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阮氏不太喜欢管理这些锁事,再说西院看管住了,府中几道小门也有管制,事情虽不多,但她现在有了身孕,她要好好养着,这可是她心心盼着的孩子,于是点头应下,府中事务暂由刘奇代管。
时郁又叮嘱道:“民间尚有人传,怀孕三月前不要说出去,都说三个月的胎儿有胎神相护,我瞧着咱们这孩子也来之不易,不如先不要说吧,宫中御医再来请脉,你就说不用了,以后皆由苏夫人入府请脉,她的医术我信得过,而且她是女医,也方便你一些。”
阮氏点头,她现在被这个突然而来的喜讯令她激动的有些不知所措,时郁所说的,她觉得也有道理,左右已经有逍遥王妃怀有身孕,解了母后盼着孙儿的愿望。
“还有以后,不管心情好不好,饭要吃,苏夫人说不能挑食,你可得听,以后我若回了府,咱们就在一起吃宵夜。”
“好。”
阮氏甜甜的一笑,心头暖暖的,下意识的将自己的身子靠入时郁的怀中,时郁的手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她抱在怀里。
宁彩宓回到府上,即使夜里面对丈夫,她也没有将太子府的事告诉苏义,但这一日她也算是想明白了,她先前听说过御医诊过脉,医术高明的御医是不可能诊不出来的,除非另有隐情。
宁彩宓正因为猜到这些,她才暗自心惊,她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姐姐也不成,她只要好好的保护太子妃的这一胎就好。
王府里,苏宛平心情极好,母亲陪着她一起,母女两人一起养胎,吃的都在一起,似乎食欲都好了。
她当初决定从岭南回来就是为了傅氏,事后好想追究责任,被母亲制止后,她心里一直不高兴的,如今母亲再次怀上,她也就放下心来。
郑侯也是住在王府,郑侯对傅氏的宠爱好早已经在京城传开的,如今即使住在王府,那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甚至有权贵夫人送请帖,都是往王府送双份,结果原本侯府由大儿媳妇宁彩姝掌家的,转眼成空,谁都没有高看宁彩姝一眼。
庶出就是庶出,就算护国侯没有嫡子,庶出子就是低人一等,自古皆是如此,除非这护国侯的荣耀是郑泽承挣来的,那自然是不同。
不过自打傅氏住在了王府后,小儿子郑泽瑞却是来过王府一次,他不仅来了,还给傅氏买了一些吃食送来,同时还与傅氏仔细的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先前外放为官,一直没有成家,如今回京述职,他想让嫡母为他寻门亲事,也到了成婚的年纪了。
郑泽瑞的请求,这是对傅氏极大的尊重,傅氏听着这话,都要感动的流眼泪了,她的真诚还是有人看得到的,自打她嫁入侯府,便一心向着侯府,不曾给自己的子女带来侯府的任何东西,傅氏就是不想落下话柄,也不想别人胡乱猜测,更不想让底下继子看到她偏心。
可是这么些年,她做得如此坦荡,却还是有人猜测她,言语中伤她,大儿媳妇更是不曾向她请过安。
终于多年后,她等来了继子的信任,她很开心,她一直都知道,侯府没有嫡母,看似他们的亲生母亲掌家,实则在外头兄弟二人会被人看不起,如今由她这个嫡母出面,谁也不敢低看,傅氏虽然性子柔弱,但她的身份摆在这儿,在京城里,她是名门贵女,她也是侯夫人。
傅氏答应了二儿子的请求,再收到几位权贵夫人们的请帖,她明明怀有身孕不太想去,却为了二儿子的婚事还是出了门。
既然要给二儿子寻门亲事,那自然要寻一位好姑娘,家世不要紧,人品和家风最是重要。
侯府太过重武,虽然两儿子已经是文官,却仍旧容易脾气暴躁,所以傅氏更看重书香门第的姑娘,这样的话,相夫教子能中和一下侯府男人的性子。
京城里自是不缺书香门第的姑娘的,余下的便剩下家世与相貌。
苏宛平从来没想过以这种相亲的方式,而且还婚前搞不好只能见上一面就成亲的婚事,她是更倾向于自由恋爱,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也至少在婚前了解一下两人是否合适。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70章 一见倾心
第1370章 一见倾心
所以她也出动了,原本不参加宴席的母女二人倒是变了个样。
这不参加还好,一参加却发现这圈子里的辛苦,以前在梅岭县,那时母女二人是想挤进去那个圈子而想方设法,如今却是这个圈子盼着她们进去,因为她们的进去而显得圈子更加高不可攀。
于是身边不少自荐的攀交情的,各种讨好结交的,两人有些疲于应付。
几场宴席下来,母女二人已经做出一份清单,算是比较适合郑家二公子的姑子,皆是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
苏宛平看着这一份清单,只觉得辛苦,余下的就是郑泽瑞自己与这些姑子见一面,再做下决定与谁继续交往下去。
苏宛平是打算让两人私下里写信,不要让外头的人知道就好,这种通过书信的交往,也能看到两人是否合适,总比盲婚哑嫁的好。
正在忙着筹备着郑家二公子婚事的母女二人,这日收到太子府的请帖,是太子妃阮氏的邀请,想叫苏宛平入府一叙。
有几日不曾见到阮氏,即使苏宛平入宫请安,也不曾碰上阮氏,不知她最近在忙什么。
苏宛平去了太子府。
阮氏看到苏宛平过来,心情大好,拉着她去花厅坐下,问起她怀孕后可辛苦,苏宛平前三个月吐得厉害,又因为怀双胎,所以很是小心。
这会儿苏宛平将自己这些日子的难受一吐为快,阮氏听着,脸上露出笑来,果然孕妇的反应不是人人都相同的,比如她就没有什么感觉,若不是宁三姑娘说她有身孕,她都要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宛平,太子说马上到了丰收节,我想在丰收节前去别院办场宴席,这一年来,我也没有怎么出门应酬,就乘着这一次吧。”
阮氏开口。
苏宛平有些为难,她怀孕了有些不想出门。
阮氏见状,解释道:“母后年纪大了,前不久又病倒,所以这些宴席自是咱们两人举办,也代表着皇室,不好在宫里,就在太子府别院,出城并不远,咱们也只要现个身就好。”
苏宛平一听,同意了,看来这一次比较正式。
从太子府回去,夜里,苏宛平将此事告诉了时烨,时烨想起今日朝堂上所说的,原来入春时,南边农作物受涝灾,朝中为此安排使臣和工部的人去江南救灾,入秋丰收了,要稳住人心,就举办了一个丰收节。
在京城里,自然由皇后出面的了,如今有两个儿媳妇出面也是一样的,今个儿御书房里,父皇还曾提起此事。
苏宛平一听,也就没有再多想了,既然是要稳住人心,那自然得大办,她与阮氏出面也不是不可以,举办宴席她也有人手,不过是费些心思罢了。
于是第二日苏宛平找来几位管事将宴席的事安排下去了,同时又给太子府传了话,叫阮氏只管参加就好,到时别院宴席的事情她全部打理好。
阮氏负责写了帖子,收到皇室帖子的非富即贵,开国元老,新旧权贵,收到帖子后,一时间京城变得很是热闹。
到了宴席这一日,傅氏特意将郑家二儿子带在身边,她们选了好半晌的贵女清单,这一次基本都会来了,正好乘着这个机会让二儿子好好选选。
逍遥王府与护国侯府的马车是一同前来的,从马车上下来,一表人才的郑家二公子一时间成了贵女们注目的人物。
别院在城郊,有马场,占地面积很大,再过去还连着皇家马场,这周南围山头都有禁卫军守着,来时路上也有不少守卫。
入了别院,不少人向逍遥王和王妃行礼套近乎,郑侯与傅氏走在后头,也是受不少人亲睐。
郑家大公子不曾来,郑家二公子才刚从外地回来,家中有未出阁的小姑子,多是留意着他。
一时间他们这一行人被不少人拥护着进来的。
阮氏看到苏宛平,立即朝这边走来,知道苏宛平怀孕辛苦,早已经安排好,直接将母女二人带入后头休息去了。
外头想要套近乎的人不少,京城里的贵圈里,说起来都是亲戚关系,也有着利益关系,多的是联姻的。
阮氏带着苏宛产和傅氏来到一处堂房前休息,这儿很是安静,外头已经安排好的,她们也不必现在出去,呆会等宴席开始露个面就成。
阮氏也感觉到疲惫,还有些饿了,于是叫身边的下人端些吃食过来,她最爱吃的那几样,这会儿又有些嘴馋起来。
林间小道上,郑泽瑞背着手站在一棵老树下,心中却是郁郁,脸颊红通通的,刚才嫡母与王妃一走,他成了香饽饽,郑泽瑞面皮薄,被几人问多两句就脸红了,匆匆离开宴席来到这安静小林。
郑泽瑞内心是羡慕苏义的,他能遇上自己喜欢的人,还如此的凑巧,夫妻感情这么些年过去,仍旧如此和美。
他若能遇上自己中意的女子,不管对方什么身份和出身,他都不在意,觅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正在郑泽瑞暗自想着的时候,迎面走来两位丫鬟,前头的那位丫鬟瞧着身份不低,可能是某位诰命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或者近侍。
只是当郑泽瑞听到声音无意间一抬头时,看到前头的女子,他的眼神呆住。
“子衿姐,娘娘当真喜欢吃这东西?”
黎子衿笑道:“我表姐小的时候特别爱吃这带着酸味的野果子,这一次我从巴东郡来,早早的晒制了一些干果,如今表姐特殊时候,我想她应该喜欢的。”
身边的小丫鬟听着很有此惊奇,太子妃娘娘怎么可能吃这东西,便是庄户家里也不吃了吧,这山上的野果子,除了酸涩味儿,就没有别的味道了。
然而小丫鬟也不敢反驳了,毕竟太子妃娘娘最近的口味很独特,一时喜欢吃这个一时喜欢吃那个,可都吃不多,吃的花样却是越来越奇怪,或许子衿姐说的对,万一娘娘喜欢呢。
两人边走边说,待走到老树下才发觉这儿有外男,两人连忙垂首福了一礼,就要匆匆离去,黎子衿离去时好奇的抬头朝郑泽瑞看去一眼,正好与他的眼神相撞,就见郑泽瑞慌乱的移开目光,退后几步朝两人作揖,随即转身就走。
小丫鬟疑惑的看着郑家二公子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说道:“京城里都传郑侯能止小儿夜声,极为凶恶,怎么这位郑家二公子却是如此温文尔雅,像个书生似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71章 想要上门提亲
第1371章 想要上门提亲
黎子衿却是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有些出神,刚才她看到了对方明亮的眸里有些慌乱,如同做坏事被人撞见似的,可是他们不过是偶遇罢了。
两人没能想明白,却也快步的离去。
阮氏正与苏宛平说着话儿,忽然闻到一股酸涩的味道,她怔住,随即朝门口看去,就见表妹端着一盘干果过来,她看到那盘干果立即认出来了,小时候在乡下住过一段时间,那时表妹经常带她去山里找野果,下田捉泥鳅,童年的那短短几个月是她未来闺房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几年中最有回味的,总是时常的想起。
酸果被端上桌,苏宛平也跟着起身,闻着这酸味儿就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阮氏立即给苏宛平和傅氏递了几个品尝。
三个孕妇就着一盘酸果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脸的享受,身边服侍的下人们看着都已经酸出口水来,正常人怕是吃不下的。
“表妹,你这是从老家带来的?”
黎子衿点头,带了不少。
阮氏立即让表妹装一袋给王府送去,苏宛平也不拒绝,着实好吃,尤其嘴巴没味道想吐的时候,她就想含一颗。
黎子衿从屋里出来,正要回去准备一下,没想又在小道上遇上了郑家二公子,这一次只有黎子衿一人在,她想快步走过去,没想郑家二公子却将她拦下了。
郑泽瑞红着脸解释道:“刚才走了后我又想了想,于是又回来在这儿等着了,就想着能偶遇姑娘。”
黎子衿一听很有些奇怪,她见郑家二公子似乎很有些怕她,果然如小丫头所说的,郑家二公子温文尔雅的儒生,一点儿也不凶,甚至还挺好欺负似的。
于是黎子衿面上露出调皮的一笑,问道:“你想见我可是有事?”
郑泽瑞红着脸看向她,眼睛漆黑而明亮,想要说什么又有些不好意思。
“这儿可是太子府别院,而且这儿也不能有外男。”
“我知道的,我……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
这话问得很突然,要是依着黎子衿的脾气早已经动手了,不过今日她心情好,于是故意说道:“我不过是太子府的奴婢,不是名门贵女。”
没想郑泽瑞一听,面上一喜,“太子府上的,那太好了,我这就叫嫡母去太子府提亲去。”
“你说什么?”
黎子衿故做生气的看着他。
郑泽瑞却急忙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黎子衿却是没有接话。
后头小丫头追了上来,喊道:“子衿姐,娘娘说了,除了那酸果,还要给王府送些胡参过去。”
“子衿,可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子衿?”
郑泽瑞忍不住相问。
然而这诗句从郑家二公子嘴中念出来却是如此的有韵味,黎子衿原本还有些调皮的心情转眼也有些害羞起来,又见后头小丫头追了上来,她红着脸点头,随即赶紧离开。
郑泽瑞看着两人一前一后的背影,不由得念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丰收喜宴上,苏宛平和阮氏出现,宴席很热闹,吃完宴,自有管事公公和嬷嬷招呼着送客,而苏宛平和阮氏却是又回到堂房前。
刚才说到阮氏八岁的时候曾有一年春夏相交时去乡下住过,苏宛平也知道了阮氏身边的那位表妹,长相甜美温柔,是小家碧玉的姑子,还不曾订亲,族里人将她送来京城,想来也有意让阮氏帮着寻门婚事的意思了。
苏宛平最近一直参加宴席,认得不少贵女,自然也知道不少贵子,本着门当户对来说,苏宛平倒有几家挺适合这小姑子的,而且她是阮氏的表妹,她便不由得将她当自己的妹妹一般,自然要找一个人品好又有上进的贵子,而不是京城里那些自持身份的纨绔子弟。
苏宛平于是说起有几家权贵比较合适的家族情况,没想黎氏在一旁听着却并不动容,虽说的不明显,但阮氏当着表妹的面问来问去的,无非就想黎氏听进去,好做个决定。
说得也差不多了,黎氏也没有反应,苏宛平也就点到为止,她们也该回去了,会与阮氏一同回城。
路上马车里,阮氏拉着苏宛平的手,问道:“宛平,母后可知嫣儿的情况?”
苏宛平点头,“问过了,不过我没有说去处,想来母后也不想追究了。”
阮氏松了口气,接着说道:“宛平下一次给嫣儿写信,我也写上几句捎带过去,她在那边可好?她可是公主,我担心她受苦。”
苏宛平安慰她,自是不必担心公主了,卫成不会让她受苦,再说与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那也就不苦了。
两人入了城,各自坐回马车回了府上。
只是这才入府,郑家二公子就过来向傅氏请求,他想请嫡母出面提亲去,说是今个儿在宴席上看上了一位小姑子。
瞧着郑二公子那模样,这是动了心,倒是难得了,就不知是哪家贵女。
傅氏也为他高兴,只是一问之下,说的居然是太子妃的表妹黎氏,这还真是巧了。
不过那孩子从乡下过来,转眼就嫁入侯府,恐怕不妥当,也不知黎氏可愿意,傅氏不想泼二儿子的冷水,劝着他先回去,后头的事她会想办法。
随即傅氏将此事告诉了女儿苏宛平,苏宛平也是震惊,侯府不是普通人家,便是她母亲在府上也会受委屈,那黎氏出身不高,会不会不合适,毕竟成婚后她要面对太多东西。
只是郑家二公子不会因为对方的出身而犹豫,便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极为重情的人,这样的男子,也是黎氏的福气。
苏宛平劝慰傅氏,决定明个儿去一趟太子府问问。
而郑泽瑞这一夜却是一夜无眠,这么些年来,第一次生出要娶妻成家的感觉,他以前可从来不曾有过这种想法,尤其是看到府上的情况,他不想娶回来的妻子受委屈。
入夜后兄长来找他,郑泽承是来说服弟弟的,傅氏在王府不回来,他想与弟弟一起商量关于将母亲的牌位放到郑家祖祠里的事。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72章 嫡庶之分不可逾越
第1372章 嫡庶之分不可逾越
的确郑泽承想让父亲记起母亲,记起他们多年的情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味的向着傅氏去了。
郑泽瑞正想着自己以后的打算,乍一听兄长的话,他的脸色便变了。
“哥,有一事我一直不明白,哥一直想将母亲的牌位立在郑家祖祠里,是想让父亲提母亲为正室么?”
郑泽承冷哼一声,“母亲已逝,这个时候提为正室又如何?我只想让父亲给母亲一个公平的名份,她跟他这么些年,却抵不过与傅氏的那几年么?儿时的娃娃亲,那是不作数的,如今才多久,他已经将母亲忘得一干二净。”
郑泽瑞一听,心头却是沉重,“哥,你可曾想过,或许母亲只是一个意外,他们两人才是真正的认定对方的那个人。”
“郑泽瑞,你说什么混话,母亲跟了父亲这么多年,你却说母亲只是一个意外,凭什么?傅氏何德何能。”
郑泽承怒不可遏,郑泽瑞却是苦笑,“护国侯娶御史中丞的嫡长女,天作之合,身份地位,家族,哪一样不是门当户对,傅氏她为何不可以,而我们的母亲,论身份论地位都不及她,哥,你为何要自欺欺人。”
“还有,哥,我听说嫡母前不久怀有身孕却忽然没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郑泽瑞一脸认真的看向兄长。
郑泽承的眼神对上弟弟的,下意识的移开。
郑泽瑞却是叹了口气,“父亲什么也没有追究,你以为是父亲变得仁慈了么?父亲从来都没有,当年二堂叔做错了事,父亲亲自带兵灭了二堂叔,父亲年纪是大了,可是他绝不会手软,唯一的可能,那是嫡母的容忍,是嫡母不想追究,大哥,你可知嫡母为何要这么做?”
“她是名门贵女,她完全可以不必顾及我们,我们不过是庶出子,可是她独自隐忍了,大哥就不曾反省过么?这世上又有几个女人做得到,你且回去问问大嫂,她可有这样的心胸。”
郑泽瑞的眼神很认真,他帮理不帮亲,可是在郑泽承听来,却觉得弟弟这是被傅氏一家给笼络了。
母亲临死前说的话,还有她生病后父亲的表现,郑泽承可是记在心头的,别的女人他不管,但他的母亲遭遇那样的事,他必须管。
想来劝说弟弟是不可能了,弟弟如此固执,如今认傅氏为嫡母,他痛心的同时,不免也有些失望,看来有些事与弟弟商量是没有用的,只能他自己来了。
兄弟二人不欢而散,一向兄弟感情极好的两人,没想到会走到今日,相对而无言。
关于郑家二公子的婚事,在苏宛平和傅氏的奔波之下,确定了下来,黎氏同意了婚事,难得两人看对了眼,于是婚事传开,京城里不少人开始说起此事,外头传的可不太好听。
傅氏身为嫡母,却给郑家二公子寻了这么一门亲事,竟然不知从哪个小地方来的乡下姑娘,岂能配得上郑家二公子呢,郑二公子本来在京城就是香饽饽,不少京城贵女都盼着能嫁入郑府,倒是被这乡下姑娘给抢了先。
原本在太子妃身边服侍的黎氏,一时间在京城传开,阮氏为此将表妹带在了身边,也不再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乡下姑娘了。
京城里永远不缺热闹,家长里短的,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在这热闹的京城里,却有一处是极为安静的,那是久不露风头的孔凡明将军府上,从绥州城打仗回来时,孔凡明是风光了一阵的,后来去了岭南,再从岭南回来,他似乎变得低调起来了。
尤其将军府上,将军夫人傅琴也不见她参加过谁的宴席,自打嫁入将军府后就没有动静,甚至权贵夫人们之间谈及此人,都要忘记她了。
孔凡明将军府上,安静的有些不正常,尤其是主母东院,那可是连着府上下人都要止步的地方。
东院的门长年紧闭,偶有打开,外头的下人也不能停留,这是将军下的令,谁也不敢违背,而将军大人,却是从来不曾踏入东院的,外头是夫妻,实则在府上却是各过各的,甚至有下人都要怀疑将军大人是不是另有隐疾,毕竟娶了夫人也不见留宿东院,西院也没见新人入府。
别人不知道,可是东院里头却是在这平静下有些许的不同,比如每日的晨时,还有夕阳西下之时,东院便会响起歌声,又唱又跳的这位主子正是将军府的主母傅氏。
傅琴自打嫁入将军府,不过两月时光,孔凡明便什么都知道了,她是疯的,孔凡明没想到自己娶了一位疯妻,原本以为娶了个年纪大的,表面上过得去就好,没成想还是个有病的。
孔凡明不是没有恨过傅家,尤其是傅震宇,竟然瞒得这么紧。
为此孔凡明将傅氏看护起来,不能随意离开东院,而京城里所有的宴席,将军夫人都不得出面参加,一时间导致孔府与其他的世家格格不入。
这日傅琴跳了舞就回去休息了,到了晚上,雷打不动的她又来到湖边跳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