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往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封
可能是苏明阳提起她丈夫的事情,何丽敏醉得比较厉害,可神智还算清晰,她对苏明最说:“小苏,今天真不好意思,喝多了让你见笑了,时间不早了,你回去吧,有时间我们再聚。”
“好的,何姐。”苏明阳点头答应了一声。然后说:“何姐,我先把你扶回卧室睡觉吧,不然你在沙发上睡着了半夜没气容易感冒。”
何丽敏知道自己的根本动不了,苏明阳走了她只能爬回卧室,于是点头说:“好的,桌子等我明天起来再收拾。”
苏明阳扶着何丽敏想让站起来,可她的腿怎么也不听使唤,根本站不起来。苏明阳只好说:“何姐,我把你抱进去吧。”
见何丽敏点头,苏明阳一手托着她的腋窝外一手托着腿弯把她抱了起来,何丽敏自然反应下双手搂住了苏明阳的脖子,还好,何丽敏不重,苏明阳把她托进了卧室。
铁路往事 第223章 精品
第223章精品
温软的香体在怀,苏明阳本来就有些意马心猿,再加上他也喝了不少酒脚步也不是那么灵活,在把何丽敏往床上放的时候,脚下一滑,何丽敏的身子直接摔到了床上,同时,他也重重的压在了她的身上。
何丽敏的神智本来就在半清醒半迷糊的状态下,这种极致的压迫感顿时让她意乱情迷,双手紧紧的搂着苏明阳的脖子不放,感受着这种久违了的极致感觉。
虽然苏明阳的状态比何丽敏好得多,可他这年轻的躯体面对这种诱惑也不由得产生了瞬间迷乱,双手不由得动了起来。可不一会儿他就反应了过来停了下来,拍了拍何丽敏的胳膊说:“何姐,你快松开我!”
何丽敏听到苏明阳的呼声也清醒了一点,急忙松开了苏明阳。苏明阳直起身子说:“何姐,你喝多了,快睡觉吧,我走了,把你房门带好。”
“好的!”何丽敏答应了一声。
苏明阳急忙转身出了卧室,他怕再在这儿一会儿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而何丽敏的这种状态是绝对不会拒绝他的。他穿上羊毛衫,套上羽绒服,换鞋走了出去,并把门关上,在外面拉了一下,见门锁上了才放心的下楼。
何丽敏一直睡到早上8点多钟才醒来,虽然是一夜的好睡,身子里的残酒也未全消,感觉头脑还是有些晕。坐在床上想着昨晚的事情,由于酒喝得太多,她记忆有些断片儿,她只记得最后苏明阳把她抱进了卧室,后面的记忆就是一片空白。
想到这里何丽敏的心就是一惊,急忙检查起自己的身体,身上的羊毛衫和羊毛裤穿得好好的,没有动过的迹象。感觉了一下自己的身子,也没有什么异样,这才放心下来。
其实,在何丽敏的心里,她对苏明阳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只是和苏明阳接触之后发现和他很谈得来,对这个长得帅气而且才气冲天的小老弟很是喜欢,几番接触下来更是喜欢,就是喜欢一个小老弟的那样的喜欢,喜欢与他在一起,喜欢和他接触,因为苏明阳太小,她心里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识。发现没有发生不可收拾的事情后,她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下床洗漱,然后收拾昨晚的残局。
苏明阳起床的比较早,今天他要陪李军去参加龙江诗社的年会,醒靠在床上回想了一下昨晚的事情,不得不说,何丽敏这样的成熟女人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好在他控制住了自己及时刹车,他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不得不说,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吃了早饭,8点多一点苏明阳就出门了,来到段里也不过8点十多分钟,他和李军约定的时间是8点半,他来到安全科一看,李军已经来了,正坐在电脑前打印东西呢。
“李哥,来得这么早啊?”苏明阳一边说着一边走了进去。
李军见苏明阳来了站起身笑着说:“是啊,我选了10首诗词,早点来打印出来今天开会带过去。”说着,拿出烟递给苏明阳一支,说:“小苏,抽支烟坐一会儿,我一会儿就打完了。”
苏明阳也没有客气,接过烟先是给李军点了火,然后自己点上,坐到平时抄防火电报的办公桌前,拿起防火电报翻了起来,见没有新的防火电报便问道:“李哥,这些天没来新的防火电报啊?”
李军说:“没有,不过也快了,转过年就要春运了,到时候防火电报得一封接一封的来,每年一到春运都是这样。”
不一会儿,李军把10首诗词都打印了出来,理了一张拿过来递给苏明阳说:“小苏,我昨晚在家一直修改到半夜才修改出来,你看看怎么样?”
苏明阳笑着说:“李军,我对诗词可是外行,只能看看热闹!”虽然他这么说,还是接过来看了起来。
李军说:“文学创作都是相通的,只是创作的形式不同,就算对诗词没有深入的研究,但好坏还是能感觉出来的。”
苏明阳一首一首的看,李军写诗词的水平还是很高的,他看得十分顺畅,看完了之后望着李军说:“李哥,我看完了,就说一下我的感觉吧。”
李军说:“好的,你说。”
苏明阳说:“李哥,我感觉你写的诗词用词精准凝练,意境深远,虽然我对格律这一块没有研究,但我感觉这10首诗词都难得的好诗词!”
得到苏明阳的肯定,李军很是高兴,笑着说:“小苏,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见时间差不多了,李军收拾好的东西和苏明阳一起下了楼。龙江诗社的年会是借用和平街道办事处的活动室召开,和平街道在市里,比较远。两人打了一辆夏利去的,夏利车不到10分钟就把他们送到了,但车费却要10块钱,李军要付钱,苏明阳抢着把钱付了。
苏明阳和李军到这里还不到8点40分,会场里才来了五六个人,都是龙江诗词主事儿的人,社长张天霖也在,一看到苏明阳和李军来了,热情的过来握手打招呼,苏明阳随即把李军介绍给了张天霖。
寒喧了一番后,张天霖说:“小苏,你俩先签到,李军,你照片带来了吧?”
李军说:“张老师,照片我带过来了。”
张天霖说:“签完到你到这边来,我先把你的会员证办了。”
两人签完到,来到主席台处,张天霖已经把李军的会员证写好,接过李军递过来的照片,用胶水粘上,然后拿出龙江诗社的大印盖上,递给李军说:“李军,你的证办好了。”
李军急忙接了过来,连声说:“谢谢,谢谢张老师!”
张天霖说:“李军,你的诗词带过来没有,正好现在有点时间,我先看看。”
“带过来了,带过来了!”李军一边答应着一边从手提包里拿出诗词的稿子,递给了张天霖。
张天霖接过来便看了起来,10首诗词不一会儿就看完了,张天霖说:“李军,你的诗词写得太棒了,首首都是精品!”
铁路往事 第224章 意外得到的信息
第224章意外得到的信息
李军得到张天霖的夸奖心里十分的高兴,急忙谦虚的说:“张老师过奖了,我的水平有限,今后还得向张老师多学习。”
张天霖笑着说:“李军,你太谦虚了,诗词确实写得很好,这10首我都留下,全部纳入这次诗社出版的诗集当中。”
李军急忙说:“谢谢张老师。”
张天霖摆了摆手说:“谢什么啊,我们诗社的原则就是读好诗、选好诗、用好诗!只要是好诗我们都是举双手欢迎的。”
参加年会的人员陆续到场,张天霖忙着接待,苏明阳和李军在会场的后排找到座位坐下,一边翻看着龙江诗社上次出版的诗集,一边闲聊着。
龙江诗社有会员100多名,今天到会的达到了60多人,可见龙江诗社的兴盛。会议按照议程一项一项的往下开,年度工作总结,明年工作计划,发展新会员,成立新一届理事会等等,中间还穿插了一个诗歌朗诵环节,一共3名会朗诵了本人新创作的诗词。
中午会餐采取的是aa制,每位参加的会员交10元钱,这次李军抢着把钱交了,诗社在附近的一家饭店摆了6桌,都是在大厅里,张天霖招呼大家可以随便入座,自由组合,大家纷纷入座,当然,首位那桌是社长张天霖招待作家协会主席苏雷等嘉宾的,大家坐的都后面的几桌。
苏明阳和李军选择坐到了最后一桌,不一会儿,一名中年男子坐到了苏明阳的身边,苏明阳转头看了他一眼,感觉有些面熟,可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了。
中年男子一看苏明阳也感觉特别眼熟,但他很快就想起来了,兴奋的问道:“兄弟,你是蓝岛车上的那个补票员吧?”
中年男子这么一说,苏明阳也马上想起来了,中年男子就是他替业务员那个班和送母亲去鲁东的那名中年男子,因为给他补到了一个下铺,他拿出200块钱感谢,苏明阳根本没有要,最后两人还留了联系方式。于是高兴的说:“对对对,是你啊,我记得你在人事局工作,姓张吧?”
中年男子说:“是的,是的,我是张守业,还说回来请你吃饭呢,可回来一忙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太不好意思了!”
苏明阳急忙说:“没事儿,没事儿。张哥,你也是龙江诗社的?”
张守业一笑说:“是的,我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写写诗词,就加入诗社了,只是工作太忙很少参加活动,今天可算是有时间就来了。我记得你姓苏吧?”
苏明阳笑着说:“是的,苏明阳。”
张守业说:“苏老弟,你也是写诗词的?”
苏明阳说:“不是,我是写小说的,诗社的张老师邀我参加他们年会就来了,对了,还我有同事李军,你们认识一下,他是新加入诗社的。”
张守业和李军握手相互介绍了一番,菜陆续的上来了,张天霖张罗着喝酒,大家纷纷响应,诗人比作家更富激情,喝起酒来也是热火朝天,几杯酒下肚,场面的气氛便火热了起来。
张守业连龙江诗社的活动都很少参加,作家协会那边的活动参加得就更少了,根本不认识苏明阳,得知他是写小说很是惊讶,在他的印象里,铁路上的人都是大老粗,没什么文化,而苏明阳一个小小的列车员还能写小说,这让他有点不敢相信,一想到张天霖能邀请他参加诗社的年会,感到他在小说创作方面成绩应该比较突出,否则也不会请他这么一个铁路上的年轻人参加,因此,喝酒的时候总是拉着苏明阳聊天,想要了解一下。
当他得知苏明阳在作家上都发表过中短篇小说,而且在国内四大文学杂志上还同时发了联网四重奏,顿时对苏明阳刮目相看了。
两人聊得非常投机,苏明阳也得知张守业现在是人事局人事调配科的副科长,而且已经干了三年副科长了,近期很有可能再进一级,虽然市里没有什么事情能求到他,但交好一下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
与张守业聊着聊着,苏明阳突然想起要买房子的事情,铁路的住宅最大是75平方米的,苏明阳感觉75平方米的也太小,想买大房子只能到市里买。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问道:“张哥,你知不知道市里哪儿有卖面积大一些的楼房的?”
张守业不由得问道:“苏老弟,你想买多大的?”
苏明阳说:“怎么也得90平方米以上或100多平方米的。”
张守业说:“100多平方的还真有,只是价钱比较贵!”
苏明阳一听急忙问道:“什么地方的房子?只要房子好,价钱贵一点没什么。”
张守业说:“前些年市里在西小区那地方给市领导盖了两幢独立的住宅小楼,每幢楼只有五层,一层只有两家,都独门独户走单独的楼梯,每户面积都是105平方米的,格局是三室两厅,而且在楼下建了两排带暖气的库房,每家一间,库房都是30多平方米的,不但能存放一些物品,就算一辆小车里面都能停下。”
苏明阳不由得疑惑的问道:“张哥,你是说这些市领导当中有人要卖房子?”
张守业笑着说:“是的,你别急,慢慢听我说。今年市里在河岸区那边又给市领导建了住宅,都是140多平方米的,上秋的时候市领导们就都搬了过去,因此,这边的房子有七八户都要卖,现在还有好几户没卖出去的呢,原因就是价钱太高,带库房一起卖,一楼的最低都要9万!”
苏明阳闻听心里十分高兴,这正是他所要想买的房子,30多平方米带暖气的库房,实际上就是车库,以后他肯定要买车的,车库是必须要有的,9万元钱在大家的眼中很贵,但在苏明阳的心中,这个价钱都便宜到家了。
苏明阳问道:“张哥,我要想买的话得怎么联系他们?”
张守业说:“要卖的那几家都在窗户上贴的出售广告,下面有联系电话,你到西小区那看看,直接打电话联系就行了。”
铁路往事 第225章 说服
第225章说服
苏明阳说:“好的,张哥,一会儿吃完饭我就过去看看。”
张守业说:“你知道市委干部楼的具体位置么?不行的话一会儿我陪你去。”
苏明阳说:“我还真不知道,张哥能陪我去一趟太好了!”
龙江诗社的宴会一直闹哄到下午3点多钟才结束,苏明阳因为要去看房子就没有多喝酒,张守业也是一样,没喝多少。出了饭店,苏明阳让李军先打车回去了,他和张守业一起去了西小区。
如果不是张守业领着苏明阳去,西小区那么大他还真找不到那个地方。到了地方,张守业指着小区四周多栋楼围绕着中间地带的两座小楼说:“苏老弟,这两栋楼就是原来市领导的住宅,但这地方只是原来市领导副职住的地方,正职住的地方都是在市政府附近的独栋的小楼。”
苏明阳一眼就看好了这个地方,两人来到楼前挨个窗户看了起来,两栋楼一共20家,他只发现一楼有一家窗户上贴着出售的广告,虽然苏明阳很不喜欢一楼,可现在出售的只有这一家,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去这家门前敲了门,想询问一下情况,顺便看一下房子,可敲了半天也没人出来开门,看样子这家是没有人了。只好出来把把广告上的电话号码记了下来。
看到苏明阳闷闷不乐的样子,张守业安慰说:“苏老弟,这里大部分人家都搬到新房那边住去了,家里没人很正常,你也别上火,你不是抄了电话号么,一会打电话肯定能联系上。”
苏明阳说:“张哥,我不是找不到人不高兴,而是我不想买一楼的房子,就算没有三楼,二楼和四楼也行啊!”
张守业说:“你想买好楼层啊?哎,对了,我听我们唐局长说过,分管我们局的肖市长的房子要卖,让我们给联系一下有没有买家,肖市长是常务副市长,他家就是三楼,也不知道现在卖出去了没有,等明天上班我帮你问一下,有消息我就传你。”
苏明阳一听急忙说:“好的,张哥,有了信儿你传我也行,直接给我打电话也行。我家电话是6931111。”
张守业说:“好的,我把电话记一下。”说着,拿出电话本把苏明阳家的电话号码记了下来。然后说:“苏老弟,你也先别给这个一楼那家打电话了,明天我问完了之后,肖市长家的房子卖没卖我都打电话告诉你一声,如果没卖,你就买他的房子,如果卖了,你再联系一楼这家不迟。”
苏明阳确实不想买一楼,一楼不安全不说,主要是屋子里太潮了,住一楼闹心事儿比较多,三楼就算贵一些他也要买,于是点头说:“好的,张哥,明天我等你信儿。”
和张守业分手回到家里,正好父亲苏志国和母亲李淑英都在家,苏明阳要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情必须先和父亲商量一下,上次给二姐苏明丽买房子先斩后奏母亲对他老大的不乐意,这次再先斩后奏,母亲肯定不会放过他,何况,这次要买的房子还这么贵呢。
苏明阳坐到沙发上说:“爸、妈,跟你们商量一个事儿呗?”
““什么事儿?””李淑英望着苏明阳问道。
苏明阳说:“我在西小区那看好一套房子,原来是市领导的住宅,105平方米的,还配有一个30多平方米的暖气库房,我看着那房子不错,想买下来。”
李淑英一听儿子要买房子立即坐直了身子,问道:“儿子,你要买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啊?‘’
苏明阳说:“当然是留着以后结婚用了。”
李淑英说:“儿子,你才多大年龄,结婚还早着呢,要结婚的时候再买也不迟啊。”
苏明阳笑着说:“妈,你没发现么,现在的房子是一年一个价,就说咱家的房子吧,买的时候多少钱,现在又是多少钱了?我这个工龄在单位报集资肯定报不上,只能买市场价的,现在正好碰到这么一套可心的房子,就不如趁早买下来,如果等到我结婚的时候再买,肯定会贵好几万元钱的。”
苏明阳说的房子连年涨价这是事实,但李淑英认为他说得有些夸张了,几年时间房子涨个万八千的是事实,涨好几万就不太可能了。于是说:“房子涨价是事实,可也不能几年时间就一下子涨好几万啊,我看你再等等吧。”
苏明阳心里清楚,就算龙江的房子不是那么太值钱,可房价上涨的速度也不慢,特别是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房价翻番的往上涨,现在距离住房制度改革也没几年时间了,这套房子买下来肯定划算,于是笑着说:“妈,就算过几年这套房子涨1万元钱也合算啊,到时省下1万元钱可以买来最好的彩电和冰箱了。”
李淑英终于被苏明阳说动心了,问道:“儿子,你要买的这套房子多少钱啊?”
苏明阳说:“我问了一下,最低9万元钱!”
““啊?这么贵呀!””李淑英一听就提高了声音,然后说:“这也太贵了,咱家哪有那么钱啊?”
苏明阳笑着说:“妈,我手里有钱,不用你拿钱。”
李淑英说:“你有钱也不行,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苏明阳笑说:“妈,这套房子现在看似贵了一些,可这房子原来可是一位副市长住的,房子的质量肯定没的说,还是装修好的。何况还赠送一间30多平方米的暖气库房呢,现在买下来是稳赚不赔,而且以后你们也不用为我结婚买房子的事儿操心了!”
李淑英被苏明阳说得不出声了,苏志国这时候说:“我觉得明阳说得有道理,房子早买比晚买强,就说咱们家这房子吧,才买了几年,价钱已经翻了一倍还多,明阳这么喜欢这套房子,买下来就算不挣也总归赔不着吧?”
李淑英见苏志国同意了,叹了一口气说:“儿子,既然你决定要买了,妈也不拦着你了,妈手里只有3万多块钱了,就都给你拿着吧!”
铁路往事 第226章 一锤定音
第226章一锤定音
苏明阳笑着说:“妈,不用你的钱,我手里的钱够用。你的钱先留着,等以后我结婚时再用吧。”
李淑英问道:“你手里还有多少钱?”
苏明阳说:“还有十多万呢。”
他手里的十五、六万元钱除了这段时间买了龙江药业的3万多元钱的股票,还剩了十二万多。这段时间龙江药业的股票也不好收了,据龙江药业发布的消息,明天公司全力争取上市,受这个利好消息的鼓舞,很多人手里赚着股票不往外放了,只有极少数急需要用钱的才会卖,苏明阳已经把这部分人的股票收得差不多了,因此出卖股票的人越来越少,就算给一元钱也没有多少人再卖了。
李淑英说:“买完房子你不就没钱了么?”
苏明阳说:“到时我这本新书的稿费就又来了,我根本就不会缺钱的,妈,你的钱就留着吧。”
李淑英点了点头,然后说:“儿子,什么时候看房子,到时我和你爸一起和你去。”
苏明阳说:“市人事局的张哥帮我联系呢,明天就能有消息。”
李淑英点头说:“好的,明天我和你爸跟你一起去,好好给你把把关。”
第二天早上,张守业一上班就去了唐局长的办公室,唐局长刚到单位不久,正坐在办公桌后喝茶呢,看到张守业进来了便问道:“张守业,前天我让你写的那个材料写完了没有?”
张守业急忙说:“局长,材料我已经写完了,一会儿就打印出来给你送过来。”
唐局长疑惑的问道:“那你这是?”
张守业急忙说:“局长,前段时间你不是说肖市长要卖房子让大家帮忙给找人么,我是想问一下肖市长的房子卖出去没有呢?”
唐局长一听急忙说:“没有呢,你那有要买房子的人?”
一楼的房子最低是9万元,肖市长的房子是三楼,而且装修得十分高档,用的都是高端的材料,直接要价11万元,这个时代的龙江,能一下子拿出11万元的人还真不多,这房价比普通楼房高出一大截,一直没能卖出去。
肖市长那边已经连续降了两次价,现在都降到10万零5千了,可还是卖不出去。这个情况唐局长最清楚不过了,一听张守业问起这个事情顿时来了精神。
张守业说:“我铁路上有一个朋友要买房子,昨天我还带他去了西小区去看房子,但只有一楼的一家贴着出售的广告,可我那个朋友不想买一楼,说是最好买一套三楼的,我一下子想起你说过肖市长家的房子要卖,于是就过来问一下卖出去没有。”
唐局长一听张守业说铁路上的一个人要房子,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不由得问道:“你没跟说这套房子得十多万元吗,他能买得起吗?”
张守业还真没问过苏明阳这个问题,也没想过苏明阳能不能买得起的问题。但是他从苏明阳昨天的表现上看,应该没什么问题。于是急忙说:“昨天他让我陪他去看房子之前我就跟他说了,那的房子就算一楼最低都9万元钱,二楼三楼就更贵了,可他还是没看上一楼,我说帮他问问有没有三楼要卖的,他答应了,应该是能出得起这价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