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李毅道:“姐,你肯定有心事,你又不善隐藏,全写在脸上呢!”
李芷弄了弄长长的秀发。说:“小毅,我只跟你说。我和他分手了。”
“啊?又分了啊?”李毅道:“怎么就这么难谈成呢!姐,差不多就结了吧!结了就稳定了。”
李芷道:“不稳定,怎么结呢?”
李毅道:“你看我和林丫头,还不是过得好haode?”
李芷道:“你们不同的……不要说我了,我明天就辞职,你安排我新的工作吧。”
李毅道:“行!既然姐你定下了主意。我也不多说了。这样吧,明天晚上,我喊几个朋友,大家一起开心开心,好吗?”
李芷笑道:“好啊!我要去蹦迪!”
李毅摸摸鼻子。说:“这个,我还真的不需要。不过,为了陪姐,我会去的。”
从李芷家开车出来,经过林灵家时,看到林灵就站在门口。
李毅摇下车窗,笑道:“美女,有兴趣一起出去兜个风吗?”
林灵走了过来,慢慢的俯身,朝李毅露齿一笑。
李毅下意识的觉得,林灵这笑有些古怪!
果然!她忽然扬起右手,手里有一个大水壶!
哗啦!那水壶里的水,朝李毅泼去。
“林灵!你!”李毅躲避不及,那水全部淋在自己的身上。
“哼!李毅!你敢惹我,你死定了!”林灵咬牙切齿的说道:“你大概忘记了吧,我还zhidao你最大的秘密呢!”
李毅叫苦不迭,有气也没处使了,拉门下车,说道:“其实,我不让你当基金会的会长,并不是觉得你不够资格,而是觉得太委屈你了!”
“是咩?”林灵故意拖长了音调说:“信不信我再淋你一壶水啊?”
李毅道:“先别,听我说完。我有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做。”
“还想忽悠我呢?”林灵呲牙道:“信不信我咬你?”
李毅道:“是这样的,我的贴身秘书饶若曦,你是见过她的啊,她马上就要去米国工作了,因此,这秘书人选就空缺出来了,我想来想去,觉得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真的咩?”林灵偏着脑袋,看着李毅笑。
李毅心里瘆得慌,说道:“当然是真的啊!所以我才叫林丫头跟你说说的,本是想她探探你的口风,看看你愿不愿意,谁zhidao你脾气才大,只听了一半就跑了!所以才有这个误会。”
“不是因为我有杀手锏,你才讨好我?”林灵逼近李毅问,一幅你休想糊弄我的表情。(未完待续……)
(.)ru
官路弯弯 第九卷 第一百六十六章 背影
“绝对不是!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饶秘书。”李毅后退一步,嘿嘿笑道:“这不是我小叔打算回国定居了吗?米国那边的业务就没有人打理了,只好派饶若曦去。”
“那我这个贴身秘书,要做什么工作啊?”林灵问。
“你可以天天玩,不做事。”李毅说。
“什么?你把我当花瓶养着?”林灵道:“本姑娘是那种没用的人吗?”
李毅道:“不是,如果你想工作,也是可以的,这个贴身秘书,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说,给我端茶倒水啊,帮我买菜做饭啊……”
“好啊,你这是把我当保姆使唤呢!”林灵扬手就要打,但在中途又落了下去:“你让我当你的贴身秘书,我姐同意了吗?”
李毅笑道:“这是我和你之间的事情,她有什么好反对的。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吧!”
林灵道:“哼!”
李毅道:“姑奶奶,你哼是什么意思?”
林灵道:“算了吧,看在你还算有诚意请我出山的份上,就饶你这一遭吧!”
李毅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那我这是算升级了吗?”林灵问。
李毅道:“当然。”
林灵道:“那我的工资又涨了?我的车是不是又该换了?”
李毅翻翻白眼,说:“你这车刚买多久啊?又换?哎,林秘书,你老板的衣服脏了,你是不是该给他换洗一下啊?”
林灵嘻嘻笑道:“行啊,你脱下来,光着身子回家去,衣服留在这里,我明天干洗好了,给你送过去!顺便找你报销干洗费。”
李毅道:“那还是算了吧!我回家去了!”
林灵笑嘻嘻的,朝李毅弯了弯腰:“老板,慢走,老板,拜拜!”
李毅喟然长叹,上车离开。
刚才,李毅真的是情急智生,忽然想到要林灵来代替饶若曦。
这么做,可以一举两得。
一是可以消除林灵对自己的成见,这颗定时炸弹,就不会引爆。
二是可以让林馨放心。饶若曦一直跟在李毅身边,林馨不可能没有一点感觉或醋意,李毅现在把饶若曦派到了米国去,却把林灵安排在自己身边,林馨应该可以放心了。
至于以前饶若曦做的工作,李毅完全可以另外安排人去做,林灵嘛,就让她当一个快乐的大顽家吧!
回到家,林馨惊讶道问:“外面下雨了吗?”
李毅道:“不是雨水,是被你妹泼的!”
林馨生气的道:“她越来越过分了!在自己姐夫面前,没大没小的!我打电话骂她!”
李毅拉住林馨的手:“得了,我好不容易才抚平她受伤的小心灵,你就不要再去招惹她了。”
林馨道:“你怎么抚平她创伤的?”
李毅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告诉了林馨。
林馨道:“让她给你当秘书?她哪会当什么秘书啊!她天生的不学无术!”
李毅道:“你别这么说她,人都是学而知之的,而不是生而知之的。林灵古灵精怪,歪点子不少,人是极为聪明的。你们家的血统,能差得了吗?再说了,我就给是给她安排一个闲职,总比她成天玩乐强吧?”
林馨道:“好吧,公司是你的,她要是把你弄垮了,你别来埋怨我就行。”
李毅大功告成,不由得微微一笑。
第二天早上,李毅上班,车子经过部委大楼外面时,李毅的目光,向外面瞥去,花店门口,有一个背影,正往墙上贴一张纸,远远的,可以看到那纸上写着四个大字:门面转让。
看到那背影,李毅一愣,脑海里有另一个背影,渐渐清晰的浮上脑海。
“钱多,你看外面那个女孩,是不是觉得很面熟?”李毅问。
钱多看了看外面,说:“没什么啊!”
李毅道:“就是花店的那个女人——哦,对了,那天你不在。”
钱多道:“毅少,买花的时候,我在啊!”
李毅道:“不是买花的时候,是胡小文跳河的时候——没想到,她居然是这里的花店老板。不过,她这样心地善良的人,开花店是再合适不过了呢!”
钱多完全听不懂李毅在说什么,缓缓将车开进了教育部的大楼。
“对了,毅少,那个张乔,打算怎么对付他?”钱多问。
李毅道:“你不说,我差点把这家伙给遗忘了,嗯,交给你处理吧!”
钱多道:“交给我处理啊?你不管了?”
李毅道:“我天天忙得跟着陀螺似的,哪还有闲工夫去管那种小屁事情?”
钱多道:“可是,我不一定管得好。”
李毅笑道:“我看你在俄国表现得可圈可点,你一定能完成任务的。”说完,就下车走了,留下钱多怔怔的发呆。
以前都是李毅下命令,钱多去执行,现在李毅却只给他一个题目,叫他去想办法完成。
张乔的背景很硬,这一点,钱多早就知道了,但不管他背景有多硬,既然毅少要管,肯定是要将其绳之以法的!
钱多挠挠头,心想:如果毅少处理这件事情,他会怎么做呢?
且说李毅来到办公室,上午照例是学习文件,浏览报纸上的标题,见到有感兴趣的则看下去,然后才是批阅文件和报告。
蒋为民打来电话,请李毅过去一趟,语气很是客气。
李毅批阅完手中的报告,这才出门,径直来到蒋为民办公室。
蒋为民呵呵一笑:“李毅同志来了,坐吧。”
李毅坐下来,说道:“蒋部长,你找我来,有什么事?”
蒋为民道:“李毅同志,你刚升任副部长,就因公事出差到俄国去了,后来的党组会你没有参加。”
李毅道:“我很遗憾。”
蒋为民道:“部里的几个同志,都一致同意,往你身上压压担子,能者多劳嘛。”
李毅一回部里工作,就已经从会议记录上看到了当时党组会的整个过程,但还是装作很认真的听蒋为民说下去。
蒋为民道:“除综合改革司和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之外,民族教育司,教师工作司,这两个重要司局的工作,都交给你管了。”
李毅道:“多谢蒋部长的信任。”
其实,在会议记录上,提出来要给李毅加担子的人,并不是蒋为民,而是彭希。
彭希在李毅回国之前,已经调任别的部门工作,听说还是当副部长。
在离开之前,彭希却卖了李毅一个好,这是李毅没有想到的。
或许,彭希是想缓和一下和李毅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是想留点念想,顺便恶心一下蒋为民。
蒋为民显然并不想给李毅压太多太重的担子,所以只把两个不痛不痒的司局,交给李毅去管。
李毅明知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却任由得蒋为民为自己脸上抹粉,只是佯装不知。
蒋为民呵呵一笑,说道:“昨天,向延领导下了指示,要咱们教育部,最近展开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声势浩大的专项督导工作!”
这个事情,李毅也早就知道了,还是江兆南亲口告诉他的。
但李毅一直没有声张,现在,他也装作是头一次听到这个指示。
江兆南的想法,只能先告诉向延,再由向延给教育部长下指示。
蒋为民得到指示后,再安排相关工作。
这个程序如此,是错不得的。
如果蒋为民知道,李毅早在他之前,就直接从江兆南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李毅微微一笑,配合蒋为民的停顿,问道:“什么样的督导工作?”
蒋为民道:“就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对全国范围内的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省域全覆盖专项督导!”
李毅哦了一声:“那可不是个小事。”
蒋为民道:“此次督导的重点是检查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生基本教学和基本生活方面情况。”
李毅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精明的看客,而蒋为民则像一个演员。
台上的演员刚开了个头,台下的看客们,早就知道整出戏剧的内容了。
蒋为民道:“一定要深入**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核实d级危房、课桌椅、寄宿学生床位、饮用水、食堂就餐面积、厕所蹲位、门窗、取暖条件、安全隐患、营养午餐、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数字教育资源收播设备、公用经费拨付、课程开齐率等14项指标是否达到基本办学标准。”
这些内容,跟李毅记在速记本上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
李毅有些佩服蒋为民,真亏了他,这么大的年纪,记性还这么好,把领导的指示,记得这么清楚。
蒋为民道:“李毅同志,你正好分管教育督导办,教师工作司也归你管了,这个工作,非你莫属啊!看来,你又得辛苦一段时间了。”
李毅早就胸有成竹,说道:“好,我会尽快成立专项督办组,前往各个省市区。”
蒋为民道:“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督办工作,至少要成立十五个督办小组。光靠教导办的人,人手怕是不够。你可以在别的司局办选人。”
李毅想了想,说道:“我有一个想法,可以极少的动用教育部本机关的人,就能完成督办任务!”rs
官路弯弯 第九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就去这里!
其实,李毅在回答江兆南的问话时,想法和蒋为民是一致的。
但现在蒋为民也想到了李毅的方法。
如果李毅听从蒋为民的意见,那就是拾人牙慧,显不出自己的真本事。
因此,李毅脑海里灵光一闪,飞快的想到了另一种更加简便的督办方法。
“蒋部长,我只需要三十个人,加我一共三十一个人就够了。”李毅微微一笑。
蒋为民吃惊的道:“人用得少,会不会拖长督办时间?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省域全覆盖专项督导,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时间拖得太长,对工作不利。”
李毅道:“不会拖得太长。我是这么想的,每个省,咱们只去一个人。”
蒋为民道:“一个省一个人?这怎么忙得过来?李毅同志,你不会是想长期扎根基层了吧?”
李毅道:“其它的人,咱们可以进行异省调动督办。”
蒋为民哦了一声:“甲省的调到乙省,丙省的调到丁省,丁省又调到甲省,如此轮调?”
李毅道:“对,这既节省了部里的人力,又可以考验下面教导办人员的办事能力。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蒋为民缓缓点头,表示赞许:“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可以缓解人力不够的紧张情形。”
李毅道:“不管我们上面下去多少人,下面省市区,还是要派人陪同,具体的工作,主要也靠下面的工作去做。既然如此,那我们去的人数,就不必太多了。”
蒋为民道:“那你算的行程,大概要多久?”
李毅道:“虽说是抽样调查和督办,但抽的样也不能太少。一个省大约是二十个市,我们要随机抽取四到五个市进行督导。每个市花三天左右时间。也就是说,要半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全国的整体督导工作。”
蒋为民道:“半个月就能完成,算是极快速了。不过,一个省只抽四、五个市,是不是太少了?起码也要抽一半以上吧!”
李毅摸摸鼻子,心想蒋为民这是要想把我长期支使在外面还是怎么的?
“抽样抽一半?这未免也太多了吧?时间上也拖得过长。”李毅道:“学校都快要放假了!我以为半个月之内完成整个督导工作,是比较合理的。最后几天,正好赶上全国中考和小考,还可以看看各地考场和考生的水平。”
蒋为民道:“可是,你才是这次督导工作的主帅,你难道就坐镇京师,督导京师一地?”
李毅道:“不,我会多去看几个省市,京城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平时有的是时间看,这次我就不去督导了。”
蒋为民道:“好吧,具体工作,你去做,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告诉我。”
李毅道:“如果蒋部长没什么事,我先告辞。”
蒋为民嗯了一声,轻轻摆了摆手。
看着李毅欠身走出去,蒋为民使劲搓了一把脸。
后生可畏啊!蒋为民不由得感叹。
刚才和李毅谈话时,蒋为民从对方眼神里看到的,全是沉着和淡定!不论是面对何种情况,李毅总能镇定自如的进行应对和反击。
这种成熟的政治人格,在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表现出来,实在令人惊讶。
蒋为民不由得回想起向延同志对自己交待的话:“做为一把手,要多团结身边的同志,不要嫉妒别人的才能,而应善用别人的才能,大海容纳百川,才能成其广大,刘备和刘邦,这两个刘家豪杰,自己没什么大本事,却胜在会用人,最后成其霸业。”
或许吧!能善加用人,自然能利用别人帮助自己成就事业。
可是,如果这个有才华的人,不只是你的副手,还处处威胁到你的权威和威望之时,你还会那么淡定吗?
刘邦用韩信打了天下,最后还是设计杀了他。
魏延刚露出一点反骨,就被擒杀。
自古以来,哪个主上不喜欢顺承的人?哪个喜欢刺儿头?
诸葛亮那么忠诚不二,鞠躬尽瘁,刘备死之前,还要用极端的话来防住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把个诸葛亮吓得投伏在地,哭泣不已。刘备的目的就是要留住诸葛亮,但又不能让诸葛亮篡位。
蒋为民的才华能干,远逊于李毅,当然,他自己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而他的容人之雅量,肯定比不过刘备和刘邦之流。
刘备对自己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诸葛亮都要防之甚严,刘备入川时带的是庞统,而把诸葛亮安置在老家里,就是为了限制诸葛亮,避免其功劳太大而居功自傲。
而现在,李毅只不过是向延同志安排到部里来的,却处处制蒋民为,事事发表见解,又在蒋为民之上,蒋为民心里能好受吗?
刘备是怕诸葛亮战功过于显赫,不带他外出差。蒋为民则盼着李毅天天在外面出差,不在部里和他争权。
李毅哪管蒋为民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回到办公室后,就着手准备江兆南交待的督办事宜。
柴满贵被召进李毅办公室。
“满贵同志。”李毅道:“从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下属的三个处室里,选出三十个得力的干才,我们要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督导工作。”
柴满贵道:“这个很好选,三十个人的话,随便都能选出来。”
李毅道:“通知全国各省市区的教育督导办,每个省市区抽调二十名骨干,听候调谴。”
“是,李部长。”柴满贵答应一声,掏出日记本来记下。
李毅道:“你选出的三十个人,今天就要确定名单,明天早上开动员会,明天下午就要赶赴各个省市。告诉同志们,这次出差,时间在半个月左右,要他们做好准备,家里有老人小孩或病号需要照顾的,或有其它特殊情况的,你就照顾照顾他们,不要出差了。”
柴满贵道:“是,李部长。”
李毅道:“这次督导工作,京师重地,就交给你亲自督导!这是首善之地,你一定要打起精神,给我查个仔仔细细。多到偏远郊区跑跑,一定要核实d级危房、课桌椅、寄宿学生床位、饮用水、食堂就餐面积、厕所蹲位、门窗、取暖条件、安全隐患、营养午餐、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数字教育资源收播设备、公用经费拨付、课程开齐率等14项指标是否达到基本办学标准。”
柴满贵道:“请李部长放心,我一定会完成好任务。那你要去哪个省市?”
李毅道:“我嘛,就去这个省。”说着,手指了指桌面上摊开的一张报纸。
柴满贵溜了一眼,这则新闻他也刚看过。
这是教育部联合几个媒体共同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活动的第一期报道,讲述的是南方省某个山区小学的教师。
这个山区学校,只有一个班级,二十七个学生,一个老师。
老师名叫何厚德,五十岁,大专毕业生,毕业之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上了当地唯一一所小学的教师。
以前,学校有六个班,五个老师,后来附近的山民大都选择下山建房,有的出外务工,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学校的人数锐减,精简成了一个班。五个老师,也走了四个,只有何厚德还留守在这里。
何厚德是大专毕业生,有过很多次机会可以走出大山,去外面的学校教学,可是,他都放弃了,因为他对这片故土怀着深深的感情,舍不得这些山里的孩子。
这个小小的山区,走出了几十个大学生,前年有五个孩子,考上了国内的重本大学,去年还有一个孩子,考上了京城大学。
只有一个老师的山区学校,却不停的在为祖国输送优秀人才!
这和何厚德老师的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守候分不开。
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里,他们最难忘怀的,仍然是山里那个启蒙老师的身影。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这个学校上学,我就会在这里教下去,除非我教不动了。”
何厚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也做为了文章的结束语。
这篇报道,是郭小玲写的,她是南方省人,所以将采访的第一站,选择在了南方省。
这篇报道,写得真挚感人,李毅看的时候,一度为之感动。
郭小玲的文笔,越来越老辣了,短短几笔,就能写出动人的句子。
“李部长,这篇报道我也看了,很感人。”柴满贵道:“这样好的老师,称得上最美乡村教师。”
李毅道:“他们是最美的乡村教师,但我们不能让他们成为最苦的乡村教师。”
柴满贵笑道:“十四项指标,这所学校,只怕没有一项能达标的。”
李毅道:“所以说,我们的督办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柴满贵道:“可是,这些山区学校,就算督导了,又能改变什么呢?”
李毅沉声说道:“督导了,却不办事?那是在遇见我之前的事情了!”rs
官路弯弯 四天,三十四章更新!
九月十三号开始,我开始爆发,到今天为止,是四天,一共更新了三十四章。
这在我的写作生涯中,真的是尚属首次,比以前封推时的爆发更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