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后来,梁刚发现,到迎宾馆里来住的人,非富即贵,大多是有来头的领导干部,他又开始对小玉好起来,当他得知小玉正在服务的领导,是海江市的市长之后,就打起了歪主意,想让小玉去引诱康岳文,然后下套,敲诈一笔钱。
但小玉不敢这么做。梁刚再次以分手威胁小玉,还跟她讲,只要做完这一单,就有钱了,他就带她远走高飞,享受荣花富贵的生活。
小玉过于单纯,轻信了梁刚的话,按照他的话去做。可惜的是,康岳文并没有上当,也没有掉进梁刚精心设计的桃色陷阱。
梁刚却想栽赃给康岳文,于是叫小玉向小薰哭诉,说她被康岳文睡过了,想以搞臭康岳文的名声为筹砝,去跟康岳文交涉敲诈。
那天傍晚,梁刚在小玉的帮助下,潜入到了白梅楼,想等康岳文回来之后,就跟康岳文摊牌要钱。
梁刚毒瘾发作,在吸食毒品时,把小玉也引诱来一起吸食。
小玉是第一次吸食,又过了量,产生了严重的幻觉,完全不听梁刚的话,大喊大叫,还要冲出屋子去。
梁刚怕行迹败露,一不做,二不休,心生歹计,先将小玉强行抱到浴室,发生了关系,之后再将小玉残忍杀害,之后就伪造了自杀的现场,想将这一切,嫁祸给康岳文。
谁料这天傍晚,康岳文已经办完了事情,搬出了白梅楼,并没再回去。
梁刚逃出迎宾馆之后,心惊胆颤,到乡下躲了几天,后来听到此案不了了之,以自杀案结束之后,他才敢出来活动。
听完赵国山的叙述,李毅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小玉就这么缺爱?这么单纯?被梁刚控制得死死的,最终死在他的手下。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赵国山可能是见多了这种案件,讲叙起来,就跟说故事一样,噼里啪啦一顿就讲完了。
李毅听完,说道:“如此说来,康岳文跟此案完全没有关系了吧?”
赵国山道:“没有关系。但我们查清楚了,死者是死于他杀,而不是自杀。”
李毅道:“查清了就好,总算可以给小薰同志一个交待了。”
赵国山道:“这个事情,还有些棘手呢。当初这个案子,省里已经定案为自杀,现在要翻案的话,会涉及到一些领导的脸面。”
李毅道:“难道为了几个人的脸面,就不顾一桩冤案了吗?是领导的脸面重要?还是真相重要?”
赵国山道:“我这边没有任何问题,就是怕魏厅长不会同意。另外,省政法委的杜启东书记,也曾经亲自批阅过此案的卷宗,现在翻案的话,只怕会受阻。”
李毅道:“程序该怎么走,你就怎么走。其它的难题,碰到了再说。杜书记只是因为关心康岳文同志,这才过问此案,现在能证明康岳文同志是无辜的,相信杜书记听了,会很高兴。至于魏学荣同志,就更不必担心了。他不会反对的!”
赵国山点点头:“行吧,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遵命行事。”
李毅把小薰喊过来,由赵国山复述了一遍小玉的案情给她听。
小薰听了,泪流满面,哽咽难言。
不管怎么说,现在能找出真凶,小薰已经很满意了,足可告慰姐姐的在天之灵。
李毅对赵国山道:“这个案子,在东海省影响广泛,不要藏着掖着,可以向媒体公开最新进展情况,杜绝不必要的流言蜚语。法治,应该透明和公开。”
赵国山迟疑了一下,说道:“好,我回去之后,会找人安排。”
小薰向李毅深深的躹躬致谢。
李毅摆摆手:“你不要谢我,要谢他们,是公安刑警的努力,才寻求到案件的真相。”
小薰又向赵国山躹躬致谢。
赵国山嘿了一声:“这是我们该做的。以前我们破案时,不够仔细,错断是自杀案,是我们疏忽了,说起来,我还得跟你说声对不起。”
小薰和赵国山相继告辞离开。
困扰李毅多日的梅园血案,直至终于告破。
随着这件案子的侦破,李毅心头的许多疑云,也就消失。
小薰只是为了替姐姐申冤,而迎宾馆的刘永强,也是怕小薰再次牵连出康岳文而小心谨慎。
最起码,这两个人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然而,李毅心头的困惑,却未曾消去。
种种迹象表明,康岳文,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
现在,梅园血案已经证明与康岳文无关,而楼房坍塌,也是承包商偷工减料才造成的,和康岳文没有直接的关系。
至于收贿事件,徐良益查证过后,也属于子虚乌无。
也就是说,所有针对康岳文的攻击,全部不攻自败了!
幕后黑手的攻击,虽然没能扳倒康岳文,但他们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徐良益这次回京,就会上报督办结果,那么,等待康岳文的,必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李毅思索的是,到底是什么人在充当这个幕后推手?发力如此迅猛,准确,一击而中,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让康岳文走入穷途。
想到这里,李毅脑海里,再次浮上康岳文的身影,那个脚上穿着粘满泥土的旧皮鞋、身上穿着普通西服,一手叉腰,一手挥舞,指点激扬的男人。
就算康岳文是为了政绩,但至少他亲力亲为了,这比那些只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别人做事的人,要强太多了。
李毅不由得又想到,在京城上班时那份造假出来的视察报道,就连领导视察的图片都是ps出来的。
两相比较,李毅还是肯定康岳文的做法。
然而,不管李毅对康岳文的观感如何,他是无法控制这个人未来走向的。
又过了几天,这日,李毅正在办公室里思考工作上的事情。
“咚咚!”敲门声响起来。
“请进!”李毅收住纷杂的思绪。
“李省长,有人找您,说是您的熟人,京城来的。”徐冰站在门口,向李毅汇报。
“哦?请进来吧!”
“是。”
李毅看向门口,见到一个苗条秀丽的身影出现在眼前,长发披垂,巧笑嫣然,不是房敏是谁?
“李省长!”房敏微微一笑,走了进来。
一股幽香,直扑李毅鼻端。
“呵呵,房小姐,你好。”李毅笑道:“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
房敏打量李毅的办公室,笑道:“当然是东南风啰!”
她走到李毅的书案前,咦了一声,拿起桌面上的那方镇尺,看了看,说道:“李省长,你真是好雅兴啊。这么难得的古镇纸,也被你弄到手了。”
李毅一怔:“什么?古镇纸?你看走眼了,这只是镀铜的,翻新的,不值钱。”
房敏轻轻一笑:“这是我们店里卖出去的,我能看走眼吗?这一对镇纸,价值就在三万往上走了。李省长,你这个书案,花费不菲吧?”r1152
官路弯弯 第十卷 第三十六章 有个爱好真奢侈
李毅这一惊非小,表面上却很平静,笑道:“房小姐,你不是开玩笑的吧?”
房敏把玩手中的精致镇纸,说道:“这可是清朝留下来的古物,你看这两条龙的雕工,栩栩如生,精细入微。哪一家的盗版,能做得这么出色?你再掂一掂重量,不是纯铜,能有这么重的份量?”
李毅以前不懂这些,也从来不在意,此刻听房敏一讲,也拿过来,仔细看了看,又掂了掂,说道:“真是好东西?”
房敏道:“我家店里上个月才卖出去的,被一个东海省的商人买走的,没想到,他买了来,却送给了你。早知道,我该早些送给你,也免得这玩意转这么大圈才到你手里了。”
说着,她就以手掩嘴,咯咯的笑。
李毅听得出来她的嘲讽之意,说道:“这不是别人送我的,是办公厅的同志替我置办的。”
房敏道:“啧啧,真正了不起,随便置购一副镇纸,也是这么高档的东西。”
李毅不理会她的冷嘲热讽,说道:“你再帮我看看其它东西,值什么价。”
房敏展开宣纸,摸了摸,又闻了闻,笑道:“这可是真正的好纸,二十块呢!”
李毅道:“二十块一刀?”
房敏白了他一眼:“二十块钱一张!”
李毅心里惊骇,却笑道:“二十块钱一张?一刀就要两千?这纸有这么贵?”
房敏道:“这在高档纸里,也算是普通的了。年份久远一些的,价格还要高。难道你不知道,手工宣纸,是越陈越好用吗?”
李毅道:“那你再帮我看看这笔和砚台。”
房敏从笔架上拿下一支笔,笑道:“这笔是你自己选的?”
李毅摇摇头:“不是,都是办公厅的同志帮忙配置的。”
房敏抿嘴一笑:“你的属下,只选最贵的,却没选最对的。这种大牌子的笔,价格昂贵,却并不一定好写。真正好写的,是祖传的制笔大师,纯手工制作的纯毛料笔,简朴无华,没有这么多华美的花纹和装饰。”
李毅道:“那这笔,值多少钱?”
房敏道:“市场价,也就不到一千吧。”
李毅道:“这砚台呢?”
房敏扑哧一笑:“最可笑的就是这砚台了。”
李毅摸摸下巴:“有什么好笑的?我觉得挺好看的啊。”
房敏道:“这种雕花镂树,又这么大的,是用来收藏用的砚台,你要是实用的,就应该买墨海或者抄手砚,葫芦砚或方砚也行,平时用,六寸足够了,顶多买一个十寸的,你买个这么大的收藏砚,看是好看了,就是不实用。”
李毅问:“那这砚,值多少钱?”
房敏道:“这砚台是正宗的宋坑端砚,起码在三万以上。”
李毅拍拍书案:“这桌子呢?”
房敏道:“李省长,你这是在考较我吗?这桌子和那笔架、笔搁都是一套的,是进口大果紫檀做成,价格不菲,看这做工,算得上是上等艺术品,一定要估个价的话,十万以上吧。”
李毅嘿嘿一声冷笑。
房敏道:“怎么了?我说得不对吗?”
李毅摆摆手:“你说得太对了!幸亏你来东海,又来找我,不然,我就犯大错误了!”
房敏抿嘴一笑:“李省长,你能犯什么错误?”
李毅指着这张书案,说道:“你知道吗?全部这一套,我才出了一千块钱。”
房敏眨眨眼,吃惊的道:“你居然还出了钱?”
李毅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自己用的东西,难道不用出钱吗?我叫办公厅的人帮我采购一套文房四宝,他们很给我弄了这么一套,说一共花了一千块钱。谁知道竟然价值十七万?”
房敏咯咯笑道:“样样都是好东西,又这么便宜,有什么不好的吗?”
李毅叹道:“房小姐,你就别笑我了,我这等于是在变相的受贿呢!”
房敏道:“区区十几万,算什么啊?何况,花的是政府的钱,又不是商人送的礼。”
李毅道:“政府的钱,也是纳税人的钱。我李毅拿了工资,享受了津贴,岂能再拿国家一分一厘?”
说着,李毅当即把陈俊民叫了来。
陈俊民来后,见李毅办公室里有个漂亮姑娘,连忙低下头,不敢打量。
李毅沉声道:“俊民同志,把这桌子,还有这桌子上的东西,全撤了吧!”
陈俊民一时间没弄明白,问道:“李省长,撤走?撤走什么啊?”
李毅道:“你没听明白吗?我说,要你把这桌子还有这桌子上的所有东西,全部撤走!”
陈俊民这下听明白了,问道:“请问李省长,要搬到哪里去?”
敢情,他还以为,李毅是想换一个地方摆放呢!
李毅道:“哪里买的,就退回到哪里去!”
“啊?”陈俊民这次才真正的听明白李毅话中之意,连忙上前两步,说道:“李省长,这是为您买的——哦,不,这是您自己掏钱买的文房四宝啊。您是不是不满意?那我可以再去换一套,换到您满意为止。”
李毅挥了挥手:“不必了!陈俊民同志,你以为我真不知道这套东西,花了多少钱吗?”
说着,便看着陈俊民,看得陈俊民连头都不敢抬。
李毅指着镇尺:“这对镇纸,值三万块以上!”
又指了指砚台:“这方宋坑端砚,价值三万块以上!”
敲了敲桌子:“最贵的就是这个,十万以上吧!”
陈俊民暗自吃惊,心想李省长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是哪个小子告了密不成?
李毅道:“还有这笔、这纸,都是上千的好货!”
陈俊民张口欲言,却被李毅打断:“俊民同志,你不必解释了!我不管你是用从渠道,用什么方法搞来的,都必须给我退回去!我李毅办公室里,不摆这些奢华东西。”
“李省长,我,我也是想让您有一个好的办公环境。”陈俊民道:“没有别的意思。”
李毅道:“我明白,不然,你还能站在这里,和我舒闲的交谈吗?”
陈俊民道:“李省长批评得很对,是我欠考虑了,那我叫人来把这些搬走,另外给您置办一套合适的。”
李毅道:“不必了。哦,对了,这支笔,我已经沾过墨了,就不必退了,我给你的那钱,就买下这支笔吧!”
陈俊民不敢多说什么,只是点头答应,心中郁闷,李省长怎么忽然间变得这么精明起来了呢?当即就喊了人来,把东西全搬走了。
李毅看了看空着的那块地,微微一叹:“这里就空着算了吧!我的前任,在这里摆了一个博古架,结果被双规了,东西也被没收了。我呢,差一点因为那张桌子,步他的后尘了。”
房敏眼里全是笑意,说道:“李省长,还真是明镜高悬,大公无私啊。嗯,空着也不好看,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何不在这里摆上两瓶贫栽呢?既装点了办公室,又净化了空气,对你这种经常吸烟的人更有用处。”
李毅拊掌笑道:“好,好主意!我明天自己买两瓶花来,摆放在这里吧!对了,你来东海省,有何贵干呢?”
房敏道:“专程来找您的呢!”
李毅嘿嘿一笑:“别骗人了。”
房敏道:“本来不是专程来找您的,不过,一到东海省,打听您分管的工作之后,我还真是专程来找您的了。”
李毅道:“哦?你是来找我办什么事情?”
房敏道:“我打算到东海省来开设分店啊,你分管工商工作,可不得来找你帮忙吗?”
李毅呵呵一笑:“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不就是办个营业执照嘛!你随便到下面哪个工商所登记一下就行了。欢迎房老板来东海省投资,多开几家分店,祝大卖大赚。”
房敏笑道:“李省长,执照好办,可是,好地方却是难寻。”
李毅哦了一声:“你看中哪里的铺面了?”
房敏道:“还不知道呢,我刚来,所以来找你帮忙。”
李毅沉吟道:“其实,有一个好地方,最适合你们这种生意。只可惜,那里还没有做起来。”
房敏问:“什么地方?”
李毅道:“海江市里正在搞旧城改造,要打造一个以旅游为主的旧城区,古色古香的建筑,那一线门面房,很适合你们这种行业入驻。”
房敏听了,很感兴趣:“是吗?李省长,你有空吗?我想去看看。你能带我去吗?”
李毅看看手表,说道:“好吧,我现在正好有空,就陪你出去走走。”
房敏微微躬身:“那就太感谢李省长了。”
李毅吩咐钱多备车,叫上徐冰,和房敏谈笑着出了门。
走廊上,忽见副省长高杰迎面走来。
高杰见到李毅,便问:“李毅同志,你听说了吗?”
李毅问:“高杰同志,什么事?”
高杰道:“康岳文的事啊,听说中枢有了指示,要调走他呢!”
李毅哦了一声,这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只不过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高杰摇摇头,苦笑一声,说道:“康岳文这一走,海江市里,更要乱七八糟的了!”r1152
官路弯弯 第十卷 第三十七章 急难时,挺身而出
高杰说着,摇头走了。
李毅看了一眼他的背影,心想高杰同志的消息,灵通得很啊!
徐良益回京之后,肯定会有所动作,只不过,连李毅都没有得到消息呢,这个高杰居然就知道康岳文要被调离了?
“怎么了?李省长?”房敏见李毅出神,便笑着问。
李毅哦了一声,道声没事,和她下了楼,坐车前往改造中的旧城区。
“徐冰,你去看望过奶奶吗?她那边的情况如何了?”李毅问。
徐冰回答:“我前天才去过,还是老样子,没有征收的迹象。看来,那一片的改造工程,暂时搁浅了呢!”
李毅心想,如果只是暂时性还好,要是永久的话,那片旧城区就成了海江市里的一块伤疤。
“百姓们的情绪如何呢?”李毅担心的,并不是康岳文走不走的问题,而是海江市几个大工程的去留问题。
“还好吧。”徐冰道:“当初不拆迁,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和坚持,怪不了谁。”
李毅道:“徐冰,你不要报喜不报忧。我听说,有人对政府很不满?”
徐冰道:“前一段时间,的确有很多人很不满意,还在组织群众,想涌进市政府里去抗议。最近不知怎么的,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毅心想,因为幕后推手,已经找到更厉害的招数,去对付康岳文了,所以,这种拙劣而危险的手段,就被搁置了吧?
车子很快来到旧城区,钱多放缓车速,说道:“毅少,你看,前面好热闹。”
李毅也看到了,还是那片已经建好的仿古建筑,还是那几条街,上次来时,行人稀少,今天看去,却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房敏高兴的道:“李省长,你说的门面,就是在这里吗?我看挺好的啊。人流量也这么大。房子古色古香,很适合我们的品味。”
李毅喔了一声,没有答腔,因为他发现,这些人群,并不是游客,而是聚集在这里的人群。
徐冰对这一片的人比较熟悉,咦了一声,说道:“李省长,都是旧城区的群众,有些是拆迁了的,有些是没有拆迁的,都聚在一块了。”
李毅嗯了一声:“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走,下去瞧瞧。”
钱多迟疑道:“毅少,要不,我和徐冰先过去看看,你先坐在车里等等?”
李毅摆手道:“都是东海省的老百姓,能出什么事?”说着,便推门下车。
钱多和徐冰赶紧下车,护在李毅左右。
李毅脚步飞快,大步流星般,走向那如潮的人群。
老远就听到震天价的叫喊声。
“我们要房子住!”
“还我们的老地基来!”
“政府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人群的喊叫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钱多生怕李毅不知深浅的冲上前去,连忙赶前两步,说道:“毅少,这是海江市里的事情,你又不是分管领导,还是站到旁边看看吧?”
李毅沉声道:“哪怕我李毅不是东海省的领导,遇上了事情,我也可以上前管!”
徐冰道:“区里的领导在安抚群众呢!旧城属于滨江区,区里的领导我认识几个,我看到区委书记和区长都在那里。”
李毅哦了一声,这才放缓脚步,说道:“有领导在那边,那就好。”
众人走过去,站在边上看热闹。
滨江区的领导们,站在一起,正在苦口婆心的安慰群众。
“大家不要着急,旧城改造一定会继续的,现在市里工作太忙,康市长没有时间精力顾及这一块。等过一段时间,他腾出时间来了,就会继续这边的改造和开发工作。”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背负着双手,扬起脖子,大声说话。
徐冰小声的说道:“李省长,那说话的,就是滨江区委书记,名叫欧善华。站在他旁边的那位胖子,就是区长伍信泽。”
李毅嗯了一声。
“那为什么新城在建的楼房也停工了?是不是不想给我们房子呢?”有人大声问。
“新城的楼盘嘛,是因为开发商有事,暂时停工,这个嘛,马上就会开业的。大家都回家去,耐心的等待。”欧善华大声回答。
“我们要见康市长!你说的话,我们不相信,我们只相信康市长!”
“对,我们只相信康市长!把康岳文叫出来!”
群众开始呼唤康岳文。
“康市长工作很忙啊!各位街坊邻居,各位父老乡亲,康市长一直都很关心咱们滨江区旧城的改造工作,隔三岔五的就会下来指导,大家也都知道,这么大一个海江市,不只有滨江区,也不只有旧城改造,还有很多大事,要康市长去做呢!因此,康市长最近很忙,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等他有空了,就会下来视察工作的,那时,大家有什么问题,再去询问他,怎么样?”欧善华口干舌燥,扯起嗓子在喊话了。
他身边的人递过一瓶水,但他只挡了一下,没有接。
群众并不买欧善华的账,仍然喊着要见康岳文。
李毅原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一见事态并不严重,也就乐得悠闲,站在旁边当个看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