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香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有时候公司的同事聊天,内容都是你捐了多少,我捐了多少,那些没捐款的怕丢脸,也只能随便胡诌一个数字,不敢说自己一分钱没捐。
特别是凤凰电视台记者在捐款队伍里发现一个乞丐,那个乞丐把当天乞讨到的钱全部捐出去,很是感动了许多香港人。
两年多没有写过社评的金庸。这次也忍不住跑出来凑热闹,在《明报》上对乞丐和众多好心市民大加赞叹。他赞美香港是一个现代文明之都,市民勤劳而富有爱心,就连乞丐都知道回馈社会帮助他人,是香港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现在一窝蜂地报道水灾和捐款,已经不能吸引读者注意了,而乞丐捐款绝对是一大亮点。各大报纸纷纷对其进行采访和报道。那个乞丐彻底火了,十多家公司企业趁机站出来,高调邀请乞丐加入自己的公司,并表示公司就是需要这种诚信有爱的员工。
新华社香港分社。
周社长在接待室里分别和康剑飞、霍颍东握手。热切地说道:“霍先生,康先生,这次多谢二位了,你们帮了我的大忙。”
康剑飞说道:“同胞受苦,出手援助是本分。”
霍颍东指着康剑飞笑道:“还要多谢康小友,他的宣传本事太厉害了,香港几家亲kmt的报纸都捐了款。”
“霍老先生过奖,我也就摇旗呐喊而已。”康剑飞谦虚道。
霍颍东虽然没康剑飞那么高调,但还真做了不少事,比如通过私人关系联络香港的药行和米行,积极为灾区筹措宝贵的粮食的药物,这一点让康剑飞来做就力有不逮了。
最高兴的还是周社长,大陆这几年经济低迷,三角债拖垮了无数的国企和私企,许多人甚至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失败的表现。再加上前两年严重的学运风波和东欧剧变,致使国内政治风向变幻莫测,此时正是改革开放最迷茫的时期。
现在突然来个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水灾和旱灾,国家财政明显撑不住了,中央甚至不再顾及颜面,向中外记者呼吁国际援助,这可是建国以来破天荒的头一遭。
周社长的压力极大,他的责任是联络筹措香港捐款,可是香港前两年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极强的反g潮流。
好在有了霍颍东和康剑飞帮忙,霍颍东发动他在香港商界的影响力(霍大亨外号“香港沙皇”,早年拥有内地河沙独家经营权,凡是涉及建筑领域的富商都要给他面子)、康剑飞发动民间舆论宣传。两相结合下,现在香港商界和民间都踊跃捐款,短短几天时间就得到数千万的救灾款。
霍颍东个人捐款2000万港币,康剑飞不好捐得比他多,也在报纸上表示个人捐赠2000万,不过随后又以东方文化娱乐集团的名义捐了1000万——这一千万是他作为香港首富的表示。
随后,李家、郭家、郑家、林家、刘家……纷纷捐赠200万到2000万不等。娱乐圈里,常年给内地捐教育善款的邵一夫,这次也捐了500万;因为《表姐,你好嘢》一片和内地闹得不愉快的邹文怀,这次捐了200万。
就在此时,康剑飞突然组织起明星赈灾义演,跑马地马场主动站出来提供场地,义演所获捐款全部用于救灾。
连明星们都如此热心,港英政府也不好意思干坐着了,香港政府宣布拨款5000万港币用于华东赈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梦幻香江 787【血浓于水】
由于参与义演的明星太多,赈灾演唱会从早开到晚,台上的主持人也是两三个小时一换。演唱会并没有经过彩排,甚至出场顺序都是临时决定,基本上每唱完几人,主持人都会报上明星的捐款。
捐款数目并非后来粉丝们说的几百万,明星个人最高捐款也就30万,周闰发、周星池、李练杰、梁家辉、钟楚红、王组贤、刘德桦、许贯杰等等一线明星,捐的都是这个数。连一向抠门的郑裕玲,这次都大方地捐了15万。
就像康剑飞的个人捐款没超过霍颍东的2000万一样,明星再多钱也不能乱捐,大家都捐二三十万,你一个人捐一百万是会遭人恨的。有些明星表面风光,但能拿得出的钱不多,你一下子捐100万,让人家怎么办?难道借钱捐款?
至于二三线明星,基本是5000块钱起,钱多点的也就捐个几万块。
虽然单个人的钱不多,但参与捐款的艺人数量却足足200多人,几天下来累积捐款上千万港币。再加上赈灾演唱会的门票收入,一共筹得赈灾款3000多万。
从大陆回来的梅艳芳,也参与了赈灾义演,个人捐款30万港币。
其实不光是梅艳芳,在另一个时空,同样积极支持民运的岑建勋,也为筹集善款出了大力。从赈灾电影《豪门夜宴》的策划、拍摄到发行,岑建勋全程参与其中,是筹款赈灾的大功臣。
康剑飞的那些女人,除了怀孕的意外,基本上都有参与义演,甚至连巩莉都从京城飞来唱了两首歌。
最最让康剑飞印象深刻的,就是王组贤在赈灾演唱会上一展歌喉,那每个字都不在调上的高难度唱功,让全场都为之动容。
跟王组贤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张蔓玉。其跑调天赋与王组贤不分伯仲,让人听了一遍后就忘了原唱。
演艺界的贡献还不止是赈灾义演,电影界的人早早就凑在一起准备拍赈灾电影,香港票房所得收入也将捐出去。
由于怕日后引起利益纠纷,大家还专门注册了一个“演艺界忘我大电影有限公司”,以这间公司的名义出品赈灾电影。电影的海外收入也归公司所有,将来按照各人的出力多少来分钱。算是大家象征性的酬劳。
电影的剧本是有左派电影团体“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提供,然后经由王经、徐可、司徒慧焯、高智森、黄炳耀、曾志伟等九人改编,最后取名《豪门夜宴》。
……
茶餐厅。
“康先生,你再往后站一点,对,刚才的站位被挡住君如挡住了。ok。准备开始!”张坚廷站在监视器后面喊道。
虽然因为拍摄《表姐,你好嘢》跟大陆闹得很僵,但张坚廷这次也参与了电影制作,而且是四位执筒导演之一。
由于要尽快将电影赶制出来筹集赈灾款,所以《豪门夜宴》剧组是24小时不间断拍摄。剧组一分为二同时赶排,每个组两位导演换班执导。
“《豪门夜宴》第一场三镜2次,艾克什!”
曾志伟梳着老板大背头瞄着镜头。张雪友扮个狗腿子坐在他旁边。
“他们会是大楼的业主?”曾志伟不置信地说。
“是啊。”张雪友笑道。
李丽贞推着餐车走过来,端了两笼凤爪凤尾上桌:“来了来了,新鲜出炉的凤爪凤尾。”
张雪友一脸不耐烦:“拿走拿走,我们不要凤爪凤尾!”
李丽贞瞪了张雪友一眼,把凤爪凤尾端走:“神经病,烧饼混球!”
曾志伟问张雪友:“他怎么知道你叫烧饼?”
张雪友贱笑:“烧饼可以怡情嘛。”
曾志伟道:“接着说。”
张雪友道:“另外两栋楼的业主你知道是谁?”
“是谁?”曾志伟问。
张雪友指过去:“就在那边,吃叉烧包和莲蓉包的两个。”
2号摄影机给了邻座一个镜头。
吴君茹推着餐车进主机位。
曾志伟道:“叉烧包,莲蓉包?”
吴君茹停下来。端出两笼包子:“叉烧包,莲蓉包。”
曾志伟挥手道:“我要吃栗子蛋糕,快点拿走。”
康剑飞饰演的茶楼服务生入镜,站在吴君茹身后,露出半个身位。
吴君茹生气道:“要吃栗子蛋糕去西餐厅,这里是中餐厅啊。”
曾志伟:“这里是中餐厅吗?”
“不是啊?”吴君茹厌恶地说。
张雪友对曾志伟道:“老板,商场如战场。要先下手为强啊。”
吴君茹端回两笼包子,骂道:“低能儿童。”
曾志伟问:“你刚才说什么?”
张雪友道:“先下手为……”
康剑飞走上前拍曾志伟肩膀:“喂,老兄,纯吃茶价钱加倍。别怪我没跟你说。”
康剑飞的戏份就算结束了,《豪门夜宴》除了几位主演之外,连路人都是明星客串,beyongd和太极乐队等一些乐队和歌手也都有出场。
在另一个时空,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郑裕玲和关之琳。不过由于关之琳怀孕临产,显然不能再出演,所以这次的女主角的郑裕玲和李佳欣。
一个长镜头拍完,康剑飞也换上了自己的衣服,离开时和剧组其他人一一握手告别。
香港电影人赶起时间来速度惊人,24小时连轴转的情况下,只用几天时间就将所有镜头拍完,然后又用了几天时间后期制作,前后十天不到就安排上映。
此时正好是暑期档的开档时间,几大院线分别腾出三分之一的场次放映《豪门夜宴》,只收取30%的超低票房分成,最终卖得2300多万票房。
香港这边的筹款成效是惊人的,仅仅10天时间就募集善款亿港币,加上后来陆陆续续到位的善款,总捐款额高达6亿人民币。而中国共收到国内外捐款捐物合23亿人民币,仅香港一地的捐款就占了四分之一。
本来前两年香港和大陆,不管是民间和官方的气氛都很紧张,但这次水灾使得两地的关系一下子就融洽起来。特别是中央对香港演艺圈的印象大为改观,周社长私底下对康剑飞透露,文化部和商贸部已经重启引入港片的议案。
不仅仅是香港,就连台湾那边都在踊跃捐款。
台当局拨款300万美元用于华东赈灾,台湾三大电视台开通“爱心专户”接受民间捐款,华视与《民生报》在国父纪念馆联合举办“送爱心到大陆”赈灾晚会,共募集善款4000多万台币,台湾红十字会募集善款7亿7千余万台币。
不管政治立场如何,大家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这句话是不会错的。
事实上,一直到90年代初,台湾和大陆的民间关系都很融洽,真正使得两岸关系冰冻的是台海危机和千岛湖事件发酵,李灯灰是两岸统一的大罪人。
1991年的夏天,两岸三地的焦点都集中在华东水灾上,总算是没人再关注康剑飞的身家和众多"qing ren"。
《楚门的世界》在戛纳电影节之后,就陆续在法国和英国上映,台湾中影院线在经过几次商谈后,也将这部电影安排在8月份的暑期档放映。
《楚门的世界》在台湾票房反应不错,但还是败给了程龙的《飞鹰计划》。英国那边算卖得中规中矩,但在法国,《楚门的世界》票房一直飘红,男主角梁家辉再度刷脸成功,成为法国家喻户晓的亚洲男演员。
在康剑飞实地考察之后,《楚门的世界》的外景地也定下来,是东印度群岛当中的一个小岛屿,属于文莱政府管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梦幻香江 788【港片现状】
百位明星参与演出赈灾电影《豪门夜宴》,这无疑是香港电影圈的一桩盛世。同一时间发生的,还有另外三件大事。
一是江家经营30年的安乐院线,正式加盟并入康剑飞的东方院线;二是潘迪生将德宝院线卖给地产商罗杰承,改名为永高院线;三是黄白鸣跟金公主院线闹掰,转而与罗杰承合作,万象影业更名为永高电影公司。
对于香港电影人来说,罗杰承完完全全就是个新人,就跟当初的潘迪生一样,突然就冒出来大手笔踏进电影圈。此君以前是做实业的,在内地开设有工厂,这几年投资房地产行业赚了大笔的钱。眼见港片繁荣有搞头,正好潘迪生又叫卖德宝院线,不差钱的罗杰承挥舞着支票就把德宝院线给买了下来。
不过光有院线没有片源也不成啊,如今的香港影坛早已不是10年前院线为王的时代。由于院线过多,巴掌大的香港电影院泛滥成灾,而每年拍出来的电影又只有那么多,所以现在都是院线方抢着买好电影,独立电影公司和卖座导演反过来成了院线经理讨好的对象。
所以罗杰承就找到好友黄白鸣,正好黄白鸣跟金公主也合作得不愉快,于是乎就有了永高电影公司和永高院线。
《豪门夜宴》这部赈灾电影,其他几大院线都是象征性地拿出几个场次放映,因为分成实在太低了,唯有永高院线最为积极,把《豪门夜宴》作为开线影片全线放映。
如今香港的院线格局是,东方院线规模最大,拥有26家影院,82个放映厅;嘉禾院线次之,拥有21家影院,66个放映厅;新宝院线第三,拥有16家影院。52个放映厅;永高院线第四,拥有15家影院,50个放映厅;金公主院线规模一直在缩减,现在只有11家影院,32个放映厅。
除了这五条大型院线之外,左派银都院线和刚刚恢复的邵氏院线,其拥有的影院数量都没超过10家。
整个香港算上那些零散的小影院。电影院数量已经超过160间,密度高得简直爆炸。以前手里有院线的是大爷,现在一个个都成了孙子,能拍出好电影的电影公司老板才是祖宗。
当然,康剑飞和邹文怀永远是当大爷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公司提供丰富的片源。根本不会出现那种无片可放的尴尬情形。
真正悲剧的是新宝、金公主、永高等院线,他们虽然也有投资和扶持电影公司,但那些电影公司的产片量远远达不到需求。
如此情况,使得这些院线公司纷纷降低对影片上映的质量要求,遇到片源奇缺的时候,阿猫阿狗拍的狗屁不通的电影都能放映,而且还不收任何保证金和包底费。这更加刺激了众多的电影公司老板和导演。反正又不愁电影不能上映,他们往往用一两周的时间就完成一部电影,放映捞钱后继续粗制滥造制作烂片。
香港电影界的有识之士还是很多的,纷纷呼吁减少影院数量,提高港片整体水平。但这种呼声没人愿意听,反而原来越多的人见到有利可图,加入兴建影院和拍摄烂片的行列当中。
在另一个时空,这种风潮一直持续到1993年。全香港电影院的数量巅峰时达到190家。
如此情况使得港片市场看起来更加繁荣,连二线演员都片约不断、开工开不过来,由此造成演员片酬火箭式的攀升。演员片酬的增长致使影片成本增加,制片商为了转嫁成本,一是更加的粗制滥造;二是不断提高境外市场的购片费用。
香港制片商的这种行为得罪了两类人,一是看电影的观众,毕竟没人愿意花钱进影院看烂片;二是得罪了海外的片商。高额的购片费用致使片商很难赚钱。
当台湾片商联合起来抵制香港电影,要求其控制成本、压低演员片酬无果后,港片就开始悲剧了。
对于康剑飞这种大导演,或者程龙、周闰发这种大明星来说。电影卖到日韩和东南亚完全没有问题。但对于大多数的小电影公司而言,台湾才是最大的海外市场。当台湾片商开始抵制港片后,无数的电影公司瞬间没了出路,几乎是拍一部赔一部,因为香港本土票房根本负担不起高额的制作成本,那两年倒闭的香港电影公司不计其数。
如此引起的连锁反应是恐怖的,由于中小规模电影公司纷纷倒闭,致使香港大量的电影院无片可放,也只能跟着关门歇业。于是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香港190家电影院就锐减到只剩下106家。
港片从此走向衰落!
这是另一个时空1994年的事情。
事后说起来,也搞不清到底是谁的错,因为当时整个香港影坛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当中:港片卖座赚钱——于是大量热钱涌入电影圈——造成产片量疯狂增长——于是电影院数量也跟着增加——进而又导致片源需求增大——接着大量烂片诞生,并且演员片酬狂涨——导致电影制作成本居高不下——海外购片费用逐年增长——最后海外片商无力购片——大量电影公司丧失海外市场——港片的产片量锐减——近半电影院关门歇业——资金纷纷撤出电影圈——电影从业者锐减——港片走向没落。
这整个环节当中,投资者、制作人、导演、演员、本土院商、海外片商都是逐利而已,有钱赚谁不愿意赚?但就是所有人的逐利行为加在一起,导致繁荣的港片市场走向崩溃。
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就是强行压住香港演员的片酬不往上涨,因为港片发展到畸形时,一部电影绝大部分的成本居然是演员片酬,可想而知人工高到了多么离谱的地步。
程龙几年前就拿过上1000万的片酬,如今他每部电影的最低片酬是800万;周星池、梁家辉也是800万左右;周闰发、许贯文、李练杰500万以上;张国容、洪金保400万,刘德桦、梁朝玮200万……
也就两三年前吧,一部电影投资5000万都是超级大制作了,而今单个演员的片酬就好几百万。这也不能怪导演粗制滥造了。又不能说服明星自减片酬,只能靠牺牲影片质量来压缩成本。
而最恐怖是,香港演员们的片酬还在涨,照这个趋势下去,周星池和梁家辉的片酬明年就有可能突破1000万大关。
半岛酒店,一间租赁会议室里,与会的香港导演就在讨论演员片酬的问题。
吴思元说:“现在好多导演都在叫苦。说演员片酬涨得受不了。几年前拍一部小成本,500万就能搞掂,现在500万连付所有演员的片酬都不够。”
洪金保说:“这有什么办法?现在港片市场越来越火,总不能只叫制片商和电影院赚钱,演员们都干看着吧?”
黄白鸣道:“问题是片酬涨得太离谱了,以前拍一部电影。靠本埠票房就有得赚,现在非得在海外票房捞不可。”
此刻开的是香港导演协会临时会议,在座的都是导演。
程龙坐在旁边一言不发,他的身份很尴尬,既是电影导演,又是香港片酬最高的演员,说什么都里外不是人。
徐可接话道:“压演员的片酬是不可能的。谁开口谁得罪人。”
吴宇森道:“这件事讨论来没意义,港片外埠市场足以保证影片盈利,这就足够了。”
张同祖质问:“如果哪天失去海外市场呢?”
高智森跟张同祖之间有龃龉,他讥笑道:“怎么可能?”
张同祖懒得跟高智森多说话,冷哼一声道:“目光短浅!”
张坚廷说:“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好像不是演员片酬问题吧。”
岑建勋笑道:“对,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谈拍片为导演协会筹款建大楼的事。”
林岭冬道:“故事已经由徐可、张同祖和黄炳耀几位创作完成了。是为程龙量身打造的剧本,由我跟徐可担任导演。”
泰迪罗宾道:“女主角暂时还没确定,不过其他演员都是在座的各位导演客串。下面把剧本分发给大家,商量一下各自挑选角色。”
张爱嘉笑道:“要不我们几个女导演把女主角的戏包了吧?”
张婉婷和许鞍华两个连连摆手,她们可不擅长演戏。
大家说笑着把剧本看完,吴思元问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康剑飞:“康先生,你对哪个角色有兴趣?”
康剑飞翻着剧本说:“我演酒店经理吧。”
康剑飞如今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大导演。而且这种客串的事情也没什么好抢的。吴思元看看在座的没人反对,就说道:“那就这样,康先生饰演酒店经理。”
陈友举手玩笑道:“那我就演康先生的手下,酒店职员。”
刘嘉良说:“我演会功夫的医生。这是写剧本时就说好的。”
王经道:“我演气功大师。”
刘嘉良跟王经都有参与剧本创作,这两个角色就是他们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众位导演很快把角色分完,康剑飞的酒店经理一角戏份不多不少,大概有四、五场戏,台词只有几句话而已。像徐可、林岭冬、岑建勋就只有一场戏,三个人坐一起打扑克,只要狠狠地搞怪就可以。
康剑飞这阵子很忙,马上要跑去文莱小岛跟卡梅隆一起设计《侏罗纪公园》的拍摄基地,然后又要回来出席东方小姐选美决赛,接下来还要做《盗墓笔记2》的监制。
而且关之琳和黎燕珊马上就要生产了,他还要花不少时间去陪伴,一个人掰成两半都不够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梦幻香江 789【百合花】
康剑飞开完会就起身离开,在导演协会的会议上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说再多都无济于事。
人家导演拍烂片又如何?
你总不能拦着别人赚钱吧。
香港导演协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导演交流平台,维护导演群体的利益,以及培养导演后备资源。协会对导演个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约束力,真要胡乱插手的话,这个导演协会就该解散了。
刚刚走出会议室,林岭冬的哥哥南燕(林岭南)追上来喊道:“康先生,等一下。”
康剑飞回头问道:“什么事?”
南燕给康剑飞递了支烟说:“我拉了黄炳耀、黄白鸣他们几个准备成立香港编剧家协会,康先生你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编剧,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加入这个团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