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百里砂
他想了想:“其实你不用担心忠诚的问题,她现在一心所想的,就是这个小孙子,想给昌家留后,所以,你只需要帮他解决孙子开蒙的问题,她定会死心塌地的帮你。”
他静静的看着她:“而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很容易,现成的,对不对?”
唐时玥被他给说服了。
农家小福妃 第121章 叶婆子
唐时玥第二天就去找了刘牙婆。
叶婆子中午不在,唐时玥就在骡车里等了等。
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个婆子牵着一个小孩子的手过来。
唐时玥打眼一看,就觉得挺满意的。
这婆子挺瘦的,但是看着干净麻利,发髻梳的溜光,脊背挺的直直的,双眼明亮,一看就是一个挺有骨气挺有底气的妇人。
而且,她虽然喜欢这种爽利的妇人,但也担心之前那样的经历,会叫她身上带了戾气,但现在看起来,却是没有,她眉眼慈和,看着小孙子的时候,满是笑意。
而这会儿,祈旌也打量了一番那小孩儿,冲她点了点头。
唐时玥就下了骡车,冲她笑道:“叶阿婆是不是?我是刘牙婆介绍来的。”
叶婆子赶紧开了门,往里让人:“两位小郎君请进,请坐,”她倒了两碗白水给她们,一边道:“刘牙婆可是说了?我如今做着一家的,要再做,只能是晚上。”
“不是,”唐时玥道:“我们是聚宝村的人,因为我家中……我阿娘的脾气有些娇,我阿兄要念书,我又要在酒坊做工,所以想请一个人帮工,顺便守着我阿娘,并不只为灶上的事儿。”
“乡下地方,买丫环不合适,我就想买一个积年的阿婆,找了一圈儿,才找到阿婆身上的。我们要雇长工,要住在家里的。”
叶婆子道:“对不住小郎君,我家里还有小孙子,所以只能接零活儿,这种远路的,却是做不了的。”
“您先别急,听我说。”唐时玥道:“我知道您有个小孙子,正要开蒙,我家隔壁有一家武馆,教小孩儿学武,强身健体,同时也给他们开蒙,不收银子,还管一日三餐。”
叶婆子顿时就打起了精神:“当真?”
唐时玥笑道,“十里八村都知道的事,难道我还骗您不成?”
她顿了一下:“不然这样,您先跟着我们骡车去瞧瞧?”
叶婆子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不急,您既然过来了,先尝尝我的手艺,也不能叫你觉着亏。”
唐时玥笑着应了。
叶婆子就去买了米面蔬菜,下厨烧菜。
唐时玥大模大样的站在旁边看着。
叶婆子既然能做灶娘,做菜肯定是好吃的,而且手脚利索又爱干净,这一点唐时玥很满意,她最不习惯的就是这个年代,很多人卫生习惯太差。
等菜上了桌儿,味道确实不错,比她做的好吃多了,而且看昌瑞的表现,就知道他们平时肯定吃不上这么好的菜。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有这样的见识,真的挺好的。
吃过了饭,唐时玥就带着叶婆子回了村儿。
叶婆子一见武馆,就有些欣喜,进去瞧了瞧,处处新崭崭的,有专门的小学堂,孩子们正在演武场里练着武。
再去厨房看看,有两个专门的厨娘做饭,米面蔬菜都是管够的,而且吃的不错,起码顿顿能见荤腥。
叶婆子有些不安,皱着眉头,唐时玥道:“有什么不妥?”
“不是不妥,是太妥了,”叶婆子正色道:“可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孩儿,来麻烦你了?”
唐时玥笑道:“如果你说的不成器的孩儿,是指韩翼的话,那他倒的确提过一嘴,不过,我跟韩翼也只是泛泛之交,我说句狂妄的话……我还真不怕他,他也威胁不了我。”
“他只是听说了我要找一个这样的人,跑了几趟牙行都没有合适的,就给我荐了阿婆您,我觉得不错,才去拜访的。”
“旁人觉得麻烦的,例如您这个小孙子,于我却恰好是最方便的,这样我放心,又恰好解了阿婆的燃眉之急……所以我觉得我与阿婆,是赶巧了,两边便宜,您说呢?”
叶婆子想了想,郑重的道:“那就多谢小娘子了!”
于是就这么定了,叶婆子当天晚上就收拾东西搬了过来。
因为现在写字之类的,都在许家或者在武馆,小书房就用不着了,所以唐时玥把她的西厢房北边给收拾了出来,给祖孙俩住。
叶婆子想着住耳房,唐时玥笑着拒了,两边耳房,她想着一边放粮食,一边放其它杂物,而且耳房真的挺矮的,不适合住人。
叶婆子一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唐时玥不用早起做早饭了。
老年人本来就觉少,叶婆子又勤快,每天早早的起床,给两边做早饭,然后送昌瑞去武馆,回来的时候,唐时玥才懒洋洋的爬起来。
中午晚上,唐时玥不去酒坊的话,就跟叶婆子一起做饭。
唐时玥的厨艺其实并不算多么好,只是会一些别人不会的东西,经常别出心裁。
她花了几天,觉得叶婆子这人可以信任之后,就把这些一骨脑的教给了她,这样她就开始当甩手大掌柜了。
而且她也是真的忙。
如今蜜桃酒和枇杷酒还酿着,不时的有一批酒到期。
她还要试验新酒,阳桃、梨子之类的,还要派人去搜寻好葡萄……天天儿忙的不开可交。
叶婆子平日也不多话,只老老实实的闷头干活,却是一个心里有成算的人。
她知道唐时玥是酒坊当家之后,吃惊不小,再冷眼瞧着汪氏诸事不管,每天只顾着涂脂抹粉、缝制新衣,也是心里稀罕。
她是个闲不住的,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菜园子和果树也都收拾的明明白白,还抗着锄头去后头,想开一些荒地。
结果唐时玥回来的时候,就发现家里没人。
唐时玥当时就火了。
虽然理智上她知道,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汪氏这阵子还不敢做妖。可是心里一下子就涌上那天的情形,又是恶心又是愤怒,压都压不住。
晚上她就发了脾气。
她直接跟叶婆子道:“我之前就说了,我不需要你做多少活,也不需要你给我省钱,你只需要做到,在我不在家的时候,一定要在家,不许人出,也不许外人入,你若是做不到,趁早走人!”
叶婆子这是头一次见她发火。
见她气的脸都白了,叶婆子知道必有内情,急起身跪在地上:“小娘子莫生气,此事是我疏忽了,日后必不会再犯。”
唐时玥虽是气的不轻,但见她诺大年纪跪在地上,火也发不下去,摆摆手就走了。
叶婆子过后,悄悄去找了周娘子。
周娘子却是看的分明的。
这婆子心里眼里,分明只有她这个宝贝孙子,如今昌瑞在这儿过的如鱼得水,又能就近照应,就是拿棍子打她,她也不会走。
周娘子就挑着能说的,给她说了。
周娘子本就心疼唐时玥,说的时候也是咬牙切齿,叶婆子也是大开眼界,从来没听说,还有这样当娘的。
她从此之后就记住了,只要唐时玥不在家,她就只在前院,就算给隔壁送饭,也是叫那老仆忘书过来拿。
好在唐时玥跟许家,以及武馆这边儿,在吃上从来不分帐,晚上需要什么写了,早上自有专门的人去镇上采买,还有猞猁狲天天儿的往家里叼野兔山鸡,顿顿都不断肉。
唐时玥又从不吝惜银子,又常说小孩儿要吃好的,她大着胆子做些好吃食,两边送送,她从不嫌她抛费,反而赞不绝口。
而且小昌瑞也天天跟他们一起吃饭,从来不分什么主仆,不几天,小家伙就敢跟小瑶儿一样同唐时玥撒娇,惹的祈阳直气闷。
这样的主家,真是好几世都修不出来的。
叶婆子一日比一日死心塌地。
农家小福妃 第122章 这嘴是开过刃吧
立了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唐时玥一大早带着叶婆子做了冰皮月饼。
她也是才知道,原来在大晏朝就已经有了淀粉,称之为“粉食”,一般有藕粉、葛粉、蕨粉和绿豆粉几种,但其实市面上能见到的,大多都是藕粉。
而且牛奶也有,这年头的贵人常吃个糖蒸酥酪什么的,其实就是用羊奶、马奶、或者牛奶做成的,但在村里能找到的只有羊奶。
所以,把大米粉、糯米粉、藕粉、羊奶、糖种种混到一起,加一点油,上锅小火蒸熟,放凉了揉出来就是“冰皮”了。
听起来虽然挺简单的,其实两个人也是试了老半天。
因为羊奶有点腥,试着不放,感觉少一点味道,试着放杏仁粉,又微微发苦发涩,后来试着放了一点茉莉花茶,先熬了奶再揉进去,既不腥,还好看。
她们这一次做了两种馅料儿。
一种咸蛋黄的,一种蜜桃的。
纯蛋黄馅很好做,把腌好的咸蛋黄剥出来,洒些酒,放在铁板上稍微一烤,烤到下头吐油就成了,为了调剂口味,外头还裹了一层豆沙。
蜜桃馅需要把蜜桃切块,捣烂,上了锅小火慢慢的炒,加糖,加蜜,加少许盐提味,一直翻动等到水份熬干,然后加入熟的粘米粉,搅拌均匀就成了。
两人忙了大半天,用的模子小,做出来晶莹剔透的,十分可爱。
叶婆子笑道:“这样的月饼倒是从未见过,看着倒喜人。”
唐时玥笑道:“尝尝!”
叶婆子跟她熟了,也不客气,就拿起一个,唐时玥也拿起一个来尝。
一边吃着,就听外头有人在高声说着什么。
唐时玥一听就听出来了,又是云来酒楼那个杨掌柜。
自从福寿酒坊高调亮相,大家也渐渐知道了,福寿酒出自聚宝村。
陆续有不少酒楼酒铺找过来,其中就有之前的云来酒楼。
杨掌柜到的时候,唐时玥特意叫唐四叔去招待,杨掌柜看到唐四叔时的情形,真的完美诠释了“昨天的我你爱搭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据周娘子说,唐四叔那晚上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
但唐四叔是个忠厚人,暗爽虽然是暗爽的,脸上还是客客气气,但也架不住这人天天来啊!
别的酒楼顶多来个两趟,知道确实有契约在就算了,可是这杨掌柜就是天天往这儿跑。
听他们这吵的,应该是杨掌柜想找祈旌买方子,然后直接被梁大胡子拦下了,门都没能进,于是两人就在门口吵了起来。
唐时玥端着一盘子冰皮月饼过去,就听到唐四叔有些气忿的声音:“酒方子本来就是传家的,祈小郎也早说了万金不卖,这种事情,哪能强买的?这不是安心强夺人家安身立命的本事么?说破天去也没这个道理。”
唐四叔最近也是在飞速成长,说话越来越有底气了。
杨掌柜狠狠的道:“这不是你们跪在我面前求爷爷告奶奶的时候了!一个乡下泥腿子,才赚了几天钱,知道个屁的道理,倒在我面前抖起来了!小人得志!”
唐时玥一把推开门,咣的一声响,同时朗声道:“可不就是小人得志么!”
杨掌柜一回头,脸色就是一变。
唐时玥笑眯眯的道:“我们乡下泥腿子,向来就是得志就猖狂的,当年求爷爷告奶奶你都不收的东西,如今轮到你求爷爷告奶奶的来买……私底下,后悔药磕了好几瓶吧?这么扬眉吐气的事儿,还不兴我们抖起来么?不抖白不抖啊!”
杨掌柜瞪着她。
他跟唐时玥也打过好几回交道了。
她小小年纪却着实难缠,威逼利诱全不管用,叫他头痛极了,所以他宁可找唐四叔也不想找她,没想到她居然就住在这里?
打嘴仗他输过好几回了,明知道吵不过,可是她说的实在太戳心肝太气人了,杨掌柜还是没忍住:“我倒要看看你们能嚣张到几时!”
唐时玥笑道:“人生在世及时行乐,能嚣张一时就嚣张一时,要是一不小心嚣张了一世……那我们不就赚大发了?”
“别枉逞口舌之利!”杨掌柜看着她,森然道:“别以为有个旁人没有的酒,就可以坐地生金,就凭你们,不一定保不保的住!”
“这就不劳您费心了,”唐时玥啧了一声:“你是有多闲呐,自家店都门可罗雀了不操心,操心旁人家的酒保不保的住!是今儿萝卜吃咸了么,没事儿淡操心?”
杨掌柜简直要被她气吐血。
这嘴是开过刃吧,一句一句嗖嗖的刮人!
杨掌柜怒道:“好!好!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瞧您说的,就跟您客气过似的!”唐时玥笑道:“干放狠话多费劲,有招儿尽管使啊!我等着!”
杨掌柜生生被她气走了。
唐时玥把冰皮月饼给了唐四叔,回去又端了一盘给许家送。
两家现在在墙边开了个小门儿,出入更加方便了。
许问渠仍是坐在这边的石桌看书,见她过来,便笑道:“宁犯君子,莫惹小人,何必逞一时之快。”
“你这话错了,”唐时玥把月饼放在桌上:“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知道不?我为什么故意气他?因为这个杨掌柜本来就不是好人,而我们之间的问题又没法解决,迟早要闹翻,与其一直这样提心吊胆的等他,不如索性加把火,掌握主动。”
“起码我现在就知道了,不出三天,他肯定要对付我了。人在不冷静的状态下做事情,总会不那么严谨,肯定好对付一些!”
许问渠皱眉听完,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抽出帕子垫着手,拿了一个月饼吃,一边慢条斯理的问:“你就不怕他的招数,你对付不了吗?”
“一般不会,”唐时玥不假思索的道:“就从他来这么多次,都是自己来的,就可以判断出,他背后就算有什么贵人,也不是轻易出手的。起码这第一次,他要对付我们,仍旧是用‘云来酒楼’的力量,这跟你当初痛骂巡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你……”
她忽悟失言,猛然咽住了。
许问渠就像没听到一样,仍旧在慢条斯理的吃着月饼。
唐时玥迅速端起盘子冲进房中,磨矶了好半天,月饼都吃完了,然后她拎着盘子,想从他身后掩耳盗铃的偷偷溜走。
他一直低头看书,好像没有听到。
正当她要松口气的时候,他张口叫她:“玥儿。”
唐时玥:“……”
农家小福妃 第123章 许先生,你狭隘了
她无比乖巧的道:“许先生?”
“嗯,”他仍是看着书:“帮我倒杯茶来。”
她赶紧应了,麻溜儿的跑进屋,帮他倒了一杯热茶,送到他手边。
他喝了两口,这才问:“林县令跟你说的?”
唐时玥眨巴眨巴眼,假装听不懂的样子。
许问渠就笑了:“没关系,我不介意提起这件事。”
他放下茶碗,“倒是玥儿,我想知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她偷看他,他就笑了:“我真的不介意,我也是真心请教,我觉得你行事自成法度,我想听听。”
“那我可就说了!”唐时玥其实早就想说了,她撸袖子道:“我先问问,你想要的是什么?”
许问渠一怔:“什么意思?”
“你说什么意思啊?你想要的,如果是一宴成名天下知,那你已经做到了啊!人人都知道许四元,也人人都知道这件事。天才的陨落因为过程传奇,才会叫人更乐意传颂,你叫许四元,也许比叫许六元,还街知巷闻。”
“但是那又如何?”她认真的看着他:“其实我大概能猜到你的想法,我觉得,你当时不全是‘不吐不快’,你并不是冲动,你大概是觉得,此时读书人齐聚,会令此事广泛传播,这也许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更能上达天听,所以你放纵了自己的‘不吐不快’。”
许问渠怔然看她。
这件事过去了这么久,来劝解他的,来追随他的……种种人,不知道有多少,可她,居然是头一个,说中了他当时的想法。
那一刻,他居然油然生出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许问渠下意识的问出来:“我做错了吗?”
她道,“当然错了!大错特错!”
“是,是啊!”许问渠表情变幻,半晌才长叹道,“也许我应该暂忍一时,等到我殿试高中,得授官爵,然后才有力量对付这些人……也或者,我甚至可以虚与委蛇,暗中搜集证据,然后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把林党一举扳倒!”
他呼吸都不由自主的急促了几分:“也许到时会万人唾骂,但我起码无愧于心!”
他抬眼看着她。
唐时玥亦静静的看着他。
小小的姑娘,站着与他坐着差不多高,又瘦又小的,漂亮的眼睛如同两汪清泉,带着一丝丝安抚。
他微微一怔:“难道我……说的不对?”
“许问渠,”唐时玥忽然极郑重的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想法,也许本身就是错的呢?”
许问渠一愣,然后他愤怒起来,猛然把书一拍:“荫监、例监便如国之驻虫,遗害无穷,我欲清除,怎会是过!”
他声音大了些,连书房里的唐时嵘几人,也被惊动,纷纷看了过来。
唐时玥不慌不忙的道:“别急,我问你几个问题。”
“第一,断腿严重,还是死了严重?”
“第二,世上为何会有荫监、例监?”
“第三,贫寒出身,寒窗苦读,就没有贪得无厌,鱼肉乡民?”
许问渠的眼睛微微张大。
向来出口成章的才子,一时竟是失语。
唐时玥道:“为什么会有荫监?是因为世家,世家的财力支撑着朝廷,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想要求特殊待遇,而为什么会有例监呢,当时国库空虚,军备不足,不得不以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来交换军晌。”
“换句话说,其实这两种,都是无奈之举,是为了避免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朝廷才‘两害相较取其轻’!既然如此,你要否决这两件事,就有了一个大前提,你首先要去解决这两件事的‘因’,才有资格去谈‘果’!否则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点意义也没有。”
“贫寒出身,一样会有贪官恶官,荫监例监也未必没有清正廉明。事实上对于世家子弟,富家子弟而言,他们从小到大见过的世面太多,反倒不容易受到诱.惑,家学渊源,耳濡目染,做事也更有章法。”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出身无法选择,资源原本就倾斜,英雄可以不问出身‘低’,但也不应该问出身‘高’,‘出身’本来就不应该是评论一个人好坏的标准,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太武断。”
她深深的看着他:“许问渠,恕我直言,你,及许多读书人,为什么无法容忍荫监例监?归根到底,你们觉得不公平,凭什么你们寒窗苦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他们凭出身凭金钱就可以一蹴而就?”
“所以,你们不甘心,你们嫉妒!”
“但世家子弟,如果跟你们一样科举苦读,他们的长辈也会觉得不公平,凭什么我半生辛苦,位及人臣,却不能荫及子孙?”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就懂了。那些赞同你的人,如果忽然成为世家,不用考就可以进国子监,那么,一百个里头,只怕挑不出一个人来,继续反对荫监例监了。”
唐时玥站直了,最后道:“所以,许先生,你狭隘了。”
许问渠脸色微微发白。
唐时玥这番话,不止是对于他,甚至对于以往历朝历代的观念,都是一种彻底的颠覆。
就连宝座上的圣人,都默认荫监、例监乃是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可是她却说,
“他们见过大世面,反倒不容易受到诱惑。”
“出身无法选择,资源原本倾斜。”
“英雄可以不问出身‘低’,但也不应该问出身‘高’。‘出身’本来就不应该是评论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这一番话,真的振聋发聩,且惊世骇俗,若说出去,会叫天下贫寒的读书人批驳至死!
可是,就因为批驳的人多,就是错的么?
有人说,如今寒门再难出贵子,难道不是类似的道理?
家族能给予的资源,本来就天差地别,一个连书都买不起的穷人,要如何跟一个从小就坐拥书城的人去争?去比?
同样的,一个从小在王爷、大员府中行走的人,与一个见到县太爷都腿软的人……又如何去争去比?
许问渠长吸了一口气:“我要想想,”
他撑着额:“玥儿,玥儿,你莫说话了,叫我好好想想。”
唐时玥哦了一声,就拿着盘子走了。
过了小门,就见祈旌和任东坐在石桌旁吃月饼,见到她来,祈旌就面无表情的道:“你说给我送的。”
任东急起身,把位置让给了她。
唐时玥摆了摆手,笑道:“不给你送,你不也吃上了。”
祈旌并不喜欢吃甜,但只要是她做出来的东西,他都会尝尝。
他一样吃了半只,把盘子里余下的两个半只给了她,唐时玥就接过来慢慢的吃着。
任东坐在一旁,也小心吃着一只月饼,唐时玥看了他一眼,他下意识的就偏了偏脸。
任东来了不几天,就完美的实现了祈小郎想要的那种“祈旌教他,他教孩子”的局面,而且因为他本身功夫就很好,人也耐心,所以开蒙的事情,完全用不着祈小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