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瑞根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丰州,胡敬东也同样被尹国钊批评过,好在丰州那边的情况要比宋州这边略好,所以胡敬东承受的压力要稍轻一些。
最初尹国钊对蠡泽新区的兴趣也并不大,认为蠡泽新区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对蠡泽新区是否能够达到所规划的那种状况持怀疑态度,但是随着蠡泽新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吸引到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尹国钊对这一块的工作也开始上心起来,这段时间也频频到蠡泽新区视察考察,陆为民对此倒是十分欢迎,起码这样在推动蠡泽新区建设,尤其是和昌州市方面打交道时也要更有底气一些,免得唐天涛和梁楷那边老师磕磕绊绊。
**********************************************************************************************************************************************************************************************************
“省长,吕县长来了。”
秦柯的话打断了陆为民的沉思。
“哦?请他进来吧。”陆为民点点头。
秦柯出去,不无羡慕的看了一眼夹着包很沉稳的站起身来和他打招呼的吕文秀,“吕县,省长请您进去。”
“秦秘,省长下午有多少时间?”吕文秀头发剪得很短,不像当年给陆为民当秘书时那样始终留着偏中分,现在剪得一头短寸头,显得精气神更足,一身绒面西便装,十分潇洒。
“我看看,喔,吕县,下午四点半,省长还有一个工业信息化的电视电话会,您还有一个小时时间。”秦柯看了看笔记本,回答道。
“谢谢秦秘,没事儿欢迎秦秘来我们梓城坐一坐,看一看,我们梓城现在观光农业和庭院农业很有看点呢。”吕文秀很亲热的拍了拍秦柯的肩膀。
“好啊,有时间我一定来。”秦柯和吕文秀关系不错,毕竟对方也算是师兄,而且很多事情上,吕文秀也提醒过自己不少。
看见吕文秀进了陆为民办公室,秦柯打算出去,但是陆为民却把他留了下来。
“小秦,你也坐,文秀算你师兄,今天他来汇报他在梓城工作的一些情况,你也听一听,他怎么干的,对你也有帮助。”
“省长,您打算放秦秘出去了?”吕文秀有些好奇。
“暂时还没这个打算,他才干了多久?”陆为民摇摇头,“但是让他早点了解一下下边工作,多琢磨琢磨,有好处,别成天老是沉浸在文纸堆里,不利于成长。”
“秦秘,省长对您的成长很关心啊。”吕文秀笑了起来,“不过我这点把戏,怕是让省长您和秦秘失望了。”
“别妄自菲薄,我听令狐道明说了,你虽然刚去,但是提了一些想法出来,很有新意和看点,说说吧。”陆为民摊摊手,“还打算藏着掖着?我帮你把把脉总行了吧?”
陆为民的话让吕文秀连连说不敢,从包里拿出一叠资料来,开始介绍他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吕文秀是上个月才走马上任担任代理县长的,应该说他这个年龄担任县长还是有些争议的,不过吕文秀在宋州这边工作口碑官声都很好,而且做事风格低调踏实,上上下下评价都不错,所以担任梓城代理县长虽然有些争议,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获得了认可。
梓城的经济总量一直在整个宋州是居于倒数一二位的,仅比泽口好一点,但是梓城特殊区位优势加上没有多少工业污染,半山区的地势特征,没有遭到多少破坏的原生植被,使得这里成为宋州、昌州、昆湖三市的后花园。
随着西塔遂安梓城的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加上早已通车的宋昆高速,梓城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个时候梓城的环境优势就逐渐凸显出来了,原来还说西塔有环境优势,但是随着昌州城市大发展,西塔逐渐被纳入了城市圈中,开发力度日大,现在真正硕果仅存的就只有梓城了。
能再有2000推荐票么?(未完待续。)
官道无疆 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第一百二十九节咯噔
陆为民听得很认真,应该说吕文秀在发展庭院经济和观光农业这一块工作山还是下了苦功的,对涉及到梓城县的几个条件较好的乡镇都做了相当细致的调研和摸底,同时还对这些乡镇的一些专业种植户和合作社也做了座谈,了解他们对发展庭院经济和观光农业的看法和意见。
因为梓城这么些年来在经济发展上一直没有好的突破,工业不愠不火,第三产业缺乏基础和门路,所以这几届县委县府班子都是颇感头疼,吕文秀此次就任梓城代理县长之后,首先就提出了要以发展观光农业和庭院经济为契机,搞活梓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力争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农村农民增收致富,。
梓城县委县府最初对这个意见也还是抱有一定怀疑态度的,毕竟历年来大家都是喊无工不富,都是吆喝着要大搞招商引资吸引工业项目来落户发展经济,但是梓城的工业基础实在太薄弱了,而且位置也相对尴尬,处在宋州、昌州和昆湖三市结合部,如果要从发展工业经济来说,西面的遂安,北面的烈山、麓城,东面的东楼,南面的崖城,条件都要比梓城更好,所以在吸引工业投资上,梓城根本无法和这些县份竞争,所以这么些年下来,梓城始终处于下风,谈不上什么像样的大项目来,至于说主导产业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吕文秀在第一次县里的联席会议上就提出,要摸清楚梓城的底数,搞清楚梓城的优势所在。
吕文秀指出梓城的优势就是尚未遭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植被,并列举了多年前西塔的情况和梓城相似,唯有西塔的距离昌州更近这一优势,现在西塔南部地区都已经纳入了蠡泽新区,成为全省发展重点,原来为西塔定位的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区这一定位已经基本作废,而作为昌州、宋州乃至昆湖这三个全省最重要的经济带,最发达的经济区内。云集了数百万城市人口,他们除了工作生活外,也还需要休闲娱乐,那么在西塔已经不具备这个功能的情况下。梓城理所应当的可以承担起这个功能来,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就完全可以作为梓城的主导产业来发展,把梓城打造成为昌宋昆黄金三角区的休闲度假后花园。
吕文秀的观点在梓城县里还是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在当下制造业明显开始呈现颓势的情况下,吸引外来工业项目显然越来越不现实。梓城的自然条件也不允许漫无目的的吸引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所以最终梓城县委还是同意了吕文秀提出的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努力为农村创造致富增收渠道的这一构想。
“文秀,你这个方案从思路上来说是正确的,但是要落实到具体实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陆为民听完之后,又问了几个问题,“培育专业大户,不是光靠嘴巴说就行的,庭院经济也有其特点。对交通要求比较高,现在各地正在搞村村通公路,梓城县本身交通基础设施很好了,但是这只是指各地市到梓城县城的,而梓城县内的到各乡镇甚至各村的道路基础设施还差得很远啊,所以在选择上就狭窄了不少,另外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这里边虽然不像工业项目那么大,但是仍然需要不小的投资,扶持本土大户。怎么做如果外来投资来搞这一行,你们怎么来支持和监督这些都还有十分具体纷繁的工作要做,你们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才行。”
“省长,这些我们都考虑过。但是这条路我们必须要走,我们的想法也是筛选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条件较好的,也具有一定实力的来扶持,争取到明年先打造出五到十家大中小都囊括在内的企业来,比如乡村农家乐。比如现代农业示范性基地,兼具旅游功能,又比如乡村养老度假式庭院,这些可以多角度来尝试,看看哪样更适合。”吕文秀也是有备而来,“另外我们也在考虑可以和养老产业结合起来,现在国内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老人本身有收入,但是在城内一方面空气质量不好,二来单家独院交流不变,老人很孤独,三来消费也相对较高,如果放在农村山野中,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有良好的空气环境,加上集中居住,配齐娱乐和医疗设施,加上国家在扶持养老产业上有较好的政策支持,所以我们觉得这两者结合,有很广阔的前景。”
陆为民眼睛一亮,他还真没想到吕文秀已经把目光转移到了养老产业这一块来,梓城的自然环境的确是宋州数一数二的,而且难得的是植被、空气各方面都很好,物价也相对较低,加上现在交通便捷,的确具备了发展养老产业的这方面条件,加上梓城本来就是农业县,农产品丰富,对于养老产业来说,一旦真正发展起来,当然是物价越低越有竞争力,同时考虑到如果真的能做到大量老人迁居到这里生活,对本地消费也是一个巨大拉动,而且也能够吸引到这些人子女逢年过节周末来这里把老人也接出来度假休闲,一举两得,这个考虑可谓十分精明。
“文秀,这个想法很有新意啊,我看很好。”陆为民点头赞同,“可以先试点,找一两家条件最适合的,梓城没有必要去效仿别的期房,走自己的路,偌大一个昌宋昆三市,数百万城市人口,日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迟早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梓城走到前面,大有可为。”
听到陆为民相当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吕文秀也很兴奋,他知道自己出任梓城县长也还是有不少反对声音的,怎么来证明自己,唯有工作上的实绩,但是目前全国经济形势普遍不好的情况下,要打开局面,就更考人了,所以他也是煞费苦心,现在总算是获得了省长的认可,但是如果不能真正落实并取得效果,这一切也不过是虚幻,他需要在这项工作上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穆祥龙呆呆的看着桌案上摆着的几封信。
这几封信都是从省委信访办转过来的,反映昌西州两个县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征地拆迁和污染问题的。
每个地方只要涉及到发展,征地拆迁上反映问题都少不了,穆祥龙不分管国土建设这一块,所以和他工作没太大关系,但是涉及到污染,他就不能不重视了。
陆为民和他交代过,凡是涉及到污染问题,务必重视,从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到200紫金矿业的工业污染事件,污染事件已经越来越容易勾起老百姓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了,一旦有媒体跟进,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就是一场信誉灾难。
陆为民重点提了几个地区,一个是江河上游地区,一个是蠡泽湖周边地区,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因为这涉及到全省饮用水和长江流域污染问题,很容易搔到媒体的兴奋点。
穆祥龙其实是不太愿意接手环保工作的,他知道这里边水太深了,稍不注意就会弄得里外不是人,但是陆为民专门找他谈过,他无法推脱。
对于环保工作他一直有些战战兢兢,尤其是在尹国钊和陆为民之间工作上的一些观点分歧日显的时候,他心里就更是嘀咕,可千万别在自己分管工作上有什么状况。
好在他分管的几项工作里,除了环保外,像食药监督、安监,这些都属于较为刚性的范畴,无论是尹国钊和陆为民都不太可能在这上边要为谁开什么口子,但是唯独环保,不太好说。
所以当他看到这几封信后,他心里还是忍不住咯噔一下,来了,终于还是来了。
其实在全省经济运行状况通报会上他看到昌西州工业固定投资增幅一跃成为全省第一时,他心里就有些发虚,这么翻番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凭什么昌西州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论条件是排不上号的,哪怕现在省里也在全力扶持昌西州,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很大,但是这也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怎么会突然就一下子爆发了
为此他也专门了解了一下,的确是工业项目上马不少,在各县都搞起了工业集中发展区,相当红火,州委书记谭伟峰频频露脸,据说尹书记也很满意,但会不会有问题呢
啥也不说,求几张月票吧未完待续。
...
官道无疆 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第一百三十节引子
穆祥龙不是搞经济出身的,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对经济这一块一无所知了,同样,在分管环保工作之后,他也还是很认真的对环保这一块的业务做过一番了解,起码他也是弄明白了目前工业展这一块上最容易出环保状况的领域是哪些,而哪些板块又是最容易打擦边球的。`
搞政法出身,警惕性和嗅觉都更高,昌西州这么红火的展势头,不可避免的会让穆祥龙心里有些打鼓,尤其是在了解到昌西州有一两个县的工业项目中有刀具生产制造,而信中明确指出这些刀具钻头生产企业不但为自己产品进行热处理,而且可能大量为外商进行热处理,会带来极大污染,他就有些紧张了。
几封反映蒙山、茂源县工业集中展区上马刀具制造、电镀等项目,可能存在污染的信中讲得很详尽,一看就是行内人士所写,鉴于这几个项目都还处于建设阶段,信中也只是反映这些项目不符合昌西州未来的展定位,认为昌西州地处几大江河上游源地,河流大多注入蠡泽湖和长江,一旦被污染会对下游水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应该说这几封信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穆祥龙也大略了解一些,像刀具钻头热处理这一类产业,要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是基本不可能的,只能说最大限度的对工业制造产生的固废和废水进行处理,但是以来处理方式现在本来也就没有太好的方式,而来成本高昂,要让企业自觉自愿的处理,穆祥龙用脚想也知道不可能。
这是潜在的风险源,同时也是导火索,现在尚未建成,反映信就已经寄来了,一旦建成启用,只怕更是会引来无数双眼睛盯着。
写信者应该就是本地干部,而且多半是了解内情的干部。`他甚至列举了即将落户的某个企业在沿海地区的表现,在当地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搬迁到蒙山,却被当地党委政府奉若上宾。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这些企业一旦建成投产,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实打实的就业和税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能对这些企业有多大的制约能力。
穆祥龙再度把信拿出来看了一遍,沉吟了许久。才拿起电话给娄亚昭打了一个电话。
半个小时后,娄亚昭已经坐在了穆祥龙办公室了。
看见愁眉苦脸的穆祥龙,娄亚昭倒是显得很淡然。
“穆省长,这事儿没啥可说的,切削刀具的项目引进了三个,两个在蒙山,一个在州开区,还有电镀热处理,蒙山和茂源也都有,新峡还打算上马一个制革产业园。我坚决反对,后来是6省长直接给谭伟峰打的电话,提醒他不要忘乎所以了,所以暂时还没有上马,据说还在搞论证。”娄亚昭言语干净利落,“就怎么回事儿,谁还能看不明白怎么的?项目投资规模都不大,不需要省里审批,就算是过了标准,下边也会想办法分解成几个项目来报批的。拿不到我们这上边来,哼,谭伟峰是多聪明的人,还能不明白这个?”
“亚昭。咱们不说这个了,制革产业园的问题他们要论证就论证吧,6省长既然盯上了,恐怕昌西州想要过关就没那么容易了。咱们来谈谈这个,切削刀具和热处理以及电镀这一块,我看蒙山和茂源都在大兴土木上马这一类企业。投资规模算一算已经过三个亿了,对于蒙山和茂源这样的穷县来说,非同小可,而且我要调了相关资料查看,如果建成投产,产值会过1o亿,利税过亿,而且还能大量出口创汇,这样的两个工业园区,咱们就算知道这里边肯定有擦边球,但也不能光凭几封信就遽下结论吧?”穆祥龙歪着头问道。`
“穆省长,其实我们了解一下这些来昌西州投资的企业的前世今生就能知晓一个大概了。”娄亚昭不以为然,“它们为什么会搬迁到昌西州来?是因为昌西州比原来厂址所在地条件更好,距离市场更近?显然不是,唯一的理由就是,这里环境更宽松,对他们的态度更好,他们的环保违法成本更低,甚至可能是某些领导给他们了一些毫无原则的承诺!”
“亚昭,你这话就没有原则,没有根据了!”穆祥龙批评娄亚昭,“尚未建成,你就先把定论给下了,这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嘛。”
“穆省长,那你就当我在这里放个屁吧。”娄亚昭态度很坚决,“我们分析问题要讲理性,我只问一句,这些企业凭什么搬迁到昌西州这个旮旯里?没错,现在它们还处于建设阶段,是看不出污染问题,它们也会冠冕堂皇的上马一些治污设施,问题是谁都知道这些行业的治污成本有多高,它们在沿海地区就是做不下去了,因为人家沿海地区都日益重视环保,不允许它们再采取那种粗放式的管理经营模式了,要严格逗硬兑现治污措施,它们觉得没有利润或者说利润不高了,所以才会宁肯花搬迁成本也要搬走,可我们这边的有些领导呢,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为了一些所谓的政绩,就睁只眼闭只眼,反正我就在这里干一届,反正上边领导只看gdp和财政收入,至于说以后遗留下来的污染问题,我早就高升走人了,关我屁事?大家都抱着这个心态,结果污染是留给了当地老百姓,你说这样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怎么让老百姓满意?怎么会不引老百姓上访?”
娄亚昭极其强硬的态度让穆祥龙也沉吟不已。
环保厅那边情况也比较复杂,厅长申建国相当圆滑,官场老油子,什么事情都是打哈哈,不愿意得罪人,这些事情上他都是能拖则拖,能放就放,尹国钊只要打招呼,他是铁定不会去严查过问的,当然他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要去州县一级环保部门必须要去严格履责,这些手段花样申建国是相当精熟的,说不定昌西州那边项目拆解不拿到省里来报批也就是申建国出的主意,这样既可以避免省环保厅承担直接责任,也可以对6为民和尹国钊都有了一个说法。
“那你的意见呢?”穆祥龙觉得这样坐视不管恐怕也不行,一旦真的全部建成投产,甚至污染出来了,自己恐怕就要承受压力了,起码6为民肯定对自己会有看法。
“穆省长,恐怕您需要把这个情况,以及意见要在省长办公会上提出来才行,最好明确省环保厅要对这一类企业进行专项监督,在治污设施没有建好落实之前,不允许生产,要派专人负责监督,随时抽检。”娄亚昭想了想才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能会引来昌西州方面的不满,但从长远来说,这也是对他们负责,对当地老百姓负责。”
穆祥龙苦笑,这样做肯定会引来谭伟峰的强烈不满,弄不好又得要告到尹国钊那里去,说省里不相信州里,但是这样做了,自己可以有言在先,得罪人也就这么一回,而如果不提出来,一旦日后出了状况,那自己始终都会有责任。
“嗯,恐怕也只有这么做了,亚昭,这一下我们恐怕要把昌西州得罪死了。”穆祥龙一旦下定决心,也就不再多想,“我管了这一行,也只有尽这份责任了,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我也无法强求。”
谭伟峰这段时间心情的确不错。
昌西州经济开区这一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做得相当好,这里边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这大半年来他走南闯北,浙、闽、粤、鲁多个省份他都跑遍了,可以说每到一地的招商引资座谈会都是他亲自上阵,慷慨陈词,的确打动了很多投资商。
谭伟峰也知道昌西州的条件就那样,你想要吸引到像进入蠡泽新区里的那些项目,本身也就不现实,但是昌西州要展,就只能立足现实,。
他也知道在进来的这些项目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污染的隐患,他也和项目业主交换过意见,这些项目业主也谈到从长远展计,他们会在治污设施上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加大投入,确保环保过关。
资本家逐利而来,谭伟峰也清楚,你要让他们自觉自愿的遵守法规肯定不可能,这就要求环保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督,但这不能因噎废食,这是谭伟峰的观点。
康复期,理解万岁。
...
官道无疆 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第一百三十一节火苗
谭伟峰对于省里有些人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总是以一种过于拔高自身道德底线的姿态来评点各地市工作的做法不太感冒。
在他看来,这纯粹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想当年你在这个位置上坐着的时候就闷不做声,现在角色换了,态度也就随之而改变了,这未免有些有失厚道。
昌西州现在的发展情况即便是比起倒数第二名的曲阳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无工不富这句话是早已经被翻来覆去嚼烂了的话,大家都认可,可大家下意识的又都喜欢把昌西州划一道线,用有色眼镜来看,就是认为昌西州就该安分守己的发展农业产业,不要好高骛远的去谋划发展工业,安安心心的做好农业地区的份内事,这让谭伟峰很是不忿。
凭什么昌西州就不能发展工业,凭什么全省其他地方都能够为自身寻找到一个可以利用的方向,唯独他们昌西州却只能安贫乐道,老老实实当全省的最后一名,这说不过去。
所以谭伟峰这一次才会坚持要按照自身的意图来谋划发展,无论怎么样,你总要去尝试一下,你才知道行不行,他不认为昌西州就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昌西州也不应当囿于一些人的偏见而畏缩不前。
当然,谭伟峰也知道自己肯定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是作为昌西州的州委*书记,他觉得自己应当承担起这份压力。
好在省委*书记尹国钊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使得他可以昂首挺胸的面对各种刁难的目光。
大量投资和项目的进入也推动了昌西州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昌西州的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当然这主要还是建筑业的拉动,谭伟峰预计到明年第二季度。等到这些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昌西州的经济增速还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也许可以像当年的宋州那样,也会有一个令人兴奋的奇迹时代,而在全国全省经济形势都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这就更殊为不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