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其他人感觉新鲜,也帮忙,没多久就将其完整从岩石中取出,是一条三米多长的古怪鱼类。
“胡哥,您瞧瞧,这值钱吗?”小高着急问道。
胡杨不是太清楚,但寻宝眼告诉他,这是一件价值比刚才那块砚石还要大的宝贝。
“我不太了解化石的行情,但这么完整的动物化石应该很罕见、稀有。”
小高追问:“那胡哥,你收不收?”
“有点意思,但不好定价,你知道,我对……”
没等胡杨说完,小高又说:“一万值吗?”
胡杨愣了愣,他对这个青年的印象还算不错,有点话唠,但品性很好。
“一万肯定不止,你要真想出手,我十万收。但以后要是能卖大价钱,你可不能怨我。”
十万?
别说小高,周围其他人都吃惊地望着胡杨,大老板就是不一样呀!
“不怨,不怨!”小高连忙说道。
十万也相当于开采出一块不错的料子,还不卖,留着过年吗?
“那行,一会喊人帮我抬回去,顺便帮我联络一辆货车吧!”胡杨自己都没想到,这次出来,会弄到这么一大块东西回去。
小高几乎蹦跳着去请人帮忙,将接近四米长、千斤重的大化石搬运回去。





鉴宝直播间 第八十章 价格还可以商量?
又在里面呆了一个多钟,没什么发现,有点闷,宋哥也就带着胡杨、华仔出来。
刚出坑道,华仔就跟胡杨说:“胡哥,有人私信找,说想要收购刚才得到的化石,出价二十万。”
宋哥吃惊,愣在当场。
他本还想问,十万元买那么一块笨石头,不亏吗?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问价,而且翻了倍。
胡杨摇头:“我也还不了解行情,但感觉价格有点低了。等一下,我问问孙哥。”
到他手的宝物,肯定不会那么随便就贱卖的。
此时,村里男女老少都跑来围观,砚石他们经常见,但化石是头一回,而且还是能卖钱的化石。
“看来,小风带了个厚道的老板进村,不错,不错!”上了年纪的老村长频频点头。
要换做其他人,肯定先将这块化石贬得一文不值,然后给点辛苦费,就把宝物弄走。属于那种坑了你,但你还要感谢我的类型。
然而,胡杨不同,小高开价一万,他直接给十万,这不是厚道是什么?
起码,整个村子对胡杨这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都喜爱起来。
哪怕他们知道,最后化石不值这个价,也不会对胡杨产生恶感,毕竟人家都提前说好的。另外,人家赚钱不也很应该吗?
胡杨不厌其烦地和大家笑着打招呼,随后对着化石狂拍了一些照片,给孙志东发过去。
刚才,他已经和孙志东联络过。作为中介一样的存在,孙志东手上掌握着不少买家信息和渠道。
正好,他就认识一位专门收藏化石的山西土豪,煤炭发家,很有钱那种。
才五十多岁的任发从董事长的职位上退下来,让女婿顶上。他是当地有名的煤炭大王,资产上百亿,因为只有女儿一个后代,所以对女婿特别照顾。
很少人知道,他热衷收藏各种化石。
在年轻的时候,他就对化石产生了浓烈兴趣。退休之前,就陆陆续续收藏了几十件古生物化石,有单细胞生物的,也有植物、动物的。
目前,最珍贵的,就是一件恐龙化石,是他花了几百万收购的,可惜并不完整。
最近,他有个想法,就是开设一家私人化石博物馆,免费向世人展示这些化石标本。不过,他觉得还是缺少重宝,希望能弄一两件大的化石坐镇。
当一个姓孙的中间商给他发一组照片,任发马上认出,那是生活于泥盆纪的盾皮鱼,属于中小型的古生物。
最早的盾皮鱼化石,发现于晚志留世,兴盛于泥盆纪,并在泥盆纪末期全部趋于绝灭。
盾皮鱼类数量多,分布几乎遍及全球,而生存期限又相对较短,坚硬的骨甲易于保存成化石。
不过,如此完整的盾皮鱼化石,他真没听说过。别说国内,国外也不一定有。
于是,他立即给孙志东电话:“孙先生,这件作品务必留给我,我可以出三百万。”
“我尽量帮您问吧!但您也知道,这么完整的化石标本,感兴趣的玩家不少。”孙志东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宰土豪的机会。
钱对这些人来说,没什么意义,但对孙志东他们而言,就很有意义,那为什么不多弄一点?
……
正在家中喝茶的宋哥一口喷出来:“三百万?还可以商量?”
华仔同样一脸惊容,但没有宋哥夸张,毕竟跟着胡哥见过世面的,几百万的物件,胡哥又不是没有捡过。
胡杨对自己的寻宝眼很有自信,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所以听到孙志东的消息,没有表现出很意外的表情。
因为还没下播,大家通过直播,也得知这个消息,全都想自闭了。
大伙预料到胡哥不会亏,但没想到赚这么多呀!感觉天天都是上百万进账,看得大家以为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同样是一个脑袋,为毛别人就那么优秀?
“他娘的!我也要去挖化石。”
“兄弟,醒醒吧!埋在地下的都是国家的。”
“主播那么高调,就不怕有关部门带着锦旗和五百元上门?”
……
直播间,什么人都有,不管你做什么,总会有人看不顺眼。
“孙哥的意思,是再提个几十万。对了,这个事就不要说出去,免得小高听了难受。”胡杨说道。
孙志东还告诉他,其实要是在国外,价格肯定会更高。国内玩化石的人还是太少,反而是奇石之类,近些年很火。
宋哥等人点头,他们也就在家里讨论一下而已。
“丫头,你可别到处说。”宋嫂瞪了一眼自己的女儿。
宋颖默默地删掉微信群刚码好的一行字,撇嘴道:“我是大嘴巴的人吗?”
“这块料子呢?”宋哥指着胡杨三十万买来的料子。
刚才,他也认真看过,确实有火燎的痕迹,所以胡杨应该是不会亏了。
“我想着,找个雕琢手艺好的师傅雕琢一番。”胡杨早就有计划,他可不会直接当原材料卖掉。
“镇里有一位厉害的师傅,但很少出山了。一般的材料,他不会动心。”宋哥透露。
“是吗?那明天我们去看看,先将料子完全开出来,然后再去问问。”胡杨得首先检验一下那师傅的手艺,好的材料可不能随便被糟蹋。
现在快傍晚,就不好去打扰人家,打算在宋哥这里住一晚上。
……
市区,张奕华的好心情被破坏,他部门的老大约他出去喝酒,喝了不少,大吐苦水。他们负责的那个项目,前前后后忙了两个多月,就要签约成功的时候,公司有人来摘桃子。
因此,这个项目的奖金是没有了。
“你干脆跟老胡混得咧!”小慧也生气,对老公的公司很不忿。
张奕华虽然有过这个想法,但后来否定了,再好的兄弟,一旦一起创业做事,以后都会发生一些冲突,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另外,不是他矫情,是真的不大愿意做自己兄弟的手下。
“我们老大想拉我们一帮人跳槽。”张奕华没有回应自己未来老婆的话。
小慧心里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刚才那个话题,男人嘛!总会有点挺幼稚的自尊心需要维护。




鉴宝直播间 第八十一章 石眼
农村的夜晚有点无聊,没有喧嚣,才十点钟左右,不少村民已经入睡。
胡杨他们是第一次来,所以宋哥搞点别的节目,带胡杨他们到河边照鱼,表示晚上的鱼特别好捉,只要用手电筒照射,就跟一条呆鱼一样。
果然如此,不到两个钟,他们捉到不少鱼虾,晚上弄了一煲河鲜粥做宵夜。
第二天,宋哥带胡杨他们到镇上去找那位老师傅。
老师傅姓冯,今年已经六十九,但手脚还很麻利,雕琢东西还很稳。据说,他祖籍扬州那边,祖祖辈辈就是玩雕琢的。
到了他这一代,才搬到这里来讨生活,高超的手艺,让他很快在这个镇扬名、立足。
在找冯师傅之前,胡杨他们去了一趟制砚厂,出点钱,让人将料子完全开出来,把外层多余的那些岩石去掉。
当完整的料子解出来,宋哥惊叹:“要是三叔在,肯定后悔得肠子都要青。”
因为他看到了石眼,所谓的“石眼”,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是端砚、苴却砚等独有的特色。
石眼形体圆正或尖长,长在天青或青紫色的砚石上,呈青绿或翠绿略带微黄色,瞳子碧黑,深浅相间。别致者是晕作数重甚至十数重,如果兼有瞳子,看上去活象某种鸟兽的眼睛。
据说,古代起,由于文人的喜爱,长有石眼的端砚石十分宝贵和难得。
“石眼的位置很巧妙,这位先生,可以转让这块砚石吗?我可以出三十万。”制砚厂的老板跟胡杨说道。
显然,是看上了这块砚石。
他们这行有句话,叫端石有眼者最贵。
加上蕉叶白冻,使得这块砚石显得格外珍贵。尤其是解出来后发现的石眼,简直是制砚厂老板近些年来看过最好的石眼。
开价是三十万,他也是怀着捡漏的心态试探的。
“老板,三十万?你这是把我们当外行呀!我做采石工作也有十多二十个年头。先不说石眼,仅仅是这带火燎的焦叶白,就不止这个价好吗?
我们再说说这石眼,是高眼吧?”
你妹的!连高眼都看出,是行家呀!
石眼按其生长位置,分高眼、低眼。石眼出现在墨池顶端正中或偏旁者叫高眼,长在其它位置者称低眼。高眼利于艺术加工,便于鉴赏,可以起到点石为金的作用,非常名贵。
制砚厂老板很意外地看了两眼宋哥,脸色略感尴尬。
“呵呵!这位朋友,本地人?”一听是采石工作的,制砚厂老板就猜测是本地的。
“你说呢?”
“哈哈!那是我唐突了,我再加十万怎么样?”
胡杨很想说:不怎么样!
直播间的观众更是想要大笑,人家胡哥是却那么十万八万的人吗?三十万入手的,就涨了十万,根本不是胡哥的作风呀!
“这位制砚厂的老板是想要笑死我。”
“他是想要捡漏,但也不看看胡哥是谁,关公面前耍大刀嘛!”
“一看就知道,肯定不止四十万。”
“废话!找个厉害的师傅,雕琢一番再卖,价值还能翻一番。”
……
“老板,这块料子我暂时没有转让的打算。倒是你那盆松树卖不卖?看着挺喜欢。”胡杨指着制砚厂里面的一盆还不到半米高的老松树,问道。
此话一出,不仅制砚厂的老板反应不过来,华仔和宋哥,以及直播间的观众都翻了车,实在是胡杨这拐弯有点急。
“胡先生还玩盆栽?”制砚厂老板很诧异。
老实说,他对花木这些没什么研究。事实上,他接手这家制砚厂才两个多月。之前的老板因为觉得这个行业没那么好做,所以就盘了出去。
而那盆老松,自然是上一任老板留下的,他不懂欣赏。
“也不怎么玩,但看着挺有意思的,看着挺老的松树,怎么就长不高?”胡杨笑道。
熟悉胡哥套路的观众们则是觉得没那么简单,有眼尖的朋友,很快就认出,那是黑松。
黑松四季浓绿,针叶二针一束,深绿色,粗硬,树皮灰黑色,鳞状开裂。生长缓慢,枝干横展,树冠如盖,苍劲奇伟。
最近几年,黑松很流行,曾经一段时间有盆景协会的一盆黑松盆景喊出几十万的高价,特别是野桩头,价格更是不菲。
“你们说,那会不会是价值好几十万的黑松?”
“估计差得不远,胡哥说不怎么玩,但看东西的眼力从没有差过。”
“制砚厂老板药丸!”
“捡漏不成,反被捡漏,那就尴尬了。”
……
制砚厂的老板见胡杨不是开玩笑,好像真的看中了那盆松树,于是笃定笑道:“现在这些老松盆栽可不便宜,普通的都要好几千,稍微好点的要几万,十多万的也不是没有。”
既然有人看上,没道理不卖呀!他留着干什么?
不过,价格肯定得斟酌一下的。
他装懂道:“我这一盆,品相可是极佳,出手的话,怎么也得七八万吧!”
“太贵了,盆景展览我也不是没有去看过,这品相的,顶多五万。”胡杨同样在一本正经地胡扯,什么盆景展览,压根没去看过。
可制砚厂的老板却当真,以为胡杨多少是玩过的,懂行情。
刚才,他也只是试探一下胡杨的心理价位而已。
“行吧!当交个朋友,五万就五万。”
别说五万,就是五千他也卖。要真是值钱,上一任老板不会留给他的。
熟悉的台词,再次让直播间的观众笑喷,又是“交个朋友”,完全就是这行的万金油嘛!
从制砚厂出来,手里还多了一盆松树,华仔觉得挺好笑的。
“胡哥,这松树挺值钱的吧?”他问道。
胡杨随口道:“不清楚,对盆景不了解。”
呃!
大家忽然愣住!
不清楚?
那你还花五万买?什么情况?不会真的是给那老板送福利的吧?
“是这花盆值钱?”华仔突然感觉自己猜对了。
胡哥什么最擅长?不就是古董吗?直播间的观众也反应过来。这种情况,之前就发生过,他们还记得那盆翡翠雕件。
然而,胡杨还是摇头,让所有人懵逼了。




鉴宝直播间 第八十二章 灵璧石假山
其实,那老松的花盆是一个陶器,虽然不小,但能值五万?不太可能吧?
“那……为什么?”华仔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
宋哥同样是一脸茫然,搞不懂胡杨看中这盆老松什么,难道真的看老松有感觉?纯粹就是为了一棵老松?只求眼缘,不求它值不值钱?
胡杨指着盆栽里面的一块假山的石头,这块石头,是用来点缀盆景的,让老松显得更加苍劲。
“知道这是什么石吗?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也可以猜,猜中有奖,还是一枚火箭。”胡杨诱导道。
大家瞪大眼睛,问题出在盆景上的假山石头?
只是,那乌漆麻黑的石头,谁知道是什么?认真看的话,还真有点神韵,天然形成的吗?
观众们最期待的环节来了,都打起精神来。
这会,直播间各种答案跳出来,只要大家想到的石头名称都冒出来,稍微靠谱一点的喊太湖石之类,离谱的,连鸡血石都出来了。
拜托!又看到鸡血吗?
“停,停!看到答案了。嗯?名字有点熟,木易?之前是不是答对过?”胡杨很快就看到了正确答案。
大家一听,连忙将公屏发言拉上去,终于看到了木易的答案——灵璧石!
不少老观众回过神来,这位木易不是第一次领奖。大家羡慕呀!这家伙是打算蹲在胡哥直播间发财了吗?
不错,正是晴天家的木易,胡杨记得这位兄弟答对过,拿过奖励的。
木易私信,提出要求,还是老规矩,直接刷给自己家的主播——晴天。这样,晴天得到的更多,没必要转手浪费。
“没问题!说起来,晴天妹子也是我们的熟人。”胡杨说道。
他让华仔去给刚上播的晴天妹子刷了五枚火箭,算是对昨天晴天妹子的支持的回馈,顺便帮她上头条。这个时间段,五枚火箭足以稳坐三分钟。
晴天才刚上播,还没化妆,脸有点肿。
此刻,她是蒙圈的,自己直播间忽然飘起来五枚火箭。
一看,是胡哥的号,她连忙道谢。昨天,她只是送一个131400币的月光之城而已。没想到,胡哥这么客气,今天就回赠了她五十万币的火箭。
华仔解释,这是她家木易争取的。
“木易哥?他又答对了?”晴天吃惊。
木易才在自己主播的直播间发言,奖励只是一枚火箭而已,但胡哥这次送了五枚。
“不管怎样,还是感谢胡哥,也感谢我家木易哥哥,太爱你了。”自己家哥哥,当然是最爱的,毕竟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官。
木易从平民号开始支持她,一直到现在的公爵,花了好几万人民币了。
此时,胡杨在自己直播间解释:“灵璧是安徽的一个县,灵璧石就是他们那边的特产,就和这里的端砚一样,特色产业。
可能大家不甚了解,我们国家自古至今就有观石、玩石的传统。
于是,就出现了观赏石的四大名石,分别是: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灵璧石是四大名石之首。”
灵璧石的珍藏和赏玩称得上是盛名久享。自古以来,的藏石家无不藏有灵璧珍品,有文献纪录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嵋”、赵孟頫的“五老峰”。
而风骚帝王李煜钟爱“灵璧研山”,宋徽宗还为经常把玩的一株灵璧小峰,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镌于峰侧,并钤御印。
有着“天下石”美誉的灵璧石,集质、声、形、色诸美为一身,在渊远流长的中古玩文化中占有主要职位,是古往今来公认的赏石瑰宝。
“灵璧那地方,我去过,一百多公里。不过,在当地,灵璧石好像并不是太值钱,几百元都很多,当时还有人蛊惑我买,但我没上当。”
“哈哈!是没上当,但也失去一夜暴富的机会了吧?”
“讲真,在当地,灵璧石真不太值钱。”
……
胡杨看了后,有点古怪地问道:“兄弟,你什么时候去的?”
“二十年前。”
直播间忽然安静了一下,随即是狂喷,二十年前的事,你也好意思拿出来说?知道二十年前几百块有多值钱吗?
在二十年前,几百元算是挺贵的好吗?
“死骗子,走开!”
“刚才,我真的信了。”
“浪费我的表情。”
……
胡杨哭笑不得,笑道:“二十年前的话,在产地,一件上品的石头,价格不外数十元、上百元,但稍加整理运往外地往往就增值十倍百倍。
现在的话,一件好的灵璧石,你还给几百块,会被人打个半死。
在拍卖市场,精品灵璧石通常都有几十万的成交额,几百万的也不是没有。”
说完,他指着自己盆景里面的那块:“这一块也算是精品,具体能卖多少钱,我还不好说。观赏石这种东西,在某些人眼中就是一文不值,但在特定的收藏家眼中,那就是无价之宝。”
每次胡哥说自己不好估价,通常都不便宜。
大家忽然想到刚才的那老板,想要三四十万捡漏胡哥的端砚料子,这下好玩了,真的应验了大家的猜测:捡漏不成,反被捡漏!
他要是知道,估计得哭晕在厕所。
宋哥一愣一愣的,真的长见识了。忽然发现,石头真的值钱。他们家乡的砚石,还有眼前的灵璧石,以及刚才胡杨介绍到的其他石头。
“走,去找冯师傅,他老人家很早起的。”宋哥说道。
实际上,老人基本上都是早睡早起,睡眠时间也比较少。
很快,胡杨他们看到了冯师傅,是一位很精神的老头,穿着质朴的背心、大短裤,脚下是一双人字拖,手里拿着一柄葵扇摇着。
这造型,分明就是社区的老大爷呀!
有扬州的观众直呼不能直视,老大爷已经被广东人给同化了。
“咦!灵璧石?我瞧瞧。”
冯师傅目光一下子落在盆景上的灵璧石,显然是识货的人。也不奇怪,人家毕竟是跟石头打交道的,应该见识过很多石头吧?




鉴宝直播间 第八十三章 交换
“老爷子,认识这宝贝?胡兄弟刚得到的。”宋哥开口道。
冯师傅瞥了眼宋哥,没有回答,暗道:你这不是废话吗?我都说灵璧石了。
胡杨将盆景放下,让老人家观赏,还恭敬地打了个招呼。
冯师傅对胡杨微微点头,对沉稳的年轻人很有好感:“小伙子不错,料子不错嘛!”
这些人带着料子上门,他就知道什么事。不过,一般的料子,已经不能吸引他。主要还是上了年纪,精力跟不上,所以只能遇到好料子才出手,平时都是养精蓄锐。
差不多玩了一辈子的端砚,他就扫一眼,便看出那是一块好算不错的料子,称不上顶级,但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尤其是那石眼,很有灵性,好像真有个眼睛放在哪儿一样。
“运气还行。”胡杨谦虚道。
冯师傅将目光转到灵璧石上,假山状的灵璧石令人惊叹,不仅能看到山上的怪石嶙峋,还能隐约看到山上的树木,最神奇的还是一头老虎蹲在树下的巨石。
灵璧石以其质、形、色、润的独奇特征和瘦、皱、漏、透、丑、悬等千奇百态的丰富变化,而备受古今中外赏石界的喜爱。
1...2425262728...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