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傅琴接着问道:“闲庭院的那个孩子死了没有?”
嬷嬷只好下意识的摇头,随后答道:“没死,都救回来了。”
傅琴一听,满脸的绝望,她靠着软枕,又痴痴的笑了起来, 瞧着模样这是又不正常了?
嬷嬷不动声色的细细观察主子,才看了两眼,傅琴忽然朝她看来,眼神很专注,“你要记得,你是我的人,若是敢做对不起我的事,比如说乱咬舌根,我便能弄死你。”
主子根本没疯?嬷嬷吓得跪下表忠心。
傅琴却又痴痴傻傻的笑了。
苏宛平一家人连夜搬的家,直接来了外城的苏府,苏府一直有下人打理,这会儿晚上搬了家,也只需要随便清扫一下就能入住了。
姐弟两人安排好了两个病号,陪着两人皆入睡了,才各自从屋里出来,三个人来到凉亭里。
时烨拉着苏宛平的手,“母亲身体未好,接下来几日,我与你一同住在这外城。”
“你不回王府了?”
苏宛平有些意外,却也是心里甜甜的。
时烨点头,“王府里没有你在,我一个人回去没有滋味。”
苏宛平不由得握紧时烨的手,他一直这样默默地支持着她。
苏义在石凳前坐下,一脸认真的看向时烨,说道:“姐,姐夫,我想好了,我想向皇上求赏一座宅子,还有以后我要更加的努力,我们以后不会再依靠傅家半点,我们也能自立门户。”
苏宛平听着弟弟的话很感动,弟弟是他们家的支柱,有了弟弟这一番话,苏宛平也放心了,她一定会帮着弟弟,令傅家另眼相看。
三人在凉亭里坐了一夜,聊了不少以后的事。
第二日早朝,苏义与时烨一同前去,朝堂上,傅震宇看着苏义这个外孙,心情越发的不好。昨个儿他一夜未睡好,大女儿一家如此固执,不将傅家放在眼中,傅震宇决定以后都不会再帮他们了,且看他们怎么自立门户。
只是令傅震宇没有想到的是,凤帝竟然在朝堂上直接问苏义想要什么奖赏,这一次巴蜀之行,凤帝很满意,那边平定了,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苏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凤帝跪下,请求皇上赏给他内城一座宅子。
一个七品芝麻官,想在内城拥有一座宅子,那不符合规矩,再说内城是什么地方,便是四品官员也有不住内城的,不是谁都有这个能力的。
便是傅震宇也是暗自冷笑,一个七品官员想在内城置院子,当真是不自量力呢。
然而凤帝并没有惊讶,甚至还一脸温和的问道:“你们一家不是住在傅府么?”
苏义毫不掩瞒,回答道:“臣一家已于昨夜搬出傅府,臣的外祖父也是准许了的,毕竟臣的母亲本是嫁出去的女儿,这样长期住在娘家也不是个事儿,所以才有了如此想法。”
凤帝一听,便看向傅震宇,傅震宇脸色有些不自然,却不得不出面说是他同意的,毕竟他不想外孙真的将二女儿的疯病说出来,不然一但说出来,傅家可就名声尽失,只会在京城留下笑柄罢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126章 苏义升官了
第1126章 苏义升官了
凤帝的眼神在苏义身上看了一眼,停了一下才准了他的请求。
皇上竟然是准了他们的请求,太不可思议了,文武百官都看向苏义,傅震宇也没有想到皇上对这个外孙如此偏颇,居然真的答应赐下府邸,刚才他还想着看外孙如何自立门户,转头外孙已经有了内城的府邸,他莫不是真要能立起苏家的门户不成?
苏义再一次成为京城权贵们的焦点,他这一次出使巴蜀,虽然还是个七品官员,却是有赏赐的府邸了,而且听说巴蜀这一次整治后,安生多了,那边派去的官员也有写信回来的,都说那边的打理的极好,他们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危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个年纪轻轻的苏义一手治理起来的。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苏义没有这个资格在内城得到府邸的时候,凤帝忽然又开口:“这一次苏义平定巴蜀,从无到有,将混乱的巴蜀不到一年就整治的井然有序,苏义在巴蜀所实施的政策实则与咱们眼下的税政是不相同的,便在税政这一块,苏义经朕同意,将田赋、徭役、以及杂征归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子,按亩折算缴纳。”
“此法目前只在巴蜀实施,巴蜀山多路遥,人口多却住得稀疏,不易治理,但苏义此法的实施却是简便了当地官员的税目,同时也惠及百姓,抑制了地方官员的贪腐,这一次立的不是小功,而是为我凤国立了大功,朕决定升苏义为翰林院翰林学士承旨,而这内城府邸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凤帝忽然的一番话令满朝文武都呆住了,翰林学士承旨是三品大员,一个七品小官转眼升为三品大员,这……不符合规制,这是不是偏爱了。
然而当朝丞相是苏义的岳丈,当朝御史是苏义的外祖父,在朝中能说得上话的文臣都是向着苏义的,那么武将中,有威望的护国侯不参与国事,有实权的孔家如今也只有一个三品户部左侍郎孔凡泽在,便是淮阳侯也不曾在京城。
一时间满朝文武无人敢出声,嫉妒的人大有人在,然而他们到这会儿才发现,当初苏义被选中为中书舍人之时,这就是皇上的偏爱,中书舍人再提为翰林学士承旨,只是在此上头更进一步加大了他的权力,他所做的事仍旧不变,可是他却能掌握朝中大半朝臣的未来,甚至罢免权。
而且历届丞相皆是翰林院出身,皇上这明显的是想让苏义承接宁相的位置,这么说来,宁相当初也是极有眼光,一个寒门出身的新科状元,宁相便已经看出他非同凡响了。
不过通过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来了,风向彻底的变了,皇上这是真的要重用寒门,以前的恩荫入士别想了,只有真本事才会被皇上看重。
或许聪明的朝臣想到的是揣摩到皇上的意向,而精明的朝臣却是想到了巴蜀的新税政,刚才皇上只是简略的提了一下,却让不少精明之人探到了不寻常,一个巴蜀会实施新政,那么代表着以后整个凤国也会实施,而且有些人通过皇上的那简单几句话已经探到了危机。
宁相实施新政没几年,有不少人已经知道钻空子,如今却发现税政又有变动,可不是好兆头。
朝堂上各怀心思,孔凡泽朝苏义看去一眼,咬了咬牙,看来极为得意呢,一个寒门出身,莫不是还想当丞相不成?
苏义算是史上最年轻的翰林院翰林学士承旨,将来必定流传后世。
在所有震惊的眼神中,当数傅震宇了,他感觉自己又错了,他不该让大姑娘一房搬出傅府的,唉,他怎么就没有强行拦住,二姑娘一房是没落了,何必为这一点儿小事再争执,不就将二姑娘送走么?
傅震宇看着苏义,小小的年纪,就算提拔成三品大员,他也是面色不惊不惧,如此镇定,不简单呢。
而站在左首的丞相宁彦却是看向这个女婿,当真是欢喜的很,当初他被选为中书舍人开始,他就知道此子必是来接他衣钵的。
如今新政在巴蜀先实施,若是成熟了,必是推向全国,到那时,也正是他该站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这让宁相想起自己当年为翰林学士承旨之时的春风得意,那时他的年纪可比苏义大的多。
退了早朝,苏义被官员包围着,个个向他道喜,傅震宇也没有急着离去,等这些官员走了,他才上前来到外孙身边,脸色比往常要温和的多,他看着这个外孙,感觉整个傅家的崛起都在这外孙身上了。
借着外孙的这份荣耀,待他坐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时,他就可以安心了,傅家也不必担心落败下去,毕竟同气连枝,以前的事也计较不来的。
傅震宇拍了拍苏义的肩,一副欣慰的样子,然而苏义却是不动声色的走开两步,正好宁相也走了过来,苏义便自然而然的来到岳丈身边。
“没想到你现在就回来的,原本以为你会在巴蜀多呆些时日,我担心那边人心不稳,新政令不少富绅和地方官员利益有损,他们恐怕不会甘心。”
宁相很担忧,毕竟女婿刚升官,新政若出问题,朝中这些人必定弹劾。
苏义宽慰道:“岳父别担心就是,这一次我出使巴蜀,还有逍遥王在,我姐夫向来霸气,当初我实施新政时,就是我姐夫在旁边震慑,那些地方富绅以及地方官员厉害点的都被我姐夫制服,而且这一次我向皇上借用了不少出士官员,从京城下到地方,有了他们巴蜀就稳妥了。”
“他们任期三年,只要三年内不出乱子,三年后也基本出不了乱子,而且我姐夫留有兵马在那边,那边各地方知州还有联合兵符,只要经由几位知州同意就能调动,所以巴蜀算是稳住了,如今官船场又开始,地方私船场全部充公,只要将经济抓住,也不怕那些地方富绅,无非他们多了一些土地而已。”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127章 傅震宇后悔了
第1127章 傅震宇后悔了
宁相一听,很意外,没想女婿年轻却想得如此周到,一般实施新政最是难,阻碍重重,他当年就是这样的,几年下来正好顺了一些,没想女婿有了逍遥王的帮助,却如此的成功,值得借鉴。
“如此甚好,巴蜀一但实施下去,通过几地的税赋相比较,将来便能看出两种税政的优缺点以及税赋的能力,也是咱们凤国百姓的福气。”
翁婿二人边走边说,实在融洽,倒是将傅震宇落在了后头,傅震宇的脸色很不好看,怎么在外孙面前,宁相倒成了他的至亲了,不就是娶了宁府的庶女罢了,凭着他家外孙如今的前景,一个庶女的身份配他是绰绰有余的。
到了宫门处,宁相要邀苏义去府上坐坐,然而苏义却记挂着家里的妻儿,推辞了。
苏义要走,宁相叹了口气,说道:“宓儿生下孩子,洗三礼,她嫡母去的,我知道她嫡母多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事后也有说她,只是内院里的人情往来,我一个大男人也不方便出面,宓儿这边,我是亏欠她的,以后宓儿若是想家,就来看看我,若不然,就算了。”
宁相心头有些难过,想到这个女儿,再想到嫡妻的所做所为,他不是不知道的,只是他忙于政务,有些事他也不宜出面。
苏义看着岳丈,摆了摆手,“岳父不必多想,等宓儿出了月子,我必带着她和儿子回娘家。”
宁相一听,满脸欢喜,翁婿二人告别,苏义看着宁相坐上马车走了,这会儿傅震宇还没有走,他却是直接窜进苏义的马车内了。
苏义看着这个外祖父,犹豫了一下也跟着上了马车。
“我尚有事未说完,你倒是将这庶妻看得重,而对这岳父与对我一个外祖父还要好。”
傅震宇那明显不高兴的脸色能让苏义一眼看明,但苏义不为所动。
“外祖父不知有何事要说?”
对上这个清清冷冷的外孙,傅震宇有些悔不当初,他压着心头的不快,温和的说道:“孩子洗三,你们没有大办,那时你的官阶不高,也没有回京城,事出有因,所以我觉得乘着你这一次升官,孩子满月的时候必定大办一场,也得与京城里的权贵们好好交往的。”
苏义一听沉思了一会儿,看向傅震宇,面色认真的说道:“外祖父,关于这一次傅琴冲撞到我媳妇的事,我不会忘记,在傅府,外祖父是一家之主,在我不曾回来前,外祖父没能为我守住好我媳妇,也是外祖父的掌家不当,如今我们一家已经搬出傅家,另立门户,以后我苏府的事,就不劳外祖父费心了。”
“至于满月酒的事,我不会大办,便是搬入内城府邸,也不想请宴,外祖父身为御史,正是百官的表率,做为清流大臣,更应该低调随和,我如今升为翰林学士承旨,有多少人看着我,我若德不配位,便必会被人指责,此时我若高调,岂不是自找死路。”
“再说,傅家与我苏家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一门显贵即可,我苏府不必锦上添花了。”
苏义说得诚恳,怨归怨,但正事还得仔细讲清楚的。
傅震宇没想自己这个年纪了还得外孙教训,说得是一套一套的,这明显的就是怕了,在京城他怕什么,姐夫是逍遥王,岳丈是丞相,外祖父是御史,谁敢乱言。
傅震宇还要再说,苏义再次开口,“外祖父可能不知道我的性情,我要做的事只为天下百姓,而不是个人荣辱,京城权贵对我如何,我并不在乎,事实上不管我如今如何与他们相交,但我身为翰林学士承旨,本就是容易得罪人的,所以这样的相交也就变得无所谓了。”
傅震宇看着苏义那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性子,气得一甩袖子,挑开车帘下去了,站在马车边又有些气不过,怒道:“你呀,总有一日会自食恶果的,年轻气盛,不可一世,不懂圆通,将来会知道后悔的。”
傅震宇被苏义给气走了,苏义却是坐在马车中闭上了眼睛,他现在心头的担忧谁能懂,这一次妻子的冲撞,差一点儿送了性命,激起了他的性子,在京城,他没有世家的底蕴,没有侥幸的运气,唯有的是他的能力以及他手中的权力。
他要将苏家门户立起来,就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会怕他,才会去结交他。
马车驶动,傅震宇气得只差没吐血,说不听说不听,如此好前程,将来必定会被这固执的性子给耽搁了。
而此时的皇宫里,孔凡泽并没有马上出宫,却是去了凤栖宫拜见皇后孔氏。
孔氏看到弟弟来了,想起刚才听到朝堂上的消息,她就知道弟弟前来的意思。
孔氏屏退下人,面色温和的看着弟弟。
“姐姐就不阻止么?”
“阻止什么?”
孔氏拢眉,脸色变得严肃。
孔凡泽见皇后有些不高兴了,只好从交椅中起身上前跪下,“想必娘娘也听到了吧,今日苏义被提为翰林学士承旨,他何德何能,一个七品小官,去了一趟巴蜀就成了三品大员,臣不服。”
孔氏的眼神盯着孔凡泽,好半晌才说道:“就说当初若是让你去往巴蜀,你打算如此治理?”
孔凡泽不以为意,“那有何难,先将地方造反的头目抓起来,随后再清理余党,收复私船场,大力开发官船场,这些事只要有京官前去,皆不成问题。”
孔氏听着孔凡泽轻描淡写的话,她摇了摇头,随后从桌上拿出一本《曲工治》,叫孔凡泽过来细看。
孔凡泽一脸的疑惑,他起身上前接过《曲工治》,翻开是一本书,可是书里的内容全部是一些古怪的符文,还画了不少图,细看下似乎是河道图。
孔凡泽本是武将从文,哪有这么厉害的,根本看不懂。
皇后孔氏却是解释道:“这上头的古怪符号一开始我也看不懂,但是苏义却教会了皇上,这是简化后的数字,他写下这一本《曲工治》,便是他这些年所见到的河道治水的一些心得,还有算雨量的精准术法,以及他当年在江陵治水的一些个人经验。”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128章 祸水东移
第1128章 祸水东移
“这一本《曲工治》虽说侧重于江陵治水,算是他个人的手稿,但他却将自己的个人手稿拿出来交给了工部的官员学习,便是已经离任江陵,他也仍旧为江陵的以后在挂心,如此为国为民的好官,敢问弟弟你能做到么?”
“苏义他不但在做,他还没有告诉任何人,于他来讲,不过是自己的一些心得罢了,可是这些心得,若是有心人用之,便能升官发财了,他如此恭敬诚实,一心为国,这样的人,皇上有何理由不提拔他?”
“我先前怎么说的,孔家是新贵,便也仅仅是新贵,以后的荣耀还得靠你们争取,苏义有能耐,你们不应该是嫉妒,而应该是向他学习,治理巴蜀一事,弟弟你没说错,换别的官员去都是这样的手段,唯有苏义是不同的,他曾向皇上提过,真要治理一方,不是武力或是律法镇压,而是教化百姓,新税政就是他一心为巴蜀想出来的。”
“他在巴蜀所做的事,你们在京城能看到什么,巴蜀的凶险你们可还记得,当年谁也不敢去巴蜀上任,若不是这一次太子与逍遥王前去打头阵,巴蜀是不是只能听之任之了?”
孔氏苦口婆心,孔凡泽心头却是不舒服,他看不懂什么《曲工治》,这些符文也尤其古怪,甚至他更不相信所谓的新税政,他所看到的是,苏家姐弟这是要起势了,还不是提起这一门寒门子弟去告诫那些权贵世家么,可是他们这些权贵不甘心,祖辈打下来的基业,为何却不如一介寒门了。
孔氏说完,孔凡泽却将《曲工治》放回桌上,一脸不服气的说道:“权贵世家当中也有治国之道的才子,然而皇上却并没有给过机会,苏义一介寒门,说白了也就凭着逍遥王的裙带关系,他之作为,我就不相信这天下有才之士无人能及。”
孔凡泽的话一出口,皇后孔氏却是噤了声,她很失望,弟弟竟是没听懂她的意思,如今再论权贵与寒门之争有何意义,早在皇上颁布新令,重视起科举,制止恩荫入士后,这已经不是权贵们能阻止的,而是该接受的事实。
“你先回去吧,本宫今日所说的话若是听不懂,就与身边心腹幕僚商量商量,忠言逆耳,但愿你能想明白。”
孔氏抬手挥了挥,孔凡泽不甘心,他知道凭他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再动摇这位妹妹,于是恳求道:“娘娘,求您将兄长召回京城,如今侄女重病差一点儿没了,孔家大房也是七零八落,臣不求别的,只求孔家能平平安安齐聚一堂。”
孔氏听后犹豫了一下,“且让本宫想一想,皇上最近并没有提及大哥,本宫也无法左右,且等等吧。”
孔氏想起柔弱的侄女,经过这一次后,她明显的看到侄女的身子底差了,走路都带喘气的。
孔凡泽没法,只好出了皇宫,心里却是不甘心的,朝堂上无法挑出错来,私下里也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他并没有回孔府,却是去了几位大臣的府中。
时烨在书房里处理公务,王起匆匆进来,手里一封密信,从平江府传来的。
时烨去了蜡,展信一看,随后面色一沉,下令道:“这一次江湖游侠齐聚京城行刺杀之事果然是我大舅舅所为,你们再派人盯着平江府,一但找到证据立即呈上来。”
王起退下了,时烨一个人坐于书房,也无心处理公务了,他想起自己刚从岭南入京之时,那时时柏礼告诉他,他们并不是他的亲生父母,而他的亲生父母却是当今皇上和皇后,那会儿孔家来人了,正是外祖父与大舅舅。
当时将他当亲人看待的大舅,如今却费重金要取下他媳妇的人头,前后不过几年罢了,他们当真将他当亲人看待么?
时烨有些心烦,今日的消息对他打击很大,以后他再面对舅舅一家,他怕是也不会留情了,若不是他及时赶了回来,他与媳妇将是阴阳相隔,大舅这一次下重手时可曾想过他的感受?
时烨也查清楚了,媳妇在京城这一年里头,除了办了几场宫宴出了风头,便不曾与孔家有交锋,按理不会惹下祸端。
夜深了,平静的东京城仍旧灯火璀璨,高门大户,深深庭院,有着各自的故事。太子府西院被幽禁的施氏却是夜夜无眠,今个儿她又将是一个无眠之夜,她坐在廊下盯着天空发呆。
此时心腹下人匆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声,施氏终于收回心神,淡淡一笑,可是随即她的眼眶又有了泪意。
“我不如她,嫁人不如她,生意不如她,运气也不如她。”
施氏喃喃自语,心腹不敢随便接话。
“逍遥王如此宠她,真令人嫉妒,好在我当初还知道祸水东移,不然依着逍遥王的脾气,我怕是没有活路了,二十万两银子都买不到她的人头,可惜了。”
施氏叹了口气,起身回屋,在那灯光的照耀下,心腹看着主子,莫名有些哀寂,主子这是大势已去了么?
京城里遍地皇亲国戚,是个繁华的好地方,也是一个靠近天子最近的地方,更是天下有才之士向往的地方。
寒门出身的苏义,当官没几年就升为三品大员,以后还会前程无量,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却是鼓舞了天下的寒门士子,皇上这一次用行动证据了他对天下有才之士的重视,这一个消息振奋了不少读书郎,未来数年的科举考试,竞争越发的激烈。
苏义有了府邸,一家人选了一个好日准备搬家,当真是接二连三的,宁氏月子都坐不好,他们一家在外城苏府也没住几日。
而自打这一日苏义升了官,便是外城的苏府也被人踏破了门坎,说好不办宴,不办乔迁之喜,然而送礼的人还是不少。
将来苏义会参与百官的考核,而且他说话的份量在皇上面前极高,这些官员便开始早早的过来打点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129章 要自立门户
第1129章 要自立门户
好在没有办宴,这样凭白送来的礼,苏宛平听了弟弟的话,全部退了,同时不办满月酒,不办乔迁酒,他们就这么低调的将家搬入了内城。
弟媳在月子里,苏宛平也不回王府,就在苏府帮着弟媳打理内务,而傅娟却是早早的说了,她是不想掌家的,事实上她最近很忧愁,她想将护国侯定情一事抽个机会告诉家里人,可是每每看到忙碌的儿子,她就犹豫了。
傅娟是没有心情管着家里的事,好在女儿也孝顺,不想她操心,于是她就在自个院里养着腰伤,想着心事,她真担心郑一鸿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定亲,这样只会令府上更乱,她是不是该写封信给郑侯,叫他别轻举妄动。
1...306307308309310...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