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宛平听到时烨的话,不由得抬头看他,时烨郁闷道:“好了,别生气了,别气坏了身子,咱们回府。”
“好。”
苏宛平的心时甜滋滋的,想不到时烨如此护她。
门前看热闹的街坊被护卫赶走,但消息却是传了出去,京城权贵都知道了。
传到傅震宇的耳中时,他哈哈大笑,“这个外孙女对你是得理不饶人,在外头也是厉害的紧,看来她做正妃有望了。”
傅应松却是劝道:“爹,这样会不会落下妒忌之罪,朝臣怕是要弹劾的。”
“弹劾?谁敢,谁弹劾外孙女,我就弹劾谁,虽然我并不喜欢她,但她若做了王妃,对咱们傅家也是好事。”
傅庆松不说话了。
此时屋外一把声音却是接了话,“夫君好大的官威,若是这样,众臣就得弹劾夫君了,此女好妒,夫君不但不能相护,还得站在公正的一边。”
随着声音的响起,许会文走了进来。
许会文被大儿子从老家接了回来,便发誓这一辈子她也不会再离开京城,尤其是傅家的老家钟离,待她在京城时站稳了脚根,她必定弄死钟离老家的那几个老家伙,太可恶了,将她关了这么久,对她如此的不敬。
傅震宇看到妻子,面色一沉,她已非清白之身,傅震宇瞧见了只觉得恶心。
尤其妻子这话明显的针对大女儿一家,虽然他不是要护着大女儿一家,但大女儿一家势头正盛,对他们傅家也是好事,岂有自己绊自己脚的。
傅震宇冷哼一声,“你来做甚,你一位妇人,好好地呆在后院即可。”
傅庆松见父母不睦,连忙上前相劝,许氏却是气得快吐出血来,上前不请自坐,许氏却是看着傅震宇说道:“傅娟一家看似如日中天,可是苏侧妃却已经犯下了祸事,夫君还要帮着她?她一个侧妃敢如此嚣张,你当孔家是吃素的。”
傅震宇不以为意,“孔家是不是吃素的我不知道,但是苏侧妃怀上了皇孙,在这一辈中她是头一个,凭着这一点儿,她嚣张一点儿又如何?我傅家在京城也不是吃素的。”
傅震宇目光凌厉的看着许氏,许氏气得手抖,可怜她女儿如今半疯,时好时坏,而夫君竟帮着那些凶手,这令许氏很痛心。
许氏吐了一口浊气,看着丈夫,“夫君,你是不是还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当初人事不醒,但我是女人,我还能知道——”
“够了,就事论事,大女儿一家过好了,对咱们傅家更有利,还有咱们傅家在京城不差,外孙也是三品官员,不日便能继承宁相衣钵,外孙女要做正妃,凭着这身份她也做得,她做侧妃本就委屈她了,她怀着皇嗣嚣张一点儿又如何?再说便是逍遥王也是如此护她,你们不必再劝,还有松儿,朝堂之上,你的背脊也给我挺直了,好好努力,将来必能升官的。”
傅震宇面色严肃,声音也提高了一倍,震得堂前似乎都掉灰尘了,许氏不敢再说半句了,傅庆松原本还上前相劝的,这会儿也不敢劝了,听到父亲的话,只好应是。
傅震宇似乎心头郁气不曾解,一甩袖子就走了出去。
堂前只有母子二人,许氏却是掩脸哭了起来,傅庆松上前安慰母亲,许氏忽然抬头看向儿子,说道:“你许是不知道我这一趟去了钟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吧,先前你一直问,我不说,是不想你与你爹一样的误会我,但是现在,我不想再瞒着了,我必须说出来。”
许氏将先前去钟离的事说了,她醒来的时候就在马车上,衣裳换了,周围也没有什么人,而看到她的都是傅家的长辈们,于是说她在外头失了身子,导致她的清白在钟离彻底的毁了。
傅庆松一脸的震惊,他呆滞的看着母亲,小心翼翼的问道:“娘,你当真不记得中间的过程了?”
许氏点头,傅庆松支吾着,“娘……你可记得他们长什么模样,可曾……真的去了那柳巷?”
“你……”
许会长气得直拍胸口,“莫不是连你也要怀疑我,认为我失了身?”
傅庆松见母亲这么难过,连忙解释道:“娘,我只是多问了一句,我自是相信母亲的,我会劝着父亲,钟离之事是个误会,只是这些人到底是谁派去的,目的是什么?”
许氏抹了一把眼泪,说道:“我在钟离关押的这两年,我想了许久,一直猜不出是谁,但当我回了京城,我就知道是谁了,那必定是傅娟,傅娟一家寒门出身,能这么快在京城站起了脚跟,必定有非常人之手段,而傅娟正好恨着我们,所以她要对我下手,目的就是让我失了名声,回不了京城,但显然的她做到了。”
许氏咬着牙说完,就拉着儿子的手,说道:“松了,你一定要为母亲报仇,你别再叫她大姐了,以后在朝中,你多学着拉拢一些大臣,别让苏义坐上丞相位,他不配。”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173章 成了京城里的妒妇
第1173章 成了京城里的妒妇
傅庆松听着母亲的话,心头却是难过的,大姐打小就对他好,而大姐在傅家住着的这些日子,他也是看到了的,心地善良,外甥的确有才又能耐,说话做事八面玲珑,傅家有这样一门亲在朝中不是更好么?傅家本就连气同枝,他为何要阻止外甥当上丞相。
于是傅庆松劝道:“娘,我是信你的,只是你猜测是大姐所伤,我不太赞同,母亲去钟离的那段时间,大姐一家都在京城,而且她们那会儿正在为入傅府而准备着,大姐也就那性子,很柔弱,岂能下得了这样的手。”
许会文被儿子差一点儿气出一口老血,指尖紧紧地抓住儿子的手臂,怒道:“你以为这需要他们亲自动手么?傅娟的女儿做了那么大的生意,她要对付岂会没有办法?你到底听不听我的话,以后在朝堂上对不对付苏义?”
“娘,你清醒一点,咱们傅家在京城里,除了父亲,我与弟弟都不曾升官,咱们岂能还有这精力去对付自家人,娘若不喜欢大姐一家,以后不来往就是,但是我们这个时候不应该加更的努力才是么?我与弟弟年纪也不小了,却一直不得升迁,是为何?”
“父亲如此强势,官家也会忌讳着他,我们这个时候更不能有把柄落到其他同僚手中,娘若为傅家着想,就该想到这一点儿才是。”
傅庆松松开许氏的手,退开两步行了一礼,转身要走,许氏却是起身,指着他的说道:“不孝子,你与你父亲一个样,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从来不想想我们的苦衷,你父亲认为我毁了清白,回京城这么久,你父亲都不曾碰过我,但他却总是去妾室的房中,再这么下去,以后就是那妾室当家作主了。”
傅庆松原本以为只要将母亲从钟离老家接回来,一切都好了,家里由母亲掌家,必能回到以前,哪知并不是他想的这样,自打母亲回了府,家里更乱了,母亲只记得这后院小地,哪知他们在前头的辛苦。
傅庆松看着许氏,说道:“娘,这么多年了,你还容不下这些妾室么?到了您这个年纪,不应该俯首弄孙,何须再为此而争宠。咱们傅家看似风光,可是一但没有父亲在朝中,便是什么也不是了,母亲就不能体晾一下么?”
傅庆松转身离去,许氏气得捶胸,只恨当初她回钟离老家时害她的那个人,不然她也不会在钟离过得囚禁一般的日子,到了这京城里来还得受此大辱。
苏侧妃好嫉妒,将陈家姑娘给打了,害得皇商陈家连夜离开了京城,不敢再提联姻之事,此事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到了孔家人的耳中,水氏便是认为这是苏侧妃故意做过他们看的,她这是打算不让正妃入门么?
水氏听着后心头很不舒服,想到女儿最近也不能入宫了,而皇后对他们孔家也是不召不见,水氏开始担忧起来。
说好的钦天监选日子,派人去问过几次了,也不曾选个好日子出来,瞧着这婚事是要一直往后推了。
水氏来到公婆院里,看到公公孔林锋在,她上前就跪下,求公公去求皇上,将她夫君召回京城,孔家新贵,却被委派到地方为官,孔家这几年的势头都弱了。
孔林锋听到这话有些犹豫不定,他已经回了京城,再将儿子召回来,皇上怕是要猜忌的,可是孔家的确大不如前,尤其如今的京城,苏义成了一枝独秀,连带的连傅震宇都嚣张起来,不再为孔家说半句,全向着苏义去了。
孔林锋捋了捋须,答应了下来,水氏心中一喜,只要公公出面,皇上还是会卖这个面子的,想必求皇后是没用了。
第二日早朝,孔林锋难得的去了,下了早朝,孔林锋便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只有时郁在一旁帮着处理政务,皇上也没有避开这儿子的意思,直接问孔林锋什么事儿,孔林锋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老臣的大儿子孔凡坤一直呆在平江府,如今家中事务烦多,老臣也年纪大了,无人主事,特请皇上召其回京。”
孔林锋跪在中间,瞧着就可怜的样子。
时郁听后皱眉,召孔凡坤回京城,孔家最近做的事情还不够多么?此时将人召集归京,是要打算报复苏家姐弟不成?
时郁立即起身出列,向主座上的凤帝行了一礼,说道:“父皇,儿臣认为不妥,平江府乃天下粮仓之地,有大舅舅在那儿守着更为放心。”
凤帝听了儿子的话,觉得说得也不错,正要应下,孔林锋却又恳求道:“皇上,老臣身子骨不好,以后怕是难以打理朝中事务,老臣愿辞官,求皇上召回我儿回京掌家。”
凤帝没想到淮阳侯要辞官,从此往后他徒了这名头再无实权,凤帝犹豫了。
时郁却是看向孔林锋,外祖父倒是下了血本啊。
凤帝最后同意了,召孔凡坤入京,就在京师营里领份职,改日若有出征自是重用。
能留在京师营里,就能随时领兵做战,一但边关有战乱,他就顺理成章了,孔林锋满意了,连忙退下。
时郁回到位置上,凤帝却是突然叹息,“这苏侧妃这一次做得有些过份,瞧着孔家都要防着了。”
时郁却是面色淡淡,“父皇,即使没有苏侧妃这一事,淮阳侯也自是要前来相求的,毕竟大舅舅在平江府已经呆了那么久。”
凤帝觉得心烦,且不说孔府如何,但是苏侧妃这大胆的作法,简直与当初寻他要铺子时一个样,有点流氓。
凤帝自是不好过问此事的,但皇后却是可以的,孔氏听到苏侧妃霸道的事,她心情有些复杂,一想到她肚子里怀的正是第一位皇孙,她的气就消了一半,着太子妃将苏宛平叫入宫中。
苏宛平一来到凤栖宫,在孔氏身边一坐,就吃起了桂花糕,孔氏见她在吃东西,就想着且等她吃完再责备,就想着她能多吃一点。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174章 嚣张的苏宛平
第1174章 嚣张的苏宛平
苏宛平一边吃着桂花糕,一边拉着孔氏的手,难过的一张小脸对着孔氏说道:“母后,妾身做错了一件事。”
“哦?什么事?”
孔氏心想着莫不是她事后反省了,知道自己错在了哪儿。
“母后,我不该打陈家姑娘。”
果然知道自己反省,孔氏正要借机劝导几句,苏宛平又道:“我应该直接开始拒绝,王爷说了不想纳侧妃了,以后只要我一个人就好,所以母后,下一次我一定注意的,再细想起,陈家怎么说也曾与我做过生意的,没想却来这么一出,以后陈家我与他势不两立。”
“不,还有那个贾家也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听说这陈家姑娘没了名声,转头便打算嫁入贾府去,也太令我失望了。”
苏宛平那咬牙切齿的模样令孔氏郁闷到不行,合着她这不是反省,她伸指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你现在有身孕在身,你以为像以前一样呢,再说他们不过是商人的身份,想要嫁入皇家也得皇室同意,还想用美色诱之,但是你这么做却是太过了。”
孔氏接着责备道:“陈家姑娘打发了就好,你竟然伤了人家,还放出狠话,这不是一个京城贵女该有的表现。”
苏宛平垂下头去,什么话儿也不说了,原本孔氏听着她那话还有些不高兴的,这会儿见她垂头丧气的样子,瞧着怕是有了悔改,于是说道:“以后可不准再这样了,我罚你抄写女诫十遍,公主好好监督。”
时嫣被提及,立即坐直了身子,连忙应下。
苏宛平也只好应下了,孔氏见她不再夸夸其谈,心情略好了一点儿,问起她最近的情况,苏宛平说自己吃得好睡的好。
孔氏放下心来,又是叫来御医把了脉,的确如她所说,身体不错,可以出去走动,只要注意一些就好。
于是苏宛平在宫里吃了一顿午饭,原本她这一次入宫也是赌孔氏会不会责备她,但现在她放心了,果然怀着的孩子是她的福星,便是她这么嚣张了,母后也不曾责备于她。
用完午膳,三人一同出的宫门,公主立即拉着太子妃一同去王府,得帮着二嫂抄写女诫,否则她一个人那还不得抄到什么时候去。
苏宛平很感激,就知道公主会帮她的。
三人回到王府便入了书房里抄写,苏宛平抄得头昏眼花的,她还不如抄兵法,再说这女诫,有可取也有不可取之地,尤其束缚着女人,她不喜欢。
苏宛平犯困,就这么靠着椅子睡着了,时嫣见状,也不让人打扰她,她与太子妃却是努力的帮着她。
时烨傍晚回来,得知媳妇今个儿入宫被母后责备,还罚了抄书十遍的惩罚,这事儿在宫里传开了,外头的权贵夫人也听到了,有人嘲笑有人气愤,说是这惩罚也太小了些。
时烨自是也听到了这消息,一回府就来看媳妇儿,可是累坏了?然而一到书房,就看到三人都伏在桌前睡着了,他便很无奈,原来母后故意将此事传开是为了平众怒的,有了公主与太子帮忙,他就不必担心了。
时烨上前抱起媳妇入寝房,这边躺好了,时烨才准备马车,将公主与太子妃一同送了回去。
原本是有大臣想在朝堂上说起苏侧妃这一事的,时烨都已经做了准备,只是这一日上早朝的人当中多了一位护国侯。
那与孔家走得近的臣子正要出列弹劾,就收到三双目光,一个是逍遥王的,一个是傅震宇的,他最擅长弹劾了,看谁说得过谁,敢说出口,他还有能力说服皇上削了陈家的皇商之位,第三双目光却是郑侯的。
孔林锋面色淡淡的使了个眼色,接下来三日早朝都无人敢弹颏,而郑侯也借机不再早朝。
孔林锋下了早朝一回来,很是生气,多久没回京城,苏家姐弟如此了得,连护国侯也帮着,原来派人一打听,这护国侯与这傅家嫡长女本就有过婚约的,虽然那是前朝的旧事,可是如今二人一个未娶,一个未嫁,正是好机会。
孔林锋立即叫来心腹,给一直在守陵园的郑家大公子送信一封。
信传到了房陵郡郑家陵园,郑泽承收到了信,那会儿妻子宁彩姝正送来食盒,每日郑泽承都守在母亲的坟前自省,妻子更送来吃食。
此时郑泽承展开信正细读,宁彩姝站在丈夫的身边瞥了一眼,心里却在想着会不会是京城来信,召他们入京城了,这房陵郡小地方,她要受不了,还不能常出陵园,处处受管制,想起京城繁华的生活,宁氏便是蠢蠢欲动。
只是当她看完信后,她的脸色刷的一下阴沉了下来,食盒也掉在了地上,一脸不敢置信的说道:“这不可能的,这怎么可能,如此一来,我与三妹将是同一个婆母,我不准。”
郑泽承却是很快将信撕碎了,手握紧成拳,一拳捶在石桌上,流了血,他也不管不顾,却是咬着牙道:“休想,我母亲尚且尸骨未寒,他们岂敢逍遥快活。”
郑泽承立即写信回京给父亲,他要求回到京城,倒是还留有一丝理智,当不知道此事。
郑侯收到儿子的信时正是傍晚,原本打算去苏府噌饭吃的他却是脚步一顿,拿着信进了书房。
他看完儿子的信,心情很复杂,半晌后他回了信,却是不准儿子入京,孝期三年未满。
郑泽承得知自己不能入京,他便冒着雨跪在了母亲的坟前,哭了一日,恨父亲在母亲生前不曾给她名份,恨父亲的绝情与忘情,也恨着傅氏想来坐享其成。
房陵郡的人无人得知,郑侯也像个没事人似的时常去苏府噌个饭吃。
苏宛平早出晚归,每天在苏府度过的,这一日她陪着母亲正在做针线活,傅府却是来了, 还送来了一批大礼,说是傅家家主说了,是给外孙女送来的,祝贺她怀上皇嗣。
苏宛平一听,淡淡一笑,还有这样送礼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175章 父子相认
第1175章 父子相认
这礼送得简直不知道怎么说好,她怀孕的消息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到这会儿才送来礼就不说了,还刻意的送到了苏府来,想来什么意思很清楚,这是来让她弟弟也看到的。
傅娟听到那是傅家送的礼,朝女儿看去一眼,便做主收下了。
人一走,傅娟便说道:“以后傅家的礼就收着,左右不收,消息还是会传出去,咱们也太吃亏了。”
苏宛平想笑,看着母亲感觉与以前完全不同了,也知道反击了。
此时府上管家收到请帖送了来,宁氏正好安抚好孩子睡下了,这会儿接了信,在母女二人身边坐下。
一会儿后宁氏将请帖放到了桌案上,说道:“是孔凡明将军的请帖,这一次也没说是为什么请宴,有些奇怪。”
苏宛平一听,想到先前在宫里的听到的,说道:“许是孔将军要娶妻了。”
“他娶妻?这么大岁数了。”
宁氏脸色微变。
四十多岁不算老,孔凡明一直在外征战,府中无正妻掌家的确不像话。
“想必这一次宴席京城里又有热闹,不知会娶哪家贵女千金。”
苏宛平一脸无所谓,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弟弟家收到请帖,弟弟必定前去,那岂不是与苏大山碰上了,上一次苏大山自报家门,正是在孔凡明的身边。
这边婆媳二人聊起京城里的贵女,宁氏帮着傅氏整了整线,两人聊得正开心,苏宛平却是沉默了下来。
傍晚弟弟回来,苏宛平拉着弟弟入了书房,说起这一次孔凡明府上的宴席 ,想必王府也是收到了,但她是不会去了,且问弟弟去不去。
苏义沉默下来。
“要不也一同送份礼,不要去了吧,咱们这样安心的日子过得很舒服的,不想打破。”
苏宛平若不是碍于弟弟的面子,她早对苏大山动手了,早将他赶出京城去,只是弟弟先前说过的。
苏义却还是决定去了,孔家的地位,他身为朝臣门面上必须做到位,所以他必须得去一趟,至于遇上苏大山一事,讲清楚也好,左右同在京城,还是会相见的。
孔凡明府上的小侧门处,苏大丫又出了时府来见苏大山。
苏大山一听到侄女儿又来看他了,连忙从府中出来,随后带着侄女儿去酒楼点了许多好吃的。
雅间内,苏大山疑惑看着苏大丫,问起三丫为何不曾跟着前来,苏大丫一想到苏三丫大了的肚子,只好说她不方便出来,呆会将好吃的带一份回去,她必定会很高兴。
苏大山也没有多想,刚吃了一口,苏大丫却开口说道:“大伯,先前我一直阻止你前去与儿女相认,是有缘由的,好在大伯也听了我的话,如今大伯有机会见到他们了。”
苏大丫的话令苏大山喜出望外,忙问道:“什么时候?”
“就在孔将军的宴席上,只是大伯这一次还是得听我的,记住了,一定要好好的说话,若是有什么话说得不中意,大伯不能动怒,想想你以前在梅岭县时所做的事,这么多年不曾得见,自是陌生了一些的,急不来。”
苏大山心情不好,可是发现这个侄女儿在京城里什么都知道,料事也如神,他该听侄女儿的话,于是应下了,“那我就好好说。”
苏大丫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又道:“大伯若不想回梅岭县去,要留在京城的话,就听苏义的话,不要反驳。”
苏大山一脸的疑惑,“我尚未见到我儿,而且他如今是个什么官职我也不知,大丫又怎么知道我儿会说什么话?”
苏大丫却是装乖卖巧,“大伯,我猜的啦,你到时听着就好,有什么事就跟我商量着来。”
“好。”
苏大山给侄女夹菜,苏大丫却是眼睛一转,又道:“大伯,以后孔将军若有事要你办,你一定要跟我讲,我给你出主意。”
苏大丫应了声好,最近办的事都是这侄女儿出的主意,他立了几次功了,很是得孔将军的欢喜。
苏大丫放下心来,好在这大伯还像当年那样好拿捏。
到了孔凡明的宴席这一日,权贵们大多都来了,只是有些小姑子却是藏了起来,不曾带来,而带来的这些姑子,不是年纪到了十七八岁未婚配的,便是和离的、守寡的,一到将军府的门口,各自看着都心照不宣,有人却在暗中嘲笑,孔将军都一把年纪了,就别祸害孩子们了,娶个寡妇得了,正好孔将军的命也硬。
苏府,苏义换上便服,穿戴整齐,带上贺礼,就往孔将军的府上去了。
孔凡明的亲卫在外头相迎,苏义过来,有不少权贵叫他,称他一声苏大人。
苏义年纪轻,便为人处事却很圆滑,不似当年在江陵时的青涩。
苏义与几位大臣寒暄数句,看到宁相在,便上前行了一礼,于是与宁相一同进入了将军府。
这会儿府中正堂前,孔凡明带着两个亲信相迎,苏大山竟也在其中,这些日子立了点小功,苏大山在孔凡明身边的地位又长了。
1...319320321322323...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