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陆氏点头,“莫氏的意思就是这个,而且莫氏与傅氏交好,傅氏自是跟她说过儿子并没有拜入时夫子门下,这一切都是造谣。”
俞鲁沉吟了一会,似想通了什么,他说道:“难怪此子这么小的年纪能得中小三元,我知道他的师父是谁了,有这么好的师父在,他自然不会拜入时夫子名下。”
陆氏被丈夫一说勾起了好奇心,便问道:“是谁啊?”
“国子监祭酒郭裘。”
俞鲁说完,陆氏惊讶道:“居然是他。”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87章 忠心的滕海
第187章 忠心的滕海
俞鲁点头,“我事后看过苏义的所有考试试卷,的确揪不出错来,而且这里头不少见解与手法,与那裘老头的像,裘老头这人最会教学生,经他指点过的学生很快能融汇贯通,在京城之时,不少权贵子弟都盼着拜入他的门下。”
陆氏点头,郭裘此人在京城的确是风云人物。
夫妻两人说了一会儿京城的往事,最后俞鲁脱衣上了床,说道:“是裘老头的弟子,我不能收下他,再说我看苏义此子年纪虽小,却挺有骨气的,多半也不愿意拜入我的门下,他留在梅岭县还能找裘老头继续学习,至于这个时凌,看来他品行欠佳,不适合为一师之表率,原本就是罪人出身,我这么提携于他,他若行为不端,也是坏了我的名声。”
“改日我同赵知县说说,此人就不要留在东院误人子弟吧,梅岭县学生不多,一个教导也是可以的,实在不行,就在本地提几位老秀才帮忙。”
陆氏点头,觉得丈夫这样的安排很合理。
终于苏宛平一家人要回去梅岭县了,依旧跟着知县夫人一起,而学政夫人陆氏原本跟莫氏说要回梅岭县的,却忽然改变了主意,不去梅岭县了,恐怕接下来几个月都不去了。
苏大丫和时凌听到这个消息,两人觉得很意外,先前问得清楚,不仅学政夫人要回梅岭县,连着学政大人也会一同前去,正好时凌提为教导的第一节课业,指不定还能陪同在俞学政身边,显然此事落空了。
时凌不免有些责怪苏大丫,怎么打探一个消息还有假的,苏大丫却有些心神不灵,她觉得这事儿透着古怪,为什么陆氏不回去了,可是莫氏在她背后说了什么不成?
一路上,苏宛平和傅氏陪在莫氏身边,而知县夫人田氏觉得无聊,于是找来莫氏,便一并找来了傅氏和苏宛平。
晌午那会儿,母女两人是陪在知县夫人和县丞夫人身边吃的饭,引来不少权贵夫和秀才的注目,尤其是苏大丫。
没有了学政夫人在,苏大丫才发现自己在梅岭县居然没有一个结交好的,她的确在这些日子都陪着学政夫人去了,有了学政夫人的庇护后,梅岭县不少权贵夫人都给她面子,学政夫人一但不在,她们便装做看不到她了。
苏大丫有些不甘心,方想起自己这几个月方法用错了,她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学政夫人身上,她该多结交一下本地权贵的,然而自从苏义中了秀才,傅氏母女挤进贵圈后,苏大丫才觉得为时已晚。
半夜到了梅岭县,各自回家去。
苏宛平一回到院中,二话不说去洗澡,洗干净了才跟傅氏一起去厨房做好吃的。
一家人吃过晚饭,到后半夜才睡觉。
第二日,苏宛平正要出门看铺面,一开门就见门口坐了一夜的滕海,时烨也看到了,夫妻两人觉得还有些意外,毕竟苏大丫带走他后又有好几日,他没有回来,那就代表着他是不打算跟着他们了。
但是一回到梅岭县,他就来了,倒是让两人有些疑惑。
“青云兄怎么在此?为何不敲门?”
然而滕海却起身,恭敬的朝两行了一礼,说道:“我这几日将家母一并接来了梅岭县,另外置了小院安置,才来见恩人。”
恩人来恩人去的,怪不好意思的,苏宛平叫他以后别叫了,两人将他迎进家中。
滕海却向苏宛平说道:“夫人,我这几日也了解了一下,夫人好做生意,这份家业都是自己一手赚回来的,我滕某佩服,所以我想同夫人商量一下,别让我跟在苏秀才身边了,毕竟我不想再读书,反而想跟着夫人行商,不知夫人同意与否?”
苏宛平有些犹豫,她的生意还没有开始,到时成不成也很难讲,此人不读书,废了前程跟着她,若是她没有带着他发财,岂不是会让他很失望。
然而时烨此时却严肃的看着他问道:“你当真不想再读书,你若愿意的话,我与我夫人绝不吝啬,先前答应送你读书的事不会反悔。”
滕海连忙摆手,“小生是打定了主意不再读书,打算行商谋生,不仅是为了钱财,而是我看破了官场,我这性子恐怕也不适合,与其这样十年寒窗,不如做一个商人,自由自在的。”
倒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嫌弃当官的,商人地位低下,他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时烨见他如此认真,便说道:“好,既然你已经决定好,正好我夫人身边缺少一位大管事,你若愿意就跟着吧。”
“自是愿意。”
滕海立即朝两人拜了下去,搞得苏宛平都不好意思了,她连忙侧过身,不受他的礼,还说叫他以后千万别这样行礼,作揖就好了,再说平素常见面,直接打招呼就好了。
滕海难得的有了笑容,苏宛平只觉得此人长相好看,又如此斯文,就该好好读书,将来做个为百姓的好官。
滕海忽然过来,她只好先不出门了,接着跟傅氏进厨房里做好吃的招待他。
而滕海却在这个时候拉着时烨进入屋,他从怀里拿出身契交到时烨手中,再次向时烨跪下,“我知道夫人心善,必不收我这身契,但你们两位的确救了我一命,我未死,便也留了我母亲一命,这份恩情我滕某必定相报。”
“如今我身无分文,又无地位,零光一身,唯一能报答恩人的,只有这张卖身契,还请主子收下,以后我滕某愿意在苏家为奴,不会有半分怨言。”
滕海接着拜了下去,时烨呆了呆,以这种方式报恩的确少见,不过收一个下人也不为不可,再说真的陪着他媳妇做生意,他媳妇这么聪明,点子这么多,若不收了此人的身契,他还担心这人起二心,毕竟此人也是个精明的。
于是时烨将身契收下了,接着扶他起来,说道:“我们苏家的确没有下人,我媳妇不喜欢你这样,我现在收下你的身契,我便也明说了,你既要报恩,那么我给你一个期限,十年还了这恩情,十年后,我将身契还给你,你可以自由离去。”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88章 开铺子
第188章 开铺子
滕海惊讶的看着他,却是感激的再次跪下,心里暗自发誓,这十年,他要努力还了这份恩情,护住苏家,鞍前马后绝不懈怠半分。
吃晌午饭的时候,苏宛平发现时烨和滕海之间似乎有什么秘密似的,两人有些不同,转眼变成老熟人的样子。
滕海平素怕是饿狠了,这会儿狼吞虎咽的与当初在罪人村的时烨有得一拼。
傅氏见滕海好食肉,便将整盘肉端到他的面前,他倒也不推辞,将桌上的吃食扫了一空,收拾碗筷的时候就立即跟着起身了,苏宛平哪会让客人收拾碗筷,连忙帮着母亲一起端厨房去了。
从厨房出来后,她找来时烨,刚才滕海那模样就知道日子过得很不好,便问时烨,要不要使些银票给滕海安置他母亲,买些日用品和粮食什么的,要不时烨跟着去一趟,既然以后合作做生意,正好她身边缺管事,自然要以诚相待。
时烨觉得也行,于是拿了一百两银子便跟滕海去了他的小院里,从文巷出来,到东边街头小院,只见那小院破旧不堪,连外头的围墙都倒了,里头一个瞎眼老太太坐在廊下,手摸来摸去的,还得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挑水,想想就可怕,万一哪天掉井里去了该如何是好。
时烨看到此人,便忍不住想起远在京城的二姐和母亲,她们也住在破旧的小院里,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
此时老太太起身,扶着墙想一步一步回屋里去,滕海得见,立即上前扶着母亲,老太太摸到熟悉的手,笑了,“海儿回来了,东家可说了什么?愿不愿意收留你?”
滕海连忙答话,“东家愿意收留我了,东家还亲自过来了,娘,东家站在这边。”
于是滕海将老太太引到时烨面前,老太太就要朝他跪下去,时烨哪能让老人家跪他,他连忙将人扶起,看向滕海,“这院子根本没法住人,连口井都没有你,你若是跟着我们出门做生意,你娘怎么办?自生自灭么?不如将你娘接到我们家中去,到时还有我岳母相陪。”
滕海震惊的看着时烨,想着以后必定是要跟着东家走南闯北的,此时不是娇情的时候,便朝他再次跪下,“多谢东家收留。”
时烨将老人家带回了傅氏的院里。
傅氏和苏宛平看到滕海的娘,发现双眸失明,走路都不利索,以前居然还让老人家一个人留在乡下,能活到现在简直不可思议了,于是一家人将老太太留下了。
苏宛平开始寻找铺面,有了滕海加入,有不少事他可以帮着去跑动,尤其许多事情苏宛平不方便出面的,特别是与人结交的时候。滕海此人挺有一套,并没有像大多的秀才那般迂腐,他能屈能伸,从不曾把自己当成秀才看。
偏生这些人家看到他是位秀才公,在生意上多少都比较看重一些,就这一次租铺面的事,苏宛平早前也在县城里转悠过,知道东城长富街那处最多珠宝首饰铺子,也有不少布料极好的布庄,档次比较好,出入的人流皆是非富即贵。
苏宛平自是想在这东城开间铺子,但是她未必能弄到好铺面。
然而交给滕海去办后,他先是找了牙人,了解了一下行情,接着便去了县学,他挺聪明的,如今县学里寒门子弟虽有,但大多还是富户家的子弟。
也不知他怎么使的手段,与苏义一起去县学,借读了一日,认识了里头的教导陈律,此人年轻,又是本地人士,认识不少人,一说到那东城长富街的铺面,陈律倒是认识一个人,于是将滕海引介给了此人,就此轻轻松松租下两间铺面。
提前交一年的租金,苏宛平找了两间铺面,一共费了一千七百多两银子,铺面是现成的,先前的东家也是开首饰铺子,她跟时烨一同去看时,只见那柜台还是新做的。
原本这一处人家打算租给熟人,于是没有在牙市里流通,这东家家中出事,生意做不下去了,便将铺面还给了东家,还亏给东家三个月的租期。
滕海还能立字据,他是秀才,立下字据后按下手印,铺面到了手,两间铺子打对门,一间锈庄一间布庄。
先前最难租的是铺面,如今铺面解决了,也该买布了。
苏宛平叫滕海去找赵朋远,将赵朋远的地址告诉他,他便去了,而苏宛平和时烨却去了码头,余江来人了,便是先前那个小管事,这一次余江都不出面,直接由小管事全权打理。
苏宛平与小管事见了一面,这一批货比上一次的还要多些,算下来怕是有三十辆驴车。
同时小管事说这一次他还带来了一批布料,这批布料的来路他倒没有说,但看他这模样怎么感觉有点来路不明的样子。
“也是瞒货?”
苏宛平疑惑的问。
小管事叹了口气,小声说道:“这批货也算是瞒货,不过是对方欠了三当家一笔银子,用货抵银,于是我们就将这些货带在了路上,我这一次来就是想借你之手卖出去,你不是有门路销了这批粮食,相信也有能力销了这批布料吧。”
苏宛平有些犹豫,眼下正值深夏,她正好开了铺面准备做布料生意,可是这布料进货也分季节,梅岭县夏季较长,此时倒可以买一批夏季的布料,接着便是秋季的,如果对方是从北方拉来的,恐怕有些不适合了,这边可没有下雪的冬季。
小管事见苏宛平犹豫,便说道:“这一批布料里有暗花纱和织金纱,不过织金纱并不多,倒是可以给东家拿来送人情时用上,你若自个去买,我看梅岭县还没有哪间布庄卖这样的好货,如此怕也得到余城去了。”
苏宛平一听,有些心动了,她对布料也是最近几个月了解了一些,对他所说的织金纱有些好奇,于是看向时烨,时烨便问道:“我们手中银两不多,你的货若是价值太高,恐怕吃不下这批货。”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89章 遇上好生意
第189章 遇上好生意
小管事的很是苦恼,沉默了一会方说道:“你们先去看看粮食和布料,再谈价吧。”
苏宛平和时烨当天跟着他们的大船去了,还是在那座岛上,苏宛平先是看了粮食,粮食还是先前那颗粒饱满的白米了,除了白米,这次还有栗米、麦子,成色看起来都是新出的,并不是陈粮。
看完粮食,苏宛平跟着小管事的来到另一个山洞里,只见这个山洞里很干爽,里头还铺了干草,上面的货物保护得很好,似乎也有一段时间了。
苏宛平和时烨上前细看,放在最中间保护最好的正是那一批纱,其他的是杭绸,这一批货价值不菲,苏宛平是看得眼花缭乱,这一批货太过精贵,在梅岭县怕是难以销货,至少梅岭县的各大布庄,她都有去看过,并没有这样的好货。
“时烨,你怎么看?”
时烨可是权贵子弟,见识自是不浅,时烨看完了货,拉着苏宛平却是要走了。
小管事的疑惑,苏宛平也不明白他的意思。
时烨却语气严肃的问道:“你们这一批货到底是怎么弄到手的?这些布料来自各地,你说抄了一间布庄,我信,不过能拿得了这些货的,一定非一般商人,你们这一趟是不是经过京城?”
那小管事都瞪大了眼睛,不过是看了布料就知道这货的来路,也太厉害了些。
小管事不敢再瞒了,于是诚实的说道:“东家说的对,这一批货从京城而来,也不是别人欠我大哥的银子以货抵物,而是对方有心想做生意,可惜家中无船队,便托我大哥销了这批货,若是货好销,以后就能长久的做下去。”
时烨没说话,那小管事却是急了,连忙举起手,“我对天发誓,若是有欺骗半分,我愿意天打雷劈。”
时烨拉着苏宛平的手转身再次回到洞里,整批货看了一个遍,倒是信了他的话。
价值七千五百两银子,买出去能赚个对半,只是时日要久,同时小管事担心梅岭县的销路。
苏宛平有些心动,她想跟时烨好好商量一下,于是先让小管事且留着,夫妻两人先回到了岸上,接着便直接去了赵朋远的院子里去了。
赵朋远最近住在梅岭县,并在梅岭县的县学里捐了银子,能跟着苏义一起入县学读书,为此也摆脱了回项城,有了借口留在外头。
滕海刚走,苏宛平夫妻便又来了,赵朋远还以为刚才跟滕海没有说清楚呢,正要说话,就见夫妻两人各抱了一些布和一袋粮食。
“你上次说想见一见余三当家的,这一次余三当家没有来,就来了一个小管事,同时带了一批货,你看看,这批货咱们要不要收下?”
这布生意还是将赵朋远一同拉下水,苏宛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当然这必须借着赵家的权势了。
赵朋远首先拿起布料细看,有些惊讶的看着两人,“货是怎么得来的?”
“京城。”
苏宛平也不瞒着她了,她正要与时烨商量,于是看向时烨,“刚才小管事说这一批货价值七千五百两银子,如果咱们细卖,能赚个对半,你觉得这布料如何?这小管事的有没有讹咱们?这生意能不能做?”
时烨看过这批货,他想了想说道:“能做,就是这货有点儿来路,但看得出来,跟这些瞒货一样,多半也是内部的问题。”
就像余家三位当家的内部有矛盾,就各自都借着船队带些瞒货,而这些布料多半也有隐情,只要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她便敢收。
赵朋远呆了呆,这生意是一桩大过一桩,他要不要跟着上?
“时烨看过了,他比我了解布料的行情,赵朋远,你要不要一起参与,说实话,我手头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银子,这段时间花了不少,尤其是租下铺面后,更是费了不少银子。”
赵朋远有些担忧的问道:“咱们买下这一批货销往何处?”
此时时烨也盯着苏宛平。
苏宛平却定睛的看着赵朋远,“你可以去打探一下,你爹做不做海外的生意?不只是吴越国。”
“海夷道?”
赵朋远惊住。
“已经开通了海夷道?”
苏宛平一脸惊喜,她穿越过来还来不及四处看看,自是不知道。
赵朋远和时烨皆点头,但两人却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你们这是为何?”
“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我赵家也没有这条线,赵家若是有物走海夷道,便与皇商拼船,交上费用,这中间利润极少,所以赵家主要还是销往吴越国一带。”
赵朋远说得详细,也不避着两人,算是把赵家的秘密都说出来了,苏宛平有些遗憾,多好的一条线,可惜就他们这小打小闹的生意,自然做不了这样的,再说那大船也买不起。
三人一时间很沉默,不能卖到国外去,那卖给谁好呢?就算将这一批货拉去余城卖,那也得卖到何年马月去,这么一算,还不如做这粮食瞒货,一趟来回赚笔大的。
苏宛平又想到一事,于是看向赵朋远,“你知道你爹平时拼货找谁么?不如咱们将货卖给那一位,咱们赚一个中间差价。”
赵朋远一听,一拍大腿,“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此人我熟,他家儿子以前还跟我混来着,还一起玩过女人,我这就去找他。”
赵朋远口无遮拦,苏宛平听到这话皱眉,时烨却是咳了一声。
赵朋远立即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忍不住补充道:“那是年少不知事,现在不了,现在我洁身自好。”
苏宛平可不想听他的风流韵事,而且这话只会让她对他的评价更差。
赵朋远觉得越解释越难听,便绕开了话题,“我这就回一趟项城去,余家的管事我就不见了,粮食这一批金凌镖局愿意免费保镖,我瞧着你找的那个滕海不错,就让他去一趟,也试试他的胆量。”
还真会安排她的人,苏宛平见赵朋远要走,她伸出手来,“银票,拿来,我出人出力,你出钱,赚了再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90章 时夫子被逐出县学
第190章 时夫子被逐出县学
赵朋远就是没有人,手头倒是有钱,上次赚的钱全都存着了,他父亲得知他来梅岭县县学读书,就盼着他能沾沾小三元的光,将来也能考上秀才,为此给了他一笔银子拿来捐给县学,他有一张巧嘴,省下来不少私房钱。
于是二话不说从怀里拿出五千两银票,“这是粮食的本钱,至于那批布,等我从项城回来再说,叫那小管事千万给留住了。”
赵朋远的性子风风火火的,当天就骑马往项城去了。
大概三四日便能回来有个准信了。
苏宛平和时烨从赵朋远家归来,半路上经过县学门口,就听到从县学里出来的秀才正聊着时夫子的事。
两人听到,立即叫停了马车,就听其中一位秀才说道:“今日教谕让时夫子去了东城私塾,以后怕是不能留在县学里了。”
“当真有此事?”
另一位秀才有些疑惑不解,时夫子在县学里向来有名气,人家先前还是榜眼,是个有能耐的,他们这个梅岭县上至教谕,也不过是个举人而已。
先前开口的秀才却说道:“你有所不知,时夫子这一次怕是得罪了俞学政,听说上一次秀才宴上公然跟俞学政抢学生,连着赵知县都不敢录用他了。”
“那就难说了,他可是罪人村出来的,不知会不会再次返回罪人村去?”
“很有可能,那东城私塾是一位秀才开的,这一次县学里撤了童生班,所有童生都移去东城私塾,人家对方一人足矣,时夫子这个时候跟着去,恐怕有些多余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不知不觉走远了。
苏宛平和时烨相视一眼,便赶着马车回了文巷。
傍晚苏义从县学回来,苏宛平便问起了这件事。
经苏义再次说明了情况,苏宛平却是笑了起来,“好了,敢跟俞学政抢弟子,这名声也坏透了,以后弟弟跟着陈律,好好读书。”
苏义点头,先前他还担心着去县学里会得到时夫子的刁难,毕竟他是不可能拜入任何人门下的,跟着教导读书,那也不算拜师。
“所以时凌根本没有去东院上任?”
时烨忽然开口。
苏义点头,“的确是,第一天来便被教谕叫了去,就叫他不用来了,至于去东城私塾的事,那也只是个托辞。”
时烨没有说什么,苏宛平却在心里乐呵了,赶走了时凌,接下来就是苏大丫,当苏大丫没有了时凌这个靠山,也没有学政夫人这个靠山,她要如何与这些仅贵夫人打交道呢?
滕海的母亲毛氏,虽是瞎了双眼,但一个人过了这么多年,平素洗衣吃饭都不让照顾,她能很好的自理,在傅家院子里呆习惯了后,从她的小屋里直接可以去花园里,平素没事便陪着傅氏一起在亭里坐坐,说说话,做做针线活。
滕海也跟着住到了傅家,与她弟弟一个房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