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这么多人?”周兴吓了一跳,连忙远离镜头。
“倒也不是完全为了好玩,也有给大家传播传统文化的想法,只是可能效果一般。”胡杨胡扯道,说这话,他都有点鄙视自己,完全是为了在老前辈面前刷好感呀!
果不其然,陈老等人对他直播的行为立即就接受了。
“这点好,这点好!传统文化不能丢,也不能只有我们玩,亲民化很重要。”





鉴宝直播间 第九十章 方会长
聊着聊着,方会长忽然点名。
“大家静一静,我们协会成立又不少年头,发展到今天,也算是国内排得上号的古玩协会。最近,我们吸收了新血液,一个年仅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实力不俗。人呢!我也没见过,但他今天到我们茶谈会,胡杨,出来跟大家认识一下吧!”
方会长作为省博物馆的馆长,领袖能力是十足的,说话也很让人舒服。
大家东张西望,就看到了一个年轻人站起来。
胡杨没想到,会长会这样当众介绍他,愣了一下,还是陈老他们提醒,才回过神来,连忙站起来,向四周围弯腰施礼。
“大家好!我是胡杨,粉嫩新人,以后还望各位前辈多多关照。”自我介绍很简单,说话干脆利落,同样让人舒服。
方会长也望过来,笑着补充:“大家别小看小胡年纪不大,但实力在我们中也算是强的。昨天,国内出现一件完美的鱼化石,惊艳了整个世界的化石界,就是他发现的。”
胡杨自己都不知道,那件鱼化石,在整个世界的化石收藏界闯出了不小的名头。
连嘴里的食物都变成化石,完美地保存下来,在整个世界都是非常罕见的。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只要行业内有点大新闻,很快就能传遍全世界。
就像那件鱼化石,媒体可能报道不多,但行业内可谓是传得沸沸扬扬。
正是这样,洪老一开始才跟胡杨说,便宜任发那暴发户了。昨天,那家伙跟他炫耀,都不知道多得意,很欠揍。
听到方会长的话,大家微微一惊,看向胡杨的目光稍微变了变。
“运气,运气好点而已。”胡杨谦虚。
方会长好不容易逮住一个有实力的年轻会员,肯定是大肆夸奖一番,就好像是自家的崽有出息,家长都会到处炫耀一样。
“这可不仅仅是运气,我听说,你最近捡漏可不少。”方会长心情非常好。
其实,看到年轻人的加入,他都很开心了,更别说还是个有实力的年轻人。古玩协会,每个省几乎都会有,也会有竞争。
他们省虽然是经济大省,但文化上真干不过江南、中原等地方的省区。
方会长跟hen省的古玩协会会长是好朋友,那老家伙,仗着自己协会有个厉害的小伙子,每次都在他面前各种炫,让他十分无语。
看到这一幕,直播间的人忽然哄然大笑,感觉挺有意思的。还以为这茶谈会很高端,但接触后才发现,很平时聚会差不多,现在更像是刚入学的情景。
忽然,整个茶谈会变得接地气起来。
“哈哈!胡哥的加入,会长好像很开心呀!”
“你们不知道,古玩协会里面,年轻人真的太稀有了,难怪老爷子高兴。”
“传统文化,越来越少人学,没办法!”
“忽然发现,会长很可爱!”
……
茶谈会开始热闹起来,随后,方会长又让大家安静一下。
“还有件事,关于最近冒出来的一种新的青铜器造假手段,我们要警惕的。老陈,你来给大家说说。”
陈老站起来,在省内的这个古玩圈子,他也是有点名气的,不少人都认识他。
他将手中的青铜爵展示,开口道:“最近,我得到一件这样的东西,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虽然说出来有点丢脸,但我确实打眼了。
来,大家都传阅一下,看能否看出毛病来。”
说着,陈老将手里的青铜爵递出去,让大家检查一会。
很多人惊奇地发现,要不是方会长他们已经说明,这是假货,他们都要被蒙蔽了,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破绽。
当然也还是有高手的,一分钟不到,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刚才,小胡也看了,但他只用了半分钟左右,就说这东西有妖气。这还是他事先不知道情况的前提下发现的,不得不说,他是个很细心的人。”陈老也趁机给胡杨扬名。
名声有时候拖累人,并不重要,但有时候它会是一份助力,对你的事业有很大帮助。
果然,这句话,又让不少人高看胡杨几眼。
当然了,也有人会觉得,这是老陈在捧新人,嘴上还没毛的小家伙,能厉害到什么程度?要知道,他们这行,都是靠积累、阅历的。
方会长不管别人怎么想,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件青铜爵,以后,大家需要注意点什么等等,一说就是差不多半个钟。
青铜器在收藏品里面,属于热门的种类,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识,只要是其中有些东西变了,就会牵连很多,所以说得比较多。
大拿就是大拿,胡杨都感觉自己收获良多。
直播间的人则是上了一门课一样,还好,胡杨是不是在直播间开开玩笑什么的,不会显得无聊。
“大致就是这样,大家千万不要大意,据我所知,这种赝品已经在国内爆开,我们省份中招的人稍微少点,首都属于重灾区,有两三个同行因为这玩意已经破产。”方会长对大家说道。
说完这些事,就迎来茶谈会的高潮,就是交流最近收获的环节,有信心的会员,都可以将自己的宝物亮出来。
“我来抛砖引玉吧!这是我上星期得到的一幅画,大家不妨看几眼。”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家开口。
画卷展开,是一幅仕女图。
“仕女画”作为一个概念、一种题材门类、一种规模而论,就目前资料记载,应从唐代开始。其代表画家有张萱、周昉等。他们笔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
胡杨跟直播间的朋友们介绍:“这是我们国家古画很重要的一种类型,著名的画家就有唐朝的周昉、明朝的仇英等人。
最出名的作品,应该就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经失传,现在存世的是唐朝画家的摹本,却也是无价之宝,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算是一个遗憾。
曾经的某个时候,我们太多国宝流失海外,现在国力那么强盛,都还不能接回来。”
话音一落,直播间的观众顿时煞气很重,满族的同胞再次被拉出来鞭打了一大会。




鉴宝直播间 第九十一章 魂瓶
满族的事情先放一边,先看看眼前的画。
“仿的!”有人很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眼前的仕女图,叫浣衣图,就是古代妇女洗衣服的场面,从格局上看,应该是宫廷画。如果是真的话,还是比较值钱的。
要知道,古代宫廷代表帝皇、代表国家,算是最高水准。
所以,古代宫廷流出来的东西都是精品。
华仔偷偷说:“仿的也可能值钱。”
不止华仔这么想,直播间的老观众也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见过胡哥鉴定一幅仿作。只要是古代名人模仿的,那同样有价值,甚至价值更高,得看具体的画家。
“多看,少说话。”胡杨笑着提醒。
在场那么多前辈在,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出风头,有时候太高调也不好,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而且,风头太盛,也容易招引记恨。
此外,那么多前辈在,正好是个学习的好机会。
直播间的观众却不是这么想,尤其是胡杨的忠实观众,都想着胡杨能够在那么多专家面前露几手,最好就是震惊到这些专家的场景,那才有意思。
看直播,不就是想要看点刺激的吗?
“胡哥,那是真的吗?”
“胡哥,跟大家说说呗!是不是仿的,值不值钱。”
……
胡杨看了一会,压低声音:“从画的落款上看,是冷枚的作品。这个画家,可能大家不怎么听说过。但他是清朝十大宫廷画师,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
不过,冷枚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
你们再看看这幅画,笔墨比较粗,不像是冷枚的风格。
所以,它应该是一幅仿作,具体是谁的仿作,大家听听在场的前辈怎么说。我个人感觉,应该是民国时期的仿古作。”
冷枚这个人,在皇宫溜达了大半个世纪,可以说是在宫廷工作时间最长的画家,所以他在宫廷画师里面的地位很高,资格最老。
在场的,几乎都是行家,眼光还是有的。
不少人都能看出问题,但对这幅画的判断却有分歧。有些人认为是名家仿品,有些人则是认为是现代的赝品,不值钱。
这时候,就需要方会长这样的大佬出来一锤定音。
只见他感叹一声:“没想到,我还能看到这幅画。”
嗯?
这话,方会长是以前见过?而且有一定感情的样子,让在场所有人都很惊讶。
看到大家的表情,方会长这才笑道:“这幅画,我以前经常见,是我老师的收藏,有一次家中失窃,这幅画就不知所踪,没想到兜兜转转,让我再次看到。
正如大家所料,它是一幅仿作,是民国初期名家姚钟葆的作品。”
方会长的老师,算是姚钟葆的铁杆粉丝,所以收藏了这么一幅画。他以前跟在老师身边学东西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所以一眼就认出了这幅画。
“胡哥果然厉害,说是民国时期的,就是民国时期的。”
“感觉胡哥的水平,在这些专家中间,也是中上水准。”
“请去掉一个中,好吗?”
……
胡哥的鉴宝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好像都没有看走眼过,相当厉害。
胡杨给大家普及,姚钟葆这个人挺有才气的,江苏人,风流才子一个。不过,这人酗酒如命,最后死在了喝酒上。
“付老先生,这幅画割爱给我怎么样?”方会长最后开口请求。
不管怎样,方会长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再说,方会长也不会让他吃亏,所以之前的那位老先生点头:“没问题!既然会长都开了口。”
于是,方会长花了十万买到手。
直播间不少人惊奇,既然说姚钟葆是才子,有一定名气,怎么他的作品才十万?哪怕是现代的一些画家的作品,都能达到这种价格,有点名不副实呀!
“倒不是这么说,姚钟葆的作品,最珍贵的是山水画,仕女图不是他擅长的。所以,这个价倒也可以理解。”胡杨解释道。
有人抛砖引玉之后,大家逐渐放开,大胆展示自己的宝贝。
忽然,一件物品的出现,让全场冷场,不少人似乎很忌讳。
“怎么啦?”华仔问道。
直播间很多人也不明所以,那件物品,是一件陶制品,但做得真的很精致,是一个瓶子,上面的雕花十分复杂,瓶身布满了各种场景的图案,乍一看,有种震撼的感觉。
想想也是,那么大篇幅的图案,刻录在一个瓶子身上。
“那是一件魂瓶。”胡杨解释。
华仔还是不懂:“魂瓶怎么了?”
胡杨哭笑不得,这些人还没理解什么是魂瓶。
魂瓶有两种作用,第一是用来镇墓,就是将各种不好的恶鬼赶走,不让墓主的尸体受到打扰;第二种是用来引魂,给墓地的主人指引投胎的方向。
“知道魂瓶是什么吗?古人专门用来陪葬的东西。”
“很多文物,不都是坟墓里面挖出来的吗?这有什么?”华仔不觉得有问题,接触过死人又怎样?
有些古玉,甚至是戴在死尸身上的,几百上千年后,被人取出来,还不是照样戴在活人身上?
胡杨摇头:“那不一样,这种魂瓶,就类似现在葬礼上用的纸人、冥币等一样,谁会收藏这种东西?”
得!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过来。
难怪,现场的人一个个都避瘟神一样。
“其实,抛开封建迷信那一套。魂瓶的艺术性还是挺强的,大家也看到了,上面那么复杂的雕花,还有塑造物等,体现出非常不俗的艺术性。
实际上,陪葬品收藏也不是没有,最出名的就是唐三彩。
以前,唐三彩是没有人收藏的,都觉得晦气,不吉利什么的。但现在,多少人因为拥有一尊唐三彩而自豪?”胡杨跟大家说道。
唐三彩的大名,不少人都是听说过,拍卖会上,动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精品,无一不说明其珍贵。
“老李,这种玩意弄到茶谈会来干嘛?晦气!”有人不满道。




鉴宝直播间 第九十二章 心态要崩的老李
最后,还是方会长解围,点评了几句那魂瓶。
抛开那些忌讳的东西,单纯以艺术的角度去欣赏,那魂瓶是挺不错的,也彰显了主人生前身份地位。
“这种东西,做得越复杂,越精美,越能说明墓主生前的身份。”胡杨跟直播间的朋友解释道。
魂瓶的结局是捐给了博物馆,或许也只有博物馆会收藏这种玩意。
老李还有一件宝贝展示,是一个“果盘”。实际上,是一件瓷器,盘子上装着桃子之类的水果。
但做得很逼真,一度让人真以为那就是果盘。
“牛掰!瓷器烧制这么可怕吗?那桃子、苹果和葡萄跟真的一样。”
“瓷器见多了,这样的瓷器还是头一回看到的。”
“胡哥,给大家说说呗!”
……
直播间很多人都觉得,这才是艺术品,应该非常值钱的吧?
“这叫仿生瓷器,顾名思义,就是模仿生物模样烧制出来的瓷器。”胡杨说道。
他告诉大家,这种瓷器的色调形态与真物酷似,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象生瓷在乾隆年间最为盛行,除瓷塑外,还有仿青铜器、漆器、大理石纹盒、木纹盒、织金锦、锦皮书函等,均可达到乱真程度。
“可以说,这是最不像瓷器的瓷器,展现出来的工艺是令人拍案叫绝的。”
胡杨这边作介绍,现场老李的朋友却有点拆台:“老李,还不甘心呐?”
这件仿生瓷,老李身边的朋友都是知道的,是老李花了十多万搞到手的,但被他们鉴定为赝品,估计是还不甘心吧?
听到这话,本就长着一张苦瓜脸的老李更苦了。
他是勉强加入协会的,能力不强,原本就是个业余爱好,加上到了老年才开始接触这行,所以看东西的眼力比较差。
这一两年来,吃了不少亏。还好,他玩得不大,这次花了十多万买这件仿生瓷,就是比较重手的了。
因此,如此能让他甘心?趁着这次机会,请高手帮忙看看。
他的朋友,水平也就那样,老李还抱着侥幸心理,希望是自己朋友看走眼。虽然他不算穷,但十多万也不是小数目。
有人拿起盘子上的一个“果子”,看了一会,忍不住摇头,然后放下,不忍心打击这位满脸愁苦的同行。
“看吧!是不是?破绽太明显了。”老李的朋友无奈道。
直播间的人很失望,原本以为是件厉害的宝物,没想到竟然是赝品,太可惜了。而且,就算是赝品,这么好看,他们也愿意拿来摆设呀!
“难以想象,造假造得那么逼真,成本应该很高的吧?”
“现在的科技,要搞一件一模一样的很难吗?”
“是不难,可那也就没有艺术可言了。所谓的艺术品,就是要手工做的,而不是现代科技合成的那种东西。”
……
方会长这次没有看,因为那么多人都表示是假的,破绽应该是很明显,也就没有必要他出手。
胡杨凑过去,寻宝眼扫了一眼,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见老李一脸的苦大仇深,忍不住问道:“这件瓷器,您多少钱买的?”
这是哪壶不提哪壶?还在人家伤口撒盐?现在的年轻人,真不会看眼色,不少人心想道。
老李看了一会胡杨,发现这个人不是那他开刷的,才如实回答:“十五万!”
“那你要不要转让?”
此话一出,所有人猛地盯着胡杨。都说是假的,你还要?难道,你还以为你比这么多人还要厉害?觉得是真的?
直播间的人同样一脸懵逼,还没搞清楚胡哥的用意。
按理说,那么多高手都看过,真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不是他们信不过胡哥,只是大众心理,觉得那么多前辈都认为是假的,那么,十有八.九就是假的。
老李也是一愣,半晌,才回过神来,迷惑:“你真的要?”
“价钱合适的话。”胡杨点头。
老李认真起来,想了想:“五万怎么样?”
能收回一点成本,那是最好不过了。喊五万的时候,老李还很忐忑,生怕吓跑这个唯一有兴趣的人。
很多人都认为,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能力不足呀!这就都要打眼了。
“五万?可以,转账吧!”胡杨很干脆。
胡杨的干脆得让老李都有点迟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转让?但是,他不敢赌,生怕迟疑太久,胡杨改变主意,所以当场就和胡杨交易了。
洪老皱了皱眉,在他印象中,胡杨是个很沉稳的人,没有十足的把握,可能不轻易出手。难道,那仿生瓷还有什么猫腻不成?
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以为胡杨看走眼。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不好意思开口阻止,毕竟那样一来,就得罪老李了。
方会长有点尴尬,毕竟刚才他才夸奖完这个年轻人,说是自己省年轻一辈的佼佼者。这要是看错,差不多是当众打脸呀!
这时候,他也忍不住认真观察,盘子上的“果子”,确实有大问题,行内人基本上都能看出问题来。
当他将目光转移到盘子,眼睛微微一凝,呼了口气。
此时,方会长看向胡杨的眼神很是赞赏。一般人,见那么多专家都已经做了断定,通常不会再怀疑什么。但这个年轻人不一样,敢于质疑,而且有能力发现问题。
等胡杨交易完成之后,方会长才开口:“刚才,很多人忽略了一些东西。这件瓷器,老李十五万其实不亏的。”
呃!
钱都到手了,您才说这话?老李感觉自己心态要崩。
在场其他人表情诧异,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尤其是那些看了物件的人,感觉自己没看错呀!那仿生瓷是有很大问题。
“会长,详细说一说呗!”有人开口道。
方会长将出风头的机会让给年轻人,看向胡杨:“小胡,你给大家说一说吧!”
胡杨庆幸自己下手快,要是迟一点,其他高手也就发现了。
这时,听见会长的话,也就说道:“仿生瓷没什么可说的,正如大家所见,是赝品。不过,我看中的是这个盘子。”
不少人一听,如同被雷击一样,定在当场。
直播间瞬间沸腾起来,看胡哥在一群老前辈面前捡漏,实在是太刺激了。




鉴宝直播间 第九十三章 一模一样的?
洪老、陈老等和胡杨熟悉的人,都感觉脸上有光,尤其是大力推荐胡杨的洪老,这证明他没有看错人。
胡杨接着说道:“这盘子,应该是明朝弘治时期的黄釉器吧?”
其实,盘子同样很惹眼,明黄色的光彩颜色,想不引起关注都难,只是将它和仿生瓷放在一起,人民的注意力容易被仿生瓷夺走,从而被忽略。
“御用瓷器?”洪老微微一惊。
要知道,古代先民对黄色的尊崇自隋唐以后,黄釉瓷器亦成为皇室的御用瓷器,明清两朝只供宫廷使用民窑不得生产违者重罚。
没有理会洪老,方会长鼓励胡杨:“继续说。”
“先从颜色上看,这种娇黄色是别的时代很难烧制出来的,代表着那时候黄釉瓷器工艺达到最巅峰。
然后,我们看一下釉面肥厚,有橘皮纹,呈凹凸不平之状,底足内为白釉。
另外,胎釉比较细清,器物底部闪青色,盘碗底部的厚度已较永宣器为薄,但还处于半透而为全透的程度。
从这些特征上看,基本上能判断它是弘治时期的黄釉瓷。”
胡杨说完,现场一小阵哗然。
须知道,弘治时期黄釉瓷已近乎完美,也是整个明代黄釉烧制最成功时期,达到历史上低温釉的最高水平。
由于其黄色特别娇嫩,犹如鸡油之色,因此,又有娇黄和鸡油黄之称。弘治一朝黄釉最负盛名,色泽娇嫩,堪称弘治官窑的典型之作。
所以,如果真如胡杨说得那样,这件黄釉瓷盘子的价值将会很高,上百万是肯定的。
“唉!刚才没留意盘子。”
“大意了呀!”有同行看向老李,目光充满了同情,要是他坚持多那么一会,肯定能赚上百万。
“就是呀!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仿生瓷上。”
“说到底,还是我们不够仔细。”
……
古玩协会的这些会员很清楚弘治时期黄釉瓷有多珍贵,哪怕这是个没有款识的瓷器,也弥足珍贵。
1...2728293031...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