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主神竞争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这个老儒,在山东颇有名气,曾经著书立说,清名远播,朝廷几次延请任官,都被婉拒,可如今却是来了。
“圣天子,乃是儒们出生,一生重儒!如今王朝新立,正是儒家兴盛的时刻!”
“圣天子,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十四博士之学,还常到太学巡视和学生交谈。”
“圣天子,又是奖励文人贤士,重视图书建设,皇家藏书的收藏。昔日天下大乱,典籍被焚,官府藏书散佚,而民间藏书颇多,天子每至一地,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遗漏。”
众多儒生说着,赞美着当今天子,赞扬着其功绩。
“只是兵甲之气太重……”一尊青年儒生微微皱眉。
有一个老年儒生道:“天子对于功臣奖赏太重了,册封列侯二百多,封邑众多!”
坐上马车,进入洛阳城之后,看着两边繁华的景象,还有骑着高头大马,衣甲鲜亮,频频引得不少女子注目的年青军官,大儒不由叹道:“惜乎文气不足!”
刘秀登基后,善待武将,对于士卒家族享有免税免役等优待,又是军饷,田地等给予优待,百姓们皆是以当兵为荣耀,富人和豪族皆是与军官结亲为荣耀。
只是这些,在儒家眼中,却觉得皇帝对武将赏赐太过了。
未来可能是祸端。
当然,此时他肯定不会这么说。
这位老儒家捋了捋胡须,谈到了另外一个方面:“老夫一路走来,看了不少农田乡舍,自天子登基以来,河北,河洛等地风调雨顺,看来陛下真是得了天命的!”
“不错,老师之言有理。”
诸位儒生纷纷附和。
在这个时代,粮食生产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天灾导致饥荒,饥荒造成流民,流民中产生叛军,又进一步破坏原本的农业生产,接着形成了恶性循环。
百姓只要能吃饱穿暖,日子过得下去,实际上对于上头的统治者是谁并不如何关心。
河北,河东等地,几次作物大熟,谷满仓库,丰收下来,民心也就稳了,根基也稳固,这是明君出现的征兆。
……
皇宫当中。
此时,后花园内。
刘秀穿着玄素葛衣,正看着儿子走路。
儿子一岁多了,已经能摇摇晃晃走路了。
花厅里面用小火炉煮着茶,泉水滚沸,冒着呼呼的白气,边上的茶叶色泽碧绿,更带着一股幽香,令人心旷神怡。
看着小小人儿,刘秀心中就舒畅至极。
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打打杀杀,血流成河,千古一帝,看似有用,其实没有用处。
原本满厅堂乱跑的小家伙就屁颠屁颠地扑了过来:“爹爹……抱!”
“哈哈……好!”
抱着小家伙,感受着怀里体温,一种久违的情绪就浮现在心头。
“纵然如何修炼,我也终究还是个人啊!太上忘情,我还是做不到!”刘秀提醒着自己:“求得真我,勿忘初心!”
后宅当中,陆续有了不少子嗣,有阴丽华的,有郭圣通的。
片刻后,郭圣通走出,气息隐晦着,可刘秀天道之眼下,却看到了浓郁的气血涌动着,显然郭圣通已经打破了桎梏,成为了武神。
“恭喜你!”
刘秀笑道。
“同喜!武神对我没有难度!”郭圣通笑道。
刘秀点头,很多瓶颈,对先天道体而言,几乎不存在。
“陛下,问鼎天下,没有丝毫难度?何时到仙界?”郭圣通道。
“何时,还是过一段时间吧!等安定了天下,再飞升仙界不迟!”刘秀说道,“总要给儿子,留下安稳的根基!”
…………
几天后,刘秀南征而去。
五月份,平定了邓晨叛乱,邓奉被斩杀。
七月份,又是平定了彭宠叛乱。
修养了一段时间后,耿弇率军平定了张步;岑彭率军,平定了南阳一段。又是经历了一些大战,关中以东,大部分区域,已经平定了。如今,只剩下了陇右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
接下来,战争进入平缓阶段,休养生息为主。
连续的大战,持续了七年多,天下崩溃,各地混乱不断,流民不断,接下来安定天下为主。至于隗嚣、公孙述,主要是政治诱降为主,能不打就是不打。
对战是要死人的!
连续大战,死亡无数,百姓该休养生息了。
接下来,该是劝退功臣,重视儒学,发展文教。
劝退功臣,是因为很多时刻,君臣可以同甘苦,不能共富贵。不要去考验人性,人性也尽数不足考验。
很多功臣,在打天下时,都是立下了大功。
此刻,重赏重爵,换取功臣提前退休。
劝退功臣,让功臣提前退休,有两大好处,第一是免得功臣权力过大,影响过大,威胁皇权;第二,免得功臣贪赃枉法,违背国家政令。
毕竟,功臣乱了国家法纪,有不法行为,那该如何?
为了严格法纪,直接斩杀了功臣,会伤害君臣感情,世人更会说,皇帝刻薄寡恩,兔死狗烹;可功臣犯法了,却给予惩罚,会动摇法纪的严肃性,让法纪名存实亡。
于是,直接釜底抽薪,直接让功臣提前退休了。
功臣退休了,没有了权力,想要贪赃枉法,想要扰乱法纪,也是不可能了。
这样既维护了法纪,又是保持了君臣感情。
重视儒学,重视文教,是为了国家安定,文教才是王道。
儒学,是最好的,是最符合和谐主义价值观。
:。:





主神竞争者 第388章攻占巴蜀(第一更)
大兴儒学,是大势所趋。
儒学,符合和谐主义世界观。
至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平等自由之类的,看似美好,其实一点也不和谐,因为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学会自私,都是不利于稳定和谐。还是儒学好,天下之道,和谐为贵!
刘秀是儒生,邓禹是儒生,麾下的文臣武将有一半多是儒生,江山是儒生打下的。
这个时代的儒生,不仅能读书,还能打仗,可不是另一个世界,宋朝的儒生,明清的儒生,只会嘴炮,不会打仗。
儒学的春天来了,这是儒家的时代。
当然了,想要让宋朝那样,不杀士大夫那是不可能的。
在进入儒学春天的时刻,很快又是进入了酷吏时代。
刘秀重视着酷吏,用酷吏打压儒生,维护法纪清明。
这就是外儒内法。
外表重视儒学,大势的鼓励发展儒学,用儒学安定百姓,建设和谐社会,待民以宽;可内里却是重视法制建设,实行酷吏执法,严格约束官员们,对待官员们很是苛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虽然没有朱元璋那种,贪官剥皮充草,可文官的日子不会好过,想要一边悠闲晒太阳,一边大权在握,那是不可能的!
想要当官,就做牛做马吧!
那些老兄弟,那些功臣,交情好,不好意思下手。可在场的儒生,各位文官,交情一般,却是好意思下手。
很多儒生又是欢喜,又是恼怒,可更多是化为沉默,毕竟总不能说,我读书是为了当贪官吧,逼格还要不要,脸面还要不要。
…………
建武六年,有人上奏章说,冯异在关中独断专行,杀了长安县令,威望权力很重,百姓心中归服,称他为“咸阳王。”
刘秀翻看着奏章,沉默了。
接着,又是有人上书说,冯异有不臣之心。
刘秀翻看着奏章,最后递给了太子,说道:“太子,你怎么看?”
太子翻看着奏章,说道:“此奏章为污蔑。冯异此人,对父皇忠心耿耿,岂会有不臣之心!”
刘秀笑道:“当初,邓奉是我的部将,对我忠心耿耿,册封其为破虏将军,可还是叛变了;至于彭宠,当初河北根基初定,他有大功劳,可还是叛变了。你如何保证冯异没有二心!”
“做人本分,勿忘初心!可在行走的路上,很多人忘记了初心,难以守住本分!”
太子沉默了,不知该说什么。
刘秀道:“记住,当皇帝的第一条,不要相信人性,人性是不可靠的,不要去考验人性,人性也经受不住考验!那些,想要考验人性,想要通过某个事件,检验爱情,检验忠诚,都是二傻子!”
太子道:“不如将冯异招回来,换其他人驻扎关中?”
刘秀道:“若是冯异不可靠,你又如何确定其他人可靠!即便是可靠,可关中就是泥潭,冯异靠着威望,尚且能稳定局势。可其他人空降到了那里,一旦有人刻意挑拨,就是关中大乱!对皇帝而言,稳定压倒一切。”
“记住,当皇帝的第二条,要尝试着却相信人性,正所谓用人之长,天下尽数是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没有可用之人。不要苛求文臣武将,德才兼备,很多时刻,差不多就行了!”
刘秀立刻将这些弹劾的奏章,送到了关中,递给了冯异。
这一招,既可解释为刘秀对冯异的信任不疑,又暗示了朝廷已早有戒备,恩威并用。
冯异看到了这些书信,心中惶恐,也明悟了书信的意思,立刻上书请罪。
刘秀这才回书道:“将军之于我,从公义讲是君臣,从私恩上讲如父子,我还会对你猜忌吗,你又何必担心呢!”
关中基本平定后,冯异入京朝觐,刘秀热情接见,并对在场的公卿们说:“这是我起兵时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
接见之后,刘秀又派中黄门赐给冯异珍宝衣服钱帛等物,又是说着昔日的交情,冯异也是回应着,说着昔日的感情。
冯异在京城住了余日,才回驻地。
刘秀命冯异妻子儿女随行,以示对他的绝对信任。
至于家人,留在洛阳做人质,根本没有必要。
若是真的要谋反,有人质,照样是谋反。与其如此,还不如人冯异的家人相随而去,给一个人情。
“父皇,恩重于冯异,冯异必然忠心耿耿!”太子说道。
“一般而言,冯异不会谋反,毕竟此刻天下大定,谋反是没有前途的,而我又是仁慈君王,对臣子很好……可毕竟万事有例外。万一冯异脑袋迷糊了,要造反,我也有策略!”
“耿纯镇守在泌阳一带,是洛阳与关中的屏障,一旦冯异造反,与隗嚣联合,耿纯也能将其抵挡在潼关以西!”刘秀笑道:“记住,当皇帝的第三条,永远要给自己留下后手,留下底牌,防备意外出现!”
…………
几年后,伐蜀大军在北路军统帅、辅威将军臧宫与南路军统帅、大司马吴汉的率领下,一路攻城略地,陆续兵临成都城下,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
然而,蜀军不好打。
血战了许久,汉军损失参战。
到了最后,成都粮草耗尽,坚持不住,才举城向汉军投降了。
蜀郡太守张堪执掌地方,于是率先入城,他进城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捡阅库藏,收其珍宝,秋毫无私,皆条列封存,编好清单,快马送至洛阳,呈交刘秀。然后张榜宣告,慰抚吏民,蜀人皆大悦。
三日后,吴汉引军入城,展开了一场残忍的报复性大屠杀,于是局面陡然失控。
于是,吴汉下令,将公孙述与延岑全族诛灭,无论老幼,一个不留,杀完了仍不解恨,张堪已封存府库珍宝动不得,那就大势杀戮世家,血洗成都,留下千古恶名。
刘秀得知消息大怒,沉默了。
“太子,你如何看?”刘秀又是问道。
太子道:“吴汉纵兵劫掠,破坏父皇仁义之名,当重罚?”
刘秀又是笑道:“当如何罚!”
“剥其爵位,贬职为民!”太子说道。
:。:




主神竞争者 第389章天子封神,册封群神(第二更)
刘秀听着,再次沉默了!
“此战,吴汉有功,有功就要赏赐,至于杀戮太过,劫掠过甚,只是瑕不掩瑜而已!”刘秀定下了调子,“攻略关东诸侯,攻灭刘永,消灭张步,攻灭秦丰,击败邓奉、董沂,亲征董宪,消灭李宪,攻灭彭宠,攻灭彭宠,只是简单的一战灭敌,或是半年,一年多,就是灭敌了!”
“可攻灭陇右的隗嚣,花费了四年时间;可攻灭公孙述,花费了两年时间,损兵折将无数。为何如此?”
太子道:“只因陇右、巴蜀地形险要,难以攻克!”
刘秀道:“这只是其一,其二是人心。关东诸侯,看似势力强大,可创立根基时间短,根基不稳,只要一战败敌,敌人军心动摇,就会投降。可陇右和巴蜀不一样,经历了隗嚣公孙述等人五六年治理,早就是民心归附!”
“尤其是公孙述治理下的巴蜀,其实不错,又是远离战乱,那里的百姓归附。可能攻击力不足,可防御出众,韧性十足。一败再败,就是不投降,就是顽抗到底,那里的世家也是抵抗到底!”
“巴蜀,其实很难治理!”
想着公孙述,想到了自己。
当初,他出征河北的时刻,还没有根据地;那时公孙述占据了巴蜀。可等他扫灭了关东诸侯的时刻,公孙述还是占据了巴蜀。此消彼长之下,公孙述在变弱小了,可还是顽抗到底。
“攻克了成都,可是军中尚且缺少粮草,没有粮草赈济成都百姓。况且,想战就战,想要投降,就是投降,世界上那有这样的好事情!”刘秀冷笑道:“而今,吴汉一顿乱杀,倒是解决了心腹大患,坏人吴汉去做,好人父皇来做。吴汉是替我背锅!”
恩威并施,才能治理好地方。
吴汉的劫掠杀戮,是威严;张堪的仁政宽厚,是恩惠。
先是威严,又是恩惠,巴蜀百姓才能臣服,最后记得皇上仁义。
本质上,吴汉是为他背锅。
敢于为皇帝背锅的臣子,是好臣子。
刘秀立刻下书一份,给予谴责,损失罢免了其前线的职务,惩罚是不存在的,依旧让吴汉衣锦还乡。
…………
随着巴蜀一统,天下归于一。
这一刻,天子权柄凝聚完全,龙气加持在刘秀身上,顿时感觉到了天命在我,恍惚之间,对九州有特殊的掌控。
天命在我,我为天命,
九州之地,化为了他的分身,对于九州有了清晰的掌控。
“我为天子,可一言封神!”
刘秀感知着,心中有别样的感觉。
在九州之上,神邸分为五等,一级神灵,只是比一般的鬼魂强大一些,掌控的权柄有限,相当于土地神,夜游神、日游神等等;二级神灵,可以施展一定的法术,权柄增加,相当于山神,城隍等;三级神灵,相当于真人,可施展一定的法域,可与修真之士交战;四级神灵,相当于天师,为一大洲的城隍,或是大河河神,或是大山山神;五级神灵,相当于都城的城隍,或是要害位置的神灵。
天子为天帝人间的代言人,可代替天帝,巡视八方,册封神灵。
理论上,天子最高可册封五级神灵。
当然了,册封的神灵等级越高,越是损耗天子之气,五级神灵不轻易册封。
册封的神灵,相当于天子在阴间的触角,可以掌控着地方的鬼神;册封的神灵,驻扎在一方,也能对抗着地方的修士。
“据说,在某些修真世界,修士高高在上,只是区区筑基境界,就是看待凡人,好似看待蝼蚁,大肆的杀戮凡人,破坏天地秩序。可在昆虚界,有着天帝法统,有着神灵制约,修士也有顾忌,无法肆无忌惮!”
刘秀思索道:“伴随我征战多年,有无数将士阵亡。将这些将士鬼魂,册封为神灵,算是对他们的奖励。此外追随我的臣子当中,求得长生的毕竟是少数,多数资质一般,百年后就是寿元耗尽,册封其为神灵,也算是不错的出路!”
武圣,武帝寿命不过是百年,唯有成为武神,寿命五千年,才能求得长生。可长生之人,毕竟是少数。
同样,修士当中,唯有地仙千年寿命,天仙万年寿命,才能求得长生,可毕竟是少数人。多数人只是凡人,资质一般,根性一般,长生难求,而册封为鬼神是不错的选择。
…………
次年春天,清明节。
在郊外,布置了祭坛,摆下了五畜,又是在四周有道家秘术,设置了阵法。
刘秀亲自登上祭坛,念着祭文。
呜呜呜!
顿时之间,天昏地暗,鬼哭神嚎,白天陡然黑暗起来。
在黑暗当中,一个个鬼魂出现了,身上穿着战甲,杀气腾腾,是行走在阴间的鬼卒,虽然已经死去,可本性尤在,杀气犹在。
“拜见陛下!”
这些鬼卒似乎有一丝理智,昔日的记忆还存在着,当即跪倒在地上。
“尔等昔日,追随朕征战天下,而今朕为天子,岂能忘记尔等,当册封尔等为鬼神,牧守一方,安定天下,莫要让朕失望!”刘秀说道。
“谢过陛下!”
“谢过陛下!”
“谢过陛下!”
众多鬼神跪倒在地上,眼中有着泪水。
刘秀取出了圣旨,上面有龙气环绕着,这份圣旨损耗着龙气,上面有着册封鬼神的名额。
“臣刘秀,代天帝牧守一方,总理山河……”
刘秀念着圣旨,顿时龙气沸腾着,化为一道光芒,沟通着仙界,沟通着那股无上的意志。大约是三个呼吸之后,天上出现了一道虚幻的影子,威严难以测量,不知其容貌,不知其根本,好似天道的化身。
虚影只是出现在虚空当中,立刻有威严天地的趋势。
众人莫名的感动了一阵阵敬畏,还有恐惧。
“这道天帝虚影,一念之间,可灭杀天仙!”刘秀心中思量着。
虚空当中,天帝虚影开口了,直说了一个字:“可!”
手中出现了一个大印,落在了圣旨上,立刻圣旨变得不一样了,有神奇的力量加持在上面,有了惊人蜕变。随后,天帝虚影消失不见。
:。:




主神竞争者 第390章天帝宝座(第三更)
“册封……”
“册封……”
“册封……”
刘秀念着名字,立刻一个个鬼魂上多了金色的光芒,金色的光芒渗透到了神魂当中,神魂发生了质变,变得神圣而伟岸。
就在刚才,这些鬼魂阴气森森,煞气杀气等环绕身躯;可现在,却是金光闪闪,变得神圣伟岸。
随着册封神灵,一个个神邸分别到了各地,驻扎在一方。
以这些神灵为节点,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法网,刘秀坐镇在法网的中央,统御着天下,有无上的权柄降临下来,化为加持之力。这一刻,他相当于天帝在人间的代言人。
“这才是完整的天子权柄,天子封神,各个神灵为节点,布置下了法网,形成了法域,就连天仙也是扛不住。面对天子大势,天仙也只能暗中采取手段,瓦解其气运,败坏其国运,而无法直接打杀!”
“毕竟,天子代表着天帝的脸面,打杀了天子,等于打天帝的脸面!”
刘秀思索道。
“只是如何,成就人皇!过去,我以为,成为了武神,就可成就人皇了,看来不是那样的简单。天子代表着权柄,是天帝在人间的代言人,还是天帝候选人……若是天帝消失了,天子可继承为天帝……”
“可人皇代表什么……”
刘秀思索着,沉默了。
越是思考,越是心中困惑,越是迷茫不已。
…………
仙界,紫微天!
一个镜子闪动着,上面出现了一幕幕场景,正是刘秀席卷天下,平定山河,一统天下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意外出现。
可意外,也仅仅是意外而已。
并未改变大势,刘秀还是一统天下。
“可惜了,可惜了!”紫微大帝叹息道:“多方落子,多方失败,似乎天命难为,这难道就是天帝格局吗!”
说着,手中出现了一本书籍,正是《后汉书》。
在后汉书当中,开篇就是光武帝本纪,记载着刘秀的一生。
以这本书籍为模板,天帝缔造了诸多微尘世界,昆虚世界就是其中一个微尘世界之一。
在诸多微尘世界当中,都有一个主角,名叫刘秀。
局势在变化着,可不论局势如何变化,世界的发展趋势如何,天地如何轮转,万物如何重启,可不变的是刘秀必然是胜利者。
紫微大帝不服气,在某些世界动力手脚,结果那些世界当中,出现了刘秀半路被杀死的结局,结果世界破灭,混元归一,然后世界时间线重新启动,回归到了原点,一起重演。
“可惜了!”
紫微大帝叹息道。
只是叹息之后,不再关注这些小事情,而是看向了大罗天。
…………
大罗天!
浩瀚无尽的世界,仙界的中央,也是仙界最大的“天”。
大罗天,为仙界最繁荣的区域,这里汇聚着诸多大帝,诸多古帝,强者尽数云集在这里,各种参悟着大道,明悟着世界的生灭,万物的起伏。
1...119120121122123...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