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医妃:极品驸马是木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冷小萌
“另外,我今天来找王爷还有件事,想拜托王爷。”
楚宸煊开口道:“唐公子直言便是,有关书院的事情,本王能帮的一定帮。”
“我想让王爷和我一起去拜访名师,毕竟偌大的书院不能只有李伯父一个老师。”
“招生的问题我到不发愁,等书院完工之后,只要把李伯父在学院教书的消息放出去,便会有一大批莘莘学子慕名而来。”
“到时候只怕书院容不下这么多书生。”
“所以现在关键问题是去找名师,只有将东华的名师聚集在京华书院,才对得起那些慕名而来的学子,也配得上东华第一书院的名声。”
“李伯父说他已经写信联系好了几位名师,但是这样师资力量还远远不够教导五千名书生。”
“我呢,还是小人物一个,那些是世家名儒怕是不愿见我,所以我才想找您一起去拜访名师。”
“我想那些名师就算在清高,也会给您一点薄面不是。”
楚宸煊点头说道:“这个好办,本王干脆寻一个由头,将京城的名师全部请到府中,然后由你说服他们来书院教书?”
“这样再好不过,省时省力。”
“那这件事就交给王爷了。”
事情商量完之后,唐小七又去工地转了一圈,发现大家赶忙都很卖力,便放心了。
唐管家看到她过来,还以为有什么事,便立刻迎了过来,恭敬的问道:“公子您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
唐小七摇头说道:“没事,我刚办完事情,还是有些不放心,就过来看看。”
“公子大可放心,这些工人都干活很卖力,他们更想让书院早些建城,这样他们的孩子就能早一天读书了。”
“恩,还是小心为妙,盯紧点以防有意外发生,也防止有人过来捣乱。”
“是,老奴一定个认真盯着。”
唐小七闻着远处飘来阵阵香气,便开口问道:“该吃午饭了吧?”
“是啊,晌午杀了半头猪,大伙闻着肉味干活更卖力了。”
“走,过去看看。”
唐管家跟在唐小七身后,一去到了工地的灶火旁,只见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正在拿一个大铲子翻炒大铁锅内的炖菜。
在工地上吃炖菜是最省事的,所有的蔬菜和肉类一锅炖,等吃完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
唐小七看着锅里飘着亮油油的大肉片,满意的点头,证明这厨子没有偷工减料。
后面冒着蒸汽的两个大铁笼里面是白面馒头,另外两个大竹筐内装的是东华朝特有的果子,在这里叫做水萝卜,脆甜多汁、营养丰富,这伙食放在现代也是过关的。
正在做饭的厨子看到唐小七,立刻行礼说道:“小人,见过唐公子。”
“不必多礼,你忙你的。”
“这饭菜差不多做好了吧?”
“做好了,可以开饭了。”
唐小七对唐管家说:“去通知大家开饭吧,都干了一上午了。”
“吃饱饭,下午才有力气干活。”
“开饭喽,开口喽。”
唐管家话音刚落,工人们便放下手中的活,成群结队的往这边跑来。
“终于开饭了,俺闻着肉味儿都快馋死了。”
“俺也是,除了过年能吃上几口肉,平日里哪有闲钱买肉吃。”
众人一边说一边走到河边洗手,洗了手断碗吃完。
吃饭的人多,所以厨房人手也多,十几口大锅同时盛菜,不用排很久的队就能吃想肉香十足的炖菜。
盛完菜的再去拿馒头,一口馒头一口菜,吃的那叫一个满足。
“真香,这专业厨子做的饭就是比家里做的好吃。”
“过年的时候咱在家做的炖菜也有肉,也是怎么吃都没这个香。”众人赞不绝口的夸奖着。
“家里的饭怎么跟这里的比,家里炖菜有这么多肉?”
“没有,吃点肉末就算不错了。”
“家里炒菜舍得放油?”
“不舍得,都是炒肉的时候,肥肉里多少出点油,就能炖满满一大锅。”
“这就对了,家里做饭不舍得放肉也不舍得放肉,能好吃才怪。”
“赶紧别说了,省点力气再吃一碗,这样好的伙食可是吃一顿少一顿。”
说话间,他们碗里的菜已经见底了,便纷纷又去盛了一碗,直到吃撑才放下碗筷。
盛宠医妃:极品驸马是木兰 第725章 劝说治学
唐小七在一旁看的有些好笑,不过她什么也没说,站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回到家中,本以为唐德政还会过来找她麻烦的,毕竟她说她不参加科考,那个老顽固一定不会轻易同意。
在他看来只有当官才有出息,才能保证唐家世代兴盛下去。
结果却是,她在家安安稳稳的睡了一下午,根本没人来打扰。
直到香儿叫她吃晚饭了,她才惊觉已经天黑了,唐德政你也没过来烦她。
不过这样最好,他们‘父子’互不干涉,各忙各的。
第二天一早,武陵王府的王管家就来唐家找唐小七,说王爷邀请了京城许多名师,下午就到,让唐小七下去王府一趟。
“好的,回去告诉王爷,我一定按时到。”
“那老奴就告退了。”唐管家说着要走,却没有要走的意思。
唐小七开口问道:“王管家,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那个……老奴,老奴有一件事,我家那儿子回来之后,能不能让他在书院当个守卫。”
“啊?”
“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老奴觉得他跟着你有前途,所以他回来之后,老奴还想让他跟着你。”
“老奴想着他会几下拳脚功夫,替你看家护院应该没问题。”
“王管家放心吧,王通是个人才,他回来肯定有用武之地的。”
“王通以前好歹是个当将军的,让他当个看家护院的岂不是太屈才了?”
“昨日我与王爷的话您应该也听到了,既然王爷知道他是个人才,将来定然不会亏待了他。”
“若是将来他真的没有更好的去处,我一定帮他安排,王叔就放心吧。”
王管家听到这句话,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昨晚他可是一夜都没睡好,一会儿想着儿子回来了,平阳县的百姓没人守护怎么办?
一会儿又想着,他若是回来每个好差事,又该怎么办?
若是让他当个小小护院或者随从,岂不是太委屈孩子了?
所以他思来想起,还是决定过来找唐小七,毕竟唐公子是他的伯乐,也能看得上他的才华,将来肯定不会不管他的。
“那老奴就多谢唐公子了。”
“王叔不必客气。”
“您就放心吧,王统领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您老就等着将来享福吧。”
听着唐小七的话,王管家脸上乐开了花儿,笑呵呵的说道:“呵呵呵,不求他多大本事,当父母的只求孩子能平平安安的。”
“不过还是要借唐公子吉言。”
“若是没什么事,老奴就先告辞了。”
“王叔慢走。”
到了下午,唐小七早早的就到了王府。
没多久,京城那些接到王府请帖的老学究们就陆续的到了。
王管家在前厅忙前忙后的招待着,让他们稍微等候一下。
若是换做平常他们是不愿等的,但谁让对方是武陵王呢,就算王爷让他们等一天,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很快,人就到齐了,他们都不知道武陵王请他们来做什么,但是能得到武陵王的邀请,面子上到底是有荣光的。
“王爷,老先生们都到齐了。”
“恩。楚宸煊点点头,便和唐小七一起出去了。
两人一起到了前厅,老学究们看到武陵王走来,立刻颤颤巍巍的站起,对着他弯腰行礼。
这些学识渊博的老先生们,多半是有功名在身的名流大儒,或者是告老还乡的官员,所以他们是不必行跪拜礼的。
武陵王立刻上前,亲自伸手将最前面那位老先生扶了起来。
“孔先生,不必多礼。”
当武陵王伸手去扶他的时候,唐小七便认真的打量了他,原来这位就是孔子的后人。
听闻他和他祖先一样,学识渊博,对学问有很深的研究,当代读书人对他的崇拜,不亚于孔孟二圣。
大家都想拜他为师,朝廷也想让他入朝为官,不过这老先生,却特立独行,不问世事,一心只想学问。
今天一看,果然有大家风范,怪不得有些纯粹的学者,宁愿不考科举也想拜他为师。
看来武陵王还是挺有面子的,竟然能将这位传说级别的人物请来,实在不容易。
唐小七打量之后,立刻行礼说道:“晚辈见过各位先生。”
众人看着这位能和武陵王并肩而立的年轻人,不免多看两眼。
孔先生最先开口问道:“不知王爷今日请我们来所为何事?”
“孔先生先请坐,稍后唐公子会向大家解释。”
武陵王话音刚落,唐小七又对着众人行了一个礼,然后开口问道:“不知各位先生,最近可有听闻有人盖书院一事?”
再做的各位老先生抬头看了他一眼,又抬头看了武陵王一眼,开口说道:“想必,这位就是想要帮助寒门子弟读书的唐公子吧,唐公子此乃善举,老夫佩服。”
“不敢当,老先生这样说真是折煞晚辈了。”
“王爷今日请各位先生过来,实在是给足了晚辈面子。”
“晚辈今日就接着王府宝地,说一说晚辈心中的想法。”
“今日请各位千百过来,主要是想请各位先生到我们京华书院来治学。”
“以各位老先生的才学,将来定然能为东华培养出一批真正有良心的好官员。”
“各位都是博学多才之辈,与其在家闲着,不如发挥余热。”
“将来等各位先生仙逝之后,在京华书院门前的石碑上,刻上各位的功名牌,流芳千古,也不失为一件美谈。”
“薪资待遇方面,各位先生大可放心,书院愿每月出十金作为各位治学的酬劳,虽然各位都是堪比孔孟二圣的名师,不谈铜臭之物。”
“但生而为人总是要吃饭穿衣的,此乃人之常情,晚辈不能因为先生们不求名利,就厚着脸皮,一边劝先生们治学,一边又怠慢先生们。”
武陵王见唐小七说的差不多了,便突然插了一嘴说道:“本王也希望各位先生能来书院治学,帮一帮那些寒门子弟,也帮一帮如今满目疮痍的东华。”
盛宠医妃:极品驸马是木兰 第726章 打探消息
“目前书院已经邀请到了杨本昌先生和鸿齐渊先生,还邀请到张伯苓和王白石两位大人,他们两位都是文渊阁的大学士,也是学识渊博的前辈。”
唐小七见他避开李尚德不谈,偏偏提起了其他四人,便明白他的用意了,估计是怕提前透露出李尚德回京的消息会给他带来危险,所以才对他闭口不提的。
否则谁的名声,能有李尚德大?
只要把他搬出来,怕是这些人十有八九会答应。
不过为了李丞相的安全,还是先不提的好,虽然他这一路上有王通保护,但是还是尽量小心为妙,免得被那些有心人知道了,时不时的派一拨人去搞暗杀,也是够让人心惊的。
怕就怕李丞相年纪大了,禁不起这样的折腾,若是一病不起可就麻烦大了。
各位先生听到武陵王亲自开口邀请,便认真的考虑了起来。
并不是武陵王的话多有说服力,主要是武陵王能亲自邀请,让他们脸上有光。
其次是因为,他们觉得与其在家闲着招惹女烦,还不如到书院去发挥一下余热,教教学生也挺好。
最重要的是,若是真能流芳百世,那就再好不过了。
商人追求的是利,官员追求的是功,他们这些读书人无非就是追求一个好名声而已。
若是千百年后他们也能像孔孟二圣一样被世人敬仰,那也不枉此生了。
既然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他们又何必思索再三,直接答应便是了。
其中一位老先生开口说道:“既然王爷亲口邀请,老夫莫敢不从。”
有了第一个带头人,其他人纷纷表明态度,并且说话很高级,都想表现一下自己真正的学问,但总结一下都是愿意的意思。
只有那位孔先生拒绝了,理由是他身体不好,没有精力和能力教学。
“王爷,老夫先告辞了。”
武陵王看着孔先生离去的背影虽然很可惜,很想挽留,但是却不知如何挽留。
人家以身体不适唯由拒绝,他总不能让一个老人拖着病体来治学吧?
那样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不近人情。
唐小七和武陵王互看一眼,也没有追上。
这位老先生特立独行的性格也不是一两日了,他今日所谓不是不给面子也不是针对谁,可能就是不喜欢热闹吧。
送走各位老人后,唐小七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了,没能留下那位孔先生。”
武陵王也点头说道:“的确可惜。”
“说不定等恩师回京后,才能说服孔先生。”
“李伯父和这位孔先生有交情?”
武陵王摇头说道:“好像没有,不过本王觉得像恩师那般德高望重之人亲自去请他,他应该会考虑考虑。”
听着武陵王这么说,唐小七突然不抱什么希望了。
那位老先生一看就是谁的面子都不愿给,若是没有特殊的交情,怕是很难说动他。
看来还是得靠只见才行:“王爷有孔先生家的地址吗,我想再去劝说一下。”
“这么一位学者不请来实在是太可惜了,我想再去试试。”
楚宸煊也点头说道:“本王也觉得甚是可惜。”
“王管家知道孔先生的住址,他会带你去。”
“需要本王跟你一起去吗?”
“不用,您还有公事要忙,书院的事情不能总是麻烦王爷,我自己先去摸摸情况,若是实在搞不定你,然后再来麻烦您。”
“恩,有事尽管来找本王。”
“好,明天上午吧,我让王管家带我去孔先生家里走一趟。”
两人商量完,唐小七便离开了武陵王府。
今天虽然没能留下孔先生,但是总得来说收获还是不错的,至少将京城的十几个有威望的打入名儒都留下了。
唐小七回到府中,就让香儿把苏紫瑶给叫来了。
咚咚咚。
“进来。”
“公子,你找我?”
“恩,今晚去帮我办一件事情。”
“什么事?”
“你一会儿去王府找一下王管家,打听一下孔先生的家住哪里。”
“不要让王管家带你去,你自己去找,找到之后先不要着急回来,留在孔家附近观察一会儿,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重点观察一下他家里有几口人,兴趣爱好,言谈举止、或者需要什么?”
“最好是有什么困难,咱们可以帮到他的!”
“是,我现在就去。”虽然苏紫瑶不知道唐小七让她去监视别人的目的,但只要是她吩咐的,她就会无条件服从命令。
“藏好自己,别让他们发现你。”
“放心。”
苏紫瑶一去就几个时辰,直到入夜才回到唐家。
此时,唐小七还没睡,似乎是在等她的消息。
“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吗?”
“孔先生家中一共有五口人。”
“都有谁?”
“孔先生,孔夫人,还有三个佣人。”
“那三个佣人是一家三口,分别是张伯、张婶和他们的孙女张小翠。”
“张伯和张婶大概五十多岁,小翠看上去有十五六岁,他们一家三口都对孔先生很衷心。”
“还有其他信息吗?”
“孔夫人好像病了,至于什么病,我还没打听出来。”
“我当时躲在孔家墙外的大树上,看到张婶在煎药,还让小翠给老夫人送去。”
“孔家的庭院很简陋,看上去不像很富裕的家庭。”
“病了?”
唐小七似乎看到了希望,若是她能治好孔老夫人的病,那孔老先生是不是会答应她去书院教学?
“他们家只有五个人?两个主人,三个仆人?”
“对。”
“那孔家的儿女呢?”
“没有在孔家看到他的女儿,也没有听到他们提及有关孔家儿女的任何情况,所以暂时还不清楚。”
唐小七微微皱眉,这个时代可没有计划生育,最看重多子多福。
孔先生怎么可能没有后人?
难道是分家出去住了?
可是孔先生和孔夫人都健在,而且年纪也不小了,他们的儿女怎么会不赡养老人?
不是有句话叫做父母在,不远游吗?
而且这个时代是最看重孝道的,她曾经可是深受其害,要不然也不会乖乖的住在唐家?
盛宠医妃:极品驸马是木兰 第727章 孔家儿女
唐小七想了想,开口说道:“你明天继续去打探消息。”
“我要弄清楚孔家到底出了什么事?”
“是!”
第二天午,王管家早早的到了唐家,他本来是要带着唐小七去孔老先生家的,但是唐小七却说,有点其他事情被耽误了,暂时先不去。
“等什么时候去,我在派人去通知您。”
“您受累了,让您白跑一趟。”
王管家立刻说道:“唐公子太客气了,这都是老奴应该做的。”
“那没什么事,老奴先回去了。”
“恩,回吧。”
“香儿,去送送王叔。”
王管家赶忙说道:“使不得使不得,唐公子不必如此客气。”
王管家出了唐府的门,还在感叹像唐公子这样平易近人的主子实在太少了。
这世,估计也只有唐公子将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当人看了。
唐小七闲来无事又去工地转了一圈,工人们干活都很卖力,让她很满意,照这样的进度,若是不出意外,半年绝对能把书院盖好。
只希望背后那些人不要捣乱才好。
唐小七巡视了一圈之后,便回去了。
一直等到傍晚苏紫瑶才从外面回来,唐小七急忙问道:“孔家的事情都打听清楚了吗?”
“打听清楚了,听孔家的邻居说,孔家老太太患的眼盲症。”
“眼盲症?”
“是天生眼盲,还是后来才瞎的?”
“听人说,她的眼睛瞎了有几年了,好像是哭瞎的。”
“哭瞎的?”
“怎么回事?”
“跟孔家的子女有关。”
“听说孔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成婚多年都没有子嗣。”
“按理说孔老先生为了孔家香火,是可以休妻另娶的,或者纳妾生子。”
“但是孔老先生很疼爱自己的妻子,他年轻时发誓这辈子只爱老夫人一人,不会再娶她人。”
“所以,即便老夫人不会生孩子,他们依然很相爱。”
“本以为这辈子两人不可能有孩子了,谁知天眷顾他们,在他们四十多岁的时候怀了孩子,竟还是龙凤胎。”
“孔家夫妇,万分激动,他们都很珍惜这对来之不易的孩子,更是悉心教养,用心呵护。”
“两个孩子也没有让他们失望,都成为很优秀的孩子,尤其是孔玉宝,得到孔老先生的言传身教,是个很有学识的人。”
“妹妹孔玉珍也不错,出落的亭亭玉立,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算是京城小有名气的才女。”
“本来他们一家可以很幸福的过完一生,可是不幸发生在三年前的一次出行。”
唐小七皱眉问道:“三年前出了什么事?”
苏紫瑶继续说道:“三年前,孔老先生想完胜毕生的遗愿,选择了周游各国。”
“像孔先生这样博学多才的人,他的学问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是他知道学无止境,世间的学问是永远学不完的,在东华之外一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所以,他最大心愿是像先祖一样,周游列国、探讨学问。”
“只是他年纪大了,家人都不放心他一个人外出,但这又是他毕生的心愿,作为家人也不想让他带着遗憾离开,所以孔家的一对儿女便陪同父亲一同出游。”
“一来,可以随行照顾父亲。”
“二来,可以只出去见见世面,同父亲一起学习。”
“孔家父子三人原本是一路顺利的,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别人只要听到孔先生的大名,都会表示尊敬,甚至讨好求学。”
“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他们游行途的一年后,他们到了金国之后。”
“金国的一个贵族见到孔小姐的美貌,便将人给抢走了。”
“孔公子见妹妹被抓,便追了去,孔老先生也利用自己的威望,四处拖人去找。”
“可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孔先生在金国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威望,毕竟当地人大多还都是靠武力解决问题的,真正读书写字的不多,懂原化的更少了。”
猜你喜欢