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往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封
隋冬瑜一看苏明阳来了急忙起身迎接上前来,十分热情的与他握手说“苏老师,我可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苏明阳一听隋冬瑜话这是在埋怨自己来得有些晚啊,便夸张的抬手看了一眼手表说“隋书记,我可是提前了整整15分钟啊!”
屋里还有一位女作家,苏明阳到市作协参加会议的时候见过,是一位写诗比较有名的作家,但叫什么名字他却叫不上来。
隋冬瑜一笑不再纠结这个话题,而是热情的说“苏老师,来我给你介绍一下。”然后向那位女作家一示意说“这位是我市著名的诗人林秀红老师!”
“认识,认识,作协开会的时候见到过!”苏明阳一边说着一边上前与林秀红握手,笑着说“林老师好,我是苏明阳。”
林秀红急忙说“不敢当,不敢当!苏老师,你可咱们市有名的大作家,在你面前我怎么敢称老师呢!”
苏明阳笑着说“林老师,都一样,都一样!”
隋冬瑜笑着说“林老师、苏老师,你们俩就别谦虚了,来,喝茶,喝茶!”说着,沏了一杯茶放到苏明阳面前的茶桌上,又给林秀红的茶杯里续上了热水。隋冬瑜随后说“苏老师、林老师,今天的培训是这么安排的,第一个由林老师给大家讲诗歌创作,第二个由我讲散文写作,第三个由苏老师给大家讲创作,最后一个
由宣传部的梁华老师讲报告文学创作。梁华老师部里有点事情,要晚一些过来,我们每个人的讲课时间是40分钟。”
“好的,好的!”苏明阳和林秀红听了之后纷纷点头。
宣传部的这个梁华苏明阳听说过,但没有见到过本人。据说此人的报告文学非常有名,还获得过省的大奖。
看看时间快要到8点了,隋冬瑜站起身说“林老师、苏老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入场吧。”然后就是一个请的手势。
隋冬瑜陪着苏明阳和林秀红一走进4楼的会议室,早已经在会议室内等待的团员青年们全体起立,热情的鼓掌欢迎他们。
小主席台上早已经布置好了坐位,桌上都有名牌,直到隋冬瑜把苏明阳和林秀红请到主席台上坐下,她才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苏明阳坐在主席台上看了一下,这是一间能容纳下50人左右的小会议室,今天来参加培训的青年写作爱好者大约有30多人,男女比例差不多,男的能比女的稍微多一些。隋冬瑜望了一眼台下的大家,对着麦克风说“同志们,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我市著名诗人林秀红老师、著名作家苏明阳老师来给我传授写作经验,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
习机会,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明阳和林秀红也都站起身向大家鼓掌致敬。隋冬瑜接着说“今天来给我们讲课的还有我市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梁华老师,梁老师因工作关系要晚来一些,大约10点左右能到,等梁老师到了之后我再热烈的欢迎她。
”
隋冬瑜提高了声音说“下面,请林秀红老师给大家讲一下诗歌创作!”声音未落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林秀红起身向大家鞠躬致谢,然后坐下来等大家的掌声停息了,望着大家说“我今天来不是给大家讲课,而是来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共同
学习一下如何才能写好诗歌,如果才能写出好诗歌……”林秀红的口才很好,深入浅出讲得也很通俗易懂,大家听得也十分的认真,可毕竟只有40分钟的时间,想要把诗歌讲透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林秀红重点讲了一下抒情诗
的写作以及要点,至少大家能学习理解到多少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接着,隋冬瑜给大家讲了散文的写作,她本身就是一位水平非常高的散文作家,和大家都在一起工作非常的熟悉,讲起来随心所欲,引人入胜。隋冬瑜讲完了之后让大家休息了10分钟,然后苏明阳登场讲课。苏明阳望着大家微笑着说“今天,你们隋书记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创作,创作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
铁路往事 第342章 成功往往源于再坚持一下
苏明阳说“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小的创作。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现在,很多报纸的副刊都刊登小,像松江日报的东北风副刊、春城日报、城市时报、春城晚报,以及我们市的龙
江日报副刊都刊登小,而且全国还有许多专门刊登小的杂志,有专门的小选刊,甚至月报都开办的小专栏,专门精选优秀的小。”“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都没有时间去读那些大部头的,小就成了文化快餐,小短小精致,茶余饭后,等车坐公交,都可以随手看一篇
,如果能博得读者一笑,你的小基本就算成功了!”
苏明阳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望着大家说“最近一个月内有看过小的同学请举手?”大家一听纷纷把手举了起来,苏明阳看了一下,在场的三十多人几乎全部举起了手。于是挥了挥手说“好,大家请把手放下。下面,在近一个月内有看过一本完整长篇小
说的人请举手,当然,看武侠的不算!”
这次只有四五个人举起了手,而苏明阳说看武侠的不算后,有三个人把手放下了,最后只有两个人举了手。
苏明阳讲课的时候喜欢大家互动,这样场面上的气氛才能热烈,而且讲课的效果非常好,因此,一开始他便与大家互动了起来。“好,请你们两位把手放下!”苏明阳朝那两名举手的人挥手示意了一下,然后说“刚才通过课堂的一个小调查,充分的看出,大家对小的喜爱程度,也更加证明了小今后的发展前途,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小,不是因为小的字数少就好写,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小和长篇以及中短篇截然不同,必须得精心的
构思,巧妙的谋篇布局,然后再用最精炼的文字把它表现出来,小有大学问!”苏明阳见刚才的互动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大家都望着他一副期待的神情,微笑着说“下面,我就自己在创作小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一下,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大家都知道,虎头、猪肚、豹子尾是写文章的不二法门,小的创作也基本上遵循着这个原则。虎头,就是文章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头,说白了就是要有一个吸引人眼球
的开头。猪肚,就不用我多说了,就是把你要写的东西层次分明纳入其中。豹子尾,就是文章的结尾要给人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苏明阳接着说“现在,小最流行的就是转折式的结尾,让人意想不到,又合情合理,令人沉思。下面,我想问一下大家,你看过的小的结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
是哪一篇?”苏明阳一问,大家便纷纷举手要发言,于是苏明阳点了几个人让他们说说,有的人说她看过一篇叫加尔哥达草帽小的印象最深刻,有人说他看过的一篇叫青春像鸟儿
一样自由的最深刻,也有的人说他看过的一篇叫官司的小结尾太令人震惊了!苏明阳一连叫了五六个人发言,但大家说的这些小除了加尔哥达草帽他有点印象之外,其他的都没看过。但大家既然说到了这些小,那么这些小一定有其独
到的地方。苏明阳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望着大家问道“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莫泊桑的《项链》?”
苏明阳这么一问,台下顿时有很多人大声回答说“看过!”
苏明阳笑着说“好,大家既然都说看过,的情节我就不过多的描述了,虽然《项链》是篇短篇,但是这篇的结尾就是小最精典的转折式结尾。”“大家不妨好好的想一想,《项链》中的马蒂尔德是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庭的爱美的姑娘,她为了参加一个晚会而向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舞会上,她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倾倒。而她的悲惨命运也就此开始,她弄丢了那条钻石项链,她不敢告诉朋友,借债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钻石项链还给了朋友。从此便默默的挣钱还债。十年后,他
还清债务后觉得一身轻松。这才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朋友。而朋友却毫不在意的告诉她,当年借给她的那条钻石项链不过是一条假的!”苏明阳望着大家说“我想这个结尾在大家看这篇时候是绝对想到的,而这个结果却又在情理之中,是合情合理的,而这个结尾一下把这篇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令人沉思……”苏明阳给大家讲小创作,既不能给大家讲理论,也不能讲写作技巧和方法,这些东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别说是40分钟,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讲不透。所以,他只
能讲经验,讲感受,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苏明阳讲完了小创作之后,望着大家说“现在还有一点时间,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下在文学创作中的经验。一共是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要写;第二句话是要写出来;第
三句话是要发出去;第四句话是要再坚持一下,因为,成功往往源于再坚持一下!”苏明阳接着说“要写,就是文学创作必须经常写作经常练习。要写出来,就是你要把构思好的东西写出来,初学写作者写文章往往就卡壳了,接续不上了,很多人往往卡壳的时候就无法写下去了,结果一篇文章就半途而废。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卡壳的时候可把这个地方一笔带过,接着写下面的情节,整篇文章写完后放一放,然后进行修改,卡壳的地方或情节这个时候说不定你有更好的想法。要发出去,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写文章是要在报刊和杂志上发表的,怎么才能提高文章的中稿率呢?”
铁路往事 第343章 高规格
苏明阳望着大家说“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真人真事儿。手机端 m.vodtw.la我认识一个作家,他在圈子里还算小有名气,文章也写得不错。他收集了全国上千家报刊的地址,每写出一篇比较满意的文章,他便把文章送到印刷厂印刷500份,然后分别寄给500家报纸,如果有十分之一的报纸发表了他的文章,去年印刷费他还能小挣一笔,而
最主要的是他的名字遍布了全国各地,名利双收。”
苏明阳说到这里就看到下面有学员举手,他一指那名举手的学员说“请问,你有什么问题?”
这名女学员站起身说“苏老师,我记得文学稿件是禁止一稿多投的,他这么做不是违规吗?”苏明阳笑着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是有许多杂志是规定向其投稿的作者严禁一稿多投,但这只是杂志社单方面的约定,不具备法律效应,而全国的报纸普遍没有这个规定,作者是可以一稿多投的,比如说我吧,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至少投四五家报纸,像人民铁道、辽东铁道报、龙江铁道报,还有城市时报或龙江日报。也经常五报齐发
。向报纸投稿这一条可以明确,是不违规的。”
这名女学员听后说“我明白了,谢谢苏老师!”
这时又有一名男学员举手,苏明阳把他叫起来问道“这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男学员说“苏老师,你说的这个作家为什么要去印刷厂印刷呢,用单位的电脑打岂不是更省钱?”
苏明阳一笑说“我说的是几年以前的事情,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脑,他用的量大,抄写是抄不起的,只能去印刷。”
男学员说“我明白了,谢谢苏老师。”苏明阳见再没有举手提问的了,便接着说“当然,大家写文章投稿的时候不用一下子投500家报纸那么夸张,现在各个单位都有电脑十分的方便,打印出来十份八份的分
别投给比较熟悉的报纸,只要有一两家报纸发你的文章就算成功了!”
大家听到这里顿时热烈的鼓起掌来……等到掌声停了下来,苏明阳说“下面,我讲最后一句话,再坚持一下,成功往往源于再坚持一下。文学创作是一个人的孤独旅行,往往人们只看到了你成功的光环,却不知道一个又一个夜晚挑灯写作。成功只是少数人,而大多数人耐不住寂寞往往半途而废。我想说的是在你看不到希望想放弃的时候,请你再坚持一下,往往就是这个再坚
持一下让你的眼前豁然开朗,让你获得了成功!”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苏明阳说着,站起身来向大家一鞠躬致礼。“哗哗哗……”场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隋冬瑜坐在苏明阳的身边使劲的鼓掌。在苏明阳讲的时候来的梁华听到了苏明阳讲的后半部分,她觉得苏明阳讲得很精彩,也是
热烈的给他鼓掌。
接下来梁华上场给大家讲报告文学的创作。苏明阳凑近身边的隋冬瑜小声说“隋冬瑜,我去趟卫生间。”
隋冬瑜点了点头随后便起身和苏明阳一起出了会场,手向走廊的另一侧一示意说“苏明阳,卫生间以那边走廊最里面往外数的第三个门。”苏明阳点头答应说“好的,我知道了,谢谢!”说着,快步向那边而去。苏明阳其实不是要去卫生间,讲了这么长时间他感觉有些乏,只是想出来抽支烟。没有想到隋冬
瑜这么热情,送他出来还给他指路,他只好去了卫生间,在卫生间里点燃一支烟吸了起来。苏明阳吸完烟后回到了会场,坐在主席台听梁华讲课,如果他不回去就显得太没有礼貌了。虽然梁华讲得很有激情,但她讲的基本上都是理论,让人感觉有些枯燥乏味儿
,苏明阳只好打起精神一直听到她讲完。梁华不能说讲得不好,其实她讲得很专业,也看得出花了一定的时间准备,只是他讲的内容有点不适合这些初学写作者。大家热烈鼓掌的时候,苏明阳一样使劲儿的鼓掌
,为她的认真,为她的敬业!讲完课,隋冬瑜把苏明阳三人请到了她的办公室,同时,她还留下了3名团支部书记,3名团支部书记是两女一男,因为中午隋冬瑜在龙园酒家安排了酒席招待苏明阳他们
,留下他们3人来坐陪。
隋冬瑜笑着说“梁老师、苏老师、林老师,现在还不到11点,你们先坐一会儿喝点茶水,咱们11点10分走去饭店。”三位团支部书记已经把茶水沏好端给了苏明阳他们三人。隋冬瑜转身打开身后的办公柜,从里面拿出三个包装精美的小纸箱,笑着说“这是我给三位老师准备的小礼物,
多功能电火锅,回到家里吃火锅很方便的。”
三位团支部书记已经一人拿起一个送到了苏明阳他们三人的手中。梁华笑着说“小隋,你总是那么客气,不就是讲个课么,还总给我们买东西。”
苏明阳一听梁华这口气,就知道她不一次来电力公司给讲课了,附和着说“是啊,我们就是讲个课,这又拿又吃的,多不好意思。”
隋冬瑜急忙说“应该的,应该的,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大家千万不要嫌弃啊!”
梁华说“小隋,我们不是嫌弃,而是过意不去,谢谢你了!”
隋冬瑜急忙说“不客气,不客气。”
大家又聊了一会儿,隋冬瑜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说“三位老师稍等一下,今天中午我们公司党委张副书记要陪我们一起吃饭,我去他办公室请一下他。”
团委搞一个文学创作培训班,不但安排了酒席,而且还有党委副书记亲自坐陪,规格很高,这是一件很面子的事情,隋冬瑜必须得亲自过去请一下。过了不一会儿,张书记过来和大家见了一个面寒喧了几句,大家便一起下了楼,隋冬瑜准备了一辆金杯面包车,这车能坐11人,他们8个人坐上去还很宽敞。
铁路往事 第344章 建立联系
龙江电力公司虽然归省公司直管,但在龙江也归龙江市委领导,做为公司的党委副书记,张成才也经常和市委各个部门打交道,梁华是宣传部文明办的副主任,他比较熟
悉,上了车便一直和梁华聊着。
隋冬瑜则是和苏明阳坐在一起,自然而然的聊了起来,隋冬瑜问道“苏明阳,最近有什么大作发表啊?”
苏明阳呵呵一笑说“哪有什么大作啊,连小作都没有。这段时间单位和家里的事儿都比较多,没有时间写。”
隋冬瑜说“苏明阳,你现在正是上升期,得多写啊。哎,不对,这个月我还在作家杂志上看到你的一篇呢。”
苏明阳笑着说“这篇是以前写的,刚发出来。”
隋冬瑜说“总之,你得多写,趁着现在的热度把你的知名度再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苏明阳说“我手头还有两个没写完的中篇,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写出来。”
隋冬瑜点头说“嗯,这还差不多!”
李梓雯、孟欣和任晓鹏三人一看张书记和梁华聊,隋冬瑜和苏明阳聊,三人便围住了林秀红向她请教起了诗歌,这是大家共同喜欢的话题,很快就热聊了起来。到了饭店下车进了包房,大家坐下来还是车上的格局,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菜是事先点好的,隋冬瑜他们一到饭店就开始给炒菜上菜。虽然张书记一直和梁华聊着,但是开始喝酒后,他也照顾到了苏明阳和林秀红,分别和他们聊了几句敬了一下酒,他当然向隋冬瑜了解过苏明阳和林秀红,虽然这两个人的职位都很低,但场面上的事情他
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张书记在桌上喝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便借口有事儿先走了,让隋冬瑜一定要陪好大家。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张书记做事还是很人情化的,怕他在桌上大家放不开喝不
好,把宽松的空间留给大家。果然,张书记一走,酒桌上顿时热烈了起来,最欢实的人就是隋冬瑜手下的三员猛将李梓雯、孟欣和任晓鹏,她们轮番的给苏明阳、梁华和林秀红敬酒,当然也不会落下
隋冬瑜的,她们三人得围着隋冬瑜的指挥棒转。
苏明阳、梁华、林秀红几人也热情的交流起来,都是搞文学创作的,有共同的语言,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不多,再加上有酒助兴,场面十分的热烈。梁华与苏明阳喝了一口后说“小苏,以前就听说过你的名字,在新闻里和下面报上来的简报里都看过,还以你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呢,没想到你年龄这么小,而且写
还这么厉害!”
苏明阳一笑说“有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三四十岁的人呢,难道是我写的给人这种感觉吗?”
苏明阳的生理年龄确实只有20岁,但他是重生之人,心理年龄却是四五十岁样子,写出的不免带着那种沧桑的气息,让一些人误会了也正常。
梁华笑着说“那到不是,我没有看过你写的,但市作家协会都专门给你开作品研讨会了,我感觉你应该是三四十岁的人。”
苏明阳哈哈一笑说“看来我应该再老一些!”
梁华说“小苏,听说你是铁路上的,具体是干什么的呢?”
苏明阳说“我是龙江列车段走龙江至蓝岛那趟车的业务员。”看着梁华一脸不解的表情,苏明阳解释道“就是火车上补票的。”“啊!你是走蓝岛车的啊?”梁华对铁路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确实不知道铁路上的分工,苏明阳这么一说她就明白了,听到苏明阳是走蓝岛车的,便笑着说“小苏,以后
要是去蓝岛买不到卧铺票我就可以找你了?”
苏明阳笑着说“没问题,有需要你尽管找我。”
那边的林秀红听到苏明阳是走蓝岛车的业务员,能买到紧俏的卧铺票,也凑了过来说“小苏,以后我要买蓝岛车的卧铺票找你行不行?”
苏明阳一笑说“当然没问题,到时你尽管找我就行了。”刚才和林秀红聊天的时候,苏明阳了解到林秀红原来是育红小学的班主任,后来调到市教委工作,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科员,但林秀红是正牌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而且今年才28岁,以后的前途是无量的。相识于微末,发达之后的关系才能牢固,苏明阳现在结交市里的这些人都是潜力股,等他成长起来的时候,这些人也都成长了起来,所
以,他必须尽心尽力。林秀红一听苏明阳答应了非常高兴,她的父母都是山东人,六十年代到东北来的支边青年,老家的亲戚都在蓝岛、潍坊、淄博一带,父母回老家探亲经常买不到卧铺票,
坐硬板一去一回累得就像大病了一场,因此,听到苏明阳是走蓝岛车的业务员就不顾矜持的立即上前搭话儿。
林秀红急忙问道“小苏,那我怎么联系你啊,给我留个电话吧。”
苏明阳说“我家里虽然有电话,但我总不着家,我把传呼号给你吧,有事儿的时候传我就行了。”
林秀红高兴的说“有传呼机就更好了,你的传呼多少号?”苏明阳把自己的传呼号报了出来,林秀红拿笔记了下来,那边的梁华也记了下来,然后她问道“小苏,你们单位电话是多少号?现在上程控了地方打铁路电话很方便的。
”苏明阳笑着解释说“梁姐,我们单位是有电话,可是我们走车的不像你们日勤工作的人,天天在办公室,我们走车的时候在车上,不走车的时候在家休息,打单位的电话
根本找不到我。”
梁华笑着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我不懂你们铁路怎么上班。”
苏明阳说“我们列车段有干部职工1500多人,大部分都是走车的,每天日勤工作坐办公室的那都是干部。”梁华笑着说“那我就明白了,以后有事儿就打你的传呼了!”
铁路往事 第345章 闺蜜
在酒桌上苏明阳对于她们提出的要求只能满口答应,至于其中的难度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手机端 m.vodtw.la比如说,梁华或是林秀红想要今天的卧铺票,可今天不是苏明阳的班,想要到
卧铺票就有一些难度,但只要不是春节期间卧铺最紧张的时候,通融一下也不是不行。蓝岛八个组,业务员之间相互也有沟通联系,谁还没有个三亲两故的,都有要坐车的时候,赶自己走班的时候那没的说,自己直接就给安排了。如果不是自己的班时,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