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月下的孤狼
“龙江省的底子其实很好,如果说能够下大决心进行改革,未来的展空间还是蔚为可观的。说实话,想要投资龙江省的资本并不在少数,但是龙江省的投资环境……嘿嘿。”方明远无奈地笑了两声道,“如果说京城领导能够下大决心,对龙江省的投资环境进行整顿,共和国长子重新换青春活力,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是很难做到的!而我已经没有了时间。”苏浣东沉声道,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甚至于为了推动东三省的改变,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阻力也是相当地大。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什么真正拿得出手的成效。京城这些年来给予东三省的政策和资金汇总起来,也是极其可观的。但是要说起成果来,似乎方家在青山省的投资似乎更吸引世人的关注。
“东三省在我未来的展计划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雷叔要是愿意去龙江省,自然不会少了政绩,但是工作肯定也会比较有挑战性。”方明远看着雷泽原笑道,“当然了,我可没有说,雷叔要是不去龙江省,我方家就不支持雷叔的工作了,可千万莫要误会。”
苏浣东看了雷泽原一眼,雷泽原想了片刻道:“我相信方少的推荐。”对于自己的去向,其实雷泽原自己也想了很久了,他自己也明白,要是留在京城或者说去经济达的省份,他是不可能成为副省级干部的。而前往东三省任职,运做好了,到任就是副省级干部,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东三省里,正如方明远所说的那样,如今的青山省是不适合他的,而辽省的竞争肯定又十分激烈,他一个空降兵,即便是有方家相助,想要成功成为一名副省级干部,难度无疑会更大!倒是无人问津的龙江省,运做起来会更有把握一些。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九百五十二章 稳定的关系
潼宜新机场的启用,来宾众多,方明远自然是不可能一直留在苏浣东的身边,毕竟很多人就是冲着他来参加这一典礼的。而且,苏浣东只是不公开参加潼宜新机场的启用仪式,接下来对潼宜和奉元的视察却是公开的行程。
随着九龙航空公司的a380客机降落,潼宜新机场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陆续有八架航班降落,令新机场开始了正式运营的一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降落到潼宜新机场的航班会越来越多,循序渐进的好处,就是不容易出岔子。虽然说潼宜新机场刚刚启用,但是向它申请航班起降的航空公司,总数已经超过了六十家,包括了国内外知名的多家航空公司!
赵莨镐也是前来庆贺的宾客之一,经营着韩国全球航空公司的他,自然比普通人更明白,像潼宜新机场这样的项目,能够给予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于一个国家的航空运输业所带来的变化。潼宜新机场要是放在韩国,那就是比目前的仁川国际机场还要先进和规模更大。对此,赵莨镐很羡慕,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要不是济州特别自治道的存在,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就更加有限,主要得依靠国际航空市场,仁川国际机场虽然是目前韩国的第一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也没有达到四千万人次,而在华夏,达到这一标准的机场已经有多个,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机场达到这一标准。
而潼宜新机场更是将机场的设计最高标准定到了年吞吐旅客八千万以上人次的惊人高度。赵莨镐相信设计者不会是脑袋发昏随意定下的这一标准,否则的话,也不可能通过后续的一系列审核,更不可能得到投资拨款——数百亿华元的投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说明,设计者对于实现自己的设计目标,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而这又反过来证明了华夏航空市场未来的前景,要知道,据赵莨镐所知潼宜新机场虽然是华夏国内硬件设施顶一流的机场,但却不是独一无二的。不说那些还在建或者说打算建设的数十座新机场,就是现有的机场中,能够和它大致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机场还有好几座。而韩国近期里的新建机场,也只有济州特别自治道的新机场项目了,而它还是由秦西机场集团公司主导建设。
赵莨镐心中有一种领悟,虽然说韩国全球航空公司如今有近一百五十架客机的庞大机队,每天要飞行近四百个客运航班,穿梭于四十多个国家的一百二十多个城市之间,是韩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但是它的未来已经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了,而华夏则不同,它的航空公司,目前恐怕还只能够说是刚刚起步不久吧。
对于九龙航空公司所拥有的a380客机,赵莨镐也是心里颇有感触。韩国全球航空公司,为了成为亚太区最有竞争力的航线运营商,也为了提高搭乘韩国全球航空公司前往全球各地旅行的旅客数量,韩国全球航空公司决定向空中客车公司订购了十架a380客机,但是依照空中客车公司的生产计划,最快的首架机也要到二零一一年的下半年才能够交付。而日本航空公司由于空中客车公司无法及时交付a380客机,加上波音客机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如今的日本航空公司机队中并无a380客机的身影,华夏的航空公司,则同样是要到二零一一年下半年的时候,才能够接收,九龙航空公司倒成为了东亚地区,首个正式运营a380客机的航空公司,这使得九龙航空公司在业内的知名度大增。
虽然说,当时传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要取消六架a380客机订单的消息后,空中客车公司的管理人也曾经在私下里询问过韩国全球航空公司的意见,能不能提前接收,但是韩国全球航空公司管理层经过再三考虑,最终还是拒绝了空中客车公司的这一提议。一来是这完全打乱了韩国全球航空公司的接收新客机计划,二来也是采购a380客机可谓是耗资巨大,无论是韩国全球航空公司还是韩金集团公司,在当时要挤出这一笔计划外的资金支出,都比较困难,最终,这六架a380客机花落九龙航空公司。
“赵会长,想什么呢,这样的专注?”身后传来了方明远的笑问声,他转过身来,恰好看到方明远递给他一杯咖啡道,“不是什么顶级好咖啡,赵会长可莫要嫌弃我招待不周。”
赵莨镐笑了笑,接过了咖啡道:“方少,当年我随我父亲艰辛创业时,劣质的咖啡不知道喝过多少,你这咖啡再不好,也不可能比那时候的口感更次吧?”
方明远与他并肩而立,看着窗外一架正在降落的客机道:“赵会长,对这个新机场还算是满意吗?你可算是业内的行家了。”
赵莨镐笑着摇了摇头道:“华夏有句老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韩国自仁川国际机场启用之后,还能够算得上大项目的新建机场,也就是济州特别自治道新机场了。而仁川国际机场,你又不是没有去过,软硬件设施什么水准,心里不清楚吗?我又哪里有什么资格来指点潼宜新机场。”
方明远耸耸肩道:“是啊,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风光能几时,转眼还不是一样。”
“噗!”赵莨镐一口咖啡半数都喷了出来,搞得自己也颇为狼狈。连忙从兜里取出手帕,擦拭脸上身上的咖啡,方明远也笑着帮他收拾。
半晌,赵莨镐才无奈地用手点指着方明远,却实在是不知道说他什么是好,他可没想到,方明远居然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句调皮话。
“好吧,就算我的回答令你不满意吧,你也不用这样吧?”赵莨镐好不容易憋出一句来,“我都是老头子了,经不住你这样的。”
方明远呵呵笑着,将赵莨镐拉回到沙发上坐下道:“赵会长怎么能轻易言老呢,整个集团公司,包括我,可是将公司的未来都放在了你的身上的。”
“这话别人说也就罢了,方少你说可就有点挤兑我了。”赵莨镐苦笑道,无论是韩国全球航空公司还是韩金海运公司,去年的业绩都只能说是相当地不理想。虽然说,这是由于整体的全球大环境所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股东都是那么通情达理的,所以他如今的压力也是相当大。
“好了,赵会长,你也是堂堂集团公司的会长,身家亿万的大富豪,跺跺脚韩国都要颤三颤的大人物,就不要这样一副表情了。潼宜新机场不是给韩国全球航空公司留下航班名额了吗,余下的工作,你得找民航管理部门去。”方明远道。赵莨镐被他说得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看方明远的模样,他也明白,潼宜新机场的正式启用,令方明远的心情很好,所以才会这样的“活泼”。
“恭喜贺喜!方少在贵国的民航产业中又迈进了一大步!未来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赵莨镐道,这话他倒说的是真心实意,华夏庞大的人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够承担地起航空旅行费用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反观韩国,国内旅客的增长已经接近顶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稳定地保持住,就足以令他很满意了。
两人再一次讨论了如何双方间进一步在民航运输方面加强合作,以应对欧美发达国家航空公司的挑战后,赵莨镐将话题转向了海力士半导体公司。这一次前来华夏,一方面是要实地考察,亲眼看看潼宜和潼宜新机场的状况;另一个重要事情,就是关于海力士半导体公司——方明远也向赵莨镐提出了参股的邀请。
赵莨镐也是思考再三,才做出了决定。他个人筹措出两亿美元的资金来,以个人身份入股海力士半导体公司。虽然说,海力士半导体公司的经营领域与韩金集团公司并没有什么深度的交集,而且目前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但是赵莨镐却认为,这是一个和方明远进一步强化双方间关系的机会,有着共同的利益纽带,再有良好的私交,那才是最为稳定的关系。
而且,他不认为方明远会将庞大的资金空耗在海力士半导体公司身上,必然是有把握令其扭亏为盈,那么短时期内的损失,与长期的利益相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有了方明远的强力支持,对于他控制韩金集团公司,特别是韩金海运公司,可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航海运输业,已经是越来越难做了,而积重难返的韩金海运公司,更是其中的困难户!而原本与它是难兄难弟的现代商船公司,在得到郭氏航运集团公司注资参股之后,倒是显现出了几分活力。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九百五十三章 投靠
韩金海运公司,与韩国全球航空公司同为韩金集团公司的两大支柱企业,也是韩国国内最大的航运企业,集装箱运力在全球航运企业中可以排在第八名,是全球航运业中重要的一员,在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的韩国,其的经济地位不言而喻。
但是韩金海运公司的运营状况却是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二零零八年之后,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全球贸易量出现明显萎缩,加上前几年里,由于运费高涨,各大航运公司都订购了大批的船舶以抢占航运市场,如今这些船舶陆续交付,全球海运货物量却大幅度下滑,结果就是造成了全球运力严重过剩,同时运费大跌。
韩金海运公司也是在前几年大力扩张运力的航运公司之一,而且更令赵莨镐感到头痛的是,韩金海运公司的运营船舶中,自有的数量占不到半壁江山,也就是说,目前所有的一百五十八艘各类船只中有九十八艘是租赁回来的,余下的才是韩金海运公司自有船舶。
自购船舶和租凭船舶,是航运公司获得船舶的主要两大途径,在以前,航运企业所拥有的船舶,差不多都是企业通过贷款和自筹资金购买,但是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占用大量的现金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吃紧,另一方面,银行贷款也会记入企业负债表,不利于企业的再贷款。所以后来才出现了专业的船舶租赁公司。虽然说专业的船舶租赁公司的出现,对现代航运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同样也存在着弊端!
这些租赁的船舶中,有相当大数量,都是在前几年里,韩金海运公司为了迅速扩大运力,而与船舶租赁公司签约租赁的,其中有不少船舶甚至于是签订的长达十年的租赁合同。在海运行业欣欣向荣的时期,各大航运公司为了扩大运力抢占市场,都会通过租赁船舶来迅速扩张,这也就使得租船费用会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而到了海运业陷入低谷的时期,船舶租赁公司为了将手中大量闲置的船舶租赁出去,租船费自然会降得比较低。
韩金海运公司恰恰是在租船费高高在上的时期与船舶租赁公司签订了大量的租船合同,其中还包括了数量可观的十年长期租船合同。在运费处于高峰时期,高昂的租船费用确实是不算什么,但是自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运费几近腰斩,此时,高昂的租船费用,就将韩金海运公司那原本就不多的利润都吞噬了干净——与现在的租船费用相比较,韩金海运公司当初租赁同样的船舶,每天要多支付近一万美元,相当于租费的三分之一!仅仅这一项,就令韩金海运公司的运营成本比同行高出了很多!
赵莨镐对于韩金海运公司的现状很清楚,但是却又有些无奈,他虽然是韩金集团公司的会长,但是他的主要根基还是在韩国全球航空公司,韩金海运公司里,崔美妍的势力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上风,若不是她只是赵家的媳妇,自己的弟弟又无法理事,这韩金集团公司的会长一职谁来坐还不一定呢。前一阵子,就险些让崔美妍翻了盘。
韩金海运公司之所以会租赁下如此多的船舶,其中还有数量可观的十年长期租船合同,崔美妍及其一伙人在其中可以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令赵莨镐对这个女人更是恼火,但是却又感到无奈。有了方明远的支持,他在韩金集团公司和韩金海运公司中的地位已经稳固了下来,但是对上崔美妍却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虽然说,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韩金海运公司落到如今的这个境地,崔美妍要负主要责任,但是在外人看来,他赵莨镐身为会长,自然是责无旁贷,所以,韩国社会近期来,对韩金海运公司和赵莨镐的批评声音日趋渐大,令赵莨镐很心烦——明明不是自己的锅,却眼看着就要落到自己的头上。
不管赵莨镐如何恼火,韩金海运公司终究是韩金集团公司重要的支柱企业之一,也是赵氏家族的重要族产,关系到了赵氏家族在韩国社会中的地位,所以他即便是再不愿意为崔美妍背锅,也不得不为她擦屁股,为韩金海运公司寻找扭转局面的契机。而在亚太区里,目前处境最好的航运企业就是郭氏航运集团公司,不但没有亏损的压力,还有余力收购其他企业。
比如说现代商船公司得到了郭氏航运集团公司参股后,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这一次,现代集团公司和现代汽车集团公司、现代重工集团公司分割时,又从对方的手中得到了大量的股权,如今轩真恩和郭氏航运集团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很可能已经达到控股水平。
而郭氏航运集团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危机来临之时,仍然能够如此地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郭氏航运集团公司的船队中基本上都是自家船舶,租赁来的船舶数量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甚至于可以忽略,所以高昂的租船费并没有给郭氏航运集团公司带来多少困扰。而稳定的客户,以及提前收缩业务,也是郭氏航运集团公司之所以稳如泰山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变化,说到底都是方明远成为郭氏航运集团公司的总裁之后才被执行地如此彻底。
赵莨镐虽然不愿意赵氏家族在韩金海运公司中的权力地位受到一星半点的威胁,但是他也明白,如果说不能够尽快地扭转改变局面,韩金海运公司继续这样亏损下去,也许未来面临的就将是破产清算的下场,赵氏家族在韩金海运公司中的所有权益都会损失一空!
虽然说,很多人都认为,韩国做为一个临海国家,一个对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的国家,海运业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韩金海运公司做为韩国国内最大的航运企业,现代商船公司与它压根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韩国政府是不会坐视韩金海运公司的破产的。但是赵莨镐却认为,绝对不能够将希望寄托在政府和那些官员们的身上。如今的韩国已经不是当年的韩国,财阀集团已经由政府所扶持的对象,变为了潜在的打压对象。韩金海运公司一旦陷入困局中,韩国政府前期也许会积极地进行协调,以帮助其摆脱困境,但是如果说这一切都不能够真正地改变的话,绝对不会给予韩金海运公司大规模的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权益损失一空与缩减家族在公司中的权益相比起来,哪一个对家族更不利,这还用说吗?所以赵莨镐一直在考虑,能不能让方明远也参股韩金海运公司,成为公司里的重要股东。这样的话,无疑要比韩金海运公司和郭氏航运集团公司的合作,更有利于韩金海运公司的发展。
但是赵莨镐也明白,如今的韩金海运公司,对方明远的吸引力肯定是相当有限,也许从战略角度来看,方明远会有吞并更多的航运企业来扩大郭氏航运集团公司的计划,但是韩金海运公司绝对不会排在前列。而他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地和方明远拉近关系,以期待日后,万一的时候……方明远真的能够伸出援手。
“方少,上一次你曾经提到过的入股海力士半导体公司一事,我考虑了良久,实在是惭愧,只能拿出两亿美元,以我个人身份入股,方少你不会嫌我这点钱拿不出手吧?”赵莨镐笑问道。
赵莨镐个人筹措出两亿美元的资金来,未来会以个人身份入股海力士半导体公司,这个回答倒是令方明远感到有些意外。由于赵氏家族的产业与海力士半导体公司的关系不大,当初方明远也是觉得不和赵莨镐说一句不合适,毕竟赵莨镐和自己一直以来的关系还不错,对方家在韩国的发展也帮了不少忙,日后要是海力士半导体公司扭亏为盈,其他参股者都赚了钱,难免大家脸上难看。
而且,他也知道赵莨镐目前很大一部精力都不得不放在弟妹崔美妍的身上,争夺赵氏家族和韩金集团公司的领导权,参股海力士半导体公司,可是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才行。
“我当然是举双手欢迎赵会长的加盟!与资金相比,赵会长的加盟,就足以令大家对海力士半导体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方明远喜上眉梢地大笑道,既然赵莨镐说出口来,他自然也不会拒绝。韩金集团公司会长这块金字招牌,在韩国社会的影响力还是非同小可的。有他站在同一阵营,方明远这心里可就踏实了很多。
虽然说成功地压制了郑氏兄弟,成功地帮助轩真恩走出了郑氏兄弟的阴影,方家也成功地成为了现代集团公司重要的股东之一,但是方明远心里很清楚,这并不代表着自己就能够在韩国拥有呼风唤雨的权力!这一切不过是在特殊时期,针对特定的人的一场早有“预谋”的伏击罢了。前世里他终究只是一个半宅男,韩国国内的事情,有很多还是从韩娱小说中知道个大概,然后有兴趣才去了解的。对于韩国的企业,他有所关注的也就是那几家!
他打压郑氏兄弟之所以如此顺利,也是有着诸多的因素混杂在一起的。韩国看郑氏兄弟不爽的人很多,所以坐山观虎斗的人很多,就是有想下场帮助郑氏兄弟的,也要考虑会不会有人抄自己的后路;韩国政府对待财阀的态度也不比从前,郑氏兄弟吃瘪是不少官员乐见其成的;经济危机期间,没有人愿意卷入郑氏兄弟和方家、轩真恩之间的争斗去;谁也没有想到方明远给郑氏兄弟设了个连环套,先将郑氏兄弟手中的流动资金套走大半,然后真正的杀手却在美国;有很多人同情轩真恩,或明或暗地帮助他们……等等等等,这一连串的因素才造成了这一场淋漓尽致的大胜。而接下来,方家在韩国如果说还想要继续扩大影响力,势必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阻力,要知道韩国可并不是一个开放的国度!
所以方明远希望能够拉拢更多的韩国本土家族加入自己的阵营,一方面来这对于方家在韩国的经济活动更有利,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对韩国社会的影响力。
赵莨镐摆了摆手道:“方少这话是说笑了,我一个外行人,能够给予大家什么信心?依我看,应当是方少给予我这个外行人信心吧。其实按理说,我应当给予方少更大的支持,但是韩金海运公司如今的现状,实在是令我这个当会长的抬不起头来,即便是有些余钱,也不得不留下来以备不测。所以,方少不嫌弃少我就很高兴了。”
方明远点了点头,韩金海运公司的现状他很清楚,可以说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边缘,虽然说他不知道未来韩金海运公司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他却知道未来的几年里,全球航运业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航运企业很有可能将会被迫进行新一轮的大洗牌!在这一股浪潮中,韩金海运公司能不能抗过去,方明远就不知道了。
赵莨镐这样知情识趣,倒是令方明远觉得就这样“收下”他的支持,有些心里过意不去。
“赵会长,我个人的看法,全球航运业运费低迷、运力严重过剩的局面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韩金海运公司的船队中继续保持着过多的租赁船舶……”方明远稍停顿了一下,才又继续道,“特别是那些租期长达十年,租费又相当高的船舶,恐怕会成为公司的利润黑洞,你们就没有想过和船舶租赁方谈谈吗?”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九百五十四章 无奈与兴奋
郭氏航运集团公司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航运企业,而是集造船、运输、租赁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它拥有自己的造船厂,而且它还有权利从华夏国内的多家大型造船厂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购买船舶,而为了更好的解决安排造船厂与航运周期之间的冲突,郭氏航运集团公司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租赁公司,虽然说成立的时间不算长,规模也不算很大,但是在业内却是相当地有名气,因为从它这里,可以租赁到业内最新型的一些高端船舶。方明远虽然是甩手掌柜,只负责集团公司的发展大方向决策,具体的事务,皆是由于秋暇负责,但是终究也是业内人士,就是不刻意地去学习,看报告、听汇报久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很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