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越想,夏霁菡就越羞愧,肠子都悔青了,如果世上真有后悔药,她想必即刻就服下。可是,如果毕竟是如果,没有任何的药能医治她此刻的后悔心情。
也罢!人的一生,哪有不做错事的,伟大领袖他老人家早就说过:知错必改就是好同志。以后做个好同志,同样的错误不再犯就是了。想到这儿,夏霁菡习惯地撅撅嘴,算是下定了决心。
可是,心里终归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忍和不舍。
不舍也得舍,不是你的,也不应该是你的,你就不能有任何奢望。督城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哪儿来回哪儿去,该干嘛干嘛去。
天哪,如果关昊知道因为没跟她打招呼,使她纠结了这么长时间,他肯定会甚至不顾任何影响都要和她招呼的。
很长一段时间,夏霁菡都想不明白关昊那天为什么不跟自己打招呼,谁都知道她是记者,市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大部分都是她报道出去的,他们认识说句话太正常不过的了,可他却装作不认识她,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她明白自己是谁,男女有了那事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可是,那天从省城回来,分手的时候他还那么缠绵,怎么过了几天就变了一个人?哎,
那几天他情绪不佳,男人孤独的时候都会找个女人发泄,她恰巧被他遇到了,所以成了他那几天排解孤独的对象。可是,他为什么不找别人,而是找到了她?也不奇怪,她可能是比较适合他的口味,作为一个城市的市委书记,总不能去找……去找那样的女人吧。
为这事,她在心里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她情愿把关昊想象成风流成性,情愿把他想象成情场高手,也不愿正视他的真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想和他有什么瓜葛,也好断了自己对他的任何挂念。因为这种感情中博弈中的男女,受伤的总是女人。用脚趾头都不难算出,督城,不是关昊的终点,他会越来越往上走的人,再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他掠夺完她的柔情蜜意后,还会到别的地方继续开篇,而她就不一样了,守着记忆,忍受着无边无际的孤独,自怨自艾着,如果别人不知道他们的恋情还好,如果知道了那就会更糟,她要承受着难以想象的侮辱和折磨,她现在都能想象人们会怎么看待她:贪慕虚荣,想攀高枝,不守妇道,甚至有可能家庭还会解体……
天哪,这就是这种感情的特性,为了一个漠然的相遇,夏霁菡居然反复纠结了这么多、这么久?一次次地把这种感情撕裂开来,bào晒在阳光下,又一次次的重新聚拢,拼出美丽的图案。
绝对权力 第53章抑制不住的兴奋
文明礼仪培训班结束后,督城按照锦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接着又召开了全市范围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会议要求从今冬开始,要在全市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这项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组织动员阶段,用冬闲到明年开春这段时间,充分深入农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各村制定出详细的创建方案;第二,创建阶段,这段时间要有动作,要有成绩,农村要有显而易见的变化;第三,检查验收阶段,要评比出典型,严格按上级要求,组织检查验收,不走过场。
在北方,京州是最早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的省份,而督城又是全省最早搞起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比北方其他地方早了五六年的时间,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省级文明生态村的示范单位了。
这一切还源于两年前关昊跟随廖忠诚在南方工作期间偶然去浙江奉化滕头村参观时受到的启发。
浙江奉化滕头村,一个被总书记赞誉为“了不起的村庄”,是一个人口800多人的江南小村。村庄位于浙江奉化市城北,距宁波市区27公里,宁波栎社机场15公里。自60年代初,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创业,永不满足,一犁耕到头,实现新跨越”的滕头jīng神,把昔日“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科教进步、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态农业建设的样板。1994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全球生态五百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等殊荣,还获得全国首批文明村。
参观完滕头村后,用心cháo澎湃形容当时廖忠诚和关昊当时的心情丝毫不过分,他们那时就有一个共识,无论到哪里工作,这个村庄都是农村建设的标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值得为之倾注心血和热情的事情。
所以,廖忠诚tiáo到这个京州大省工作,要在全省农村大搞文明生态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而督城更加顺理成章的成为这次创建活动的先行者。
在他们准备今冬明春大干一场的时候,南方一个省早就先行一步了,比他们提早动作了一年,而且搞的有声有sè。
尽管如此,在当时来讲,督城也算是北方地区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开展的最早的地方,相对要早四年的时间,等北方其他地方开始创建的时候,督城就成了北方的“滕头村”,这不能不说明关昊作为一个基层市委书记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对政策准确的把握能力。
这个活动的具体创建标准是: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达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改水改厕,街道无垃圾无柴堆;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健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领导班子坚qiáng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为了保障这个标准的实施,市委市政府还具体布置了多项工作措施。主要是成立了由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建设、环保、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卫生、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人成员的创建文明生态村领导小组,负责督导。另外市直各部门分别进行一对一的帮建工作。
由于前期工作主要是硬化街道,筹资,也就成了第一批示范村主要的工作任务。市里规定,创建文明生态村要坚持依靠农民自建为主、政府和社会帮扶为辅的方针,按照农民出一点、财政拿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帮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帮助典型村开展创建活动。
谁都不能否认,这是一幅几代人都向往的农村生活的美丽画卷!
这个画卷从建国初期就曾感染过许多人,也成了农村几代人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
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革除千百年来农村生活陋习的革命,是改变农民思想意识的革命。
在激荡了督城领导层的同时,也在激荡着每一个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心。
眼下督城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尚处在宣传发动阶段,一切都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见到实效。
市里组织了全体乡村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第一批试点村都拿出了本村的创建方案和详细规划图,不在试点村之内的其它村子也都积极行动,结合本村实际做规划。只等明年开春,大干一场。
稻园村为了节省时间,将街道两面涉及到的民房、院落和一些违章建筑提前拆除,在没有一分钱补助的情况下,让村民自己拆除房子、让出院落,这在以往农村工作中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可是今天,在督城的农村就发生着这样的事。
稻园村在全市率先拉开了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帷幕,为全市示范村带了好头,夏霁菡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和小单第一时间内赶到了这个叫稻园的村庄。
深秋的午后太阳,暖暖地照在这户农民的院落中,这位农民一边把推倒的围墙的砖码放好,一边对他们说:“我没啥觉悟,关书记几次给我们开夜会,讲道理,说实话,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大变样,再说,我就觉得这是自己的事,让出一分半分宅基地不算什么,路修好了修宽了,他谁也不骂我,可我要不拆或者跟村里再要什么补偿的话,我就有好瞧的了,我们村的村干部都没有工资,我跟谁要补助去?等我们村的日子好过了,肯定大伙也不会忘记我。”
听到这话,夏霁菡的心震撼了。从小生活在江南小镇的她,多少还是了解一些农村生活现状的,太了解朴实厚道的村民们了!他们qiáng烈的向往着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毕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广大农民最为期盼的。
稻园村面积不大,大部分耕地是稻田,稻田区在督城历来是高产田,经济价值比较高,农民惜地如金,宅基地特别紧张,这户农民能割舍自己的宅基实属不易。
陪同他们采访的村支书是个四十五六岁的中年汉子,个子不高,和许多村民一样,肤sè黝黑,身材略瘦,显得jīng干健康,他叫李俊。以前在乡政府工作司法所任所长,是半脱产干部,后来督城实行机构改革,取缔乡财政,清退所有半脱产干部,李俊也在这之中,尽管他这个司法所连年是省级先进,李俊本人为人正直,工作有热情,深得领导的赏识,但乡党委、政府有多不舍也不敢违抗命令。
他刚出乡政府大门,就被本地一家企业聘请当办公室主任,后来,稻园村有一位被人们称为“马列主义老太太”的老党员,联合了村里大部分党员,找到乡政府,要求李俊回村工作,乡党委和乡政府当然求之不得,就推波助澜,在这种这种情况下,李俊只好放弃优厚的待遇,回村里当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紧接着又健全了村里两委班子,使稻园的各项工作都纳入了正规。尽管村里没有任何集体收入,但是凭着他一腔的工作热情和公开、公正的办事原则,深深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稻园和田埴工作的地方,正处在对角线的两端,一个在督城的东南方向,一个在督城的西北方向。督城的西北有四个乡一百二十个自然村,其中有十个村坐落在稻园周围。过去这里百泉奔涌,稻香馥馥、荷叶涟涟,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喷涌的泉水,就是冬天都不枯竭,日夜guàn溉着这里数万顷的农田,富饶丰裕,素有“北方小江南”之称。据说清朝皇帝顺治就在此试种过水稻,由于地处冲积平原,也是方圆百里出名的膏腴之地,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由于土壤肥沃,又是自流泉guàn溉,这里的生产的大米,向来是全部进贡给朝廷,所以督城又有贡米之乡的说法。
可是,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地下水位下降,往日的自流泉已不见了踪影,这里的人们从来都不知道井为何物,面对现实,也不得不开始打井抗旱。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破坏了这里自然的生态环境,无论是河沟还是稻田,鱼虾绝迹,往日那人间美景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水乡,也失去了往日的炫彩,已经显现不出任何的优势,但往日那自然美景富裕,仍然是这里人们向外炫耀的资本。
尽管往日的魅力与婀娜已经不能再现,但当夏霁菡看到快要成熟的大片大片的水稻时,仍然抑制不住的兴奋,她好像看到了熟悉的家乡的自然景象。如果在春天或者是夏季,这里,肯定和她南方的家乡没什么两样,自己来了两年了,怎么都不知道在督城还有和她家乡这么相近的景sè呀?白当了一年多的记者,可能这就是专题记者和新闻记者最大的区别。
绝对权力 第55章农家焖小鱼
夏霁菡不好意思地说:“哪有什么研究,就是比较喜欢这风格,我集邮的邮票中有民居系列,北方的民居和南方的有区别,今天总算见到了实物,而且是典型的实物。 . ”
李俊说:“他们家这房子要是放在一般人家早就翻盖了。”
“那为什么没翻盖?”夏霁菡不解地看着李俊问道。
这时,林嫂走了过来,她接过话茬说道:“没钱呗!要是有钱早就盖新的啦,谁愿意住这旧房子。”林嫂快人快语,说话干脆。
“你要是再供个中央委员出来,还没钱哪。”李俊对林嫂的话颇有不屑。
李俊接着刚才的话茬继续说道:“我们村就他家的孩子最有出息,老大是小子,前两年清华大学毕业,现在在加拿大留学,老二是丫头,去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这两口子是我们全村的榜样,前些年搞运输挣得钱都供俩孩子上学了,哪还有钱翻盖房子,儿女们都有出息了,却苦了自己啦”
林嫂的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笑容。
饭桌摆在了葡萄架下,一盏大瓦数的罩灯悬挂在木架下面,把小院照的透亮。这是一桌地道的农家饭菜,咸菜黄豆焖小鱼、清炖茄子、干烧扁豆、酱焖饹馇、小葱拌豆腐、拌萝卜缨。主食是糊饼,玉米糁粥。
“林嫂,你就住这旧房子吧,说不定再过个十年八年的,就有人给你出钱让你白住了。”关昊说道。
“哪有这样的好事?关书记真敢想啊!”林嫂笑了。
“想不到是不行的。”关昊很认真地说:“你看,这房子的砖雕,这四檩八柱,还有这蓝砖白灰勾缝、东西配房,那是典型的北方民居风格,现在保存这样好的房子已经没有了,过个十年八年的,文物部门就会主动找上门来,每年给你一笔维修费,求你不折呢?”
“啊,有这等好事?”林嫂的眼里放出惊喜的光芒。
“夏记者经常采访文物部门,想必知道一些,你要不信问问她?”
夏霁菡没想到关昊点到了她,她只好冲林嫂点点头说:“是的林嫂,关书记说的很对。典型的民居也在文物部门的保护范围之内,只是我不知道您这在不在保护范围?”,
关昊掰下一块薄薄脆脆的糊饼,裹上小鱼,咬了一大口,冲着还在东厢房忙活的林嫂说道:“林嫂,你这打糊饼的手艺可别失传了,许多农家院打的糊饼都不如你打的薄、脆、香。我看呀你和林哥别跑运输了,岁数大了,手眼都不灵活了,就在城边找个地方,开个特sè餐馆,保准能火。”
几个人一听,也共同附和着。
李俊说:“关书记说的是,全村的妇女就林嫂做饭好吃,很不起眼的东西经她的手一鼓捣,就好吃了,就是拌个白菜丝她也比别的妇女做的好吃,开个小饭馆肯定行,主营焖小鱼。”
“谁来吃这东西?那还不得赔姥姥家去?再说这几年咱们这儿河沟里的水一年比一年少,用不了几年河都干了,哪儿还有小鱼呀?”林嫂在屋里说道。
林嫂说道是实情。
这几年地下水位下降,督城有名的鱼米之乡面临着困境,前几年稻地里还是泉水涟涟,自流guàn溉,现在只有到了汛期河沟里才有水。
“大环境没办法。”李俊说道。
“你还别说,林嫂说的极是。”关昊对夏霁菡和单勇说道:“这焖小鱼一定要河沟里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小野鱼,就是那种尾巴挨着眼的那种,特别小,长不超过一寸,一生都长不大。吃河里的浮生物,我和弟弟小的时候总是跟爷爷去郊外的河里淘鱼,知道什么叫淘鱼吗?”
小单立刻说道:“淘鱼就是捞鱼呗。”
“不对,是淘,用脸盆淘。”李俊qiángtiáo说,还用手比划着。
“李书记说的对,就是选一条不怎么流动的水特别少的河,用土挡住,截一段,站在河里,开始一盆一盆的往外淘,直到把这段河里的水淘净了,里面的鱼就都剩下了,大一点的鱼用来炸或者烧着吃,小的也就是鱼星子用来焖着吃。那个时候副食供应不足,去郊外淘鱼,几乎成了我和弟弟暑假的全部业余生活了。”
“想不到关书记还受过这苦哪?”林嫂在往饭桌上端菜。
“现在想想这是乐趣,别看我们那时生活艰苦,但也比现在的孩子幸运,可以伸手去触摸大自然,现在的孩子呢,楼里一关,快餐食品应有尽有,可有哪一样是纯自然状态下的东西?夏天的时候我到一所学校去,听到小学生朗读课文,我记住了两句,大概是青青的砖,青青的瓦,蓝蓝的天,我当时就想,这都市里的孩子,见过青砖青瓦吗?大气wū染这么严重,恐怕蓝天都很少见了。”
“关书记说的我有同感。”李俊深有感慨。
“所以呀我特别怀念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什么时候听到都动容。”关昊今天的心情很好,话特别的多。
听关昊这么一说,李俊就手拿着筷子敲了起来,嘴里还唱着一句“让我们荡起双桨……”然后他就说:“过去的歌就是好听,旋律悠扬,听着心情舒畅。”
可能是林嫂觉得今天人多,所以又端出一盘焖小鱼,泛着那诱人的酱黄sè的光泽,散发着阵阵浓香。
夏霁菡一看,不由的笑了,果然如关昊所说,尾巴挨着眼,一寸左右长。里面还添加了黄豆、花生米,还有一两个红辣椒。
关昊见夏霁菡盯着那这道菜看,就说:“夏记者,吃过北方的焖小鱼吗?”
夏霁菡摇摇头,南方是不缺鱼的,这么小的鱼从来都没吃过,而且还是这种吃法。
“哈哈,就知道你没吃过,这是正宗的北方焖小鱼。”关昊对夏霁菡说:“南方讲究菜品的本来颜sè,北方讲究口味,但这焖小鱼是绝不能讲究颜sè的,一定要放足够多的酱油和足够多的醋,放一两个红椒,提味,在放一点啤酒,记住是啤酒而不是料酒,这样味道才鲜美,当然最好什么酒也不放,只用醋和辣椒去腥味,这样味道才最纯正,最地道。我就很不喜欢吃酒店里的菜就是料酒和味素的味道太重,这两样东西的使用尤其是味素,纯粹是为了救得厨师的手艺而发明的。还有做这道菜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小鱼不能过油,更不能为了香而放猪肉,我吃过红烧肉焖小鱼,味道就不对了,肉香味太重,反而小鱼的清香没有了,跟吃一碗红烧肉没区别。”关昊很有雅兴的说。
关昊今天的确很有谈兴,这个话题一说完,又接着了下一个,冲屋里的林嫂说道:
“林嫂,我刚才说的话呀你放着,你就做这庄稼饭,保准火,你要不信我就跟你入股,赚了是我的,赔了是你的。”关昊边吃边说。
林嫂在屋里“哈哈”大笑起来,李俊也纳过闷来“哈哈”大笑,说道:“这买卖值,关书记稳赚不赔。”
众人明白过来后都笑了。
夏霁菡问道:“林嫂,这小鱼这么小,怎么去鳞和内脏啊?”
关昊一听,扑哧地笑了出来,说:“外行,绝对的外行,我刚才说了,这小鱼呀,只吃河水,你弄开它肚子什么赃物都没有,只有一个很小的比芝麻大不了多少的鱼肚,还是透明的,根本不用去鳞和内脏,而且还不能反复的洗,腥味没了味道也减了。”
李俊笑着说:“林嫂,我看这小饭馆就让关书记掌勺吧,他比你懂。”
林嫂嘻嘻的笑着走出来,给他们摆上酒,说:“关书记这一说我真动心了,说不定哪天我真开了饭馆,您这大书记可得赏光呀。”
“没问题,你只要有糊饼和焖小鱼,他天天去吃。”
李俊劝关昊喝一点酒,关昊说:“我的李书记你就饶了我吧,我就想清清静静吃顿林嫂做的饭,刚才在院里闻到焖小鱼的香味呀,哈喇子都快出来了,你就别让我喝了。小丁,小单你们陪李书记喝点,我和夏记者以吃为主。”
李俊一听,放下酒瓶子,拿起筷子说:“那我也以吃为主,你们俩喝吧,再不赶紧吃就都让关书记一个人吃了。”边说边往嘴里夹菜。
“我早就看出这个问题来了。”小丁说着,以最快的速度,把筷子伸到焖小鱼的盘中,夹了一筷子,大口吃起来。
众人一听,不禁大笑。
绝对权力 第56章劝他成家
夏霁菡看出,关昊今天的心情特别好,尽管刚刚举办了文明礼仪讲座,可眼前的这个书记不但吃饭不等齐、不让人,而且吃相贪婪不管不顾,眼睛光盯着饭菜,就像好几天没吃饱一样。真不知文明礼仪培训到哪儿去了。看他那狼吞虎咽的吃相,实在忍俊不住:“扑哧”笑出了声。
“笑什么?没见过别人吃饭呀?”关昊故意板着脸,盯着她说道,就这,都没耽误他吃。
夏霁菡把脸扭向一边,手指半掩着嘴,仍在不停地笑:“咯咯,见……见过,没见过这么吃的,咯咯咯……”
“噗”关昊赶紧转身,一口饭喷在后面,他连着“咳咳”了好几声都止不住,索性站起来,弯着腰不停的咳。
众人都慌了,丁海立刻打开关昊的专用水杯,怎奈他根本喝不下去,一个劲的咳,脸憋的通红,额上渗出了汗珠,眼泪也流了出来。
李俊过来照着他后背猛的给了他一拳,他一惊,居然不咳了,这才接过小丁的水杯,连着喝了几口,气喘嘘嘘的指着夏霁菡说道:“你,图饭害命……”
夏霁菡吓得脸都白了,她没想到他咳了那么久,看着他憋红的脸和眼里淌出的眼泪,心急得不行。
看着她不知所措的样子,李俊赶紧劝道:“没事,没事,夏记者,不怪你,要怪这饭太好吃,怪有的人吃东西太着急……”
“哈哈。”关昊大笑,他看出了她的紧张,心里暖暖的,就说:“通过这次切肤之痛,我总结出一个经验,那就是吃饭应该不语,尤其是吃粗粮的时候,更不该大意。”
夏霁菡看了他一眼,坐下继续低头吃着,这次lún到小单“咳咳”了,众人又都笑了。
今夜,关昊没在稻园留宿,因为夏霁菡他们是单位的车送来的,村里没车送他们,关昊就跟李俊说:“李书记,我只能跟你请个假了,我得把咱们的记者送回去,所以今晚就不在这住了。”
李俊不好意思起来,说:“关书记,我当了这么多年村干部,还没见您这么真诚地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干部,和我们打成一片,大伙儿真的受感动,您就别折杀我了,您能在这睡一宿也是我们的荣幸,何况您几乎是天天来啊。”
关昊开的是001号专车,工作时间他都用这个车,只有自己下班了,他才开关垚的车。这两天老蒋的叔叔去世,他就回山西老家了,都是他亲自开车,给小丁当司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