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往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封
阳还是觉得太便宜了。苏明阳的车上备着多半箱的矿泉水,上车的时候便拿出两瓶,给了李淑英一瓶,自己留了一瓶。早上天气比较凉快,路上人也比较少,龙江到兴民乡这段路路况比较好,
苏明阳开得也比较快。还不到上午9点,苏明阳就把车停在了大姨家的门前。李淑华听到外面的汽车声便出来查看,一看是自己的小妹李淑英和外甥苏明阳来了,心中十分的高兴,一边向屋内喊
着老伴,一边快步迎了出来。李淑华经过治疗和这一段时间的静养,身体恢复得很快,已经可以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了,如果营养跟得上,估计再有半年的时间就能完全恢复。
铁路往事 第364章 欢乐一家人
李淑英看到大姐急匆匆的过来了,急忙下车迎了上去,一把扶住了她说“大姐,你慢点,别摔了。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李淑华笑着说“小英,我这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没事儿的。”这时李淑华的丈夫张福田也从屋里迎了出来,紧跟着,和老俩口一起生活的大儿子张长锁也闻讯迎了出来。如果不是李淑英及时赶为,家里人是不会送李淑华到龙江治病
的,她的病如果不治,人现在早没了。李淑英又是出钱又是出力,给李淑华治病花了那么多钱,他们一家根本无力偿还,他们对李淑英的感激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
张福田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迎上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搓着双手半天才说了一句“他小姨,你来啦?”
李淑英笑着说“是的,大姐夫,我过来看看我大姐。”
张长锁也上前和李淑英打招呼“小姨!”
“哎!”李淑英答应了一声然后招呼他说“长锁,我给你妈买了一些东西,你过去帮着明阳从车上拿过来。”
“好好好!”张长锁答应着便出了院门,这时苏明阳已经从车上下来打开了后备箱,看到张长锁过来了便说“大哥,这两袋白面你先拿过去,剩下的我拿。”
“我来,我来,不用你拿!”说着,他一手拎起一袋白面向屋子里走去。
张福田也快步走了过来,苏明阳一看急忙说“大姨夫,不用你,剩下的我拿。”
张福田急忙说“我来,我来!”然后直接从后备箱里拎起两兜东西便往屋里走。苏明阳也不好拦着大姨夫,把剩下的东西拿出来,关上后备箱向屋里走去。
这时张长锁从屋里急急迎了出来,从苏明阳的手中连抢带夺的接过东西,拎到了屋子里面。
李淑英扶着大姐李淑华一起进了屋,来到东屋的南炕上坐下,张福田搓着手说“他小姨,你来就来呗,咋还买这么多东西呢?”
李淑英笑着说“主要是给我大姐补补身体,让她快点好起来。对了,那两袋白面你们留下一袋,另一袋给我大哥二哥和二姐他们分一分。”
“好的,好的!”张福田急忙答应道。
李淑英坐在炕上和大姐李淑华聊了起来,张长锁则急忙去把大姐、二姐和小弟叫了过来,他们三人都在本村住,相距不远,同时也把媳妇找回来生火做饭。张桂珍、张桂凤和张长贵听到小姨来了,都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他们小的时候就跟小姨最亲,这次小姨又花了那么多钱救了母亲的命,让他们感激万分,一听小姨来了
都十分的高兴。张桂珍和张桂凤等人围着李淑英问寒问暖的,张长贵进屋扎了一头和小姨说了几句话之后,便拉着苏明阳去看他的捷达轿车,对自己这个小弟拥有一台轿车十分的羡慕,
坐在驾驶位转来转去的转着方向盘。张长锁一听小姨中午在这儿吃完饭就要回去,便张罗着把家里的那只老母鸡杀了炖上。李淑英大声把张工锁叫了回来,说“长锁,我带来那么多肉你不做,杀什么鸡啊?
别杀了,留着下蛋!”张长锁本来就不想杀下蛋的老母鸡,他的媳妇更舍不得,他说杀鸡的时候媳妇在他背后直扯他的衣服襟,见小姨坚决不让他杀鸡,趁势转头对媳妇说“庆霞,你先去地面
摘点菜,中午做肉炖豆角。”李淑华家的前后菜地很大,种了豆角、茄子、辣椒、土豆和西红柿等很多蔬菜,张桂凤和弟妹一起到菜园子里摘菜,时间不长就摘了两大筐菜回来,大家坐在一起摘豆角
,长锁媳妇那就把炉子生着了火。农村很难得能吃上一顿肉,村里有人家杀猪的时候,每家才会去割上几斤肉,现在是夏季,不年不节的,根本没有人家杀猪。虽说乡里的小市场有卖肉的,可不过年不过
节,距离村里还很远,家里没什么大事儿,谁也不会到乡里去割肉。
张桂珍切肉的时候想了想,狠狠心切下一块能有3斤多的猪肉,家里已经有差不多两个月没吃过猪肉了,小姨来了给买这么多肉,就炖一大锅豆角,让一家人都解解馋。李淑华家是三间房,东西屋的格局,李淑华和丈夫住东屋南北炕,大儿子长锁一家住西层,只有阳面的一铺炕,北面是间壁出的一间仓库。厨房一共有三口大锅,此时三
个灶堂都点上了火, 一锅肉炖豆角,一锅呼土豆茄子蒸鸡蛋酱,另一锅闷大米饭。张桂珍、张桂凤和长锁媳妇都是住家过日子的好手,做起饭菜来配合很默契,西红柿切了装盘,拿出平时不舍得吃的白糖撒上,黄瓜拍了切段,放上香菜沫、葱花和精盐
、味精一拌,半盆清香爽口的拍黄瓜就出炉了。
3斤多猪肉,多半盆豆角,炖了一大锅,一开打锅盖,顿时香气扑鼻,张桂珍尝了一下咸淡,又加里少半勺精盐,翻炒了一下,又盖上盖炖了起来。张长贵非让苏明阳开车拉着他在村里转转,苏明阳只能满足的他的要求,开着车拉着他在村子里慢慢的转了起来。张长贵的头全部探出了车窗,路上一遇到村里人就使劲
的挥手打招呼,看到村里人都十分惊讶和羡慕的样子,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中午,李淑华让二女儿张桂凤把全家人都叫了过来,张桂珍的丈夫和小儿子,张桂凤和丈夫和一双儿女,张长贵的媳妇和儿子,还有张长锁一家三口人,一大家子人都凑
齐了,当然,张桂珍的大女儿孙梅在龙江美食府打工呢,不能回来。然后在南北炕上放了两桌,大家围着桌子热热闹闹的吃了起来。由于李淑英的大哥二哥和二姐都在别的村子住,距离这里较远,中午就没有叫他们过来。孩子们都很长时间没有吃到荤腥了,看到肘子、猪头肉、猪蹄等熟食和香肠,都大块朵颐起来,张桂珍、张桂凤和张长锁、张长贵姐弟4人也一样,一次做这么多好吃的,都赶上过年了!
铁路往事 第365章 游说
程景凡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把苏明阳给他的公开招聘列车长的程序和办法又看了一遍。手机端 m.vodtw.la考虑到公开招聘列车长的事情不一定能实行,他并没有把这个方法拿给组织和人
事部门的人看,以免传得沸沸扬扬的。还是等向段长和书记汇报后,班子会通过了再做后续的工作,否则,一切都是零。
想到这里,程景凡拿起电话给段长马春龙打了过去,听到马春龙接起了电话,他说“马段长,我是程景凡,你有时间么,有一项工作我想向你汇报一下。”
马段长说“景凡,你过来吧,我这儿正好有时间。”
“好的,马段长!”程景凡答应了一声放下电话,拿起桌子上的那个方案,起身去了马段长的办公室。
马春龙看到程景凡走了进来,指了一下会客的沙发,笑着说“景凡,你坐,什么事啊,弄得这么正式?”说着,拿起桌子上的烟盒,抽出一支给程景凡丢了过去。
程景凡接到了香烟,便快步过来,先给马春龙点上,然后自己才点上,这才转身到距离马春龙最近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程景凡望着马春龙说“马段长,前段时间你不是让我拿出一个提拔列车长的方案么,就是这项工作我有些想法,想向你汇报一下。”马春龙一听是这个工作,无奈的摆了一下手说“景凡,提拔列车长是好事儿,可每次整得都十分闹心,你也不是不知道,每次不是这个打招呼就是那个递条子的,哪个不
给办都不行,让我们的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想一想我都头疼。”程景凡说“是啊,马段长,这个事情你交代给我后,我也是考虑了很长时间,重点考虑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各方的干扰,现在有了一点想法和心得,想向你汇报一下
。”
马春龙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望着程景凡说“景凡,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程景凡点头说“马段长,现在从铁路局到分局不都在大力提倡改革创新么,我觉得在提拔列车长这项工作上,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改变过去那种组织提名、车队推荐、
段党委会把关的传统方式,改为在全段范围公开招聘列车长,用制度和办法卡住说情风,把那些最优秀的同志招聘到了列车长的岗位上来。”什么改革创新的马春龙没怎么在意,铁路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半军事化管理,改革创新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但他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不由得问道“景凡,你说的用制
度和办法卡住说情风?你具体说说,怎么才能卡住说情风?”程景凡说“马段长,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叫公开招聘列车长,第一关就是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只有笔试通过了才能参加面试,也就是说,所有想参竞聘列车长的人
都必须得参加考试,无论谁来说情和打招呼,他们所提的人都必须得通过考试这一关,考试不合格的,对不起,我们的制度就是这么定的,谁也没办法!”
马春龙听完思考了一番,不由得点头说“这个办法还是可以考虑的,你具体说说,这个制度怎么定?”程景凡站起身把手里拿的公开招聘列车长的程序和办法送到了马春龙的办公桌上,说“马段长,这是我拟定的一份公开招聘列车长的程序和办法草稿,可能还有许多没想
到的地方,但大框基本就是这样,你看一下。”马春龙点了点头拿起稿子看了起来,其实,苏明阳这份程序和办法已经写的比较详细了,而且稿子不是很长,马春龙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就把稿子全看完了,他内心感觉这个公开招聘的办法是可行的,也能像程景凡说的那样,最大程度的堵住人情风。但是,在铁路工作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以上级的工作部署开展工作,早已经形成了一种
惯性,不想做出什么改变,怕上级领导说他起高调,别的单位都是按部就班,就你能啊?想到这里,马春龙说“景凡,这个办法弄得很细,也很有可取之处。但是,整个分局甚至铁路局也没有公开招聘这个先例,如果我们这么搞了,符不符合相关政策,在全
分局甚至全铁路局能造成什么影响,你想过没有?”程景凡对此早有准备,望着马春龙说“马段长,从铁路局到分局大的方向就是深化铁路体制改革,转变思想,开拓创新。我们改革列车长提拔的人事制度,创新列车长提
拔使用办法,这肯定符合铁路改革发展大的形势。最关键的是,全分局的各个站段都在观望,谁也不想先动,那我们就来做这个先吃螃蟹的人,我想这有三大好处。”
马春龙闻听不由得问道“有哪三大好处?”程景凡说“第一,我们铁路成天喊着转变思想,开拓创新,深化体制改革,但到如今各个站段也没有实质性的动作,而且,我们列车段是非运输生产主业单位,在常规工作上很难做出突出的成绩,如果我们敢为人先,率先实施公开招聘列车长制度,这在分局乃至铁路局都是一大亮点,如果得到了铁路局和分局的认可,好处就不用我多说
了。第二,可以成功的卡住人情风,而且还不得罪人。第三,即便这个改革没有成功,那我们也是进行了有宜的尝试,谁也说不出什么。”不用说三大好处,第一个好处就让马春龙心动了。他在龙江列车段长当段长已经快四年的时间了,也到了应该动一动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耀眼的政绩,那么他
在下一步的调动中就占据了有利地位。什么样的政绩最能打动上级领导?当然是改革的先锋!如果做得好,说不定还能再进一步!即便这样,马春龙也没有轻易吐口,这是他当多年领导干部形成的一种习惯,什么事情都要等一等,再拖一下,直到充分认清其中的利弊之后都会做决定。
铁路往事
铁路往事
铁路往事 第366章 提前准备
马春龙沉吟了一下说:“景凡,你这个想法很好,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什么事情有利就有弊,你刚才说的都是有利的方面,我们还要把这件事儿的弊端评估一下
,只有利大于弊了才有可行性。这样吧,你再去罗书记那边汇报一下,看看他是什么意见。”程景凡一听马春龙这么说心里就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他当副段长也快3年的时间,一直在马春龙手下工作,对他的作风还是十分了解的。见他没有直接拒绝这个方案,就
是有戏。于是点头说:“好的,马段长,我这就过去向罗书记汇报一下。”
程景凡到了党委书记罗致远的办公室,宣传助理胡承平正在这儿向罗书记汇报工作。看到程景凡来了,罗致远笑着说:“景凡,你有什么事情么?”
程景凡是行政副段长,他只对段长马春龙负责,平时很少到罗致远这里来,因此,罗致远见来了很热情。
程景凡一笑说:“罗书记,我有一些事情想向你汇报一下,你既然有事儿我就过一会儿再来。”
罗致远急忙说:“不用,不用!胡承平这边已经完事儿了。”
胡承平一见程段长找书记有事情,急忙说:“罗书记,我回去了。”
罗致远说:“好的,你把这个活动的方案再做细一点,一定要结合我段的实际。”
“好的,罗书记。”胡承平点头答应了一声,然后对程景凡说:“程段长,你忙,我回去了。”然后便出了书记的办公室,并把门轻轻的带上。
罗致远请程景凡坐下,然后问道:“景凡,什么事情,你说吧。”程景凡说:“罗书记,过段时间我们段不是要提拔一批列车长么,当时马段长把这个事情交给了我,让我拿出一个方案来。我回去考虑了一段时间,想改变一下列车长提拔
的方式,变组织提拔为公开招聘列车长,尝试一下对用人制度的改革,这是我拟定的公开招聘列车长和程序和办法,你先看看。”说着,把手中的方案递给了罗致远。罗致远接过方案并没有马上看,程景凡今天到自己这里突然提出要改革提拔任用列车长的程序,这可是一件大事,他根本没有准备。想了想问道:“景凡,这个事情你向马
段长汇报了吗?”
程景凡一笑说:“我刚从马段长那儿过来,他让我再向你汇报一下,看看你是什么意见。”罗致远听程景凡这么一说立即就明白了马春龙的想法。罗致远当党委书记比马春龙还早三个月,已经四年多的时间了,一直和马春龙搭班子,对马春龙十分的熟悉,既然
他能让程景凡过来征求自己的意见,那么他心里对这个方案基本上算是认可了。“景凡,你先坐,我看一下这个方案!”罗致远说了一声之后,这才翻开方案看了起来。他看得很认真,不时的把重点记录一下,看完整个方案,坐在椅子里静静的思考了一番后,才说:“景凡,方案我看完了,可以说这个方案很大胆,涉及到用人制度改革的问题都是敏感问题,其中还有一些涉及到政策方面的问题我还不太好把握,这方面
你考虑过没有?”
程景凡说:“罗书记,这方面我考虑过,按照铁路局和分局关于深化铁路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程景凡重点从上级深化铁路体制改革的精神说起,分析了龙江铁路分局下属各个站段改革发展滞后的局面,大谈进行列车长提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好处。他知道罗致远已经
在龙江列车段当了4年多党委书记了,也到了应该动一动的时间,和马春龙一样,都需要有一个过硬的政绩,才能在后续的调整中占有有利地位,这样才能打动他。程景凡这么不遗余力鼓动段长和书记推行公开招聘列车长的办法,并不全是为了苏明阳,他在副段长的岗位上也干了三年多了,也需要一个扎实的政绩为自己增添一份耀
眼的履历,而且他是正牌的大学本科毕业,年轻具有年龄的优势,正是干事业的时候,有了这次机会他一定要抓住。虽然公开招聘列车长这项改革制度如果成功推行,政绩自然会落到段长和书记的头上,但程景凡这个始作蛹者的政绩也是跑不掉的,他必须尽快走上基层单位正职的岗位
,这样才有可能走得更高更远。
罗致远当然被程景凡说得动心了,点头说:“这个事情是一件好事儿,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样,我们先不急着做决定,有时间我们马段长在一起再议一议。”
程景凡一听罗致远基本算是同意,高兴的说:“好的,罗书记。我也回去再找一找相关文件,把这个办法再补充一下。”程景凡心满意足的从罗致远的办公室出来,两位主要领导都点了头,实施公开招聘列车长这个事情只是时间问题,另外,不能自己闷的去干,这项工作一旦启动,宣传工
作一定要跟上,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更要让上级领导知道。苏明阳接到程景凡的传呼时,正坐在电脑前码字,一看是程段长传他,急忙回了电话。程景凡说:“小苏,公开招聘列车长的事情基本上定下来了,你要抓紧时间复习规章
,考试必须得通过,而且还得拿到好成绩,否则,谁也帮不了你。”
苏明阳一听十分的高兴,没想到那天自己灵感爆发提出来的公开招聘列车长的事情竟然成真了,自己在这一轮提拔列车长过程中,就有希望一步登顶了!
“好的,好的,程段长,我一定好好复习,拿到一个好成绩!”
程景凡说:“小苏,你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件事情,这是关系到你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所规章学习好。”苏明阳急忙说:“好的,程段长,我明白,谢谢你!”
铁路往事 第367章 意外的收获
苏明阳接到程景凡的电话之后,乘务中的空闲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和复习规章。休班的时候,每天上午抽出3到4小时的时间进行学习,尽管段里还没有公布公开招聘列车长的事情,他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提前获得了消息,比别人获得了先手。虽然他就是分局技术表演赛的冠军,技术业务很精湛,但这是关系到他前程大事儿,必须得全力
以赴。苏明阳心里十分清楚,列车长岗位是干部编制,是需要分局下红头干部令的。从工人岗位到干部身份,无疑是鲤鱼跳龙门,苏明阳也知道,实行干部体制改革之后,96年的时候龙江铁路分局最后聘任了一批干部身份的列车长,从这以后,列车长就从干部编制变成了工班长的工人编制,错过了这个机会,想从工人聘任成干部实在是比登天
还难。这天上午苏明阳正在复习规章的时候,他的传呼机响了起来。他拿过传呼机看了一下,是省城春城的一个电话号码。这段时间,他的中短篇小说集《远望》正在编辑校对
中,出版社也给他打过几次电话核对一下情节什么的,以为是出版社的编辑找他,到客厅把电话打了过去。
“你好,谁打传呼找我?”电话接通后,苏明阳问题。
对方是一个好听的女声:“您好,我是春城第一汽车制造厂销售处,您订购的两辆厢式货车已经到货,请问您什么时间能来交款办理提车手续。”这是苏明阳走班回来休息的第二天,他还休息两整天加一个半天,厢式货车提回来后需要车库存放,这个时代汽车放在外面是很不安全的,他必须先租一个车库,然后才
能把车开回来。
想到这里,苏明阳说:“我后天去提车怎么样?”
对方说:“行行行,你来的时候带好订金的单子和相关证件,如果在春城上牌我们就直接可以帮助您办理,如果您想要回到龙江上牌,我们会为你准备好全套的资料。”这个时代机动车的年检可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检查的,苏明阳必须得把货车的牌照落实龙江,这样年检什么的都方便。于是说:“我准备把货车落到龙江,你们给我准备相
关的资料吧。”
对方说:“好的,好的!您只要来提了车,相关资料我们就会给你准备好的。”
放下电话,苏明阳便给张明打电话,张明在龙江美食府这么长时间,认识的各单位的人比较多,让他打电话问一下效率比较高,比自己到处打听方便多了。
总台的电话接通后,二姐苏明华很把张明找了过来,张明拿起电话问道:“明阳,你找我什么事儿?”苏明阳说:“我在春城订的两车厢式货车后天就能提车了,你各单位认识的人比较多,你给我打听一下,有没有车库要出租的,有的话给我租两个,后天车就提回来了,动
作要快。”
张明说:“好的,我马上就给你打听。”
苏明阳说:“对了,胡三儿他们今天去没去你那里?”
张明说:“没有,估计下午能过来。”
苏明阳说:“等他们去了,你告诉他们我找他们,后天得带着他们一起去春城提车。”
张明说:“好的,见到了我就告诉他们一声。”下午,苏明阳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听到了敲门的声音,母亲李淑英到市场买菜去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于是起身来到门前,从门镜里向外看了一眼,见外面是胡三
几个人,便把门打开了。“老大!”胡三几个人一看到苏明阳十分的兴奋。在龙江美食府听到张明说后天苏明阳就要带他们去春城提车了,十分的高兴,本来张明是让他们给苏明阳打个电话,可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