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猛将集团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龙随风
“你想让我恭喜你吗?”
“子干老哥,怎么说话这么冲?”
“哼!”
“子干老哥,我不但得了官职,还帮老哥讨到中郎将的官职,老哥是不是该感谢我呢!”
李靖看着卢植,是一脸的期待。
“中郎将,李药师,就算陶松小儿是你弟子,可怕也不会随随便便就给人这个高位吧!”
卢植对于带军出征他是向往的,只是他经历了董卓的变故,对事情有些心灰意冷,听到李靖的话,就出口反问。
“老哥我这次要去接手李傕跟张济的十五万大军出征地精族的所在地鲁阳,我看的出来,战皇对异族人非常向往,可怕以后我们哥俩要见面的日子少了,你也要出征了,就不要在整天苦着脸,难道你真的想死吗?”
李靖看着卢植那张苦瓜脸,他是直接轻吼出来。
“老哥,战皇已经下令,让你去围剿洛阳周围的天火族跟雷角族,不过这次出征可怕是九死一生,你的第一队敌人就是驻扎在黄河上的五万东方帝国的大军,这将是一场面对面的攻伐战,担心吗?”
李靖不想跟卢植扯皮,直接点出重点。
“你没有跟我开玩笑?”
卢植听到李靖的话,这回是非常认真的看着李靖问了出来。
“老哥,我有那个必要吗!”
“你不相信,就等一下,我想太尉很快就会来见你,你也不要生战皇的气,他现在受龙魂之苦,走路都费力,不能第一时间来见你,但也赶后而来!”
李靖这是先跟卢植提点一下,免得等陶松见到卢植的时候,卢植不给陶松面子,让陶松难看。
“知道了!”
“子干,你回到长安,不去拜见我,老哥我只能来串门了!”
在李靖跟卢植说话的时候,王允那是满脸带笑,也不让人不通报,就大步走进卢植跟李靖的落脚之地。
人远远的看着卢植,就把话传出。
“子师,你这是?”
“子干,恭喜你,再次登上中郎将,我听说战皇有意让你,统领吕布的并州军,跟徐荣的洛阳军,还有皇甫嵩召集的世家大族的私兵,合起来人数高达十几万人的大军去围剿东方帝国的大军!”
“子干恭喜!”
王允非常高兴,卢植上位,他就有帮凶了,不至于在陶松集团被人挤兑,受人打压。
“子师,你此话当真?”
卢植听到王允的话,那是瞬间来了精神,双眸爆发星光,他本就是一员武将,能带兵出征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子干,我没有必要骗你,战皇已经下令升你为中郎将,对于这次围剿东方帝国的五万大军,战皇非常重视,已经让人传话太尉,决策这次出征的队伍,我有点小道消息,听说太尉有意让吕布带并州军去洛阳跟徐荣的洛阳军汇合,一起围剿东方帝国的大军,至于皇甫嵩将军,这次也算是熬出头了,人已经被太尉带出监狱,官职都复原了,等战皇到达长安,所有的事情都将成为定数!”
王允对于陶松这次的安排,他心里非常满意,他就担心陶松把他们这些老臣给忘掉,在提拔一些人上来慢慢消掉他们,陶松的这一纸命令传出,算是彻底安了他们的心。
至于皇甫嵩去征集世家大族的私兵出征,消息传出来,差不多有点实力的世家大族都已经把最好的队伍选拔出来,就等皇甫嵩上位去接手。
王允自己家的那点点看家的私兵,他都为皇甫嵩准备好了。
“子师,我真不该告诉你!”
蔡邕刚走进门就听到王允对卢植的话,他心里恶寒,王允嘴里的消息还是他告诉王允的。
“伯喈兄,勿怪,我只是一时心生欢喜,实在无法平息,只能领先伯喈一步来拜见子干了!”
王允看着蔡邕,面色有些不好意思,但话说的那是顺理成章。
“子师,丞相让我转告你,这几天你活动太平凡,他已经看不下去了!”
蔡邕听到王允的话,他心里无奈,王允这段时间都在联系朝中的老臣,想对陶松变法提出他们的意见,左右陶松的决定,陶松人在郿坞不在长安,到是没有怎么搭理王允。
李善长来到长安上位,落脚以前董卓的丞相府,这几天虽然才开始慢慢接手朝中的大小事情,但一双眼眸去盯上了王允,本来李善长已经有心拿下王允,作为李善长上位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要不是他左右了李善长,可怕现在王允已经进地牢了。
“伯喈,此话何意?”
“子师,你啊就算要弹劾战皇,也可以等战皇上朝,出言据理力争,但你四处走动联系官员,你自己想想,如果你是李善长,你会怎么做?”
蔡邕跟王允关系不错,李善长跟刘基都对蔡邕非常客气,最明显的就是李善长,他刚上位,就时常找蔡邕商讨一些事情,这让蔡邕消息灵通。
王允串门,他也没有防备王允,就把一些事情告诉了王允,这让王允动了心思,开始暗地里搞小动作,本来蔡邕是想当做不知道。
可他今天去面见李善长,李善长拐弯抹角的对他提起王允,这才让蔡邕知道事情严重了。
“伯喈,对于战皇变法,你难道就不担心吗?”
王允听到蔡邕的话,他出口反问。
三国猛将集团 第四百七十二章 陶松玩军改
蔡邕听到王允的这句话,他到是没有怎么在意。
“子师,你想不想知道战皇这次变法的内容?”
“伯喈,已经有章程了?”
王允听到蔡邕的话,那是双眸紧紧盯着蔡邕。
“子师,我现在不想说,我是来传话的!”
蔡邕并没有回答王允,非常聪明转移话题,说出这句话,就抬眼看着李靖跟卢植。
“神将军,中郎将,太尉让我来告诉你们,战皇已经到达长安,让你们去皇宫面圣!”
蔡邕对李靖跟卢植说出这句话,他脸上的笑容不在了。
陶松把李善长安排进丞相府,他就有预感,陶松瞄上皇宫了。
还真别说,这次陶松从郿坞返回长安,就选择在皇宫接待百官。
“战皇,以后我们都要定居在这里吗?”
蔡文姬居坐在陶松身边,看着陶松,就问陶松是不是要长期落脚长安。
“文姬,这里是刘邦的都城,不是我的,我只会把他当成一座我落脚的临时居所,至于我自己的皇宫,我还没有想好,健在哪里!”
陶松听到蔡文姬的问话,他就说出心中的话语。
长安是刘邦建造,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居所,但落到陶松这里,他就没有那种心思,他不想成为接替刘邦的帝王,兴长安。
至于他会把自己的皇宫修建在哪里,这个只能等他打退异族人,在老思考。
“战皇,老百姓生活很苦,新建都城不可取,有点劳民伤财?”
蔡文姬想到至从黄巾之乱,董卓掌控朝廷以来,很多地方,老百姓都生活的不好,就连天子脚下的长安,老百姓以生活的很苦,陶松如果要修建皇城,这要消耗大量钱财,必定会连累老百姓,她就不得不提醒陶松。
“文姬,不用担心,钱财我有的是!”
陶松对于自己修建皇城,的经费,他心里可是想到八国联军洗刷大清朝卷走很多金银珠宝的历史。
他只需要有足够的粮草,养肥他手里的大军,等干掉异族人,他就发动大军打进异族人的大本营,去抢,他不占领城池,专门抢官府,不伤老百姓,只要抢他几十座异族人的城池,收刮的财富足够他修建自己的皇城。
“战皇正德殿也到!”
赶车的吴大郎牵着拉车的战马来到皇宫一处大殿,就对陶松说了出来。
陶松听到吴大郎的问话,他伸手拉开马车的门,看着桦木建造,红漆抹边,高大宏伟的宫殿大门,他也不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用的,不过现在已经是他召集百官议事正殿。
“正德,呵呵!”
陶松从马车里面下来,站在地面上看着那块牌匾,他摇头轻笑,董卓干的好事情可不少,居然没有把这块牌匾给撤了。
“通知武官,我在这里接见他们!”
陶松看着身边的一个小兵出口。
就见到这个通信兵转身跑出去。
“蜗牛的速度,大爷我慢慢耗着,也要自己走进去!”
陶松给自己打气,抬步非常吃力的一步一步对着正德殿走去,这让跟在他身边的丹阳兵一个一个扭头当着不知道。
“不错,还有龙椅!”
陶松走进正德殿,看着正上方有一个高位,在椅子上刻着龙行图案,他就笑了起来。
“平安怎么看上这里了?”
在陶松感慨的时候,刘基缓缓的对着他走来,就出口问了出来。
“老师,这皇宫太大,我一路走来,看到的宫殿挂着的牌匾,让我心里不能接受,来到这里,看到真面牌匾,让我心生通透!”
陶松想到自己进入皇宫,看到那些狗屁乐养宫,永乐宫,搞得他就像去到妓院一样,这让他喜欢不起来。
“呵呵!”
刘基听到陶松的高论,他轻声笑了出来。
“好吧,这正德殿以后就是我们议事,上朝的地方!”
“老师,说句老实话,我不想永远居住在这里,我想找块好地方,为我修建属于我自己的皇宫!”
“平安,你怎么会有这种心思?”
刘基没有想到陶松居然想修建皇城,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老师,我心意已决,等打退了异族人,我自有章程,希望老师到时候能支持我!”
陶松缓缓的走到高位落座,看着他下方的刘基,直接给出结果,
“平安,你要修建皇城,这件事情还是找丞相商量,我不管修城!”
刘基听到陶松斩根断铁的话,他就聪明的把问题丢给李善长。
“老师我今天召集武官,其实对于大军变法,有一些章程,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军队变法!”
刘基听到陶松要对军队动手,他是伸手摸鼻子,心里实在是搞不懂陶松心里在想什么。
军队现在一切都掌控在陶松手里,陶松有必要玩变法吗。
“老师,我只是对军队的官职问题进行了修改,老师可以听我简单的讲解一下!”
陶松看着刘基对他露出疑惑,他只能点明自己的目的所在。
这让刘基抬眼紧紧的盯着他。
“老师,我对大军中的那些官职,有点蒙,所以为了以后有好的发展,我决定从小到大,排列,五人为一队,设立小队长一名,五十人为一个大队,设立大队长一名,五百人为一营,设立营长一名,五千人为一团,设立团长一名,一万人为一师,设立师长一名,师长挂牌将军,十万人为一个军团,设立军团长一名,军团长挂牌元帅,在军团长上面有军部司令员一名,挂牌太尉,在军部司令员上面有军部天王,就是我了!”
陶松这是自我满足,说起话来非常得意。
“有点意思,也非常清楚,用到军队里面也是可行,只是赏罚问题,平安可有章程?”
刘基听了陶松的高论,没有选择跟陶松唱对台戏。
“奖励,非常简单,一个小队长立功五次,给他发放物资奖励的同时,还给他发放一面士兵微章,第一次为五等功,第二次为四等功,第三次为三等功,第四次为二等功,第五次为一等功,升官从小队长升到大队长,如果是士兵,那就升小队长!”
“营长,团长都按带兵打仗战绩来升官,师长如果指挥得当没有犯错误,成为百战神师,直到他有五个以上能力出众的手下,就可以升官到达军团长,太尉必须要对提升上来的军团长,师长进行考核,不但要有品优良,还要各方面都过硬,不能出现那种拉关系的,我相信老师应该能管理好,师长级别的武官,除非战事出现,就定居在京,每个月有三次面圣的机会,可以给我提出他的好点子,只要得到老师跟我的认可,他就可以出征,仗打赢了,我们给他记功,仗打输了,给他记过,三次吃败仗,自动降级,老师在选择,有能力的大将去上位!”
“老师有问题吗?”
陶松对刘基说完自己的宏图霸业,那是一脸期待的在刘基。
三国猛将集团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军队谈教育
刘基听完陶松对军队的一些改动,他在心里琢磨了一下,就明白陶松心中的想法,这是要兴兵,也可以说是大力的加强军队,以武力建国。
“平安想的这么周到,我暂时没有什么好说的,等我下去立好章程,就对各路大军发去!”
“老师,我这几天想了一下,与其慢慢跟异族人耗着拖衣带水,还不如把我们手里的力量,扭成一个巨大的拳头对准一个方位打出去,老师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该打哪里!”
“子干老哥,我还是第一次进皇宫,心里紧绷!”
李靖跟着卢植一道走进皇宫,就对卢植调笑。
“李药师,这次战皇召集,怎么没有看到文官?”
卢植一路走来,没有见到一个文官,这让他心里非常奇怪,也没有搞懂陶松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
“老哥,能有什么心思,无不就是想对军队动手脚而已!”
李靖对于一路走来,都是武官进入皇宫,他在集合王允跟蔡邕的话,就明白陶松的打算了。
“对军队出手!”
卢植听到李靖的这句话,他也感觉自己思维快跟不上时代了。
“各位大人,战皇在正德殿,召见大家!”
卢植,李靖,贾诩,李儒,皇甫嵩,吕布本来以为陶松在养心殿召见他们,这让他们习惯的对着养心殿走去,就见到武三通站在路口给他们传话。
“正德殿!”
吕布没有想到,陶松会选择鸟不拉屎的正德殿召见他们,这让他抬头看着李儒。
“奉先,一朝天子一朝臣,战皇说正德殿,我们就去正德殿!”
李儒现在全身都非常轻松,这算是他跟随董卓以来,日子过得最舒爽的几天,以前董卓大小事情都要他去动脑,搞得他整天神经兮兮,但陶松上位后,他轻松了。
“这个小家伙,很有意思!”
贾诩多走了半个时辰的路来到正德殿,看着宫门大开的正德殿,就摇头轻笑。
“文和,累吗?”
李儒看着贾诩那是一脸的笑容。
“各位大人,战皇说让你们来了自动进去!”
一个丹阳兵对贾诩,李儒,卢植,李靖,吕布,皇甫嵩非常客气的把话说了出来。
这让贾诩,李儒,吕布,卢植,皇甫嵩,李靖都识趣的抬步走进正德殿。
“各位,现在长安的武官,官职最高的就是你们了,今天召集你们来,其实是讨论一下军改,现在就请太尉为大家讲解一下我对军队的一些改动,有意意见大家可以提!”
陶松看着李儒,贾诩,卢植,李靖,皇甫嵩,吕布到来,就对六人轻声的把话说了出来。
刘基听到陶松的话,也没有扯皮,把陶松对他说过的话,在对李儒,贾诩,卢植,李靖,吕布,皇甫嵩说上一遍。
“战皇,对于军团长,我有些意见,就是有不少军队人数已经高出十万,战皇可有规划?”
卢植这个小老头,那是第一个站出来,对陶松指手画脚。
“卢植大人,叫你们来,就是把我对军队的改变进行谈论,争取把章程完善,我没有思考到的地方,你们帮我补上!”
陶松看着对他说话的卢植,他心里其实对这些问题都有明确的安排,但他不能什么都让自己说全,如果那样,他还叫人来讨论什么。
“战皇,对于卢植大人的话,其实我觉得,可以变换一下,就能解决,十万人可以规定为普通军团,十五万人划为加强军团,二十万人组建封神军团,不同的级别,给不同的待遇,让各路大军都处在竞争之中,想要有好的装备,就用战绩来说话,领军的大将想要讨要好的装备,以用战绩来要,我想这样,大家应该不会反对!”
刘基对于陶松要兴军队,以武力立国,他也觉得给自己人一点点竞争是有必要的。
李靖,卢植,皇甫嵩,吕布听到刘基的话,他们都没有接嘴,拼能力拿好处,这让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大家现在,有什么就说,不要等定好章程,才出来抱怨,那个时候我会发火的!”
陶松看到刘基一句话出口,全场沉默,他就不得不对在场的人加重语气。
“战皇,我们没有意见!”
李靖,卢植,皇甫嵩,吕布都对自己很有信心。
“没有意见,那么我们现在说军改第二件事情,我现在升李儒为参谋部部长,算是太尉之下军团长之上的一个官职,这个官职的工作,就是组建谋士团,以可以称为大学士集体,平时候你们的工作,就是考察各路大军,有战事李大人可以召集大学士集体讨论,给出征的大军安排军师,下到营长级别,上到军团长级别!”
“李大人有问题吗?”
“大学士集体,可以从百官中召集,进入这个团体,必须要有十足的带兵经验,还要对各路军了如扺掌,派出去的军师也要能跟带兵打仗的将军合拍,不要一个敲一头,把大好的局面给破坏了,吃了败仗,我不会去管下面的人,我会直接拿你开刀!”
陶松这是不想刘基一家独大,提拔李儒制衡刘基。
难度啊,李儒听到陶松的这句话,他心里犯苦,几十万大军,连一个营长也要妥善安排军师,这可是一件麻烦事情。
“战皇你设立参谋部,用意是什么?”
“传递文化,参谋部,就是要在大军不作战的时候,教导大军中的士兵些学习文化,最起码士兵立了功,上领奖台,总得会写自己名字吧!”
陶松这是要统一大军思想。
李儒没有想到陶松居然让他干这个差事,说心里话,他不想当这个参谋部的部长,他情愿当一名随军的军师。
“李大人合作愉快!”
刘基对陶松天马行空的思维,他是只能给赞,李儒来给他当副手,他是举手赞成。
卢植跟皇甫嵩听到陶松的话,两人那是不得不佩服陶松,现在有好多老百姓能学习文化,大军中,可怕就有不少带兵的将领都大字不识一个。
这个参谋部的成立,那是集体提高军队的文化水平,等这些士兵退伍,也算是学了一身本领。
三国猛将集团 第四百七十四章 刘基抬杠
李儒听到刘基的话,他知道自己不敢也得干,没有选择,第一,陶松不会让外人插手军队,第二西凉军也需要他站在高处,遮风挡雨。
“战皇,这个参谋部,我只能慢慢考察,一时半会,可怕找不出这么多人来!”
李儒这算是妥协了。
“李大人,军师的事情你可以慢慢考察,但军队教育,我希望李大人要尽快拿出章程,我要全部大军都有一个思想,忠君爱国,可能你会感到难度,但这里,你必须要尽快想出办法了!”
“我可以给你支个招,军歌,你听着!”
“熊熊的烈火,燃烧在我的心田,高昂的国旗,那是我的信仰,伟大的战国,我要忠君,我要爱国,为了他的兴旺,拿出我的热血,奋战,奋战,奋战,奋战!”
“让我的祖国,响亮四方!”
“奋战,奋战,奋战,奋战!”
“剿灭所有的敌人,让我肩上扛着的国旗,插满世界!”
“奋战,奋战,奋战,奋战,洒出我的热血,为他歌颂,伟大的祖国!”
“我要忠君,我要爱国,为了他的兴旺,拿出我的热血,奋战,奋战,奋战,奋战!”
陶松这是自我满足的哼唱出几句热血的调子,可落到在场的人耳朵里面,这是让刘基,卢植,李靖,皇甫嵩,吕布,贾诩,李儒都不得不佩服。
要是完善一首军歌,在军队中传开,每天让人带着一帮大老粗唱国歌,在加以顺导,时间一长,那就会在这些人心中留下永远抹不掉的痕迹,就算脱离了队伍,依然无法抹灭忠君爱国之心。
“战皇,我会把这首歌,流传进军队,让每个士兵都会唱!”
李儒对陶松的才华那是想不认可都感觉困难,陶松太聪明了。
“哈哈哈哈!”
“各位,这里军改短暂,大家慢慢消化,进入我今天叫你们来的主题,目前战国有几处战场,凉州马腾跟泰坦族,沔阳岳飞跟蓝眼族,小沛李存孝跟牛角人族,还有我们家门口,洛阳的雷角族跟天火族,我本想让李靖将军,带兵去围剿地精族,但这几天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国力的问题,为了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而不消耗我们有限的资源,我决定重拳打一处,目前弘农有李傕十万大军,长安有十万大军,洛阳徐荣哪里有将近五万大军,这是二十多万大军,你们现在可以说,我们打哪里,我要一战打进异族人的大本营,而不是耗着!”
陶松这是对好多问题更改过快,让李靖跟卢植都没有跟上节奏,听到陶松的话,那是蒙了。
“老师,我这次准备召集四处无家可归的流民组建守城军,为了顺利进行,希望老师能出力帮我把预备工作做好,必要的时候可以鼓动一下,学习张角,煽风点火,把我们的队伍拉扯大!”
陶松看着贾诩,那是资源利用,想让贾诩发动情报人员去煽动那些流民来参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