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王爷去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花
三郎指了指悦来客栈,当时他们就在附近。
“就这样?”陈志义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当时街上人多,而且孙毓秀刚扭了脚,女孩子家娇气,这也说不好,“有没有别的啥的?”
陈志义斟酌着词汇,孤男寡女大半夜出现在客栈里,这话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对孙毓秀的名声有损。
虽然他也觉得三郎不能做啥,不过这种事可得问仔细点,免得日后有什么麻烦。
三郎见陈志义的样子,顿时明白了,指天发誓道:“俺啥都没干,就把她扶进来送进去,全程都有伙计跟着。后来俺打发伙计去给四叔送信,俺也一直没进屋,就在门口等着。”
三郎信誓旦旦,其实当时没这么简单,孙毓秀在房间里几次叫他进去。
三郎怕惹出闲话来,进去也是叫上伙计一块,哪怕孙毓秀只让他一个人进去,他也不肯……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768章 开春
房间里,任凭陈果儿怎么问孙毓秀,她始终支吾其词。
“就是脚扭了,有什么的,本小姐脚疼想休息会行不行?”孙毓秀没好气的道:“总不能让他背着本小姐在大街上走吧?”
当时孙毓秀是气急之下跑出去,她的随从们根本没跟上,只有三郎离的最近,追上了她。
陈果儿定定的看着孙毓秀,如果她真的扭伤了脚,三郎背着她回去确实不是个事。
可明明她的脚没事。
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她的动机了。
“孙毓秀,你别做傻事,勉强得不到幸福。”陈果儿沉默了半晌,突然道:“不但害人,而且害己。”
孙毓秀的脚明明没扭伤,却非要来客栈,这本身就透着不对劲。
她是个姑娘家,万一传出什么闲话来对她没有好处,哪怕她最后嫁给了三郎,孙亭长也会因此而蒙羞。
最重要的是三郎并不喜欢孙毓秀,勉强在一起不会有幸福。
况且孙亭长也根本不会答应。
孙毓秀紧抿着嘴唇,脸上带着一丝愠色,眼睛看向别处,“本小姐不知道你在乱说些什么。”
当时她一怒之下跑出去,知道三郎追上来了,孙毓秀的心里是欣喜的。她故意假装扭了脚,让三郎送她来客栈,只要他们在同一间屋子里待上一会,哪怕什么都没做过,三郎也说不清楚。
这是孙毓秀从万彩莲那里得到的灵感。
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是万彩莲故意设局,老刘明明什么都没做过,不也是答应了娶她吗?
万彩莲可以,她孙毓秀为什么不可以?
谁知道三郎那个家伙看着木讷,却很狡猾,任凭她怎么叫就是站在门口不进来。
气的孙毓秀满腔怒火。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陈果儿定定的看着孙毓秀,到现在她已经可以肯定孙毓秀的心思,只是她这么做太不值了。
门第什么的抛开不说,单是三郎心里没有孙毓秀,这一点上来看就不值得这么做。
要是孙毓秀真的设计成功了,那就是三个人的痛苦。
三郎辜负了李秀凤,娶了不喜欢的孙毓秀,他痛苦。
李秀凤一直等着三郎,却等来了三郎成亲,新娘不是她,也痛苦。
孙毓秀嫁给了心里有另一个女人的丈夫,她更痛苦。
明明放手就可以生活的很好,干嘛要都痛苦呐?
李秀凤只是阴沉着脸不说话,陈果儿说的这些她都懂,只是她控制不住自己,而且她有她的苦衷。
只是不能跟陈果儿说。
确定孙毓秀的脚没事,陈果儿叫来人把她送回家,也跟着李氏和陈志义等人回了谢家窝铺,三郎则是回去了仙客来。
马车上,李氏说起了孙毓秀的事,“这都叫啥事,也不知道这孩子咋想的。”
李氏并不清楚孙毓秀和三郎之间的事,但是今天吃饭的时候,她看到孙毓秀始终看着三郎,而三郎却不理她。
李氏也是过来人,少女怀春的时候也有过,只一眼就看出了孙毓秀的心思。
“果儿,你有功夫劝劝那孩子,强扭的瓜不甜,这是何苦。”李氏道:“再说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孙亭长也不能同意这门婚事。”
陈果儿笑了笑没说话,该说的她早就说过无数遍了,孙毓秀执迷不悟,她有什么办法?
孙毓秀失踪的这件事说小不小,说大却也不算大,好在找到的及时,又没几个人知道,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第二天里正媳妇又带着一双儿女来了,只字没提孙毓秀的事,李氏也什么都没说,里正媳妇就知道这是没发生啥大事,不然李氏不可能这么淡然。
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想着往后得离这位孙大小姐远点,免得惹了一身腥。
没过几天,里正那就传来了消息,谢家窝铺倒是有两处闲房子,都是以前住的人家搬走了的。
“一处在村后头,房子破了点,收拾收拾也能住人。”里正道:“还有一处在村口,离你这就隔着一条街,就是房子破的厉害,住不了人,除非重新盖。”
陈志义就跟老刘合计,问他想要哪一处。
“村口这块吧,离的近便,有点啥事也能及时赶来。”老刘道:“重新盖房子倒没啥,我这些年手里也有点积蓄,到时候雇人用不了几天就盖起来了。”
老刘同意了,陈志义也没什么好说的,就说反正过些日子他们盖农场和房子也得雇人,“到时候就一块吧。”
陈志义还说了不用老刘拿银子出来,“一就手的事,多买点木材和石料罢了。”
这事就算是说定了。
老刘跟万彩莲的婚事虽说那天就说定了,但是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万彩莲那天之后已经回去了阳山县,卢氏也把这事写了信告诉了家里。
具体原因并没说,只说是给万彩莲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曾经是镇北王府的将领。
这原本也没错,只不过老刘现在离开了军营。
卢氏的娘家对这桩婚事还是很满意的。
老刘这边找了媒婆去提亲,双方合了八字之后,又留下了三十两银子的彩礼钱,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因为老刘的房子还没收拾好,而这时候才刚过完年,就把婚期定在了秋收后。
那时候正好是庄户人家农闲,卢氏的娘家也有地,那时候也忙完了。
一眨眼出了正月到了二月。
早起时外面阳光明媚,地上的积雪都化开了,陈志义在外面转了一圈回到屋里洗脸洗手,“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这天是一天比一天暖和啦。”
李氏正在一边烧火做早饭,闻言道:“那也不能减衣裳,春风刺骨头,棉衣裳晚穿晚脱不落病根。”
陈志义又说快种地了,“可这没有粪肥是个事,她爷说给咱点,也就够咱分家前的六亩地,那老些地不上肥,地也没劲啊。”
随即又叹了口气,“这要是过年就不愁,等咱农场盖起来,肥有的是,可今年咋整?”
李氏也犯了愁,除了当初分家的那六亩地,之后他们又买了一百五十亩地,这可需要不少肥料。
“那咋整,也不能撂荒不是,要不咱跟谁串户点?”李氏道。
串户是土语,就是借点的意思……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769章 安排
“这咋串户?”陈志义摇头。
家家都是按照自己个家的地准备的粪肥,谁没事能多准备出这东西来?
李氏又说铺子里也有茅房,他们家俩铺子,平时有伙计打扫,“还有咱家里也有些个不是?”
雇工们平时来干活,也会上陈果儿家的茅房。
陈志义还是摇头,地少还够用,可一百五十亩地,需要的粪肥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下李氏也犯愁了,“那咋整?”
正巧陈果儿从屋里出来,听到了他们的话就笑了,“小沈屯不是还有呐。”
他们家在小沈屯的钱家包下了豆腐坊和猪圈,之前钱二愣子也养猪来着,那可是大猪圈,陈果儿家在那寄养了好几十头猪。
只要让人把里面的粪肥启出来,也是很多的。
陈志义眼睛一亮,随即又摇了摇头,“这倒是挺好,可那也不够。”
陈果儿想了想,就说可以去买。
“咱镇上有不少茶楼、酒肆、饭馆啥的,待会我让人去各家看看,有的话咱就买点回来。”陈果儿道:“他们要是乐意的话,咱花钱雇人给他们收拾,一旦粉给他们一文钱,应该能有人卖。”
他们雇人帮忙收拾茅房,还给钱,一般人都会乐意的。
陈志义点头,“那这事可得抓紧,眼瞅着再有一个来月就要种地了,这事可耽搁不得。”
陈果儿说让陈志义放心,转身去了镇上。
当天陈果儿就让人去小沈屯给钱老爷子捎信,说第二天找人去把猪圈启出来,粪肥不是光直接撒到地里就行的,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才能有劲。
钱老爷子早就把地卖出去了,家里留着那些粪肥也没用,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听说陈果儿家要盖农场,里面还要砌猪圈,就说他们家这些猪圈留着也没用,不如扒了把石头送给陈果儿。
“钱老爷子还说前院空出来的那块地种点啥,也够他和儿媳妇嚼咕了,等再过几个月孙子出世,他们就打算搬去塞北。”被派去的小伙计回来跟陈果儿报告。
“塞北?”陈果儿眉头微蹙,想起来当初钱二愣子被发配到塞北了。
钱老爷子这是惦记儿子,想搬到离儿子近便点的地方。
小伙计点头,“钱老爷子还说哪怕一家人不能在一块,好歹离的近点,也好照顾。”
陈果儿点头,当初钱二愣子也是一时糊涂,为了救钱老爷子把那些病猪卖了,却没想到引发了瘟疫,险些酿成大祸。
人都要为了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不管出发点是什么,造成了后果就必须要承担,这没什么可说的。
“那行,你再去跑一趟,就跟老爷子说那些猪圈的石头咱们不能白要,该多少钱咱们按照市价给。”陈果儿想了想,又摆手,“我还是自己个去一趟吧。”
一来是看看钱老爷子,二来再过些日子,等到能动土的时候,他们就要盖房子和农场了,到时候少不得要多雇些人。
小沈屯、范家埔和金家坨子都经历了瘟疫,虽说官府给了救济,但是救急救不了穷。
有赚银子的机会,陈果儿第一个会想到他们。
说着陈果儿就让老刘套车,去了小沈屯。
陈果儿是小沈屯等三个村子的恩人,当初要不是她舍弃了家财买草药,这三个村子的人都活不了,他们没有不认识陈果儿的。
见她来了,立即有人撒脚如飞跑去给钱老爷子报信。
等陈果儿赶到的时候,钱老爷子已经带着不少雇工们迎出一条街了,见陈果儿来了,众人都很高兴。
老刘停下马车,陈果儿从车上下来,四周众人都围了上去,问寒问暖。
陈果儿心里热乎乎的,看着这些朴实的村民们,逐个打招呼。
随即又看向钱老爷子,“这些日子没见,看您老这身子骨还挺硬实的。”
钱老爷子也笑呵呵的,“还成,这都是托了姑娘的福。”
后面跟着钱二愣子媳妇,当初钱二愣子被判发配的时候,她才刚怀孕三个月,现在已经五六个月了,挺着个大肚子,脚步有些笨重。
“这大冷天的,咱别再外面站着了,果儿姑娘好不容易来一趟,赶紧家里去吧。”钱二愣子媳妇道:“俺这就去买酒买肉,姑娘今儿个说啥也得吃了饭再走。”
钱老爷子也忙点头,“多买点,挑好的买。”
陈果儿忙说不用,“我待会还有事呐,今天就是来看看。”
一行人到了陈老爷子家里,陈果儿就把来意说了,“猪圈的石头啥的我们花钱买。”
说着陈果儿拿出三十两银子,“这些银子您拿着,要是不够的话我再填。”
钱老爷子忙说不用,“俺们这都占了不少便宜了,哪能老这样,再说过几个月俺们就上塞北了,这些放着也没用。”
陈果儿摇头,“你们到了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处处都得用银子,穷家富路,还是多拿一些的好。再说我们买石料也得花银子,在哪买都是买。”
这话倒是实话,到时候买石料也是一笔开销,而且石料要去开山採凿,数量并不多。陈果儿家要的量又大,为了避免到时候买不到那么多,还是先定下来一部分比较好。
钱老爷子依旧不肯要,“当初要不是姑娘,俺们爷俩早就饿死了,哪还有今天?做人不能忘本,说啥俺也不能要,再说这些日子俺手里也攒了两个钱,够用了。”
陈果儿故意板起了脸,“您要是不要,那我也不能要这些石头了。”
再三推脱之下,钱老爷子总算把银子收起来了,连连感谢陈果儿,说她是他们一家的贵人。
这件事安顿好了之后,陈果儿正要走,就见门口围了不少人,都一脸犹豫的往里面看着。
这些都是之前陈果儿雇来,在钱老爷子家帮忙养猪做豆腐的,陈果儿的猪圈要搬走了,钱老爷子也要离开小沈屯了,他们就等于失去了这份工。
众人不免心慌慌。
陈果儿问明了原因,也笑了,说他们家里往后也得开豆腐坊,还有喂猪也需要人。这些人要是乐意去的话,都可以去……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770章 还有王法吗
“就是道上远点,你们不嫌麻烦的话都可以去我那。”陈果儿道:“你们回去跟家里好好合计合计。”
这些人做豆腐和养猪都是熟手,比起再找新人重新学要方便很多,他们要是乐意去,陈果儿十分欢迎。
众人纷纷说不怕远,都乐意去陈果儿家干活。
在场的这些都是二三十岁的壮劳力,这个年代劳力是最不值钱的,他们满身的力气却换不来银钱,除了种地之外又没有其他的技能傍身。
种一年地赶上好年景还能吃饱,要是再赶上个灾年啥的,全家人就要挨饿,说不定还要欠官府的税银。
但是有这份工就不一样了,就算赶上灾年,他们依旧能吃饱饭。
这份工对于他们太重要了。
他们都不想失去这个机会。
而且去镇上干活都要有保人,没了陈果儿家这份工,他们再想找其他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左不过五六里地,一出溜就到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道。
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
五六里地在庄户人家眼里根本就不算个事,只要能赚到银钱,别说一天走五六里地了,就算是走二三十里地也不在话下。
陈果儿点头,让他们先安心在这干活,“等那边啥时候让你们过去,我会派人来告诉你们。”
众人纷纷说好。
陈果儿离开了钱家又去了小沈屯的里正家里,说了过些日子要招工的事,盖房子和农场除了需要力工之外,还要有瓦匠和木匠。
这两样都是技术工种,一般人干不来,而且开春也有不少人家要盖房子、修屋子什么的,得提前定好人才行。
里正满口答应,“村口的张木匠和刘木匠,还有刘瓦匠都是熟手,俺这就打发人叫他们来,姑娘见见,成的话过些日子就叫他们去。”
说着里正打发人去找人。
很快的几个人都被找来,听说陈果儿家要盖房子,几个人都满口答应。
之后陈果儿又去了范家埔和金家坨子,又找了些人,这一大圈下来,等回到了锦阳镇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了。
马车进了城门一路往仙客来赶,镇上不同于外面,街道上人多,马车也慢了下来。
越走到前面越慢,陈果儿掀起车帘看向外面,同时听到前面似乎有女子哭的声音,就问老刘前面发生什么事了。
“好像是有死人。”老刘拔脖往前看,回头告诉陈果儿。
死人?
陈果儿吓了一跳,就问老刘是怎么回事。
老刘也不知道,让陈果儿在车上等着,他下去打听。
片刻后老刘回来了,说是父女俩家里遭了灾,赶来锦阳镇投奔亲戚,“哪知道那个姑娘的舅舅前两年死了,舅母把他们赶出来。那男人一股火撒手归了西,留下个闺女身无分文,被店家赶出来了,还逼着要她还住店的钱。”
陈果儿也掀起车帘往外看。
“这不,这姑娘插根草棍卖身葬父呐。”老刘道。
陈果儿就要下车去看看。
老刘赶紧拦住了她,“姑娘,还是别去了,再吓着姑娘,再说也不吉利。”
陈果儿没听老刘的,让他先回铺子,“我过去看看。”
老刘拦不住陈果儿,看着她挤进人群,把马车拴在一边也紧跟了上来。
已经出了正月,街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四周围了不少人都驻足看热闹。
看热闹的人太多,人挨着人,人挤着人,陈果儿个子又小,挤了半天才挤进去一点。
这时候就听到人群里一阵吵闹,一个猥琐的声音响起,似乎在调戏那个小姑娘。
“小模样长的倒是不错,跟爷回家,包你吃喝不愁……”声音听上去有点耳熟,陈果儿一时间想不起在哪里听过,用尽力气往里挤,还是挤不进去。
这时候就听到女孩子的哭声,以及哀求声,似乎被吓的不轻。
陈果儿气不打一处来,什么时候都有这种仗势欺人的混蛋,她拼了命的往里挤,只是人太多,陈果儿累的满头大汗也没挤进去多少。
里面再次喧闹了起来,似乎是之前调戏的男子带人要把女孩抢走,陈果儿更气了,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这是谁这么大胆子?
还有王法吗?
陈果儿用尽全身力气往里挤,终于挤到了前面,在她身前还有三四个人。陈果儿透过缝隙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身上盖着一块破布,应该是老刘空中一命归西的父亲。
旁边跪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身上穿着破旧打着补丁的衣服,头上插着一根稻草。
这个时代很多穷苦人家卖儿卖女,甚至自卖自身,只要在头上插着一根草棍就等于要卖了,有要买的人家可以过来谈价钱。
女孩面黄肌瘦,看身量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不过仔细看眉眼间倒也算清秀。
难怪有人起了歹念。
旁边几个家人打扮的人拉扯着女孩,要把她强行带走。
另一旁还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细长身量,形容猥琐的男子,穿着一身粉绸子绣牡丹团花的棉袍,刚才就是他调戏女孩。
陈果儿看着他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女孩不肯,她想卖身为奴,却不想给人家当小妾,又哭又闹的。
而且这帮人只是要抢走女孩,却不管地上她过世的父亲,女孩自然是不肯的,却架不住几个大男人拉扯,整个人几乎被拖着在地上爬。
陈果儿看着那个穿粉色棉袍的男子就想起了宋德,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刚要开口制止,就听到另一个人先她开了口。
“住手,光天化日,谁让你们如此胡来的?”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带着一丝娇蛮,“本小姐在此,看你们谁敢乱来。”
这声音太熟悉了,陈果儿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正是孙毓秀。
以往每次听到这个声音,陈果儿都有点头疼,今天却好像听到了天籁之音一样。
孙大小姐脾气火爆,又爱管闲事,况且她又是孙亭长的千金,有她出面就太好了,比陈果儿自己个出面更有利。
“你是谁?”粉袍男子斜着眼睛打量着孙毓秀,看着有点眼熟,男子也没在意,他见过的女子太多了,一时间根本想不起来……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771章 张气人
孙毓秀衣着不俗,杏眼桃腮,面若桃粉,比起地上跪着的面黄肌瘦的土丫头强多了。
粉袍男子露出了猥琐的笑容,上前一步就要摸孙毓秀的脸,“小娘子……”
他的手还没等抬起来,旁边一个大嘴巴烀过来,一巴掌把男子打的绕着原地转了三圈,动手的正是孙毓秀的随从。
“大胆,敢调戏我们小姐,你活的不耐烦了。”家人怒斥着粉袍男子。
整个锦阳镇属他们家大人官最大,在这有人敢欺负他们家小姐,不是胆大包天是什么?
粉炮男子捂着火烧火燎的脸,目露凶光,一扬手让手下过去把那个打他的下人抓起来,“敢打本少爷,你才是活的不耐烦了。”
一旁的下人看了眼孙毓秀,没敢上前,他们都认出来这位是孙亭长的千金。
他们家少爷再横,也横不过孙亭长去。
围观的众人替卖身葬父的少女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感觉到解气。
“该,叫他见天的横行乡里,作威作福的,这下可有人收拾他了。”
“这张气人还就得孙小姐治他,看他还咋熊人。”
从四周百姓的议论声中,陈果儿才知道这个粉袍男子的身份,他叫张启仁,外号张气人,是张大善人的长子。
怪不得陈果儿瞅他眼熟,上次陈果儿送七郎去私塾的时候,这个张启仁就曾为难过七郎。
眼下他撞上了孙毓秀,也算他倒霉了。
孙毓秀可不管他什么张大善人还是李大好人的,得罪了她就得打回去。
陈果儿这下也不着急了,站在人群中看好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