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飘依雨
这仅仅是培养弓箭手而已,不是神射手。若是培养神射手,则需要观察此人是否有射击天赋,膂力是否足够,并与普通士卒分开培养。有天赋的神射手进步神速,只需一年左右便已经小成;往往三年之后,就定型了。能开三石强弓,并进行二十次左右射箭的,十万禁军之中寥寥无几。而偏生这就是大顺对神射手的要求,一般准头够的禁军,能开二石弓就不错了。
游牧民族没有成系统的训练,都是在骑马打猎的过程中,掌握生存技能。自小便学会了开弓射箭,农耕民族又如何能比得上他们!
这便是耶律良的底气了。他不信他心目中最勇猛的契丹勇士,会输给“孱弱”的汉人!
见耶律良不信,陆承启也不言语,示意让随行而来的禁军神弓手。用神臂弩在两百步外射箭给他们看。禁军神弓手得令之后,接过内侍递给他们的比赛用箭,默默地上了弓弦。
此时在两百步外,一处箭垛后面,已经竖起十个草靶子。耶律良讥笑道:“陛下。这是否太远了?”也难怪他这么说,一般的马弓,仅能射出百余步,三石马弓也不过二百步而已。要是能射出一百五十步,已经算是契丹神射手了。
古时的“一步”非后世所说的一步,荀子《劝学篇》里面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例句,这里的跬步,就是古时用来计算距离的单位,是两大步算作“一跬步”。。这时候一里地是三百步,也就是说三百步在后世五百米左右。而二百步开外,就是差不多要三百米了。(注:历朝历代的步都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以平行时空宋朝的为准。)
陆承启笑道:“耶律大使,看下去你便知道了。”他对神臂弓很有信心,这个冷兵器巅峰之作的神臂弓,经过极大增强拉力的机栝作用下,其拉力可达三石以上,射程在两百四十步以内是精确射击,三百步内可穿甲。最远曾测试达到四百步,但威力已经大大减小了。
这是将床弩的技术应用在不满四尺的弓弩上,却达到了和床弩相差无几的射程,中国古人的智慧。实在太过惊人。神臂弓所用的是复合材料,制作繁杂,所以产量不丰。且对士卒膂力要求太大,起码要能开一石四斗力才能使用三石的神臂弓。所以一般不制作得那么厉害,以两百四十步为限,神臂弓多为二石三斗弓。士卒只需一石左右的力便能上弦了。因为用的是省力机栝,大大增加了弩兵的射程和杀伤力,哪怕是一人也能使用神臂弓。
而这些选出来的禁军神射手,都是使用最顶配的神臂弓,或者叫做神臂弩最为合适。弓箭哪里有这般远的射程?
只见满弦紧绷的弓弦突然松开,“嘭!!!”的一声轻响,一支短短的却比一般弓箭粗得多的羽箭便离弦而出,眨眼间便没入两百步外的箭垛之上,正中靶心!
这时候,御前侍卫们沸腾了,在校场外面观看的百姓也跟着沸腾了起来。耶律良呆呆地看着十支箭羽,深深地没入草垛之中,仅仅两箭不中靶心而已。他内心惊得无以复加,喃喃地用契丹语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啊!”
陆承启也被震惊了一下,即便早早见过了神臂弓,可那震撼人心的射程,是热、兵器所及不上的。神臂弓,不愧是冷兵器的登峰之作!
两百步啊,三百米开外,深深没入厚达半尺的密实草垛,这样的穿透力,三百步以内,就算是精良的锁子甲,也抵挡不住!
耶律良的震惊是有道理的,不仅是他,整个契丹使团,连文武百官都震惊了。他们没想到,军器监这些年来,居然鼓搞出了这样的弓弩,简直是杀人利器!有此利器,还怕什么契丹人不成?
陆承启见他震慑契丹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便露出一个满意的微笑,看着耶律良那惊骇莫名的表情,心里就是一阵暗爽:“吓死你们这帮土鳖,叫你们还敢来打草谷。这个叫啥来着?对,就是威慑力。嘿嘿,怪不得都喜欢用阅兵这一招,果然好用。要不是神臂弓制造太麻烦,我也不会鼓搞什么步枪了,直接用弓弩就能弄死这些游牧民族了。不过,用来震慑一下这些土鳖,也还是蛮爽的!”
耶律良回过神来后,神情恳请地说道:“陛下,吾能请求察看尔等的弓吗?”
陆承启大方地笑道:“有何不可?”立即让一名禁军,把神臂弓呈上来,递给耶律良察看。耶律良接过这般小巧的神臂弓,更是惊骇莫名,心道:“我契丹的大弓,远比这弓重得多,射程却还是不及,更别说威力了。这汉人小皇帝说的都是真话,若每个汉人都能挽强弓,我契丹又如何能敌?”
想到这,耶律良心下凛然,原本嚣张的气焰被扑灭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心寒:“不行,得把这个消息尽快告诉陛下!我不能在这耽搁了,尽快回到辽国,请陛下更改对大顺的关系!”
打定了主意的耶律良,把神臂弓递回给了陆承启,叹道:“大顺器械精良,确实远迈吾等想象之外。吾等算是见识了一番,比试一事,不说也罢,我契丹勇士远远不及也!”(未完待续。)
大顺皇朝 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惊人
(今天五更,最后一更了,爆发求订阅,以及第一张月票!)
陆承启虚伪地说道:“耶律大使莫要灰心,朕只是与你开开玩笑罢了。这神臂弓不过是弩箭,哪里是什么弓箭了,若是以骑射而论,辽国的骑射还是天下无双的!”
契丹副使闻言,总算找到点心理平衡,说道:“陛下所言,确实如此。我辽国以骑射起家,自然是不敢忘却的了。若是以骑射而论,普天之下,还没有人能和我契丹勇士一较高下……”
听着这契丹副使在这里大吹法螺,陆承启忍不住一阵恶寒,可表面还得表现得非常认可的态度,心里却说道:“哼,臭不要脸,要是比骑射,女真人、蒙古人哪一个不强过你们?”
正当陆承启心中恶骂,契丹副使还未说完话之时,就有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末将不服,愿比试一番!”
说话之人,正是步军指挥使,卢尘洹。他早已等得心焦,见手下禁军都一一露了脸,他却毫无机会,哪能不急?好不容易听得契丹副使在那里吹牛,他第一个就跳将出来,大喊不服了。
也是,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论文武,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之人?若是没点血性,说不得早被大浪淘沙淘掉了。
陆承启正愁着没人制止这契丹副使不负责地吹牛皮,见卢尘洹跳将出来,当即板起了脸,假意斥责道:“是谁这般没礼貌,辽国副使还在讲话,你插个什么话!”
回头一看,原来是站在他身后十几丈远的一个胖子,看军服甲胄,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将军。果然,听那个胖子高声说道:“末将禁军指挥使,卢尘洹。见过陛下!”
契丹副使被卢尘洹硬生生地打了脸,气得一张本来就黝黑的脸膛上直如猪肝之色,怒道:“你这人,好生不懂礼数。也罢。你既然瞧不起我契丹勇士,便与你较技一番,好让你心服口!”耶律良在一旁,看着事态发展,没有作声。也算是默许了。
陆承启假意阻拦道:“副使不可动怒,朕御下无方,倒叫你们看了笑话。他这般不懂礼数,朕回头一定降他官职,罚他俸禄,给大使们赔罪!”其实陆承启心中不知道有多爽,多希望契丹人应承了这场比试,只是担心这卢尘洹是不是手底下有真功夫。看他一肚子横肉,想必也有几斤力气吧?要是败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便说那是契丹人以技压人罢了,我大顺士卒有所不如,也没什么丢人的。要是赢了,可就是再次狠狠地挫了一番契丹人的锐气,打压他们嚣张气焰,让他们心存畏惧。反正怎么都不吃亏,陆承启如是想着。
契丹副使说道:“既然卢将军不服,我等又如何不奉陪?陛下,你说是吧?”
陆承启假装为难地说道:“这……好吧,朕也想看看契丹勇士的英姿。那个谁……卢什么来着。你且与契丹勇士比试一番……”
陆承启还未说完,卢尘洹就愣头愣脑地说道:“末将不想比了!”
陆承启愕然,大怒道:“你是拿朕和契丹大使开涮吗?”
卢尘洹不懂“开涮”是什么意思,但也能猜得到。他嘟囔地说道:“若是罚我官职俸禄。末将绝不奉命。末将当兵,就是为了升官发财的……”
陆承启又好气又好笑,说道:“你这滚刀肉,敢与朕这般说话,你算是第一人!也罢,朕应承你。不论胜败,你都不会降职罚俸,这总行了吧?”嘴上这么说,心底下倒是对这个耿直的禁军指挥使有了些好感。
殊不知,卢尘洹也是有小聪明的,故意装成这般二愣子的模样。其实做到禁军指挥使这般的高官,你说他是愣子,估计都没人信。他这么做,不过是想陆承启关注他罢了,好为以后升官发财铺垫一下。陆承启毕竟阅历不够,看不出这一点,也是卢尘洹演得可真像,把重生而来的陆承启都骗过了。
卢尘洹听得陆承启这般说,立时“大喜过望”,说道:“既然如此,末将领命!皇上,您可是金口玉言,说过的话可要捉得数啊!”
陆承启好笑道:“做得数,做得数!”卢尘洹这才“乐滋滋”地来到契丹副使面前,说道:“那便比试罢!”
契丹副使冷冷地说道:“你是要步射,还是骑射?”
卢尘洹想也不想,说道:“你们不是说骑射厉害吗?我不信,要与你们比试一番!”
契丹副使心道:“你想出这个丑,我便成全你!”想到这,立即用契丹话喝道:“萧元揽,你出来和他比试一番罢,要让这位指挥使输得心服口服!”
辽国使团里面出来一个魁梧大汉,约有六尺高,黑炭般的脸膛,直如尉迟恭转世一般。陆承启早有注意到这个人,见果然是他,看着卢尘洹与这大汉的卖相,都不可同日而语,心中已经有些不看好卢尘洹这个胖子了。
内侍牵过一匹禁军的马给萧元揽,他嘟哝了一句契丹话,大概是说这马不好。拿过三石强弓,跨身上马之后,对着卢尘洹喝了一句契丹话。契丹副使说道:“萧元揽的意思是,让你先射!”
卢尘洹此时也跨上了自己的马,拿出了三石强弓。闻得此言,笑道:“你们是客,自然是你们先射!”
契丹副使把话翻译了一遍,同时叫萧元揽不要推却了,开始便要先发制人。萧元揽也不多说,一夹马腹,从箭囊里面抽出一支雕翎箭,弯弓至如满月一样,于疾驰之中,随着马匹起伏而起伏着。待到快至二百步远之时,“咻”的一箭射出。契丹大弓弓弦弹动,那雕翎箭却须臾间便插在了两百步外的草垛之上,正中靶心。
如此神技,看得陆承启心神摇曳,暗叹游牧民族骑射果然厉害。
契丹使团则个个如打了胜仗一般,呼喝起来。周遭的御前侍卫们,文武百官和围观百姓,一个个都面无血色,皆道契丹人果然勇猛。
而卢尘洹还是这般不急不忙,见萧元揽射完之后,瞥了一眼箭靶子,好像不屑一顾那样。反手抽出一支雕翎箭,一夹马腹,那马便疾驰了出去。
只见卢尘洹弯弓搭箭,端的是弓开如秋月行天。萧元揽见他这大弓也有三石,心下的小觑之意便收了起来,仔细看卢尘洹的箭技。
微闻弓弦之声,却见箭去似流星落地,赶电超风,几不可见也。
而后,陆承启眯起了眼睛,才发现另一个箭垛之上一支箭都没有,心道:“果然出糗了吧,这个胖子,原来也是一个大话精!”
但这时候,周围爆出一阵不可思议地惊叫声,让陆承启不明所以。当内侍抬来箭垛一看,陆承启登时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一支雕翎箭,恰好设中了原先的射在箭垛上的箭枝,把那支箭从中剖开了两半!
这是什么样的箭术啊!
陆承启看向卢尘洹,只见这个胖子,这时候才算是流露出了一丝高手的风采,面无表情地翻身下马,默默收起了大弓和箭囊。(未完待续。)
大顺皇朝 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软
“赢了!”一个正巧能在夹缝中观看到即时赛况的百姓大喊道。
“什么赢了?”周围的人连忙问道,有点还想挤进去看。那人诚实地说道:“那契丹人先射,好像中靶了。我们的禁军后面射,好像也中靶了。”
“都中了,怎么就赢了呢?”周围的人很是不解,有些心急的都想窜进去看了。但看到手按刀柄的御前侍卫们,这些人才停住了,急得挠头搔耳,烦躁不已。
那人嘿嘿一笑,带着点老实人的狡猾,说道:“要是那些个契丹人赢了,那些大官岂不是一个个都黑着脸?可这些大官一个个喜逐颜开,还不是赢了?”这人的观察力实在不错,从旁人的神色便能推断出输赢,果然是有些阅历之人。
周围的人一听,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可还是有人不服,说道:“你刚刚才说射了一箭而已,怎么就这么分出胜负了?”
那人词穷不能答,讪讪地低了头,继续在夹缝中查看赛况了。
此刻,凉亭中的众人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唯有萧元揽是一个耿直的汉子,最服英雄。见此神技,自知是比不上的,用契丹话说道:“你是英雄,我萧元揽比不上你!可以告诉我,这一箭是怎么射出来的吗?”
卢尘洹皱眉说道:“你说啥,我一句都没听懂!”
萧元揽却神情恳切地看着卢尘洹,好似认真学习一般。这会,契丹副使才算回了魂,用汉话说道:“将军,他是向你请教如何射箭,如何射出这神奇的一箭。”
卢尘洹淡淡地说道:“没什么,多练练就是了。”
陆承启本来还是没有回过神来,可听了卢尘洹这句话,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不是欧阳修《卖油翁》里面那个牛叉轰轰的卖油老头的神句吗?一句“无他,但手熟尔”和“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简直就是古代装13最佳典范啊!
在这个异时空,陆承启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大文豪,只可惜他的《醉翁亭记》等好文不能现世了。没想到今日却看到了不同版本的《卖油翁》。陆承启被雷得差点当场出糗。
契丹副使把话翻译成契丹话之后,萧元揽一个长揖到地,算是恭谢了卢尘洹的指导。
耶律良叹道:“如此神技,吾等无人能及,服也!”不由他不服。这样的神技,就算是任何一个契丹人来,也不能保证做到。耶律良也善射,知道做到这样是多么困难,不仅需要力道,精准度,敏锐的观察力,还有马匹的起伏度也要探索得一清二楚,四者缺一不可,才能射出这一神箭。而卢尘洹好似轻而易举一般。他怎么能不心服?窥一斑而知全豹,耶律良便知道,论射箭,有卢尘洹在,契丹人没有赢的希望。
陆承启“谦虚”道:“是谁赢了?朕看卢胖子的箭靶上没箭嘛,换言之,不就是契丹使团赢了?”
原本表面虽看不出神色的卢尘洹,内心却沾沾自喜,心道:“好在箭技没有退步,不然可就要出丑了。”乍闻陆承启那句话。差点一个踉跄,顿时由喜转悲,一脸悲愤地看着陆承启。
陆承启却视而不见,心中却道:“你这死胖子。恶心了我,我也要恶心恶心你!”
好在契丹人虽然厚颜无耻,却也没高丽棒子那样无耻得没有了底线,对于输赢问题,他们还是很看重的。契丹人也很重英雄,对于有真材实料的勇猛之人。他们是绝对的崇拜。只听耶律良说道:“陛下或许不懂射箭,卢将军神技,岂是吾等能及的?”
陆承启这才装模作样地“疑惑”看了一眼悲愤的卢胖子,说道:“这么说,就是卢将军赢了?不需要再比试多几箭了?”
卢尘洹此刻在心中已经谩骂了一百遍陆承启,满脸悲愤地看着陆承启,好似比那窦娥还冤。本来还以为到手的富贵飞走了,却不料契丹人为他说话,心中顿时有一种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的感觉……
耶律良自愧不如,摆了摆手说道:“无需再比了,卢将军在,吾等无需再献丑矣。陛下,吾等即将回转辽国,饮宴之前,需得谈妥两国事宜,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其实耶律良之前的想法,也是按高丽国使臣崔介安的办法,以回国为由,逼迫陆承启妥协。但这场比射下来,见识到了犀利的神臂弓,以及汉人箭技的厉害,耶律良心中引以为傲的骑射,突然就没了信心。这样的打击是很大的,被人在最擅长的领域击败,要不是奋发图强,就是彻底沉沦。耶律良应该是属于后者,所以他提出了尽快解决谈判一事。
陆承启笑道:“耶律大使可是想好了?”
耶律良点了点头,说道:“吾等的最后请求是开放榷场,两国互贸。百万贯钱的赔付,以贸兑通。”
陆承启没有急着答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缓缓地说道:“不知如何个兑通法?”
契丹副使说道:“我们用贸易的名义,送来牛羊,你们把耶律涅鲁古等将军送回辽国来,便算是用贸易兑通了。”
陆承启心中好笑:“这不是把那些契丹将领当做货物来卖了吗?不过,他们也确实是货物,专属大顺的货物!”
假装迟疑一番,陆承启才慢慢地说道:“可以,但朕还有一个要求。”
耶律良连忙问道:“什么要求?”
“朕要与你们辽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才能开放榷场。榷场是唯一的,而且榷场百里以内,不能有任何军队存在!”陆承启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容质疑。此刻,作为一位皇帝,陆承启的威严才显露无遗。
耶律良和身后的使团用契丹话商量了半天,争执不下,每个人好似都不甚赞同。见陆承启没有了耐心,耶律良赶紧说道:“陛下,吾等商量过了,永久互不侵犯条约,吾等没有这般大的权力。若是一两年,吾等还可做主。”
陆承启心道:“两年也好,比我的底线一年好太多了。唉,军队不堪驱驰,总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心中虽这么想,口中却说道:“两年太少,至少五年!”
契丹副使听了,立即叫道:“五年太多了,三年!”
陆承启见他们落入毂中,狡黠一笑,说道:“三年就三年罢,击掌为誓!”陆承启知道草原民族算是看重发誓的,也算是另类的盟约了。
契丹副使看到了陆承启的微笑,知道自己中计了,懊悔不已。耶律良瞪了他一眼,他默默地低下了头。
“三年就三年罢,希望陛下说话算数!”耶律良叹道。(未完待续。)
大顺皇朝 第一百四十五章:条约细节
陆承启笑道:“不知道耶律大使什么时候回国?”
耶律良说道:“吾等出来时日久矣,最多再逗留一日,便要回国了。”
听了耶律良的话,陆承启沉吟了一会,说道:“也罢,今日便谈妥细节吧。礼部尚书何在?”此刻在随行百官里面的礼部尚书,听得陆承启召唤,连忙出列说道:“臣在!”
“冯卿,你现在便与耶律大使谈罢,朕对细节方面不甚了解,还是你来。”陆承启淡淡地说道,并没有掩饰他的不懂之处。
冯承平还真想撂担子不干,由陆承启一手包办了。按照陆承启的授意,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已经超出了冯承平的认识。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唯一的目的就是保住国家核心利益以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些个词汇,冯承平连听都没听过,还是陆承启解释了半天,什么是核心利益,什么是主权,领土又是怎么回事。
冯承平那个装满了经典,儒家学说的脑袋,弄了半天,才明白核心利益是维护大顺朝的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主权是指一个国家能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领土完整好理解,但陆承启的意思是,大顺朝是建立在历朝历代上面的,汉代的领土扩张到哪,哪里便是我朝故土;大顺的军队曾经打到哪里,哪里也是曾经的领土。就算一时占不回来,也要想办法打嘴仗,占点嘴上便宜。说白了,就是强硬到底。
冯承平被陆承启绕到疯了,儒家学说里面,哪里有如此无赖的思想?也不知道杨太师当年是怎么教导陆承启的,一肚子坏水,根本不像是饱读诗书之人。一口一个利益,一口一个买卖,这不活脱脱是一个市侩商人吗!
冯承平不想接这个差事便是这样。陆承启的话,让他直接怀疑自己读了三十多年的儒家学说是错的,因为陆承启言辞铮铮地说道:“在谈判桌上,没有朋友。只有敌人!跟敌人讲仁义道德,就等于是送羊入虎口!肯定,也是必须要寸土必争,寸步不让。放心,有朕在你们的背后支持你们。有大顺朝廷在背后支持你们,有万万大顺子民在支持你们,你们怕什么?”冯承平和刘庚前往谈判时,陆承启如是说道。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为了保住自己的铁饭碗,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吧!冯承平心中哀叹一声,还是应声而出,在文武百官面前,像一个市侩商人一样,与耶律良争执起来。
看到平时温文尔雅的冯承平如此不顾形象地与人争执。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惊得眼珠子瞪大,好似不认识他一般。
唯独陆承启脸带微笑,饶有兴趣地看着。心中却道:“早知道契丹人就一场比赛射箭就认怂,我就不弄这么多虚的东西了,直接单刀直入,逼他们认输就是。嗯,也是了,金庸笔下的耶律洪基不也是这样,看见武功卓绝的萧峰,不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直接与他结拜成兄弟,封了南院大王的大官?看来这是契丹人的死穴,这一点倒是得好好利用起来。对了,萧峰。听王韶说,确实有萧峰这个人,我还以为是金庸杜撰的人物。就是不知道这萧峰这厮,武功是不是也一样这么厉害,比这卢胖子怎么样?”
陆承启想着,想着。眼睛却是瞥向了卢尘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这个大腹便便的胖子,颇为惊讶这样的胖子还能如此敏捷,难道他也是有功夫在身的?
卢尘洹见陆承启打量起他来,心中一喜,装作憨厚的模样,冲着陆承启咧嘴一笑,心道:“小皇帝注意到我了,嘿嘿,这一番风头可没白出!想我学武多年,总算是在人面前露了脸了。我那个固执的师父,恐怕也没想到我有今日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