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起风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沐潇三生
无数人因为这一则传音消息,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荒漠。
即便得不到古燃佛祖的一卷古经,能够亲眼见识一番,也是莫大的机缘。更何况,说不定自己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处呢?
每个人都抱着这种希望,内心甚是激动。
明悟佛子,佛宗最妖孽的弟子。他的地位堪比佛宗的老佛主了,一言可调动佛宗的诸多长老。
当初血月狼族之事,佛子还亲临过一次。只可惜,他的实力比起老一辈的强者还是弱了不少,对局势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佛子只能用尽自己所能,超度了一个个死去的亡魂,将亡魂送往极乐世界。
自半年前,佛子便在西北荒漠的深处打坐悟道,没有睁开过双眼。半月前,佛光忽现,惊天动地,这才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遥遥一望,可见佛子的背后有一尊若有若无的金色古佛。
古佛高万米,全身上下皆金光闪闪,双手合十且闭眼,像是撑起了这片天地。
“佛子这是要得道哪!”
一坐半年,一悟得道。
佛子身上都弥散着一缕高深莫测的气息,背后的金色大佛宛若和他一体,衬托出佛子的出尘不凡。
“佛子身前的是何物?”
众人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了。
明悟佛子的身前悬浮着一块古老的竹简,上面密密麻麻的刻写着一些字。许多人都想看清楚竹简上面刻着什么,可是无论施展怎样的手段,都失败了。
竹简上面像是有一层薄雾,挡住了世人的神念和目光。
“难道这就是古燃佛祖留于世间的一卷古经吗?”
每个人心中都确信了这一点,很想冲到佛子的身前,将古经给拿走。
但是,暂时没有一个人有所动作,选择静观其变。
很明显,佛子从古经中得到不小的机缘,参悟得道。
若是这个时候有人惊扰了佛子,无异于会和佛子结下了仇怨。虽然某些老家伙并不在意多一份恩怨,但还是不想轻易招惹雷瑶佛宗。
毕竟,雷瑶佛宗的三大老佛主、九位禅师,可都不是吃素的。谁要是坏了佛子的大机缘,估计就得面对雷瑶佛宗无休止的报复了。
佛子的背景,足矣让无数人望而生畏了。
要是换作是没有太大背景的人,现在估计已经成为一具尸体了。
“九先生也来了!”
当顾恒生降临于此时,各方强者纷纷避让,无一人敢拦路。
成千上万的天骄看到顾恒生的身影,眼神大多都是崇敬和敬畏。
抛掉顾恒生是浮生墓九先生的身份,他的实力也没有人敢忽视,值得世人的尊敬。
“这些年以来,佛子看起来收获不小。”
只是一眼,顾恒生便知晓佛子比当年要强的多了。
各方强者蠢蠢欲动,眼神凝聚在了佛子身前的那一卷古经之上。
由于忌惮雷瑶佛宗,即使是各大禁地的老家伙都不愿破坏了佛子的机缘,静候观望。
数个时辰以后,西北荒漠突然卷起了一阵沙尘暴,并且是朝着佛子而去。
“嗯?”顾恒生转头望着身侧,他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悟道关键之时,难道有人要毁了佛子的机缘吗?”
世人皆往后倒退,生怕被牵扯到了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漩涡之中。一旦此事真爆发了,雷瑶佛宗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藏头露尾的鼠辈!”
佛子乃是顾恒生的知己好友,顾恒生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佛子的悟道之机被毁了。
顾恒生拔剑一斩,直接将涌向佛子的巨大沙尘暴断开了。
紧接着,顾恒生站在云海之上,俯瞰群雄。
天地寂静,西北荒漠又陷入了沉静。
顾恒生扫视了众人一眼,没有找到刚才的出手之人。
也许暗中出手的人同样畏惧雷瑶佛宗,可又不想看着佛子得到大机缘,这才偷偷的对佛子出手。
由于顾恒生的出现,很多强者都收起了小心思。
一旦没有在顷刻间破坏掉佛子的悟道机缘,定然会被顾恒生给找到踪迹,暴露身份。所以,暗中出手之人,不可能在有所动作了。除非,暗中强者想要和雷瑶佛宗不死不休。
又数日,平静的西北荒漠有些异动了,似在轻轻的颤动。
佛子背后的巨大金佛猛然间睁开了双眼,仿佛洞穿了层层虚空,直至星空的尽头。
一束金色佛光自佛子的身上冲天而起,霞光漫天,浩瀚无垠。
嗡嗡嗡——
佛音袅袅,随着清风飘荡向了四面八方,钻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南无阿弥陀佛。”
佛子站在茫茫沙漠之中,双手合十的念叨了一句。
仙台四禁中期,佛道有成。
佛子现在的修为,比顾恒生都要强上几分。至于其真正的战力,不好推测。
“恭贺佛子!”
这么久过去了,雷瑶佛宗自然有人来到了此地。
三位禅师和二十位金身罗汉,这般阵仗,不可谓不大。
剑起风云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无垢佛心,可证大道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无垢佛心,可证大道
当年封幽一战,女帝自星空尽头归来,打穿了帝路大门,导致帝路和大世彻底相连,不在有所相隔。
雷瑶佛宗在得知了古燃佛祖的一卷古经之事,立刻派遣出了强者接应佛子。
三位禅师,都是仙台五禁巅峰的存在,表明了雷瑶佛宗的态度。
佛子对着禅师等人行佛礼,随后看向了顾恒生:“顾施主,多谢了。”
“客气。”即便顾恒生不出手,想必佛子也会有办法应付不轨之人。
三位老禅师看着佛子手里的竹简,很是激动,果然是古燃佛祖之物!
“佛子,老佛主有令,让老衲等人迎回佛祖之物。”
一位禅师当着天下人的面,将来意说明了。
要是佛子一直将这一卷古经放在身上,难免不会引起帝路上的老家伙的觊觎。所以,最为保险的策略,就是将古经送回雷瑶佛宗。
有着三大老佛主坐镇的雷瑶佛宗,即便是大帝都要给几分面子。
“不急不急。”佛子低头看着手里的古经。
要是寻常弟子,哪里敢这么和位高权重的禅师说话。放眼天下各大佛宗,年轻一辈估计也就只有佛子这么一号人物了。
三位禅师相视一眼,点头同意。既然佛子有言,他们自然不能够强迫。
“诸位施主,想必你们都是为了这一卷古经而来的吧!”
佛子朝着天下群雄走了几步,声音洪亮,其中夹杂着几分威严之色。
“古燃佛祖遗留于世的古经,我等自然是向往一见。”
有人回答道。
“我等知晓古燃佛祖乃是雷瑶佛宗的创始人,此物按理便是属于雷瑶佛宗。”
雷瑶佛宗传承百万年,比起诸多帝族和古族的历史都要悠久,底蕴深厚。
“敢问佛子,此卷古经记载了什么?”
某方禁地的老古董扬声问道。
三位禅师和二十位金身罗汉坐镇在侧,给了世人极大的压迫力。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敢对佛子动手,那就真的是找死的行为了。
佛子慢慢的将手中的古经打开,抬头看了一眼众人:“佛祖所留之古经,广传世间,又有何不可?”
当佛子的这句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顾恒生微微一怔,静静的看着佛子。
“佛子,不可。”
三位禅师立刻出声制止,此事关乎佛宗的传承,怎能轻易示人?更何况,是传道天下呢?
“昔年佛祖普渡众生,传道世间。若是此物放在我佛宗之内,如何弘扬我佛之法?”
佛子和三位禅师对视着,没有任何的胆怯,不卑不亢的说道。
“佛子,有些事老衲等人可以依着你,但这件事不行。”
一位老禅师言辞凿凿,极力反对。
这关乎了雷瑶佛宗的利益,不能由着佛子的性子来。
“敢问诸位禅师,佛言普渡众生,如何渡?”
佛子赤足踩在沙漠中,轻声道。
“教化世人诵经念佛,放下屠刀。”
禅师回答。
“若佛法不传,如何劝诫世人放下屠刀?”
佛子继续问道。
“我佛宗有《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等十大经书,皆传遍天下,足矣教导世人向善,皈依我佛。”
又有一位禅师上前说道。
“自古至今,十大佛经传遍天下,可有所改变?”
佛子质问道。
百万年以来,杀戮一直都存在,不仅没有得到制止,反而还逐渐严重。
禅师不言,默默的看着佛子。
“劝人向善,放下屠刀。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道心清明,不染尘埃。诸位禅师,你们迎回佛祖古经的初衷,真的是为了弘扬佛法吗?”
佛子点破不说破。
“佛子慎言。”
几位禅师的脸色瞬间铁青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子低眉而道:“放下心中贪恋,方得始终,得见我佛。”
几位禅师沉默不语,他们怎会不知佛经之意。但是,在这如同泥潭一样的浑浊大世,他们别无选择。
“此事贫僧一力承担,与诸位禅师无关。”
佛子已经下定了决心,他要将古经上面记载的东西传播天下。
“阿弥陀佛。”在那一瞬间,三位老禅师曾动了禁锢住佛子的心思,不过立马将这个心思给掐灭了。
老佛主曾说,佛子生而知之,有佛光降世,未来必定是佛宗的领袖人物。无论佛子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不要刻意去阻拦,护得佛子周全便可。
正因为如此,佛子的身份地位堪称佛主之下第一人,哪怕是九大禅师都要矮佛子一头。
罢了,既然是佛子的决定,便由他去吧!
随后,佛子盘坐于虚空,食指点向了云端。
一个个蕴含着佛道真意的字出现在了云海,俨然就是古经上面记载的东西。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子将古经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刻留在了云海之上,映入到了每个人的眼帘。
世人立刻将这些话记在了心中,更有甚者直接抄录了下来。
良久,佛子收回了手,将古经慢慢合上。
“多谢佛子。”
世人鞠躬一礼,甚是敬佩。
一尊尊老家伙沉默不语,心情复杂无比。佛子此举,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
“佛宗,真的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或许,只有少部分强者明白佛子得到了什么机缘。
无垢佛心!
未来佛子不陨,必证佛道。甚至,可以堪比百万年前的古燃佛祖。
几位禅师看到了佛子身上弥散着的温和佛光,激动不已。因为此举,佛子证得了无垢佛心,未来有证道佛祖的机会。
“阿弥陀佛。”
三位禅师和二十位金身罗汉,都对着佛子行佛礼而道。
佛子回礼,将古经交到了禅师手中。
经此一举,佛子得到了莫大的机缘,心灵纯净,不沾一点尘埃。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恭喜了。”顾恒生不得不佩服佛子,他自认为换作是自己,绝不可能将古经的内容传遍天下。
“顾施主,可带了酒?”
佛子面带微笑,赤足走来。
“带了,管够。”
顾恒生大笑一声,当着天下人的面和佛子饮酒论道。
剑起风云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重临古帝秘境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重临古帝秘境
西北荒漠,杯酒论道。
佛子自出生以来,一直秉承着佛门道意,直到遇到了顾恒生以后,佛子才沾上了酒水。
好在佛子道心坚固,虽说是在饮酒,却是在体悟红尘,与修行有益。
佛子将古燃佛祖的一卷古经交给了禅师,便和顾恒生席地而坐,谈论着这些年的经历和修行感悟。
禅师将古经好生收起,对着佛子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开了。如果不是因为古经事关重大,他们身为大世生灵,是不能踏足帝路,坏了规矩的。
在场的强者将古经的内容牢牢记在了心中,抄录成书。想必用不了多久,此卷古经的内容就会传播到天下各个角落。
成千上万的天骄用羡慕的眼神望着顾恒生和佛子,他们多么希望自己也有资格过去饮一杯美酒,叹一句漫漫大道。
只可惜,众天骄知晓自己等人和妖孽的差距,不敢上前打扰。
“这一世的妖孽,何其之多哪!”
“剑修妖孽有九先生、剑尊,皆是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剑道之路。雷瑶佛宗的佛子修成无垢佛子,未来有证道成祖的可能。”
“原本没落的尘道宗走出了一位道子,实力深不可测,至今无人能够试探出其真正的本事。再加上各大势力的领军人物,这个时代太过繁荣璀璨了。”
诸多老家伙感叹时代的辉煌,希望可以亲眼见证盛世的降临。
各方强者对着佛子鞠躬行礼,默默的离开了荒漠。
此行本以为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哪曾想佛子直接公布了古经的内容,搞得世人措不及防,又惊又喜。
一场可能会爆发的血战,便因为佛子的原因而终止了。
有人遥望着西北荒漠,道一句:“九先生和佛子论道七日,忽而佛光照耀天地,忽而剑意惊动九天。”
七日论道,时而有笑声大起,惊起一阵风暴;时而有道音漫漫,引得天道共鸣。
西北荒漠,顾恒生并指一斩,出现了一条长达万里的剑痕,震天动地。
荒漠附近生活的修行者大惊失色,不知大地为何在使劲的颤动。当剑意纵横而来,诸多修行者才恍然大悟,目光敬畏:“先生估计又变强了许多。”
荒漠沙海的深处,顾恒生和佛子并肩而立,轻声说道:“与佛子论道七日,受益颇多。”
“贫僧同样如此。”佛子望着云端,像是看到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我欲前往云界山。”顾恒生看了一眼北方,转头和佛子对视着。
“为何?”佛子问道。
“若是想要打破大道枷锁,我必须要让自己变得更强。若是可以的话,我想重修大道宝体,增加一些希望。”
因为墨竹林一行,顾恒生失去了大道宝药。所以,他要是想重修大道宝体,只能另辟蹊径。
这些天,顾恒生将自己的经历告诉给了佛子,包括前段时间被暗杀之事。
“顾施主,你要去云界山下面的上古帝君的秘境?”
佛子微微一愣,略有担忧的问道。
“嗯,我想过去看看。”顾恒生点头。
当年云界山没有任何预兆的倒塌了,世人在其山脚下发现了一个秘境。经过一番打探,原来那是百万年前的一尊大帝留下的秘境墓地。
在秘境之中,有一块上古灵碑,阻挡住了所有人前行的道路。因为古碑,没有一个人能够深入上古大帝留下的秘境的深处。
这些年过去了,倒是很少有人前往古帝秘境。毕竟,不能深入秘境,即使是大帝遗留之地也只能看着。
“既然顾施主已经决定了,贫僧不好劝阻,只希望顾施主一路小心。”
佛子双手合十,低眉而语。
“多谢佛子,我走了。”
大道漫漫,唯有一路前行,顾恒生才能够执剑破云霄。
云界山位于第十八重天,曾被称为“仙柱”,传言接连了另外一个世界。不过,因为岁月更迭,无数年过去了,仙柱不负往昔之威,如今更是坍塌了。
顾恒生有很多的疑惑,他想要去寻求一个答案。
除了云界山之下的大帝秘境,顾恒生还要去一个地方。
那个地方的名字唤作落天渊,又名红海,帝路五大禁地之一。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地方是一片血红色的海域,不知经历了什么,形成了一个无底的深渊。
所以,有人喜欢将其称为红海,也有人称之为落天渊。
多年前,顾恒生曾得到了一个信函。信函有言:“素闻恨天剑仙大名,一直未能相见,甚是遗憾。若剑仙有空,可来第十六重天的落天渊,共论仙道。”
至今,顾恒生都保留着那一封信函。
“是时候去寻找一个答案了。”
当年顾恒生没有自保之力,只能将此事暂且抛诸脑后。现如今,顾恒生变强了许多,自认为就算没办法搅动天下,也可护住自己一命。
“先去云界山走一遭吧!”
遣散了追随的众天骄,顾恒生不需要顾忌太多。他掌控着长恨帝剑,又悟得红尘剑道,天下何处不可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顾恒生再一次来到了云界山。
望着成为废墟的云界山,要说顾恒生心中没有情绪波动,那肯定不可能。
“不知云界山曾经历了什么。”
对于被掩埋的历史,顾恒生很是好奇。
顾恒生一步步的靠近大帝秘境,他四周张望了一眼,没有看到什么人影。
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强者亲临古帝秘境,可惜都无功而返。久而久之,世人明知此地蕴含着绝世大机缘,也唯有望而叹息。
重临古帝之处,顾恒生比以前多了一份敬畏。
此地,有耸入云霄的群山,漫山遍野的都是上等的道草灵药。那白茫茫的云朵蕴含着诸多道意,让人心生虔诚和朝拜。
遍地的珍宝灵石,散发着浓浓的灵气,令许多人都眼红了。还有自云巅倾泄而下的瀑布,甚是壮观。
穿过这一片区域,顾恒生来到了一处望而无边的平原。
巨大的石碑屹立于平原中央,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结界。
剑起风云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推演万古,算计大道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推演万古,算计大道
通天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仙路,在何方?世间,可有仙?”
前半句话是上古大帝所留,后半句则是浮生墓主刻写的。
他们向往着另一个修行境界,或者说另外一个世界。
顾恒生再一次看到这句话,内心依然无法平静。
“前辈,晚辈无意打扰,只想过来询问一些事情。”
顾恒生走到了通天石碑之下,鞠躬行礼,极为恭敬。
良久,碑灵显化,像是刚刚睡醒一样:“原来是你。”
上一次碑灵见过顾恒生,自然是认得。更重要的是,碑灵对浮生墓的印象很深刻。
满门妖孽,不可多见。
最让碑灵记忆深刻的是浮生墓的三先生,至今历历在目。
那时候,三先生诸葛昊空亲临此地,和碑灵交流了许久。临走时,三先生还和碑灵打了个赌,若是他的推论正确了,便让碑灵称呼他为“先生”。
碑灵当时很好奇,问三先生为什么要打这个没有实际利益的赌。
三先生面带微笑,弹指震散了天空中的云雾:“我喜欢这种掌控天下的感觉,会让我有种莫大的成就感。在这迷茫的大世,至少我还清醒着,没有沉沦。”
多年前,云界山倒塌了。
三先生诸葛昊空的推论和预言真的发生了,让活了无数年的碑灵都动容了。
“先生他回来了吗?”
碑灵口中的“先生”,便是顾恒生的三师兄。毕竟,后世之人能够让碑灵如此相待之人,唯有三先生一人而已。
“没有。”顾恒生摇头回答。
“你有何事询问?”
或许是看在浮生墓的关系上,碑灵没有驱赶顾恒生。
“前辈,你能够和我说说飞轩大帝的过往吗?”
飞轩大帝,便是古帝的称号,曾经碑灵将此事告知了天下人。
碑灵陷入了沉默,像是在思考,回想起埋藏了无尽岁月的记忆。
若是旁人,碑灵早就动用大神通赶走了。可眼下询问之人乃是顾恒生,倒是让碑灵有些迟疑了。
“罢了,便告诉你又何妨。”
碑灵长叹一声,追溯着最深处的记忆碎片。
“飞轩帝君,证道于距今一百三十五万余年的盛世时代……”
一百三十五万年前的证道大帝,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是否要比现如今的时代更加璀璨呢?
听着碑灵的诉说,顾恒生凭空想象着,莫名有了一丝憧憬。
那个时代,比如今都要璀璨几分。飞轩大帝能够力压同辈,横推大世,证道成功。可想而知,飞轩大帝的天资和毅力有多么的可怕。
听着碑灵的诉说,顾恒生仿佛亲眼看到了飞轩帝君的无敌之资。
一个时辰后,碑灵回眸看了一眼身后的秘境深处,喃喃道:“帝君,如今在何方呢?”
明知大帝已经坐化了,碑灵却还带着一丝希望。
百万年以前,云界山被飞轩帝君给打断了一截,而今又彻底倒塌了。碑灵的情绪很复杂,迫切想要见到三先生,询问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
“前辈,飞轩帝君若是和我师尊比较,谁更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