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平素喜客来钱庄的管事和伙计关了铺门便会各自回家,不会在后头院子里留宿,倒是没有人,他们如入空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89章 钱庄起火
第589章 钱庄起火
待这些黑衣人到了一处紧闭的铁门处,想来便是钱庄的银库了,这几日拉来的银子便都存在了这里头了吧。
费了些时间将铁门弄开,终于可以进去抢银子了,谁知前头的人才进去,便倒下一片,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而后头的人开始试探的进去,所有的机关术都有一个缺点,敌不过人海战术,何况银库地方不大,机关术做得再好,也对付不了这么多的人。
在几番折腾下,这些黑衣人发了火,青帮头目也失去了耐心,便开始各自抓住一具死尸往里头冲,来来回回,直到箭羽耗尽为止,终于可以进入银库了。
入门是影壁,过了影壁后才看到这银库里像间起居室似的,那两边不仅有纱幔,还有做装饰的铜人,再看这里头的桌椅,细看下居然也是铜打造,在火把的照射下闪着光,瞧着这摆设便庸俗的很。
然而在房中寻了一圈,连每个柱子后、铜像后、沙幔后都找了个遍,都不曾发现银箱,银子呢?
莫不是有暗门,这起居室不过是个障眼法?外头设下机关,想来不会这么简单,而且他们青帮抓到城南的掌柜和伙计,打听清楚了,这城南钱庄的确是喜客来藏银之地,这里平素护卫森严,不过想来这几日晚上都护城西钱庄去了。
瞧着时间紧迫,他们倒没有怀疑这些掌柜和伙计的话,所以必定是有暗门或者暗室的。
于是在屋里敲敲打打起来,为了加快速度,黑衣人基本都进去了,只留着几个人守在门口。
而此时杜储带着镖师却是如鬼魅一般的靠近,也不点火把,借着对方那点光亮,靠近铁门,将门前的黑衣人解决了,不待人进去报信,然后钱庄便起了火。
城南喜客来的钱庄分前后院,前头是铺子,后院是住处和银库,此时外围起了火往里头烧,待里头的黑衣人反应过来时,早已经是一片火海。
苏宛平几人藏在暗处看着那火光冲天的地方,这是她开的钱庄,一朝烧尽,她损失也不小呢。
火海中有惨叫声,而钱庄周围几位邻居的街坊却是半夜莫名被家中的耗子吵醒,待他们跑出来时,隔壁钱庄就起了火。
这周围多是铺面,铺面后面是休息的院子,大多小商户前头开铺做生意,掌柜和伙计便住后院。
这会儿这些人衣裳不整的站在火海前,万分的焦急。
好在这时街道上来了一队官兵,他们来得倒是及时,指挥这些街坊们打水灭火,人多力量大,眼看着两边烧着的铺面刚烧了一小部分便被灭了,而钱庄却甚至燃烧殆尽。
苏宛平看了一会儿,杜储便催促她赶紧回柏青路的小院,呆会必会有官差去那儿通知他们,如果他们那会儿不在自个儿家中,那只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了。
苏宛平也没有再留恋,面色淡淡的跟着杜储一身黑衣乘着夜色走了。
待那钱庄的人火扑灭,这一队官差的脸色也不好看了,有灭火的街坊从残垣里看到了尸体,吓得不轻,全部都跑了出来。
官差见状,连忙上前查看,只见在那银库的地方烧死了数具尸体,而那些铜像却仍然立在废墟之中。
此时有一位自称是喜客来钱庄的大掌柜从人群里走出来,此人有不少街坊是认识的,他掌管着四家钱庄的往来,比钱庄里的掌柜身份要高,却也是熟悉的面孔。
经街坊证实,此人是苏东家的人,那大掌柜看到铜像周围死了的尸体,吓得不轻,说道:“莫不是今日有人来打劫钱庄?”
仅一句话,街坊们都知道,必定是了,一看银库里的雏形还在,可是人却烧死在里头,这些人半夜三更的为何会在这儿,还有喜客来的钱庄为何凭白起了火,还烧了左右邻居的铺子,损失也不少,这笔帐如何算?好在街坊没有死人,当真万幸。
为首的一位官差叫冯玄,冯玄蹲身上前,仔细查看了一下,接着面色微变,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个四叶图腾,而被所有尸体包围在内的一人,虽说已经烧死,但还能看清脸上的轮廓,此人居然是青帮老大的庶子,叫孙志明。
冯玄看到他,立即起身,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脸色却早已经白了,好在天不太亮,大家伙焦急着这案子上的事,倒没有发现他什么。
冯玄立即开口,“全部抬回义庄,其他的街坊也都散了,此地官衙查封,发生了人命案子,必定要查清楚的。”
那喜客来的大掌柜却道:“这几件铜像是他们喜客来的,一场大火过后尚在,他们要搬走,万一人没守着被人偷了怎么办?”
瞧着整个废墟当中也只有这几座铜像,谁会在银库里摆铜像,倒是奇事,冯玄也不好阻拦,便准许喜客来的人将之运走。
那大掌柜很快将喜客来的人找了来,用驴车将这几座铜像便运去了别的钱庄。
而官差这边便将尸体运去义庄,冯玄说去禀报知县大人,便匆匆走了,然而他去的方向不是县衙,却是往孙府去了。
青帮老大叫孙令仪,住着偌大的孙府,在整个巴东郡都有些势力,外头传青帮是有靠山的,他的确是有靠山的,他的靠山便是狼族。
自从狼主逃走了被主公追杀,主公便准许他独立门户在保昌郡里呆着,主公走时交代他不可为恶,狼族撤了,还岭南一片安宁,偏生孙令仪自有主张。
他原本就是地痞流氓出身,干过不少坏事,投入狼族,才打下了这一片家业,如今主公叫他从善,还保昌郡一个安宁,他待主公一走,便开始我行我素。
没了狼主的管束,又是山高皇帝远的,谁还能管得住他,外头的人都说他有靠山,就这一个传言便能令不少人不敢对付他,何况他做事向来没有底线,谁要是惹到他了,指不定就死在了哪条阴沟沟里。
所以不少人不但不敢惹他,还避着他,贵圈里的宴席,孙家主母不曾被请过,那孙令仪的夫人魏氏向来都是不请自来,又无人敢说半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90章 官匪勾结
第590章 官匪勾结
孙家越是猖獗,这些人越是怕他,如今保昌郡首府余城,自然是在他的管辖之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利用乱七八糟弄来的银子买通了不少人,其中官差捕头便是冯玄也是加入了青帮的。
冯玄匆匆过来报信,孙令仪听后,气得不轻,这可是他最得力的庶子,原本青帮最近派不少眼线去打探,得了不少的消息,这一次庶子志明想要领功,便亲自前去,原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想到却起了火?
孙令仪在桌案前踱步,心头的怒火无处发泄。
旁边的冯玄便分析道:“帮主,此事透着蹊跷,听说那喜客来的苏东家向来手段高,又是极为通透怀着七窍玲珑心的女子,我猜测着,恐怕此事不是天灾,而是人为,绝不是意外,指不定就是苏东家所为。”
“她?”
孙令仪一脸的不敢置信,这不可能,一个妇道人家,能有多大的能耐,先前做生意格局如此之大,他派的人查过了,这位妇人身边有一个人乃当年余城首富九爷,九爷曾在海夷道上有船航行,此人跟在她的身边,自然生意会好啊。
那冯玄接着说道:“虽说她身边有九爷相助,但我也打探过多次,先前喜客来在梅岭县的时候,这苏东家便来余城做过分销商会,还赚了一笔,若不是遇上浩劫,指不定早已经成保昌郡的首富了。”
“除此之外,这妇人交际手腕不错,最近频频出入蒋府,也不知是什么缘由。”
“蒋府?”
孙令仪立即想到了什么,于是叫冯玄先回去当做查案,私下里从义庄将孙家庶子换出来,好好安葬了。
冯玄一走,孙令仪怒气冲冲的朝主院去了。
今日主母魏氏刚在梳妆打扮,身边的嬷嬷便匆匆从外头进来,接着在魏氏的耳边低语了两声,魏氏听后,冷笑出声,“倒是死了一个得力的庶子,不错,不错。”
却在这时,孙令仪冲进内室,内室里的人吓了一跳,所有下人连忙退下了,魏氏却是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家丈夫。
孙令仪面色淡淡地问道:“先前那蒋夫人找过你,你说蒋家还有大谋,便叫我们晚几日再动手,如今我先动了手,莫不是蒋家知会了姓苏的,所以才害死了我儿子?”
孙令仪且说且走,转眼来到魏氏的身边,接着一口气将魏氏眼前梳妆台上的东西一扫落地,怒目看着结发妻子,“那是你所谓的手帕交,蒋家为了一己之私,竟置于我孙家不利。”
魏氏连忙起身上前抓住孙令仪的衣摆,解释道:“卫氏绝不可能的,她与我从小交好,帮过我不少忙,一定是那个姓苏的厉害,我先前便听卫氏说过,傅家开的喜客来能有今日之成就,皆是这位小女做的主,她手段厉害,指不定这就是她的手段,目的便是挑起咱们家与蒋家的不合。”
孙令仪一听,似乎也有道理,魏氏见劝住了,接着说道:“我马上派人送请帖去蒋府,我与卫氏私下里见见,将此事说开了来,蒋家在余城生意广,咱们孙家若与蒋家决裂,便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夫君想一想,那喜客来的东家手段到底有多毒。”
孙令仪倒是信了,于是叫魏氏立即就去办。
而此时的傅家院里,都已经大天亮了,日上三杆了,官衙里还不曾派人过来通知,苏宛平几人自是都没有睡意,便在书房里守了半夜。
杜储想去县衙打探一下,苏宛平却是摆手,“不用,天刚亮那会儿若官衙里派人来通知了,那证明他们很公正,想来知县大人也准备插手此案了,如今日上三杆了,他们还没有派人过来通知,那就代表着这县衙里有青帮的人。”
“咱们的大掌柜已经将银子运走保管好,算着时间,也该知会到我这个东家耳中,咱们也可以师出有名了。”
“师出有名?苏东家是要怎么做?”
杜储和滕海都看着她。
苏宛平面色凝重的从交椅中起来,带着两人出了书房,到了院中,院子里很安静。
傅氏在做饭,她根本不知道钱庄里出了事,连着她弟弟也不知道,好在这段时间弟弟陪在季大儒的身边管着学院里的事去了,她才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
“拆了马车的顶,将那面大鼓搬上去,我要击鼓。”
苏宛平此时背着手,面容淡淡,看不出情绪,而杜储和滕海算是看明白了,难怪苏东家早早的备下了鼓,原来她早就想到县衙里有官差与青帮的人勾结。
很快马车的顶被拆了,接着将那面大鼓搬上了马车固定了起来。
此时傅氏听到响动从厨房里出来,看到三人面色凝重的模样,呆了呆,疑惑的问道:“你们这是要上哪儿去?”
杜储朝傅氏看来,温和的说道:“夫人请呆在院里,不管听到什么动静,都不要出声,也不必出院子,我们去去就回。”
傅氏听到杜储这一番话,心都提到了嗓子口,可是看到女儿的神情,想来必是大事,她压下心头的话,急忙说道:“不管做什么,先吃饱了饭才好打仗,饭菜已经熟了,你们快来吃。”
杜储听后有些犹豫,于是朝苏宛平看来,她眼下哪有心情吃饭,但是她知道,若是她连饭也不吃了,母亲便会更加的担心。
苏宛平点了点头,于是三人默不作声的在堂前坐下,傅氏很快将饭菜端过来,三人却是迅速的扒着饭,吃完了饭便起身,傅氏见女儿要走,她连忙拉住她。
“二丫,到底……到底出了什么事?”
“娘,所有的事我都会抽一个时机告诉你的,你只要呆在院里,哪儿也不要去,如果有什么事,院里守护的镖师会带你走,到那时你也不必留恋,直接跟着走,不过暂且还没有到那一步,娘,此事不要告诉弟弟,弟弟的前程不能毁,他在季大儒身边挺好的。”
傅氏听后,眼眶里一热,却是什么也没有说,放他们走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91章 鸣冤击鼓
第591章 鸣冤击鼓
苏宛平却是去了一趟书房,写了一张大字条带上,接着三人才上了马车,滕海赶着马车便往外去了。
到了大街上,苏宛平拉开大字条,只见上头写着“青帮夺银害人,喜客来申冤。”
而杜储却挽起袖子开始击鼓,一声雷鼓响,吸引了街头所有人的目光,苏宛平手中的大字条写得清楚,她却是朝马车下的街坊们说道:“青帮害人,昨夜子夜时分,将我喜客来城南钱庄洗劫一空,各位街坊,往日.你们所受青帮迫害,无法无天,如今我喜客来领头去县衙申冤,但凡受过青帮迫害的街坊,大可与我喜客来一同前去。”
苏宛平说完,杜储又击一鼓,这一次酒肆、茶楼、伎坊、客栈等各铺子里的客人都跑出来看稀奇了。
苏宛平大声的喊话,鼓声又震耳欲聋,然而苏宛平的话却是击起了所有街坊们的不满,青帮收保护费,全凭心情,开铺做生意,给国家交上税赋后剩下的本就该是他们换银子,没想还得被青帮苛刻一部分,若是不从,还得被青帮的人报复,早已经积怨已深。
如今喜客来带头去县衙申冤,那周围受迫害最深的小铺子全部关了铺门,都跟着喜客来往前走。
从城东到城北,再到城西,最后才到城南,那马车后头早已经浩浩荡荡的跟着一群人,他们整齐一致,跟着苏宛平喊冤,杜储却击鼓,闹得是满城皆知,满城的生意都停滞,百姓都跑来城南县衙看热闹来了。
而原本想将此案瞒住了的捕外头冯玄收到消息,得知喜客来带着一大队人马往这边来了,吓了一跳,脸色灰暗,不免惊叹,苏氏这位妇人反应如此之快,竟然逼得他不得不立案。
冯玄立即向心腹下了令,“马上派人将义庄烧了,毁灭证据。”
那人赶紧去了,而冯玄却赶紧往衙内而去。
鼓声到了县衙前,苏宛平从马车上下来,立即站在县衙的鸣冤鼓前,这一次她亲自击鼓。
冤鼓响起,县衙里一众官员都惊了一跳,此时沈知县正听冯玄禀报,冯玄将事情经过说了,却说那义庄被苏东家派人给烧了,原本他要马上来禀报大人的,听到这个消息,便先跑去义庄抓人了,倒是抓了几人,发现放火的正是那城南喜客来钱庄的伙计,所以他到这么晚才来禀报。
沈知县一听,满脸的惊讶,这案子涉及到季大儒的弟子,季大儒可是前朝的丞相,虽说已经改朝换代,可是这位季大儒不但没有因此而受到打压,反而得了新帝的亲睐,还因此而准许在岭南置办学院。
同时他的内门弟子苏义可是整个岭南的希望,便是前不久阮知州召集各地方知县一起吃宴,宴间便有提及这位苏秀才,还表扬了梅岭县的知县,他们所有人能不能得到好的政迹,岭南能不能得到新帝的重视,这都全系在这些新晋才子的身上。
今年入秋便要乡试了,这会儿牵扯到苏秀才身上,一但有点什么恐怕岭南的名望都废他手上了,不成,他得想法子派人通知阮知州和季大儒去,此事一定要好好处置。
眼看着冯玄正好在,于是沈知县下令,“立即派人去通知知州大人和季大儒,此案我要严审,还傅家一个清白。”
一定要还一个清白,而且若有可能,他都不想立案,至于义庄被烧一事,虽不知那钱庄里到底烧死的是些什么人,虽说冯捕头怀疑是喜客来私下里捉了些人在银库里刑审,若不是天灾,指不定还发现不了苏东家这背后里的勾当。
喜客来这么快就将生意做了起来,必定有非人的手段,比如打击报复同行之类的,沈知县听了,心里难过,却还是不太相信的,所有的案子还没有证据查明之前,他都不会枉下决断。
冯玄领了令匆匆退下,却并没有真的派人去通知知州大人与季大儒,反而问那义庄放火的心腹可曾回来,看到他不但回来了,还抓了两位证人,冯玄倒是放心了。
苏宛平很快被带了进去,所有的街坊都要往县衙里冲,被差兵拦住了。
此时沈知县还在换衣整装,不曾出来,那冯玄却率先带着捕外将苏宛平按压于地,冯玄上前要踢苏宛平,苏宛平一双杏眸怒目盯着他,“我算是知道了,你便是青帮的内应。”
冯玄一听吓了一跳,这位小妇人如此好眼力,心智如妖了,冯玄一脸怒容,“你自己做尽了坏事,却倒打一耙,公道自在人心,你这毒妇别想逃过此劫。”
说完冯玄正要踢人,想踢出她一个内伤来,没想此时从后头走出师爷,师爷传话,沈知县到,冯玄生生收了脚,早知道就别跟小妇人废话,直接踢她一个内伤,令她说不出话来,堂前的差兵可都是冯玄的人。
沈知县往堂前一坐,看着底下被扣押于地的苏氏,脸色微变,便叫差兵松开她,令苏氏好好的跪着。
苏宛平终于能挺直身板了,她抬头看向沈知县,不知道沈知县是不是贪官,有没有与青帮勾结呢?底下的捕快都已经与青帮勾结在一起,所说此事也很难说了。
于是苏宛平恳求道:“大人,我要求公开审理,外头街坊们都在,都是受青帮迫害的人,青帮不是迫害他们一日,而是好些年了,整个余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开铺做生意,上头坐着两大人,一是知县大人,二是青帮老大,交两税,一是春秋两税,二是青帮月税。”
“大人是咱们余城的地方父母官,您一定要为咱们百姓做主,此案我请求公开审理,望大人同意。”
沈知县有些为难,眼前跪下的正是苏秀才的姐姐,他并不想立案,一切都得以苏秀才的前程要紧。
沈知县没有立即答应,眼神却是朝那边的冯玄看去一眼,也不知阮知州与季大儒何时能来,若是他们能来便能商量一下了。
苏宛平见上头坐着的知县大人不出声,她再次他请求,而此时外头的冤鼓又响了,却是杜储和滕海说动了受迫害的街坊们敲响的。
苏宛平心下一喜,不说话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92章 救出证据
第592章 救出证据
座上的沈知县连忙起身,一脸郁闷的下令,“去,是谁在鸣冤。”
冯玄立即带着人马出去查看,就看到门外围满了街坊,一个一个的要往里头冲来,冯玄叫差兵将那鸣冤鼓的街坊拖走,刚要转身,又有街坊顶上,再拉下去,再顶上,这一下凶狠如冯玄也不能支手遮天了。
这么闹了半晌,沈知县只好同意了公审,先前鸣冤鼓的街坊也被带入堂前。
所有人可以在外围看着里头审案的场景,这一下杜储和滕海松了口气,先前看到那捕外凶狠的将苏东家带进去,他们生怕苏东家一个人在里头吃亏,如今终于松了口气。
开始审案,沈知县却先不审苏宛平的案子,却先是问起那边几位街坊的案情,自是想拖延着时间等知州大人过来,还有季大儒了。
很快这几位街坊便将详情交代了,他们祖辈住在余城,都是子承父业做下的生意,哪知那青帮的人自三年前开始收取他们的保护费,他们若敢反抗,家中老小便会生意外,他们是怕,只盼着拿钱消灾。
可是小本生意不好做,辛苦赚下的银子,他们就这么给出去,自是不甘心,而且眼下青帮收保护的二流子越来越多,原本算是月税的,这几个月都变成了半月税,毫无章法,想收便收,若不给就打砸,驱赶客人,他们吓破了胆,有苦说不出。
沈知县一听,心头一沉,他竟不知道百姓的生活过得如此疾苦,被地头蛇压着,还私下里收月税,还有没有王法,谁给的胆子?
沈知县气不打一处来,便问那青帮到底谁是帮主,这些街坊哪知道,每次来收保护费也皆是二流子来收的。
而此时苏宛平却开了口,“禀大人,民妇知道,便是孙家,叫孙令仪。”
“孙家?”
沈知县哪会不知道孙家,那可是余城的大富户,还当真是余城的地头蛇,他初上任以来,便发现自己管制不了这个地头蛇,只盼着偶尔削削孙家的锐气,能安生做到他离任为止,毕竟便是上一任知县也不曾将之压下,这种地主势力,最难受他们管制。
他外地来上任的状元郎,若是处理不好这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指不定就送了性命。
苏宛平看到沈知县明显的沉默了,她心中咯噔一下,莫非还另有隐情不成,先前见沈知县愿意公开审案的时候,她便知道自己赌对了,毕竟是十年寒窗出身的沈知县,没有跟地方势力同流合污。
且不说这边正在审案的沈知县,便说起那边义庄起了火的时候,却是好巧不巧的遇上季府的车队经过,季大儒挑开车帘看向义庄的方向,苏义面色凝重,向师父禀报道:“义庄着了火,里头必定停了不少受害者的尸体,我这就带着人马去救火去。”
季大儒应了,于是苏义带着季府的护卫打马匆匆往那边去。
义庄烧了大半,另一大半已经变成了火海,想来过不了多久也会烧得一干二净的。
季府的护卫扛着水缸扑火,却还是不够及时,瞧着怕是义庄保不住了。
苏义站在火海前,想也没想的说道:“所有人淋湿身上的衣裳,全部跟我一起冲入火海将尸体运出来。”
那些护卫没有不听苏义指令的,他可是半个主子,待苏义一身令下,苏义带领着他们全部冲入火海救证据。
好在还有小部分地方没有被烧到,他们接连几趟却是扛了数具尸体出来。
1...157158159160161...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