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在这边关小城来看,瞧着梅岭县都有保昌郡首府的资格了。
听小令说余城还没有梅岭县热闹呢,主要是这儿有一处码头,有码头就好做生意,尤其梅岭县出了两位人物,早已经远近闻名,所以这梅岭县比余城好也是正常。
有了喜客来的支持,梅岭县的百姓生活比以前要富足多了。
如今再在修路,他们赚下的银子又能用来养家,那自是不必说的。
时嫣来到一处糖人摊子前,与一群小家伙等在那儿,时嫣的眼神都看直了。
不远处的茶楼上,卫成坐于窗台前,一抬头就看到底下的一对主仆,他暗自摇了摇头,这是公主第一次出远门,看什么都新鲜呢,眼下有钱了吧,嫂子可是个有钱的主,公主倒是安稳了,按理他也该离开梅岭县了。
卫成看着楼下的两人,他却忽然做了一个决定,暂时留在梅岭县,虽然这儿他熟的不能再熟,也是他不想面对的地方,可是真的来了,就尤如他的第二个家乡一般,这里的百姓带着的越地口音,竟让他生出亲切感,比在京城里还要更自在一些。
在这儿,不会遍地权贵,也不会上街就得罪人,即使街头马车相撞,也是各让一步,相安无事。
卫成看着如此纯仆的梅岭县百姓,他的心莫名有些安定。
若是他们三个都不曾有京城的那一段经历,或许会一直开开心心的呆在梅岭县,跟着嫂子一起做生意呢。
想起当年的他们,卫成又忍不住想入怀摸酒,可是他又想起了公主的话,酒是会上瘾的,尤其是不如意的人,一但依仗着酒来麻醉自己,那就是自我的放弃。
卫成的手停住,怀里也没有酒,这儿也只是茶楼,他只好端起一杯茶来喝。
底下的主仆二人吃过糖人,又跑去其他的小摊守着,那模样怕是逛一天都不想回去了,都不带个护卫在身边的么?
卫成有些头痛,莫名又担忧起来,这对主仆都这么善良,也不担心在外头遇上坏人,如今倒好,连帷帽都不带了。
卫成结了帐下了茶楼,尾随在公主身后。
时嫣刚吃了一个油炸饼,忽然感觉到不对劲,她立即回头看去,人群里,每个人都忙碌,没有看到可疑的人,她想着多半是自己想多了,于是接着吃。
小令却是奇怪的问道:“姑娘可是觉得哪儿不对?在梅岭县不必害怕,到处是杂货郎,到处都是喜客来,咱们真遇到什么,直接往其中一处走,没人敢怎么样,再说这梅岭县的百姓都心地善良,不会有事儿。”
时嫣听了这话更加放心了,于是拉着小令的手,又跑到一处吃凉粉的摊位前,刚要点要那凉粉,就闻到了烧鹅的味道,她连忙朝那边看去,只见油滴滴金黄的烧鹅挂在架子上。
有人上前购买,于是两人凉粉也不吃了,时嫣直接买了一只烧鹅,就与小令一边走一边吃。
小令平素跟在苏宛平身边,也习惯与主子一起吃,自是没有觉得不妥当,也正是小令这大方的举动,令时嫣很开心,她身边跟着的不再是唯唯喏喏的宫人,她自由了。
两人一边吃一边走,行人中也没有这样的,也难怪,时嫣从小在燕北长大,骨子里还是燕北的习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见多了,但在南方如此豪迈的少。
卫成在后头看着有些揪心,公主这模样要是皇后娘娘看到不知会不会生气,反正他在京城不曾见过公主如此随意。
时嫣吃完,打了一个饱嗝,不成了,吃太饱,于是与小令一起入了茶楼听说书。
卫成也寻了一处角落坐下,这一次卫成难得的还喝完了一盏茶没有离开的。
苏宛平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洗漱出来,太阳已经升到半空,这是晌午了,她也太能睡,一想到昨夜缠着她不放的时烨,她的脸颊就红了。
下人过来问要不要送上午膳,苏宛平才想起公主还在府上,一问之下,才知道小令带着人出去逛了。
苏宛平叫人传膳,此时乳母将孩子带了来,孩子正好要午睡,苏宛平照看了一会儿,随意的吃了些。
这一日感觉过得真快,就在苏宛平逗弄着小菡儿的时候,公主与小令一同回来,两人吃得圆滚滚的肚子,一看就玩得很开心。
时嫣看到小菡儿,上前就要抱,苏宛平连忙拦下,小声说道:“公主,我教你怎么抱,这小孩子身子软。”
时嫣那大手大脚的样子,小令都忍不住笑了。
不过当她抱着小菡儿时一脸笑容的时候,苏宛平也笑了,“公主喜欢孩子?”
时嫣连忙点头,“喜欢。”
苏宛平若有所思,随后便问起她们今个儿去了哪儿,小令将前后一说,才知道她们吃了不少东西,以前在京城也只有在苏宛平这儿吃到的岭南美食,到了这儿却是遍地都是,什么海鲜,什么烧鹅,再也不必愁了。
苏宛平见两个吃货吃得这么满足,她也心情大好,公主真好养,吃这些也能吃得这么开心。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85章 诱出卫成
第1285章 诱出卫成
转眼天黑下来,时嫣去休息了,逛了一天也有些累,时烨还不曾回来,高文高武过来禀报,已经传消息出去,叫金凌镖局的镖师们都回来了,不必再寻公主,但显然的,人海茫茫要去寻一个人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尤其在这个通讯不发达的地方。
随后高文这一日也去了一趟梅岭山下,见过公主所说的那些人,还当真是听了那老秀才的话,原本要出远门的跑回来修路了。
这些人说在船上与公主在一起的还有一位男子,右手臂没了,不多话,但护人却护得紧,船上的人都怕他,一看就是个会家伙的。
一说到断臂,苏宛平便明白是谁了,而且公主一路来梅岭县码头,手上无钱,所有的吃食也是卫成暗中相助,所以卫成也来了梅岭县了。
苏宛平笑了,说道:“明个儿咱们就将卫成找出来,他当初废了一臂才救下的我们,他是一定不会让我们受难的。”
于是苏宛平小声的向高文高武安排了一下。
第二日,风和日丽,苏宛平说要出门踏青,带上公主去郊外看看。
时嫣正想出门四处看看,见苏宛平有这心思,那就更好了。
于是两人穿着普通的锦衣,坐上马车出门了。
出了县城城门,往官道上去,也不是去码头,像是去余城的方向,就这么走了小半日的路程,马车忽然停住,外头起了打斗声。
马车内没有什么动静。
此时官道前头来了一伙人,他们穿着黑衣蒙着脸,来的人比较多,显然苏宛平带的护卫太少,不是对方的对手,几招下去,不得不护着马车后退。
苏宛平有些惊慌的从马车中出来,时嫣也好不到哪儿去,眼看着这些人就要杀到两人面前,就在不远处的草从里忽然跳出一个身影。
他断了一臂,一只空袖子在风中吹动,但他身手矫捷,腿功不错,几个连环踢,就将苏宛平和公主面前的人踢开。
原本惊慌的时嫣却是高兴的上前抱住卫成的手臂。
袖子再次落入公主的手中,卫成暗感不妙。
苏宛平却是笑了,先前凶神恶煞般的黑衣人全部停住,个个取下面纱,原来都是苏宛平的人。
高文高武上前朝卫成行了一礼,喊了一声卫将军。
卫成这一下什么都明白了,他看向一旁傻笑的公主,那明显的惊喜与意外的表情,本想发怒的卫成又莫名心软下来。
“嫂子,你这样可不对,我中计了。”
“兵不厌诈,卫将军,欢迎回来。”
苏宛平笑看着他。
卫成很有些无奈,再一次中了嫂子的招,再一细想,也怪自己关心则乱,嫂子与公主都会功夫,敌人打上门来,两人不还手,却一个劲的在惊恐,也只有他这个笨蛋相信。
于是几人打道回府。
王府内,苏宛平叫管家准备好酒好菜,她要为卫成接风洗尘。
时嫣却是拉着卫成的袖子不放手,卫成只好叹了口气,说道:“公主,我不走了,不会骗你。”
时嫣只好放开他,却是在一旁傻笑,她还以为上一次在码头与卫成分别了,她心里很不好受,一边是宛平,一边是卫将军,她该选谁,可是她也想宛平,没想卫将军还真的来了,如今她不必再选了,也不必自责了。
只要卫将军不走了,她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一桌子好酒好菜,卫成坐在那儿,一时间竟是暖到了心头,想起以前在岭南流放时,吃不好饿肚子,就去文巷找嫂子要吃的,嫂子每次都会亲自下厨,不仅吃饱喝足,还会给他和华应带些出门。
如今多年过去,嫂子仍旧这般对他,只要嫂子在,他都感觉有个家似的。
此时高文高武已经去军营将时烨喊了回来,忙碌的时烨一听到卫成在梅岭县,就快马加鞭的回来了。
这会儿时烨还没有换下铠甲,就来到了堂前,看着卫成时,他上前拍向他的肩膀,重重一掌,卫成受住了。
时烨感叹,“你与当年一样,受我这一掌不作声。”
卫成无奈道:“知道拦不住,只好硬受。”
“好像很委屈呢。”
“在烨哥面前不敢。”
时烨笑了,卫成也放下了心结,终于有了回家的感觉。
苏宛平催着时烨下去换衣裳,穿着便衣再出来的时烨,却决定与卫成醉上一场,兄弟之间,分别这么久,如今再次重聚岭南,如此自由自在,哪有不醉一场的道理。
于是两人从饭桌上喝到了屋顶,直到满天星星了,两人还没有醉,坐在屋顶上一边喝酒,一边感受岭南的夜风。
带着凉意的风,却是吹和心头舒服。
卫成看着远方的万家灯火,说道:“烨哥,当年咱们三个坐在屋顶上喝酒的时候,那时正是烨哥娶了嫂子的第一年,天气正冷着,在古道村的院子里,那时咱们三个便说只要以后恢复自由身,便什么也不强求了。”
“如今再想起,感觉当时的想法还是太过幼稚,这么绕了一圈再回到原点,原来就是当年咱们三个坐在屋顶上喝酒的时候是最自在的。”
卫成眼眶一热,说到这儿莫名有些心酸。
时烨岂会不知道卫成的委屈,一腔抱负,想起当年他与华应一起跟着他去平定燕北的战事,经过岭南时的心情,与亲朋相见却不能相认的时候,他们是抱着多大的决定与希望做到这一步的。
终于他们三人都功成名就了,终于做到了当年他们想要做的事,可是到头来,现实只会更残酷。
时烨侧首看向卫成,如今他静静地望着天际,在这个满目星空的夜里,他却显得如此孤独。
时烨忽然开口,“卫成,在你走了后,我便派人四处搜罗,发现一本奇书,是一本左手剑法,曾有人练成过,我一直收着,如今倒是能派上用场了。”
时烨从怀里拿出秘籍。
卫成呆住,他盯着那本书,心中的激动无法言喻,只是他不想让人看到他脆弱的一面。
卫成面色淡淡地接住,只应了一声好。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86章 太子重情
第1286章 太子重情
时烨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却是说起他家媳妇对岭南的一些安排,到时修通梅岭山后,就可以与中原做生意了,想必岭南也会越来越好,他感觉这里就像他的小小王国,他视这儿的百姓如子民,媳妇将自己的财富拿出来造福百姓,他也要好好守住这一方疆土,所以他希望卫成能帮他。
卫成有些惊讶,看着时烨,有些哽咽的开口,“我现在这模样还能帮烨哥么?”
“为何不能,孔凡明带来的京兵自命不凡,我天天都烦死了,你帮我管一管他们,这孔凡明有些偏门,真正打起仗来本事不及黄将军,原本我是不想操心军营的,想着他手头的战士还算强壮,就将兵权交给了他,谁知他管制不了,最后还得我亲力亲为。”
“吴越国上一次乘着我的心思不放在军营,起了战乱,好在平息下来,可是也不得不防,我媳妇说的对,对付吴越国倒也是不难的,难就难在吴越国以外的海岛,这上头还有人,没有吴越国在,以后就得我来对付,咱们北边的兵不悉水性,这是硬伤。”
时烨的话倒也提醒了卫成,于是两人讨论起吴越国的地形,这一夜不知不觉过去。
苏宛平早上起来,与小令去小厨房里,想亲自做好吃的,没想公主也早早起床,连功都不练了,过来帮忙。
时嫣将袖子挽起,便说道:“宛平,我决定了,从今日开始,我要跟着你学做吃食。”
“哦?公主这是要做给谁吃?”
时嫣一听,脸颊一红,支吾着说道:“那当然……当然是做给宛平吃。”
苏宛平与小令都笑了起来,“我自己会做,时烨也吃我做的,我瞧着公主做给卫将军吃。”
时嫣红着脸不说话了,却是当真用心的向苏宛平学起了厨艺。
早点是岭南地道小食,做得很丰富,卫成和时烨都忍不住吃了不少。
随后两人准备一同去军营,也好,给卫成寻个事儿做,也就不想离家出走了。
此时京城太子府,太子时郁收到弟弟来信,公主寻到了,去了岭南,如今呆在岭南不想回来了。
时郁郁闷道:“一个两个的倒是会享受,独留我一人在京城做牛做马似的打理政务,我为何是大哥,我为何就不能是二弟。”
时郁难得的发发牢骚,正好太子妃做了好吃的送了过来,时郁一想到太子妃做的吃食,就准了,没想这会儿侧妃李谣也过来了,平素她过来,不是太子不在府上就是早已经休息,如今巧了,正好遇上太子妃过来送夜宵,她也就一同进来。
阮氏看到李氏,心情有些不好,她将吃食放下,时郁朝两个女人看去一眼,忽然有些头痛。
一个是异国公主,不同于府中的其他侧妃,他也得留点儿面子,而太子妃,也难得过来送吃食。
时郁在主座上坐下,阮氏与李氏也相对坐下。
李氏长得美貌,双眸能勾人,看太子的眼神令一向中规中矩的太子妃看着有些不舒服。
李氏故意为太子夹菜,纤长而白嫩的指尖碰到了时郁的手,时郁身子一僵,立即起了身,碗筷落了地,时郁沉着脸,眼神凌厉的看向李氏。
“你们都退下。”
阮氏有些委屈,她只好行了一礼退下了。
李氏却是嗔了时郁一眼,也跟着退下。
书房里没有人了,时郁的手在身上搓,搓了两下,他忽然苦笑,竟是没有忍住,当初忍施氏都不曾让人发现,如今这是更严重了。
为何还是只有她能碰?时郁的脑中不由想起一个倩影,再无心思吃夜宵的他,在一旁坐下了。
阮氏出了书房,正要回去,李氏却是追了上来,她擅自开口说道:“太子妃怕是也不知道吧,刚才我是故意要碰殿下的手,太子妃难道就不曾想过,殿下这是要拒绝所有的女人么?”
“我入东宫也有些时日,也算是看明白了,这府中的女人都不曾被宠幸过吧?”
李氏盯着阮氏,阮氏的面容终于动摇,李氏看着很满意,接着说道:“太子妃何不自己亲自试试,想来就算是太子妃的手也是碰不得的,如殿下这样无情的人,他若不是心里藏着一人,那便如外头曾经传过的,有男风之好。”
“你胡说。”
阮氏忍不住开了口。
李氏却是笑了,“太子妃不信,试试不就知了,而且据我观察,殿下好男风的可能不大,应该是心里藏着某人,无情之人才是重情之人,他可以为一人而辜负天下女子,所以他才是最无情的那个。”
李氏笑着离开。
阮氏却是站在原地,她心里曾经产生过的很多疑问也冒了出来,她的心里难以再平静。
李氏长得不错,她以前担心太子殿下受她美色所诱,却发现殿下对李氏与对施氏一样,没有正眼瞧过,而她自己,嫁入太子府这么多年,不要说没怀上孩子,连着都不曾宠幸过,恐怕说出去,别人都是不信的吧。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殿下对她温和有礼,可是却没有半点亲近的举动,对她的欣赏,也不过是她放下了京城贵女所有的矜持,迎合着他的喜好,学燕北女子的大方爽快,可是她从来不曾走近殿下,他们之间一直有一条横沟,无形中,似亲和又陌生。
阮氏身边的嬷嬷上前相劝,叫太子妃别相信李氏的话,便说起一桩隐密,说起李氏时常出府,一出府便是大半日,要不要管一管。
阮氏却是觉得疲惫,她根本不想管府里的女人,全都不曾宠幸,早些年还争一争,如今各过各的,连争都不争了,至于她们出门,想出门就出门吧,关在这一方天地,也是悲哀。
……
梅岭县县衙里,江原夫妻正在琢磨着梅岭山修路的事,做为梅岭县的地方父母官,结果连着梅岭山修路的事,都不必向他报备,这王爷宠着王妃这是要无法无天了呢。
再说还不是真正的王妃呢,不过就一侧妃罢了,竟然能对整个岭南指手划脚,当真把自己当王妃了,当自己是岭南最尊贵的女人了,还有没有王法。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87章 得到皇上的支持
第1287章 得到皇上的支持
江原先是将此事上书告诉黄知州,黄安这人识时务,立即反驳下来,还斥责了江原,修路是好事,是造福百姓的事,何况这银钱还不必从国库里出,他这操的什么心,做为地方官员,更应该支持才是。
江原被黄知州说了一顿,心头不舒服,看到梅岭县的百姓一个个都向着王府与王妃,谁还记得这地方知县。
既然先前已经与孔家取得联系,不如这一次也将此事告诉孔家去。
于是当天夜里江原写了一封信送去了京城。
孔府孔林锋,自己辞了官,好不容易将大儿子弄到京城,没成想转眼大儿子又外放巴蜀,去巴蜀也就算了,最近他得到消息,大儿子去往巴蜀的途中遭人刺杀,受了重伤。
不是巴蜀已经平定么,还是逍遥王与苏义一同去平定的,为何还如此的不安全。
孔林锋为大儿子担忧,人虽没死,但孔家却是连年不利。
此时二儿子孔凡泽过来,他面上有担忧,原来是岭南没有私盐运来,他们先前与之合作的商人全部都不露面,这些商人果然逐利,先前孔家能弄到私盐时,这些人巴不得能与之合作,如今却全都消失不说,如今孔家大管事孔贲也不见了人影,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孔林锋听到这个消息,对苏宛平不仅是一点点恨意,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如今苏侧妃与逍遥王去了岭南,留下傅氏与苏义,却也都有靠山,苏义与宁相要变法,却也迟迟未动手,如今更是没有半点把柄抓他们手上的,尤其孔林锋但凡想出手时,还得考虑护国侯这尊神。
如今的护国侯极其宠幸傅氏,傅氏说什么就是什么,那傅氏两儿女要是出点什么事,护国侯必定相护,孔林锋很是头痛。
正好此时管家送来一封密信,是岭南来的,一看到梅岭县知县江原几字,孔林锋精神一振,颇有一种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的感觉。
展信一看,孔林锋惊呆了,苏侧妃在梅岭县大兴土木,要修什么路,还说修通后可以通中原,这是折腾百姓,借着自己的权势,先前还没有什么把柄弹劾这对姐弟,如今不就送了来。
孔林锋哈哈大笑,即刻就要入宫。
孔凡泽却是拦下父亲,说道:“爹,苏氏为何要修路?这钱从何来?”
“这还用说,那自然是他们在岭南贪下的银子,这可是劳命伤财的大事,可不曾经过皇上同意,她一个侧妃,有什么资格,再说岭南就要起战事,她在这个节骨眼上,这是要给吴越国修好路打进中原来么?”
孔林锋高兴的出了书房,孔凡泽却觉得不妙,苏氏不会做这样的傻事,此事当真能搬倒苏氏?
孔林锋匆匆入宫面圣,他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是他还是国丈,自然想要入宫不难。
御书房内,太子正与凤帝一同处理国政,看到孔林锋进来,凤帝皱眉,劝道:“孔爱卿年岁已高,不必再打理政事,身体要紧。”
孔林锋却是面皮厚,权当皇上的体谅,于是上前行了一礼,便说道:“皇上,臣虽不在朝中为职,却也是皇上的子民,看到不平之事,还是要忍不住向皇上禀报的。”
“哦?”
凤帝停下手中的笔,认真的看向他。
孔林锋便说道:“皇上,老臣最近听到岭南梅岭县大兴土木,那边的百姓不务农业却借着修路赚工钱,正好我们京城去的京兵马上要进攻吴越国,在这个节骨眼上,不知梅岭县意欲何为。”
“依臣所见,这路若是真的修通,吴越国以及海外的那些国家是不是就可借机打进中原,岭南原本是化外之地,自有天然的屏障,这修路一举,实在可疑。”
“臣听说主持这一次修路的正是苏侧妃,她要为家乡百姓做些好事博得美名是好,可是也得为咱们凤国着想,岭南向来以水路与中原相通,历代如此,那山险崖锋,这修路怕也只是为了博得美名而劳命伤财吧,此事不知皇上可知?”
凤帝一听也是惊讶,“苏侧妃在梅岭县修路?还要与中原相通?”
孔林锋点头。
凤帝面色微微一沉。
时郁却在一旁忽然笑了,孔林锋与凤帝都看向他。
时郁起身出列,上前向凤帝行礼,“父皇,儿臣有些不明白,侯爷今日入宫状告苏侧妃修路一事,她到底做错了什么?她既没用国库拔银,又没有欺压百姓,同时修路能与中原相通,从此往后,中原拔兵去往岭南,再也不必走水路因消息走漏而差一点儿送命,所以这修路一举有何不妥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