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秘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北域神灯
刚刚还恨不得将张天元置于死地,这会儿居然就变得温和无比。
难道蛊真人是白痴吗?
他真以为这种糊弄人的话张天元会信?
“你是白痴吗?虽然我没有你在巫术方面造诣那么深,可我也能看出来,咱们两个虽然都很累了,但你比我更累。
持续下去,最后倒霉的只会是你。
不然以你的性格,怎么可能会选择妥协,选择结束这场战斗?”
张天元看着蛊真人冷冷说道。
蛊真人冷笑道:“你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想清楚其中深层次的东西。
没错,我现在受伤很重,也的确消耗很大,可你就敢保证,我没有什么杀手锏吗?
我只是不愿意去用而已,因为用了那东西,对你不好,对我同样不好。
但你最好不要逼我,否则咱们两个今天谁也不会好过的。”
“呵呵,我张天元就是这样的人,偏偏不信邪的,你觉得你能制住我,那么可以试试,我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你可以把你的杀手锏拿出来让我看看,我真得很好奇啊。”
张天元笑了笑。
就算蛊真人的话是真的,此时此刻他也绝对不会认怂的。
战斗进行到现在,他已经避开了好几次蛊真人几乎必杀的攻击。
如果现在中途放弃,那真得就太窝囊了。
蛊真人脸上阴沉无比,额头青筋直跳。
他真得很愤怒,张天元居然油盐不进。
他都想要停止战斗了,张天元居然还不肯答应。
这让他无比的暴怒。
“你真得是在找死!”
蛊真人冷冷看着张天元,突然张开自己的嘴巴,一道黑色的光芒射向了张天元。
“本命蛊!”
张天元吓了一跳。
身子急忙拼命后退。
本命蛊据说是蛊师祸福相依的蛊虫,从小就被植入到身体里面,与身体一起成长。
如果本命蛊死了,那么蛊师也就死了。
所以一般的蛊师是不会轻易动用本命蛊的。
可是今天蛊真人真得是没有办法了。
他用尽了办法,却没有杀死张天元,而且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也没有得到张天元的认可。
愤怒的他,只能动用最后的杀手锏,要将张天元直接杀了。
至于本命蛊释放出去的危险,他早就想过了。
虽然危险,可是却非常奏效。
他冷笑地看着张天元不断后退的身体,此时就算张天元速度再快,也没有意义了。
他不可能避开本命蛊的攻击的。
然而下一刻,忽然间从张天元的口中传来一阵嘲讽的笑声。
这笑声得意之极,仿佛是猎人看到了猎物跳进陷阱的那种得意。
蛊真人心下一颤,知道自己上当了。
他急忙想要把本命蛊收回去,可是耳边却传来了张天元那冷漠的声音:“放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想着收回去了吧。
你这本命蛊的确厉害,但是你却忘记了,我身上也是有法宝的。
不光你有魔蛊木灵剑!”
张天元脖子上挂着的玉山子骤然释放出璀璨的绿光,罩住那本命蛊,直接将其收了进去。
nt
:。:





鉴宝秘术 第四二一三章 蛊真人的藏品
蛊真人的本命蛊被张天元用玉山子收了,当即便没了意识。
随之魔蛊木灵剑以及小鬼都消失不见了。
张天元这个时候才松了口气,打电话让刘成仁过来处理善后。
这蛊真人杀了不少人,给他定罪其实很容易。
而且这家伙如今没有了本命蛊,整个人就跟植物人似得,判不判其实都无所谓了。
只是这破烂事儿张天元实在懒得去处理,还是把刘成仁这个专业人士叫来搞定,便行了。
在刘成仁赶过来的时候,张天元搜了一下蛊真人的身,结果发现了一个很小的笔记本,上面记了一个地址。
这个地址根据张天元的记忆,应该是在乌城的某个出租屋里。
那里常年主人都不再,租房的都是通过网上或者微信操作来定房子和交钱的。
张天元心想这蛊真人干了那么多缺德的事情,也不知道在出租屋里都放了些什么,就打算连夜过去看看。
等刘成仁过来之后,他就一个人溜了。
虽然大晚上的怪吓人,可对于已经跟蛊真人交过手的张天元而言,此时的黑夜,反而显得那么可爱了。
没多长时间,张天元就来到了蛊真人的出租屋内。
这屋里头除了大量正在研制的毒蛊之外,还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不过最让张天元在意的,倒是有三样。
这其中一样,是一串项链。
这串项链张天元是知道的。
最近在西伯利亚发现2400年前的古墓,考古人员预估墓主女主人是个25岁处女。
虽然不知道这女主人究竟怎么死的,但却在这古墓之中发现了一串项链。
千年古墓发现神秘项链,历经千年仍不褪色,静静地挂在墓主人骨骼上,似乎是一种守候。
据专家推测,墓主人比较年轻,年龄在25岁左右。
下葬时脖子上戴着这根项链。
该古墓在9年前被发现,这串由17粒珠子的项链首次被亮相。
据说这种项链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埃及王后cleopatra时期,她死于公元前30年。
考古学家在其墓中发现类似的珠子。
张天元看过新闻采访,53岁的新西伯利亚考古学andreyborodovsky说:“艳丽斑驳的深浅蓝色和土黄色互相交错,如此亮丽,令人惊叹。我从事阿尔泰地区考古工作30多年了,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项链。”
这串珠子制作手法也是相当复杂,采用“千花玻璃技术”,把玻璃条、棒绑熔接在一起,切割它们的末端做出五彩的图案。
有关墓主人身份,外界有很多推测,有人说她是王朝的一个某个公主,而这串项链是公主生前爱物。
另外还有人推测,墓主人有可能是个女祭司。
因为墓中出土了一些祭祀用的骨头和一把小切肉刀,另外还有一面很奇怪的镜子,镜子在那时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具有魔力。
假如她担任祭司职责,那她应该是个处女,不能成家,隶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群体。
这是俄罗斯首次发现这样年代久远的手工艺品,专家预估这条项链可能是从遥远的埃及到达西伯利亚的。
西伯利亚一直是一个‘文明的支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吸引迁徙的人们。
项链和它的主人也可能穿过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沿着丝绸之路来到西伯利亚。
是项链进入阿尔泰地区最可能的路径。
这串项链究竟怎么会落到蛊真人手里,张天元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串项链上的确有特殊的法器气息,估计猜测是女祭司所有,可能是对的。
张天元将项链直接放进了自己的影子屋里头,既然蛊真人已经死了,这东西便成了无主之物,他自己收起来也没什么。
另外一个东西,一件古老的铜墨盒。
早在张天元小时候的某盛夏,他便拥有了一方刻了文字的铜墨盒。
记得那年暑假,父亲一手一个,牵了他和妹妹上街置备上学的文具。
妹妹小张天元两岁,两个人都在村子里的公办小学里面上学。
那时日石砚是很少有人带了去上学的,学生们很要紧的一件事,便是先一天晚上研磨好墨汁,将其倒进铜墨盒中的丝绵之内,次日携带上学。
父亲牵张天元和妹妹上街,即是要买毛笔和铜墨盒。
书纸铺陈列的铜墨盒有方有圆,有白铜作的黄铜制的,有刻了字的錾上花的,真可谓琳琅满目了。
挑来选去,末了还是父亲一锤定音,就买分别刻有“学而优则仕”、“学而时习之”两方。
父亲说,天天用它,天天读它,权当座右铭吧。
后来“自来水笔”,一般称为钢笔涌进校园,铜墨盒在文房中之地位便退而居其次了,石砚亦身价大跌。
既然派不上用场,自然便束之高阁,于是“座右铭们”悄无声息地失其踪影了。
白云苍狗,往事灰飞。
这些五六十年前的琐碎小事,有如一柄柄飘零的黄叶,只留给他几丝淡淡的忆念。
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心底蕴潜的怀旧情结,被升平气象激发了,进而汇聚成奔腾而至的古玩收藏热潮。
虽然张天元收藏古董比较晚,但也算是这个浪潮之中的人了,他从执著于搜罗历史文献的围幕中走将出来,从此双管齐下,不弃文献之藏,另辟他藏之路。
当年刚创业那会儿,他就上帝都下羊市,跑辽沈走西川,忙里偷闲要办的事,首推寻找古玩市场。
皇天助他,耐得玩味的古物珍玩们,接二连三地撞进了他的怀抱,其中便有别无其二的几方刻铜墨盒。
那一年的一个周末,他在沙省清水塘古玩集市遇到富城古玩商人唐功行,正与唐先生商谈“曾国藩军事布告”的价格,忽地注意到其堂兄紧挨着他摆了个摊位,正有个五十开外年岁的文化人,在翻来覆去看一方铜墨盒。
无意间瞟一眼,见那铜墨盒盒盖几近漆黑,有灰白色的线描丛竹和题字,款字“济南王士禛”。
他不由一惊,再无心与唐功行搭腔,唯恐“知天命”者买走那铜墨盒。
岂料那知天命的老头抬头问价,一听“200元”,竟毅然决然放下便走。
张天元又是一惊,要价者不识宝,“知天命”者亦未必知王士禛其人,不然,哪里有如此贱价而不收王士禛遗物入囊中之理?
于是伸手抓起,还价180元,一笑成交。




鉴宝秘术 第四二一四章 收获不小
张天元见别人不识货,而且那东西价格又低,还是真货,怎么可能不下手呢?
虽然铜墨盒这东西不算大众藏品,但对他而言,却也是非常不错的收藏。
更何况这可是王士禛的墨盒啊。
王士禛,为清代顺治十二年进士,从扬城推判起,累官至刑部尚书。
谅是王公这方刻铜墨盒久已无人理睬,不然是不会弄成如今这般模样的。
为一睹其本来面目,携其回家,旋即找来小刷,稀释些许“厕洁精”,刷洗过后又寻来极细纸沙擦拭,刻制精美而神韵古旧的铜墨盒一展真容。
原来墨盒为黄铜制作,圆形,直径达10.5厘米,右侧刻一丛天然笑竹,左侧刻“余至武陵,客于丁氏三清轩,识竹溪兄茂之。
八月为尊甫熙伯先生八秩寿,作此奉祝。
壬午七月朔日济南王士禛”计44字行书,果然一手好字,清拔而绝少俗气。
衡阳书评家马宗霍著《霋岳楼笔谈》,说王士禛“行书奕奕有雅致,诗人之书也”,同宋荤所说“高秀似晋人”相比,尤为看重王士禛行书中的文气和诗味。
而清人王宏撰《砥斋题跋》,竟提到王士禛字刻勒上石最有神韵。
这便难怪,刻铜墨盒上的44字,字字俊逸而不少古雅之气,如同石刻,神采逼人。
无疑,铜墨盒是王士禛在常德为新结识的朋友之父祝寿的礼物;从书和画的构图布局上看,是特为刻铜墨盒设计的画稿。
而刻铜工艺似乎与晚清和民国期间铜墨盒的刻制工艺不同,艺人显然使用了一种粉状物,填充在刻痕之中,形成灰白色的与刻面齐平的线条,稀释的“厕洁精”洗去部分漆黑墨锈和污垢,刻痕之中的粉状物却几乎丝毫未去。
这种工艺在张天元所见到的数百刻铜墨盒为仅见。
盒底为紫铜镶接,墨锈斑斑,熟旧的氧化包浆层温润浑厚。
盒内残留有墨垢,坚固且泛蓝光。
这些都表明,这方刻铜墨盒的年岁,应当是与王士禛生活的年代同步的。
巧遇王士禛刻铜墨盒,是张天元收藏生涯中的一件幸事。
没想到今天,在这蛊真人租住的房子里,居然又见到了同样的东西。
而且做工之精妙,雕琢之精巧,一看便知道是宫廷之物。
虽然这铜墨盒只是普通古董,并非法器,但张天元却非常喜欢,将其收了起来。
随即,他又看向了第三样东西。
这第三样与其说是一样,倒不如说是一套。
他也跟铜墨盒一样,是文房之中的辅助用品,唤作笔搁。
作为文房用品之一的笔搁,是文人墨客书写作画时的必备之物,不仅形制繁多,而且材质甚广,特别是一些自然天成的笔搁,往往充满着大自然馈赠给文人的情趣。
笔搁,又称笔架,是继文房四宝后又一文房用品。
据记载,笔搁历史由来已久,不过,从宋代文人苏易简撰写的《文房四谱》,到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罗列的文房用品种类,笔搁始终没有名列其中。
但随着历史的演绎,历代文人墨客出于书写和作画的需求,这才出现了笔搁。
明代屠隆在《考槃余事》一书中,收集了文房用具达45种之多,其中就有笔搁一词。
但当时文人墨客所使用的笔搁较为简单,远不及现代文人书斋所备笔搁那样精致和美观。
综观明代以来的笔搁制作史,几乎所有材质均可用来制作,如金银铜铁锡、竹木牙角石等。
其形状也丰富多彩,但多以山形笔搁为基本造型,或动物,或鱼类,或龙蛇。
而一些天然自成的石质山形笔搁,则多取自天然石料,或磬石,或太湖石,因此最受文人的青睐。
这不仅仅因为此种“山形笔搁“奇拙古朴,还因为它融入了大自然的某种天然元素,置于文房书斋,如同移景换位,给人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颇符合文人墨客的雅趣。
此外,山形笔搁还具有民间传说中“镇宅(石)之宝”的吉祥含义。
可惜此类纯自然的“山形笔搁“极少。
高岭土(瓷土)制作的笔搁,在历代能工巧匠的手中,也能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用影青工艺制作的笔搁,用瓷雕工艺制作的仿石质笔搁等。
张天元曾见到一种瓷雕仿山形笔搁,外表呈灰白色,长度仅20厘米,在瓷工的精心雕琢下,犹如一件浑然天成、层峦叠嶂的群峰,峰与峰之间的沟壑自然逼真。
有趣的是,峰峦上竟有酷似天然形成的溶洞,布满了整件笔搁,既形似又神似,极为迎合文人墨客的雅趣。
而这蛊真人租住的房间里,就有三款不同材质的笔搁,每一件都是那么精妙绝伦。
第一件为青瓷瓷雕鱼形笔搁。
此笔搁包浆润泽,长20厘米,高8.5厘米,呈扁圆状,只是鱼形略显抽象,鱼头、鱼眼、鱼嘴和鱼尾一应俱全,特别是鱼的阔嘴张开,显得相当鲜活灵动,惹人喜爱。
而鱼背上七座高低不等的“峰“(俗称“七指“笔搁),其实是艺匠巧用鱼鳍所组成的,这充分显示了制作者极为巧妙的构图才能。
在民俗文化中,鱼暗喻“年年有余“、“年富有余“等吉祥语,因此将其置于文房书斋,正是文人墨客的情趣所在。
第二件为铜鎏金龙形笔搁。
该笔搁为明代遗存,虽有部分鎏金磨损,但器形完整,包浆厚润。
笔搁长21.5厘米,高11厘米,由两条幼龙和一老龙组成,中间的老龙显然是长者,须发飘逸,双眼正视前方,而两条幼龙均龙首向上,似在调皮地亲吻老龙的脸颊,而老龙露出慈祥可亲的模样。
幼龙身体呈弓状,自然形成高低不等的笔搁,龙爪和龙尾也呈弯曲状,且点缀几朵云纹,整件笔搁蕴含“金龙腾天“之意,疑似皇室所用,弥足珍贵。
第三件为小叶紫檀雕山形笔搁。
这个为仿碧玉笔搁,呈长条状,长12.5厘米,高5.8厘米。
由于藏者抚摸得当,且有了相当年份,笔搁已略显旧气,但极为高雅。
此物俗称“三指“笔搁,峰与峰之间的沟壑,无论是横面还是竖面,抑或是斜切面,几乎都呈直线状,只有少许部分刻有弧形线条。




鉴宝秘术 第四二一五章 聚宝盆
在张天元看来,三指笔搁虽与其他“山形笔搁“相比显得有些抽象,但整体仿佛是画家笔下的山水画,颇具匠心。
如置于书斋案头,可增添无限乐趣。
虽然说三样东西都不能算是太过昂贵的东西,但灭了蛊真人之后,又能得到这些古董,张天元心中还是无比畅快的。
除了这三样东西,蛊真人这出租屋内还有一些玩意儿,不值钱,也不值得收藏,但倒是特别让张天元感兴趣。
因为这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法器。
大概是蛊真人自己制作的吧,当然也可能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
具体怎么回事儿,张天元就不太清楚了。
这首先一样东西,便是一个聚宝盆。
当然,这个聚宝盆跟里所言的那种能够凝聚财宝的聚宝盆差得有点远。
这东西就是一个小法器,并不大,放在店里头,能增加一些财气。
对于做小生意的人而言,那是再好不过了。
小时候大家都应该看过聚宝盆那个动画片,还有关于聚宝盆的传说。
“嘿嘿,要是真有聚宝盆就好了,那我一定要变好多好多钱!”
估计这样的想法,很多人都曾有过。
张天元倒是经历过一件似真非真的关于聚宝盆的事儿,因为是听别人说的,所以未必是真的,权且听听便是。
他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个东北的女同学,叫虎妞。
这故事呢,就是虎妞讲给他听的。
虎妞是东北人,八十年代的时候,虎妞家在绥化效区,家里开了一个养殖场,专门养殖海狸鼠。
这是一种皮毛可以卖钱的动物,好像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张天元清楚记得那个年代,好像川州那边都有好多人养海狸鼠。
虽然事实证明在后来,大多数人都吃亏上当,但在当时,确时也成为了一种致富流行。
虎妞家的养殖场不算小,大大小小的海狸鼠养了大约能有三百只左右,在院子的中央,有一口大水缸,里面全是虎妞的妈妈装的喂食海狸鼠的饲料。
平时呢,大缸都是用一大块木板盖住的,这样是为了防止鸟呀、老鼠什么的偷吃的,每天喂了海狸鼠以后,虎妞的妈妈都会把饲料重新添满。
其实刚开始养海狸鼠的经济效应还不错的,养的人少,还有专门的人来收皮毛,虎妞家里还是赚了些钱。
可是过了一两年,养的人越来越多,收皮毛的人却越来越少,这个生意渐渐的做不下去了,于是虎妞的妈妈便决定不再养海狸鼠了。
做好这个决定以后,虎妞的妈妈便把所有的海狸鼠低价处理掉,并且把所有的笼子也拆掉了。
就在拆笼子的那天晚上,虎妞却无意中发现了妈妈的一个奇怪的举动。
那天已经很晚了,院子里该拆的笼子都拆得差不多了,海狸鼠也卖光了,只有院子里那口孤零零的大缸还摆在那里,妈妈却不让人动。
晚上吃过晚饭,虎妞出来上厕所,却发现妈妈站在院子里,对着大水缸自言自语。
虎妞仔细一听,发现妈妈拿着一柱香,跪在水缸前,嘴里念道:谢谢大仙这两年来对我家的照顾,现在,生意不好做了,我家里也不做这个生意了,大仙不用再来帮我了,去帮帮别的需要帮助的人吧,真是太感谢了!
这时候虎妞发现水缸里窜出去了一只黄色的小动物,一溜烟的就不见了。
妈妈对着那只小动物跑掉的地方还一个劲的作揖。
虎妞感到奇怪极了,就去问妈妈,结果妈妈这才告诉了虎妞一件神奇的事情。
这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那时候虎妞家刚养了海狸鼠,饲料就放在院子里的那口大缸里,结果有一天,就发现有一只黄鼠狼在偷吃饲料,这可把虎妞的爸爸气坏了。
结果就要打死这只黄鼠狼。
虎妞的妈妈是个善良的女人,看见那只黄鼠狼两只小眼睛一个劲的转,吓得浑身发抖,一付可怜样,心就软了,就劝下了虎妞的爸爸,把这只黄鼠狼放掉了。
结果这只黄鼠狼跑出院子时,就在院门口,居然对着虎妞的妈妈作了一个揖,这才跑掉。
就在第二天,虎妞的妈妈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天早晨,她起来喂海狸鼠,打开水缸,发现昨天舀得只有半水缸的饲料居然是满满一水缸!
虎妞的妈妈明明记得昨天晚上没有加饲料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她又舀了半缸的饲料喂了,故意没有将饲料加满,结果第二天早晨,她起床一看,半缸的饲料居然又是满满的一缸!
这下虎妞的妈妈真是好奇极了!
难道她家的水缸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吗?
可是以前并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啊!
她谁也没有告诉,这个善良的女人很知足,她也并没有把钱呀,米呀什么的放进水缸里,她觉得一定是有神仙在帮助她,如果太贪心的话,神仙就不会再来帮助她了。
1...15011502150315041505...17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