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王爷去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花
“照说九爷这人才是没得挑,咱果儿别说找个这样的,哪怕找个比这差一大半的都挺好的。”李氏叨咕着,“可就是这门第……”
除此之外,李氏更担心的是陈果儿曾经跟小十三有过婚约,虽然退了亲,但镇北王府是啥样人家?
人能接受这条件的?
李氏说的这些也正是陈志义担心的。
“俺跟九爷都说了,九爷说这都不算事,都交给他办就成。”陈志义道。
尽管赵九这么说了,李氏还是担心不已,赵九再能耐,还能越过他爹去?
“你就别瞎合计了,还是等果儿回来先问问她是啥意思,要是果儿真不乐意,那咱说啥也不能答应。”陈志义道。
他们就是普通的庄户人家,也从来没有过攀结权贵的心思,在他们的心里,几个孩子是最重要的。
只要孩子们乐意,他们也乐意。
“俺和你爹肯定啥说的也没有,这事关键看你。”李氏也把她和陈志义的想法跟陈果儿说了,“你爹也说了,要你真不乐意,俺跟你爹拼着得罪九爷,也回了这门婚事。”
再说赵九只是提前给陈志义透个话,按照他的说法是暂时不定亲,等到陈果儿十五岁及笄的时候再定亲和成亲一块来。
要是陈果儿真不乐意的话,李氏就打算提前给她找人家,赵九总不会还来抢亲吧?
李氏的话说的陈果儿的心里暖暖的,难得他们这么看轻权势,把儿女放在第一位。
“娘,你就放心吧,我自己的事我会处理。”陈果儿道:“再说九爷对我挺好的。”
李氏紧盯着陈果儿的脸,看她不像是勉强的样子,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其实白天的时候,陈莲儿也跟她说了陈果儿的事,“俺瞅着果儿对九爷也挺有那个意思的,九爷哪样都没的挑,娘还担心啥?”
李氏知道陈莲儿说的有道理,可也正是因为赵九条件太好了,她才担心。
可眼下见陈果儿一提起赵九,眼睛都发光,李氏哽在喉间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860章 拐弯抹角
李氏也曾从少女时候过来过,她甚至不用问陈果儿,只要看她的眼神就知道自家闺女对赵九动心了。
不过赵九那样的人才,陈果儿动心也不意外。
正好赵九又对自家闺女有意思,李氏欣慰之余,也只剩下担心镇北王那边了。
却也知道事已至此,担心怕是也没用,只能希望赵九能都处理好。
“成,那你自己个掂量着办。”李氏道,随即又拉住了陈果儿的手,“不管有啥事都跟娘说,知道不?”
陈果儿点头,说知道了。
时光荏苒,眨眼间又过去大半个月。
万物复苏,到了该春种的日子。
在东厢房里最后一声轰鸣之后,也预示着这天结束了,雇工们一边说笑着一边往外走。
陈志孝也正要回家,正好陈志义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进来,叫住了他,“二哥,今天别走了,在这吃完了再回去吧,正好俺有点事跟你说呐。”
老宅现在只剩下陈志孝和三郎看家,三郎一天三顿饭都在铺子里吃,只有晚上回来睡觉,早上再起早去铺子。
陈志孝说太折腾了,就让三郎平时不用回来,“等到种地的时候给你捎信再回来就成。”
就这样老宅只剩下了陈志孝一个人。
李氏和陈志义多次让陈志孝就跟他们一块吃,晚上回去光烧炕就行。
“你一个人烧火也不便利,俺们左右也得吃饭,就在这对付一口得了。”这是李氏的话。
陈果儿家只供雇工们中午一顿饭,早晚还是要在家吃的。
陈志孝也答应了,不过只有在陈志义在家的时候,他才留下来吃饭。
“成,正好俺也有事要跟你合计呐。”陈志孝点头,跟着陈志义从东厢房出来,去了主屋。
正好李氏的饭菜也做好了,见他们进来,就招呼他们洗手吃饭。
七郎也在家,正拿着一本书在看,见陈志孝进来了,就招呼一声二伯。
“七郎这是休沐了?”陈志孝走到七郎跟前问道。
七郎说是,私塾从今天开始休沐,给学生们回家种地的假,除此之外先生也要回家种地。
“可好好念书,往后家里就指着你了。”陈志孝说了两句。
七郎说知道了。
这时候陈莲儿和陈果儿帮忙把饭菜都端上来,一家人上了炕吃饭。
饭桌上,陈志孝就说快清明了,“哪天去上坟?”
陈志义说成,“俺也正合计这事呐,要不就大后天吧,起早咱一块去。”
陈志孝点头,又让陈果儿提前告诉三郎一声,“叫他头天晚上就回来。”
陈果儿说知道了。
陈志孝又问陈志义啥时候种地,一般清明节前后就可以种地了。
“你今年地多,得早点种吧,晚了怕不赶趟。”陈志孝道。
陈志义点头,“俺合计着明天就开始种。”
又问陈志孝打算啥时候种,之前他就说过两家合种的事,陈志孝也乐意,要是光他和三郎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老宅没有大牲口,拉犁杖全靠人力,前面的人负责拉,后面的人负责扶着犁杖。
拉犁杖是体力活。
春天田埂虽然开化了,但是冻了半年,土依旧很硬,一个人很难拉动,往年老宅都是两个人在前面拉犁杖,一个人在后面扶着。
今年陈志义买了大牲口,又新买了犁杖,就轻松多了。只需要后面一个人扶着犁杖,其他人跟着点种,填土就行了。
“俺也合计着早点。”陈志孝道:“今年不比往年,就俺和三郎俩人,怕忙不过来。”
要说拉犁杖是体力活,那扶犁杖就是技术活,一个没扶好,垄就歪了,还得重来。
三郎年轻,扶不好犁杖。
陈志孝又担心他一个人拉不动,这几天很是犯愁。
陈志义和李氏对视了一眼,明白陈志孝这是也想先把地种上,又不好意思说。
“二哥这说的啥话,咱不是说好了在一块种吗。”陈志义笑道:“要不明天就先可着你们种,完了再种俺们的,反正你们地少,有两天功夫也种完了,不耽误俺们的事。”
陈志孝忙说那不好吧,“你们这老些地,就俩长工,也忙不过来,要不俺跟别人换两个工也成。”
庄户人家也不是家家人口都多的,而且有的人家虽然人口不少,但是劳力却不多,这时候就需要换工了。
今天他帮着别人种地,之后别人再帮他种,这叫换工。
“那有啥的,到时候你跟三郎不是也帮俺们种吗。”陈志义笑道:“要不就俩长工,加上俺们几个也忙不过来,再说俺们地多,要说还是俺们占了便宜呐。”
其实陈志孝心里也很想跟陈志义搭伙种地,毕竟有大牲口,又快又省了不少事。
又觉得只有他和三郎两个人,三郎地里的活计又不行,就觉得不好意思,怕陈志义觉得他占便宜。
陈志义的话打消了他的顾虑,陈志孝这才点头,黝黑的脸膛上也露出了笑意。
吃过饭之后,陈志孝回了老宅。
李氏和陈志义唠嗑,想起了刚才的事,李氏就笑了,“她二伯也真挺有意思的,有啥话就直说呗,还拐弯抹角的。”
陈果儿正在记账,闻言也笑了出来,“二伯怕咱种完了就不管他了。”
七郎和陈莲儿也跟着笑出了声。
陈志孝是典型的庄稼汉,老实本分,同时也一文钱不错花,是十分省细的人。
他之所以要留下来,除了觉得自己去京城也没事干之外,就是合计着在陈志义这还能赚工钱,同时也能种地。
虽说地租出去也能赚钱,但始终不如自己个种得的多。
“二伯说是换工,其实他才不舍得呐。”七郎笑道:“上回二伯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还舍不得休工呐。”
陈果儿几个又笑起来。
陈志义也笑了,“就先可着他种吧,要不看他上火。”
一家人说笑了会就歇下了。
翌日一早,陈志义就说从今天开始歇工,“等忙过了这一阵再开工。”
不光是陈果儿家要种地,雇工们也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家家都有地,陈志义也学私塾给大家伙放假。
谁知道雇工们不乐意了……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861章 春种
陈志义要给大家伙放假,本是好意,怕众人耽误了家里种地。
虽说在作坊也能赚银子,但庄户人家种地才是根本。
一年的收成除了要上交官府的赋税之外,也够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在作坊赚的银子就可以存起来。
雇工们却不乐意放假。
在作坊干活是按件计费的,每天干的活越多,赚的也就越多,耽搁一天都少赚不少银钱。
“俺们不用放假。”有人道。
其他人也立即跟着点头,“对,不用歇,起早下地,晌午就不歇晌了,来干一会,等晚上下工回来再干到半夜,也能把这点活干完。”
“要不货交不上,也耽误事不是?”众人七嘴八舌的,都不同意歇工。
陈志义有些犹豫,“俺少赚俩银子倒不怕的,就是怕大家伙身子骨受不了。”
种地本就十分辛苦,晚上再来作坊干活,铁打的人也得累趴下。
众人立马说不累。
“有银子赚还怕累?俺见了银子就有劲。”不知道是谁说的一句话,逗的大家伙哈哈笑。
见众人坚持,陈志义也不好再说什么,况且他也不舍得停工。
除了隔一天来取货的老客之外,还有镇上各个茶楼,以及两个铺子也需要大量供货。一旦作坊停工了,每天都耽误不少银子的进项。
“那成,大家伙这么帮衬俺,那俺也不能不仗义。”陈志义道:“从明天起到种完地,再加一顿晚饭。大家伙起早下地,晌午和晚上干完地里的活就上这来吃饭,保准顿顿有肉,吃饱了再干活。”
本来陈果儿家只供一顿午饭,现在又加了一顿晚饭,众人既不耽误种地,又能赚银子,同时晚饭也不用在家吃了。
这条件算是十分优渥了。
庄户人家生活条件所限,农闲的时候一般人家都只吃两顿饭,但是每到了农忙的时候必须吃饱,人们的饭量也会变大。
这时候家家户户的存粮就成了问题。
尤其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除了去年储存的白菜和土豆之外,几乎见不到其他菜,肉更是几乎没有。
陈果儿家伙食好,顿顿有肉,这也是大家伙都乐意来他们家干活的原因。
不耽误种地,有银子赚,给自己个家省了粮食,还有肉吃。
众人一片欢呼,纷纷说陈志义仁义,干劲更足了。
这时候,李氏和陈果儿、陈莲儿、七郎也从屋里出来,娘几个都换上了干活的粗布衣服,头上系了大围巾防止日晒。
娘几个身后还跟着姜富贵和姜春望父子俩,这是陈果儿家雇的长工。
本来陈志义这几天是打算再多雇几个长工,可一直没碰着合意的人,就耽搁了。
陈志义见娘几个打扮成这样,心疼妻女,就说让她们在家待着,“地里有俺们就成,家里给这老些人做饭也不轻省,莲儿帮你娘做饭,果儿还得去铺子里,还有七郎也别去了,在家好好念书就成。”
陈莲儿和陈果儿是女孩子家,陈志义舍不得她们风吹日晒的。
七郎过几天就要考童生,陈志义也不想耽搁儿子的学业。
李氏却不放心地里,毕竟只有陈志义、陈志孝、三郎、姜富贵和姜春望,人太少了。
这几个人当中,陈志义和陈志孝、姜富贵算是壮劳力,三郎和姜春望也都是半大孩子,俩人加一块能顶个壮劳力就不错了。
李氏坚持跟着,“俺干半上午就回来做饭,再说家里还有富贵媳妇跟翠玉呐。”
钱氏是姜富贵的媳妇,姜翠玉是闺女,一家四口都是陈果儿家的长工。
陈莲儿和陈果儿也要下地,毕竟地太多了,光靠陈志义他们几个忙不过来。
“爹,就让我们一块去吧,我们不能扶犁杖,还能点种踩格子呐。”陈果儿拉着陈志义的胳膊摇晃。
踩格子就是给种子填上土之后,再在上面踩两脚,以防止风刮开了土,种子被吹走。
而踩格子又不能太用力,土被踩实了,种子发芽了钻不出来。
陈果儿个子小,身量轻,最适合踩格子。
七郎也坚持要去,“先生说了,不事生产是以为耻,念书也得干活。”
陈志义见李氏和孩子们都坚持,也只好点头,“那成,都上车吧。”
姜富贵和儿子姜春望早就把马车套好,停在大门口了,前面两匹大青骡子也喂的饱饱的,车上还放着两套崭新的犁杖,这都是陈志义之前新买的。
陈果儿几个刚上了马车,就看到陈志孝和三郎也来了,两人也都换上了粗布衣服,一块上了马车。
等到众人都坐好了,姜富贵一甩马鞭,“喔喔喔……架。”
一行人朝地里赶去。
陈家老宅的地一共二十四亩,其中十二亩中等地,十二亩次等地,而且并不是一整块地,而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分布在五个地方。
而且离谢家窝铺也比较远,几块地之间相隔好几里地,就算最近的一块也在三里地之外。
大青骡子跑的飞快,眨眼间就到了地头。
陈志孝看着不远处的地笑道:“这大牲口就是快,往年光下地都得走会,这功夫还在半道上呐。”
陈志义也笑了,“好吧,待会拉犁杖更快。”
陈志孝哈哈的笑了起来。
说话间到了地头,马车停下来,众人从上面下来。
姜富贵把两匹骡子从车上卸下来,陈志义和陈志孝一人拿了一个犁杖过来,套在大青骡子上,牵着来到了地头。
姜富贵父子一副架,陈志义和陈志孝哥俩一副架。
姜春望负责牵骡子,姜富贵扶犁杖。
这边陈志义牵骡子,陈志孝扶犁杖。
李氏和陈莲儿一边一个负责点种,陈果儿和七郎年纪还小,也点不好种,就负责踩格子。
种地的流程是前面的人拉犁杖,后面跟着一个人扶犁杖,土犁开了之后为了防止水分流失要尽快再填上。
这就需要后面跟着点种和踩格子的人也都必须跟上。
两头大青骡子又都是正当年,在前面走的飞快,李氏和陈莲儿不大会就被落下了老远……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862章 意外的帮忙
“她爹,你们慢点,这也太快了,撵不上啊。”李氏在后面招呼着。
犁开的地必须尽快合上土,不然地很快就干了,种子不好发芽。
陈志义答应了一声,扭头看了眼被甩出去老远的李氏,他已经尽量放慢速度了,却依旧落下了她一大截。
李氏也算是成手的庄稼把式了,她尚且如此,就更别提陈莲儿了。
虽然陈莲儿和三郎拿一根垄,却比李氏还落后了一大截,而姜富贵父子却已经快要到地头了。
“这么下去可不成啊。”陈志孝道:“老四,这根垄犁到头,得赶紧接她们娘俩一骨碌,要不得这地就干了。”
陈志义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就再次牵着牲口快速往前走,等到了地头,兄弟俩再回来接李氏。
而另一边,姜富贵父子也赶紧往回去接陈莲儿和三郎。
饶是如此,依旧比以前快了很多。
“还是有大牲口好啊。”陈志孝一边干涸后,一边乐的合不拢嘴,“往年这功夫一根垄还没到头呐,这会功夫两根垄都到头了,还轻巧。”
往年陈志孝和陈志义都是在前面拉犁杖的,陈志节比较滑头,一到干活的时候,不是脑袋疼就是屁股疼的,力气活都归他们哥俩。
陈老爷子在后面扶犁杖。
陈志义也笑,“那敢情,要不这牲口这老贵,谁有银子没处花了买它?”
哥俩说着笑了起来。
“你们倒是好了,俺都快喘不上来气了。”李氏在后面落下了一大截,听到前面的哥俩唠嗑,也跟着大声喊,“赶紧回来接俺一把。”
陈志义兄弟俩赶紧又回来接她,再看向后面的陈果儿和七郎,更是只能看到小小的影子了。
虽然有了牲口速度加快了不少,却也有限,后面点种的速度跟不上,前面也只能慢下来。
点种是很讲究的,距离不能太近,那样会太密,庄稼种出来影响收成。
也不能太远,会影响产量。
两处种子之间只能是固定的距离,相差不能太多,这就需要技术了。
而且一个坑里必须洒两三粒种子,这样是为了杜绝有不出苗的,而多余出来的苗长起来之后,还要铲掉。
“这要在往年就好了,咱家那些人点种,也不用等着了。”陈志孝道。
陈志义和李氏都不吱声了,老宅的人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
显然是知道的,却还是赶在种地前走了,地还要让他们来种。
陈志孝似乎也察觉到说错了话,闭上了嘴,脸上有点讪讪的,这毕竟是在给老宅种地。
“那不是怕大哥去晚了吗,那可是进宫当太医,朝廷的事耽搁不得。”陈志义适时的揭过话头,又说起过两天八成有雨,“最好等地都种完再下才好呐。”
陈志义的话缓解了陈志孝的尴尬,也跟着点头,“那敢情好。”
前面几个人唠的热闹,后面陈果儿和七郎被落下远远的,前面说了什么他们根本听不到。
七郎忙里偷闲,手中拿了本书,一边踩格子一边背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田间地头除了各家各户都忙着种地之外,跟前的几户人家都能听到七郎朗朗的读书声。
“瞅瞅人家那孩子,种地都不忘了念书,这才叫材料呐,要么说人有出息呐。”
“那还说啥了,老四这几个孩子可是拔尖的。”
“俺咋养活不出这孩子来。”
“也不瞅瞅你自己个啥德行……”
中哈哈笑了起来。
那边的笑声丝毫没有影响到七郎,依旧摇头晃脑,念的朗朗上口。
“哥,你踩歪了。”陈果儿眼看着七郎都走到另一根垄上了,笑着提醒他,她也不想打扰到七郎念书,但是这么踩格子就等于白种了。
七郎回过神来,赶紧又重新回到了垄台上,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把书放到怀里,“俺先不念了。”
陈果儿忙说不用,“哥,你睁着眼睛念就好了。”
七郎也笑了,在私塾的时候,先生也是闭着眼睛背书,他们也就跟着这么做,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正说着话的功夫,远处又来了两辆马车,直奔着陈果儿家这片地过来。
“哥,你瞅那不是万福叔和金贵哥吗?”陈果儿指着远处道:“他们怎么来了?”
七郎也看过去,正看到马车上坐着的是刘万福和他的二儿子刘金贵,他们家是跑车队的,当初七郎和陈果儿第一次去府城,就是坐的他们家的马车。
“谁知道呐,许是他们的地也在这跟前吧。”七郎道。
陈果儿摇头,“瞅着好像来咱家呐?”
正说着话的功夫,刘万福父子已经到了跟前。
陈果儿和七郎赶紧跟他们打招呼,“万福叔,金贵哥。”
刘万福和刘金贵也笑道:“果儿,七郎,你们也下地了?七郎这咋下地还不忘了念书,有出息。”
说着又问陈志义在哪。
陈果儿就往前指了指。
这时候陈志义和李氏也发现了刘万福,赶紧走过来打招呼。
“老刘大哥咋也来了,你家地也在这片咋地?”陈志义抹了把头上的汗,笑道。
刘万福家不光有车队,也有一百多亩地,也兴许有地块在这跟前。
刘万福摇头,“俺们家地在大那边呐。”说着指了身后一个方向。
“今天来是瞅着你们人手少,给你们帮忙来了。”刘万福说着就让二儿子把马车卸下来,招呼上面连男带女五六个人,“都下来帮老四兄弟把地赶紧种上。”
陈志义吓了一跳,赶紧拦住了他,“这可使不得,老刘大哥也不少地呐,这功夫正忙,俺哪能叫你帮忙呐?”
刘万福摆手说不怕的,“俺们那地块有点干,还得过两天种呐,先帮着你们把地种了,过两天你还不兴帮俺们种?”
这话听着是没错,但是陈志义知道刘万福家可是雇了十来个长工,他们父子平时光负责跑车队的事,种地都交给长工。
现在却跑来帮他们种地,这有点说不过去。
再说陈志义家就俩长工,姜春望还是个半大孩子,只能顶半个劳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根本帮不上人家啥忙……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863章 下回带个碗来
李氏这时候也过来了,看了陈志义一眼,意思是让他拒绝。
庄户人家搭伙种地本是常事,但也要分是怎么回事。
普通人家换工是正常,但是刘万福家里有长工,而且以前也从来没搭伙种地过,这就另当别论了。
而且现在陈莲儿和陈果儿都算是有主了,再平白接受人家帮忙,传出去外人指不定还合计着两家要结亲呐,那可就不是个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