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拐个王爷去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花
李氏和陈志义也听说了重考的事,都鼓励七郎这次一定能考上。
“春生哥这两天在家休沐,要不叫他来给七郎讲讲?”陈莲儿小声道。
虽然黄春生做过的一些事让陈莲儿心里也不痛快,但她始终对黄春生还放不下,黄春生算是她的初恋,女孩子对初恋总是最难割舍的。
尤其是这个年代,女子从一而终是美德,认定了一个就一辈子都是这一个。
况且黄春生好歹是秀才,秋天就要靠举人,由他给七郎补习估计会事半功倍。
七郎却沉默了,陈志义和李氏也都没说话,气氛有点尴尬。
让黄春生补习是没问题,但是种地时候他的所作所为,让陈家众人心里有了芥蒂。
本来陈果儿一家对他的印象都很好,但是通过种种的事,他们有点心凉。
陈莲儿也十分尴尬,她是好心,可看着家里人都这样,她心里也不好受,抿了抿唇垂下了头。
七郎就有些愧疚,不喜欢黄春生是一回事,可因此让陈莲儿伤心,他也不想。
“春生哥马上就要考举人了,时间精贵,不能因为俺这点事老麻烦他。”七郎安慰陈莲儿。
李氏和陈志义也跟着找补,“可不呗,人家前程要紧,也不能因为咱们的事耽搁人家不是?”
陈莲儿扯了扯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她明白家人是不想她难过,同时也明白了家里人对黄春生的看法。
她不怪家里人这么想,可也不能怪黄春生,到头来连她自己也迷茫了。
一夜无话,翌日,陈果儿又去了镇上,短短一夜的时间,事情又有了新的进展。
孙亭长因为收受生员们的贿赂,已经被革职查办,因为贪墨的款项巨大,家里也被查封了。
“听说从他家里搜出来的银子至少好几千两,装了几个大箱子抬出去。”
“光是一次童生试就收了这么多?”
“那哪能,肯定还有别的,当官的哪有一个干净的?”
仙客来里,人们交头接耳,不少人都在议论这事。
酒楼、饭庄、茶馆这一类的地方,本就是人群汇集的地方,五花八门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茶余饭后扯显白的大有人在。
不光是女人喜欢拉家常,在这里,男人亦如此。
也因此陈果儿想打听点消息,甚至不需要派人出去,只需要坐在铺子里就各种各样的消息都能听到。
当然消息的可靠程度另说。
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陈果儿就听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有的说孙亭长被带走了,关到了县衙门。
也有的说他还在家,只是家里的东西都被查抄了,孙亭长本人被勒令不许出门,等待朝廷上的批文下来再做处理。
还有的说孙亭长畏罪自尽。
总之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无风不起浪,孙亭长经此一事,怕是再难兴起什么风浪了,这一点陈果儿倒是很满意。
这时候,李二狗跑进来,说衙门口已经张贴榜文,十日后重新举行童生试,这次由于县令亲自监考。
“这倒是个好消息。”陈果儿面露笑意,晚上得赶紧告诉七郎……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901章 大人投缳啦
陈果儿当晚回家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七郎以及全家人。
李氏等人听了都大喜,孙亭长左一次右一次的害他们,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呐,更何况是他们?
以前不过是没有能力反抗罢了。
“这下可好了。”李氏高兴的只拍大腿,“晚上包饺子。”
陈志义听了也挺开心,前些日子孙亭长害的他们差点两度搬家,又差点害的七郎背上调戏张大善人小妾的罪名,万一成真的话,七郎这辈子都完了。
前几天七郎被打的到现在还不能下炕,陈志义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疼的紧。
眼下孙亭长恶贯满盈,他也打心眼里开心。
七郎就更是不用说,之前虽然被放出来,可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眼下总算是出来了。
唯有陈果儿还是有点担忧,毕竟那些都只是道听途说,她也曾让李二狗去打听过,可衙门大门紧闭,什么风声也没打听到。
孙亭长一日不离开锦阳镇,他就还有翻身的可能,到时候……
他怕是不会放过陈果儿一家。
只是这些话陈果儿没说,于事无补,图让家里人担心罢了。
李氏说做就做,当晚就包了饺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前。
七郎屁股上的伤还没有完全好,只能斜靠着吃饭。
陈志义心情大好,把烧酒拿出来,跟李氏一人倒了一碗。
陈果儿家这边一派喜气洋洋,另一边锦阳镇的衙门里却是一片紧张肃然。
孙亭长脸色铁青的坐在椅子上,一把将桌上的茶杯和点心全都扫落在地上,手攥着拳头,重重往桌子上一锤。
该死的于县令,分明是针对他。
当官哪有不贪的,别说是他,就是于县令不也是这样吗?
甚至他贪的更多。
冯捕快和范师爷站在一边,此刻衙门里正是多事之秋,下人们有不少都跑了,只剩下几个比较忠心的留下来。
孙亭长发怒,下人们更是不敢靠近一步,也只有冯捕快和范师爷两个人敢靠前。
冯捕快是孙亭长的小舅子,之前被陈果儿用计关进了大牢,当然孙亭长是他姐夫,关和没关也没什么区别,他依旧行动自如。
只是不能大摇大摆的上街罢了。
范师爷是孙亭长的亲信,从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就一直跟着他。
“姐夫息怒。”冯捕快凑到跟前,避过满地的瓷器碎片,来到孙亭长跟前,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孙亭长抬眼,若有所思。
孙亭长和于县令是一起赴任的,两人之前关系也还不错,于县令又是他的直属上司,孙亭长也没少“孝敬”他。
之前一直很好,直到前几天赵九来过之后。
而那天陈果儿莫名其妙的叫了翠花出来,当时范师爷也在场,他将翠花和于县令的不对劲也都看在眼里。
当时也没觉得怎样,事后想想说不定关键症结就在这,范师爷把这事跟冯捕快也说了。
“把她叫来。”孙亭长沉吟了下,让冯捕快把翠花叫来。
很快的翠花到了,在范师爷的言语恐吓,冯捕快的武力威胁下,终于说了实话,“于县令有一本账册在我这,那是他之前在闵海县的黑账……”
孙亭长几人眼睛一亮,有了这个,就不怕于县令再对付他们。
冯捕快把翠花带下去让人看住,又回来跟孙亭长和范师爷几个人凑在一处,三个人研究了大半夜,总算敲定了一个方案。
“小二,你马上带着账本去京城,偷偷从后门走,切记不可被人发现。”孙亭长对冯捕快道,他的小名叫冯二,“你到了京城先不要轻举妄动,等候我的命令行事。”
冯捕快点头,把账本揣在怀里,“姐夫你放心,有我在,就有账本在。”
“不可饮酒。”孙亭长不放心的又叮嘱道,冯二平时最喜饮酒,好多次都因此误事。
冯二再三保证绝不会耽误事,带着账本趁夜离开了。
孙亭长又转向范师爷,“我即刻修书一封,你想办法交到于县令手中,切记不可被第三人知晓。”
范师爷点头。
孙亭长提笔刷刷点点的写下了一封信,交给范师爷,看着他离开,才长长的出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于县令,就凭他也想对付自己?
痴心妄想。
有了这本黑账,往后于县令不但不敢再拿他如何,甚至还得帮他在锦阳镇立稳了脚跟。
夜已深,孙亭长连日来忧心忡忡,也没正经吃饭,此刻心头大患除去,顿觉腹内空虚。
叫了下人进来,把地上的碎片收拾过去,又让人备好了酒菜,准备好好吃喝一顿。
下人应是离开。
孙亭长合眼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心中仔细将所有的一切盘算一遍,觉得没有任何疏漏。
身后的窗棂传来些微的响声,孙亭长以为是春夜里有风刮过,也没在意。
突然身后汗毛竖起,转头就看到一个黑衣蒙面人正站在后面,在他身后的窗户被推开,蒙面人手里还拿着一根麻绳。
他整张脸都罩着黑纱,只能看到露出的两眼发出森冷的光芒。
孙亭长汗毛发炸,心中大惊,“你……”
是谁?
下一刻眼前一阵缭乱,就见黑衣人手一抖,一条麻绳已然套在孙亭长的脖子上。
孙亭长四肢乱蹬,再没机会发出一丝声音。
仅片刻后,就一动不动了。
黑衣人手脚利落的把麻绳抛到上空,拴在房梁上,打了个死结,又把早已经气绝身亡的孙亭长挂上去。而后一纵身消失在夜幕中。
前后不过片刻。
一阵风过,被吹开的窗棂发出噼啪的响声,下人备好了酒席回来,却见孙亭长已经上吊自缢,顿时发出惨叫声。
“大人投缳啦……”
凄厉的惨叫声在夜里传出去老远。
与此同时,偷偷拿着账本企图从后门溜走的冯二,刚溜出来就被人割断了喉咙,而他怀中的账册早已经不翼而飞。
另一边,范师爷也投井自尽,怀中的信同样被人搜走。
夜幕下,衙门后门外的树林里,三条黑烟窜过来,互相一点头,解开树上的马匹,在夜幕的掩护下打马而去……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902章 给赵九写信
隔天就传出孙亭长畏罪自缢的消息,这次不再是捕风捉影,而是切切实实的。
衙门口白幡高挂,孙亭长、冯捕快、范师爷三具尸体被放在地上,身上盖了白布。
围观的人指指点点。
所有人都知道孙亭长收受贿赂,上面查下来,他畏罪自缢很合乎情理。
范师爷是孙亭长的幕僚,孙亭长很多事他都参与其中,孙亭长倒台,他自然也好不了,投井自尽也很正常。
至于冯二,他本就是在押犯人,有人说他是越狱时不小心摔断了脖子。
人们议论纷纷,虽然也有人心存怀疑,却不会说什么。
孙亭长几个人本就是罪大恶极,不得人心,况且他们的亲眷都不在这里。
孙亭长倒是有几房小妾在,只是除了翠花被人看起来之外,其余的几个早就趁夜逃走了,也没有人去追究。
人们闹哄了一阵也就忘了。
阳山县派了捕快来处理孙亭长的事,于县令也亲自来了,毕竟是朝廷官员,虽然孙亭长官不大。
出了这种事于县令必须亲自出面,一方面处理锦阳镇的后续事宜,一方面也要安抚本地百姓……
此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赵九,正坐在中军帐,翻看着手中的军机密函。
六子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尾指大小的竹筒,来到赵九跟前,躬身施礼,“九爷,锦阳镇密报。”
说着将竹筒打开,抽出里面的小纸条,双手送到赵九跟前。
赵九接过纸条,上面一行小字:孙怀仁等三人均已处理干净。
赵九将纸条燃尽丢在一旁。
孙亭长伏诛正是他派人做的。
本来这件事之前就打算做了,只是陈果儿说了她有其他的办法,赵九不忍打消她的积极性,临走之前派了几个人随时盯着孙亭长那边的情况。
这几天锦阳镇发生的一切,随时都有人飞鸽传书到赵九手中。
如果一切顺利,赵九的人就暗中撤回,一旦发生意外,随时解决后患……
陈果儿刚到铺子里,就听说了孙亭长的事,一时间也十分惊讶,“畏罪自缢?”
她觉得孙亭长的底牌还没有打完,不应该这么快就落幕,可能还要周旋一段时间,陈果儿也做好了准备。
却没想到他就这么死了。
陈果儿感觉有点玄。
“你确定看到的人真的是孙亭长?”陈果儿问李二狗,他说他亲自去看过。
李二狗点头,十分确定,“还有范师爷和冯捕快。”
冯捕快?
陈果儿一时间没想起来,是李二狗提醒才想起来那是孙亭长的小舅子,没想到也这么没了。
对于孙亭长的死,陈果儿没什么感触,却也松了一口气。
“听说于县令不会在这长待,过几天就会有新的亭长来上任,不过只是暂代,直到朝廷派下接替的官员。”李二狗道。
陈果儿点头,于县令身为县令,自然不可能长在锦阳镇,他又不可能两头跑,找个人代理锦阳镇的事也是正常。
对于孙亭长的死,陈果儿没什么感觉,只是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孙毓秀。
当初孙毓秀为了对抗孙亭长,不惜自毁名节的事还历历在目,只可惜她选错了人,错把芳心付在心有所属的三郎身上。
以至于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当初她走的时候,还是陈果儿帮忙雇的马车,以及派了两名伙计去送她。
伙计早已经回来了,陈果儿也知道了孙毓秀到了姥家,听伙计说她姥家待她不错,她应该会很好吧?
孙亭长再不好也是她的亲生父亲,不知道她会不会赶来奔丧?
陈果儿胡思乱想着,一会又想到了孙亭长的死,虽然陈果儿跟孙亭长接触不多,但是她感觉孙亭长不会是畏罪自缢的人。
这背后会不会有人动了手脚?
陈果儿突然就想起来赵九。
七郎被放回来的那天,陈果儿在乾园里听到他让六子暗中做了孙亭长,只是当时被她阻止了。
她不想他因为这事被牵扯上。
不是有多担心赵九摆不平,而是没必要。
不过现在孙亭长突然死了,陈果儿越想越觉得是赵九做的。
想着想着,就拿过笔给赵九写了封信,写好了之后,陈果儿让人备好了马车,亲自去乾园把信交给了赵管事。
“姑娘放心,我一定会尽快交到九爷手中。”赵管事又请陈果儿进去坐。
陈果儿摆手,赵九不在,她也没必要进去,客套了两句离开了乾园。
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下午了,这会天也快黑了,陈果儿就直接回了谢家窝铺。
路上想起农场不知道盖的怎么样了,陈果儿从刚开始盖的时候去看过一次,之后就再没去过,一直都是陈志义负责。
此刻她也想去看看。
“刘叔,从后山绕路过去。”陈果儿掀开车帘对老刘道。
老刘本来就是赵九送给陈果儿的,只是因为前些日子去送老宅的人去京城,赵九才让赵琦给陈果儿赶车。
现在老刘回来了,自然还是他负责陈果儿的出行。
“姑娘要去农场看看?”老刘道,他知道农场在后山那边,陈果儿想从那走,自然是要去看农场。
陈果儿说是,又问了老刘最近怎么样。
老刘辛苦送老宅的人去京城,临了还被退亲,陈果儿担心他想不开。
不过陈果儿显然是多心了,老刘并不是少年郎,早过了为爱情出生入死的年纪。
况且他和万彩莲之间也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万彩莲长的不丑,老刘也就答应了。
失落是有一点的,倒也不至于多严重。
陈果儿见他谈笑风生,也不像是装的,就放心了。
赵家庄离谢家窝铺不远,没多一会就到了,远远的看到一大帮人在忙忙活活的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唠嗑,十分热闹。
庄稼汉子没什么心机,说话也习惯了大嗓门,隔着老远就能听到说笑声。
对于他们来讲,每天有银钱赚就很开心,那就代表着全家老小不用挨饿,他们有他们的幸福。
陈果儿看着这一切也很满意,本来不需要干活到这么晚,天黑前就收工。
但是陈果儿家不拖工钱,伙食又好,人心都是换来的,大家伙也乐意多卖力气……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903章 英雄救美
陈果儿赶到的时候,看到陈志义也正在跟着大家伙一块干活,虽然现在外面都叫他四老爷,但是陈志义从来没拿自己个当老爷看过。
在他心里一直把自己个当成个庄稼汉,只不过他运气好,有个好闺女,多赚了些银子罢了。
此刻陈志义把丝绸的褂子脱下挂在一边,穿着里面的短衫裤褂也跟着众人干的热火朝天,用李氏的话讲,他这个人就闲不住。
有人看到陈果儿来了,也纷纷打招呼,陈志义也直起身子,问陈果儿咋来了?
“正好去那边办点事,回来想着农场这边,就过来看看。”陈果儿道,随即又说陈志义怎么把外套脱了,“娘看着肯定说你。”
春寒料峭,尤其太阳快落山了,辽南府又地处北方,还是很冷的。
“没事,一干起活来就热了,再说这好料子怕刮。”陈志义抹了把头上的汗,接过陈果儿递过来的衣服套上。
陈果儿来了,陈志义也就不再干活,反正也不差他一个人,就和陈果儿在农场四周转转,也顺便看看进度。
这些日子虽然经过了忙碌的春种,但工程却丝毫没落下,陈果儿家工钱及时,待人厚道,伙食又好。
农场的雇工们也都效法作坊那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忙活这边,当然晚饭也在陈果儿家吃。
对此陈果儿家自然是没意见,农场早一天盖好,他们就可以早一天完工。
只是苦了李氏,本来作坊的雇工就有三十四人,再加上农场的几十人,足足一百多人在陈果儿家吃饭。
好在有罗老五媳妇等一大帮媳妇们帮忙,李氏倒也没太累着。
“差不多了,再有个十天半拉月的,就该完工了。”陈志义指着远处砌的差不多的院墙,“到时候俺订的那些牛羊啥的,还有猪,都能挪过来,过年地里的粪肥也不愁了。”
今年种地的时候,要不是陈果儿出了个主意,去挨家挨户的收粪肥,地都差点种不上。
没有粪肥的地就算是上等地,也打不出多少粮食,陈志义曾经为此很是犯愁。
“不光是粪肥,往后等咱自己个家的猪牛羊养大了,就不用再去买肉了。”陈果儿也笑道。
买粪肥要不了多少钱,但是买肉可就不一样了,两个铺子里每天都要卖出去几百斤肉,这还不算家里这边的。
单是这一项,就能省下一大笔开销。
陈志义骨子里是庄稼人,自然看待事物都是以庄稼人的眼光去看。
陈果儿已经算是买卖人,所以她看的更多的是利益。
“除了农场,荷塘里多放点鱼苗,到时候铺子里再上个鱼锅也挺好的。”陈果儿道。
在现代就有鱼头锅,而且他们家的铺子里也卖鱼丸,鱼肉自然是少不得的。以后自己个家养鱼,照样能省下一大笔开销。
爷俩转了一大圈,陈果儿看着太阳已经落山了,就说该回家了,让陈志义也一起回去,“娘肯定做好饭了,一块回去吧。”
自从家里盖农场之后,陈果儿她们吃饭的时候,陈志义都在农场忙活,很少和她们一块吃饭,都是晚上回来李氏再把饭菜热一下给他吃。
陈志义看了眼远处干活的人们,“你先回吧,俺再待会,等他们一块回去吃。”
一百多人都在陈果儿家吃晚饭,别说是坐着了,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又不能去院子里吃,就只好分开来。
作坊的雇工们先吃,吃完之后他们干活,农场的工匠们再去吃。
陈志义平时都是和他们一块,也不好自己个先回去。
陈果儿说那也行,又让陈志义别太晚了,然后就上了马车先回去了。
因为是从后山回来的,自然要经过村子里,马车一路前行,突然停了下来。
陈果儿猝不及防,差点撞到车壁上,还没等掀开车帘,就听到外面传来骂声。
“你个败家娘们,一天天的就知道偷懒耍滑,家里的活计放着不干,跑去给别人干活,相中人家有老爷们了咋地……”
“人家老爷们再好能瞧上你?丧门星,克死了自己个爷们不算,还想祸祸别人咋地……”
“俺是做了啥孽,娶了你这么个扫把星回来,克死了俺儿子……”
陈果儿眉头紧蹙,自从老宅搬去京城后,她已经很久没听到骂人的声音了。
眼下这中气十足的动静,竟然丝毫不输秦氏。
陈果儿掀开车帘,就看到铁柱媳妇正缩着肩膀坐在地上哭,旁边站着一个老太婆,手里拿着烧火棍正要往她身上招呼。
刚才铁柱媳妇正是跑到了马车跟前,才迫使他们停下的。
老太婆不是别人,正是铁柱媳妇的婆婆。
陈果儿大惊,以前秦氏是爱骂人,但却从来没动手过。
陈家有家规,不允许打老婆。
秦氏也从来没动手过。
可眼下铁柱媳妇的婆婆,竟然要打她,那根烧火棍有小孩手臂粗细,打在人身上少不得受伤。
怪不得以前总看到铁柱媳妇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都是被这老太婆给打的。
陈果儿正要阻止,就听到一声暴吼,“住手。”
说话间,就见老刘一下子从马车沿上跳下去,一把抓住了铁柱媳妇婆婆的烧火棍子。
老刘常年习武,又膀大腰圆的,稳稳的抓住烧火棍,铁柱媳妇的婆婆根本挣脱不开。
1...258259260261262...6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