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月下的孤狼
出席这一仪式的贵宾中包括了国内外的诸多知名人士,比如说华夏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秦西省省政府、奉元市政府、潼宜市政府等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国内诸多的航空公司代表,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的代表,几大发动机生产集团公司的代表,飞机融资租赁业各大公司的代表,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数百人。
方明远虽然很不喜欢这种宾客盈门的场合,但是他也明白,作为一家企业来说,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件麻烦事,这些宾客中的很多人就是md95客机潜在的大客户。
比如说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就是方明远必须重视的大客户。当年md90客机能够顺利地挺过初生产时的难关,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的采购也是很重要的支持。如今的md95客机,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初采购了五架,而这个数量,方明远并不满意的。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视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为大客户,比如说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原本是md90客机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但是后来被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横插了一腿,分去了不少的份额。对此,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管理层简直都悔得肠子都要断了,他们原本以为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根本就坚持不了几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对于在他们看来一年也卖不了几架客机的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自然也就不值得他们细心呵护。
只是他们说什么也没有想到,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居然坚持过了最初的几年,生产销售都逐步地走上了正轨,所生产的md90客机逐步地在海内外打开了市场,客机的年产量也在逐年的提升,如今已经达到了年产九十余架,如果说再算上波音717客机的产量,年产客机超过了一百三十余架!已经稳稳地成为了全球民用航空制造业中第二梯队的一员,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成为有力的竞争对手。
年产九十余架,再算上备件,就意味着需要至少采购三百余台发动机,这对于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采购数量相当可观的大客户了,却因为他们当初的不上心,硬是被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分走了近百分之七十的份额,一想到有差不多每年有二百余台发动机的订单流失,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管理层的心可以说是在淌血!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九百二十三章 过高的期望
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如今的经济压力也很大,它原本就不算是民用航空发动机的一线厂家,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对于新飞机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的产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自然也连带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销售随之下滑。
md95客机的发动机,仍然是由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和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共同提供,这一次,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可是拿出了十二分的心思来,要与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一争高低难得有个不错的客户,却还让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后来居上,分去了大半,怎么能不让他们深刻地反省。为了抢下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的发动机订单,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拿出了他们最新型的发动机,还给予了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一个相当优惠的价格。
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正式量产的第一架md95客机,采用的就是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将属于秦西航空公司机队,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负责人自然要出现在下线典礼上。
保罗威尔肯斯,站在人群中,看着庞大的md95客机从厂房中滑行了出来,立时鞭炮和彩纸齐飞,欢唿声震耳欲聋。md95客机算是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自己研发生产的第一个型号,不像md90和波音717,更像是代工生产,对于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来说,意义自然是不同。
看着md95客机,威尔肯斯心里也是颇为佩服,民用客机制造业,可以说是制造业这顶皇冠上的明珠,整机制造,可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够做到的,虽然说md95客机的发动机和核心电子设备仍然需要进口,但是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零配件,都实现了国产,这对于一家成立不过十来年的企业来说,已经是极其难得了。不说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就是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创立的时间也比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悠久地多。
据他所得到的消息,md95客机,虽然今天才是第一架客机下线,但是已经有超过八十架的订单,除了华夏国内的航空公司之外,还有多家飞机租赁企业和海外航空公司采购。虽然说这些航空公司里没有几家算得上是发达国家的大型航空公司,但是这样的成绩,对于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这个飞机制造业的新人来说,已经是足以夸耀的成绩了。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当年对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的重视不足,给予了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介入其中的机会,现在回头看,实在是一大失误。
而到了现在,恐怕不仅仅是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会关注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普拉特惠特尼集团公司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也会对它多加关注的。不管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现在看起来与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有着多么大的差距,但是背靠着华夏航空市场的它,不容他人小视!也许十年八年内,它都没有能力令航空制造业的双雄对峙变成三雄鼎立,但是再过三五十年内,谁又敢说秦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不是下一个波音公司?
这不得不说说到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的发展策略,在威尔肯斯看来,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最大的妙笔就是成立了秦西机场集团公司和秦西航空公司,这使得它掌控了华夏境内大量的重要机场和在华夏高速发展的民航业中分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而这又为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提供了可观的利润分红和一个重要的大客户!再加上方家所控制的平川石油集团公司和下游的各大企业,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令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的发展有一个极其稳定的基础。这不得不说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哪怕是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也没有做到这一点。
对于这样一家未来发展前景很值得期待的公司,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才会造成现在这样尴尬的局面,威尔肯斯心里也忍不住对自己的前任们的失职,感到很无奈。
就像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想要能够与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平起平座一样,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同样也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要与通用电气飞机发动机公司、普拉特惠特尼集团公司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掰掰手腕,成为像它们那样能够在业内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公司,但是想要梦想成真,不仅仅需要公司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努力,机遇也是不可或缺的!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会不会就是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那个机遇呢?
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是不是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未来发展的机遇,方明远不知道,他现在更操心的是发动机集团公司的成立。
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未来要继续发展壮大,做为最大的短板,航空发动机这一块是不得不考虑的。国内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可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不要说大中型民用客机了,就是军用航空发动机,也距离国际一流水准差着相当大的距离,否则的话,就不用向俄罗斯大量采购军用航空发动机了。
虽然说,以如今华夏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采购军用航空发动机除了俄罗斯企业产量能不能跟得上,还有就是是不是非售品外,并没有太多的阻碍,但是做为一个大国,航空发动机的需求不能说全部吧,也是绝大部分都寄托在海外企业身上,无疑是一件极其不明智的事情。最好的案例就是当年的阿根廷,如今的伊朗,一旦被限购甚至于制裁,就陷入了无米下锅,甚至于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境地。这是政府所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而且即便是采购没有阻碍,将军机和民机的发展核心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会令人有一种走钢丝随时都可能掉下去的不安感。只是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无疑是一个极其高端的项目,以国内目前的制造业水平,就是仿造的俄罗斯发动机,各项重要指标也达不到原产品的标准。而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虽然说国内投入了巨资,但是也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够出成果的。至于国产的民用航空发动机,那就只能说是一片空白了,当然了这并不包括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小型民用航空发动机。
“看到md95客机的下线,我觉得当年将这一项目交给你来运做,实在是我这一辈子最明智的决定。”国清山深有感慨地道,“发动机集团公司的成立,希望也能够像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一样,在十年后给予我们莫大的惊喜。”他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是这一次由于发动机集团公司的组建,考虑到他与方明远之间良好的关系,上面决定再度启用他来担任发动机集团公司的未来一把手。只是对外宣称的是他辞去公职下海。
国清山对国内的航空产业有着充分的了解,自然明白,发动机集团公司的成立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艰难险阻还都在后面。国内的军事工业,是以前苏联的技术援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后来,由于华夏和苏联的关系破裂,而又得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不得不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几十年下来,华夏的军工人以逆向仿制的方式,解决了军事工业中诸多领域的“有无”问题,建立了完整的军工体系,甚至于在一些项目上,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对于一般的装备,逆向仿制即便是“不知其所以然”,也可以做到“知其然”,但是对于航空发动机,由于我们有着太多的短板存在,那怕就是有实物可供科研人员们拆卸,也很难做到“知其然”,就更不要提什么“知其所以然”了。虽然说国内在二零零五年的时候,也完成了国产航空发动机“太行”的定型并在之后成功生产,令国内为之鼓舞欢欣不已,但是“太行”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就是与俄罗斯相比起来,也有着十几年甚至于二十年的差距。更不要说与美国最尖端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相比较了。几年过去了,“太行”发动机仍然是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使得国家仍然不得不从俄罗斯继续进口发动机,以保证国内军机的生产。
虽然说,新的发动机集团公司,未来的研发生产方向是商用航空发动机,主要是为国产民用客机提供一颗“大心脏”,但是民用航空发动机和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是有着交集的,一方面可以将我们国家在军用航空发动机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商业化,以取得更多的资金来继续研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这里取经,以推动国家在军用航空发动机上的研发。
这一次,俄罗斯终于松口同意由俄罗斯国内企业与方家共同建立这个发动机集团公司,研究生产民用航空发动机,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这也使得国家破例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只是可惜的是,未来的发动机集团公司,虽然可以向其他领域,比如说船用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发展,但是军用航空发动机这一块,却是被剔除了出去。
“国伯伯这个要求可是很高啊。”方明远苦笑道,按国清山这个要求,未来的发动机集团公司要进入二线序列,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虽然没有干过这一行,但是这些年来也一直在了解学习,对于这其中的艰难,还是心知肚明的。十年时间,如果说没有其他领域上的重大突破,能够将俄罗斯方面提供的技术全盘吃透并实现绝大部分国产,这他觉得就已经是很满意了。毕竟这一次,老毛子也是拿出了真东西ps90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正在研发中的pd14发动机。
ps90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装配在俄罗斯的伊尔-96客机、图-204客机和伊尔-76军用运输机上,算是俄罗斯涡轮风扇发动机中的佼佼者。而pd14发动机,则是俄罗斯在二零零六年正式立项如今正在研发中的新型航空发动机。俄罗斯“伊尔库特”公司在2009年莫斯科航展上推出的研发中的新型ms-21客机,就将启用pd14发动机。正是因为俄罗斯方面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这才令政府得以批准发动机集团公司的成立。
“很高吗?”国清山大笑道,“看看你这二十年里,拿出了多少我们一辈子都干不出来的成就,我可不觉得这个要求有多高。”
“国伯伯要是有这么高的期望,那么这挖掘人才的事情,可就是交给您了。”方明远道,“筹钱我还有些把握,但是这研发人才,我可是一点门都摸不着,别回头人是挖来了,也得罪了其他兄弟公司。”
“嗯,你放心,这一次上面可是说了,只要不是涉及到正在研发项目中的核心人才,方方面面都会给咱们开绿灯的。国家可是也希望你这一次能够再给他们一个大惊喜的。”国清山道,“不过,我们和俄罗斯那边的谈判,并不顺利。老毛子,简直想要将这些技术估成天价。”
方明远点了点头道:“继续和他们磨,俄罗斯那边日子也不好过,研发pd14发动机的总费用就是顺利也得十二亿美元以上,而要将其投入生产,至少还得再投资四五亿美元,这样大的投入,对于如今财政捉襟见肘的俄罗斯政府来说,是很大的压力。而他们还不得不投入,俄罗斯在民用航空发动机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来,差距已经很大,如果说再拖延个四五年,再想追赶难度会更大。而且,老毛子也担心如果说继续长时间拖延下去,我们会甩开他们自己做!”(未完待续……)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九百二十四章 机不可失
麻杆打狼两头怕!可以说是如今华夏和俄罗斯两国在动机制造技术进行合作上的心态写照。???老毛子以往的不良信誉,令华夏担心自己的投资会打水飘,对于这一点,最现实的写照就是可怜的印度人。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印度的两艘航母中,有一艘不得不退役,而另一艘也已经服役长达四十二年,做为要控制印度洋的大国,印度海军对于这种状况自然是不能够容忍的,所以必须要尽快地采购新的航母来弥补空白。一开始,他们是看中了法国的航母,但是法国拒绝向其出售。后来,不得已转向了俄罗斯海军基辅级航母“戈尔什科夫”号。
“戈尔什科夫”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下水,末期正式服役,到九十年代末期,服役时间不过十来年,还算是在青壮期。只是由于俄罗斯海军的军费不足,“戈尔什科夫”号的维护保养不足,有着诸多的毛病,俄罗斯海军也打算将其转手换取资金,以弥补军费不足。只是印度人算了一下,要对其买下来并进行改造维修,总体费用可能会高达七亿美元,这对于印度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令印度人有些迟疑不决。
后来,当时的俄罗斯总理访问印度,提出来俄罗斯政府有意将“戈尔什科夫号”的舰体无偿赠送印度,但是重新整修、改装以及舰上装备、机队组建的费用则由印度自行负担。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令印度人兴奋不已,于是很快双方就开始谈判。由于俄罗斯政府坚持航母必须在俄进行改装,改装费用约为七到八亿美元,同时印度还必须购买俄制舰载机及其它武器装备,总费用可能要达到二十二、三亿美元,双方这一谈就是六年多,才在二零零四年达成总金额为十五亿美元的一揽子协议。
但是接下来令印度人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应当在二零零八年就应当改装完毕的航母,印度人命名“维克拉玛蒂亚”号,如今还在拖拖拉拉地改造中。如果说不生大的变化的话,方明远前世里离世的时候,“维克拉玛蒂亚”号才开始海试,整整晚了四年,而且改装费用也大幅度的提升,据说俄罗斯要求印度人必须再补交十几亿美元的改装款,才会将“维克拉玛蒂亚”号交付给印度。虽然说之后到底是怎么样,俄罗斯人什么时候将“维克拉玛蒂亚”号交付印度,方明远就不知道了,但是他可以肯定,印度这个冤大头是当定了。
国内也是担心,俄罗斯人在pd14动机的研上也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拿着华夏的资金去研pd14动机,最后却给华夏一个烂摊子。
但是方明远却知道,俄罗斯人也担心,不仅仅是担心华夏人“山寨”俄罗斯的技术,也担心华夏要是下定了决心甩开了俄罗斯单干,固然华夏占不着什么便宜,俄罗斯自己也不好受。这些年来,俄罗斯在军机方面勉强还能够跟得上美国的脚步,但是在民用航空产业上,却已经被欧美国家甩开。
看着以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为的欧美客机制造企业隔三差五地推出新式客机,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也在紧跟着它们的脚步,日本也在展自已的民用客机,俄罗斯人心里一样急,如果说再不跟上来,再过个几年,当年前苏联给俄罗斯留下的老本吃光,俄罗斯的民用航空制造业可就被彻底地甩下了。
俄罗斯如今最缺的就是钱,不仅仅民用航空产业缺,军工产业一样缺!而且,没有钱又导致了严重的人才流失!无论是新材料开、新工艺设计、新理论的应用,航空动机上的任何一项细小的改进,往往都需要顶尖的技术人员、最好的实验设备、消耗大量的原料和海量的时间来得到最可靠的改进措施。
前苏联解体后,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级技工都被挖了墙角,而即便是留在了俄罗斯国内的那些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由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资金开辟新的项目,更没有精力和资金去与国际同行们进行沟通交流,造成知识体系老化、技能水平退步,疾病和年龄又使得这一批人不断地减少。而且这一产业非常匮乏新鲜血液,低廉的薪酬根本就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并长期任职,已经有俄罗斯专家公开宣称,如果说不改变目前的这个状况,再过十年时间,也许俄罗斯的军工产品的装配质量水平就将迎来大崩盘!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些年来的俄制动机的质量控制正在非常严峻的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方明远积极主动地推进国内建立动机集团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再不从俄罗斯捞一笔,也许再过个十年时间,俄罗斯的民用航空动机制造技术,对于华夏来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而到了那个时候,国内的大飞机制造就会越地依赖西方动机制造公司。所以,华夏与俄罗斯是互相担心,但是又都明白合则两利的结果,方家与俄罗斯企业联合建立这家公司,就成为了折中的结果。
国清山点了点头,确实是如方明远所说的,pd14的研和生产,至少也是十几亿美元的投入,而且最终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达到设想的标准,还是未知,这对于预算吃紧的俄罗斯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迫切地需要外来资金地加入。
“不过日后,这资金的压力可是就要转头上了。”国清山道。对于将成立的动机集团公司,方明远坚持控股,自然未来所要担负的责任也就更大。
“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国伯伯,未来公司管理这一块可是要靠您了,可绝不能被俄罗斯那边压制住,要按照我们的步调来走。”方明远正色道,“不管是ps9o涡轮风扇动机还是正在研中的pd14动机,要尽可能多地把俄方的技术资料和设备捞过来,哪怕多付出一些钱也没关系。”
这是他所知道的最后一次经济危机了,也是他最后一次捞“黑钱”的机会,得到俄罗斯的动机制造技术,可不仅仅是有钱就可以的。两年前,恐怕要是自己提出这个要求来,斯捷帕申能唾自己一脸。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村,再有没有这店,谁也说不准!
“我明白!”国清山重重地点了点头,都已经要退休的他,能够参与到这样重要的项目中来,也令他重启拼命一搏的念头,日后华夏的民用航空动机史上,他国清山也要留下一笔。
“方,恭喜你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吉尔克里斯特走了过来,对方明远笑道。
“谢谢,我也要恭喜基德你的高升。”方明远也笑道,就在不久前,吉尔克里斯特成为了通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会的常务董事。这使得他在通用电气集团公司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吉尔克里斯特亲热地搂住了方明远的肩膀,笑道:“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我必须要谢谢你!”他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成为了董事会的常务董事,和他成功地开拓了华夏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方家旗下的这些企业,以及方明远的影响力,可以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用电气飞机动机公司如今已经成为了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所需航空动机的第一大供应商,每年二百余台动机的采购,已经成为了通用电气飞机动机公司的重要客户。这眼看着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又要推出新机型,继续扩大市场,通用电气飞机动机公司的头头脑脑这心里自然是高兴虽然说通用电气飞机动机公司也是世界三大航空动机供应商,但是全球民用客机制造企业就那么几家,说是僧多粥少一点都不为过。为了竞争订单,通用电气飞机动机公司的业务们也是使出了十二分解数。如今多出一个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来,一年二百余台动机的采购量虽然说比不了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但是那也是多出了好几十亿美元的营业额呢。更重要的是,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展十分迅,令通用电气飞机动机公司对其的未来充满了期望。
而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这些年来也从秦西航空制造集团公司采购了大批的客机,租赁给全球诸多的航空公司,md9o和波音717都获得了这些用户的好评。自然也给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且通用电气集团公司旗下的诸多企业与方家旗下的企业也有着多方面的合作,每年都可以为通用电气集团公司带来丰厚的收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