍手赞成,丁颖也微笑着表示了意见。
常宁哪有不同意之理,这正是他要的结果呢,“好呀,我求之不得呢,我多了一位姐姐,等于又多了一个能噌饭的地方了。”
皆大欢喜,丁颖和方巧英忙着向尤丽道喜,一下子改口称姐道妹起来,尤丽的脸更红了,一双秀目冲着常宁,散放着无限的柔情蜜意。
孙华洋也是高兴,笑着说道:“三位女同志,厨房里有我朋托人带来的一串大闸蟹,麻烦你们三位了,我要和小常喝几杯。”
三个女人知道他们两人要谈正事了,相视一笑,叽叽喳喳的,结伴去了厨房。
孙华洋微微一笑,和常宁点香烟吸了起来,“小常,三县合一计划大局已定,一星期之内,国务院就会正式对于宣布,接下来的首要工作,就是人事安排了。”
常宁笑着说道:“呵呵,那是肯定的了,我还知道,新的青阳市首任市委记,名叫孙华洋,也是肯定的喽。”
孙华洋不置可否的笑笑,眉宇间是隐藏不住的志满意得,“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我孙华洋不过捡了个便宜而已嘛,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老孙,你原来算是付厅,马就是正厅了,虽然只升了一级,可从你的职务来看,从普通的地委常委直升市委记,相当于跨越了三个台阶,难道不应该值得骄傲和庆贺吗?”
孙华洋点着头,收起笑容后说道:“小常,对不起,省委组织部朱永军部长找我谈话的时候,似乎没有提到你的名字,为此,我专门找过王记,他好像也是讳莫如深……因此,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消息来看,在未来的人事安排中,没有你的名字。”
“老孙,我理解省委领导的意图,将青州地区一分为二,必然会引起青州那边的强烈不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两个地区的对立和冲突是很难消除的,必须有人站出来,为此承担责任,我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孙华洋心里默然,暗暗佩服常宁敢于担当的勇气,“小常啊,委屈你了。”
“呵呵,老孙你怎么了,大过年的,又是大喜大庆的大事即将到来之际,说得高兴的事嘛,快透露透露,其他人是怎么安排的,我也好向他们讨杯喜酒喝啊。”
孙华洋点头道:“这只是我个人提出的建议,再综合三个县的常委们的意见,至于省委组织部最后怎么定,我就不知道了。”
“按照新市委十三名常委的规模,就地产生七名,三个县的县委记和县长都应该进入班子,剩下一个位置,我推荐了你的干姐姐丁颖,也就是说,余向阳、罗海龙、方天正、方巧英、邓志军、丁颖和我,由于是首届市委领导班子,级明确规定,市人大主任和市政协主席,必须进入常委班子。”
“省委组织部朱部长向我吹过风,我可能担任市委记,其他六位的职务,是纪委记、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市委秘长、市人大主任和市政协主席,从外地调入的同志,将分别担任市长、党群付记、常务付市长、市政法委记、宣传部长和警备区司令。”
常宁听得心里一乐,也难怪孙华洋急着和自己拉关糸,这新班子里明确的七位,他孙华洋就是个孤家寡人,即使外来的六个全是他的人,他也难以得瑟。
可那是不可能的,省委现在是王群骥、张华云和王国维三方角力,互相牵制,怎么可能出现单方通吃的情形呢。
“小常,三个县的常委会成员,又分成两三种情况,一是符合干部四化标准的,着重优先安排,象望海县的丁国明,龙门县的郭腾飞,都可能采取一步到位的办法,直接担任各区的区委记,这是名符其实的三级跳啊,二是连升两级,担任各区的区长或付记,三是部分年纪较大的同志,普调一级后,进入各区的人大和政协担任一把手……现有三个县的非常委付处级干部,也要根据干部四化的标准重新摸底排队,一部分人进入各区新的常委班子,一部分人不升不调,还有个别能力不足的同志,要乘此机会果断的拿下。”
“至于你最关心的青阳开发区,根据省政府的提议,未来的开发区可能叫新区,级别提升为区级……关于这一点,省委的三驾马车出奇的一致,认为其领导班子不宜大动,除了增补所缺领导成班子成员以外,其他同志一律不予调整……”
孙华洋娓娓道来,语气中却颇有担忧,三县合一,功成名就,连升两级,意气风发,可遗憾的是,他自己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常宁是听而不语,孙华洋此时此刻的心中所想,他是一清二楚的,无非是继续合作,进一步加强联盟的关糸,或者是希望常宁做出一些让步,让他能获得其中更多的利益。
“怎么啦,你我说了这么多,你总得发表一些看法嘛。”孙华洋笑着说道。
常宁急忙摇头,笑呵呵的说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既是从政之道,也是我为人处世的原则,从你老孙嘴里说出来的,一定体现了组织的意图,我身为xx党员,怎么能对组织的决定妄加评论呢。”
“去你的。”孙华洋笑骂道,“就我们两个人,你还藏着掖着,分明是看不起我嘛,还是套用你的话,你姑妄说之,我姑且听之,仅供参考,后果不负。”
常宁点着头,却不马开口,而是在心里慎重的思量了一番。
“老孙,按照事物的一般规律,和人世间无数同样的例子,最初的阶段就象少男少女新婚的蜜月,情意绵绵你浓我浓,肯定是团结得不能再团结了……但是,马就会有其他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简单给你归纳一下啊。”
“第一类矛盾,是外来势力的加入,和本地原有对立势力的死灰复燃,比方说,郑家的人,肯定要利用省长张华云的关糸,千方百计的重新染指青阳的政坛,而柳白明、史宝山和郭红军等人,甚至你曾经的战肖文明,都有可能寻找新的靠山,当然,面的人也会主动的找他们。”
“第二类矛盾,是三个县之间的矛盾,别以为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三县合一的丰功伟业,就很团结很统一了,你就等关,说不定这类矛盾,会成为新的青阳市的最主要矛盾。”
“第三类矛盾,在这次三县合一工作中,没有得到实质性好处的人会怎么想?……”
“第四类矛盾……”
“……”
孙华洋诚恳的说道:“所以,我孙华洋需要你的继续帮助和支持啊。”
常宁狡猾的笑了起来,“老孙,我乐意继续奉陪……嘿嘿,你一定知道,什么叫坐地分赃?”




宦海风云记 0426没我的份
农历正月十三,又是一场大雪,为青阳大地披一层厚厚的银装。
常宁家的客厅里,四门紧闭,窗户密锁,天花板的日光灯发着崭亮的光芒,立式空调开得吱吱的响,让偌大的客厅里热气腾腾,让只穿着睡衣卷缩在沙发的常宁额头直冒汗。
那台新买的二十寸金星牌彩色电视机,正在重播之江省早间新闻。
再过半个小时,之江电视台将直播青阳市成立仪式。
电话铃又一次讨厌地响了起来,“他娘的。”常宁骂了一声,伸手出去扯掉了电话线,一大清早的响个不停,烦人哟。
刘月红作为范氏集团公司的代表,也被邀请出席立市仪式去了,家里只剩下常宁一个人。
常宁一边抽着烟,一边轻松的让自己的思绪胡乱的飞行。
在孙华洋家,一边吃着大闸蟹喝着青州大曲,一边和孙华洋达成了“继续合作”的协议,更让是一场名符其实的坐地分赃,两个人讨价还价,互不相让,你来我往,妥协合作,毫不客气的瓜分取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利益,不,他们连应该属于别人的利益,都要贪婪的抢走。
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可没等常宁答应,客厅的门就被推开了。
不用回头,那有些飘忽的脚步,准是老舅常学军的,他总是那样的生活态度,对干什么都是轻松以对,连走路也不例外。
这是个奇怪的组合,除了常学军,还有金汕和丁一龙,满头白发却精神闪烁的老不死王石,和他在农机厂的哥们、一起参加过水洋乡抗旱的黄小冬。
常宁没有起身,瞅了瞅常学军手里的几瓶白酒,好奇的咦了一声,“你们几个,怎么搞到一块去了?”
常学军解释道:“金汕和小冬是福利院时的发小,本来就是一块的,老王正好在我那里喝酒,听说你在家,就想过来看看你。”
“呵呵,谢了啊各位。”常宁瞧着老不死王石,坏笑着说道,“老不死,你他娘的邪了门了,和张大妈搞到一块,越活越年轻了嘛。”
老不死王石嘿嘿笑着,一点也不掩饰他的幸福,“你小子,还是狗嘴里不吐象牙,用你红包写的话,我这是枯木逢春到,铁树开新花,老牛耕旧地,几度夕阳红,小子,我今年不是六十二,是二十六勒。”
常宁笑得嘴也喝不拢,指着金汕道:“君子不夺他人之美,这是金汕拚凑的诗,嘿嘿,虽说有些直白,可倒也用得贴切,老牛耕旧地,他娘的,晚了一些,累了一点,可也算是继续革命不是?”
客厅里一阵坏笑,放肆得毫无顾忌,前不久老不死王石,和水洋镇政府食堂的张大妈,举行了正式婚礼,大家正好都是参加了的。
“臭小子,你就使劲的损,嘿嘿,我脸老皮厚呢。”王石开心的笑着。
常宁坐了起来,拉着王石的手说道:“老不死啊,张大妈的几个孩子都有工作了,你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以后就跟张大妈去享点清福,我范家岙那里的农庄快投产了,你和张大妈就搬到那里去。”
“嗯,行,学军都跟我说了呢。”王石点着头笑道,“嘿嘿,就是没想到,年轻那会儿,给你外公的老子当长工,现如今老了老子,又回去给他的外玄孙看家护院了,因果,因果啊。”
常宁收起笑容,忽地伸腿踢了黄小冬一脚,“哼,没出息的家伙,我早就跟邱玉宝说过,你小子要是没人帮忙,一定又是第二个老不死,前半生打光棍的命。”
黄小冬赧然的笑着,不敢顶嘴,在水洋这几年,官倒是当到了付科,十里八乡有名的好小伙子,可奇了怪了,就是找不到能牵着手看电影的正式女朋,用好朋王君青的话说,轰轰烈烈的谈了几十场恋爱,成功的希望总在下一场。
“小冬,这回把你调到大青山旅游开发区,跟王君青搭挡,我是有特别考虑的,你搞公关挺在行的,正好可以弥补君青的不足,呵呵,当然了,君青跟我提过,高村我二师兄家的三丫头对你很有好感,就看你有没有本事做我的师侄女婿喽。”
“领导放心,我一定努力,一定努力。”黄小冬傻笑着道。
常宁把王石和黄小冬都打发走了,老舅常学军也回去后,客厅里只坐着金汕和丁一龙两个人。
按常宁的想法,他是想把丁一龙安排到公安局去,于建云也提过好几次,可丁一龙不愿意。
“领导,既然,既然你不让我跟你了,那我就不提了,我和丁姨说了,我留在小车班,给丁姨开车。”丁一龙说道。
1...158159160161162...4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