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风哥知道这个消息,不知能否受的住……
再有就是,为那个岳钟琪感到愤怒。
贾环早就听秦风等人说过这个大秦军中的少将派,他虽在秦梁手下做事,但岳钟琪其实是方南天手下的心腹干将,出身于长城军团。
虽年不过四十,却已曾多次单独领军于外蒙边境,与厄罗斯哥萨克铁骑屡屡交战,颇有战功,在外蒙三大汗王处都很受尊敬。
后来,被方南天掺沙子掺进了黄沙军团,官拜奋威将军,成为黄沙军团中,仅次于秦梁的二号人物。
当然,在此之前,这位“二号人物”只是一个“备胎”,只能留守在后方,筹措粮饷草秣,再训练训练士卒。
却不想,秦梁一朝出事,他竟然咸鱼翻身了。
倒也确有能力,能以十万精卒打破敌方二十万精骑的包围圈,救出被陷大军和秦梁,最后还能守住嘉峪关,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只是,这一封奏报,却也狠狠的捅了秦梁一刀。
尽管他所述皆为事实,让人无法指摘什么。
但他这个功臣都要自称罪臣,口口声声要领罪,岂不是将秦梁往死路上逼?
因秦梁之故,大秦丧地千里,损兵七万,更致使大秦百余年来,始终保持的对方进攻的态势破灭。
这等罪责,抄家流放都是轻的……
岳钟琪一个有功之臣都要领罪,那秦梁呢?
此人绝对不只是一个可以小觑的人物,手段果断狠辣……
……
“听完了吗?景阳钟响,便为此事。
众臣工,都说说看,此事,该怎么个处置法……”
高坐在龙椅上的隆正帝目光漠然,语气冷淡的说道,声音低沉。
五位内阁阁老,四位军机大臣,并一干一品二品的高官们,一个个都恪守官场官道,不在这个不该轻易说话的时候发表意见。
不过,却也不能都沉默,至少,荣国一脉的官员,要为秦梁辩解几句,哪怕能减少一点罪责也好……
兵部左侍郎费岩出列,语气奇怪道:“哥萨克铁骑与厄鲁特部如何会出现在西北?
厄罗斯西伯利亚正处于冰天雪地中,飞鸟绝迹。
而那厄鲁特部不是在外蒙扎萨克图部附近游牧吗?他们怎么会出现在天山以北?
还有,准葛尔部和杜尔伯特部虽然强大,可不是还有土尔扈特部和和硕特部在牵制吗?朝廷给了这两部那么多的支持,他们人呢?
再有,岳钟琪是如何训练侦骑的?
二十万大军藏身于林中,他们居然也能忽略过?”
“费侍郎,你这是什么意思?合着抚远大将军草率出征,导致丧师失地,最后反倒是救了他的奋威将军的错了?
这是哪门子说法?我在刑部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般断案的。”
刑部右侍郎赵德海满脸讥讽的说道。
费岩鄙夷的看了他一眼,冷声道:“军是军,政是政。赵大人不懂军事,就不要随便发表意见。”
“你……”
赵德海被费岩一句毫不留情的话给顶在了墙上,气的满面通红,指着费岩,就要再反驳。
一直站在武勋首位,虽为侯爵但却身着斗牛公服的义武侯方南天忽然开口,淡淡的道:“费侍郎所言不差,侦骑失误一事,岳钟琪有罪,兵部可派遣干吏赴西北详查,此事可由费侍郎负责。
只是,如今之情势,暂不宜将岳钟琪锁拿问罪。否则准葛尔部与罗刹叩关,嘉峪关难安,关中都会不稳。
因此,如今只能准其戴罪立功,以安军心,费大人以为然否?”
方南天开口了,费岩的战斗力就不足以应付了,沉默了下去。
而方南天身后,牛继宗和温严正两人的脸色极为难看,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因为不管怎么说,黄沙军团战败,折损七万大军都是不争的事实。
再怎么巧言善辩,都无法改变这个致命之处。
而且以他们的身份,强辩之,反而会引起百官的反感……
许是见武官这边纷纷发表意见,而又难得看到方南天在军中竟稳压荣国系一次……文官这边可能也想刷刷存在感,尤其是那些官职正处于可上可不上之间的中级官员,正缺一足够硬的垫脚石,助攻他们踏上青云路。
而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又岂能放过?
兰台寺四品御史庄宁发出列,一脸正气的慷慨激昂道:“陛下,抚远大将军秦梁,世受国恩,位高权重,却不思忠谨报国,玩忽职守,以致国朝丧地折师,罪无可赦。
此等不忠不诚之人,当以丧地折师并欺君之罪严惩不贷,剥其爵位大诰,抄其家业,以诫……啊!”
庄宁发一番大义凛然,并让群臣动容的话还没说完,忽然惨叫了声。
众人看去,见他白胖的脸上竟印着一只鞋底黑印……
而另一边,贾环一只脚着靴,一只脚只穿了白袜,缓缓出列,贾环躬身沉声道:“臣请陛下,准臣诛此秦桧,以靖朝堂。”
“嚯!”
群臣再次动容,发出一阵哗然,龙椅上的隆正帝面沉如水的看着贾环,握在龙椅扶手上的拳头攥紧……
“贾……贾环,你血口喷人!谁是秦桧?”
庄宁发简直都要奔溃了,原本多么精彩的一记强攻,看着那么多大人物投来的赞许目光,庄宁发觉得他即将就要迈上一条通往三品大员的康庄大道了。
可一切,都被这一记臭鞋子给砸飞了。
如果再背负一个“秦桧”的名头,庄宁发觉得他还不如直接撞死在这金銮殿上算了。
贾环也看出了隆正帝眼中的怒火,知道今天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怕是第一波受到秦梁波及的倒霉蛋。
贾环没有看庄宁发,而是正色看向诸位皱眉看向他的大臣,沉声道:“小子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也没做过什么大官,可是却也知道,这个时候!值此国难之机,我等要做的,绝不是去追究谁的责任!
小子以为,这个时候,诸位大臣之间无论过往因为何种原因而有过不合、不满和斗争,但到此国难之时,都应该同心协力起来,精诚合作,以御外侮。
小子愚鲁,读不进四书五经,唯好读史。
却意外发现,自千年前先秦以降,历次我老秦人的江山之所以被异族攻破,都绝非是因为敌人太过强大所致,而都是因为我们自己。
每一次当敌人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朝廷里还是到处充斥着蔡元长、秦桧、钱谦益之流,为其一党之利益,党同伐异,党争不止。
这等人为了攻击对方,甚至会出现故意构陷、拆台,以引发国朝战败的骇人之事。
这种人,难道不该诛之以靖朝堂吗?”
……
醉迷红楼 第四百零八章 喜闻乐见
“贾环,你不要血口喷人,谁党争了?
秦梁犯下此等罪过,难道还有功无罪不成?这是莫须有的罪名吗?
本官乃兰台寺御史,弹劾罪臣乃是本分,你……你要说清楚!”
庄宁发被贾环一席话说的又羞愤又恼怒,气的一张白脸发抖,指着看也不看他一眼的贾环声调尖锐道。
贾环依旧不看他,冷笑了声,道:“我何曾说过武威侯有功无罪?
只是,秦家自先武威公秦扬以降,祖孙三辈,皆于西北苦寒之地,为国戍边,从无怨言。
秦家安定西北,严恕有道。在西北各族民众中颇有名望,使得西北各族安守本分三十年,从无犯乱。
可以说,秦氏一门,劳苦功高,于国更有扶邦鼎定之功。
就是此役,武威侯只以五万军队,便与敌军二十万铁骑对抗,几尽丧命时,尤死战不退。
不曾失我老秦铁血之风骨!
纵然暂失国土,纵然战事暂时失利,何惧之有?
只要我等老秦男儿齐心协力,共赴国难。
以我大秦今日之国力,想要拿回失地,不过是翻手之事尔。
而你,身为大秦官员,却以此为由,动辄叫喊抄家灭族。
瓦剌和厄罗斯人都做不到的事,你一个大秦御史便妄想代劳。
你就不怕此举寒了我老秦男儿的热血?
你可知此议若是传至西北,会造成何等崩坏的影响?
就你这般为了幸进官位名禄,就信口开河,胡乱撕咬的官迷蛀虫,我呸!
你也配做我大秦的官?
丢尽祖宗颜面的东西,你就是我大秦的秦桧,不死何为?!”
说罢,不等气的浑身打摆子的庄宁发再反驳发难,贾环大步上前几步,轰然跪倒在地。
看着上方面色无喜无悲看着他的隆正帝,朗声道:“陛下,准葛尔的铁骑并不可怕,厄罗斯的哥萨克更不足惧。
只要我老秦男儿一心为国,敢于尽忠赴死,莫说只是区区二十万,就是再来两百万,我大秦又有何惧?
今日来时,家父……微臣二叔父曾告诉臣,三十年前,也是在这样的夜晚,宫中景阳钟大响。
先祖荣国公闻声入宫,得知厄罗斯二十万哥萨克铁骑入侵北海后,便义无反顾的率领我老秦十万健卒出征,奔赴北海,一战灭尽厄罗斯二十万铁骑,更诛杀了厄罗斯皇太子和三大国公。
使得整整三十年,厄罗斯哥萨克不敢再饮马北海。
先祖之功绩,亦余心之所善兮,纵九死而不悔!
况且,今日之势,还远没有当年艰难。
故,微臣不才,愿效仿先祖,请缨出征。
微臣虽然年幼,但身为大秦武勋,又何惜百死报国恩?!
陛下!臣贾环,请旨出征!”
朗声说罢,一叩到底!
满朝宁寂,数百双眼睛看着大殿上慷慨激昂的少年,面色复杂。
纵然之前还有人想替庄宁发分辨几句,或者有德高望重之辈,想要站出来斥责贾环小儿胡闹,此乃朝堂重地,不可顽劣云云。
可待贾环说起了三十年前之事时,众人又纷纷选择了沉默。
贾政更是惊、怒、喜、悲百味交加,可是又不知为何,看着跪在金砖上的熊儿子,他心中又忍不住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才是我贾家的男儿,这便是荣国公的亲孙!
沉寂了一小会儿后,武勋将门一系彼此互视一眼,纷纷出列,跪倒在地,齐声道:“陛下,吾等请旨出征,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见到这一幕,隆正帝的心情似乎忽然就好了许多,与下方站在文臣之首的李光地对视了眼,见他轻轻颔首后,他又微微沉思了番,看着百官道:“都平身吧,众臣工之心,朕已知之,余心甚慰。
此小儿虽然顽劣,又不成体统,口出无状,但朕观其心还是好的。
他有一句话说的对,只要我大秦上下一心,莫说是区区二十万,纵然再来两百万,又有何惧?”
文武百官一起躬身,齐齐喝道:“臣等定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隆正帝见状,面色再轻松一分,看向内阁方向,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接下来的日子陈阁老、葛阁老要多费心操劳了。”
陈梦雷和葛礼两人分别分管户部和太仆寺,一个负责粮草饷银,一个负责战马的抽调。
经过方才贾环那一番直白不加掩饰的话后,陈、葛两人如何还能有何话说?
若是稍微推诿,岂不是正应了贾环那句为了党争,不惜让国朝败北以拆台的“可笑之言”吗?
虽然都知道那是歪理,可谁也不敢自己往上坐……
看看庄宁发吧,这辈子都难逃一个大秦秦桧的骂名了,除了辞官归隐外,再难在朝中立足。
因此,两人只能躬身领命。
隆正帝细眸中闪过一抹喜色,又看向军机阁四位大臣,道:“诸位爱卿,该从何处调兵?”
方南天道:“北方无事,不若从长城军团调三万精兵过去。”
牛继宗闻言摇头道:“太远了,来不及。
陛下,霸上大营中有十万大军,可从中抽调三万,还可再从蓝田大营中抽调一万,凑足四万大军。
再加上嘉峪关驻扎的八万,共计十二万。以我大秦兵卒兵甲之利,足以抵御甚至是消灭强敌。”
隆正帝又看向温严正和施世纶,两人齐齐点头,附和牛继宗。
再回头看了眼方南天面无表情的脸……
隆正帝道:“那你们拟个折子吧,先送去龙首宫,让太上皇过目。至于秦梁……
哼,等收复失地之后再做计较。”
“遵旨!”
四人齐应。
一应调动出乎意料的顺利,隆正帝轻轻的松了口气,瞥了眼还跪在那里,巴巴儿的望着他的贾环,嘴角抽了抽,给苏培盛使了个眼色。
苏培盛见之,眨了眨眼睛,而后尖声喊道:“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众大臣闻言,齐齐躬身,要送隆正帝离去。
贾环急了,忙喊道:“陛下,陛下!还有我……还有微臣哪!”
已经走了两步的隆正帝似乎才想起贾环一般,回头皱眉看向贾环,道:“你怎么还跪在那儿?
行了,别罚跪了。
念你年幼无知,本性又顽劣惯了,朕这次就不怪你的御前失仪之罪。
赶紧回家去,给你家老祖宗报平安去吧。”
贾环闻言直接觉得隆正今晚应该去掀二哈的牌子……
“哄!”
满朝大臣,估计还是第一次听隆正帝说风趣话,哪怕不好笑,也得全部往死里卖命的嘲笑……
唯有忠顺王的脸色愈发阴霾……
他太了解他这个四哥了,若不是心中得意之极,以他冷面黑心的性格,断不会说出这等话来。
可恨!!
只是,他现在也没法再说什么。
贾环不是官场中人,所以完全不按规矩,将笼罩在官场上的那层自古而今都通用的规则薄纱给撕了个通透。
这场战争谁还敢推诿责任,谁就真成了蔡元长和钱谦益了。
虽说这种人,其实在官场上比比皆是,但谁真敢背这个贼名?
死后怕是连祖坟都进不去……
所以,今日他只能看着隆正帝得意一回。
隆正话说完,文官之首,老不死的李光地也来凑趣:“贾环啊,你有这个心,就是好的。
可你总不会以为,朝廷放心将十几万大军交给你个毛头小子去统帅吧?
老夫年纪虽然不小了,可还没老糊涂呢。
纵然你圣眷隆厚,太上皇和陛下都宠你,但老夫也绝不会同意你去当大将军的……”
“哈哈哈哈!”
百官闻言,又是一阵大笑,毫不留情的嘲笑……
贾环黑脸愤懑道:“李相爷,你们都是大人,不能做过河拆桥的事啊!
你们太不地道了!
再说了,小子何曾说过要做大军统帅,让我做个小卒去上阵杀敌也成啊!”
“你满十六了没有?没有?
那你就不符合征兵要求啊,快家去多吃点饭,多喝些牛乳,再长几年吧。”
连一贯铁面无私的大秦第一清官张伯行都开始抽着嘴角,拿这个瓜娃子打趣了,众臣又是一阵大笑,连隆正帝都哼哼了两声……
这还不算完,连柳国公府的一等子柳芳也出来“捅刀子”:“环哥儿,要是让你带兵出征,我们这些武勋将门的脸还要不要了?
你好好在家习武锻炼,学习兵法。
你急什么?再过几年,等你孝满之后,有的是你带兵的机会。”
“就是,霍去病带兵也要等到十八.九呢。
就算你比霍去病还强,那也总得等到十六吧?
去去去,赶紧家去……”
修国公府一等子侯孝康笑骂道,两人的心情都颇为不错。
如果没有意外,此次领军出征的大将,就是这两位国公门第出身的武勋贵族了。
而且,此仗结束后,只要胜利的收复失地,这两人的爵位就很有可能再往上提一级,成为伯爵。
于是,在贾环悲愤的目光中,隆正帝和众大臣们纷纷摇头笑着离去。
光明殿内一扫之前景阳钟响时的沉闷、凝重和压抑。
其实,这场战争,最大的变数并非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堂上。
因为以大秦三十年修养生息积累的底蕴和国力,这场战争无论如何都没有输掉的道理。
但如果如贾环所言,有人为了让隆正帝难堪,从中作梗,甚至不惜通过输掉一场战争来打击隆正帝的威望,那情况就两说了。
只是,这条路却被贾环这个官场二愣子给赤果果的堵死了。
谁敢下绊子,推诿责任,谁就是****蔡元长和钱谦益……
因此,只要朝堂上不出乱子,那么,这场战争反而变成了一干君臣都喜闻乐见的事。
隆正帝喜欢,是因为通过一场胜利的战争,可以刷刷他在朝野间的威望和存在,以及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柳芳、侯孝康等人喜欢这场战争,是因为他们极有可能可以通过此战,晋升伯爵。
更有可能成为取代武威侯府,掌控西北的一方实权诸侯……
而即使是忠顺王一脉,除了忠顺王本人外,其实也都对此战非常欢迎。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尽管军中并无大炮,可一旦开战,各种辎重饷银就会淌海水一般的往外流去,他们自然也就有了上下其手的机会……
只是,从上到下,却鲜少有人去理会世代为国镇守西北的武威侯府。
即使是牛继宗等人,只要接任黄沙军团的将领不是方南天的人,还是荣国一脉,那么他们也不会太过计较。
武威侯府原本就与其他贵族门第走的不近……
所以,他们心里甚至有可能希望秦梁就此“战殁”,如此以来,说不定还能保存住武威侯府的门第……
他们可以不管不顾,甚至喜闻乐见,可贾环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武威侯府遭此劫难?
秦梁的确与牛继宗等人不大亲近,武威侯府的门第也是神京城里出了名儿的难以高攀。
但秦梁对贾环,还是很不错的。
还有武威侯夫人,起初虽然也拿过架子,可后来待贾环却非常好,每次贾环去武威侯府,都要做一大桌子好菜,她就看着贾环和秦风两人饮酒饕餮。
或许起初还有些功利性子在其中,但到了现在,贾环确实能感受到张氏对他的真心疼爱。
贾环从来不怕别人对他不好,就怕别人对他太好。
若今日没个交代,他怎么有脸面再去见张氏和秦风……
……
醉迷红楼 第四百零九章 妄自菲薄
“苏公公,你去帮我传个信儿,我要求见陛下。”
紫宸书房门前,满脸忧愁的贾环跟苏培盛说道。
苏培盛摇头笑道:“爵爷,您就不要为难奴婢了。国朝即将开战,陛下日理万机,哪有时间……爵爷,别说是陛下,就是奴婢,也不放心您这点年纪就上战场啊!”
贾环闻言,觑着眼看苏培盛,道:“怎么,苏大总管,你也瞧不起我?”
苏培盛连忙赔笑道:“瞧爵爷您说的,奴婢岂敢……奴婢不是瞧不起爵爷,是心疼……爵爷,您虽看着和大人差不离儿,可年纪毕竟才这么点大,要是再过个三年,陛下保准同意。可现在,您就别为难陛下,也别为难奴婢了。快,快家去吧,啊?”
“我艹!”
贾环大怒道:“今儿谁都别再跟我提‘家去’俩字,谁提我跟谁急!
我就不家去怎么着?
我倒看看我是能走丢喽还是能被花子拐了去!”
“噗嗤!”
苏培盛闻言,忍不住给笑了出来,多咱时见过这个主儿也受这等憋气,让人看了后,当真是觉得……舒坦!
见贾环又觑眼瞥向他,苏培盛连忙收了笑脸,正要再说什么,御书房的大门忽然打开,一个小黄门走了出来,躬身道:“公公、贾爵爷,万岁爷谕旨,让外面喧哗之人入内。”
苏培盛闻言,神色一凛,却见一旁贾环反而高兴了起来,不由暗自摇头。
到底是武勋亲贵,与他这个名义上贵不可言,实则卑贱如猪狗的太监总管,是天壤之别。
纵然在陛下面前失礼一些,对于圣眷隆厚的贾环而言,这点罪过连隔靴搔痒都算不上。
甚至,陛下还会因此觉得他是赤子诚心,没有城府,与皇家亲近。
若是他这个太监总管这般,那就是分分钟掉脑袋的事了……
心中苦笑一声,苏培盛便与贾环一起进了书房。
紫宸书房作为御书房,乃国朝头等重地之一,自然也是金砖铺地。
所谓“金砖”,自然不是用金子做成的转。
只是烧的非常细腻的砖罢了,脚踩上去没有声音,就是磕头,磕的再狠,也磕不出多大的响声来。
既然如此,贾环进来磕头时就没多用太大力气……
“哼!”
坐在御书案后面的隆正帝瞥了眼贾环,又继续翻阅起奏章,嘴里不咸不淡道:“越发不知礼了,朕的御书房前也是能吵闹的地方?”
贾环闻言,不赖账,恭声道:“臣错了。”
“呵!”
隆正帝闻言,顿住了手里的奏章,轻笑了声,抬头看向御案侧下方轮椅上的人,道:“听听,他倒是乖巧,认错不认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