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瑞根
这个思路让谭伟峰和许文良在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如果按照省政府明确的这个方向来发展,昌西州的经济实力恐怕将会长期居于全省末尾,缺乏能够快速拉动全州gdp的第二产业发展支持,昌西州的经济总量将永远无法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谭伟峰还是许文良都有心理包袱。
陆为民当然清楚谭伟峰和许文良的疑虑和不满,省里的这个意见基本上就是把昌西州从经济强州可能性给彻底摘除了,按照省里的这个发展意见,昌西州基本上就是一个前提,要彻底保护好昌西州的原生生态环境,一切有损于昌西州原生环境的发展放了都是不合适的。
陆为民对两人的不认同态度也是心知肚明的,要说服两人改变观点,也有相当难度,但是陆为民坚持认为这符合昌西州的定位,因为就目前来说,昌西州和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从发展工业这个角度上来说,根本不具备优势,除非你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吸引高污染产业进入,否则企业凭什么来你昌西州这个无论是从交通运输还是劳动力资源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的地方来投资。
对洛门和宜山的考察也让陆为民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观点有一些偏差。
宋州的经济总量现在占到了全省接近一半,而像洛门、宜山这一类在全省除了经济总量之外其他要素都和宋州相差无几的城市竟然只有和不到宋州的十分之一,如果要以人均gdp来计算,宋州也达到了洛门的8倍,相当于宜山12倍以上,这不能不说相差太悬殊了。
以宜山为例,2010年宜山户籍人口501万,但是gdp总量只有470亿不到,而宋州常住人口接近750万,实现gdp6300多亿,而如果你要把宜山和宋州来作比较,两座城市gdp在十年前差距只有两倍半,在十三年前,也就是97年,宋州甚至还比宜山差一大截,可仅仅十三年后,宋州的gdp就已经达到了宜山的十三倍以上,基本上是一年拉开一倍的距离。
也就是说十三年前本来是条件相若的两个紧邻的城市现在却变成了天壤之别,这中间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的确值得深思。
陆为民也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像宋州紧邻的宜山、西梁以及诸如洛门、黎阳这样的城市能够跟上宋州发展的步伐,哪怕是慢上一倍,那也无可限量,可事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当宋州在突飞猛进的时候,相邻的这些城市却在如蜗牛一样缓慢爬行,这种情形对于一个城市,一个省份来说,都并不陌生,就像深圳对于粤北地区,粤省相对于昌江一样,你的差距就是在这样一年一年的被拉开了。
这里边固然有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诸多客观因素的缘故,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思维理念的问题,能不能抓住机遇并持之以恒的跟进的问题,就像双峰县,当年自己在双峰打造出了一片天地,但是在自己走之后,又逐渐没落下去,最终泯然众人。
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而往往后人却又很健忘。
************************************************************************************************************************************************************************************************************
会议结束了,谭伟峰和许文良脸色阴沉的从会长出来,默然向停车场走去,等候在外边的秘书似乎都觉察到了两位领导的心情不悦,下意识的拉开了距离。
“怎么办?”谭伟峰和许文良走到停车场,却没有上车。
“不行,我们不能这样被动接受省里的这个意见。”谭伟峰终于站定,背负双手,最后回过头来,“省里这是在牺牲我们昌西州的发展利益,让我们来做贡献,我们州委州府不能接受。”
“可是省里边已经定了调了。”许文良心态也很复杂,他知道谭伟峰和陆为民关系不错,而这话从谭伟峰嘴里出来,也就意味着谭伟峰要准备抗争了。
第一更,求100张月票!(未完待续。)
官道无疆 第二十一卷谁主沉浮 第三十三节分道扬镳
“这只是省政府这边的意见。”谭伟峰暗沉沉的说了一句,听在许文良耳中却是悚然一惊,这是什么意思?
“省政府这边的意见有些笼而统之,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是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前些时日我去尹书记那里汇报工作,尹书记的意见很明确,昌西州不能始终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动作上,也不要畏手畏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放开手脚,大干快上。”谭伟峰阴沉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我觉得尹书记的观点对我们昌西州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然,省政府这边的意见,大原则是好的,我们也要结合我们实际来具体操作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精细化现代农业和绿色环保农业当然是好事,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大有前途,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搁下第二产业畏之如虎了,因噎废食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许文良心中也是咯噔一声,谭伟峰的态度已经很露骨很鲜明了,省政府这边的意见他要有选择的执行,而尹国钊的态度给他打了气,让他更有底气要抗争一番了。
许文良知道自己不能和谭伟峰比,自己这一次从常务副州长直接跨进州长,那也是各种因缘巧合,当然也有自己自身的工作业绩和努力,但不能不说自己这一步跨得有点儿大,而自己在省里这一次的人脉关系还是弱了一些,比不得谭伟峰。
但他一直认为雷志虎和谭伟峰都是属于省长陆为民铁杆这一系的,道理很简单,两人都是宋州系出身,而且都曾经在陆为民麾下干过,陆为民重返昌江之后,两人也到陆为民那里走得很勤,怎么看都脱不开这一层关系。
不过这一次调整中雷志虎到经信委担任主任倒是让他有些意外,经信委固然是个重要部门,但是作为一州书记出任经信委主任。就显得有点儿尴尬了,如果说是谭伟峰直接调任经信委担任主任倒也说得过去,可是雷志虎是州委书记,年龄也不算大。到经信委怎么看都觉得不是滋味,这个时候许文良才觉得好像雷志虎和陆为民那边也没有走得那么紧的味道。
现在谭伟峰也摆出了这样一副姿态,就真的让许文良有点儿胆战心惊了,莫非自己对这两个人都看走了眼?这两位和陆为民都是不是一条线?或者就是谭伟峰在这里演戏?
但许文良立马就否认了最后一个看法。
这不可能,陆为民不是眼睛里可以揉沙子的人。昌西州这边只要有动作,马上就能被对方查悉,哪怕你以什么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理由来打擦边球,那也一样糊弄不了陆为民这种人,他要这么做,只怕只会遭来更大的麻烦。
“谭书记,呃,今天会上我感觉陆省长和孙省长对咱们昌西州的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都很重视,秦省长也是十分看重我们州里的旅游资源,我觉得这上边我们州还是很有优势的。您看……”许文良犹豫了一下,还是觉得要缓和一下,这样撕破脸,恐怕并非好事。
谭伟峰吁了一口气,摇摇头:“文良,你说的那些我都明白,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在我们州的确很有发展前景,这一点我也承认,但是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不发展工业了?我觉得农业和旅游业只能说在脱贫方面能发挥较好的作用,真正要实现昌西州的富强发达。非工业不行,这一点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谭书记,如果我们要这样做。只怕陆省长那边怕不好交代啊。”许文良也把话说穿,“陆省长认为咱们昌西州生态环境脆弱,而且发展工业缺乏竞争力要素,我觉得也还是有一定道理,您和陆省长是老熟人了,这方面是否可以再和陆省长沟通沟通?”
谭伟峰缓缓摇头:“文良。陆省长这个人认定的事情恐怕很难改变,只是这项工作关系到我们昌西州今后的发展大计,我也很为难,但是我坚持我们昌西州要发展要富裕,必须要依靠工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发展工业就要牺牲环境,这一点我很清楚。”
谭伟峰也明白许文良话里的意思,但是内里实情只有他自己清楚。
自己从来就不是所谓陆为民一条线上的人,雷志虎也不是,这一点雷志虎和他都心知肚明,只能说雷志虎和自己与陆为民有过共事的经历,同时关系也处得不错,工作上也配合比较默契,但是这不等同于双方之间的关系就有多么密切了。
和陆为民关系很密切的,或者说和陆为民是一条线上的人有不少,但是没有他和雷志虎,像黄文旭,池枫,常岚,关恒,郁波,李幼君,冯西辉,以及退二线的宋大成和章明泉,这些人才算得上是陆为民真正的一线条,嫡系。
而且谭伟峰对陆为民这个人也算是比较了解,陆为民一旦认定的事情,你想要把他的观点扭转过来,很难,如果是换了其他事情,谭伟峰也就忍了,但是这一次情况不一样,涉及到今后几年昌西州的发展方向,如果按照陆为民所提的要求来,那么昌西州就永远只能是一个没有工业的穷地方,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谋发展,说起来倒是容易,但是真正到具体实施了,哪有那么简单?资金从何而来,市场是不是像想象的那么乐观?没有工业的城市是孱弱的,财政税收以及对城市建设的拉动,那都是相当单薄,这是谭伟峰无法接受的。
当然,他也理解陆为民的想法和担心,昌江境内多条河流都发源于昌西州山区,而且诸如蠡泽湖,而蠡泽湖又是昌江省的心脏,昌州、宋州和青溪均紧邻蠡泽湖,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依赖于蠡泽湖甚多,他担心昌西州发展工业会对下游的蠡泽湖水体造成污染,这也可以理解,但是因为这个就剥夺昌西州发展工业的机会,这一点他谭伟峰无法接受。
正因为如此,谭伟峰必须要走自己的路,而且这一点他也得到了尹国钊的理解和支持。
**********************************************************************************************************************************************************************************************************
陆为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省政府全体会议反而加剧了谭伟峰代表的昌西州要“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在他看来,昌西州委州政府应该看得清楚眼前的局势,随着全球性的经济下滑局面日益明显,在工业这个板块,以重化产业为代表的高耗能、高污染类型产业萎缩局面已成定局,而以创业型和高科技型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创业环境和人才资源等要素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方面昌西州和周邻的地市相比,根本不具备任何优势。
昌西州要想吸引工业投资走工业化道路,那基本上就只能走牺牲环境接纳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路径,而昌西州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位居蠡泽湖上游的特殊区位,如果走这条路,势必对昌西州本身环境和关乎全省的蠡泽湖水体带来巨大的威胁,基于此,省政府才做出了这一要求。
之前他和谭伟峰也做过交流,但是他感觉谭伟峰不太接受,总认为可以在这个问题上走一条既能不影响环境,又能发展工业的兼顾之路。
陆为民很清楚谭伟峰的打算,无外乎就是打擦边球,你要说什么高科技无污染的工业投资到昌西州,恐怕谭伟峰自己都不信,所以他才很明确的告诉谭伟峰那条路走不通,但是谭伟峰显然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对这一点陆为民也无可奈何,人总是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才会醒悟。
此事的陆为民心思并不在昌西州上,他的注意力还放在蠡泽新区上。
在会上,他花了相当长的篇幅来阐述蠡泽新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信昌州和宋州方面都应该领悟到了蠡泽新区将会给两市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而怎么来统筹协调两市在蠡泽新区工作上的配合,这也是陆为民要召集两市一起向尹国钊汇报商讨的事情。
在这个关系到全省未来发展的核心大计上,没有省委的强有力支持,是无法推动的。
陆为民也知道昌州和宋州方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都已经开始在明里暗里使劲儿发力了。
求100张月票支持!还差几张啊!(未完待续。)
官道无疆 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四节 混不吝
会议结束了之后黄文旭没有走,他把许日修叫上,一起到省委觐见省委*书记尹国钊。
省政府全体会议也给宋州提了很高的压力,这也给黄文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虽然知道许日修恐怕在宋州呆不了多久了,但是现在许日修还是市长,他就得把许日修叫上。
一至六月,宋州经济增速仍然徘徊不前,仍然低于全省经济增速一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差不多。
当然,这个责任也不在他,没有那个人有这份能耐,能在就任俩三月里就能让全市局面有多大改善,他黄文旭也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只有回到宋州,黄文旭才意识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压力有多大。
和宋州相比,之前自己担任市委*书记的丰州简直就是一个稚龄儿童,宋州gdp已经达到六千三百多亿,而丰州经历了这几年的快速增长也不过才一千二百多亿,仅有宋州的五分之一,这还是丰州经历了从张天豪、陆为民时代就开始的追赶,唐天涛、祁战歌,再到自己,四任市*委书记,十年时间,而这十年时间里,丰州基本上都是以远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水平在发展,但是仍然只有宋州的五分之一,这份落差不可谓不大。
但是从宋州走出来的黄文旭却知道,宋州和丰州的差距实际上还是在1997年2000年拉开的,也正是那几年陆为民在宋州的规划布局,使得宋州摆脱了长期低迷的局面,也使得宋州奠定了日后重新崛起的基础,本身宋州就是昌江的老工业基地,在获得了重新发展的动力之后,一旦启动起来,就不是其他城市所能比拟的了,这才是宋州能独霸昌江的原因,而相比之下丰州发展再快。但是一来基础相差甚远,而来真正快速发展起来的时候已经比宋州落后了几年,所以要想赶上宋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重返宋州对黄文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喜悦,但是喜悦之后就是压力。之所以能到宋州担任市委*书记,原因却是因为前任祁战歌在宋州任上的表现不佳,而关于这一点黄文旭和陆为民也探讨过,宋州这几年发展趋缓,主因并非祁战歌无能。而在于宋州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需要一个调整期,可以说,无论是谁来担任这个市委*书记,都要面临这道难题,关键在于你怎么来接这道题,解得好,调整期可能短一些,趋缓的幅度要小一些。解得不好,就像现在的宋州,结构调整不力,经济下滑的幅度就更明显一些了。
黄文旭和陆为民研究探讨的结果都是宋州面临结构调整,但是这个结构调整却无法一步到位,因为像宋州这样庞大的经济体量,同时涉及到诸多行业产业,要有区别和针对性的来调整,主要还是要依靠市场力量来调整。
一方面要调整,一方面还要扶持和培育新产业来继续支撑宋州的发展。这也是陆为民和黄文旭确定的另一点。
黄文旭能感受到陆为民的一些理念,他也承认陆为民的一些理念对于宋州今后的发展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他还是陆为民都还要对宋州乃至昌江的现状负责,不可能丢开一切。所以也才有了核电产业园,起码,在现在全国经济局势都不太好的情况下,你得向现实低头,必要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仍然要继续。
给黄文旭的感觉,尹国钊的性子有些躁了。
当然黄文旭也理解目前尹国钊的处境。压力巨大,迫使他要尽快拿出点儿像样的东西出来,但是为帅者当泰山压顶不变色,心态一旦失衡,就很容易犯错。
相比之下,陆为民就显得如闲庭信步了。
陆为民这是赶到了一个好时候,虽然不能说游刃有余的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去做事,但是起码压力大半不在他身上。
黄文旭以为自己一行是够早的了,但是却更有早行人。
足足等了接近一个小时之后,黄文旭和许日修才等到尹国钊那边有空。
秘书送客人离开,但是黄文旭和许日修都没有出去,只听到有些熟悉的声音,一时间也没想起是谁。
一直联想到在停车场看到的昌n牌照的小号车,黄文旭才恍然大悟,是谭伟峰和许文良,昌西州的一二把手。
虽然说省政府全体会议之后来拜会省委这边一把手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儿,但是黄文旭还是觉得这里边好像有点儿说不出来的味道,但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必要想太多。
************************************************************************************************************************************************************************************************************
“曲阳的问题症结核心在哪里,吕腾你们曲阳市委恐怕要好好琢磨一下,你提到的产业结构单一,遭遇经济危机经济下行,环保压力大,这些都只能说是一部分。”陆为民背负双手,在办公室内踱着步,“偌大一个曲阳市,四百多万人口,难道说就只能把眼睛定在化工产业上?我觉得这个症结还是在市委市府班子的思想理念上,当然,你现在去了,担子交在你身上来了,那么你怎么来做?先把底子摸清楚,省委省府心里有数,不会强求你一两年就要把曲阳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身也不现实,但是你要摸清情况,找准出路,怎么才能让曲阳从这个螺旋下滑的局面中挣扎出来。”
吕腾也是就任********之后第一次来陆为民这里,他是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郭怀章,也就是陆为民的初中同学一起来的。
“省长,我算是被坑了啊,这曲阳的情况真的是出乎我的预料,我本来就是抱着接烂摊子的心思去的,但是这局面真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差糟糕,光看gdp你还真不觉得,差就差点儿吧,怎么看好像也比昌西州还强一点儿不是?但这真的是表面现象啊,您去看了这财政收入、政府债务,还有当下的工业经济状况,我的心真就拔凉拔凉啊。”
在陆为民面前,吕腾总是能很放得开,他知道陆为民不喜欢那种循规蹈矩的风格,汇报工作也没有必要一丝不苟的模样,那样效果反而不好,今天带郭怀章来,他也知道郭怀章是陆为民初中同学,关系也还不错,所以就不在意了。
“好事都轮到你了,别人往哪儿搁?”陆为民没理睬这个老惫懒的角色。
吕腾很有点儿混不吝的味道,这和他的年龄和身份很有点儿不符,但是陆为民却很喜欢他这股子劲儿。
不怕事儿,怕没事儿,就是要有股子这种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挑战的劲头,才能扛得起像曲阳这样的烂摊子,而且吕腾也是真有本事,当闻一舟一提出这个建议时,陆为民心里就认可了,不得不说闻一舟这家伙的眼睛很毒,看人看事有点儿水准,看到了吕腾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劲儿。
“不止这些啊。”吕腾依然不依不饶:“我倒曲阳两个月,没去看企业,也没有调研经济,就干一件事情了,调研干部,摸清楚曲阳干部的思想状况,作风状态,真的,省长,这两个月,我心情真心不好了。”
“嗯,有点儿水准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吕腾你还是有两把刷子嘛,不像有的人走马上任就大谈经济论发展,你还知道先抓干部思想理念和作风啊。”陆为民笑呵呵的道。
“省长,我能和别人比么?曲阳敢和别的地方比么?”吕腾叹了一口气,“怀章在这里,您问他就知道了,上任伊始,市委市政府就没有消停过,一拨接一拨的上访,本来每周星期二是市领导接待日,我索性主动请缨,连续接待了六个星期,每个星期二都是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过都归不了家,吃了十二顿盒饭,怎么样?省长,我的作风不错吧。”
陆为民也清楚曲阳的严峻形势,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不振,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形势恶化,更大的却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各方面的贷帐太多,堆砌下来各种问题一大堆,而越是穷苦恶劣的情况下,就越是容易出各种问题,所以也就形成了恶形循环,吕腾这一去还算是找准了方向,先解决干部思想和作风问题,另外从这些上访事务中来了解情况,也是相当精明之举。
求票!晚上12点来打榜!兄弟们一定要支持啊!(未完待续。)
官道无疆 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五节 都难
“嗯,这么严重?那现在你心里有眉目了没有?”陆为民也知道吕腾也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对这种上访事务并不陌生,而且以吕腾的风格,还尤其擅长应对这一类看似棘手的事情。
“嘿嘿,省长,你要说眉目,肯定有了,问题是有眉目也没辙啊,兜里没钱,怎么来解决?”吕腾摊摊手,“我这六个接待日,粗粗算了算,大大小小接待的事务三十二起,个案不算,涉及面较大的群体就是十多个,从征地拆迁到企业改制,从村社财务到环境污染,从债务纠纷到民师移民,基本上我能想到的都遇上了,基本上每一个事情都可以追溯到好几年前,时间长的有超过十年的,我算是真的服了,本来不该对上一届的事情说三道四,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要发发牢骚,也不知道他们前面几届是怎么拖过来的,是不是觉得拖下去就能拖过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