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副部长王育玲点头说道:“我赞成李毅同志的意见,能精简的,就不要复杂。简单,就是一种美。汉语学院是要面向世界的,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高效的办事方式,来让世人刮目相看,而不是将一个臃肿拖拉的办事机构,展示在外国人面前。”rs
官路弯弯 第九卷 第二百七十章 我坚持,请考虑!
蒋为民脸色阴郁,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李毅不强势则已,一旦强势起来,怎么就这么厉害?
咄咄逼人!步步紧逼!
蒋为民在思量,如果投票决定的话,自己能胜过李毅吗?
投票,这个以前无往不利的神器,在遇见李毅之后,完全不管用。
真搞不懂,李毅是凭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赢得了这么多党组成员的支持?他身上有什么魔力不成?
李毅身上,并没有什么魔力,他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身世背景。
只有庸才,才去拼爹,英才,拼的是自己。
李毅最大的成功,就是他的信念,他坚持正确的选择,并相信绝大部分同志,也都会坚持正确的选择。
德不孤,必有邻。
这才是李毅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的秘诀。
可惜,蒋为民并不懂,他以为,只要是一把手,就能控制党组成员会议,就能呼风唤雨。
李毅似乎不想过于为难这个名义上的一把手,便缓声说道:“要不这样吧,蒋部长,你把这两种机构设立的方案,呈交向延领导批示。他叫我们用哪种方案,咱们就采用哪个方案。”
这点小事,平时是不会惊动向延同志的,但今天胶着不下,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交由上级领导来选择,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上级领导说了算,他定下的事情,谁都没有二话可说了。
蒋为民心想,这样也好,总比投票要强,向延同志历来比较信任我,由他决断,我的胜算反倒要大出许多。
“嗯,咱们内部的一点小事情,反倒要去麻烦向领导,我于心不安哪,不过,既然李毅同志和我的分歧太大,交由上级领导审批一下,也是好的嘛。汉语学院成立之初,相关重要工作,由向领导把把关,这也咱们对他的尊重之意。想来他是不会怪罪的。”
蒋为民这番话,等于做了最后的决定。
李毅微微一笑,心想中央正在简减机构,向延同志不可能不知道,应该会同意我的方案吧?
蒋为民轻咳一声,说道:“咱们议一议,把汉语学院办公室的主任定一定吧!我以为,设一正三副较为合适。”
说着,他便看向李毅,心想你不会又反对吧?
李毅果真反对了,说道:“我觉得,一正一副就足够了。部里都只设一个副书记呢!”
蒋为民道:“汉语学院要面向全球,将在许多国家开办学校,一个副主任?忙得过来吗?”
李毅道:“下面不是那有那么多的处室吗?只要各司其职,做好份内工作,哪有忙不过来的道理?汉语学院办好之后,经营和管理工作,都是由学院的管理人员在执行,部里的汉办,只不过是统筹全局而已。没有多少具体事情可做。”
蒋为民道:“那行,咱们先确定一正一副两个办公室主任,以后要是有需要,再行增添就行了。”
汉语学院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那就是正厅级别的架构,一正一副两个主任的任免权力,在部里,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两个人事职位。
副部长陈铭笑道:“我有一个好人选。余江文同志,他现在担任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一职,为人谦和,学术理论知识十分扎实,国学基础更是牢固,又是行政管理经验,由他来出任汉语学院办公室的第一任主任,再合适不过了。”
蒋为民略有不悦,我还没有提出人选呢,你倒抢了头功!
你以为,谁先提名,谁就可以获得胜出吗?
“余江文,这个同志我有影响。”蒋为民道:“是个斯斯文文的学者,学历高,理论强,还出过几本著作,在咱们部里,算是一个人才。”
他先将余江文表扬了一番,然后才说道:“可是,江文同志学术气太浓了,要当一个办公室的一把手,怕是还要磨练磨练。”
陈铭摸了一把脸,说道:“提他上来,就是最好的磨练了。”
蒋为民道:“我倒觉得,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刘乾坤同志比较合适,调到汉办工作的话,也只是平调。他担任过五年多的所长了,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同志,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很突出。更为难得的是,他是专门搞汉语研究工作的,平调过来管汉语学院工作,这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李毅心想,如果真像蒋为民所言,那这个刘乾坤还真的很合适。
这时,康有德轻轻一笑,说道:“我倒想起了一句话,真正的学者,都不善于当官,让他们搞老本行,研究学术学问,他们能有很好的表现,也能取得不俗的成绩,可是,一旦进入行政管理系统,他们往往就不灵光了。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我也忘记是从哪看来听来的了。”
蒋为民道:“学者型领导,历史上也很多。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等人,他们都是大文豪,可同样也是宰相之才。”
康有德道:“那是他们碰上了好时代,宋朝为了防止武将坐大,所以才重用文官。文官政治的确立,有效防止重蹈唐朝的覆辙,可是,也同样带来重大的弊端,因为文官大都不会打仗啊!像诸葛亮那种人才,毕竟是千年难遇的。所以,宋朝才老是打败仗,被辽国欺负,又被金国欺负,最后又被蒙古欺负,一退再退,最后退无可退,一部宋史,全是风雨飘摇。”
李毅不禁微笑,这个康有德,还蛮有文采的嘛!讲出来的话,头头是道,又颇有几分道理。
蒋为民道:“汉语学院办公室,又不是什么大部门,也不需要行军打仗,排兵布阵,需要的就是学者型领导。”
康有德道:“不尽然。汉语学院,是面向外国人开设的,所需要的领导人,正是要开疆拓土类型的,没有这种才华能力,他怎么可能把汉语学院发扬光大?”
蒋为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因为康有德的反对理由,说到了点子上。
李毅笑道:“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汉语学院也是一项投资,我们不能长期的亏本下去,只要有收益的一天吧?这就需要一个懂得经济的厉害人才,最好的全面人才。”
蒋为民冷笑一声,说道:“又要懂学术,又要懂经济,还要懂管理,这样的人才,上哪里去找?我看咱们部门里,也没有几个这样的全才吧?就算是在座的诸位,又有谁敢说自己是这样的全才?”
何英笑道:“我觉得,也就李毅同志,堪可称得上这样的全才吧?”
蒋为民嘴角一抽,说道:“要不,李毅同志,你就把这个汉办的主任,给兼了吧?”
李毅淡然一笑:“我何德何能?国内数亿青年,比我厉害的,多如过江之鲫。还是另委贤能吧!”
康有德刚才侃侃而谈,自然是有所准备的,这时说道:“我倒觉得,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的总经理杨明生,能力很出众,既懂文化,又教经营,是个难得的全才。由他来管理汉语学院,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蒋为民道:“杨明生?这的确是个人才,可是,他要是离开了,那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又由谁来执牛耳?”
康有德道:“就由副书记接任嘛!”
蒋为民道:“我看,还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刘乾坤同志合适一些。刘乾坤同志以前在外国留过学,还是国家公派的留学生,他有海外学习经验,由他来管理汉语学院,更加合适。”
看业,蒋为民心目中的人选,就是这个刘乾坤了。
奇怪的是,刘乾坤现在本就是所长,就算调任汉办主任,也不过是平级调动,蒋为民又何必如此执着呢?
李毅道:“我赞成有德同志刚才说的那句话,汉语学院,应该当成企业来抓,所以,这个汉办主任,应该懂一点文化,又要懂一点经济,最好还具有强大的开拓精神。既然咱们部里很难选出合适的人选,那为什么不到社会上公开招聘呢?”
“到社会上公开招聘?”蒋为民道:“开什么玩笑?这可是正司局级别的职务!”
李毅道:“我们思考问题,总是带着官本位的思维,其实,什么级别不级别的,很重要吗?反正就是一个事业单位嘛!只要他有能力,有才华,能够将汉语学院做好、做大、做强,那我们就应该支持他,应该重用他!”
何英接话道:“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嘛!汉语学院,既然是一项投资,是一个企业,那咱们完全可以面向社会招揽英才!国家足球队的总教练,还要招外援呢!我们又有何不可?”
李毅道:“社会上有的是知识型管理人才,公开招聘,肯定可以求得英才归。”
蒋为民摇手道:“不妥,不妥!这么重要的职位,怎么可以到外面去找人才?难不成,咱们这么大一个部门,连一个主任人才都没有吗?这不是笑掉大牙了吗?”
李毅道:“蒋部长,我坚持我的意见,如果想让汉语学院办活办好办强,最好的办法,就是外聘一个管理型人才。请认真考虑!”rs
官路弯弯 第九卷 第二百七十一章 给你一个惊喜
李毅这是在逼宫吗?
蒋为民的脸色,瞬时变得难看起来。
李毅从来不管别人的脸色如何,他只问自己坚持得对否。
此刻,他在内心重复的问了一遍自己:我所坚持的,是否正确?
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他就会坚持到底。
他看也不看蒋为民的脸,继续说道:“现在做什么事,都要从官本位的思想出发想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授买官,学校也搞官职官权,文化人也在向官本位靠拢,这样的社会,只能产生官吏!不能产生其它高端的文化艺术!现在,我以为,就从咱们开始,就从汉语学院办公室主任这个职位开始,咱们不搞官本位这一套了!可不可以?”
蒋为民沉吟良久,没有讲话。
康有德刚才一直在慷慨陈词,此刻也归于沉寂。
李毅的话,不仅是一个教育部副部长的发言啊!
他是在呐喊!
他要改变的,也不只是一个汉语学院办公室主任这个职位,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蒋为民也好,康有德也罢,他们也不仅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文化人!
华夏的知识分子,不管官处何位,只要他还留存有华夏文明的血脉,就一定能明白李毅刚才所言的重要性。
最先开口的,还是蒋为民,他缓缓说道:“李毅同志,你是不是小题大做了?我们部里的一个汉语学院办公室主任,能承担你所讲的那种民族文化大任吗?”
李毅道:“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吧?实际上,国家的改革,已经有意识的在改变这些了。政企分离,就有这个意思。国家要富强,企业要发展,就不能用官本位的思维去束缚它。企业人才就是企业人才,经济人才就是经济人才,学术人才就是学术人才,管理人才就是管理人才,只有各安其位,社会才能有序良性的发展。搞行政管理的,一定要他去做企业老总,他能做得好吗?”
这话发人深省!
康有德沉声道:“李毅同志这话,有如当头棒喝,把我打醒了啊!我觉得,他说得很对。官本位的思想,已经根植人心,想要改变,实在是很难,但只要我们尝试着去改变,总有一天,会有质的飞跃。”
蒋为民拧紧眉头,陷入沉思。
说实在话,他很不愿意李毅出风头,更不想点头同意李毅的话。
可是,李毅的话,又说得那么在理,字字句句,都能打动人心。
蒋为民也是一个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他的骨子里,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他了解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明白近代国家为什么会那么破败!
做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良知的知识型领导人,蒋为民想的比一般人其实都要多。
文化型领导人的一个通性,那就是忧患感和民族自豪感。
现在李毅提到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命题,不得不让蒋为民为之深思。
是坚持己见,和李毅斗争到底?还是选择理性的召唤,同意李毅的意见?
这本是一个极简单的选择题,但对蒋为民来说,却困难无比。
理性和感性的冲突,何去何从?
众人都在等待蒋为民做出决定。
蒋为民抬起头来,看了看大家,又将目光落在李毅身上,说道:“我三思之后,以为李毅同志的话,颇有见地。他毕竟是年轻人哪,能够看到我们看不到的层面。我很欣慰,在我思想的航向,出现偏差之时,李毅同志却能勇敢的站出来,指出我的不足之处,实在是难能可贵。我同意他的提议,汉语学院办公室主任这个职位的人选,就到社会上公开招聘吧!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李毅笑了笑,忍不住想为蒋为民鼓掌叫好。
是的,蒋为民或许过于耿直,有时很顽固,有时还表现得像个老小孩一般任性,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总能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这,也正是李毅从政的魅力所在。
用自己正确的选择,去说服别人,影响别人。
李毅尤其佩服蒋为民那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气概。
在盛怒之下,忽然冷静下来,承认自己的失误之处,并马上做出最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就算是李毅本人,只怕也很难做得到。
因为此事,李毅对蒋为民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蒋为民道:“虽然是面向社会招聘,但咱们的条件,也必须定得稍高一点,毕竟我们招的是一个司局级职位。”
他这话,又回到了官本位思想。
李毅苦笑一声,心想这种思想要想彻底改变,是何其之难啊!
蒋为民道:“硕士以上学历,最好有海外学习经历,至少精通一门外语,熟识国学知识,年纪嘛,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都可以吧!”
李毅道:“蒋部长提的条件,我全部同意。”
就算投桃报李也好,在这些小细节上,李毅现在也不能再反对蒋为民了。
蒋为民道:“此事得尽快抓紧进行。那么,副主任一职呢?大家有什么建议?我的想法是,主任是从外面招回来的,那么副主任最好是从本部门提拔。”
李毅道:“蒋部长说得对,副主任从本部门挑选,既可以堵住悠悠众口,又可以让在具体事务上,帮主任一起管理,让新来的主任,更快的熟悉并融入新工作中。”
蒋为民道:“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说出来大家议一议。”
他先不说人选,却看了李毅等人一眼,见众人没有特别的反应,这才继续说下去,提出了一个人名,叫吕治辰。
这个人,李毅当然不陌生,因为此人正是自己所管的改革司下面的一个处长。
李毅微微一讶,心想蒋为民怎么要从我的改革司下来调人?这个吕治辰,跟蒋为民是什么关系?
蒋为民道:“吕治辰同志在现有职位上工作了近十年,却一直没得到什么提升,他不只一次向我诉过苦,说愿意调到事业单位去工作。他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就是想挪挪位置,看看能不能变活嘛!我也答应过他,等到有合适的位置时,就留给他。因此,今天这个副主任的位置,我想,就给了他吧!”
李毅知道,蒋为民所言不虚。
吕治辰在处长位置上,的确待了十年以上。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升职。
机关单位里,一屁股坐到退休的都有,十年又算得了什么?
李毅和这个吕治辰也谈过话,觉得这个人无甚真才实学,却有些愤世嫉俗,不堪大用。所以,后来也就把这个人给忽视了。
现在,蒋为民却要用这么一个人,不由得让李毅心生疑问。
不等李毅反对,有人已经开腔提出异议。
提出反对意见的,竟然是于胜。
“蒋部长,我觉得吕治辰这个人,过于虚华,有点滑头,又有些碎碎念,不像是个能担当大任的人。”于胜的意见,提得小心翼翼。
蒋为民道:“谁又是生来就能担当大任的?很多人虽然因为时机的关系,侥幸上了位,还不是一样的烂泥扶不上墙?”
于胜顿时闹了个大花脸,因为他觉得,蒋为民这话,分明就是冲他说的。
其它人反倒没有这种想法,脸色如常。
王育玲笑道:“不知道为什么,吕治辰同志,给我的观感,居然跟于胜同志差不多呢?我和他吕治辰同志打交道的时间并不多,但他就给我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总觉得这个人不靠谱。”
蒋为民皱眉了。
连着两个人否定了吕治辰,那这个人选,就很悬!
王育玲道:“我只是说说个人的感觉,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陈铭适时的笑道:“看来,吕治辰,不得人心啊!难怪他这么久没有挪过屁股了。嘿嘿,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呢!”
李毅心想,这下好了,都不用我出声反对,同志们直接将这个人给否决了。
陈铭接着说道:“我还是推荐余江文同志,他现在担任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一职,调任汉语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一职的话,那是绰绰有余了吧?主任当不上,当个副主任,资格足够了吧?”
众人都是微微一讶,这个陈铭,怎么回事?老是提这个余江文呢?主任当不成,连副主任也要来争?
难不成,余江文这么急着想离开现在的单位不成?
这个中原因,除了当事人和陈铭之外,只怕没有人知晓。
陈铭见大家都面露疑惑,只是笑了笑,并不说出原因。
李毅心想,这些党组成员当中,只有陈铭时而支持我,时而反对我,游离不定,这个人要是能争取过来,那对我是大有好处的。
如果这一次,我能帮他一把,想必他会感激我吧?
于是,李毅微微一笑,说道:“我觉得余江文同志就挺好的,只是,他本人愿意来当一个副主任吗?”
陈铭眼里果然闪过一抹惊喜,他没想到,李毅会第一个发言支持自己!rs
官路弯弯 第九卷 第二百七十二章 无所不用其极
陈铭笑道:”肯定愿意的,他在本职岗位上干腻了,早就想换一个工作岗位了.”
李毅道:”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这个余江文,应该挺有能力的,学识也应该够格,大家认为呢?”
能得到李毅的鼎力支持,陈铭完全是意外之喜,他还要替自己推荐之人说几句好话,便呵呵笑道:”余江文同志出过两本个人文集,担任副院长一职,也有三年多的时间,年纪只有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一定可以胜任新岗位的工作.”
其它人暂未表态,都看着蒋为民.
今天的蒋为民,心情大起大落,喜怒无常,众人都感觉到了,所以都想让这个一把手先发言.
出乎意外的是,蒋为民并没有一口否决,而是缓缓说道:”余江文同志,我也是知道的,他对中西学说都有涉猎,文章写得也很好,又有管理经验,熟悉内部事务.如果说他担任主任一职,资历尚浅的话,那担任副主任一职,那绝对是够了的.因此,我赞同由他出任汉语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一职.”
李毅不由得微微一笑,心想蒋为民的小算盘,果然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在打啊!
蒋为民的心思,其实不难猜测.
李毅表态支持陈铭,肯定是想拉拢陈铭,向他示好.
而蒋为民为了制衡李毅,肯定也要示好陈铭,不然,他将彻底失去陈铭的支持.
于是,陈铭获利.
然而,蒋为民虽然也支持了陈铭,却远没有李毅的支持让陈铭心生感激.
因为李毅是第一个支持陈铭的.而蒋为民支持陈铭,在陈铭看来,那是理想应当的.
在这场小小的博弈中,李毅还是一个获利者.
接下来的表决.就没有任何疑义了.众人乐得送陈铭一个人情,最后的结果.就是由余江文同志出任汉语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一职.
至此,部里的大事,基本议完,而时针也早就走过了下班时间点.来到了傍晚六点多钟.
一个会议,动不动就要开上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外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当事人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的.因为一直都在讨论,不停的争斗,不断有新的利益出现,可兹抢夺.所以完全不知时间的流逝.
时序虽属孟秋,但天气仍然炎夏无比,因为筹备下午的会议,同志们都没有午睡.此刻都是睡意浓浓,精神疲惫.
蒋为民也是体力不支,打了个老长的哈欠,把眼泪花子都挤出来了.
”散会吧!”蒋为民道:”时候不早了,大家回去吃饭了!”说完,他又打了个哈欠,然后起身,第一个离开.
走到门口时,他忽然站住脚,对李毅道:”李毅同志,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李毅答应了一声,心里打鼓,蒋为民单独召我去,有什么指示?
蒋为民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后,陈铭呵呵一笑,朝众人团团拱拱手,笑道:”多谢诸位同仁手下留情.”
何英笑问:”陈部长,那个余江文,不会是你家什么亲戚吧?瞧你这卖力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