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张思淑则倔强地表示非试不可,只见她把头发盘好,俯下身来,那张樱桃小口对着我的嘴就慢慢地凑了过来。
她的嘴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近,到了离我只有
一尺远的距离时,她闭上了双眼,但还是缓缓地向我靠近……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她的脸。除了“漂亮”这两个字,我似乎再也找不到其它的词语来形容这张脸了。
此刻,我的脑子飞速运转……
我觉得我不应该继续捉弄一个如此爱我的女人了,我必须得立即停止这个恶作剧。
于是,我赶紧用双手撑着她的双肩,这时,她的嘴离我只有半尺的距离了。
我喊道:“思淑,慢着!”
张思淑首先是感觉到了我在推她,接着听到了我的声音。
她立即向后抬了抬脑袋,睁开了双眼,问我道:“胡大哥,怎么了?”
我不好意思地说道:“思淑妹妹,我想让你把初吻,留到我们的新婚之夜。”
张思淑红着脸道:“什么初吻呀!我们这是在治病,胡大哥,你不要胡思乱想!”
我实在是不忍心继续骗这么一个善良单纯的姑娘了,我一把把她推开,自己也坐了起来。
我说道:“思淑妹妹,对不起,我骗了你。”
张思淑懵了,问我道:“骗我什么了?你到底有什么事儿瞒着我。”
我说道:“我没受伤,我就是逗你的。但没想到你这么单纯,一下子就被我给骗到了,差点儿把初吻都给我了。”
张思淑是一脸愠怒,一边举起粉拳向我砸来,一边嚷嚷道:“胡大哥,你真坏,你坏死了……”
我任由她的粉拳轻轻地砸在我的胸口,不抵挡,也不避让。
张思淑闹腾了一阵后,红着眼圈看着我,说道:
“胡大哥,你怎么这么坏?
刚才把我骗得我都真以为把你弄残废了,你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吗?”
我知道这丫头是动了情,便一把把她揽在怀里,在她耳边轻轻说道:
“思淑妹妹,你刚才可是亲口说要嫁给我,要侍候我一辈子的哟!
可不能反悔哟!”
张思淑推开我说道:“刚才你是骗我的,所以我刚才说的话也不算数。”
我笑道:
“那怎么行?
一个姑娘家岂能随随便便地说愿意嫁给一个男人?
既然说了,那肯定得嫁给这个男人。”
张思淑又举起她的小拳头向我砸来,我不仅不避让,反而迎了上去。
她的粉拳砸在我的心头,我的心中比蜜甜,顺势我又把她揽在了怀里。
我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思淑妹妹,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嫁给我吧!”
这次张思淑没有推开我,而是依偎在我的怀里,轻轻“嗯”了一声。
我又在她耳边说
了好多情话,直到太阳西下,我才拉着她的手一起下山。
临近我们居住的地方时,张思淑挣脱了我的手,说道:“胡大哥,这里人多,别人看见了不好。”
我知道这小丫头是害羞了,就随她吧。
我们回到了蓝氏那里,晚餐都准备好了。
大家见我和思淑都是安安全全地回来了,都很高兴。
大家边吃饭,王氏、蓝氏及霏儿三个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停地筹划着我与思淑的婚事。
张思淑始终是低头吃饭,也不说话,那三个女的偶尔就一些具体事宜征求思淑的意见。
思淑就更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说:“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问我。”
我和王氏她们几个直觉得好笑。
本来打算第二天就去黑石岭看看的,但张思淑这里好不容易把她稳定住了,还是在锥子山上陪她几天吧。
接下来的日子,王氏、蓝氏及霏儿就开始张罗我们的婚事了。张思淑又不好意思进去掺和,这反而给我提供了便利,我就天天象个跟屁虫似的粘着她。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张思淑总算是心情彻底好起来了。
我便跟霏儿说,我打算去黑石岭看看情况,接下来让她多陪陪思淑。
霏儿让我放心地去,把黑石岭那边的事情处理好了,就回来成亲。刘聚把日子也定好了,就是下个月初九。
我问为什么要定初九,是找算命先生看了黄道吉日吗?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
霏儿告诉我,刘大哥的确是找人看过日子了。至于为什么选初九,刘大哥右没说。如果想知道原因,以后可以去问他。
我算了算日子,今天是十月十九日。明天去黑石岭看看,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我肯定会返回锥子山的,不耽误与张思淑的婚事。
我又跟张思淑说了要去黑石岭看看那边情况的事情,张思淑没说话,但我可以感觉出她心中的不舍。
好在我去不了几天,就得回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天,我便带上罗仁、陈定邦去了黑石岭。
现在的黑石岭可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周定成、刘善荣正带着一帮人在冶炼陨铁。
唐世超、唐耀祖父子在配制火药,还带了几个学徒,这应该是杜黑子安排的。
谭诚正在细心地雕刻铜版,候富贵、陈为俊则在一旁给他打下手。
众人见我和罗仁、陈定邦来了,都围了过来,包括正在房间里雕刻的谭诚他们也出来了。
我们也跟大家打了招呼,闲话了一阵。
接下来,我决定先去看看周定成他们冶炼陨铁的情况。
因为考虑到炼铁废水的排放问题,因此周定成的冶炼设施建在最靠近黑石岭的入口处。这样废水就直接从这里排到了外面的水潭。
虽然也是形成了污染,但在那个时代不算是什么问题,而且我们也没办法研制出污水处理设备。
周定成在前面带路,一一给我作了详细介绍。
按现在的说法,周定成他们大致有三个生产车间。
这第一个是算是冶铁间,里面有一个冶炼生铁的高炉。这个高炉呈圆柱形,直径约一米,高约二米,应该说在当时,这是一个比较小的高炉了。
但因为我们所冶炼的是陨铁,技术要求高,受热要求均匀,因此用这种小高炉反而比较合适。
这个高炉的作用就是将那些陨铁石块和自己冶炼的焦炭放在里面,经过高温加热,将陨铁冶炼成生铁。
在当时一般冶铁都用的是木炭,不用煤,因为煤里含有大量的硫,冶炼的铁只能是废铁。
但木炭燃烧的温度,冶炼普通铁矿石尚可,冶炼陨铁就不行了。
因此,周定成经过实验,用上好的煤先提纯,经过蒸馏,提炼成焦炭。
不过焦炭可是现代的说法,那个年代并没有这一说,周定成他们称这种煤的提纯物为“煤精”。
高炉提炼出的陨铁只能称之为生铁,生铁的含炭量太高,很脆,没有延展性,这只能算是冶炼陨铁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将生铁冶炼成熟铁,也就是一个除炭的过
程。
同样还是有一个高炉,不过这个高炉与冶炼生铁的高炉还是有区别的,首先这体积就小了一号。
另外,它的鼓风口在上面,从上面鼓风下来。
古人为什么把铁分为“生铁”和“熟铁”,这也是一个十分形象的说法。
这个冶炼熟铁的高炉的工作原理就是,先将冶炼好的生铁捶成碎片,和“煤精”一起放入已经预热的炉膛内,风从上面鼓入。
不断升温后生铁被加热到半熔融状态,通过搅拌增加铁和氧气的接触面,可使铁中的碳氧化,温度随之升高,而硅、锰等物质氧化后跟氧化铁生成硅酸盐类物质。
随着碳份降低,铁的熔点增高,凝聚成疏松的团块,最后取出锻打挤渣。
这个不断搅拌的过程,活象是炒生铁一般,既然是炒,炒之前的铁便被称之为“生铁”,炒好的铁便被称之为“熟铁”。
熟铁的延展性好、韧性好,但硬度又不足。
要想打造出精良的兵器,还得继续冶炼。这便进入了第二个车间,这个车间里还是有一个高炉。
不过这个高炉并不是密封的。周定成给我介绍了,这个高炉的作用就是灌钢。
说到这灌钢技术,由来已久,在南北朝的时候已发展成为主流的炼钢方法。
灌钢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将熟铁锻成细条,然后盘成一团(大概类似蚊香),然后把生铁片置于熟铁“蚊香”之上。
或者把熟铁条卷成螺旋状,然后把生铁片塞入螺旋之间的空隙中。
然后用泥封住炉灶,或者是封住铁团本身,开始燃烧加温,直到1200摄氏度以上,生铁熔化。
由于泥封,生铁不会因氧化脱碳,而是变成铁水流入熟铁之间,然后冷却取出铁团锻打,就宣告炼制成功。
这样炼成的钢就兼具了柔韧性及高硬度性的优点。
但灌钢法的原理是让铁水熔化渗入熟铁,使它渗碳。就好像把白糖洒在白饭上面,然后放入锅里蒸,指望米饭从内到外变得一样甜,这显然是十分困难的(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些生活经验)。
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碳分渗入熟铁较浅部位,而冷却后的铁水,成为钢中的高碳部分。
也就是说,灌钢的特点就是含碳量不均匀,难以达到使用的要求。
铁水熔化后会向下流,冷却后造成钢坯下部含碳量较高而上部含碳量较低。
后来,灌钢法不再是主流的炼钢方法,而炼钢主要采用锻打、渗碳的技术。
但周定成认为灌钢法还是有很多优点。尤其是陨铁比起普通铁硬度更高,全部采用锻打、渗碳的技术
不仅费时费力,也不容易锻造出高质量的陨铁。
于是,周定成经过反复研究,改良了灌钢技术。
周定成的方法是,先把熟铁料放到炉里鼓风加热,然后把生铁的一端斜放到炉口里加热。
当炉温达到一千三百摄氏度左右时,炉里生铁不断熔滴,熟铁料已经软化,便用钳子钳住生铁块,努力使铁水均匀地浇淋到熟铁上。
浇淋完毕后,停止鼓风,夹出钢团,上砧锤锻,去除杂质。
一般要重复这一过程两、三次。
通过周定成的改良灌钢法,能够得到渗碳均匀的钢料。然后将所得的钢料继续锻打,制成各种所需要的兵器或半成品。
上次周定成给我和常遇春打造的那两把刀以及张思淑的剑,还有常遇春的铠甲,都是在这个车间制作而成的。
不过当时周定成还是采取的锻打、渗碳炼钢技术,这灌钢的改良技术还是几个月前才刚刚试验成功的。
这第三个生产车间,主要就是提炼“煤精”的。
这提炼“煤精”的过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选煤,就是将采购来的上好的煤,先进行采选,去除杂质。
第二步则是将选好的煤按不同的种类及干湿程度堆放进炼焦炉。
第三步就是在炼焦炉内炼焦,也就是周定成他们所说的提取“煤精”。这炼焦炉比起冶铁的高炉,体积稍大一些。
炼焦的原理就是,将配合好的煤装入炼焦炉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两侧燃烧室加热干馏,经过一定时间,最后形成焦炭。
参观完周定成的这一套生产工艺,我是赞不绝口。
周定成又拿来一把经过灌钢技术打造的陨铁刀。给我的感觉就是比上次的陨铁刀重量轻了一些,但硬度及柔韧性没有太大区别,锋利程度也是很可观的。
我当即要求周定成用这新冶炼的陨铁给张思淑再锻造一把宝剑。毕竟她是女孩子嘛,不适合拿太重的兵器。
周定成满口答应着,并问我是不是也换一把刀,我一想,也可以。
我这功夫太差,那把陨铁刀拿在手里就觉得沉,还是搞把轻点儿的兵器好些。至于我那把,到时给罗仁他们用吧。
我又问了周定成,现在库存的半成品,能打多少兵器了。周定成告诉我今年光顾着做试验了,还没来得及冶炼出多少。
我一想也是,毕竟他这才一年的功夫,成果可是不小。
我想起了上次常遇春的那副铠甲,我是不是也要一副呢?
但一想,又似乎不合适,我又不是天天打仗,在外面到处晃,还穿个铠甲似乎太张扬,也有点异类。
但我们经常在外面跑,不搞点防护用具好象也不行。
我突然想起了《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穿的那件软猬甲。穿在衣服里面,十分地精巧,别人也看不出来,给我来一件怎么样?
于是,我就跟周定成说,能不能用上次给常遇春做铠甲的那块铝合金板子做材料,将其冶炼后拉丝,制成一件类似坎肩的防护服。
也不用袖子,只需护住心脏后背等主要脏器就行了。平常就穿在外衣的里面,别人也看不出来,真要遇见什么危险,一般的兵器也伤不着要害。
周定成思索了半天,直夸我这个办法好。既能起到防护作用,别人又看不出来,穿着也十分轻巧,根本就不影响身体的灵活性,这最适合我们在外面跑的人穿了。
周定成一个劲儿地嘀咕,我是怎么想出这么好的方法的。
其实他哪里知道,我不过就是从小说中看到的,借鉴的别人的方法。真要让我自己去琢磨,我自己哪里想得出来?
周定成表示,他一定尽快赶制。并问我这次什么时候离开锥子山。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雳火球
我告知他这次还得在锥子山待些日子,下月初九,我得跟思淑成婚了。
周定成他们一个劲儿地恭喜我,说我好福气,能娶到朱霏和张思淑这样两个好女子。
不过周定成表示,要赶在下月初九前做好两副软甲是不可能,但做一副倒是来得及。
我便让她先给思淑做一件,到时就算是送给我们的新婚礼物了。
至于我那件软甲和我的刀以及张思淑的剑,下一步再继续制作吧。
我们反正成婚了也得在锥子山待些日子,估计要十二月初才会出发去和州。因为早先已经跟沈大哥说好,年底在和州再会的。
我们到黑石岭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下午了。跟周定成转了这么大半天,天色也渐渐晚了。
黑石岭中总共住着二十一个人,周定成算是这里的负责人。
每隔一天,杜黑子就会派人送给养过来。因此,这里专门有个人负责做饭。
今天我们过来了,周定成特意让那个做饭的小伙子多炒了几个菜。晚上,加上我们三个,正好二十四个人,坐了三桌。
菜虽然不算很丰盛,但已经是很不错了。每人还喝了点酒,晚上黑灯瞎火的,我们就在周定成的安排下,早早歇下了。
明天再去看看唐世超、唐耀祖父子,还有谭诚他们的情况吧。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周定成他们开始着手给思淑制作拉丝软甲了。
我则带着罗仁、陈定邦到处瞎转悠。转着,转着,就转到唐世超、唐耀祖那里去了。
昨天晚上吃饭时,唐家父子就一个劲儿地向我敬酒,他们的确是发自内心地感激我,我也跟他们谈了很多。
进了唐世超、唐耀祖父子的操作间,就见了满地的小罐罐,有的是空的,有的用黄泥封了口,但露出一根引线。
我问唐世超这是干什么用的,唐世超说这是在先祖唐福研制的霹雳火球的基础上,他们父子自己研制的火球。
原来这个已经用黄泥封了口的小罐罐里面塞满了火药、沥青和碎铁片、碎瓷片等,这根引线是用浸了油的麻线。
使用方法就是把这个麻线点燃后,就将这个罐罐向敌人掷过去,或者用小型投石机投过去也可以。
引线燃烧进去后,就迅速引燃里面的火药、沥青等易燃物质,发生爆炸,里面的碎铁片、碎瓷片等就能杀伤敌人。
同时,如果敌人处于木制结构的城楼或者防御工事内,这个小罐罐还能迅速让木头类物质燃烧,起到火攻的作用。
我一听,觉得这个东西不错,这不就相当于现代的手榴弹、手雷吗?只不过是威力小点儿而已。
我提出让他们拿一个出去试一试,看看是什么效果。
唐耀祖便取了一个跟我们一起到了一个较空旷的地方,唐世超则打了个火折子,将引线点燃,唐耀祖用力将这个小罐罐掷出了约三十米开外。
我们立即俯下身,只听见“嘭”的一声,有不少砂土在我们身前不远处落下。
我们走到爆炸点附近一看,地上被烧黑了篮球大一块地方,周围的枯草也被引燃了。
好在现在虽是野草开始枯黄的季节,但这草没干透,燃烧比较困难,我们很容易就将这点小火给扑灭了。
这要是丢进木制结构的屋子里,肯定是能引起大火的。
我对唐家父子研制的这些弹药的爆炸效果还是相当满意的。
唐世超跟我们介绍到,如果是专门用于火攻,可以加大火药、沥青的用量,减少碎铁片、碎瓷片的用量。
当然也可以减少火药、沥青等易燃物的用量,加入一些蒿草等易起烟的物质,在狭窄的地方进攻时,可以达到烟熏的效果。
我一听,这唐世超还真是个人才,现代的发烟弹、催泪弹,他都能想出来。
说起这发烟弹,我忽然就想起,能不能造毒气弹、迷魂弹呢?
里面掺入砒霜类的有毒物质,燃烧爆炸后不就是能发出有毒气体,杀伤敌人了吗?
如果放入曼陀罗花晾干制成的粉末,燃烧爆炸后不就是能发出能致人昏迷的气体,让敌人丧失抵抗能力了吗?
于是,我将这两个大胆的想法说给唐世超父子听了,唐世超父子是一拍脑袋,大叫这个方法妙呀!
并表示马上向周定成及杜黑子请示,购买一些砒霜类的有毒物质,让锥子山送些曼陀罗花来,他们下一步先做试验。试验成功后,再投入批量生产。
我又问他这些小罐罐是那里来的。
唐世超说是他们父子俩自己烧制的,烧制这些小罐罐的土窑离这里还有点远。因为考虑到他们这些小罐罐里装的都是易燃易爆物质,所以不能离有火的地方太近。
我一想,这唐家父子又得配制火药,还得烧制小罐罐,就他们两个人,难以形成规模生产。
我当即提出,让杜黑子给他们加派人手,烧制小罐罐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去做,这制火药及装罐的事情就由他们父子亲自把关。
我问唐家父子,现在制成品有多少,都有些什么种类。
唐世超告诉我,现在的成品总共有三百多个了。大部分都是里面装的是碎铁片、碎瓷片,起到杀伤敌人目的的杀伤火球。
还有约六十枚里面全部是易燃物质的燃烧火球,另有十余枚里面装入了蒿
草的发烟火球。
我让他们父子给这几种火球都起个名字。
唐世超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只说这杀伤火球他的先祖唐福管这个东西叫“霹雳火球”,让他取名字,他也取不好。
唐耀祖这小子见父亲为难,便说道:“胡大哥,你学问好,要不给这几种火球取个名字。”
这话刚说完,唐世超也一个劲儿地说:“对,对,对,还是胡小哥给取名字。”
我想了想说道:“这‘霹雳火球’四个字,叫起来不顺口,不如就叫‘霹雳弹’吧。
那个燃烧火球就叫‘燃烧弹’,那个发烟火球,因为可以发烟熏敌人,就叫‘催泪弹’。
你们马上准备研制的装入砒霜类的有毒物质的火球,如果研制成功了就叫‘毒气弹’。
那个放入曼陀罗花能致人昏迷的火球,如果研制成功了就叫‘迷魂弹’。怎么样?”
唐世超父子,包括罗仁、陈定邦都在嘴里嘀咕着“霹雳弹”、“燃烧弹”、“催泪弹”、“毒气弹”、“迷魂弹”……
都认为这几个名字起得好。
接下来,我问唐家父子,再给他们增加几个帮手合适?
唐世超想了想,说人多了也不行,他们只有两个人懂这个技术。而且他儿子唐耀祖也是个半吊子货,就给他们父子一人配两个帮手,总共派四个人来就行了。
我一想,这没问题,等回锥子山了,立即让杜黑子挑四个精明的人过来。
在唐家父子这里一聊就聊到了中午,吃完了中午饭,我就去谭诚他们那里又看了看。
谭诚和候富贵、陈为俊还有他堂弟谭锦四个人正在屋子里雕刻准备印制至正钞的铜版。
他们原先印制的伪钞都是用的他父亲刻的木版,这木版印刷的和铜版的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但谭诚以前只是跟着父亲学了些手艺,真要让他单独来雕刻,还是让他挺费神的。
好在谭诚十分刻苦好学,先用木版练手,各种面额的至正钞,他都刻过了木版,这屋子的角落里都堆了一堆他已雕刻好的木版。
我随手拿了几块来看,雕工的确不错。
谭诚说,他这是刻第三副铜版了,前两副自己觉得效果不理想,就废弃了。
这些堆在角落里的木版都是雕刻的还算不错的,所以放在这里,雕铜版的时候好做参考。
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这小子还是很努力的。按他这么说,这些堆在这里的木版都是雕刻的不错的,那肯定还有没雕刻好的,那没什么参考价值,肯定是拿去烧火做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