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时烨被媳妇说动,对啊,何不借着下巡江南,私下里去看看,这样孔家没有防备之心,母后那边也交代的过去。
这一下时烨不去京师营了,吃过晌午饭,时烨入了宫,他带走了苏宛平手中的一些证据,关于江南走商道妥次被匪徒劫杀的事。
御书房内,太子和凤帝都在的。
时烨将这些事说出来,凤帝有些不高兴,如此太平盛世,竟然还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打劫,地方军都在做什么?走商行商,正是带动地方经济的人,若是他们不敢行商了,那各地货品就不能交换,各地所产农作物也不能卖到好价钱,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凤帝听了小儿子的建议,同意了,准时烨在京师营里带走一批兵马往江南巡视,同时给予小儿子调动地方军的兵权,是该去看看了,若是地方军不作为,时烨可以不必上报,就地选拔新的将领。
从御书房出来,两兄弟走到了一起。
时郁看向弟弟,问道:“可是苏氏的意思?”
时烨没想到兄长猜到了,他也不瞒着了,关于孔家的猜测他不方便说,只说苏宛平最近行商在江南之地遇到匪徒,才发现当地不少走商都受到波及。
时郁听后,却并没有在意,“那些皆是小事,文书传到地方军手中,必能解决问题,弟弟这一趟江南之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时郁发现自己竟然没能猜出苏氏的意思,苏氏越来越有能耐,还有些高深莫测,今个儿才与她相见,不见她透出半丝口风。
时烨没想到自己这番话瞒不住兄长,他不能说实则去查孔家的铁矿,他希望自家媳妇的猜测是错了,他不希望孔家出事,这样母后就能安心一些。
时郁见弟弟沉默,看来自己猜对了,只是弟弟此去的真正目的,瞧着是问不出来了,时郁也不再追问,只叫他此去江南万事小心,不能冲动。
时烨应下。
第二日,时烨去京师营点兵,带走了三千兵马,出发去往江南,苏宛平来送行,没想时郁也来了。
时烨这一趟去往江南,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他担心赶不上孩子的出生,苏宛平却是叫他不必着急,她呆在京城里,有母后照顾着,又还有家中弟弟和母亲,时烨即使在,也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又不是第一回生孩子,还是大事要紧。
送走时烨,时郁忽然看向苏宛平。
送别亭前,所有下人屏退下去,亭中只有两人,看着亭外空旷的官道,苏宛平沉默着。
“时烨不说,你也不说么?”
时郁似乎有恼意。
苏宛平犹豫了一下,见时郁那能洞悉人心的眼神,她只好说了,时烨听她的话,时郁可未必,她内心怀疑的事,想必太子应该也有察觉吧。
苏宛平说服时郁不像说服时烨那样,她是将这两年她的私盐数目所带来的利润告诉了时郁,也就是说,仅私盐这一块,孔家已经赚下不少银子了,而这些银子的去向并不清楚。
如果只是为了囤财,就这些年私盐和私铁的数目,足够孔家几辈吃喝不愁的,至于私铁,她是怀疑孔家有发现铁矿的。
时郁听后果然陷入沉思,他最近查了户部的一些数目,也曾想过铁矿的事。
在铁矿的管理上,一直存在一个大问题,时郁却一直没能想到好的对策,眼下苏氏倒是提醒了他,若是孔家利用铁矿行商,售卖私铁,那自是赚下不少银子,可是除此外,他隐隐不安的是,孔家会不会私造武器。
当年鲁国公在燕北潜龙之时,也是用的同样的手法,成为质子的时郁又是时家的长子,时家打进中原的那几年,他最是清楚,禁营里干的什么事,全是他掌控的。
禁营里除了收集情报外,最关注的正是私盐与私铁了,秦安便是当年他安插去往岭南的总管事,那些私盐所赚下的银子正是时家军能打进中原的供给,还有私铁,时家军自是有自己的兵器营,不然起事起来,又岂能如此胜利呢。
时郁面色阴沉的可怕,身为凤国太子,最忌惮的不是商人赚多少钱,毕竟银子这种东西,只要人在,仍旧属于整个凤国,当权者最忌惮的是他们私造兵器。
孔家当年帮着时家夺得天下,他们是如何得到天下的,孔家也有可能利用同样的法子对付他们。
时郁转身便要走,苏宛平连忙叫住他,“殿下,我只是猜测,不能当真,有什么事,且等时烨这一次南巡回来再说。”
时郁回头看了她一眼,可是面色仍旧没有缓和,沉声说道:“你倒可以成为弟弟的军师了,也提点了我,你且放心,此事必不能急,我自是会斟酌。”
时郁翻身上马匆匆离去,苏宛平却是坐在马车中很郁闷,她多嘴了,只不过陈平阳看到孔家的可疑之处,她就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时烨,这可是关系着整个国运,可不能乱说的,再说要是真的这样,那可就不是做生意上的小事儿,也不是她与孔家的恩怨了。
如今因为她的一句猜测,两个儿子查舅家的底,不知母后知道会不会恨她。
……
时烨从京城出发,带着三千兵马往江南去巡视,这个消息已经传开了,孔家自然也收到消息。
孔家刚劫走苏氏的盐队,逍遥王就出面了,孔林锋暗自冷笑,那个病殃殃躺在床上的虚弱模样没有了,他此时坐于书房,身边是孔家的谋臣军师。
自打上一次劫走了苏氏的盐队后,孔家又陆续在几处弄到了苏氏的盐,瞧着再这么下去,苏氏这个皇商之位做不下去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81章 巴蜀暴乱
第1381章 巴蜀暴乱
孔林锋只叹以前没有想到这一点,总是在市场上周旋生意,打蛇打七寸,早就该这么出手的,当年在岭南时,他若是这么出手,也不会让苏氏迅速占领了岭南的市场,收走了各地官盐场。
眼下孔林锋与军师商量着接下来是如何将私铁运出去,曾经苏氏这么对付他,眼下正是他们反击的时候了。
舆图放在眼前,孔林锋看着上头的路线,心中暗自有着计划。
乘着这个机会将苏氏在江北的生意抢到手上,眼下市场价格乱了套,孔林锋开始四处打劫,专劫苏家商队,将手中的兵马全部派了出去。
山道上,树林里,苏家商队走到哪儿哪儿就遭殃,而随着苏家商队一次次丢失货物,损失惨重后,孔林锋却是得意的笑了。
盐铁再次售卖,以前的那些商户又巴接上来,孔家人忽然觉得有了希望,毕竟没有了那些财产,他们的银子就不够用了。
……
抚州城的官道上,时烨带着三千兵马还在前行,一路走来,听到不少传言,劫匪倒是没有遇上,但不少商户已经不如前几年的多,在路上遇上,他们也是急匆匆的,说起这道上的匪徒,那都是神出鬼没的,遇没遇上全凭运气。
只是时烨一打听,却发现孔家也极有意思,专劫他媳妇的商队,时烨先前对孔家还是看在母后的份上,可是眼下亲眼看到他们针对他媳妇,他可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时烨本想先巡视了江南,再一路去往淮阳,都说外祖父病了,且去看看他是真病还是假病,母后为此还自责呢。
进入抚州城前,时烨决定先在荒郊扎营一个晚上,他得想想怎么与地方军交涉,为何孔家劫持商队,他们完全不管事,任由孔家人动手。
夜里,时烨在看舆图,正看得入神,此时王起从外头进来,面色有些疑重,他来到时烨身边,呈上刚收到的密信。
看到这密信上的封蜡,时烨微微一怔,这封蜡的手法与平素的有区别,也是他当年平定巴蜀时特意给地方军制止的暗语,巴蜀的地方军里有他的眼线,一但有人叛乱,他们就会传信过来。
时烨展信一看,只见上头写的是巴蜀已经大乱,先前明明已经治服了地方官员,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怎么眼下又乱了呢。
不过信上所说的,不是兵乱,也不是百姓起义,更没有地方富绅剥削,而是巴蜀一带,这两年以来,不少物价悄悄涨了上去,百姓种田,遇上丰年,粮食被商户低价买走,可是生活必需品却是价格见涨,百姓们一年种田所得,明明税赋政策都变好,却仍旧不能温饱。
原本这些地方军中也没有注意的,只是最近巴蜀一带,商户运来的盐里渗有细沙,百姓们苦不堪言,而且盐价居高不下,很多百姓没钱买盐,时日久了,不少百姓得病,再这么下去,巴蜀恐怕又要如以前那样乱成一团。
时烨对巴蜀是有些成就感的,那是他和苏义共同治理的巴蜀,而且当时走时,这一处的政策和交通都得到改善,而且朝堂上,也没有任何人说起巴蜀这两年的动乱,着实令时烨生疑。
时烨想了想,决定启程去往巴蜀查看究竟,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带走一千兵马,余下的两千兵马由王起接着守在抚州城,试着去抓那些劫匪,有凭有证才能上书朝堂,撤职地方军统领。
王起却是有些担忧,巴蜀既然已经乱了,王爷这个时候去,岂不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王起上前相劝,一千兵马自是少了。
时烨却是摆手,“我在巴蜀那一年,手头兵马不多的时候,也曾对抗过地方富绅,如今我再次前去,对那边地形皆已经熟悉的情况下,更是不必担忧,我早去早回,且看看是怎么一回去,我还能再调动地方军的,王起,你守好这些走商,若没有这些走商四处行商,百姓们的生活会更不好过的。”
王起没法,只好同意了。
第二日天边泛着白肚,时烨便带着一千兵马出发了,而王起带着的两千兵马直接往抚州城去。
从抚州到巴蜀地界,快马加鞭不过半月时光,如时烨这样的速度,恐怕巴蜀的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是没有想到的。
进入巴蜀地界后,时烨将一千兵马分成几队,乔装一番,变成了商队,走在官道上,这会儿时烨坐在马车中。
天暗下来,商队寻地扎营,正在忙碌间,官道上又来了一队走商,这一队走商,驴车便有上百辆,还有不少牛车,长长的队伍状若游龙一般在官道上井然有序的前行。
为首的管事看到荒郊正在扎营的商队,倒也礼貌的派人过来打招呼。
时烨此时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衣,坐在那儿正喝着茶,那过来打招呼的管事上前抱了抱拳,说道:“这位公子许是不知这山王岭的规矩,这儿最好别扎营,夜里多匪徒,有好些商队折损在这儿了。”
时烨一听,来劲了,合着这里能遇上匪徒,那正好,他倒要看看是谁要劫走他们,顺带缴了匪。
时烨面上却装作凝重,那人瞧着他没打算拔营前行,只好叹了口气,“言尽于此,这位公子还请三思,我是喜客来商队,绝无讹骗你的意思。”
居然是喜客来的商队,时烨脸色温和了一些,应了他,“多谢管事提醒,你们且先走吧,我们随即就拔营。”
那管事的见自己的劝说终于见了效,放下心来,转身要离开,时烨又问道:“你可知这周围的劫匪都是些什么人?”
喜客来的管事听到,有些凝重的开口说道:“最近巴蜀有些乱,喜客来不少商队被劫,如今在巴蜀行商,那可得万分小心,好在喜客来的镖师们功夫高强,勉强还能行商,这位公子若是可以,倒是可以与我们喜客来同行,如此一来也有个照应。”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82章 官盐被劫
第1382章 官盐被劫
时烨一听,想到一路上听到的,喜客来不少商队被劫走,这一次遇上喜客来的商队,不如护他们一程,于是时烨同意了,正在扎营的队伍立即拔营离开,跟上了喜客来的商队。
瞧着前头的大管事是一个相当有行商经验的,他们劝着时烨不要在这儿扎营着实有道理,往前行二十里地的样子,便是山脉相连的天险,看着这模样,要是他们真的在前头扎了营,半夜还当真危险了。
此时天色完全暗了下来,一轮圆月挂在半空,借着这月光倒也能走,只是这周围寂静的有些出奇的山地却透着阴森森的感觉。
时烨坐在马车中,他挑开车帘朝外看,尤其看向远处的树林,如此山脉相连,要是行军打仗,这儿最是适合伏击。
车队眼看进入险道了,这儿两边山石太多,官道很狭窄,前头的喜客来大管事却是面色凝重,只催着商队赶紧离开险道,于是加速前行,苦力们不是用走的,而是用跑的。
时烨忽然面色一变,向身边护卫小声下令,“快去前头护住喜客来商队,你们不必管我。”
那些护卫训练有素,听到命令,立即打马向前去了。
时烨虽然仍旧坐在马车中,只是他手中却握了剑,随时准备着。
果然没一会儿,原本寂静的山道上忽然滚下山石,明明那山上没有半个人影,可是这些山石为何会忽然滚落。
商队被迫停下,那些苦力四处逃窜,但喜客来的镖师们却是迅速的护住商队仍旧在快速前行,必须赶紧离开,显然他们被人盯上了。
此时有苦力传来哀嚎声,山石滚落的越来越多,喜客来的镖师们筑成人墙,他们凭着功夫,用力的挡住了山石,车马接着前行。
时烨这个时候跳上了马车顶,眼神凌厉的看向两边山道,细看下,那上头是有人影的,只是他们有功夫,而且还是有备而来。
时烨抬手下令,直接上山杀人,若不解决山上的匪徒,底下再使劲也护不住商队,不如直接攻上去。
随着时烨一声令下,两百京兵冲了上去,喜客来的镖师见状也跟着反应过来,他们也相继上了山坡。
喜客来大管事得见,立即催着车队快速前行。
山坡上起了打斗声,没有了山石滚落,商队迅速出了险道,快马加鞭接着往前行驶。
时烨带着人马很快将这些山坡上的匪徒制伏,死伤了不少人,余下的匪徒不多,但都被抓了,还堵了嘴,免得他们咬舌自尽。
押着这些人下山,正要往前去汇合,没想离开险道时,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走了约十里地的样子,眼前出现的场景如同修罗场,喜客来商队货物全部被劫,所有人死于非命。
除了有伤马在路边吃草,余下的皆是尸体,驴车和牛车都不见了。
跟着时烨一同回来的镖师们气红了眼,他们上当了,对方的人马不只那山道上的,前头也已经派人等着了,而他们只顾着应付山道上的那些人去了。
时烨也是面色不好看,倒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将人劫走,这些人手段高明,要是用在行军打仗上,也必定不输于他,有谋略有计划。
时烨眼角余光看到草从里落下的一堆白沫,他上前蹲下细看,瞧着这是盐,他面色一变,看向那些镖师,沉声问道:“你们这一批运的是盐?”
那镖师脸色一变,此事不能声张,上头交代了的,不然这一次派了他们这么多的镖师一路前行,麻袋里装的正是盐。
巴蜀市场价格动荡,盐价居高不低,那些奸商甚至还往盐里头渗入沙子,喜客来明知巴蜀大乱,行商不易,但是他们仍旧还是将盐运来巴蜀,眼看着都到巴蜀地界了,没想还是被劫走,还死了这么多的人。
镖师们怒吼一声,气愤的就要去追,可是怎么追,人早已经走远了。
时烨从他们的表情中已经确定了,的确是盐,巴蜀盐价居高不下,依着喜客来的性子,自是不会让百姓们受苦,只是这人也厉害,居然早已经发现了这一批盐不说,还有能耐在这儿劫走,这事儿他管定了。
时烨看向那些敲晕了的匪徒,是刚才在山道上抓的人,或者得从他们身上下手,严刑拷问,时间所耗太长,而且再这么下去,这一批盐就追不回来了。
时烨立即下令,“将他们全部放了。”
京兵听到命令有些疑惑不解,那些镖师们也是奇怪的看着他,有人上前进言,时烨抬手制止,“不必说了,你们若想追回那批盐,就好好的跟着我。”
这些人放了,而时烨带着他们也隐入山林。
好半晌,这儿终于有了动静,那些被敲晕的匪徒醒来了,入目却是血腥,空气中也迷漫着血腥味儿。
这些人从地上爬起来,身上还有伤,只是他们却发现自己逃过了一劫,着实意外,但逃过一劫的欢喜已经容不得他们多想,随即他们迅速离开。
这些人牵走了官道上的马,快马加鞭往前去了,只是他们不知道,在后头还跟着一队人。
这几个匪徒赶了一夜的路,到了天亮时,他们进入一处小镇,吃饱喝足后接着出发,到了晌午那会儿,他们才离开官道,往山中去。
又走了一夜的路,天亮时从山中出来又上了官道,正在时烨的人马有些疲惫之际,前头的人停下了,他们在官道旁边的小树林里休息,只是这一次休息却是用了不少时间,瞧着他们那意思怕是不会再走了,似乎在等着什么。
天黑了,官道上出现商队,那些驴车与牛车,一眼看去就认了出来,正是喜客来的货物,被人劫走了,这些人竟然还没有将之藏起来,居然还敢正大光明的在官道上行走。
车队到了小树林里扎营,先前等着的那些人看到了自己人,立即从小树林里出现。
车队大管事看到几人,脸色大变,山道上的人都死光了,为何他们不但没死,还等在了这儿。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83章 孔凡坤之死
第1383章 孔凡坤之死
原本死里逃生正高兴的几人转眼被自己的人给扣住,几人怒不可遏,说是要将此事告诉主公,他们乱用私权。
商队大管事却是哈哈大笑,在外头,他们都得听他的,恐怕是没有这机会告状了。
眼看着几人就要被弄死,官道上又来一队人马,瞧着十数人的样子,不过为首的那人怎么瞧着这么眼熟。
时烨藏在暗处,他将前头来的人看在眼中,他脸色很不好看了,大舅为何会在此?
这十数人来到小树林前,先前还起了内哄的这些人看到孔凡坤,吓得脸都白了,人没有弄死,不得不放了,皆纷纷上前行礼。
孔凡坤从马背上跳下来,并没有看这些人,眼神便停留在这一批盐货上,他上前翻开一个麻袋细看,果见里头是盐,还是不渗一丝杂色的洁白海盐,从岭南运来的。
喜客来各地分店打着为着百姓的旗子,不惜重金耗时耗力将这些盐运来巴蜀,没想到最后不还是他孔凡坤的囊中物。
孔凡坤看到这么多的好盐,哈哈大笑起来,再看向那些属下,也没打算惩罚他们,能劫到这一批盐就好。
于是下头的人都放开了,孔凡坤却下令连夜将盐运走,那些属下有些苦不堪言,他们已经不停不休的赶了一日一夜的路,再这么走下去,驴和牛都要受不住,更不用说人了。
孔凡坤似乎在忌惮什么,见底下的人一脸疲惫模样,他语气不善的说道:“逍遥王马上就赶到巴蜀,你们是想留下来等死么?”
随着孔凡坤这话,孔家的护卫们立即警惕起来,与其留下来等死,不如赶紧离开吧。
于是再无人有怨言,正要扎营的营帐又被拔掉,接着启程上路,转眼上了官道。
时烨几人见状,立即从暗中出现,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亲眼看到大舅舅劫走商队,连喜客来也不放过,而且他们劫走这些盐想去做什么?莫非巴蜀的盐价忽然抬高也是大舅的手段。
孔凡坤没有想到自己才与车队会合就遇上了逍遥王,这个外甥,说起来他还有些怕他。
当初孔凡坤来巴蜀的时候被这个外甥摆了一道,受过伤,两年后再见到他,孔凡坤心情很有些复杂,又是在他劫走了这一批盐的时候。
而人群里,先前被抓的那几人看到时烨时,大惊,“他们……他们故意放走我们的。”
随着这几人的话落,身边的管事们也瞬间明白了,难怪其他人都死在了那险道上,他们几人却活了下来,原来是中计了,该死的,将人引到这儿来了。
孔凡坤也听到了这几人的话,心中虽有怒气,可是面对时烨时却还得装作面色温和,上前套近乎,“原来是王爷来了,眼下天黑,这儿荒凉,不如下臣陪王爷先入城。”
时烨却是没有理会孔凡坤,而是带着人上前查看驴车,孔凡坤眼睁睁的看到时烨打开麻袋,里头是洁白的盐,很纯正,不渗半丝杂物。
果然是这一批呢。
“有意思,喜客来的盐却落入了孔大人的手中了,不知孔大人得了这一批盐打算运往何处?听说最近巴蜀的盐价居高不下,百姓吃不起盐,大多得了病,孔大人外放在巴蜀,就是这么管治底下的人么?”
时烨站在驴车前,那双凌厉的眼,可不放过孔凡坤的任何表情。
孔凡坤心中怒意加深,咬了咬牙,说道:“王爷初来乍道,定是误会了,这只是我孔家买来的盐,正准备帮助百姓,给巴蜀百姓度过这一次难关。”
时烨听后,面色更加冷淡,他来到孔凡坤的身边,语气严肃的下令:“孔大人,将盐还给喜客来,随即与我回京城,此事我就不再追究。”
时烨的话不容置喙,可是孔凡坤哪敢与时烨回京城,一但跟着他回了京城,那可就是自投罗网,自己售卖私盐被逍遥王抓了个正着,他没法狡辩,这官可没法当了不说,还得连累家族。
可是他的事已经被这个外甥看到了,就算他不回京城也逃不过罪行,一时间孔凡坤内心生出一个阴狠的想法,犹豫了一下,还是抬手示意,下令灭口。
时烨感觉到了杀气,他立即拔出手中的长剑,朝着孔凡坤刺了来,孔凡坤就地一滚,身后的京兵一涌上前,将他护在中间,于是两方人马打了起来。
1...377378379380381...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