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兵魂(书坊)
朝中仅有柳乘风,赵士德两位老臣,现在赵士德告老还乡,柳乘风老迈,怕也在朝中待不了几年,当初大家劈荆斩棘,在危难中共渡难关,足以看出两人对燕国的忠心。
赵士德要离开,即便两人从前意见不合,他对赵士德颇有微词,不过,离别之日,还是希望君臣之间和和美美。
然而,赵士德依旧婉言相拒,满脸歉意的道:“微臣谢皇上厚爱,但臣家中有急事,今日向皇上请辞,明日清晨,微臣便会带着家眷返乡。”
再次被拒绝,林枫有点无话可说,道:“嗯,朕准备了。”
“多谢皇上,微臣告辞!”赵士德闻言,拱手向林枫道,这或许是两人之间,最后一次行君臣之礼了。
赵士德离开,慕容柒嫣望着消失在门外的背影,脸颊中带着疑惑,向林枫问道:“相公,赵士德,从前也是这般吗,我怎么觉得他今日行为有几份古怪。”
“你多心了,他就是这个性格!”林枫没有在意,不在乎的说。
两人为君为臣好几年,当初,在燕国面临亡国之时,赵士德力排众议,能够坚持抗击戎族,已经表现出他的执拗与作风。
今天,既然又执意要告老还乡,肯定会坚持己见,既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
庆州发生的事情,让林枫心情沉重,与慕容柒嫣聊了许久,才在慕容柒嫣寝室休息下来。
不过,今天对他而言,注定是不眠之夜,午夜,燕京城门被打开,来自达州的探子,策马飞奔进入燕京,直奔皇城。
不久,宫内传出声音,达州民乱,十万百姓起义。
林枫刚刚休息,便被安恒在门外唤醒,随意披着龙袍,去了暖阁。
来自达州的探子尚未离开,外面又有太监引来探子,道:“白马关外,百姓强抢州府粮仓与府库。”
林枫听到两个消息,彻底懵了,达州与白马关,同时在燕国旧地南北两处,素无瓜葛,今夜,却同时传来民乱的消息,这是意外的巧合,还是有人蓄谋已久,准备从内部瓦解燕国、
不过,林枫显然小瞧了事情的影响力,这一夜,单单从燕国各地进入燕宫的探子,就有六七名,汇报情况不是起义,便是发生抢粮杀官吏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既有燕国旧地,又有晋国旧地。
根据探子汇报,这些起义的百姓,打着各种旗号,正从四面八方杀向京城,似乎有灭掉燕国皇室的想法。
事已至此,林枫已经清楚,这是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起义,不管对方为何杀向燕京,目前,若再不了又所动作,燕京将处于四面危机中。





极品帝王 378.第378章 抽丝剥茧上
“达州起义!”
“浑河郡部分州县起义!”
“少阳郡部分州县起义!”
………………
平日里安静的燕宫,今夜灯火通明,气氛紧张,各地探子不断火急火燎跑进宫内,同时,越来越多朝中官员被招进宫里。
暖阁内,烛台上闪烁着亮光,每个人坐立不安,每每有消息传来,他们神色就会越发凝重,吃惊和意外。
自午夜被安恒唤起,直至黎明,几个时辰内,林枫始终没有安生过,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传进燕宫。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燕国有六州发生叛乱,不仅林枫始料不及,连在场官员也惊讶无比。
近年来,燕国注意力放在对外战阵上,为安抚百姓,朝堂上,不仅没有增加税赋,相反始终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岂料却发生民乱。
数十万百姓掀起狂潮,他不是没有解决方法,实在是不解其惑。自他主张燕国以来,自诩没有亏欠过百姓,轻徭薄赋,许多时候还会免费发放粮食,今年春耕,对迁移到浑河,下邳两军的数以万百姓,更是免费赠送耕地,种子或者耕牛。
他不觉得有什么地方亏欠燕国百姓,在外部环境大好,燕国准备积攒实力,厚积薄发时岂料,燕国内部却出现了状况,发生叛乱主力军队还是燕国人,林枫生气,恼怒,觉得自己好心被当作了驴肝肺。
若说,晋国旧地百姓西发生叛乱,他能够理解,毕竟,晋国灭亡,对方思念旧国,不习惯燕国政策,也是情有可原。
但庆州,达州,白马关,浑河部分地区,这些地方不是燕国旧地,便是燕军从东胡手中夺回的地方,按理来说,这些人最该支持自己。
可惜,偏偏事与愿违,他最放心的地方,却发生了意外。更可恨,六州百姓起义,势如水火,一怒掀起狂潮,附近州县许多不明就里的人,也参与其中。这些人,像股逆流,气焰嚣张,朝着燕京而来。
夜里,文季师,司徒,简玉彦,楚夫晏等六部大臣,及柳玄远,候铭封,张羽等在京城的大将,也全部被招进宫来,商议此事!
文季师,简玉彦及柳玄远等人常在军中,根本不了解朝堂的事情,朝堂之上,许多事情由六部官员经手,交给司徒和楚夫晏审核,最后由林枫决定。
在当前情况下,众人猜不出什么环节出现问题,引起六州慌乱。
直到黎明,一夜未眠,彻查燕京粮食的柳乘风,风尘仆仆进宫,事情才有了些许眉目。
在获悉粮食可能会出问题,柳乘风黄昏时离开燕宫,就紧急前往骡马市内,召集粮食商人,调查这件事情。
果然在商人口中获悉定点蛛丝马迹,根据商人所言,在燕国许多地方,存在哄抬粮价,以次充好,许多地方低价卖出的种子也是陈粮,引起民怨。
柳乘风了解情况后,马上派人清查了京城的全部粮仓,没有出现以次充好现象,也没有发现陈粮。但在彻查粮商府库时,在两家商人府库中发现了大量发霉粮食,在拷问之下,粮商道出了实情。
燕京之外州县,许多商人趁着官府救济百姓时,低价从官府手中购买粮食,运到其他诸侯国,高价卖出后,又低价收购当地陈粮,发霉粮食,运回燕国,高价卖给百姓,从而赚取差价,据说,但凡这样的做的商人,不仅会赚取暴利,还会得到朝堂上某些大人物的暗中支持和奖励。
至此,柳乘风差不多清楚事情缘由,但事情却与庆州逆徒没有丝毫联系,这又让他疑惑。
不过获悉燕国存在这么大的问题,他还是被惊出浑身冷汗,民以食为天,粮食出现问题,若不提早解决,肯定会酿成大祸,影响燕国长久大计。
怀着忐忑心情,匆匆进宫,他却看到在暖阁内,朝中文武官员齐聚,皆为朝中实权人物,不仅惊讶起来,莫非还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待他把事情前因后果说出,又获悉六州百姓起义,浩浩荡荡向燕京而来,顿时意识到自己终究晚了一步,事情提前发生了。
六州百姓涌现京城,问题有多严重,不言而喻了。他作为刑部首脑,没有提前察觉燕国市场存在投机倒把的事情,定是罪不可恕。
不过,大家注意力全部放在六州百姓西起义的事情,暂时没有人顾虑他。了解事情端倪后,司徒率先道:“皇上,六州百姓起义,先前不清楚缘由,现在看来皆因粮食出了问题,而且,六州互不相连,却同时发生民乱,微臣以为,不仅仅是这件事情在暗中进行,布置得滴水不漏,更主要,有人在暗中调度,专门针对燕国。”
“我知道粮食出了问题!”林枫微怒,依照柳乘风的话,朝堂大臣中,有人从中作梗,不仅公然违抗燕国律令,更在粮食上做手脚,当前百姓动怒,表明事情已经发生极长时间,朝堂上,却没有官员注意到,天长日久,引起民怨。
当前,没有多少证据的情况下,很难查出朝中谁是幕后黑手,同时,对投机倒把的商人进行补贴和奖励,这需要强大财力支持,会不会有门阀或者诸侯国参与,不得而知。
他考虑的问题既不是查清幕后黑手,也不是六州百姓杀向京城,而在考虑春耕,解决粮食问题。
春耕时间不长,若在查清这件事情端倪之后,再考虑春耕,肯定会错过耕种时间,大大影响秋收产量,严重影响伐东胡计划。
起初,他计划春耕按时完成,秋收之后,燕国有了余粮和赋税,财力和粮食得到有效补充,就能够对东胡动武。
岂料,近期粮食出了问题,连耕种的种子也有问题,这意味着若不及时弥补,秋末时,燕国许多地方会颗粒无收,不仅影响伐东胡,还会造成燕国大面积饥荒,从而严重影响燕国持续发展,可谓火烧眉毛,大意不得。“余哲铭,计穷,马上计算下,要弥补损失,需要花费多少钱粮!”
“是!”
因为燕国地理情况不同,有些地方已经耕种,有些地方尚未春耕,他急需了解,重新耕种,需要花费多少代价,同时,重新拨粮,扔掉旧粮,需要花费多少钱粮。依照燕国的财力,能不能渡过难关。
不管,春耕究竟可弥补多少损失,林枫都清楚,这次燕国被人算计,不仅需要额外花费更多粮食,同时,还需要长久时间内,来愈合百姓与朝堂的隔阂。
可谓丢了夫人又折兵,损失惨重!
在余哲铭,计穷两人讨论出燕国该花费多少钱粮之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六州数十万百姓起义,依照燕京驻扎各军团战斗力,能够轻而易举歼灭。
他却并不打算这么做,根据柳乘风汇报,百姓起义,皆因粮食出了问题,许多地方粮商偷梁换柱,以新换旧,大大影响了朝堂在百姓心中美好影响。
许多百姓尽因担心粮食出了问题,才参加起义,若强行增压,确实能够解决问题,却也把百姓推到朝廷对立面,那些没有准备与朝堂对抗到底的人,或许彻底沦为义兵。是故,要平息百姓怒火,还要从解决粮食问题,解决了粮食问题,许多人会主动回归,对那些顽固分子,若难以劝服,就唯有出兵镇压了。
“司徒,楚夫晏,当前数十万百姓涌现燕京,你们有何打算?”林枫语气沉稳的问道。
司徒没有犹豫,站起来,走到暖阁中央道:“必须出兵镇压,绝不能让各州百姓汇聚在一起,当前许多百姓,参与乱军,多为了京城讨个说,但六州百姓若汇合,数十万聚集,对方未必不会生出不轨的想法。
何况,六州百姓分散,很容易阻挡,汇聚之后,就必须花费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若京城军队注意力放在六州百姓身上,未必不会引起其余各郡州百姓效仿,更重要攻克晋国不久,对方尚未全部归心,若群起效仿,燕国会彻底陷入混乱中,所以,微臣以为这件事情必须快刀斩乱麻。”
“不错,确实不能让六州百姓回合。再者,百姓涌现京城,皆因朝堂迈出的粮食和种子,被不法商贩以次充好,引起天怒民怨,所以,为臣以为找出从前印刷的告示,派人在沿途各州张贴,让百姓清楚朝堂举措,宣布对不法商人惩治命令,同时以身作则,在问题严重的州,及时重新恢复春耕,心存疑虑的百姓,会把对朝堂的怒火转移在不法商人身上,或许会主动返回,从而减少起义百姓数量,但凡顽固不化的人,便可能是这件事情的幕后真凶,就不必留情,格杀勿论”楚夫晏说道。
当前情况下,似乎唯有这样的方法了,恢复春耕,解散乱民成了当务之急。林枫点点头,道:“事情就这么办,同时,马上派人去各郡州,查清各地粮食存余及好坏,,对投机倒把,参与此事的商人全部抓捕,审出幕后元凶,全部当中斩杀。”




极品帝王 379.第379章 抽丝剥茧中
此时,林枫思绪有点混乱,或者说,截至目前,他还没有滤清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处处被动,即便清楚事情非常严重,却有点老虎吃天无法下抓的感觉。
从目前掌握的消息,种种迹象与庆州没有联系,但从庆州逃回的禁军临死前,仅仅说出粮食几字,夜里就从各地传回百姓因为粮食的事情,发生起义的事情。
倘若说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他绝不相信,定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何况,查出庆州出了问题,几乎在相同时间内,就发生六州百姓起义这样的事情,过多巧合背后肯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毕竟,自从六州百姓起义发生时起,就意味着燕国在这场不明不白混乱中,遭受莫大损失。
在没有掌握过多事情线索的情况下,唯有抽丝剥茧,查清事情真相。而且,依照他的预感,燕国突然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没有门阀世家或者诸侯国暗中支持,手无寸铁的百姓不会掀起这么大风浪。但没有灭掉东胡前,他又不希望这件事情背后有诸侯国支持。
想了想,林枫迅速作出决定,当机立断,道:“候铭封,放下婚事,马上带三万铁甲骑兵,前往达州,平息民乱,同时防备宋国在边境生事,必要时,先斩后奏,绝对不能让起义百姓涌现京城!
拓跋羽,带上五万轻骑,前往浑河地区,与李绕平息浑河民乱,密切监视东胡人,若东胡人趁机挑衅,务必出兵全部歼灭。柳玄远,带上麾下军队,前往隆林郡,防备晋国旧地有人生乱,但凡察觉有人妄动,直接斩杀!”
没有任何头绪时,林枫希望快刀斩乱麻,把所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随着时间推移,事情真相会一步一步浮出水面,从而会越来越接近真相。
“是!”三人领命。”马上转身离开。
林枫继续吩咐道:“张羽,你与雷杰英,率领禁军,刀锋战士,及麾下轻骑,拱卫京城,严控乱民进京,燕京乃燕国核心,绝不可掉以轻心。”
“是!”
对待起义的百姓,林枫对策刚柔并济,或者说,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朝堂已经开始重新免费发放春耕的种子,若有人不肯返回故地恢复春耕,而有狼子野心,他会让对方清楚,什么叫后悔莫及。
将来若查处事情真相,他非把始作俑者千刀万剐,以泄心头怒火!
这时,文季师站起来,站到暖阁中央,神色愧疚的说道:“皇上,微臣以为发生这么大事情,该修改律令了,从前,对待不法商人,仅仅处于重罚,极少处决。但从当前事情来看,主要参与者便是商人,司徒大人从前说乱世用重典,臣以为不妥,但从今夜发生的事情来看,对待心存侥幸的人,就不该心慈手软,手下留情。”
文季师深知,相较于诸侯国对待商人的态度,燕国朝堂对待商人的态度,绝对最为包容,开放,没有与民争利,奈何依然有人贪心不足,或者说,心怀鬼胎,搞出这么大的事情,也太目无王法了。
闻言,林枫也意识到,长期来,他太过心慈手软了,总希望以德服人,感化所有人,重典治国的事情,司徒提说过,慕容柒嫣在骡马市发生偷盗时也提起过,不过,他向来不喜欢太粗暴,始终没有当回事,现在看来自己的好心,被某些人钻了空子,连燕国旧地的百姓,两三年来,轻徭薄赋,在良好秩序下,也变得不安分起来,闹出这么大动静。
难道真应了那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既然有人明目张胆挑战燕国律令和自己的底线,他也没有必要手下留情了。“依你之言,与司徒商议改变律令,尽快颁布。”
“是!”文季师道。
想了想,林枫继续道:“夫晏,近期,你与柳大人清查燕京不法商贩,确保燕京稳定,不可出现披露。”
“皇上放心!”
这时,余哲铭抬起头,手中拿着小册子,与计穷互相点点头,望向林枫,道:“皇上,微臣暂时没有任何依据,故而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当前损失的基础上扩大两倍,依次推算出若为安抚百姓,免费发放春耕种子,估计会消耗六百万两纹银,这还不包括乱民穿州过境,抢夺乱杀造成的损失。以及今年秋收的影响,若算上秋收,根据往年经验会损失更多,足足有数千万两白银。”
林枫闻声,倒吸口冷气,柳玄远等人在晋西打仗,一年时间,也不过消耗两千万两白银,现在六州百姓起义,会消耗这么多。
这般一来,对燕国不是切肤之痛,怕也伤筋动骨了,影响不可谓不小。“为何这么多,数千万两纹银,是不是太过多了?”
“皇上,余大人之言,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毕竟,燕国吞并晋国,领土扩张,这次又有晋地百姓参与,自然损失更多了!”计穷道。
林枫揉揉太阳穴,事情太多,他倒忽视了这茬事情,不过损失确实太多,他还是有点接受不了,却也无可奈何。道:“近期大家辛苦些,六部全部轮动起来,应付当前发生的事情。”
清晨,燕京上下气氛变得非常严肃,甚至有点恐怖,在悄无声息中,刀锋战士身披铁甲出现在街道上,刑部衙役亦来回穿梭,不时迅速破门而入,闯进许多商会或商人家中,不久便看到许多人被五花大绑压出来。
看到街道上情形,不明就里的纷纷议论起来,却极少有人清楚事情真相。
然而,刑部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刑部衙役抓捕商人,绝非随意抓人,而是根据手中掌握地情报,有根据抓捕。
为迅速滤清事情经过,又有林枫重典治国的提示,严酷审讯下,事情有了眉目,经过商人交代,提前揪出一名朝中官员,数年来始终在户部任职,官衔不大,却也是燕国命脉部门。
根据商人交代,这名官员通过自己在朝中权力,给投机倒把的粮商形成保护伞,大开方便之门,长期来以户部名义,去各诸侯国采购物资,实则暗中倒卖粮食,他从中收取好处,所行与朝中颁布政策相违背。
当把户部官员抓到刑部大牢时,在这名户部官员口中没有询问出太多事情,对方就咬舌自尽。好在柳乘风带人审讯时,楚夫晏带人抄了他的家,结果收获颇丰,查出许多问题,果然有朝中官员,在暗中捣鬼。
楚夫晏不敢掉以轻心,匆匆向燕宫而去,发生这么大事情,他需要马上面见林枫。
依照手中掌握资料,所有事情全部指向一人,楚夫晏是没有想到,平日里,在朝堂上,表现谨慎的赵士德,会与这件事情有千丝万缕联系。
自他入燕国来,与赵士德公事也有一年之久,平常对老实本分的赵士德尽管印象不深,可天天谋面,对赵士德在工部为官,作出的贡献却不能否定,可惜知人知面不知心,对方暗中却作出这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特别是,他还是六部长官,在燕国担任重要职务,在外人眼里,他是忠君爱国的榜样,也是朝中两名燕国旧臣,曾经有段时间,他在朝中权势滔天。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对燕国影响不可谓不小。
楚夫晏来到燕宫,林枫正在批阅奏折,一夜未眠,又有琐事揪心,林枫气色不是太好,却不得不继续坚持。
根据各地传来的奏折,目前来看,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
不过,为防止有些事情在暗中进行,或者有些官员玩忽职守,没有查出问题,但凡来自燕国旧地的奏章,他都会回复检查粮仓粮食,保证春耕顺利进行,彻查各地商人,严防投机倒把。
燕国旧地六州发生的百姓起义,对燕国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他不想吞下了晋国,燕国旧地却陷入混乱中,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何况,即使有些地方没有发生祸端,在当前情况下,也有防患于未然,避免意外发生,给燕国造成二次损失,延迟伐东胡的时间。
这时,楚夫晏却匆匆来到御书房,看神色似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林枫的心忍不住咯噔一跳。非他心里承受能力不行,实在是民乱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不仅对本地造成破坏,穿州过境,所过之处,就像蝗虫会留下大片狼藉,损失不断扩大。
灭掉晋国后,他已经踌躇满志在筹划对东胡用兵了,若再继续发生祸事,燕国三年来积攒的财富,可能会全部毁于一旦,对东胡用兵,变成了无稽之谈,所以他不敢掉以轻心。
楚夫晏正在整顿京城商业,对投机倒把的商人抓捕处置,这会儿,匆匆来到御书房,显然不是又有新发现,便是有大事情发生了。
放下手中毛笔,林枫着急的问道:“夫晏,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极品帝王 380.第380章 抽丝剥茧下
查出赵士德这般位高权重的人物,楚夫晏岂敢隐瞒,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清清嗓子,直言道:“微臣在清查商人时,确有所获!”
楚夫晏没有直接说明事情经过,反而上前几步,从怀中掏出赵士德与户部官员的通信,及户部官员留下的账册寄给安恒。
林枫从安恒手里结果书信与账册,放下账册,先翻阅起书信来,他迫切想要知道,谁是这件事情的幕后黑手。
随着浏览书信,他急迫面色渐渐黑了起来,愤怒,抓狂,懊恼,赵士德,竟然是赵士德,太难以置信了。
即便昨夜柳乘风道出朝中有官员暗中与不法商人同流合污,为其大开方便之门,助纣为虐。私下里,他怀疑过许多人,却从没有怀疑过赵士德。
赵士德乃燕国老臣,辅佐过先皇,他主政后忠心耿耿,在燕国危难之际,生死存亡之时,依旧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对燕国可谓死心塌地。
即使后来两人因为新政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设六部时,他收回了赵士德手中大部分权力,却依然没有把对方驱逐出朝堂,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担任工部尚书。
直到昨天,赵士德告老还乡,他还准备在朝中设宴,为赵士德践行,觉得赵士德离开,自己少了位心腹之臣。岂料,这个被他当作肱骨之臣,国之栋梁的人,却在私下里作出这么多事情。
阴奉阳为不说,搅动六州百姓起义,其行为罪该万死,其心可诛,若被生擒,凌迟处死也为过。
倘若外人在暗地里捣鬼,林枫会怒,会暴跳如雷,却不会懊悔,抓狂。毕竟,当前燕国朝堂上,许多人没有经历燕国最困难的时刻。
1...151152153154155...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