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王爷去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花
陈果儿很难理解。
“谁喜欢弄什么?”门口突然传来说话声,吓了陈果儿一跳,抬起头就看到七郎从外面进来了。
他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正听到陈果儿的抱怨,就随口问了一句。
陈果儿这才想起来七郎中午休息,回来吃饭了,赶紧把手中的针线放下,还用一个包压好,又拿起一块牛皮给七郎看。
“我给哥买了块牛皮,做双靴子正好,就不怕沾水了。”陈果儿愁眉苦脸的,“不过我不会做,只能拿回去给娘做了。”
眼下是寒冬,辽南府气候寒冷,前几天又刚下了场大雪,路上湿滑的很。
棉鞋沾了雪水就不保暖了,陈果儿才想着给七郎做一双牛皮靴子……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720章 小年
陈果儿要给七郎做牛皮靴子,七郎心疼银子,就说不用了,“你和爹也见天出门,还是给你们做吧,还有娘和姐,她们在家也不消停。俺在私塾里啥也不干,用不着穿这个。”
七郎每天回来也帮着看看账目,巡视一下两个铺子,但是他做的这些远远不及家人。偏他念书花的银子又最多,七郎为此很愧疚。
他不事生产,就不能再乱花银子。
“我买了五块皮子呐,咱家每个人都做一双。”陈果儿笑眯眯的道。
她不会像李氏那样什么都不舍得给自己个,有好的都可着丈夫和孩子,在陈果儿的心里,一家人就是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们又不是花不起银子。
“再说哥念书也辛苦,私塾里炭火盆也不暖和,脚下凉了书就念不好了。”陈果儿道。
七郎的私塾她去过几次,偌大的屋子里只有一个炭火盆,还是靠着先生。七郎的位置又靠后,离炭火盆更远了。
本来陈果儿想给先生点银子,把七郎调到前面去,七郎坚持不肯。
“念书靠的是用心,不是看坐在哪。”这是七郎的原话。
虽然他念书不多,时间也不长,但是眼界却开阔了很多,为人处世也比以前成熟多了。
七郎知道家里人都有,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中午吃过了饭之后,又小睡了一会儿,就去了私塾。
陈果儿也睡了个午觉,起来之后就拿起香囊继续绣。
眨眼就到了小年这一天,这三天里,孙毓秀每天还是会来找三郎。
三郎或许是因为上次的事情,对她有些愧疚,态度也缓和了一些,只是他依旧能躲则躲。
陈果儿听说了这些,也只当不知道,这不是她能参与的事情,而且这也更加能考验三郎对李秀凤的感情。
陈果儿决定作壁上观。
早起李氏就张罗起晚上过小年的事,“今天晚上包饺子,一兜肉馅的,再炒几个好菜,你们都想吃啥?”
陈果儿就说想吃糖醋排骨,又说起了七郎,“哥爱吃鱼。”
陈莲儿说想吃酸菜。
陈志义说想吃红烧肉。
李氏一一答应,“成,晚上就做这些,待会俺再问问老刘大哥想吃啥?”
老刘虽然是赵九送给陈果儿的车夫,但是陈果儿家从来没拿他当下人看过,平常都是在一个桌上吃饭。
老刘从小是孤儿,后来参了军,也没有成家,他孤身一人,自然是要在陈果儿家过年的。
陈果儿他们也没拿他当外人。
一家人吃完了早饭,就各自忙开了,陈果儿也去了镇上。并没有直接去仙客来,而是拐到肉铺、米铺、酒肆和绸缎庄转了一圈。
之前跟这些铺子的掌柜的订好,一批米肉和布,这些都是给两个铺子的伙计和作坊的雇工们发福利用的。
只要是在陈果儿家干活的,逢年过节都有福利可拿,他们家又从来不拖欠工钱,所以人们都爱来陈果儿家干活。
现在陈果儿在锦阳镇算是名人了,几个铺子的掌柜的见她来了都不敢怠慢,亲自接待。
“姑娘放心,姑娘要的米,我一早就让人准备出来了,保证都是今年的新米。要是有一粒陈米,你过来打我巴掌,我二话不说。”连记粮铺的掌柜拍胸脯保证。
陈果儿家可是用粮大户,他们家两个铺子一个作坊,每天光吃都要几百斤粮食。
再加上做天女散花一天也要一两千斤粮食,光是他们家就能养活一个粮铺。
哪怕不做别人的买卖都行,光陈果儿家,就能让他福的流油。
陈果儿也笑了,“连掌柜是厚道人,我哪能信不着呐?”
从连记粮铺出来,陈果儿又去了肉铺、酒肆和绸缎庄,这些商号都是和陈果儿家常来常往的。
陈果儿要的又多,几个商号的掌柜不敢怠慢,都热情的招待了陈果儿,并且保证货一定及时送到。
陈果儿转了一圈回到了仙客来,李二狗和小成子都把账目送过来。
陈果儿也一一交代了他们,“今天是小年,就连同大年的节礼一块发吧。待会儿东西送过来了,你们就就给大家伙分下去。”
所有人每人二斤猪肉、二斤烧酒、五斤粳米、五斤白面,另外再给每人一块细布回家做衣裳。
“你们两个当掌柜的一人做一身绸子的,再加一个绸布的马褂。另外再派人回去谢家窝棚,给罗老五两口子也都一人做一身绸子的,跟你们两个一样。”陈果儿道。
罗老五两口子也是在作坊管事的,陈果儿不能厚此薄彼。
李二狗和小成子连连道谢,“沾了姑娘的光,咱们也能穿上绸布衣裳了。”
陈果儿笑了笑,“只要你们好好干,亏不着你们,另外,有不愿意要东西的,就照价折给他们银钱,记住,要照市价折给他们。”
陈果儿进的东西都是批发价,自然跟市价是不同的。
李二狗和小成子连连称是,都出去忙了。
因为是小年,铺子也提早关了门,陈果儿给活计们都放了假,一边的铺子只留下三个伙计看着铺子。
愿意留下来的赏五倍工钱,顿时就有几个伙计表示愿意留下来。
忙完了这些,陈果儿和七郎也上了马车,李二狗也是谢家窝堡的,也上了车,跟着果儿他们一起回去。
到家的时候李氏正忙着做饭,今天过小年,李氏和陈志义也给雇工们放了半天假。
雇工们也都领到了东西,欢欢喜喜的回家过年去了。
李氏和陈莲儿在厨房忙碌着,七郎帮忙烧火,李氏就让他进屋去,“这用不着你忙活,看把衣裳都弄埋汰了。”
儿子好些天才回来一次,李氏自然是不舍得的。
“不怕,俺换上旧衣裳了。”七郎道。
他平时不在家,但只要一回来都抢着干活。
李氏儿子懂事,也很欣慰。
陈果儿则是在屋里记账,别人都休息了,她却不行,除了把发出去的福利都记清楚之外,还有年节该给谁家送礼的也要写清楚。
现如今陈果儿家的身份跟以前不一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更加的小心……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721章 去老宅过小年
陈果儿记账记的仔细,万一忘了走哪家的人情,人家就会说他们现在是大财主,瞧不起穷人了,这种事并不罕见。
不大会七郎也进屋来,帮着陈果儿一起想,还有哪些人情要走?
“李郎中那也应该送点礼,这一年咱没少麻烦人家。”七郎道。
陈果儿点头。
“就是送点啥好呐?”七郎道。
以往他们跟李郎中并没有人情往来,礼送的轻了,怕人家不乐意,送的贵重了也不好。
陈果儿想了想,道:“李郎中爱喝酒,就送五斤烧酒和二斤肉吧。”
这份礼不算重,甚至不如给伙计们发的福利,但是他们送了礼去,人家少不得要回礼。
礼送的太重了反而不好,人家回来的时候,也照着他们的礼回,平白加重了人家的负担。
七朗点头,“这样好。”
这时候李氏从外面进来。
陈果儿就问她给里正家送点什么,陈莲儿和黄春生的事,两家虽然没有挑明,但都心照不宣,这份礼自然要跟别人家不同。
陈莲儿也正好进来,听到陈果儿的话,顿时脸一红又出去了。
李氏看了眼陈莲儿,笑了笑,也说给里正家的节礼不能薄了,“但也不能太厚,要不得人家该多心了。”
给亲家送礼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应该男方先给女方家送礼,礼物越重,代表对女方越重视。
女方家也一样,但是超过了男方家的礼,就会被人以为一压着人家一头。
所以这个礼要轻一点,但不能太多,掌握度很重要。
李氏想了想,就道:“肘子吧,好事成双,就送俩肘子。另外,十斤烧酒,再送两匹绸子就差不多了。”
陈果儿一一记好。
李氏又说给老宅那边也得送,“粳米白面一样二十斤,估摸着那边这两天得杀猪了,猪肉就不用送了,再给你爷打十斤烧酒就行了。”
娘几个说着话的功夫,李氏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你爹都去了大半天了,这咋还没回来呐?”
陈志义半下午的时候去了老宅,平常他三两天也要去一趟,更别说今天是小年了。
正说着话的功夫,陈志义从外面进来了,外面飘起了雪花,他帽子上身上沾了不少。
李氏赶紧站起来,拿着笤帚给陈志义把身上的雪花扫下去,“你咋才回来呐,还等着你吃饭呐。”
“别忙活了。”陈志义摆了摆手,“他爷说叫上那边吃,你们也赶紧换换衣裳吧。”
李氏动作一僵,神色有些不自然,“家里饭菜都做好了,再说还有老刘大哥呐,咱都走了,他咋整?”
李氏从心往外不乐意去老宅,一想到秦氏那张嘴就打怵,这是多年来留下的阴影。
陈志义也明白李氏不想去,再看向几个孩子,也都是一脸兴致缺缺。
可陈老爷子发了话,陈志义也不忍,拂了老爷子的面子。
“去吧,一年到头了,他爷就想全家在一块热闹热闹,别扫了老爷子的兴。”陈志一义道:“叫老刘大哥也去,人多热闹。”
这下李氏也不好说什么了。
陈果儿去找了老刘,说了让他一起去老宅吃饭的事。
老刘也满口答应,多年来,他都一个人,也很是向往过年热闹的气氛。
陈果儿家和老宅了两趟街,就没套车,一行人走着过去了。
天色将晚,偶尔传来两声炮仗响,每次响过之后,都伴随着几声鸡鸣狗吠。
庄户人家不富裕,但过年时接神的炮仗确是必须要买的,那意味着来年一年都顺顺当当的。
炮仗是要留到大年夜接神的时候才能放,但总有小孩子家偷一两个出来放着玩。
家里大人一般只喝斥两声就不再说什么了,大过年的,孩子们高兴也就随他们去了。
陈果儿一家来到了老宅,还没等进门就听到了秦氏的大嗓门。
“老二媳妇,你磨蹭啥呐,没听到那猪都饿的嗷嗷叫唤了,磨磨唧唧的,叫你干点活不是屎就是尿,你就跟那个懒驴一个样……”
“老三媳妇儿,赶紧把肉收拾出来,一天天的给外人干活像个牛似的,一到家就松套……”
“桃儿,你在那瞅啥呐,跟个木头橛子似的望天呐,赶紧把土豆打皮……”
李氏的后背倏然绷紧,脸色有些发白。
自打从老家搬出来之后,她都尽可能不来这边,已经渐渐的淡忘了秦氏的淫威。
眼下秦氏的大嗓门一下子勾起来她以往的回忆。
李氏双腿发沉,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脚步。
陈志义在前面跟老刘边走边唠嗑,不时跟七郎说两句,并没有注意到李氏。
陈果儿却注意到了,拉着李氏的手用力握了握。
李氏回过神来,就看到三个孩子鼓励的眼神。
“没事的,娘。”陈果儿道:“咱吃了饭就回来,谁要是说咱就怼她。”
陈莲儿和七郎也用力点头。
李氏悬着的心突然就放下来了,脸上也露出了笑模样,“对,谁说咱就怼她。”
孩子们都不怕,她更不应该怕了,他们现在自己个单独过日日子,也不用瞧着秦氏的脸色,更没啥好怕的了。
李氏挺胸抬头,雄赳赳气昂昂的领着三个孩子进了院子。
秦氏正站在上房门口,指挥着儿媳妇和孙女做饭,俨然一副大将军的样子。
见到李氏他们进来,秦氏抿着嘴,暂时止住了骂声,眼睛紧盯着李氏几个,在等着众人先跟她说话。
陈志义走过去喊了声娘,并且把老刘介绍给秦氏。
有外人在,秦氏也不好拉着脸,神色也缓和了很多,点点头,“屋去吧,你爹上等你呐。”
陈志义答应了一声,和老刘进了屋。
秦氏依旧站在门口,眼睛紧盯着李氏,脸绷得紧紧的。
“娘。”李氏主动走过来,朝秦氏笑了笑,“这大冷天的,您老咋站这呐,赶紧上炕暖和暖和。”
秦氏紧绷着的脸缓和下来一些,嘴角抽了抽,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没成功。
“当俺乐意站这呐,冷冷呵呵的,还不是那几个没揍心的,非得给一鞭子沆噹一下。一个个的屁股比谁都沉,吃饭前比谁跑的都快,不知道的,还当俺们家供祖宗呐……”秦氏一扭头又开始骂起了冯氏和戚氏。
沆噹是土语,就是动弹的意思……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722章 势均力敌
冯氏和戚氏两个人也不敢吱声,任由秦氏骂个不停。
“俺这老天拔地的,见天的还得伺候你们,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了啥孽……”秦氏骂起来就停不下嘴。
李氏赶紧端起手中的盆到秦氏跟前,“这是俺带的菜,刚在家做得了的。”
秦氏盆里瞄了一眼,里面有红烧肉,糖醋排骨,还有一条鱼。
这些本来是李氏在家准备的晚饭,眼下来的老宅就一起拿来了。
李氏做菜的手艺很好,红烧肉油亮亮的,糖醋排骨黄登登的,那条鱼更是外酥里嫩,光是看着就有食欲。
而且李氏舍得放东西,满满的一大盆肉,别老宅准备的加起来还多。
秦氏的目光又柔和了一些,嘴上却依旧很不屑,“来就来呗,还拿这些来干啥?还能不管你们饭咋的?”
这在旁人看来或许是难以接受,但是在秦氏已经是十分客气了,秦氏这个人就算是心里高兴,嘴上也是冷言冷语的。
时刻都得端着点,生怕儿媳妇们骑到她头上去。
陈果儿几个都紧绷着一张脸,秦氏的话听着就让人窝火,好话也不会好好说,非得弄得人心里不舒服。
李氏却并不在意,这么多年来,她早已经习惯了秦氏的说话方式,在她来看今天还算不错的,至少秦氏没张口骂人。
这时候西厢房的门打开,喜鹊一步三摇的从里面走出来,径直来到李氏跟前。
“我说今天早上怎么看着喜鹊儿在天上飞呢?感情是四婶来了。”喜鹊咯咯笑道:“四婶来就来呗,咱拿这老些菜来,呦,啧啧,这菜做的赶上镇上那大厨了。”
喜鹊性格活泛,爱说爱笑,她一来顿时气氛热闹起来。
“两位妹妹也来啦?还有七郎,到底是读书人,瞅着就是跟咱们不一样,这人才真是没得挑……”喜鹊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
“你瞅瞅竟听我白话了,这大冷天的,在这站着干啥?赶紧进屋暖和暖和。”喜鹊说着就拉着李氏往里走。
秦氏本来缓和下来的脸色又紧绷了起来,不屑的撇了撇嘴,重重的咳了两声。
“鸡毛子嚎叫的,就你能巴巴,还喜鹊,秃尾巴鹌鹑还差不多。”秦氏翻着大白眼根子,往旁边啐了一口。
这是在骂喜鹊呐。
“噗哈哈哈……”陈果儿实在忍不住了,哈哈大笑,秦氏骂人都骂出花来了。
李氏赶紧扯了陈果儿一下,递了个眼色过去。
陈果儿用力忍住笑,肩膀一抖一抖的,余光看到陈莲儿也在用力忍着笑,姐妹俩递了个眼色。
喜鹊和秦氏对上,这下可有热闹看了。
喜鹊也不是善茬,一愣之下,又咯咯的笑了起来,浑身都跟着抖动,笑的花枝乱颤,“可不是秃尾巴鹌鹑吗?老的都掉毛了。”
喜鹊更绝,直接说秦氏是老秃尾巴鹌鹑。
陈果儿和陈莲儿好不容易忍住的笑顿时破功,陈果儿还看到冯氏和戚氏她们也在偷着笑。
秦氏被喜鹊一顿抢白,气的脸色铁青,枯树枝一般的手指着喜鹊,“你个有娘生没娘养的小娼妇,你跟谁说话呐……”
秦氏骂起人来嘴就停不下来,又转向冯氏,“你也是当婆婆的人了,咋就那么窝囊,都叫人骑到脖子上了,你就连个屁也不会放……”
冯氏无故躺枪,心里也憋屈,撇了撇嘴看了喜鹊一眼,最终什么话也没说。
同样是当婆婆的,她可没有秦氏那个待遇,儿媳妇们见了她就像耗子见了猫。喜鹊可不是省油的灯,别奶奶婆都不放在眼里,更别提她这个婆婆了。
秦氏又看向戚氏。
戚氏只是假装忙碌着,全当没听到,冯氏是喜鹊的婆婆,她都不管,戚氏才犯不上淌这浑水呢。
秦氏又看向李氏。
李氏张了张嘴,根本插不上话,要说这些日子以来,李氏也锻炼出来一些,待人接物的也能答对,但是骂人她就完全不在行了。
秦氏孤立无援,气的浑身直抖。
当然就算只有她一个人,她也不怕喜鹊,口沫四溅,越战越勇。枯树枝般的手指天画地,丝毫不落下风。
喜鹊虽然厉害,但是她不可能像秦氏那样肆无忌惮的什么话都能骂出口,她毕竟是晚辈,因此就显得弱势了些。
饶是如此,喜鹊也不是好惹的,左一句右一句的,句句都不让秦氏讨到便宜。
陈凤芝听到动静也出来了,跟着秦氏一起骂喜鹊。
陈凤芝虽然是秦氏的亲生女儿,但是她并没有得到秦氏的真传,翻过来倒过去始终那么几句。
喜鹊也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兀自一句又一句的句句不落。
外面的动静惊动了屋里,陈老爷子走出来,皱着眉头扫了一眼众人,“都闭嘴,大过年的也不着消停,谁再吵吵就给俺滚出去。”
陈老爷子的话还是很有力度的,当即秦氏几个都消停了。
喜鹊更是趁机扯了李氏往屋走,“都说四婶做菜好吃,今天我可总算长见识了,改天有功夫四婶可得教教我,省的二郎老嫌乎我做菜不好吃。”
李氏也笑呵呵的答应,她这个人是不会对人摆脸子的,让喜鹊有功夫就去。
秦氏的脸始终阴沉着,见李氏和喜鹊亲热的样,气就不打一处来。转头又看到冯氏,“还在那墨迹啥呐,还不赶紧着做饭,还等着俺老天拔地的伺候你们咋地……做不好,做不好你不会学去?那不是有会做的吗……”
李氏进屋的脚步一顿,刚想转身就被陈果儿扯住了胳膊,朝她微微摇了摇头,“娘,你进屋坐着吧,天天忙活,好不容易歇一天,上炕跟二嫂她们唠唠嗑。”
说着又往东屋的方向瞥了一眼,卢氏和万氏都在屋里,她们是今天回来的。
陈颖怡则是在东屋陪着陈老爷子说话。
老宅并不是忙不过来,卢氏、万氏、喜鹊和陈凤芝都闲着,凭啥李氏出去干活?
他们是来做客的,又不是来当苦力的。
李氏也明白了陈果儿的意思,苦笑了下,却也没再坚持,跟着喜鹊进了屋……
拐个王爷去种田 第723章 大人物
卢氏见李氏来了,也过来搭话,万氏也跟了过来。
前些日子他们回去了县里,听说找到了陈志忠才又回来的,也顺便回来过年。
卢氏把陈果儿拉到跟前,仔细打听陈志忠的事,虽然之前已经听陈老爷子都说过了,她还是想再听陈果儿说,毕竟陈果儿是亲眼见到了陈志忠。
陈果儿就把之前跟陈老爷子说过的话,又跟卢氏说了一遍。
卢氏眼眶微红,神色间带了一丝不安,拢了拢梳的很立正的头发,犹犹豫豫的问陈果儿,“我瞅着是比你大伯老不少吧?”
卢氏和陈志忠虽然是夫妻,却十几年没有见面了,说是陌生人也差不多。
当初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和她也都才二十多岁,一晃卢氏现在都快四十岁了。
之前陈志忠一直没有消息还好说,现在突然听说他就要回来了,还是在赵家军的军营里当军医,卢氏突然有些忐忑,生怕陈志忠看不上她了。
李氏能理解卢氏的心情,就安慰她说不会的,“俺虽说没见过他大伯,但听他爹说他大伯那人是个实诚人,你为他守了这些年,他感激还来不及呐,再说还有颖怡不是。”
卢氏的心也稍稍放下了一些,感激的拍了拍李氏的手。
几个人在屋里唠嗑,外面不时传来秦氏的骂声,屋里的人只当没听到。
很快的,饭菜摆上来了,有白菜炖红烧肉,土豆炖排骨,五花肉炖酸菜,还有一盆豆腐炖肉,主食是苞米面和白面两掺的馒头。
另外,陈老爷子那一桌多了一条鱼,一碟炸花生米。
陈果儿只一眼就看出来,那些红烧排骨都是他们拿来的,秦氏只是往那些菜里放了一些白菜和土豆,老宅的那些肉显然是没放进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