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杜储很快到想到什么,脸色微变,小声说道:“苏东家,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苏宛平也正有此意,眼下她这处境,见到皇上,她都发虚,还是赶紧走吧。
于是苏宛平披上斗篷,抱着暖炉便出了门,她想着就算这么下去遇上,这玉满楼这么多人,想来也不会注意到她,何况她与皇上也只有一面之缘,还是先前她在小食店里买吃点送去给阮夫人的时候见过一次,她当时穿着朴素,头也低着,按理不会记得。
于是两人下了楼梯,尽量让自己不太显眼,到了二楼的时候正好遇上上楼的凤帝,还有身边打扮成普通男子的大太监刘英。
苏宛平和杜储下意识的让开,时文景忽然脚步一顿,看向苏宛平说道:“你便是上次买点心的姑娘,今日倒是巧了。”
的确巧,问题是皇上怎么还记得呢?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841章 与皇帝偶遇
第841章 与皇帝偶遇
苏宛平只好笑了笑,承认了自己是买点心的姑娘。
时文景却是朝四楼看去一眼,说道:“走吧,上次将你的点心撞翻了,这一次请你吃个饭。”
苏宛平左右为难,然而凤帝却是拾步上了台阶,他今日似乎有些开心,令苏宛平想起那日在街头看到皇上为街头的小子孩子们买糖人的情景。
她心想着以后还得嫁给时烨,不如借着眼下装作不认识的身份,去接触一下皇上,也好提前感受一下皇上是个什么性情,以后也算是她的公公。
苏宛平便也没有拒绝,带着杜储便跟在了后头。
与凤帝一起入了一间包房,凤帝一入屋,那大太监刘英便亲自上前摆弄香炉,熏香后的屋子果然好闻,与太子时郁熏香不同,这香味要温和的多,也清淡的多,却是能醒神。
屋里烧了炭,很温和,苏宛平脱下斗篷,而杜储原本跟在她身后的,那大太监却是带着他一同出了屋子,守在外头去了。
屏风前一张矮几和几张团蒲,凤帝先行坐下,随后邀苏宛一同入席,她不知原来真正接触皇上,他竟是如此的随和,并不如传言中的那样严肃。
她在对面坐下,便立即上前为凤帝泡了一壶好茶,她今日倒可以试探着与这个未来的公公能不能处好。
都说嫁人也得看家庭,要是她跟公婆处不好,时烨也为难,但显然的,她先前的存在就引起了公婆的愤怒,皇后这个婆母已经带人要捉她了。
凤帝喝了一口茶,却似乎有了心事,看着苏宛平说道:“你倒是长得像一个人。”
苏宛平不明所以,也不敢随便接话。
凤帝接着说道:“有点儿像我儿府上的一位……随从,不过他是男子,显然你不是。”
苏宛平听到这话提着一口,听到最后才松了口气,感觉心情如过山车,好在皇上不曾怀疑她。
“不过朕……正是你这模样,我倒是记得你了,上一次你才买的吃食掉了一地,事后也没有进去再买,怎么说,这一次你想吃什么,心管点便是。”
苏宛平的肚子已经饱了,她吃不下,可是她得试探皇上是个什么性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先前她弟弟为了与皇沟通,便从几次考试中去试探,可没有她如今这大好机会,而且她还可以装作不认识,就算有冒犯,也不能冶她的罪。
苏宛平便故意点了最贵的。
没想凤帝却是笑了,眼神看她就像看孩子,他叫来太监刘英,将玉满楼的招牌小食全部要来一份,随后他才说道:“你比朕……我的女儿大一点儿,她也如你这般,好吃甜食。”
苏宛平没想她刚才点的是甜食,不过也的确好食甜食,只要味道好的,她都喜欢吃。
很快吃食都送上来了,凤帝却只是动了几筷子,苏宛平原本是吃饱了的,毕竟年轻的身子,一听到好吃的,还是能吃的,尤其是点了这么多不是浪费了,在这一点上她觉得皇上原来也很能心软的,长辈对晚辈的那种喜爱,似乎与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两样。
就好比她看到小孩子会忍不住一笑是一个道理。
凤帝见苏宛平吃得最多的是岭南风味的小食,他忍不住问道:“你是岭南人士?”
苏宛平不敢欺君,便是点头,也同时看看皇上的反应,发现皇上并没有因此而嫌弃。
反而凤帝一听到岭南,便似乎有了话题,他说道:“如今岭南人才辈出,借着那海夷道的繁荣,以后的岭南必不可估量。”
那是当然,自从皇上撤掉了流放岭南后,又对岭南重视科举,转眼间,岭南已经提高了不少地位,至少去那边当官的,不会再将之比巴蜀那样的地方了。
也不会老提及岭南乃是化外之地 ,尤其是她弟弟中了状元,打败了北边的士子,岭南也一并的出了名。
于是苏宛平陪着皇上不知不觉将话题说开,一说到岭南的商业,苏宛平不免多了话,凤帝却发现眼前的这位小姑娘居然有如此能耐。
于是两人不由得的说起眼下这税政来,当然不会与朝中大官那样的聊,而是借着贫民百姓的吃穿用度来说的,苏宛平本来就是做生意的,这会儿她所说的点子当真是新奇的很。
倒是让凤帝对而今的商人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视,虽说商人地位仍旧低下,但是凤帝并不会讨厌商人,他认为有了商人才能货物流通,才是整个国家商业发展的前提。
何况眼前的小姑娘所说的话,与一般的商人不同,她极为有见解,这种感觉他只有在岭南出身的状元郎苏义身上见到过。
于是凤帝问苏宛平名姓,苏宛平知道,在岭南梅岭县登记的她的名字叫苏二丫,而她如今的名字苏宛平,只能算是苏义的弟弟,只要不细查,根本查不到,何况她不能欺君,她想着皇上也不会想到她便是苏二丫,于是说出自己的名字。
凤帝听后,便是哈哈大笑,“你原来便是状元郎苏义嘴中提及过的姐姐苏宛平,难怪我今日会与你一见如故。”
凤帝一时高兴,竟是说漏了嘴。
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苏宛平也不好装傻了,于是起身上前跪下行礼。
凤帝也不再掩瞒,只说道:“朕平素没事喜欢微服出行,在外头你且叫朕叔叔即可,也免得被人怀疑。”
既然是苏义的姐姐,凤帝便很亲切了,更是想跟她再多聊一会儿岭南的商户,同时也想知道她对如今的税政可有新的见解。
苏宛平起身又坐好,这一下虽说表明的身份,但苏宛平感觉皇上似乎更加亲和了一些,在她面前也不再用联的自称,而是用我,还让她叫叔叔。
瞧着皇上对她弟弟是真的看重,便是这说话时的口吻中也能感觉到他对她弟弟的欣赏。
于是两人又聊起这京城里的商业,还有走商的生意,不知不觉说起这粮食来。
苏宛平不得不承认,她其实就已经与太子合作,她已经是皇商上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842章 孔琼带发修行
第842章 孔琼带发修行
凤帝似乎想到了什么,难怪先前太子说绥州城的粮草由他解决,原来还是这位苏氏在解决。
凤帝对苏宛平瞧不出的亲切与喜爱,请是这皇商也是一层关系,倒是瞧着凤帝也默认了她这皇商的身份,苏宛平却是发现这个未来公公特别好相处,而且当真是人的年纪大了就容易心软,看她一个晚辈,说什么都带着心软似的。
一顿饭吃完,凤帝已经问到了苏宛平住的地方,还说以后若是微服出来,便去吃她做的吃食,与她再谈谈这行商之事。
苏宛平都不知道怎么说好,要是知道她是时烨身边的那个少年郎,皇上会不会想杀了她。
苏宛平送走皇上,随后抹了一把额头汗,果然是拌君如拌虎,她今个儿将自己的小院告诉了皇上,以后会不会惹来祸根呢?
可是她还是希望能得到公婆认可的,她与时烨能走到今日不容易,时烨为了他们两人在一起而坚持着,努力的让自己的变得更优秀,赢得这么多的战功,只为能在父皇母后面前能说上话,能在世人面前光明正大。
她也不能拖了后腿,她也要努力的改善未来公婆对她的看法,然而也让自己越来越强大起来。
她今日与皇上说了这么多的话,唯一没有说的是施氏是怎么控制粮食的,毕竟这种事太过骇人听闻,想来这世上的商人还没有几个能想到的。
就算想得到也觉得荒谬,也没有这么多的银钱来控制,所以说施氏的手段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苏宛平与杜储回到小院,高文高武正准备着过年的灯笼与吃食,小院子虽小,却是很温馨。
苏宛平今年不仅不能跟时烨一起过年,也不能跟母亲和弟弟一起过年,江陵的信一直都有往来,得知弟弟在陵县站稳了脚跟,她很开心。
如今的她便是在京城里等着,等着时烨凯旋归来。
且不说这小院里的温馨,便说那凤栖宫里,孔凡坤带着女儿孔琼下了早朝便来了,此时孔琼跪于殿前,将她怎么出的京城,怎么杀了和亲公主的事情说了。
皇后孔氏已经呆住,这是她一直以为的柔弱侄女所为?她以前一向看向这个侄女儿,只觉得孔家的女子向来刚烈洒脱,如她这般,遂不知后辈当中出了这么一位狠辣的。
这令孔氏很希望,她一直当这个侄女儿做亲生女儿看待,遂不知已经养歪了,只是怕她儿子烨儿纳异国公主为侧妃,便要嫉妒的将人给杀了,这手段这残忍,还有她不过脑子的嫉妒,绝不是他们孔家女能做到的。
孔氏面色冷冷地问道:“你可知杀了一个启国的公主,咱们凤国会死多少将士,饿死多少百姓么?”
“因为你的一个举动,启国若再也战事,短则半年,长则几年,边关不宁,凤国便不宁,你什么也不管不顾,只为儿女私情,竟然敢犯下这么大的错事来。”
“孔家能养亲卫二千人,那是皇家给的荣耀,而不是为了给你们横行霸道的。”
“本宫对你们很失望,大哥,你若是真心悔过,便将孔家的二千亲卫编入京师营里,从此孔家与其他武官一样,不准养亲卫。”
孔氏的话便是旨意,她如此严肃与认真,这一次是来真的。
孔凡坤听了,呆住,看着这个妹妹,恳求道:“娘娘当真要收走咱们孔家的亲卫么? 那可是咱们孔家最后的根本,娘娘,你虽说嫁入时家,可你还是咱们孔家的人,皇上尚且未说,娘娘您便要收走娘家的亲卫?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皇后孔氏听到大哥这话,却是苦笑出声,“大哥,你居然会是这么想我,这么多年来,我哪一次不帮孔家说话,你以为刑部尚书范井是个摆设,他跟在皇上身边多年,琼儿做下的这一桩事,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到,大哥若想护住琼儿,就主动的将兵符交出来。”
“孔家也是时家的臣民,没有什么例外的,大哥,我言尽于此,如若不然,那你们便等着范井将案子破了。”
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范井都在查案,若不是孔凡坤私下里阻拦,恐怕早已经破了案,若是他女儿真的被捉,不仅孔家没了颜面,便是皇后也会面上无光,他原本以为这个妹妹会顺势帮了忙,没想如此狠心。
孔凡坤看跪着发抖的女儿,随后苦笑道:“既然娘娘想看到落泊了的孔家,如此也遂了娘娘的愿,我这就将兵符交出来。”
“爹,不行,那是咱们孔家在京城里的根基。”
孔琼连忙求皇后孔氏,孔氏却是揉了揉太阳穴,她先是一国之后,随后才是孔家之女,她若能相护,那岂会出此下策,孔氏不顾父女两人的请求,收走了孔家的兵符,随后派人交孔家亲卫收编入京师营,从此以后,孔家与京城其他武将一样,不会再有属于自己的私军。
随后孔氏开口说道:“琼儿犯下大错,为了孔家的颜面,本宫不得不护你,但是交出兵符,只代表着孔家的诚意,琼儿做错了事,连累了整个凤国国事,自是也得受惩罚,去京城永灵寺带发修行两年方能归,在那清静之地,仔细想想自己到底错在了哪儿。”
孔氏面色严肃,可不是说笑的,孔琼听后却是脸色都白了,连忙看向自家父亲孔凡坤,孔凡坤也觉得这惩罚太大,他女儿如今已经快十六岁,两年后都十八岁,何况莫名其妙的要带发修行两年悔过,外头的人不知道,也会猜测的,将来于她的名声也不好,她还是未出阁的小姑子,一但名声不好了,即使是以后嫁入逍遥王府为正妃,也会得京城世家耻笑,抬不起头来。
孔凡坤跪了下来,为女儿求情,孔氏却是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大哥,“大哥,你也以为我对琼儿的处罚太重,要是放在外头的百姓,那要是诛九族的大罪,琼儿不过是去修行两年,她还做不到?”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843章 孔氏的远见
第843章 孔氏的远见
孔氏脸色极为不好看,有时候她更气的是娘家人不支持她,误解她,若是她也跟着拎不清,就不会有他们孔家如今的地位,许是孔家太过顺当,他们已经忘记了以前的艰苦,只会一味的索取,却忘了如今的时家是天下的时家,而不是以前被逼一偶的鲁国公。
孔凡坤见妹妹是心意已决,苦笑了一声,看向女儿,“谢恩吧,若没有你姑母,孔家人都得死。”
然而这话中却带着一丝指责,孔氏不是没有听明白了,孔氏心里也不好过,只是摆了摆手,叫两人退下。
孔琼当天夜里便被送出了京城,去永灵寺带发修行,实则是住在那客院里,听着钟声,吃着斋菜,不准下山门,她恨死了这个姑母,一点儿也不帮她。
而孔家交出了兵符后,正好范井已经查明了案情,连夜回京入宫见皇上,刚说出案情全部经过,刘英便将孔家的兵符送上了。
范井还要再说背后真正的凶手是谁,凤帝却是摆手,“范爱卿不必再说,此事就这样算了吧,至于燕北,若是起战事,便派逍遥王去镇守,左右他也喜欢燕北。”
范井一听,心头感觉到憋了一口气,他正要说出是孔家女所为,皇上却不想听了,就凭着孔家交出了那两千私卫的兵符?那可是杀了和亲公主的大罪,范井不甘心,为何孔家人犯罪,皇上却要偏颇,既然他是刑部尚书,就该对这个案子负责。
于是范井跪下,一脸认真的将孔琼的所做所为说了,凤帝却是放下手中的兵符,面色淡淡地看着范井,这也是他在潜邸之时便跟着他的老臣了。
半晌后凤帝开口,“如你这么说,朕该下一道旨意,诛孔家九族,再告知世人,如此是不是朕也有罪?”
范井心头一惊,没有说话,只是孔家人偏颇的本就多,便是这兵符早就不该有,如今用兵府换一条性命,岂不是没了王法?
凤帝抬手,范井不得不退下。
随后和亲公主的案子破了,原是北边流寇所至,京师营里派兵去平定北边流寇,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范井却是哑巴吃了黄莲,有苦说不出,只是以后在朝堂上遇上了孔凡坤,他都要留意几分。
腊月里,正是太子成婚的好日子,街头满是喜庆,百姓们也是极为欢喜,当今圣上只有两个儿子,如今是太子成婚,自是举国同庆,就近的东京百姓更是有荣幸能在大街上看到太子殿下娶亲的队伍,若能站在前头,还能看到太子殿下的模样,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以至于,太子婚礼行程会经过玉满楼和秦楼一路,导致这两处早已经订走了位置,甚至人满为患。
而赵朋远更是叫上苏宛平一行人,在酒楼里的最好位置订了一处包间,能在阳台上看到出行的太子殿下。
到了这一日,苏宛平受赵朋远之约,带上高文高武一同去往酒楼,然而只是上了街头,他们的马车队便被堵在了半路,她看着前头慢慢地移动的车队,她就有些郁闷了,这是古代版的堵车了。
还没有到吉时,隔着还有几个时辰,街头便有这么多的人头涌动了,百姓们伸长了脖子等在那儿,就等着太子殿下什么时候能经过,看到他的真容。
苏宛平终于捱到了玉满楼,赵朋远派来的管事早已经在酒楼外等了两个时辰了,看到苏宛平便是松了一口气,将之迎进去,且走且说道:“苏姑娘好在早些出门,我们得到消息,京城里的守城军早已经为太子殿下迎亲的马车开道,街上还没有挤出来的百姓也只能原地等着,不准再随意的走动了。”
苏宛平一听感觉到不可思议,看来这一场盛大的婚礼,是整个东京的百姓都出来了吗?甚至还有各州郡过来的人也有不少。
苏宛平跟着那管事的往楼上走,到了四楼上的包间里,赵朋远已经喝了两壶茶水,这会儿还正忧心着苏宛平不能来呢。
赵朋远身边的贾琳,还有大宝二宝,看到苏宛平和杜储进来,便是笑了。
大宝和二宝立即朝苏宛平奔去,二宝最是粘人了,顺着她的大腿就爬她怀里,苏宛平抱着二宝,拉着大宝,来到贾琳身边。
贾琳说道:“你大哥说,你若是再不来,他就想办法将你弄过来。”
苏宛平一听,忍不住想笑,“怎么弄过来?”
贾琳看向赵朋远,一副你自己说的样子。
赵朋远却道:“自是找卫成,将你们一行人乔装成守城军,就这么从御道上大摇大摆的走过来。”
苏宛平哈哈大笑,“大哥这是让我抢太子的风头呢,我反正是不敢,还是项上人头要紧。”
赵朋远夫妻也忍不住笑了。
随后赵朋远问苏宛平要吃什么,楼里准备的充足,就知道今个儿太子殿下成婚,在选御道的时候,赵朋远便早早的问过卫成和华应,华应在宫里,最先知道,于是赵朋远便早早备下了酒楼的吃食。
如今酒楼里的吃食便是这些食客挤着出不去了,在里头住上几日都是够的。
苏宛平和杜储一同坐下,随后吃食送上,苏宛平的心思不在吃食上,今日是太子殿下与太子妃阮氏成亲的日子,到时她还能看到太子与阮氏呢,这个位置可是最好的了。
赵朋远此时开口说道:“前几个月里,施氏可是受尽了风头,但是我听华应说,娘娘亲自指点了仪仗队,施氏虽与阮氏同日入府,却是在太子出门去迎太子妃之时,将她悄悄地从小侧门抬入太子府上,随后便不准出来了,已经派了禁卫军将她的小院把守。”
苏宛平一听,呆了呆,瞧着赵朋远幸灾乐祸的样子,她也忍不住相笑了,看来这些事都是华应告诉她大哥的,施氏先前在京城里如此风光,还说太子殿下只喜欢她一人,早在她嫁入金家前便与太子殿下有了情意,这样的话也能传出来,这不是转头打了自己的脸,想必京城里也成了笑话。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844章 太子成婚
第844章 太子成婚
只是施氏是这样,那本就在府上的九娘,恐怕也是被禁卫军给看住了吧。
苏宛平听到这儿,也没有再说话了,心情却是大好,倒也可怜施氏,千方百计的,最后小妾仍旧只是小妾,如今日这般风光,那自然也与她无缘了。
正妃便是正妃,以后百姓记住的仍旧只有正妃,施氏使再多的手段也是不及她的。
苏宛平听着赵朋远聊着京城里的一些事,吃得也很开怀,直到听到了锣鼓声,赵朋远立即起了身, “快,太子殿下的依仗队来了,咱们快上露台。”
于是苏宛平抱起二宝,贾琳拉着大宝,几人便来到露台上,瞧着斜对面的秦楼也是挤满了人,反观他们这一处露台最宽阔而且视线最好,还不拥挤。
苏宛平站在栏杆前,她能看到远处走来的仪仗队,还有后头浩浩荡荡的婚车与宫女太监。
她一眼就看到人群里骑在那高头大马之上的时郁,只是当苏宛平看到时郁的时候,虽说与往日一般,面无表情,但她今日似乎在他的脸上寻不到半点儿开心,今日他大婚的日子,他怎么如此的不高兴?莫不是她的错觉。
苏宛平站着没动,着实是被时郁的表情也吸引住,她忽然发现,身为太子的他也是身不由己,也不能随心所欲。
随后苏宛平的眼神看向太子身后的婚车上,那绢纱垂落上的婚车上坐着一位美人,影影绰绰,能看这一抹倩影的轮廓,那大红的喜服,厚重的头饰,还有那随行的宫女与太监,令原本喧哗的百姓都不由的安静下来。
沿路上的百姓见了太子与太子妃,都发自内心的臣服,相继跪下。
而此时正在看着太子妃仪驾的她,却忽然发现有个眼神看着自己,她在人群里寻了寻,对上了时郁的眼神。
太子殿下居然看到了她。
队伍隔的远,如此她便是在四楼也能看人也不费劲。
对上时郁的眼神,苏宛平反而有些疑惑起来,他是要对自己说什么?为何这眼神里似乎有话要说的样子。
苏宛平想起以前她的身份不曾说出来的时候,时郁有开过两次玩笑,她呆了呆,随后下意识的退了几步,站在了赵朋远的身边去了。
离开了时郁的视线,苏宛平感觉舒服多了,她看着街道上热情而安静的百姓,她也跟着的严肃起来。
待队伍将至,楼上楼下的百姓都相继跪下,苏宛平和赵朋无也是跪在那儿,直到长长的队伍远去。
赵朋远感叹道:“来日我妹妹的婚礼要是也能有如此热闹就好了。”
苏宛平听了,只是笑了笑,她只要能跟时烨在一起,她便知足,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场盛大的婚礼,当然只要是女子,都会想着有这样一场盛大的婚礼,光明正大的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的。
1...227228229230231...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