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秘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北域神灯
鉴宝秘术 第四二八四章 Car Boot Sale
是人就会八卦。
在这方面,张天元都不例外,他还曾专门去研究过乔治六世跟伊丽莎白的关系。
在许多英国人眼中,乔治六世和王后伊丽莎白是对恩爱的夫妻。
但新纪录片却宣称,女王父母乔治六世和王太后长达29年的婚姻,并不像以前描绘的那样是个充满浪漫的爱情故事,两人的婚姻充满了常人看不见的暴风雨。
研究学者称,乔治六世国王经常会对妻子发怒,甚至殴打过王后,导致伊丽莎白成了一个“憔悴的妻子”。
由于战争的压力和君主的负担,再加上不会演讲的挫折,乔治六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他经常会朝妻子发火。
英女王丈夫菲利浦亲王曾经回忆称,他岳父的一些话,是他一生听过的“最偏激的语言”。
英国剑桥大学布兰顿博士在纪录片中称,据一些王室仆人回忆,在有些场合,乔治六世甚至还殴打过妻子。
想到这些,张天元觉得或许这普通的生活也是很不错的,不必去羡慕王室的那种日子,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就挺好。
不仅刺激,而且很温馨呢。
王室珠宝的事儿,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张天元也闲不着。
于是第二天早上,就早早出门,独自一人去逛街了。
上一次来伦敦,虽然也逛过,但因为行色匆匆,其实对于伦敦,真得并没有很仔细地去接触,去融入。
这两天,英国的天气变得好了起来。
尤其是伦敦,简直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事实上,每当英国春秋拍卖季,就有一大群国人奔赴英国来淘宝,他们穿梭奔走在各个拍卖行中,这之中不乏少数藏家,但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古董商,经营着自己的买卖。
他们之间大多相熟,相互问候、寒暄,但又仿佛各怀心事,打着哑谜;还有一群人始终追随在一位老师模样的人身边,一件件地看拍品、讨论。
在拍卖市场中,不排除卖家找委托人入场竞价以抬高价位的情况。
也不排除为了避免同行内部竞价,几个人合拍一件器物,然后回流到国内市场拍卖或转手,再均分利润的情况。
毕竟今天国人对中国古董艺术品的狂热很大一部分是出于投资/投机而非收藏目的。
总体而言,从英国淘宝回国出售是有一定利润空间的,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热衷于从事‘回流海外中国艺术品’事业的人。
但这边的假货同样也是铺天盖地。
想要淘点古董,还真得有一双火眼金睛呢。
carbootsale就是英国的跳骚市场,一般只有周末开,有的早上7点左右就开始,早早就关门,游客一般要交1-3磅不等的入场费。
正所谓一个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宝藏。
carbootsale一般是英国人打扫阁楼,把自家不用的旧货装到后备箱里,拉到统一规划出来的空地,打开后车盖就开始廉价售卖。
价格一般非常便宜,基本上无奇不有:衣服,家具,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精致的小茶具,cd黑胶唱片,有时候还能淘到一些不错的小的古董油画或水彩画。
一个逛跳骚市场逛到一夜暴富的业界神话是一个美国家庭2007年在当地后院跳骚市场花3美元淘了个白色的小碗。
买家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中国北宋定窑1000多岁的古董,于是这个碗就一直被摆在客厅里积土。
几年后,买家总算对这个碗的出处起了好奇心,之后这个碗在2013年3月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中以222万美元(约人民币1385万元)成交。
这等天上掉馅饼的事虽说不会砸到我们头上,但俗话说“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眼力了。
别哪天一个兔毫盏砸下来我们却不认识它。
carbootsale是可以还价的,当然在快收摊的时候价格会更便宜,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把东西搬来搬去。
张天元今天就来到了这样的小市场,可以看到,在一大片的空地上,停靠着将近上百辆的汽车。
汽车的后备箱都打开着,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东西。
张天元溜达了一圈,对每件东西都觉得好奇。
不过必须得承认,这里的东西非常便宜,但大多数只能算是旧货,二手货而已,根本算不得古董。
但是在这样的地方转悠,你就会发现,拥有一双慧眼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了。
张天元就亲眼看到,一幅足以令国内的藏家为之心动的画作,竟然就那么随意扔在杂物堆里。
虽然这幅画,并不算是众人皆知的名画。
甚至画的主人,也并不是很出名。
如果你不是国画收藏圈子里的人,怕是会对这个人非常陌生的。
他的名字,叫高遇。
在明末清初画坛上,以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为代表的一批寓居金陵画家。
他们勇于反叛明末董其昌、“清初四王”等名家倡导的所谓“正统”复古画风,注重自然写生和自我个性张扬,对后世画坛产生了不小影响。
而入列画坛“金陵八家”的高岑之侄高遇,也是其中一位画艺不凡的明代遗民画家之承继者。
高遇,史上亦作“高适”,为清初江宁人,其字雨吉,具体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在世。
其父高阜青年时代就参加明末复社活动,工举文,善绘画,在当时便与王应宪并称“金陵二老”。
高遇从艺秉持家学,初师父亲高阜,后来就学于叔父高岑的门下,于画远绍宋、元诸家气格,此后技艺大进。
高遇尝为当时耆宿、妻子之叔周亮工创作一册《落霞晚眺图》,因此颇为受赏。
书画理论家和鉴藏家周亮工在《读画录》中,不仅“爱其俊爽,有逸气”,而且赞此“光景超然天半,正如青莲(指李白)妙句,出自天才,非(孟)郊、贾(岛)瘦可比也”;
誉称画坛“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欣赏其画后,亦慨然叹之:“此道后来之彦,能空群辈者,当推雨吉。”
高遇与其父高阜、叔父高岑一样,尤喜江南山水,但因种种缘故传世作品却不多,目前主要有《春山对话图》、《山水八开册》和《绿溪青嶂图》等。
此外市面上流通的高遇画作极少,而且真赝难辨。
鉴宝秘术 第四二八五章 牛首烟峦图
正因高遇的画存世少,而且真假难辨,此人的画价格不算太高,但如果可以确认是真品,卖个几十万人民币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就是存世极少。
单凭一个稀有,就足以让他的画作备受关注了。
更不要说,他的画,本身质量就足够好了。
张天元站在旁边观摩了一会儿,就上前和摊主攀谈了起来,询问要怎么才能买下这幅画。
结果摊主说了一句让张天元都瞠目结舌的话。
“这样吧,我才刚出来摆摊,你帮我把东西摆好,这幅画我就送给你了。”
张天元自然乐意为之。
尽管他不缺钱,但却难得有跟这些摊主结交的机会啊。
别小瞧了这些英国的普通小老百姓,说不定祖上就当过兵,去过中国,谁知道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虽然不知道这高遇的画是怎么到这个人手里的,但现在却不是纠结这些的事情。
张天元很清楚,自己目前要做的,就是先把东西弄到手,免得错过了。
其实摊主的东西并不多,毕竟只是一个两厢车而已,装了那么点东西。
不到十多分钟就收拾完了,摊主很是爽快地将高遇的画送给了张天元。
拿到画之后,张天元急忙到了自己的车里,开始仔细欣赏了起来。
这幅《牛首烟峦图》绢本设色画轴,纵174.5厘米,横28.5厘米,就是高遇的一件山水画代表作。
画中所绘的牛首山为金陵南郊风景名胜佳境,这一带每逢春季漫山遍野青翠葱郁,桃飘李飞,鸟语花香,沁人心脾,当地百姓络绎出城踏青登高,凭巅眺览春日景象。
故昔日蓝鲸尝有“春牛首、秋栖霞”习俗。
晋代“永嘉南渡”以后,元帝司马睿欲在都城建康宣阳门外建造阙楼。
由于当时国力衰弱,陪同踏勘的丞相王导有意指着城南正对面的牛首山双峰(形状酷似牛头上的双角角),谓元帝曰:“此天阙也。”
据说此建议曾为元帝采纳,故该山因名天阙山。
蓝鲸首山还是释门禅宗分支“牛头宗”的发祥地与开教处,人文遗迹和历史典故颇多。
“牛首烟岚”曾被列为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徐徐展轴品览,但见清澈甘洌的牛首山溪顺势向下潺潺流淌,于恬幽中平添了几许灵动之感。
两侧岸坡平缓无奇,松柏杂树苍翠欲滴,参差错落,巍然挺立。
攀山之道呈纵向“”形蜿蜒曲折,逐渐通往峻拔陡峭的牛首山巅。
途中冈峦起伏,景物茂盛,金陵名刹弘觉寺掩映在绿阴丛中,寺中浮屠塔顶呈现于参树之上。
越往上攀登,山势愈加陡峭。突兀挺拔的东西二峰酷似牛头双犄,直插青霄云天。
该画创作于康熙十七年之夏,作者在该画面右上角自署款识:“牛首烟峦,戊午夏日写于萝栖堂。钟山高遇”,并钤有阴文“高遇之印”和阳文“雨吉氏”印鉴。
高遇在《牛首烟峦图》的创作中,主要采用“平远”、“高远”法严谨布局,由近迄远逐步展开,写景层次分明,繁而不乱。
他以水墨样式表现为主,适当辅以黛青、浅绛等色渲染。
中、近景处较为平缓圆润的山岗,略施披麻皴,并用墨色染出凹凸感。
而远处突起的山岩则采用斧劈皴等法,以淡墨轻渍点厾。
山石、树丛、梵宇等用笔不苟,刚健有力,幽谷山壑间烟云缭绕、虚实相生,远近高低呼应,既具北方画派山水之风,更兼南宗山水画格。
整幅画面苍秀清雅,雄壮与空寂相对,进而从中弥漫出一股大自然的爽润气息,葱郁而富有蕴藉。
真是春山相看两不厌,令人神情涤荡、心驰遐想。
清代画家高遇用心中的画笔再现出金陵名胜牛首山的幽秀景致,不仅十分引人入胜,也由衷地反映了自己言志寄怀、遁迹山林的某种隐逸情趣。
由此亦可窥见,高遇不愧是清初画坛“金陵八家”后续传承人中之一位佼佼者了。
很多人询问什么是捡漏,其实这就是捡漏。
很简单地闲逛,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想尽一切办法花费低价,甚至不用钱就拿到手,这就是所谓的捡漏了。
张天元以前在中国捡漏,在美国捡漏,如今在英国捡漏,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
因为这里也没别的什么好东西了,张天元就没有再逗留。
他前往了自己今天闲逛的下一站,也就是慈善市场。
英国另一处淘旧物的地方是慈善店。
慈善店里的物品大多是当地居民清扫阁楼,清理衣柜或搬家时家中闲置物品的捐赠。
慈善店也接受机构的捐赠。
相比于伦敦慈善店里物品的匮乏,普遍的低品质高价位,遍布于英国其它城市街道的各种名目的慈善店则有趣得多,物品销售所得的善款会用于资助癌症研究、心脏病研究、帮助无家可归者、老年人、儿童、残疾人或其他弱势群体。
慈善店里无奇不有,稀奇古怪,你可能会遇到一个恐怖片里那种阴森森的手工瓷娃娃,一个诡异的望远镜,也可能几磅就淘到一大面摆放在客厅壁炉上的古董镜子,或者一套全新的炖锅,一张红木餐桌。
你总会与一些小而美不期而遇,一对古董高脚杯,一只维多利亚时期的小烛台,一个手工雕刻的错金银的小木马,而且价格便宜,一般都在50p-5磅(约人民币5-50元)之间,总有惊喜待你去发现。
很多留学生毕业回国时会把大量无法打包带走的物品和书与洗净并折叠整齐的衣服一起捐赠到慈善店。
张天元刚踏入一家慈善店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美丽的英国姑娘花费20英镑(约人民币194元)买了一件晚清的女袍服。
姑娘当初看上的是料子和精致的蝴蝶刺绣,便拿到裁缝铺想给自己改条裙子。
幸好张天元赶来及时,挽救了这件稀罕的袍子,最终以两百英镑的价钱从姑娘手里买下了这件东西。
根据他的估价,这件袍子卖个一万英镑应该不是问题,也就是人民币大概十万左右吧。
虽然只是小赚了一笔,可是这种闲散地捡漏,对张天元而言却完全就是一种享受。
鉴宝秘术 第四二八六章 银币:飘逸长发
张天元总觉得,把那些别人无法辨识的东西,从一对垃圾之中挽救出来。
那种感觉,还真是挺有成就的。
人做任何事儿,总是有追求的。
追寻中国的国宝级文物,以及一些大文物,那是为了自己心中那份自豪感和不甘。
而这种小的捡漏,则是平凡生活的一种点缀和乐趣。
普通人肯定是不懂得享受的。
徜徉在慈善店中,你购买一件东西,其实也相当于为慈善事业做出了贡献。
同时又会有自己的收获。
“先生,刚刚看您买下了那位姑娘的衣服,其实我们店里有一套更好的,是清朝皇帝穿过的龙袍。”
张天元在店里头买东西的时候,别人也一直盯着他,就是要看他会去买什么。
这也算是生意人的一种特长或者说能力了。
而这能力,便是察言观色。
然后针对客人的爱好,再投其所好。
发现张天元喜欢清朝的衣服,这店里头的人,自然要为他推荐同类产品了。
听到有清朝的龙袍,张天元其实是有些不太相信的,在他看来,大多数所谓的龙袍,其实不过都是假的,根本当不得真。
不过他又担心会错过好东西,于是倒也没有拒绝,而是让对方把东西拿了出来。
然而失望终归还是失望。
那龙袍虽然做工还算精致,但一看就是机器制造出来的,而且是现代的东西,根本没有什么价值。
尤其是收藏价值,完全谈不上。
张天元正要开口拒绝,不过平日里仔细的习惯,让他还是用鉴字诀将这衣服扫了一眼。
这一眼,就立即让他改变了初衷。
“多少钱?”
“不贵,只要两百英镑。”
店主人说道。
“成交了。”
张天元也懒得为了两百英镑去计较,直接就开口买了下来。
拿到这东西之后,他便离开了慈善店,然后钻进了自己的车子里头。
当即就取出一把小刀,把衣服划开了。
吸引他的,自然不可能是这件赝品龙袍,而是龙袍之中缝入的一枚铸币。
说实话,当他用鉴字诀看到这东西的时候,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能会在这样的店铺里面出现。
但鉴字诀不会骗人的,这枚铸币,可谓是当今世上最昂贵的钱币了。
它是美国史上首枚一美元铸币!
曾经在2013年拍卖价格超过1000万美元,创造了钱币价格的世界纪录。
这枚名为“飘逸长发”的1794年发行的一美元银币,是当时美国首都费城铸造的首枚钱币。
钱币上有披着头发的自由女神形象。这枚钱币曾为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所有。
据悉,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1794年版一美元硬币。
大约在去年的时候,欧洲最大的钱币经销商samlerhuset group在欧洲8个国家首都组织展示这枚银币。
“飘逸长发”展览2月在巴黎开始路演,并从那里出发,在全欧洲巡展。
钱币在华沙展出两天后,现在来到了塔林。
展览还将在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奥斯陆、都柏林和伦敦举行。
张天元怀疑这枚银币很可能是在巡展过程中被人给调包或者盗走了。
可究竟为什么会被缝合到这件假龙袍里面,那就不得而知了。
张天元是会算命,但也并非什么都能算。
1947年“飘逸长发”银币的拍卖价格为1250美元,而2013年1月24日这枚银币的价格超过了1000万美元。
这是世界上拍卖价格最高的钱币。
张天元记得以前好像是最大的美国钱币收藏所有者、美国商人布鲁斯·莫莱兰购得了这枚银币。
不过现在嘛,这东西归他所有了。
虽然这不算他喜欢的古董,可是价值一千万美元的东西,就算是他,也不可能会不眼红的。
反正要通过卡尔洛特帮忙处理那批珠宝,这枚银币不如也托付他处理就是了,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一连捡到了三个漏儿,这让张天元闲逛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其实英国各个城市一般都会设有古董中心或室内古董市场。
古董中心就是把几十到上百家经销商的铺子或摊位聚集在一个屋檐下,一般全周开放,买家可能要交几磅门票。
展场面积会很大,陈列着各种品类的古董或旧货。
有钟表、瓷器、银器、油画、珠宝,也有装饰品。
店主不一定会在摊位上,但可以通过中心的工作人员与摊主取得联系。
英国的古董家具目前一直处于低谷价位,有些在投行工作的韩国朋友回国的时候会大量购买英国古董茶具、餐具和家具,包集装箱海运回韩国。
如果没有机会深入英国腹地,而只在伦敦旅游的游客一般会去著名的诺丁山古董市场,一整条街挤满小而精致的古董店和一个室内市场,但价位也比较高。
周六狭窄的街道两边临时搭建起各种贩卖古董、旧物、美食、鲜花及蔬果的小摊位,游客、商贩、街头艺人大家挤在一起,热热闹闹,人山人海,是抵御孤独感的好去处。
英国拥有着童话般的乡村与田园风光,也有无数的小古董店散落在各个城市的街巷间。
有时你跟着google map却寻它不着,有时你却在街角的转弯处与它不期而遇。
这些年随着中国古董拍卖的走俏,英国人爬上阁楼基本把家里都翻遍了。
在古董店里张天元偶尔会碰上一个被英国人拿来放伞的清代花觚,一个被改成台灯灯座的瓷瓶,或一个粉彩的水仙盆。
比较常见的是一些晚清的老绣片,晚清民国时期的景泰蓝和一些外销瓷,这些老物件往往品质一般,价格又不实惠,利润空间有限。
位于伦敦诺丁山中心地带的波特贝罗市集,是伦敦最著名的露天市场之一。
提到诺丁山,大多数国人的第一印象必然是性感大嘴女神茱莉亚.罗伯茨和休.格兰特联袂主演的那部爱情电影。
“我住在诺丁山伦敦我最喜欢的地方,平时集市上会贩卖各种为人熟知的果蔬。
醉醺醺的人,从刺青店里出来,却记不得他为什么要刺上‘我爱肯’;
前卫的发型师让每个从店里走出来的人,看起来像饼干怪兽,不管他们是否喜欢。
鉴宝秘术 第四二八七章 安妮朱莉的烟斗
到了周末,突如其来的,数以百计的摊贩无处不在,布满整个街道,一直排到诺丁山的大门。
眼中所见,尽是购买古董的有些是真的,也有些只是赝品。
最棒的是有很多朋友,也住在这个伦敦的小区里,比如说安东尼,由建筑师改行做了厨师,最近用他的所有积蓄开了一家餐厅。
这就是我日复一日生活的地方……”
波特贝罗市集绝对和你想象中绅士名媛范儿的伦敦全然不同,她像是偶然逃出皇室的公主,高贵冷傲的气质不在,取而代之是邻家女孩的亲切。
人声鼎沸的波特贝罗市集,祖父祖母级的古董们向过往看客娓娓道来几个世纪前的故事。
活色生香的美食摊子用尽颜值和香气虏获一个又一个略感空虚的肠胃,气定神闲的摊主并不急于低价出售货品换取收入,更多是骄傲地欣赏自己得意的收藏。
说是知名的古董市场,可是波特贝罗市集可绝对不只有古董,准确地说它可以分为三大区域,仅仅周六开放的位于最南端的古董市场,是游客蜂拥而至的主要目的地。
古董看得眼花缭乱了,可以溜达到位于中间地段的食品市场,定位于当地百姓以及过往饥肠辘辘的游客,周一到周六全程开放。
最北边的部分是二手货市场,各种二手潮服家居物件一览无余,也只是周五和周六开放。
所以,对于想到波特贝罗大开眼界的人,一定要在周六来才最能遇到最标志性的波特贝罗哦!
其实张天元也算是去过很多欧洲的市集了,但是伦敦的波特贝罗市集还是着实让他兴奋了一番,太漫长太庞大的市集,太琳琅满目的新老物件。
沿着波特贝罗路依次展开着,在这里,最让人亢奋不已也最让人头疼万分的都是那些让人目不暇接杂乱无章摆放的物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