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兵魂(书坊)
独孤皇后瞟了眼王元安,在自己最苦难的时刻,王元安总能帮助自己,不仅叹息道:“燕帝有句话说的不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目前,晋国若能推陈出新,将太好了,元安,不晓的你推荐何人?”
“太后,可否记的当年杀死武侯门徒的司马奢吗?此人,正是司马家独子,司马括!”王元安淡笑道。
“司马奢,他还有后人在?”独孤太后刚刚端起茶杯,闻言,手掌停放在空中,惊愕的问道。
司马奢,晋国名人,本为晋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武侯家不肯缴纳,司马奢依法处治,杀了武侯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
武侯大怒,要杀死司马奢,司马奢趁机劝说道:“您在晋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晋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北辰氏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晋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
武侯闻言,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晋王。晋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然而,司马奢的才华,不仅仅限于财政,相反,司马奢成名皆因军事,被后人誉为,司马奢,神于用兵,所向无敌。
司马奢影响了一个时代,他存在时,不论燕国,宋国,赵国,还是其他诸侯国家,所有名将,在他的威名下,唯有伏地称臣,这个时代被称之为司马奢时代。
从接触军队开始,直到晋侯称霸,不足二十年时间,司马奢带领一支千人骑兵,二十年间,形成百万雄兵,不断为晋国开疆辟土,打压燕国霸主地位,吞并宋国,很少晋西之地数十诸侯,建立不世之功,让晋国成为北方霸主。
这等功劳,仅有当年燕国崛起中,名将韩炎羽可媲美,两人被称为北方绝代双骄,两人的时代之后,数百年时间过去了,北方再也没有出现这等影响一个时代的名将,包括目前北赵名将李牧,在两人面前也唯有膜拜的份。
司马奢之后,数百年来,司马家子弟皆为晋国主要将领,有一门五帅十将之说,直到百年前,晋国皇室为帝位大乱,司马家举族迁移,一夜之间消失无踪。
而今,司马家子弟忽然出世,独孤太后不仅心头一震,司马家子弟,多懂行军打仗之法,有治国定邦之才,若重新为晋国效力,她长久来心中的疙瘩,也彻底解开了。
“元安,纵观晋国朝堂,也唯有你与哀家交心,也唯有王氏真心忠于皇家,这司马家弟子出世,晋国可解燃眉之急。”独孤太后面色兴奋,连连称赞。
两人详谈正欢时,北辰穹黑着面孔走上来,留意到王元安,顿时神态不爽,朝着独孤太后,道:“母后,皇儿找你有要事相商。”
此刻,北辰穹言语中意思明显,这在下逐客令,准备对王元安下手。
王元安识趣的起身,反正今日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会儿辞行也不影响大观。
然而,只听独孤太后语气沉稳的朝着王元安道:“元安,你不是外人,留下吧,皇儿有什么事情,有你在恰好可出谋划策。”
北辰穹看到独孤太后言语,心中不解,正欲开口,独孤太后又朝着他道:“皇儿,做人要知恩图报,更要慧眼识珠,母后清楚,今日你收到许多弹劾,清洗王氏的消息。
这会儿,你很生气,这不意外,心中有铲除王氏的想法,这也不例外,毕竟,你还年轻,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然而,你是否仔细考虑过,朝中谁忠谁奸,谁好谁坏,你分的清楚吗?”
极品帝王 290.第290章 姜还是老的辣
独孤太后宦海沉浮多年,又工于心计,尽管年纪大了,气势减弱三分,然而,若表现出气势来,依然有几分霸气和凌厉。
这会儿,她色厉内荏的言语,字字珠玑,句句有礼,像警钟似地敲在北辰穹脑袋上,让他思绪陷入沉思中。
先前半日,由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厉声斥责王氏多年来罪行,那些话语由他们口中说出,王氏族人多年来所犯罪行,简直罄竹难书,擢发难数。
重臣纷纷献言献策,要求彻查王氏,收缴王氏多年来积蓄,解决国库空虚问题,废除王纶钥兵权,由沐啸臣代替,驱逐燕国之兵。
众人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王氏之事又铁证如山,俨然证明王家多年来违法行为。
越来越多有关王家罪行摆在面前,北辰穹仰头深深叹口气,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呐。
经济军事需要,他必须依照王氏,纵然有心偏袒,可法不容情,何况,依照朝臣上书中,所罗列罪名,王氏一族,人人罪该当诛。
看着被北辰穹面色踌躇犹豫,摇摆不定的样子,王元安静静坐在旁边,一副平和神态,表面上不争不怒,心中却对北辰穹有几分鄙夷,帝王一怒,血流成河。
成大事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做晋国君王,所行所言,全要妇人提醒指点,简直烂泥扶不上墙,愧对晋国皇室列祖列宗。
照着北辰穹窝囊的样子,晋国迟早被灭,他先前猜测果然没有错,把王氏巨资及族人暗中转移出晋国的计划,亦没有错。
有关朝臣向北辰穹上书,罗列王氏罪名,及晋阳城流传的打油诗,王元安在家族探子口中,早就获悉了,甚至前面北辰穹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情,说话时什么样的语气,他全部了如指掌。
起初,他误以为北辰穹察觉自己计划,短暂平静后,就觉的自己杞人忧天了,他的计划,仅仅有少数家族核心人员清楚,这些人对家族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出卖自己。
因此,只能说,朝臣向北辰穹上书,清洗王氏,废除王纶钥兵权,及市井中的打油诗,全部来自一场阴谋。
赤果果的阴谋,既针对王氏,也针对晋国,若事情处理不慎,王氏有灭顶之灾。
思前想后,王元安准备面见北辰穹,把事情前因后果向北辰穹解释清楚,从而化解这场无妄之灾。
然而,王元安终究没有去寻找北辰穹,他太了解对方了,北辰穹没有主见,更没有独断心思,即便三言两语说服他,若继续有人向他进谗言,王氏危难仍旧难以解除。
故而,他选择迂回取胜。
姜还是老的辣,王元安侵淫阴谋诡计多年,王氏在晋国又拥有强大情报网,晋国朝堂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率先了解。
而今,朝中小人要扳倒王氏,踩着王氏族人尸体,争夺更大权力,简直痴心做梦。
晋国,真正拥有权力的人,仅有两人,他王元安及独孤太后。
当下独孤太后已经把权力全部交给北辰穹,朝中大事皆有北辰穹定夺,可北辰穹终究不堪大任,许多事情仍由独孤太后代劳。
面对突然而至的危难,他若直接找北辰穹说清,不仅洗刷不掉陷害在王氏身上的罪名,反而,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
何况,王氏家大业大,家族成员众多,难免有两三个纨绔子弟,仗着王氏威名,做些违法之事,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所以,在这场无端风雨将领之前,他没有做出任何反抗,更没有对家族子弟规劝,相反,在即将到来的暴风雨之前,王氏子弟依然如故,贤者俊才继续为国效力,纨绔子弟依旧我行我素,所有事情一如既往。
一副俨然不受外人影响的样子,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非功过,任由他人评说的样子。
同时,王元安亲自找独孤太后,把事情朝臣奏折中陈述内容,根据其意写成奏章交给了独孤太后。
两人作为晋国目前两个最有权力的人,近三十年来互相扶持,互相利用,早形成利益共同体。
他深知独孤太后,随着年是增高,心中在担心什么。因此,面对朝臣陷害,与其遮遮掩掩,不如依旧为晋国出谋划策,扮演忠心为国的角色,让独孤太后自己评判,最终,谁忠谁奸,谁好谁坏,定然水落石出。
一旦改变独孤太后心中想法,她有了定论,北辰穹的想法,就不是想法,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北辰穹太嫩,不足为虑,在王元安眼里,宛若没有爪牙的虎仔子。
目前,从独孤太后的话来看,他的计划没有半点失误,任外面风起云涌,暗流涌动,我自逍遥!
知子莫如母,独孤太后亲手带大北辰穹,对他实在太解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独孤太后就能猜测北辰穹心思。
这会儿,察觉北辰穹面色依旧带着微微薄怒,便想到他肯定对自己替北辰穹说好话,反而批评他感到生气,从而把怒火转移在王元安身上。
拉着北辰穹坐在身边,独孤太后一副慈母模样,语重心长问道:“皇儿,你可知王宗主找哀家何事?”
“能有何事,还不是罪行被揭穿,心中畏惧,特意来向母后求情。”北辰穹心中不快,语气就很不爽,这会儿,对向来尊敬的母后,语气中亦有几分暴怒。
今日之事,有点复杂,若母后力保王元安,自己要除掉对方,几乎没有可能,除非彻底与母后撕破脸皮。
同样,在重臣推墙的情况下,王氏昔日罪行皆暴露在眼光下,王氏欲逃过一劫,也唯有抱住太后这可大树了。
不过,事情若像他猜想的这般,王元安希望通过太后,逃避族人历历在目罪责,他会越发把王家连根拔起。因为,他讨厌别人威胁自己。
独孤太后闻言,神色失望,微微摇头,语气责备道:“皇儿,你太意气用事了,作为皇上,你的言行举止,不仅关乎国家利益,更随时决定众多人性命。
今日,你仅凭外人三言两语,却查清事情真相,就准备惩治王氏族人,所作所为,太冒失,太让人失望了。
你可知法不容情,倘若王氏真的触犯刑法,到了罪不容诛的地步,别说母后了,谁也救不了王氏。
然而,这会儿,王宗主前来,不仅陈述了事情前因后果,丁点求情话语也没有说出口,却仅是想方设法在解决晋国困境,你可以知道,王宗主先前向母后推荐了谁?”
北辰穹不服,狠狠瞪了眼王元安,暗想这老匹夫果然手段高超,不知说了什么话,给太后灌了什么迷魂汤,竟让太后一味替他说话。
忍不住愤怒的道:“母后,重臣言之凿凿,王家罪责铁证如山,不管他向母后推荐了谁,其目的依然在求情吗?母后,切莫被他行为,蒙蔽了双眼。”
北辰穹愤怒,语气很重,俨然下定决心清除王氏,解决王元安这个大患。
“你糊涂啊,皇儿,人言可畏,三人成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被外人说多了,也会变成事实,你有没有想过,你铲除了王氏,对谁最有利,是你吗,不是,是朝中各家大族吗,也不是,你和朝中重臣全是糊涂蛋,看不清当前局势。
今日,你若铁了心思铲除王氏,朝中各大家族表面获得胜利,来日当燕军兵临晋阳城时,大家全会变为晋军俘虏,需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晋国,你就什么都没有了,别人看不破这层道理,王宗主看不破这层道理吗?
他获悉你身边没有贤良之才,处理朝政处处制肘,特意要求司马家子弟出山,给你排忧解难,没想到,你却被一群别有用心的小人言语蒙蔽了双眼,分不清谁忠谁奸,谁在为晋国,谁在害晋国。”
“什么,司马家,母后,你没有骗儿臣吧,难道是司马奢的后裔?”
听到司马家子嗣,愤怒的北辰穹,顿时眉开眼笑,变的不淡定起来。当年司马奢何等厉害,一门五帅十将,在晋国形成从未有过的巅峰高度,自从有了司马家,晋国称霸北方两百年之久,可司马家隐世不出后,晋国也就失去了霸主地位,可以说,司马家见证和捍卫晋国最强大的时代。
与其说,晋国成就了司马家,不如说,司马家成就了晋国,毕竟,乱世六百年,有司马家的时代,才是晋国最强大,最风光的时代。
那时,燕国,宋国,赵国,北方全部诸侯国,在晋国面前都要俯首称臣,谁敢与晋国针锋相对。
可惜,司马家百年前隐世不出,没有了司马家,百年来,晋国兵锋越来越弱,领土越来越小,而今连微末的燕国,也敢欺负晋国,把晋国逼到灭国关头。
倘若司马家重新出世,为晋国效力,面对咄咄逼人的燕军,有司马家替自己排忧解难,他肩上压力也就没有那么重了。
极品帝王 291.第291章 攻心为上
一时间,还没有见到司马家子嗣,北辰穹就想入非非了,仿佛司马家子嗣出世为官,目前,晋国所有的难事,都能够迎刃而解似地。
王元安看着北辰穹欣喜模样,缓缓松口气,今日之祸彻底解决了,晋国这个是非之地,将不再是王氏安身立命之所。
离开前,王氏也该给北辰氏送给见面大礼,做事留一线,他日好想见,不过,王元安内心却不希望与北辰穹见面了,或者说,司马家子嗣出现,该来的终究来了,该结束的终究结束了。
晋国,再不值得王氏留恋了!
“当然,眼下晋国困境,唯有司马奢后代能够担起大任,皇儿,你这次必须好好赏赐王宗主,他担心纶钥一介女流,难以阻挡燕军步伐,特意派人出族人,四处寻找司马家后裔,上天犹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宋国西面大山中,找到隐世百年的司马家后裔。
为邀请司马家后裔再次出山,助晋国一臂之力,王宗主可派出了家族长子,终于,邀请司马家后裔出山。
你可好,受歹人蒙蔽,好坏不分,这般冤枉王宗主,倘若王氏要反,就算沐啸天在世,你觉得纶钥带领数十万近卫军,围攻皇都,难道颠覆不了晋国,颠覆不了北辰氏吗?”独孤太后色厉内荏,淳淳教导,一副爱子之心,全部表现出来。
先前,孤独太后收到的情报中,仅仅表明王氏长子前往宋国,具体事情独孤太后却不晓的,不久前,王氏家族长子返回,今天,王元安声称找到司马家后裔,想来前往宋国,肯定为了这件事情。
这些年来,独孤太后与王元安互相合作,前期为自己荣登皇后之位,她需要王元安及王氏支持,后来,随着王元安继承家族宗主之位,为晋国,为儿子,她越发需要王氏支持。
不过,两人之间,除了有数十年交情,更多时候在相互利用,两人皆为聪明人,互不点破而已,因此,王元安了解皇室动向,独孤太后亦了解王氏全部动向。
北辰穹头脑简单,四肢却不发达,根本不清楚母后与王元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当然,在听说司马家子嗣出山后,他心思更多放在司马家后裔身上,对王元安举动,对先前准备铲除王家的事情,早甩到脑后去了。
这会儿,急不可耐欲见到司马家后裔,面色汗颜,讪讪轻笑,朝着王元安道:“王宗主,朕先前被带人蒙蔽,糊涂了,你也晓得,那群无耻小人,整日在朕耳边喋喋不休,朕难免失去判断能力,你不要介意!”
王元安心中丝毫不把北辰穹放在眼里,与他计较,会拉低自己智商,降低自己人品,表面上却和颜悦色,好不介怀的淡笑,道:“皇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太后所言句句属实,纵然王氏族人所作所为,有三五纨绔触犯朝廷法令,可总体而言,王氏族人对朝廷忠心耿耿,不然,老夫不会让王氏女子,在国家为难关头,独身领兵前往前线,今日,皇上分是非,明大礼,老夫心存感激。”
听王元安这么说,丝毫没有与自己斤斤计较,北辰穹心中稍稍宽慰下来。还担心自己误解了对方,对方与自己置气,要见到司马家后裔,就有困难了。
这会儿,面色着急,忍不住四面张望,问道:“王宗主,司马家子弟何在,没有与你同时进宫吗,这会儿,朕就要见见他!”
司马家从前在晋国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对晋国贡献实在太大了,北辰穹若欲在燕晋之战中,保持不败之地,不容他不重视。
何况,当前晋国情况错综复杂,若有司马家子弟帮助他,许多事情迎刃而解。这会儿,就有点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司马家子弟。
王元安点点头,冲着不远处拍着手,不久,花园内走进来一位年轻男子走,乍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身麻布粗衣略显寒酸,三十多岁,下颚留有几蔟胡须,相貌并不出众,但一双眸子透亮,看起来非常精明,让人觉的狡猾,同时,身上散发着自信和从容,与普通男子看起来不同。
来人举止稳健走到三人面前,拱手朝着三人行礼,声音洪亮道:“草民司马括,见过皇上,太后,王宗主。”
北辰穹点点头,示意司马括坐下说话,可看对方衣着打扮,心中又有几分怀疑,此人看起来举止从容大度,不怒自威,带着几分气势,可当年司马家在晋国乃豪门家族,这会儿,司马括的穿着也太寒酸了。不久有点以貌取人,问道:“司马括,你当真为司马奢后裔?”
“不敢欺瞒皇上!”
“可懂兵法?”
“兵法韬略熟烂于胸!”
“何以证明?”
“皇上,若不相信草民身份,草民自行离去,不耽搁皇上时间。”司马括带着几分傲骨,对北辰穹的询问,感到非常不耐烦。
这时,王元安语气沉稳道:“皇上放心,老夫查询了司马家族离开晋国时的所有资料,确定司马家族落脚宋国大山,才放心邀请司马公子出山,绝对不会有假!”
“皇儿,王宗主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司马家子嗣,这么大的事情,他肯定越发不会出错,你就放心吧。”独孤太后太了解自己儿子,这会儿,他反复确定司马括身边,百分之百,在以貌取人,觉的司马括衣着太过寒酸了。
但他也不想想,司马家族当年是位极人臣,可对方既然铁定心思隐居深山,再多金银珠宝,对司马家族来说也无用处。何况,当年司马家族成员心思全部放在军政大事上,纵然一门五帅十将,却也没有留下多少财富。
听到王元安与母后的话,北辰穹继续上下打量司马括一番,心中依然怀疑司马括身边,不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自然清楚司马括身份了。
忍不住问道:“先生,当前燕国进攻晋国,数十万军队驻扎在墨林郡,怀宁郡又有燕军不断深入,先生是否晓得该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既为了确定司马括身份,同样,也是北辰穹心中最担心的问题,若司马括身份不假,就该有解决之道。
司马括闻言,不假思索回答说:“两国交战,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目前,晋国处于弱势,却不是没有方法可解。”
“你有何方法?”
有解决之法,北辰穹大喜,暗叹不愧为司马家子嗣,这般错综复杂的事情,司马括都有解决之法,定然是贤良之人。
同时,看司马括胸有成竹的样子,不仅对他心中几分好感,若此人真有真才实学,可解晋国兵锋,对他来说简直天上掉馅饼,就必须好好答谢王元安了。
“先祖兵训中写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今日,燕国采用反间计,故意挑拨皇上与王氏矛盾,倘若皇上中计,铲除王氏,没有王纶钥率兵抵挡,皇上无异于自毁栋梁,燕军没有阻碍,兵临晋阳城下,也不过两三月时间。”司马括语气淡淡,道理却说的明白。
北辰穹闻言,却毛骨悚然,先前朝臣在他耳边喋喋不休,惹得他烦躁,着实忘了王纶钥的重要性,若真像司马括所言,后果不堪设想啊,还好他前来询问母后建议,不然,今日铲除王氏,解除王纶钥兵权,将会酿成大祸,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先生所言极是,如雷贯耳。”北辰穹点点头,非常认同,却有不解,问道:“先生,你有解决之法,具体又该怎么实施呢,燕军将领狡诈,不宜对付!”
司马括微微摇头,似乎对北辰穹不满,却有继续道:“皇上,先前草民说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先前燕国采用反间计就心战,既然燕国采用反间计,企图在皇上与群臣之间形成隔阂,那么,晋国为何不故技重施,挑拨离间呢?据草民了解,目前晋国兵多将寡,急需提拔有能力将军,奈何时间紧迫,因此,要解决眼前燃眉之急,唯有让燕国内乱。”
“先生,燕国群臣精诚团结,想要燕国内乱,几乎不可能!”北辰穹道。
司马括面色轻蔑,很是狂妄,道:“燕军兵多将广,正面攻击晋国自然收获极小,而今,燕国有数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对晋国压力太大。
不过,燕国大军皆在外,皇上大可派人向燕国领兵主将,及燕国侯爷,以帝王待遇,向燕国三路主要将领送上厚礼,燕帝所处京城兵少将稀,最担心莫过于领兵将军叛乱,一旦皇上以帝王待遇给燕国将领送上重礼,定会引起燕国君臣互相猜测,轻者撤回燕军将领,重者赐死领军将军,这样一来,燕军诸将为保性命,肯定主动起兵,如此,燕国会彻底陷入内耗。晋国面临的全部问题,将彻底解决。不晓的皇上对草民建议,可否满意?”
极品帝王 292.第292章 局势变化
风景如画的御花园内,时间,空间仿佛在这一刻定格了,北辰穹,独孤太后,皆被司马括言语震撼了。
好一个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司马括不仅有粗略攻击战略,还有详细实施计划,倘若晋军能够成功挑拨燕国君臣关系,眼前困局会不攻自破,燕国陷入内乱,便是晋国出兵,吞并燕国的大好时机。
北辰穹望着司马括,有点不敢相信,这家伙,简直相当于千军万马,一出手直接攻向燕国软肋,准备一招掐死燕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