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百里砂
总之十分的简单易懂。不识字也能明白。
太子笑着点了点头,“不错。”
他看了他一眼,心微叹。
唐时玥现在风头太盛,按说正应该收敛些,可她显然没有这个意识,居然又顺手弄出来这么一个新鲜东西。
太子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却又不好说的,半晌才笑道:“阿玥是不是想见阿旌?我命他回来可好?”
唐时玥赶紧摇头:“不好。”
“为何?”
唐时玥道:“他志在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我怎么能因为一点私心,就折断他的翅膀?”
太子失笑:“我听闻你十分思念他?”
“没啊!”唐时玥摆了摆手:“我就是有事的时候随便想一下,平时根本都想不起来的。”
太子笑出声。
如果太子学过后世的词儿,就会知道她这种表现叫做傲娇。
孟以求默默站着当背景,只瞧着暗暗稀罕。
太子跟她说话,也太随意了,难道太子没暴露身份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相处?
他忽然警惕起来。
太子,不会打上阿玥的主意了吧?
又一想不对啊,太子刚才明明亲口说了“阿旌”,这说明他们认识啊!太子应该不会强夺人妻吧?
孟二少思维万千之时,太子和唐时玥仍在对答。
直聊了小半个时辰,太子才起身,临走之前,他温声同她道:“慧极必伤,阿玥要留心才是。”
等太子走了,孟以求斜眼看她,见她全不在意的样子,忍不住问她:“太子殿下说的……你听到了没?”
她道:“听到了啊?”
他讶然挑眉:“那你……我是说这个慧极必伤,意思是说……”
唐时玥瞪他一眼:“我知道慧极必伤什么意思!你觉得我是个盲吗?”她哼了一声:“但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虽然很‘慧’,但又不‘极’,伤不着我的!”
孟以求:“……”
他又是无奈,又是好笑:“阿玥说的是。”
唐时玥摆手:“行了,把人叫回来,咱们赶紧把雁报弄好!”
几人正忙着,苏济亲自来找她,张口就道:“你可愿拜老夫为师?”
唐时玥累的不堪,反应也有点儿迟钝,下意识的摆手:“我很懒,又很笨,我不想学医的。”
苏济道:“那就少学一点。”
唐时玥终于回过味儿来。
太子肯定是召见过苏济的,所以,这应该是上面的意思,毕竟,总要为种痘之术弄一个合适的出处。
就是挂个名儿呗!
于是唐时玥立刻折身下拜:“徒儿见过师父。”
“嗯。”苏济捋了捋胡子:“为师一共收过九个弟子,你是第十个,为师以后不会再收弟子,你就是我的关门小弟子了……”
他顿了一下:“你每日均需与我学医一个时辰,若是这天有事,就把时间加到第二天,”他从袖取出一本书:“虽然最近事多,也不要懈怠,你先抽时间把这本书背完,三日之后,为师会考你。”
他不容分说的把书塞进她手里,背着手就走了。
唐时玥满脸崩溃……说好的少学一点呢?
她总在忽悠别人上贼船,现在自己,好像也不小心上了贼船??
农家小福妃 第258章 唐潘安
种痘之后,还要及时检查,观察种痘之人的反应,尽量多而全的记录。
太子殿下身先士卒,跟着林县令和唐时玥等人忙忙碌碌。
一恍数日,大朝之时,明延帝终于等到了秦州刺史的折子。
即便已经知道了结果,即便每日都得到奏报,但真的到了尘埃落定之时,明延帝仍旧喜形于色,他连说三声:“好!好!好!”
然后他把折子交给了顾九行:“念!多念几遍!”
顾九行展开,高声念道:
“秦州甘霖府东风县聚宝村,接种牛痘计三百三十一人,十八日后,所有人痘痂脱落,仅遗留瘢痕,无一人死亡。之后再以痘粉吹入鼻孔,及与天花病人接触,观察五日,无一人发热,无一人身染天花!”
总管大太监高亢尖细的声音,回荡在太极殿中,百官无不面露喜色,齐齐仆地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一桩天大的喜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其实有这些数据打底,足以证明,牛痘之法,是绝对有用的。
但太子仍旧留在秦州,一直等到东风县这边的事情全部结束,这才预备返程。
临行之前,太子又见了唐时玥一次,端茶送客之时,唐时玥忽然施了一个大礼:“太子殿下,玥儿有一件事想求您。”
太子微怔,且不忙叫起,便道:“你说。”
唐时玥正色道:“可能是我妄自尊大了,可我还是想求殿下,不要因为我的原因对阿旌做什么。”
太子微微敛睫:“你的意思是……”
“我想叫他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活,他不是霍逸,他愿意,也有能力去承担天下赋予霍家的使命。”
太子点了点头:“孤答应你。”
她顿时笑出了小白牙,眉眼弯弯:“我就知道殿下人最好啦!”
他笑着摸摸她头:“起来吧。”
而此时,长安城中,明延帝也收到了影卫传回来的信。
影卫已经把唐时玥的事情,从头到尾的查了一个遍,除了出身有些古怪之外,一点异常也没有,她的确傻了好几年,也的确是在被赶出家门的时候忽然不傻了,然后就展露出了异乎寻常的福气和聪明。
之前的事情,尤其在汪氏身上,她时常显得有些孤绝。
但在其它事情上,她却又仁心大义,叫人刮目相看。
尤其此次疫情,她在人前展现出了超乎想像的坚毅与担当,可人后,任性大哭,撒娇迁怒,又完全是小儿女的性子。
总得来说,没有可疑之处,好像真的像民间传言所说,是天运加身,造福民间的。
而此时,明延帝拿到的,是唐时玥写给霍祈旌的信。
这已经是第二封了。
之前影卫还截到了她写给许问渠三人的信。
影卫摹信,会尽量摹的与原信一模一样。然后明延帝就发现,给霍祈旌的,给许问渠的,甚至给太子的,差不多是同样的风格。
都非常的……放飞自我,乱七八糟……
只是给霍祈旌的信,错别字更多,错的毫不掩饰。她啰里八嗦的,写了十几张,其实只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我这一段时间还是那么英明神武。
第二个,我超级想念你,想的不行不行的。
第三个,我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过的不好,不,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你报喜不报忧,所以你就是过的不好,我为此如何如何了,你一定要如何如何……我是不是特!别!棒!夸我!
明延帝:“……”
做为一个当了二十年皇帝的大男人,他觉得这种非得要人家需要她的性子,真的很莫名其妙。
他把纸掷在一边,默默的同情了一下霍祈旌。
但所有的疑窦,却也渐渐打消了。
人总有这样的劣根性,会更相信自己费劲儿查到的东西。
明延帝就下令把影卫撤了回来,但四个护龙卫没撤,还加了四个,并下了口谕给丁九,叫他们除了保护她之外,可以听从唐时玥的安排。
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了他和唐时玥两个主子,在命令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听她的,帮她做事。
心情颇好的明延帝,甚至还开了一句玩笑。
然后四个护龙卫就快马离开了长安城。
自从东风县疫情解除,城门重又开了,东风县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这段时间,喜事频发。
先是林县令忽然松口,答应了陈长青和林巧倩的亲事,然后,长安城传来消息,线绣衣成为了贡品。
孟氏本来就是皇商,但线绣衣本来是玥坊的,却由孟氏出面觐上,这就是对孟氏的肯定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孟氏那边也不再一天三趟的打发人叫孟以求回去了,反倒叫他在这儿多待几天,一定要巩固好与玥坊的关系。
孟二少那心情,就跟得了“父母之命”一样,欢喜极了。
然后他就很直男的,开始大张旗鼓给唐时玥送东西了,又是衣裳又是绢帕的,几乎搬空了孟家的铺子。
唐时玥一律不收。一直到某一天,孟二少福至心灵,给她送来了几件可体的男装,全都是他自己那种十分拉风的风格。
唐时玥一见就喜欢上了。
尘埃落定,正好有耍帅的心情,质地上乘,绣工极佳的春装,简直就是锦上添花。
唐坊主向来用生命诠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具体表现为,看他穿的时候,她觉得他像只花孔雀,但她自己穿,她就觉得真是帅惨了,帅到天昏地暗!
她来回走了两趟,孟以求笑眯眯的凑过来,双手一横,把自己的玉骨扇送上,唐时玥接过来啪的一下打开,摇了摇,问夏余晖:“我英俊还是他英俊?”她比了比孟以求。
这种送分题,孟二郎怎么可能给别人开口的机会?
他飞快的道:“阿玥貌比潘安,英俊潇洒,我远远不及。”
唐时玥非常满意,赞他:“二少说话可真是中肯。”
然后她摇了摇扇子,宣布:“以后我在外头行走,就化名唐潘安了!”
孟以求:“……”
他实在忍不住,噗的一声笑喷了,然后伏在桌角笑软了。
夏余晖也笑的不行,一边吐槽:“你直接叫唐金玉多好。”
他说她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于是唐时玥用扇子指着他:“小夏夏,说话要想清楚哦,可不要轻易得罪我!你就没想过,有一天可能叫我师父……呵、呵、呵……”
她叉腰假笑。
夏余晖呆了呆。他先是忍不住失笑:“你这个小机灵鬼……”
她挑眉:“嗯?”
夏余晖果断认怂,起身施礼:“潘安兄有礼。”他不小心笑出了声:“唐潘安这个名字,可真是恰如其分。”
几个人正在说笑,忽听外头敲锣打鼓而来,然后有人在外道:“圣旨到!苏济、唐时玥接旨!”
农家小福妃 第259章 恩福县君
明延帝封了苏济为县伯,赐良田十顷,并赐了一块“济世救人”匾。
唐时玥封为县君,赐良田三顷,加“恩福”二字。并无数的珠宝首饰。
长寿坡立碑,由当地大儒著文记载此事,并立“良医榜”,这一次所有参与的大夫,均会镌刻其上,青史留名。
甚至聚宝村,做为源头,也将在村口立一石碑:“福佑之地”。
唐时玥跪在地上接旨。
虽然前头那些夸人的话她听不大懂,但后头她可是听懂了的。
此事参与之人皆有重赏,她还得了个县君?恩福县君?
苏济是告老还乡的太医,曾经也是三品官。但县伯可是爵位啊!虽然不能世袭,但也是正四品的爵位了!赐下的田也是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
而县君,则是正五品,林县令见了她也是要见礼的。
要按现代的算法,一亩地等于六百多平方米,而一顷地等于一百亩,三顷地就是三百亩……哇塞!发财了发财了,早知道她不用到处打听着买那三十亩地啊!
最主要的,她是“恩福”县君,聚宝村又立碑“福佑之地”,这简直就是官方盖章,要坐实她“福娘子”的身份了。
皇上和太子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唐时玥并不知道天花一事,明延帝有切肤之痛,所以才格外加恩,她只觉得皇上真的很大方。
宣完了旨,礼物一件一件往里送,正热闹着,忽听又是一阵敲锣打鼓,有人遥遥喊道:“报聚宝村唐时嵘,明延八年甘霖府府试第一名!”
又是一个案首!
这才叫真正的双喜临门!
那宣旨的太监早得了有眼色的孟二少打赏,加上对福娘子心有所敬,也不着急,反倒笑眯眯的看着,那报喜的一行人一路嚷嚷着,跑到近前,才发现了这边的仪仗,倒是有些傻眼。
唐时玥赶紧指挥青未了与里正族长帮忙接待这边,她与苏济和孟以求继续接待宣旨太监。
那太监又多得了一份打赏,十分欣喜,人都要走了,又听了一份八卦,听说第三名也是她家的人,是福娘子的小叔子,也是许问渠的弟子,叫霍祈阳。
于是等到回去的时候,明延帝动问,那太监便凑趣说了。
明延帝倒是讶然:“哦?她兄长只有十五岁?两个案首了?那小叔只有六岁?”他含笑点头:“不错!难得!果然是福聚之地,俊杰尽出。”
在他看来,“福气”这种东西,怎么说也还是属于偏门的,但是科举高中案首,这才是正途。
明延帝便玩笑道:“当师父的是四元,徒弟,怎么也得捞个小三元吧!”
那太监出去,自然就把这话告诉了他师父顾九行。
皇上想看小三元,顾九行当然得暗暗放在心里,到时自然会透露给该知道的人知道。
要是唐时嵘在这儿,只怕会觉得胜之不武,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当科举到了院试乡试这一步,本来就不是只看文章如何的。
而太子,听说传旨的太监回来了,就找了个由头,慢悠悠的往御书房走。
路上碰到了七皇子和八皇子,一见他,齐齐垂手请安,必恭必敬。
太子只含笑点点头。
两个五岁的小屁孩儿,似懂非懂的,见完了礼,又互相打闹着走远了,依稀看到,他们手里正争抢着他带回来的一个六面转转。
七皇子和八皇子之前关系并不好,但六面转转一人只有一个,七皇子好奇心重,卸开了再没安起来,然后八皇子分享了这个小玩意儿,反倒关系好起来了。
六面转转,是唐时玥给魔方起的名字,因为“魔”字不吉利,不适合当小孩玩具的名字。六面转转和华容道在疫情之前都已经造了出来,还没来的及卖,太子走的时候,唐时玥就送了他几个。
太子脚下不疾不徐的,忽然冒出来一个想法。
“唐时玥”不就像他分享给父皇的一个玩具么?父皇也觉得好玩儿,于是就时常跟他交流一下。
他之前还真没想到父皇也有这么幼稚的时候,但是这些日子,这事儿的确经常成为父子两人的话题,好像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小秘密,小默契。
他都习以为常了,所以听说传旨太监回来了,就找由头过来一趟。
这不就跟七皇子分享玩具给八皇子,异曲同工?
一念及此,他嘴角微弯。
然后,便听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道:“大哥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啊?”
太子嘴角的弧度不变,转头看了他一眼。
就见三皇子慢悠悠的走了过来,草草行了个礼,便笑眯眯的调侃:“听说父皇封了那民女一个县君,想必大哥替她说了不少好话。”
太子微笑道:“三弟觉得她活数万人的功劳,不够一个县君?”
“活数万人?”三皇子哧笑一声:“大哥可真会给她脸上贴金!这怎么能算是她的功劳?这明明是苏老先生的功劳。”
“三弟说的对,”太子微笑道:“她、苏老先生和几十个大夫都有功劳。”
三皇子眼睛微眯:“听说这位小娘子虽然未及豆蔻,却花容月貌,还得上天眷顾,倒是一个有福之人。大哥你说呢?”
太子懒的理他旁敲侧击:“三弟说的是。”
三皇子见他油盐不进,脸色更冷,一边又道:“听说大哥体察民情时就认识这位小娘子了,白龙鱼服,也是一段佳话,为何不索性把她接过来?”
太子问:“接到哪里?”
三皇子一噎。看他一径的装糊涂,三皇子冷笑一声,索性不说了,心说不承认是吧,不承认最好,爷定叫你悔之晚矣!
两人进了御书房,明延帝道:“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
太子笑道:“在门口碰到了三弟。”
他从袖中取出几张纸:“这是秦州新一期的‘雁报’,儿子觉得挺有意思。”
明延帝就接过来看了看,之前的雁报,大多都是疫情通报,天花知识种种,现在疫情已过,又成了关于春播的种种知识普及,怎样才能产量高,怎样省人力种种,同样图文并茂,不识字也能猜个差不多。
还有一角,放了一个“广告”,说玥坊名下产业,广收各地的稀奇种子,但凡世面上不常见的,只要拿过去就全都收云云。
并且小字注明,这一处商家都可以联络县衙某处,交一定的银子,就可以打广告。
非常的简单,完全谈不上文采,但就是叫人觉得挺有意思。
农家小福妃 第260章 堂堂皇子挑拨离间
农家小福妃正文第260章堂堂皇子挑拨离间明延帝指着那春播知识道:“这个不错,老百姓看天吃饭,产量能多半成,桌上就能多一碗饭。”
太子含笑道:“父皇说的是。”
他轻轻一笑:“父皇常说要务实,这雁报,倒真是走的这个路子。据说这些事,是林县令找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农,细细的汇总下来的。”
三皇子也凑趣笑道:“儿子听说,这广告的主意,也是那个唐小娘出的,取‘广而告之’之意。这些银子,除了用于这雁报的笔墨工材支出,有节余就会拿来做善事。”
太子道:“父皇,您说这雁报,天下推广,是否可行?”
明延帝沉吟不语,太子道:“朝廷邸报,也要每日派人各州送阅,加上雁报,并不麻烦,雁报既然是发行于民间的,内容宜简,审阅不难,而且让民间得闻上声,可聚民心,儿子在秦州时,可是处处闻‘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
明延帝点了点头:“你写个条陈呈上来。”
太子含笑应了。
三皇子笑道:“看来这恩福县君还真是有福之人,随手弄的一个东西,就能叫大哥看上眼,这么撺掇父皇。”
什么叫撺掇,这话太子可不认:“觉得好,当然要给父皇瞧瞧,跟谁弄出来关系不大。”
三皇子笑了一声,又向明延帝道:“儿子听说那恩福县君福运加身,又冰雪聪明,父皇何不召她面圣?”
“不必,”明延帝道:“不是时候。”
三皇子不甘心,“父皇,雷劈之事,整个秦州无人不知,数人亲眼所见,且听说东风县种痘,也有几个失败的,只有她那村中,无一人死亡,连那些染了天花的,也都痊愈了,这样的有福之人,父皇怎能容她常在民间?岂不人人觊觎?”
明延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那眼中不辩喜怒,三皇子心里格登一声,但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是骑虎难下。
三皇子便续道:“这样的福娘子,父皇何不接入宫中?”
明延帝淡淡道:“你既也听说了不少,难道竟没听说,她已经订亲?”
“那又如何?”三皇子道:“既无父母之命,又无三媒六证,这般私相授受……”
明延帝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大怒道:“你这是跟谁学的鼠肚鸡肠!牛痘杜绝天花,雁报闻达天下,多少大事你看不到,只一门心思的算计这些小事!堂堂大晏皇子,毫无眼光心胸,只知蛇营狗苟,挑拨离间,与后宅妇人何异!”
三皇子被他骂的脸都白了,啪的一声跪下。
太子并不帮着求情,只垂手侍立,一言不发。
三皇子性子狭隘,最喜欢耍这种诡诈猥.琐的小心机。
如果他真的与唐时玥有些私情,或者哪怕没有私情,动了笼络之念……那他这番话,绝对会在他与父皇之间种上一根刺。
牵扯到女人的事情,最难调解,也很难讲清楚,最是恶心人。
但偏偏,他早就跟明延帝说过唐时玥和霍祈旌的关系,甚至他还是她们的大媒。
而且就在前几天,他回来之后,还跟明延帝说过唐时玥请求他的那件事。
所以他和明延帝,都是把她当成一个有趣又有用的人来对待的,他这番话,就显得十分的……下作。
明延帝发的这通脾气,火爆霹雳一般。就在这时,忽见外头一个太监焦急打转,顾九行过去一问,再转过来,脸色就有些不对了。
明延帝这才停了骂,道:“什么事?”
顾九行跪地道:“回皇上,安王爷忽然昏倒,叫了太医。”
安王是明延帝的叔父,情同父子,这把年纪了忽然昏倒,只怕不是小事。
明延帝这下没心思骂人了,直斥道:“还不滚!”又道:“太子替朕过去看看!”
太子应道:“是。”
太子和三皇子一齐施礼退下。
太子急匆匆的往外走,徒留下三皇子咬碎银牙。
可恨的是,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忽然生这么大的气……难道,他是打定主意要把恩福县君留给太子了?
对,一定是这样!
三皇子眼神一暗。
那就对不住了!!
…………
唐时玥当然不知道,这对最尊贵的天家父子,为了她一个区区县君,还曾有此争执。
那天她送走了传旨太监,就赶紧往县衙赶。
她料的没错,林县令也接到了口谕,正准备进京叙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